谈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的感悟(精选5篇)

时间:2019-05-15 10:22: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的感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的感悟》。

第一篇:谈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的感悟

谈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的感悟

我是一名初为人师的初中语文教学者,2010年秋天才踏上这三尺讲台。初始担任了彝族山区中学初中一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走上讲台还没有摸着当教师的基本之道时,就承担了初中一年级语文教学研究课题,这使我感到压力巨大。幸好,我在实习期间得到了很好的指导和训练,教学基本功得到极大的提升,并且对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情况了解甚多。一年来,在校领导以及全体语文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很快地掌握了初中阶段的教材教法,同时在课题的引导下,不断学习钻研,又不断从其他老教师那里汲取教学经验。现在我想把自己在教学中的感悟与大家分享。

在语文教学中,识字、写字最为基本。确实,生字词教学可以检测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可以不断地增加学生的识字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自身素养。字词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终身学习,终身有益。所以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识字,写字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新课标》中对学生学习语文也提出新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很显然这必须在识字、写字的基础之上完成。这样的目标对老师对学生都是新的挑战。过去(我在上中学的时候),老师上语文课时,多数情况是以讲四川话为主,严重导致学生读音出现偏差,结果呢,学了八九年的语文课,却不能独立、准确、流利地阅读一篇较简单的文章,这不仅让学生变成哑巴,也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现在我通过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我认为:字词教学的指导思想不仅仅是为了升学考试,而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为终身学习打基础,因为无论到哪里,都是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的感悟如下:

刚刚接手这两个班时,我发现由于受语言环境、社会环境和个人认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语文水平参差不齐,差异很大,唱读书本的现象特别严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就严格要求自己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同时利用网络,下载普通话标准朗读,要求学生在跟读的过程中不断校正。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工具学科,正是因为它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所以我觉得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学生喜欢学语文,知道语文不仅是升学的工具之一,更为重要的是将来参与社会各项活动必需的语言,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以上是我在=这一年教学中的一点不成熟的体验。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石,只有基础打牢,才能让语文教育更进一步,我也将在语文教学这条路上不断进取。

盐源县初中语文 罗德先1

第二篇:初中语文教学感悟

初中语文教学感悟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是摆在广大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而近几年,课改在各地可以说是进行的如火如荼,各种课堂模式、各种教法如雨后春笋般展现在我们面前,但我觉得不管怎样改,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学要结合起来,下文就针对这次研修学习谈谈自己在初中语文教学方面的几点感悟。

一、教师的教法要有科学性。

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但并没有否认传统的启发式、讲授式教学等,只是以往的教学方式太单一,不能满足不同特点、不同学生发展的要求。任何教学方式本身都是中性的,用得好是好方法,用得不好就是坏方法,它的功效发挥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和-谐,所以要克服形式主义。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教学中是否适用,一要看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二要看是否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三要看是否与教学内容的性质相符;四要看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五要看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是否得当。所以,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地将各种教学方式有机融合。

语文教师要做到科学的教法有两个重要的基础,首先要具备较强的一般能力,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一般能力强,才能有好的教法运用与语文教学实践中。一个教师要使自己的方法得当,还必须具有较强的特殊能力,特殊能力强,方法才能优化,成功才有保证。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应该是具有阅读、写作的基本能力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

除了具备这几种能力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发扬民-主,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把情感交流当做课堂教学和-谐统一的溶剂,要打破教师和教材的框框,师生之间积极的双边活动,构建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会联想,推理和发现,还要善于用眼神、微笑等身体语言传达对学生的爱,激发他们的热情和求知的欲望。也要运用肯定语言,肯定学生的成绩和所做的努力,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二、学生的学法要有高效性

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学的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到,语文课最有可能,也最需要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最有可能,也最需要学生的自学。我们可以发现并总结出学习语文的一般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这些方法是:

1、重在学生自己对语言、对生活的感受。

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学生难以让教师牵着鼻子走。教师只能起点拨、启发、梳理、指导的作用,一字、一词、一句、一文都要由学生自己去反复体味之后才能灵活运用。古人提倡吟咏、朗诵,目的也是在提高对语文的感受力,通过咏、诵,溶入情感,感受会较深刻。语文课因其面广,头绪多,特别需要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分析、结合、整理、融汇,特别需要独立思考、心领神会。

2、重在学生平时的有心积累,检查复习时的总结提高。

语文知识,字、词、句,有以系统的完整的同一的形式存在的,而更多的却是以不系统、不完整、不统一的形式存在的。语文能力也一样。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有意识地积累。积累应是经过思考,心有所得之后的积累,不是随意的积累。要在思考中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写作,在写作中思考。读写要字字留意,句句关心。经过思考有所得然后有意识地积累之,语文知识才会与日俱丰,语文能力也会逐年提高。

3、要关心生活、体验生活,关心社会、关心世事。

有生活乃有语文,语文是为服务生活、服务社会而存在的。离开生活、离开社会,不能学到活的语文,有用的语文。

4、培养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学习是要循序渐进的,不懂于前就不能晓于后,对于某一学科的学习,对于其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学习,的确是要循序渐进的;不循序渐进,基础打不好,煮夹生饭,到头来还要重煮,还要从头学起。

5、做到新旧联系,温故知新。

各门知识、各种能力都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自成为一个系统。人们要从各门知识自身的前后联系中去掌握它,要从各种能力的基本能力与复杂能力的联系中去掌握它。这就需要树立新旧联系的学习观念,需要树立温故知新的学习观念。

6、要学会自主学习。

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养成在学习中自觉遵循科学的规律,自定目标,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如自订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合理选择学习方法等等。

三、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要有机的结合起来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法。一般来说,教法和学法是不能分割的。教法中包含着学法,学法里体于教学过程之中。但是,教法和学法又是两个不同的教学主体,所以它们彼此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可相互代替。

因为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前者是主导,后者是主观能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了“教法”改革的重要性。应试教育把学生看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教法采取注入式;而素质教育把学生看作教学的主体,教法采用启发式。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要求教师的教法必须改革。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学方法和学生学法是有机统一的,这一点是现代教学方法区别于传统方法的最大特点之一,我们的有效课堂均需寓学法于教法之中。因此,提出教法与学法的密切配合,教法必须服务于学法,更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这种思想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

总之,教师的“善教”和学生的“会学”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关键,只有做到教法与学法的和-谐统一,才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篇:初中语文教学的感悟

夜深人静思语文,独善我身又何忍

————语文教学之感悟 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就是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师要改变过去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自学才是关键。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潜在的。作为人师,有责任挖掘和开发学生的这种潜能。怎样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是开发这种潜能的关键所在。学习能力依赖于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意图的确立。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改变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长期受老师的控制而被动地学习;一切围绕老师的思维转。也就是说: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老师甚至包揽了学生的一切。老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地听,认真地记笔记,学生的课堂活动毫无发展性和创造性。这样的学生只知道默默地听老师讲,机械的背诵和训练。如今,学生逐渐会使用新教材,而我们的教法仍然是旧的传统的教法。传统的教法桎梏了学生的创造力。所以只有改变传统的教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习能力的培养关键是要有学习兴趣。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作好阅读前的思考。在每次的阅读课上,我给学生五分钟时间去快速阅读,然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读后的一系列任务。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学,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不可缺少的一 部分。怎样引导学生学会新的语言知识点,那是对学生另一种能力的培养。我是这样做的:老师就有必要讲解。然后就这些句子复述课文某一句子或某一段落。这种方法是给予学生必须需要的帮助无论是学习积极性的培养,还是学生自学能力培养,都离不开老师的正确的引导。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挖掘并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教师不热爱他的学生,那他也就不可能去关心他们,并且帮助他们进行更好的学习;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和自己的任课教师有对抗情绪,那他就会厌恶这位教师所教的这门课程,直接影响这门学科的学习成绩,故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一切活动都要建立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积极的人生准则来维系,随着社会的讯猛发展,传统的道德标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一些行为准则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师生关系主要决定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以及个人素质、修养。如果教师要受到学生的尊敬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树立好自己的形象:1:教师一定要热爱学生,做到无私奉献

人们把教师比作是蜡烛、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教师也应该象蜡烛一样给学生付出自己的一切,像园丁一样精心栽培心爱的花木,对学生要亲切关怀、耐心帮助、平等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倾注全部的爱。这种爱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的统一,是对学生未来的深切关注,这种爱应该是经常性的、是公平的,不能只给学习好的同学,而对“后进生”冷若冰霜。因为教师的歧视和偏心,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挫伤自奠心,从而导致他们拒绝教师的一切要求,产生逆反心理,自暴自弃,觉得前途渺茫,最终就会弃学。教师要想赢得学生的尊敬,就必须主动的接近学生,了解学情,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有的知识全部传授给每一个学生。真诚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也是热爱学生的具体体现。如果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要及时批评教育;教师本人有了错也应该学会说“对不起”并注意改正,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教师要对学生满怀期待之心人们之间的相互期待,一定会给人的思想和行为造成巨大的影响,期待事实上就意味着一种信任,信任是人的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对人格的肯定和评价。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对自己的学生满怀希望、充满期待,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德、智、体等诸方面会逐步得到完善。每个人都有被别人所信任的希望,学生一旦得到了这种满足,他们就会感到鼓舞和振奋,就会产生巨大的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相反,就会失去一切信心,学习成绩就会直线不降。

3.教师的语言要生动风趣,能够吸引学生

语言是教师传递知识、影响学生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只有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逻辑性,才能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在语言表达中既要注意准确性、又要使其富于艺术性、要有感召力,4.教师要做学生的引导者、帮助者、而不是灌输者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引导学生去了解另一个语言的民族和一种语言的思维世界,而不是单纯地训练学生“说话”。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融会贯通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内容,把握教材的精髓,要选一些少而精的具有代表性、扩展性、趣味性和生活性的话题,使学生在话题中能充分发挥所学知识,这样既锻炼了语言交际能力,又复习巩固、创造性地应用了新旧知识,能激发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语文知识语文素质教育的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重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然而,要实现优化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做到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等,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以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1、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

目标教学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目标教学落到实处。可以说,目标教学就是将所有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首先做到完成每课的小目标,尔后完成好单元的部分目标,从而达到完成总目标。教师在上新课前,首先弄清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用书上提示的教学步骤,再分析学生达到这个目标的难点是什么。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反复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每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把教学目标及时交给学生,让学生心里有数,从而达到了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使之在课堂上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顺利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

2、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

教师指导与学会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这地我们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是很有启发意义的。课堂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知识,变“学会”和“会学”。要做到这点必须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脑、动口、动手上下功夫,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以学生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育人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时,可采用“启发式”、“学导式”教学法。首先,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做到深入浅出,画龙点睛,一语道破,起到指导作用,以达到“导”在关键上的目的。其次,在学习课前预习,划出难点,带着问题听课时,或学生在自学中遇到了困难,迫切需要教师解难答疑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把握好关键时刻,恰到好处,这时学生的思想集中,难全神贯注,认真听讲,可收到最好的效果。当然,除备好课外,教师还应精心设计,分析哪些材料让学生自学;哪些材料由教师精讲;哪些材料用讲练结合形式进行;考虑精讲火候;研究怎样才以讲深讲透,讲得条理分明,深入浅出,使讲解富于启发性。同时要避免教师“抱着走”包办代替,唱独角戏,而应把教学的重点从“教”转移到“学”上,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对所学学科本身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的欲望,增强学习信心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尤其在培养学生自己找规律,自己做总结,通过独立思考、开发智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3、优化教学方法的结合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语文教学方法也要有所改变,这就要求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课堂上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学生就往往采用相应的学习方法,它直接影响着的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努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围绕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进行教学。可采用“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来作为确定学习状态的特征变量,从而为促进学习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践者和实施者,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教育的关键。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望发达不竭的动力。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新形势下,作为老师光有埋头苦干的精神是不够的,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要向教学科研要质量,要效益,这是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对老师的迫切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用好教材,把素质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文化、心理、技能、身体等各种素质,让他们德、智、体、美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第四篇:论初中语文感悟教学

论初中语文感悟教学

【内容摘要】 感悟教学法是新课程大纲所倡导的重要的课堂教学方法之一。但是由于感悟的潜隐性和长期性 ,感悟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常常被忽略 ,通常是被一些有形的活动 ,如各种训练、作业等等所代替。在深化教育改革中,必须重视感悟教学。实施感悟教学非常讲究策略,如:培养学生的语感,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联系,激发学生的情感或者通过导语或解说引学生“入境”等等。

【关键词】感悟;语感;想象;联想;导语;“入境”

古人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陶渊明也曾讲过:“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里所说的“义自现”、“会意”,其实讲的是在读书当中的顿然感悟。在阅读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候突然间会对书中的意旨或是一些话语有所作领悟,有一种豁然贯通的感觉。这就是感悟。

对于感悟的意义,《现代汉语》解释为“受到感动而醒悟”。“感悟教学法”是指由教师提供一定的情境,即创造“感触的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由此开始产生听讲的兴趣、想说的欲望、合作探究的心情,为“有感而悟”打下基础;借助必要的课堂规则,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让学生在阅读、思考、讨论中“组织好答案”“悟到些道理”;小组汇报(包括小组代表汇报和“畅所欲言”)与交流,使学生更有“感悟”。简而言之是使学生“有所感触(增加感性认识),有所领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1】

感悟教学法是新课程大纲所倡导的重要的课堂教学方法之一 ,其独特之处在于关注个体在知识传承链接中的发展流程 ,引导学生学会生存 ,学会做人。但是由于感悟的潜隐性和长期性 ,感悟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常常被忽略 ,在传统教学思考中几乎没有一席之地。纳入教学过程管理视野的 ,通常是一些有形的活动 ,如各种训练、作业等等。过分的依靠训练、忽视感悟或不假思索的滥用感悟都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的弊病之一 ,也是人的创造精神被压抑的重要原因。因此 ,在深化教育改革中,必须重视感悟教学。

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若能有效地运用感悟教学法,将更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感悟”是先通过感才能悟,“感”包括认知、感觉、知觉等等心理过程。初中学生感知水平已相当成熟,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大力推广感悟教学法。

实施感悟教学法,教师是关键。首先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大胆发现,大胆创设情境,把学生导入“思考的境地”,让学生“知情”“知美”“明理”。实施感悟教学非常讲究策略:

一、重视培养学生语感

语感的培养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悟,对于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感悟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叶圣陶老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这是我国关于语感的最早解释。夏丏尊先生较早提出“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当代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语感是“一个人在社会交际过程中对言语形象的理解、储存、模拟和创造的心智能力。”语感论者对语感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作了界定,从不同程度揭示了语感的内涵: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2】

加强学生朗读训练、推广普通话、引导学生建立使用普通话进行思维筀等都可以培养学生语感。具备良好语感,为学习阅读中感悟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想象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的重要性在于“有了它才能提供感受的广阔天地。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必须以作品的语言为根据去充分发挥想象力。它才会以具体、生动的面貌呈现于头脑中。而只有当在头脑中或多或少地有了形象在浮动,才有体验和感受。引发想象可利用幻灯、画片,实景等情景教学手段。我在教学九年语文上册《望江南》一词中,通过图片展示:在河边的一座望江楼上,一个衣着光亮女子独自一个倚在城楼上,目不转睛地望着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眼

睛带着淡淡的忧伤和失望。让学生想象,说说这个女子在做什么,为什么会在这里,她在看什么,如果在等人又等什么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等等,让学生在自由的想象、联想和谈论交流中感情词的意旨。

三、激发学生情感

皎然说,诗中有静,“非如松风不动,林犭穴未鸣,乃谓意中之静。远,非如渺渺望水,杳杳看山,乃意中之远”。由此可见,入其境不需会其意,方能算真正的感受和体验。情感激发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读,可以有表情地高声朗读,可体验作品崇高,悲凉或激昂或欢悦。听,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加深体验。其次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导出他们的真情。我在教学九年语文下册《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课中通过课件展示:以一双残损的手掌为背景,里面先展示祖国美好河山,再展示上世纪初我国初敌人蹂躏的情形,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体会作者写作的目的和感情。

四、用导语或深情并茂的解说使学生入境。“入境”即“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声情并茂的讲解和引导也容易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里,从而产生“共鸣”,达到理解课文思想情感的目的。例如我在教学九年级语文下册《孔乙己》一课中,对孔乙己两次的出现以及掌柜和酒客的表现用丰富的语言、表情,甚至模仿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看到当时的情形,从而产生情感共鸣,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感悟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的突破,它反映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增强语文教学科学性、人文性的可操作性很强的方法,是

主动迎接新世纪,促进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充满个性关爱的教学方法。

第五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案导学”教学法的运用

叶圣陶先生在上个世纪初就提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但长期以来,我国初中学生成为单纯的知识“容器”。为此国家开始推行新课程改革,其关键和最终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而课堂教学改革又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主、培养能力为重,强调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旧的课堂结构。

为了改变现行的抑制学生主体性发挥,扼杀了学生独立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教学模式,我校充分利用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引进先进教学模式,大力提倡“学案导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从理论上看,“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积极作用。而教师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案应该理解为导学方案,是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准、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等具体情况,在教师主导下,由师生共同设计的、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使用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方案。而“学案导学”则是基于指导学生有效阅读,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着眼点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力求把教学的重心从研究教师的教法转变到研究学生的学法上,促使教师进行角色转换。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引导点拨、师生品读赏析、共同质疑探究的方法,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阅

在语文教学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学案导学”教学法,能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精心设计学案,为“学案导学”教学法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

学案是教师为完成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它既是引领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提供材料和指导。在教学中,为了保证学案设计的科学性和语文学习的有效性,一定要发挥同科教师的集体备课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具体做法有:

第一,同年级组的教师集体备课,共同讨论,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精心设计“学案导学”的整个流程以及每一个细小的问题,达成对“学案”设计的共同认识。

第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授课特点以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二次备课,以求学案的设计更加科学有效。

第三,问题的设计要紧扣新课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或由浅入深,或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各环节要衔接紧凑,自然连贯。问题的设计既要重知识的积累,又要重视对能力的培养;既重情感的体验,又要考虑价值观的树立。

二、落实预习导学,是“学案导学”教学法顺利进行的关键

扎实的预习是学案导学模式下,打造高效课堂的坚实地基。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把学案看作语文课学习的辅助性工具,而不是一种单纯的练习。要指导学生做好每一课的预习,引导学生把每一课的重点、难点、疑点展现在学案上,以备上课合作探究时用。

另外,加强预习检测也是很关键的。预习检测是一个环节,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为后续学习服务。在检测过程中能发现一些共性的问题,了结学生的学情,那么在后面的环节中,教师才可以更有目的地解决学生在自学和合作过程中没有解决的问题。

三、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为使小组合作发挥最大的实效性,教师在这一环节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需要合理掌控合作学习的时间。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使学生对探究的问题形成初步认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模棱两可之际再进行小组合作,真正发挥其“互补”作用,通过对问题的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认识。在每次讨论前,教师必须根据讨论内容的难易程度恰当地分配合作学习时间,不能随意叫停,也不能让学生无休止地讨论,浪费课堂时间。

第二,合作学习需要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展开,而这些问题往往是由学生提出,经过师生的梳理具有一定的思考力度,能体现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讨论的问题不要太多,应该具有讨论的价值。任务的安排要难易适中,并且要注意重点知识的落实和难点知识的突破。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应让学生在书本中寻找、感悟问题的答案,小组中合作、交流、探究的氛围中寻找答案,从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愉悦。

第三,合作学习的效果展示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激励学生参与展示活动。通过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结果的形式,锻炼学生总结、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组与组之间的相互学习、补充与交流,巩固和扩大小组讨论的成果。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自动参与到小组中展开合作,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启发和帮助,特别要参与到困难的学习小组中去,为他们排忧解难、启发诱导。

第四,学生的学习和组织能力是有限的,教师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巡视中要及时了解情况,要对各组内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点拨和引导。比如,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归纳他人的发言,等等。这些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运用,会使讨论进一步深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语文教学中,“学案导学”教学法如何进行,“学案”的内容如何设计,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组织学生学习,这其中系统的、规律性的东西,还有待于教育工作者在今后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探索。

下载谈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的感悟(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的感悟(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在实践中感悟新课程

    在实践中感悟新课程论文摘要:改革学生参与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 关键词:......

    初中语文中的“名著”教学

    初中语文中的“名著”教学 交河中学 许平平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给我们留下了瑰丽而宝贵的精神遗产,那就是经典名著,各个时期的经典名著,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历......

    初中语文中的字词教学

    初中语文字词教学 安徽省天长市芦龙中学王安岭初中语文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对文本的局部即字词句的认知逐渐到对篇章结构的理解、感悟和欣赏。初中阶段是......

    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中的困惑与感悟

    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中的困惑与感悟 任鹏昌 一、困惑 1、为了实施新课标中“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一建议,我们力图将课堂还给学生,一......

    2016初中语文经典文言文教学研讨会感悟

    2016初中语文经典文言文教学研讨会感悟 文秘 初中语文经典文言文教学研讨会感悟 春到小村 2016年4月6日至8日,咸丰县初中语文经典文言文教学研讨会在小村中学举行,来自全县11......

    初中语文教学中美育的体现

    初中语文教学中美育的体现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心端正。”美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美育是素质教育的......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人文情感教育的地位已大大提升,而人文情感教育本身注重的是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通过分析文学作品来强化学生的审美认知,调......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浅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浅析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被凸显出来,成为语文教育关注的重要内容。这里,我们研究语文教学与美育的关系,研究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贯穿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