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图书馆员谈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图书馆员谈阅读
作者:冯爱国
来源:《电子世界》2012年第09期
我以为图书馆员在阅读上最大的优势,就是占有丰富的材料。每当新书到馆,我们总会近水楼台,把那些极富吸引力的图书,先“读”为快。年长日久也获得了不少读书的感悟。
徐渭是明代中期的一位大学者。一天一位富家子弟向他请教求学之道,徐渭略加思索,写了一副怪联给他:“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富家子弟莫名其妙一头雾水不知何意。其实只要从汉字的特点方面稍加思考,便会发现这是一幅同字异读联。联中的四个“好”字是多音字,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读音。明白了这层意思,便不难读懂此联:原来上联第一和下联第二个“好”字读上声;上联第二和下联第一个“好”字读去声。这样一读,就读出了一个假设复句的含义,即假如年轻的时候精力充沛很容易读书,却不喜欢读书荒废了青春,等到上了年纪知道读书的好处了,可年老体衰体力不支,再想用心读书就不容易了。与汉乐府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大体上是一个意思,意在劝勉人趁着年轻有为切勿荒废时光,好好地读书。
关于读书的重要意义,古今中外的名人学者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名言警句,宋代神童汪洙曾写过这样的诗句:“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此诗虽出在古老的封建社会,但我以为,这绝不是糟粕,而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经典,在倡导读书方面起过很大作用。同样是北宋的大诗人黄庭坚说过:“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黄庭坚所说的“古今”在这里当然是指记载人类文明进程的书籍。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人类文明的进程早已证明,书籍是人类知识和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知识和文化的传播、交流和融合。读书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人类吸取精神能量的重要途径。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旨在让各国政府与公众更加重视图书这一传播知识、表达观念和交流信息的形式。同时希望藉此鼓励世人尤其是年轻人去发现阅读的乐趣,增强对版权的保护意识,并对那些为促进人类的社会和文化进步做出不可替代贡献的人表示敬意。选择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是因为这一天在世界文学领域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世界文学巨匠,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莎士比亚就是在1616年4月23日逝世的,巧合的是西班牙著名作家
塞万提斯,也就是《堂吉诃德》的作者也是在这一天去世的。更加巧合,同时也让我们中国人感到挺有意思的是,这一天也是我们中国明代的著名剧作家汤显祖的逝世纪念日,真是无独有偶,我们边读书边纪念这些文学巨擘的确意义非凡。
远在上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就曾跌跌不休地教导我们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以丰富头脑、提高写作水平。随着年龄的成长、阅历的丰富,越发感觉到阅读的确成了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提高人的文学素养,增强表达的魅力,排除沟通的障碍,拔出平庸的泥潭,提高生命的质量。其实,文学素养、富有感染力的的表达、畅快的沟通、超凡脱俗地表现都是高质量生命的体现。因此,我们可以把阅读的伟大意义只归结为一点——提高生命的质量。
读书要读出成效,彰显出提高生命质量的效果,一定要把书读透,读出精华,把书读薄,读出要义,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清代的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自以为大有学问的老学究与一鬼怪交了朋友,一天他与鬼怪夜路同行。路遇一小屋,鬼怪说:“屋里一定住着一位大学者。”学究说:“你咋知道的?”鬼怪说:“凡人白昼营营,性灵汩没。惟睡时一念不生,元神朗澈。胸中所读之书,字字皆吐光芒,自百巧而出。其状飘渺缤纷,烂如锦绣。”学究又问:“我读了一辈子书,你帮我看看,我睡熟的时候,屋顶上的光芒有多高啊?”鬼怪迟疑了半天才吞吞吐吐地说:“昨天我正好经过老兄的私宅,您正睡觉呢,我只看见您屋顶上直冒黑烟,没有半点光芒啊。”学究生气地把鬼怪赶跑了。其实纪晓岚是借用鬼怪之嘴,讽刺了那些只会死读书读死书不会融会贯通的书呆子。这种人书读得再多也不会提高生命的质量,怎么会放出锦绣光芒?
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感觉有三:
1.精读胜于浏览,举一反三,由点及面,逐渐积累。
小时候看过这样一张漫画,一个喷头正对着一个筛子猛喷,水柱穿过筛子的身体肆意流淌。一个水龙头早已把一个水桶注满,水桶安静地呆在角落。筛子傲慢地对水桶说:“我一生经历的水有千万桶,比你多多了。”水桶说:“你只是空有经历,却没有留下一滴,而我却拥有一桶。”假如我们读书也和筛子过水一样,和熊瞎子掰玉米又有什么区别呢?
记得上世纪的一九七八年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出版了,我深深被其中的一篇短文所吸引。这篇短文就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手书,隽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碑文。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短短114个字,其内涵可谓博大精深,高瞻远瞩,意义深远,在风格上与任何碑文迥然而异发人深省。第一个自然段只有29个字:“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很好理解,旨在纪念三年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第二个自然段只比第一个自然段多了一个“十”字,其含义猛增十倍:“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从1949年纪念碑奠基,回溯三十年前正是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这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数志士仁人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当然会得到纪念碑的永誌纪念。第三个自然段55个字,“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1840年正是鸦片战争风起云涌的年代,从那时起,到新中国的建立涵盖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奋斗历史。这一时期经历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甲午海战、八国联军、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共产党的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土地革命、万里长征、西安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等等等,可谓波澜壮阔,在这一时期牺牲的革命志士们永远会受到后人的敬仰和怀念。
这就是我对碑文的理解,除了理解之外,最大的收获就是对上述的历史事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举一反三经过深入学习和思考,由点及面熟知了不少历史和政治知识,可谓受益匪浅。这样的阅读、学习如果长期坚持就会厚积薄发,你的知识储备就会逐渐形成规模,从而提高你的内在素质、外在气质。
2.愉悦身心,疗救心疾,健人体魄。
古人讲,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神补是什么?神补就是对精神的补养,而最好的神补就是阅读。读一篇充满智慧、幽默、哲理、讽刺和文采的文章胜似吃一剂补药,使人身心愉悦,充满惬意,畅快淋漓。记得早在1987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了一个“午间半小时”节目,很受欢迎。一天播了一篇充满讽刺意味的批判文章。听了一遍觉得还不过瘾,后来费了很大的周折终于找到了这篇文章,真是百看不厌。现不惜笔墨,摘录一段与大家分享:题目是《我想当官》:
“说句心里话,你可别笑话我:我想当官。因为公共汽车太挤了。上车是被人拥上去的,下车是被人推下来的,站在车厢里即使陌生人也无法不“亲密无间”冬天还好,彼此体温传递相互取暖;天一热可就惨了,异味难闻不说,臭汗淋漓不说,还常常有漂亮或不漂亮的小姐太太,忽然转过脸来,不明不白地充满阶级仇恨地捥你一眼,再恶狠狠地挤出一句“流氓”“不要脸”什么的,让你含冤难伸,尴尬之至。还有那刚出门时老婆挥汗如雨擦亮的皮鞋,一上车就面目全非。最提心吊胆的是发工资那天,总觉得车厢里有人瞄上了那略微鼓起的口袋,总怕一不留神被摸个精光,那一个月的命就算白卖了。要是当了官,我就配一辆专车,再也没有谁和我抢座了,再也没有谁踩脏我的皮鞋了,就让那些曾经骂我“流氓”“不要脸”的小姐、太太们隔着车窗送来羡慕的秋波吧。……”
当你心情郁闷,对腐败深恶痛绝,读了这样的文章,就像迎面吹来一阵凉爽的风,令人清新败火痛快解恨。也会使人感觉到,虽然生活艰辛时有不快,但还是苦中有乐,充满希望。假如你心烦气躁,面对不平青筋暴露方寸大乱,冲动的魔鬼将给你带来麻烦时,我劝你读一下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留侯论》此文开篇写道:“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常读这样的文章,饱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受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儒雅大度谦谦君子的形象定会与你有缘。
3.拒绝死神,拯救生命,重杨生命的风帆。
有人定会诘问:不就是阅读么,真有那么大的功效——阅读能拯救人的生命?当然会的。1941年6月22日,德国希特勒法西斯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事先拟订好的“巴巴罗沙”计划,出动190个师,分三路以闪电战术突袭苏联。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全力以赴,同希特勒法西斯进行了殊死的战斗,战争打得相当惨烈,双方死伤无数。后方的慈母、贤妻忍受着寒冷和饥饿盼望着他们的亲人凯旋,但盼来的大多是噩耗和不幸。连续的残酷战争一度摧毁了她们等待亲人的信心,甚至绝望。此时,一位叫西蒙若夫的红色诗人饱含激情地写了一首诗,题目就是《等着我吧》。在这首诗里,他设计了种种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然后笔锋一转,用坚定的语气告诉后方的爱妻和慈母,即使战争的环境如此残酷无情,你们也要坚强地等下去——我会回来的!正是在这首诗的鼓舞下,人们争相传阅,前方的战士浴血奋战,后方的贤妻慈母苦苦的等待,终于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
只是要你苦苦地等待,等到那愁煞人的阴雨
勾起你忧伤满怀,等到大雪纷飞,等到酷暑难耐
等到别人不再把亲人盼望,往昔的一切,一古脑儿抛开。
等到遥远的他乡
不再有家书传来,等到一起等待的人
心灰意冷——都已倦怠。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
不要祝福那些人平安:
他们口口声声地说——
算了吧,等下去也是枉然!
纵然爱子和慈母认为——
我已不在人间
纵然朋友们等得厌倦,在炉火旁围坐,啜饮苦酒,把亡魂追念…
你可要等下去啊!千万
不要同他们一起,忙着举起酒盏。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
死神一次次被我挫败!
就让那些不曾等待我的人
说我侥幸——感到意外!
那没有等下去的人不会理解——
亏了你的苦苦等待,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从死神手中,是你把我拯救出来。
我是怎样死里逃生的,只有你和我两个人明白——
因为你同别人不一样,你善于苦苦地等待。
阅读这样的诗篇,就等于给前方的战士和后方的妻子、母亲的头脑里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原子弹。谁能否认阅读这样的诗篇不能拒绝死神?不能拯救生命?不能重新扬起生命的风帆呢?让我们认真地多读几本好书吧,千万不要等我们睡熟之后房顶子冒黑烟啊。
作者简介:冯爱国(1954—),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唐山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部主任。
第二篇:图书馆员
图书馆员:阿姨?老师?
散文与杂谈图书馆员:阿姨?老师?
无盐
最近同事聚在一起,常常议论的一个话题是,读者对我们的称呼到底应该是“老师”还是“阿姨”?“老师”和“阿姨”有多大差别?
在这之前,说实话我本人对于读者——更确切地说,大部分是一些二十郎当岁的类似我孩子一般的学生,称呼我“老师”或“阿姨”是无所谓的,没有细想过,更不会去深究。但是同事的观点也不无道理:“阿姨”只是亲情似的昵称,而“老师”则是充满学术性的尊称。把馆员称作“阿姨”表面上很亲切,其实是对图书馆员的不尊重,小现象说明了大问题。
真的有这么严重?一个看似随意的称呼居然上升到尊重与否的高度,看来不能等闲视之,得琢磨琢磨。老师,尊称传授文化、技术的人,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老师”一词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后来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韩愈《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学生的学习引路人,生活指导者,人生方向标。
按理说在学校“老师”是对教育工作者的通称,无歧义,不该出现对图书馆员不称“老师”而称“阿姨”(或者“叔叔”)的现象。小小的称谓问题却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地震”,于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一种观点认为,称图书馆员为“阿姨”没有什么不好的——充溢着温馨,是馆员与读者关系和谐的体现,是被服务者对服务者的认同和肯定。“阿姨”多亲切呀,充满了人情味。把馆员称作“阿姨”不称“老师”也不一定就是轻视馆员。理由很充分:现在社会上对人的称谓通用语都由先前的“先生”、“同志”、“师傅”演变成“老师”了,被称为“老师”的也不见得多值钱多受尊重。想想也是,上公交车我被称作“老师”,开始时纳闷,思量后窃喜——上下班老是坐那一路车、老是在同一站台上下车,车站旁边就是学校,久而久之售票员自然就判断出我是老师了。仔细观察后方知是我自作多情了——车上的男女乘客皆被称作“老师”。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到超市购物、到菜场买菜也被称为“老师”。面对这个不存在感情色彩的称谓,曾经很不习惯的我渐渐也见多不怪了。我必须适应社会。虽然承认孔夫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的确是指生活中处处有“老师”,自己也明了此“老师”非彼“老师”,音同意异,但是心理上真的有隐隐地不快,更有隐隐地失落——“老师”外延的如此延伸扩大是汉语功能的衰退还是语义寓意的新解?当真“老师”已经泛化?“尊师重教”已沦为明日黄花?
另一种观点认为,称图书馆员为“阿姨”正是图书馆地位低、图书馆员被轻视的显现。证据也凿凿:比如学校里通常被称为“阿姨”的是宿舍管理员和清洁工,比如社会上习惯被称为“阿姨”的是保姆和钟点工。读者心目中的“老师”肯定是高尚的。图书馆员充其量就是一些看书人,只会迎来送往、借借还还,每天做着简单重复的劳动,不需要也不可能拥有高深的知识和学问,不配当“老师”,他们只是“阿姨”一类的人物。
两种观点好像都有一定的道理,孰对孰错更难以一句话说清楚。我突然觉得自己失去了判断,一时间成了风吹两面倒的“墙头草”,我迷惘了。但有一点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高校里“图书馆员” 的确不属于“教师”系列职称,而名在教学辅助人员之列。馆员的地位和受尊重程度远远不如“讲师”和“副教授”。职称的评与聘均以满足教师需要为前提,应该说两者确实有着明显的差异。再想想我自己的遭遇就很能够说明一些问题。我一直在教学岗位上近二十年,每次督导组的教学评价多为“优秀”。我的高级中学教师证早就通过社会公开考试取得的,也已在多年前获得电视大学教师资格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但是我的高校教师证就是迟迟拿不到,理由貌似“合理”实际“荒唐”——由于我已经具备了“图书馆员”资格,学校不同意把我的教师资格申请上报省教育厅,“馆员”身份成为我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的“阻碍”。那些年我一直处于被称为“老师”确实不具备“教师”资格的尴尬境地。为了圆我的“教师梦”,我据理力争,进行了长达十一年“不屈不挠”的努力,通过“公关”、“迂回”甚至做出了无奈的“牺牲”,最后虽然如愿以偿地得到了教师资格证,我已由而立进入到不惑,个中的委屈和辛酸是别人无法体味的,冷暖我自知。那时候同事和朋友都笑我是“秋菊”,劝我不要“一根筋”,没有必要为取得教师证而“魔怔”了。
我曾经深刻检讨过我的“小资情调”,也痛批了自己的自负清高,极力劝慰自己“老师”也好,“阿姨”也罢,都不过只是口头上的称呼,不必要因此小题大做,也不必自寻烦恼。说到底了还是学生幼稚不成熟,把“老师”的概念偏狭到只称呼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为“教师”了,是模糊了概念,也许只是犯了无心之过。可是当我真真切切的见识了一些学生对老师恭敬有加的和对馆员不屑一顾的态度时,我清醒了,理解了为什么我的同事对被称“阿姨”不称“老师”的耿耿于怀,她们的反感和郁闷并非偶然。我反思自己对取得教师资格的执着,由 “馆员”身份到“老师”资格的漫长艰辛。回想起学校合并时资深教授劝我到教学岗位不要留在图书馆的忠告,联想到身边有馆员已取得职称资格几年就是不被聘任,是不是潜意识里早已留下“馆员”不如“教师”的烙印?我感到不是说服自己“宽容”一些坦然接受现实就能够释怀的。
为辨别真伪,我找到一部分称馆员“阿姨”的男生女生,小范围地进行了调查,了解了他们的真实想法:“老师”是教知识的人,是教学环境中的称呼,充满了尊重和崇敬,不是任何一个普通人可以胜任“老师”称号的。即使下了讲台也不能够不称“老师”。而“阿姨”是生活空间的称呼,是对照顾生活的人的尊称。馆员只是为他们服务的人,与教授知识的“老师”不能同日而语,不可以称“老师”为“阿姨”,也没有想过称馆员为“老师”。谈话结束时,我装作有意无意地问到几门课的教与学的情况(那些都是我教授的科目),学生很惊讶地问我:“„阿姨‟你也教课吗?”在得到我肯定答复后,马上改口称我“老师”了——“阿姨”只要教课就可以称其为“老师”,但是“老师”即便走下讲台洗去粉尘也永远是“老师”。
“老师”与“阿姨”之争令不少馆员敏感的神经被触动,我浮想联翩了——关于图书馆的社会地位、高校图书馆在学校的待遇问题,图书馆员的身份定位,馆员劳动的价值意义等等疑惑,一古脑地如约而至,而且似乎个个都如“秋菊打官司”一般,不依不饶地向我讨个说法。但是我,束手无策了。
那一日想到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想起了教师应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想起了图书馆员“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职业准则。同样是育人,图书馆员不论被称作“阿姨”还是“老师”,不都应该“服务读者,满意第一”吗?心情豁然开朗,我以为对于“阿姨”或者“老师”的称呼,过多的计较无济于事,心里在乎也情有可原。关键是端正心态摆正位置,承认差异存在,做到心理平衡。客观上不苛求读者,主观上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争取使“阿姨”和“老师”合而为一。读者到图书馆来,或学习知识提升能力,或查阅资料解疑释难,或休闲娱乐放松身心,无非是来享受服务的。不管他如何称呼我们,自己明白:我就是服务者,服务周到是我对读者的义务。寻求他尊是我们的心理需求,虽然无可厚非,但获得尊敬却不是读者对我们必尽的义务。读者称我们“阿姨”时,我会让他们感到图书馆的温暖和顺,尽心地满足其要求;读者称我们“老师”时,我能够实至名归,尽力为其分忧解难。
既然我们醉心于“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书香境界,把图书馆当做自己的“精神家园”,为了建设好自己的“家”,何必太在意是“老师”还是“阿姨”呢,正确的做法是尽量缩短“阿姨”和“老师”的差距,淡化馆员与读者的心理隔阂,既要像“阿姨”一样对读者尽心呵护,也要有“老师”的本领,能够为读者指点学问引领方向,让读者心悦诚服的把图书馆员由“阿姨”转称“老师”。
第三篇:图书馆员感悟
有人说,大学的图书馆就像一座知识的宝库,那里有无穷无尽的精神食粮。它似乎将整个宇宙都囊括在内,以一种平面的方式,立体的视角,向我们娓娓道来那来自整个宇宙的奥秘。大学四年,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来自图书馆的养分的滋润,图书馆那种博大的襟怀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个学子。,图书馆无私地赐予了我们知识,而我们为图书馆做了什么?这次青工校的图书馆员义务劳动一天,恰巧给了我们回报的契机。
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能拥有这样一次体验担任图书馆志愿者的机会。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奉献什么,而不该看他取得什么”,我们现在需要的正是这种精神,一种雷锋精神。人只有献身与社会,才能找到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星期三下午,我们会计9班全体青工校学院如期到图书馆,参加图书馆志愿者活动,我们积极参加,希望用自己的热情去感动更多的人,用自己的行动去帮助更多的人。
在图书馆的一至五层,你都可以见到我们义务馆员的身影。他们或在墨香四溢的书架之间往来穿行,或在计算机前搜索架外图书应处的确切位置。我们平时到图书馆都会看到工作人员在做这些事情,可能当时我们会觉得这些工作相当地简单与轻松,而现在我们终于亲身体尝到其中的辛苦滋味了。
我和另外两名同学被安排在四楼的馆区,到了指定地点我们便积极投入到图书馆员的责任中去。我们请教了馆区的负责人,他先教我们如何将图书按字母分类排开,然后再把图书放在指定的位置。对于我们,排架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我们之前也没有想过在图书馆的管理中,也蕴藏着如此丰富的知识。如果我问你,书籍侧面下方标签上的字符串是什么,也许经常到图书馆借书的同学会知道那是索书号。如果我再问你那字符串的字母、每一部分数字各代表什么,可能就没有几个人能回答上来了。阅览室的老师告诉我们,第一个字母表示书籍所属的科目大类,后面的数字依次为细分类,再次就是这一门类中的藏书序号,斜杠后的汉字表示书籍的版次,等等。
这些是给书籍分类所遵循的规则,也是图书摆放管理中所依照的次序。我们认真学习了排架的知识,然后便开始工作,认真检查每本书的编号,将其按序排放整齐。在这个看似简单的行为中,却因为我们的陌生而变的异常困难。多亏了馆区的几名图书馆员的帮助,他们仔细耐心的教导我们,终于在一个多小时后,我慢慢的掌握到要领,图书的归位也快速了许多。
在这短短的三个小时中,我真切感受到了志愿者们的热情,那不计报酬全心全意地信念,为图书馆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时时刻刻都本着奉献的精神,展现出了生科志愿者的风采。在回报图书馆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知识,这或许就是图书馆的魅力——深沉、无私、宽厚、博大。它在潜移默化之中赋予了我们一种博爱奉献的情怀。
三个小时的义务劳动,是我更加体会到这几个字:义务劳动者。我所认为的义务劳动者,就是为他人付出且不求回报的人。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自身也得到提高、完善和发展,精神和心灵得到满足,因此,参与志愿者工作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是“乐人”,同时也“乐己”。在做义务劳动的同时,我虽然会失去些时间或者精力,但这样的体验去能给予我另一种快乐,同时也让我得到了一种精神的满足——我认为这是值得的。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过得快乐,可是当我们索取快乐的同时也应想到怎样贡献我们的努力。加入志愿者不仅是光荣的,还可以增强自身的精神文明素质,更能够加强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友谊,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奉献精神。
我们坚信,爱和奉献会温暖整个世道,在前行的路上,我们会继续将爱播撒,将爱传递。这次的图书馆义务劳动,意义非凡!
第四篇:图书馆员工作总结
图书馆员工作总结 篇1
作为一名图书馆管理人员,现将学校图书馆年终工作总结呈现如下,敬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及建议。
学校的发展,文化先行。学生的成材,知识和智力背景至关重要。因此,作为传播文化,向广大师生提供精神食粮的图书馆,责无旁贷地被推向了教育教学的前沿阵地。新实验中学成立以来,为向社会实现庄严:“今天送我一个学生,明天还您一个栋梁”、“创办优质教育,创造成功人生”、“高起点办学,高品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在全校确立实施了文化立校方略。我们图书馆的工作也受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重视。正是由于领导重视,广大师生积极配合,加上我们全体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努力工作,充分发挥了图书馆应有的作用,为教育教学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日常工作完全按照质量管理标准进行运作
我们图书馆积极配合教育教学工作,按期购买新书,本学期购买新书共计xx多万元,xx多册,并将新购图书及时分类、编目、登记、上架、出借,尽快发挥其作用。并做好图书的介绍、宣传工作。随着新书的分类,及时将新书目录打印展出,并在校园内设立了新书介绍栏,向广大师生推荐介绍好书、新书。本学期着重推荐介绍了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的图书目录、内容梗概、精彩片段、人物介绍等。另外在语文教师的推荐下,展出了部分学生的并有代表性的读后感,从而激发了广大师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
本学期为节省师生的时间,我们在提高工作效率上作文章、下功夫。实行了边工作、边学习、加强练兵的“三步曲”。
一是勤整理,对师生归还的图书每天及时归类上架。
二是勤检查,对师生在借阅时抽乱、插错的书籍勤查找。
三是勤过目,到书架旁勤看一看,对图书的位置了如指掌。为师生查找资料时节省了时间,提高效率,获得了师生们的好评和赞誉。
二、对全校师生全方位开放阅读,切实发挥图书馆教育教学第二课堂的作用
热心为师生服务,急读者所急,想读者所想,全心全意,全方位为师生服务,充分做好了他们教学中的助手和顾问。在师生借阅时,我们做到了“百拿不厌,百问不烦。”对全校学生每周一至六,每天安排x节阅读课,从上午7:30到下午5:00,从初一到高三每天有xx多人到图书馆的阅览中心阅读。我们每周接待全校师生xx余名,尽管工作量大,任务重,由于我们充分做好了准备,管理到位并切责任心强,全体来图书馆阅读的学生都高兴地来,满足地走。真正做到了“你轻轻地来,带来宁静。你轻轻地走,带走知识,”切实发挥了图书馆是教育教学第二课堂的作用。
同时,对新到的报刊及时展出,决不过夜,让广大师生及时看到的报刊内容,并对过期的报刊及时装订入库,让每一种图书报刊都真正地发挥出效益。
三、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不断进行思想教育,端正服务态度
我们全馆工作人员边工作,边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我们在图书馆管理中既注重“管”,又不忘“理”,认真探讨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我们积极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做起来比较麻烦,但我们从没有怨言,正因为我们不懈的`努力,赢得了领导和师生的一直好评。图书馆真正成为广大师生最愿意来的地方。
四、认真出色地完成了阅览中心图书的剔旧换新的任务
我们在不误学生阅读、教师借阅的情况下,加班加点,不怕苦,不怕累,发挥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昼夜奋战对新购进的图书进行分类、著录、登记造册。对阅览中心的图书进行了剔旧换新,这是一项比较大的工作,工作比较苦累,但是全馆人员都带着伤痛,工作起来没有一句怨言,真正做到了想为图书馆的工作所想,急为图书馆的工作所急。
五、及时高效地完成了报刊的征订工作
在做好报刊征订的同时,注重搞好服务,每天收发的报刊上百种,不管时间再晚,工作再累,只要报刊到校,不分你我全员动手,每次都准确无误地于当天分发到师生手中,并在放假前开始回笼已借出的图书,安排停当假期前的师生借阅工作。本学期图书馆充分体现了分工不分家,整体观念强的工作作风。
图书管理工作是非常繁琐而又神圣的。我们管理的是图书,传播的是文化和思想。因此,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以满腔的热情更加努力地工作,制定好20xx年工作计划,始终如一地遵循高效能、全方位、准确有效的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的宗旨,每项工作都做到“严、细、实”,管理要有章有序,有始有终,使图书馆所有图书资料限度的得到利用,让图书馆成为我校的文明窗口单位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图书馆员工作总结 篇2
自入职以来,我一直负责乔林社区生活保障住房项目的数据整理、收集和管理。项目数据真实反映项目建设成果,符合& 所有工作材料优先。其原则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定,主动与有关部门和责任人配合,随着施工进度及时整理和完善各项资料。我的主要工作和总结如下:
1、配合各样板书专业工程师,严格控制施工单位的工程资料。数据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信息记录。只有与专业工程师、施工单位资料员、监理单位充分配合,这项工作才能完成和做好。数据的整理和收集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工程验收提供及时、有效、适用的数据。
2、前期地质勘察、施工图设计形成的文件积累、汇编、归档。
3、负责施工现场会议的记录,作出真实有效的记录,整理会议纪要,经各参加单位会签后发放。
4、负责工程部与各参建单位之间文件、联系函、施工图纸的收发,做好记录,并复印存档。
5、负责项目重要施工部位影像资料的拍摄、整理和归档。供日后参考和工程结算。
以上是我在工程部将近半年的主要工作,也有一些不足:
施工单位对工程资料检查的监督有所松懈。在施工初期,施工单位不重视工程资料的编制,往往是在某个子项目施工完成后才上报,导致延误和滞后。工程资料应与施工进度同步收集整理,并按样板书的规定进行移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严格要求建设单位对工程资料进行准备和检查,以确保工程资料的真实、有效和完整,为工程的顺利验收奠定基础。
20xx年工作计划:
1、项目将进入基础和主体施工阶段,施工队伍多,施工项目多,技术资料项目复杂,这也是对我工作能力的考验,我会一如既往的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加强对各施工单位土建、安装、安全资料的监督,定期查阅,确保技术资料整理及时完整,满足质检站验收要求。
2、认真做好施工过程中所有重要文件和信件的收发、记录和归档工作。
3、协助工程部各专业工程师做好所有施工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我很幸运也很自豪能参与乔林范文大全社区生活保障之家的建设,这是一个大型项目,建设项目多,配套设施齐全。和其他同事相比,我的实力微不足道。希望领导和同事对我今后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批评指正。我会总结过去的不足,继续努力,为公司的建设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资料员工作总结
时光匆匆飞逝,又是XXX做项目部资料员的第二年。
在项目上,我的主要工作是收集和管理XXX项目资料,及时与公司、监理单位、城管局和分包单位沟通,认真处理施工中的变更谈判、监理通知回复等相关资料的检查、监理及其分包单位联系单的收发、项目的图集和标准发放管理。尽可能与项目部、监理和分包商合作,为他们提供做好工作所需的信息。现在我就个人年终总结做如下汇报。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工作总结
1、工作方面
(1)及时整理完整的现场资料,收集保管公司及相关部门下发的文件和会议文件,未具体整理的文件分类放入文件夹,方便大家查阅文件;做好各类文件、图纸的分发、流通、传递工作,并将原始文件归档,及时审核、记录资料;文件由相关部门分发、传阅和传递,接收部门对原始文件进行签字确认,并将原始文件归档,并制作《资料借阅登记表》,督促借阅者归还资料。
(2)在X经理的指导下,核实工程资料的完整性,对起皱、破损、凹凸不平的文件进行整理、切割、折叠,尽可能保持外观统一,根据文件的内容特点进行分类,将属于同一卷的文件装订在一个档案盒中,放入档案柜中保存,定期检查文件,跟踪丢失的文件,找出原因,认真填写工程资料。
(3)负责及时处理项目部与城改办的关系协调,并上报资料审批。
(4)负责项目部的会议纪要,撰写会议纪要,输入文件,整理归档图纸和合同等文书工作,以及办公室电话。
2、意识形态方面
由于资料员本身的工作比较繁琐,所以我从进公司开始就一直以积极的工作态度来处理工作中遇到的事情。虽然偶尔会出现一些情绪问题,但能迅速处理好自己的问题,积极参与工作,正确认真对待每一份工作;认真学习公司的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保证按时出勤,保证工作能按时完成。
3、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工作方向
虽然我曾经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资料文员,但由于不是土木工程毕业,掌握的东西都不是很系统,有些东西还在一步一步的摸索和摸索中,所以有一些细节,比如会议纪要的撰写,文件的归档,都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完善,尤其是图纸的识别。
以后我会弥补工作中的不足,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多学多问,提高工作能力。并在工作推进中,加强理论学习,努力使思想觉悟和工作效率全面上一个新台阶,为XX的明天贡献力量。
第五篇: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
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 提要本文阐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的双重效应,以及加强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修养,提高图书馆员职业道德素质,既是高校图书馆员的崇高职责和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图书馆员自我完善的要求,它对于建设高素质的图书馆队伍,把年轻的图书馆员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道德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如何加强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广大图书馆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的双重效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给我国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进步,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有利条件,对图书馆员素质的提高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同时,由于市场经济本身的特点也带来了一些消极作用,对图书馆员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一些新问题,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首先,市场经济对图书馆员人生价值观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所关心的是在市场上实现自己商品的价值,即把商品变成货币。商品生产者这种求利的特点,有利于促进企业采用新技术,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培养人们(包括高校图书馆员)独立自主地选择人生价值的追求,但也潜伏着拜金主义思潮蔓延的可能。图书馆员不可能游离于市场经济潮流之外,有的人正是在市场经济这种负面影响下,染上了弄虚作假,追逐个人利益的坏思想、坏作风,出现了人格的扭曲;其次,商品等价交换原则对图书馆员职业道德的影响。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有利于培养人们的效率、效益观念,促使人们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素质。但有人把等价交换原则不适当地运用到人际交往、党政工作中,助长了权钱交易腐败之风的蔓延。教育领域虽不是重灾区,但在一些高校图书馆员中也出现了按酬付劳,“钱多多干,钱少少干,无钱不干”的单纯雇佣思想。有的人在工作中斤斤计较个人利益,有了一些本领就摆资格、索高价、亵渎了图书馆员这个神圣职业;第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特殊利益是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对图书馆员职业道德的影响。在市场上,无论是商品生产者还是商品经营者,总是自发地倾向于追求自身的特殊利益(个人的或小团体利益),即为了赚钱。由于个人利益的驱动,激励着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特点辐射到学校,有利于图书馆员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激励广大高校图书馆员特别是青年馆员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文检教学技巧。但是,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特点,又可能诱使一些人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重利轻义”乃至“见利忘义”,置国家人民利益于不顾。有的商业部门,在学校门口摆摊点等,既干扰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对教师和学生还带来消极影响。在社会上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少数学校乱收费、乱推销参考书,有的教师重金钱、轻事业,敬业精神下降,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职业上,增加“灰色收入”等等。这些现象不仅严重扰乱了正常的高校教学秩序,降低了高校教学质量,而且给学生的纯洁心灵带来了不利后果;第四,市场经济竞争特点对馆员职业道德的影响。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之一。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在竞争中实现商品的价值,即把商品销售出去,不得不想方设法改善生产条件,改善经营状况,并在竞争中增强个人的独立自主意识。正是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广大馆员的自主、自强、自立意识和创新精神有了一定的增强,使高校图书馆工作充满了生机。但是,有的馆员却过分强调个人本位,纪律松懈,自由散漫,在馆员中造成了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