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科技助农工作汇报
“金桔在寒冷天气来临时应该注意什么事项?”“怎么做好金桔后期技术管护……”近日,我县将农技培训班搬到该县“百里新村”沿线的白沙镇万亩金桔示范基地,100多名群众在冷风中津津有味地听金桔冬季管护技术课。自从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以来,该县以助农增收为最终目的,通过科技服务、科技攻关、科技示范“点燃”了秋冬农业生产的火焰。
加强科技服务,确保农民增收有保障。11月1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培训课在该县金宝乡大水田1000亩金桔基地开讲。该乡把每月的6日和29日定为“科技圩”,聘请市、县农业专家在乡党校上农业实用技术课。据网悉,1至11月中旬,该乡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53期,培训党员群众4417人次,发放农业技术资料3.5万份。同时,该县组织秋冬季助农增收科技服务小分队9个,深入田间地头或利用晚上到农户家开展科技帮扶,还通过党员远程教育网、科技信息“三网通”开展科技培训,切实解决群众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增收难题。10月以来,该县还在各乡镇开展声势浩大的科普“三下乡”为民服务活动,共展出科普图片200多幅,放映科技录像120多场,发放科技资料16万多份,接受群众咨询40000多人(次),解答群众140多个技术难题,有力地助推了秋冬农业生产。
做好技术攻关,壮大支柱产业。获全国地理标志产品的金桔产业是该县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面积达6.8万亩,年产量5.8万吨,年产值达4.6亿元。然而,金桔成熟期间遇雨、遇晒、遇寒容易裂果、落果。在区农业厅的大力支持下,该县积极组织科技专家通过数年的科技攻关,成功研究出了“三避”(避雨、避寒、避晒)技术来解决金桔遇雨、遇晒、遇寒容易裂果、落果难题。今年上半年,广西区农业厅金桔“三避”技术座谈会在阳朔隆重召开,目前该县的金桔“三避”技术面向全区推广。今冬,该县已有90%以上的金桔园采用“三避”技术安全过寒冬,一片片穿上“新衣服”(尼龙膜)的金桔园正“享受”着该县科技攻关的“甜头”,且成熟的金桔果已陆续上市,以每公斤4至14元价格俏售全国各地。
抓好科技示范,以点带面促全局。今年10月份以来,福利镇锁石村民在科技、扶贫部门的帮助下,科学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仅用一个半月时间连片开垦荒山700亩用于种植油茶,预计明年可建成1000亩良种高产稳产油茶示范基地。金宝乡建立了2个面积50亩以上的高产稳产蔬菜示范点,全乡蔬菜冬种面积达6500亩。杨堤乡杨堤村委在新农村建设后盾单位的帮助下建立了80亩反季节蔬菜科技种植示范点,全乡蔬菜种植面积达2500多亩。该县9个乡镇均建立了1至3个蔬菜科技种植示范点,全年蔬菜种植面积突破29万亩;另外,全县种绿肥5.5万亩,其中“百里新村” 连片示范基地有10000亩高产绿肥。
第二篇:助农取款服务工作汇报
足不出村好轻松 村村都用“e迅通”
——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南充办事处
(2012年5月 日)
尊敬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今天,我能代表南充市农村信用社这个光荣的集体在这里作交流发言,感到由衷的高兴。在此,我衷心感谢长期以来对我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给予关心和支持的各级领导和各位同仁!现就我市农村信用社的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工作开展情况作交流汇报。
我的汇报分两个部分:
一、搭建迅通支付平台,推动惠农兴村工程
自实施“迅通工程“以来,我市农村信用社在市、县党委政府和市金融办、人行、银监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结合市委、市政府的“新农村示范片”建设、银监会的“消除金融服务空白乡镇”活动、以及商务部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我们在支付结算、ATM、POS、e迅通、银行卡、电子渠道建设等各个领域多措并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布放了大量的支付结算机具,拓宽了农村支付结算服务领域。截止2012年3月,全市农村信用社共投入1700万元,开办助农取款服务点4258个,投放电话支付终端4258台,消除金融服务空白行政村2723个,助农取款服务点乡镇覆盖率达100%,行政村覆盖率达55 %。在县域及农村地区布放ATM 机139台,安装POS机具575台;其中助农取款服务点小额取现13万笔、金额 3400万元,查询15万笔。为农村支付环境的改善作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触角从乡、镇延伸到村、组,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务。今年2月,《金融时报》记者专程到南部县联社对助农取款服务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采访,对我市农村信用社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
总结我们取得的成绩,主要做法有四点:
一是领导重视,抓好工作部署。省联社南充办事处成立了以康志宁主任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助农取款服务领导小组,各县均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落实了工作责任,并按照“自上而下、统一组织、狠抓落实、协调配合”的原则,建立了定期通报制度和考核评价机制,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加强宣传,狠抓业务培训。全市信用社共代理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贴、良种补贴、青苗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民政优抚款、城乡低保等10余项强农惠农资金以及新农保资金,凡是通过银行卡发放的补贴资金均能通过“e迅通”办理取款。结合补贴款的发放,我们通过广播电视媒体、悬挂条幅、树立广告牌、搭建咨询台、派发宣传资料、开展大型文艺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培养农民办卡用卡习惯,逐步改变农民对存折和现金支付的依赖,提高了农民对非现金支付工具的认知度。为保证助农取款服务工作顺利推进,省联社南充办事处派出业务人员到各县进行分期培训,培养一批骨干力量深入乡 镇,对服务点代理人开展一对一的现场宣讲、现场指导、现场试机,切实保障了代理人对“e迅通”的操作应知应会、运用自如。
三是精挑细选,合理布局服务点。通过与当地乡政府、村委会、农保所、万村千乡农家店、小超市、便利店合作,本着科学、合理、便利的原则,布局助农取款服务点,真正实现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迅通工程”带来的便利。在代理人遴选上,择优选择诚实守信、品行端正、具有一定金融业务知识、具有较强责任心、无不良信用记录的本地乡镇干部和农家店主。为保证稳妥推进,我市联社采取了先试点树标杆,后全面铺开的做法。从去年5月1日开始在阆中云台、蓬安开元、南部永红等乡村进行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完善了方案,规范了流程,细化了措施。全市农村信用社按照试点模式全面推进。从2011年5月试点工作开始至今涌现出了诸如阆中云台村、蓬安黄莲桥村、南部永红乡、南部三官宝福庵村等一批服务管理好、交易量大、倍受群众欢迎的“迅通工程”先进典范。
四是强化责任,加强管理维护。由于代理点远离农村信用社管理视线,现场监督缺失,加之代理人个人素质参差不齐,蕴含了一定的操作风险和系统风险。如何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防止案件事故发生,成为我市联社当前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为此,我们专门组织各联社稽核人员、片区信用社管理人员和部分客户经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一是制定了助农取款服务操作规程,并将《客户须知》、《业务办理流程》和收费标准在醒目位置予以公示,使助农取 款服务点办理业务有章可循并置于公众监督之下。二是每个服务点落实一名客户经理跟踪服务管理,并将其姓名、联系电话、照片、管理职责公示上墙。要求客户经理每旬到服务点检查不低于1次,发现违规操作及时纠正。四是强化稽核检查,我们将助农取款业务纳入驻社稽核员常规序时稽核的重点内容,坚持按月开展序时稽核,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除现场指导整改外,情节严重的报相关部门处罚,有效遏制了违规违制行为,保证助农取款业务的安全运行。
二、创新农村金融支付,再谱服务“三农”篇章 2012年是助农取款服务的决胜之年,我们将再接再厉,推进农村支付结算“迅通工程”再上新台阶。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人民银行的各项工作要求,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大“e迅通”营销推广力度。对无固定电话的边远乡村,择点投放无线“e迅通”,力争至2012年底,消除全市金融服务空白行政村。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宣传,让更多的农民朋友知晓、运用“ e迅通”这种方便、快捷、安全的支付工具,让“e迅通”在“惠农兴村”工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以农村新型支付结算工具的创新和推广为重点,尽快完成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支付工具的上线推广工作,为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地区提供现代化的、新型的支付结算工具,让农民朋友也能享受到和城市一样的现代化金融服务。三是以“惠农兴村”工程为推手,争取当地政府和各级部门的支持。消除金融服务空白村镇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作,农村信用社作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义不容辞,但是,一方面我们要承担资金、设备和运营维护的高成本,另一方面要承受业务稀少带来的低收益和交通状况带来 的高风险。因此,希望市、县党委政府和人民银行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如在财政补贴、风险补偿、税费、支农再贷款及其他方面给予全力支持,我们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全面、深入地推进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工作,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再谱服务“三农”新篇章!
谢谢大家!
第三篇:浦北县八名科技特派员助农增收各显神通
浦北县八名科技特派员助农增收各显神通
去年以来,浦北县按照“双向选择”、“择优选派”、“就近选派”的原则,从全县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技干部、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人才、优秀返乡农民工、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代表中,认真遴选出八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科技人员,向钦州市推荐为市驻该县科技特派员。一年来,该八名科技特派员根据所驻村、厂、协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扎实工作,助农增收。
“科技财神”龙文争引领蚕农共同致富。他在安石、泉水镇指导建立小蚕共育室6个,创建了桑蚕细虫共育示范基地,并采用“场(蚕种场)+基地+农户+科技特派员”模式成立了经济利益共同体,实现参与农户与科技特派员在经济利益上“双赢”。一是通过投入7.6万元改善共育室条件以提高共育效率和保证蚕体健康,举办培训班12期免费发放技术资料3000多份,组建一支消毒队为蚕农提供消毒防疫服务和技术指导,多举措实现了基地的养蚕成功率达97.5%。二是提高茧价直接增加蚕农收入。2010年,在基地示范、共同体带动下,泉水、安石两镇1000多户蚕农实现增收1500多万元。
“官垌鱼王”张振寿打响官垌鱼知名度。2010年4月,“官垌草鱼”成为钦州市第一个(也是广西第二个)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产品。这是“官垌鱼”成功注册商标后打响的又一炮,也是对“广西科技种养大王”张振寿两年来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的肯定。2010年7月,他被选 派为广西首期农民台湾培训班学员随“桂台经贸﹙文化﹚代表团”赴台参观学习。此行受益匪浅,他表示将继续探索“官垌鱼”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品牌。如今,官垌鱼高密度养殖示范基地的规范化养鱼户己发展到300多家,每户年增收1850元以上。
“畜牧神医”刘学光专治鸽子疑难杂症。以浦北县兴成养鸽专业合作社为阵地建设了小江镇肉鸽养殖示范基地,组织养鸽户成立了利益共同体,并通过向自治区、市申报、实施科技特派员项目,引进、推广天翔一号肉鸽养殖技术。基地外的养鸽户遇到问题也慕名前来请教。例如北通镇高林村委梁某饲养1000对种鸽,但由于养殖、防疫技术不到位,30%以上的种鸽发病,到处求医无效,经人指点找到刘学光诊治后鸽群疫情才好转。据悉,养鸽基地年产乳鸽42000多只,示范带动了周边农户养鸽160000多对,增加返乡农民工就业50多人。
“企业军师”庞理祥五招助企转型升级。进驻健美乐食品有限公司后创建了农产品深工加示范基地。并协助企业成立科研机构,开发了黄瓜露、黄瓜脆、橄榄干等3款新产品,研发了以高温物理提取法提取新鲜竹液技术;组织科技培训12期382人次;促成企业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就共同研制香蕉深加工系列产品实现产学研合作;帮助企业申报丹竹液、杨桃汁、黄瓜露等3项国家专利和香蕉醋、香蕉切片、黄瓜露等3个科技项目;在南宁市、柳州市各增设1家产品总代销店,扩大销售网络。2010年,该公司的各项指标均增长15%以上,成为浦北县重点培育 的高新科技型企业。
此外,“魔法大师”陈家波点石成金变废为宝,组织实施科技创新项目《香蕉叶鞘编结工艺品开发与产业化示范》,使企业增值3000多万元,蕉农增收约5000万元;“蕉农参谋”包昌辉推广技术助农增收,在大成镇5000亩香蕉无公害示范基地全面推广抹花技术和无伤运输串蕉技术,促进每亩香蕉可增收800多元;“养殖高手”李发强养鸡养猪双管齐下,指导建立的养鸡基地和瘦肉型猪养殖示范基地养鸡、养猪产量均比2009年增长20%以上;“花木园丁”陈有诚返乡创业美化家园,投资120万元创办了130多亩铺儿村花木培育基地,预计五年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更积极推介浦北县万亩苗木花卉基地项目,招来广东客商投资。
八名科技特派员认真贯彻落实“科技兴农”战略各显神通,助推了浦北县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第四篇:科技特派员制度科技助农创业致富的长效机制
科技特派员制度 科技助农创业致富的长效机制
收藏 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线断网破”、农民依靠科技创业需求日益高涨的情况下,如何疏通科技流向农村的渠道,促进科技人员与农民的结合,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组织,乃至国际组织关注的焦点。科技人员作为“特派员”,带着技术、项目、资金等现代生产要素,以双向选择和市场机制下到农村,与农民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探索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科技服务“三农”新机制,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有益探索。记者从10月初举办的“UNDP科技特派员管理人员培训班”上获悉,科技部将联合人事部、农业部等有关部委,召开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会议,在全国全面推进这一制度的实施。力求通过组织动员企事业单位的科技人员下乡创业,帮助农民组建专业合作服务组织,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探索农村科技扶贫创新的长效机制。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福建省南平市在探索依靠科技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的制度创新。1999年,南平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急需有力科技支撑的状况,将大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和后备干部下派到农村生产实践第一线,在闽北山区掀起了一轮科技与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热潮。
科技部、人事部等有关部门对南平经验给予了高度关注,认为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在新的形势下,把科技、资本、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植入农村,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密切党和政府与群众联系的有效措施,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有意义的探索。
第五篇:优秀三下乡日记-科技助农分队下乡日记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日记
2010年7月13日晴
七月十一号下午,我们合工大电气学院三下乡“科技助农”小组一行三人坐上了开往西安的火车。经过了将近二十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此行活动的目的地——陕西杨凌。一晚上的休整后今天是我们真正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一天。
杨凌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五大高新区之一和全国六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之一。而且,这里还有我国四大科技会之一的农高会和我国著名的农业科技学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可以说在这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农业最前沿的科学技术,这也是我们选择来此重要原因。所以,我们今天的主要目的是前往参观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进入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整齐规划的高大透明的智能阳光温室,那公园式的布局加上它园内处处的农业科技技术更是让我们应接不暇。让我们感触最深的是它展示的节水灌溉技术让我印象深刻地理式微喷、脉冲式滴灌、内镶式圆柱式滴灌等等,它们根据不同的地形、灌溉农产品的不同应用不同的灌溉系统把节水和灌溉结合的天衣无缝真是让人赞叹不已。经过酷热的考验后,我们首先钻进了无土栽培馆,立刻感到神清气爽,接着看到的一串串景象更是让我们瞠目结舌。来自世界各地的水果、蔬菜,在这里全部采用无土栽培,有的被吊在空中生长,有的则在水管里相互穿插摆放。真可谓枝蔓空中吊,瓜菜空中结。“这是来自台湾的西瓜,也是无土栽培,每个小盆的下面都有一个小孔,是透气孔。每个小盆里面有个球形网芯,网芯里面有营养液,西瓜的根系直接扎到营养液和空气房里,使瓜苗在生长期不缺氧、不缺营养„„”对着一株长在水盆里的西瓜,解说员津津有味地向大家介绍道。又立刻引起了我们围观。更神的是,一个类似报架式的物件随便摆放在眼前,上面居然密密麻麻长满了生菜。原来这个报架只是个造型,它实际上是用PVC管制成的“菜畦”。正当我赞叹“水管变菜畦”的奇妙,不小心一头撞上了“南墙”。抬头一看,一面直立的“墙”上竟然也长满了芹菜!“墙面立体栽培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物的立体表面附着固定,也可通过在栽培墙内设钢管骨架而自立成墙,形成双面或几何垂直多面的栽培设施。”技术人员介绍说,“墙面立体无土栽培技术适用于栽培各种矮生植物,包括蔬菜、花草、药材及粮食作物等。”“哦,原来那就是传说中的墙面立体栽培技术”有人不禁感叹道。当然比那个管道栽培更绝了的是它甚至不用水。技术人员把它称为雾培或气培,将营养液压缩成气雾状而直接喷到作物的根系上,根系就直接悬挂于容器的空间内部。真是节约了土地又节约水。
接着我们又依次游览现代农业创意馆、西部特色馆、超级蔬菜馆、工厂化育苗馆、梦幻花卉馆、珍奇蔬菜馆等6个展示馆,都采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文洛式、大跨度尖顶等四种自控智能温室技术。屋顶遮光系统、温度调节系统都是可以自动开合的。在这里,我们还领略眼下最时髦的物联网技术。看起来不显眼,一个铁盒子,连着几根儿电线和网线,但是透过布置在各个角落的探头,它可以把室内环境和作物生长的各种信息收集来,然后实时发到技术人员的手机上。除了施肥、剪枝、采摘这样的事情,其余的操控,技术人员也只要给电脑控制系统发个短信就可以实现了。当然,这只是一个无线传感系统的小小应用。而对于温度调节系统,则采用比较“原始”的理念。我们还亲自手触到展厅西面装饰的纹理清晰的墙壁上,质感奇特,不同于一般的墙壁,怎么好像是用牛皮纸做的?但的确,它就是用牛皮纸做的,室内温度太高时,水从墙壁上面流下来,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而对面的风机则将湿度很快排出去。
如同步入幻境的我们,在这农业科技的海洋中畅游了将近一整天,临走时我们都有些恋恋不舍真希望在这再多学习学习,虽然,最终我们个个拖着疲惫的双腿,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却无比的充实同时对明天的活动充满了信心。
2010年7月14日晴
又是一个艳阳高照天,今天我们前往了杨凌五泉村,那可是当地著名的大棚致富村现已成为了杨凌的农业设施基地之一。我们今天的主要目的就是参观学习他们的大棚设施和他们的种植经验。
“到了,到了”顺着宽广的水泥路望去我们远远的就看见了一排排大棚地不由得高呼起来。那一排排纵横交错的大棚一直延伸到前方一眼望不到尽头。“真大啊”我们不禁叹呼道。在经过半个小时的询问后,我们找到了当地一个大队队长,当我们说明来意之后,他爽快的答应我们的要求,并要亲自带领我们去参观他们队里的大棚。到了大棚地里我们很快就发现这些大棚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全钢架结构式另一种则为砖结构的咋一看就像一个巨大的仓库。经过询问后我们才知道,原来那钢结构是早一些的大棚,它在农民种植时遮光隔热需要农民自己加隔热层,而那砖结构的大棚为近一两年刚推行大棚,大棚里的很多操控则是全机械化操控相当方便。进入大棚后一股股热浪袭来,不过当看到那一排排整齐的番茄马上让人眼前一亮,那个头,颜色相当诱人。汤队长马上向我们介绍“这是瑞佳番茄,是一个相当好的品种”说着便挑了几个让我们品尝,我们还有些不放心,汤队长好像看出我们的疑惑,马上笑着解释道“我们这可是无公害无污染用肥料,现在我们村可是现在西安世园会蔬菜,水果专供基地”。这下我们可放心多了,“世园会专供水果果然甜”我们吃了一口后异口同声的说道,这下汤队长的笑的更甜了。
顺着番茄大棚我们依次还参观了黄瓜、西瓜大棚„„我们还从汤队长那得知那些大棚地所种植的蔬菜都是一些相当优质的品种所以,它们的市场价一般是普通品种的3-6倍。队长还介绍道“我们这么好的种植离不开西农大和市里专家的帮助,他们曾经在我们这手把手的传授我们技术当然还有杨凌政府每年一个大棚两千元的政策鼓励,也真是有这么多的政策和技术的保障,我们的销量相当不错,不但我们自种自卖,现在还帮一些公司种植他们免费提供的种子。所以这几年日
子一天比一天过的好„„”
下午我们还找一些村民调查了一些更具体的情况,他们也很热情的配合我们完成了调查感到农村淳朴的民风。此刻我们也深切感受到了他们发家致富后发自内心的喜悦。晚上回宾馆后我们便马不停蹄的总结这两天的参观学习尤其是今天在五泉村的所见所闻,大家一直工作到深夜,对明天的活动充满着期待。
2010年7月15日晴
由于正是换农产品的忙时,我们没能请到昨天带领我们参观大棚基地的汤队长,所以我们只有带着昨天一夜所整理的材料前往降帐镇营西村开始了我们的大棚宣传讲解。
我们在半个小时的车程后二十分钟的徒步后终于到达了营西村。进入村子后,我们发现村子很大,土地很广袤但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种植模式一年收一季小麦一季玉米,很少有新型农业产业。由于以前和村长有联系,所以很快我们便在村委会借一副桌椅和一套音响。我们选在了整个村子最繁华的村大队开始了我们的宣传活动。
由于这个活动需要很多的言语沟通但这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因为队员在语言沟通上有很大的障碍,队里只有我一个才能完全听懂老乡们的话。所以,他们两个通过发宣传单和展示图片,而我主要对有疑问的老乡进行详细的讲解。我们的主题思想是通过五泉村详细的介绍了他们是怎样通过科技致富为例,让老乡们认识到科技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同时抓住国家及当地政府对农民惠民政策对自己的增产增收提供的条件。报纸,广播,网络及一些农业博览会都是获取新科技的重要途径„„
下午,当我们和村长及村民告别时,他们也对我们这个实践活动表示了感谢,并对我们的活动表示了肯定同时希望向我们这样的活动今后能在多搞一些,最后也对我们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
这次“三下乡”活动是我一次参加活动时间最长的一次集体活动,也是最有意义的一次,它让我学习到我缺少的东西。锻炼了我,成熟了我。更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很多不足。这将是我人生路上很重要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