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大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11、简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含义?
答: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教化学生为本,在当前它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普遍性要求,涵盖了思想性(政治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性(古今中外先进文化的丰富内涵)、审美性(对自然美和道德美的欣赏)、发展性(发展智力、情感、意志等心理能力)、创造性(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也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养。
2、语文教材具有哪些主要功能?
答:语文教材的功能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语文教材是课程目标的载体;语文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
3、我们应当如何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答: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改变单一的以课本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开展丰富的语文学习空间;创设多彩的校园环境;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4、汉语拼音教学策略包括哪些内容?
答:拼音教学策略包括:利用形象教学拼音字母,联系儿童的语言读准拼音,通过编儿童故事的方式学习拼音,通过游戏方式学习拼音等。
5、你如何理解语感的内涵?请简要作答。
答: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包括形象感、意蕴感、情味感和节奏感。
二、论述题
1、联系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体会,谈谈你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理解。
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新世纪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的要求。在语文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每个时期都有反映时代特征的基本理念:六十年代----加强双基;
七、八十年代----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九十年代----素质教育;新世纪-----语文综合素养。;20世纪60年代强调打好基础,提出“双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强调能力,提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90代以后,素质教育的思想渐渐深入人心,既然教育要提高国民素质,语文教育就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它是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德、行为态度、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教学中就必须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哪些新理念?你如何理解这些理念的内涵? 答:(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新世纪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的要求。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教学中就必须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课程标准概括了语文课程的三大特点:①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一本好书影响人的一生。②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③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感,语感的培养是语文学科人
文性的着眼点和归宿处。语文课程要引导学生加强感悟,加强体验,加强积累,加强运用。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①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②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应创造性地教,学生应创造性地学。③提倡平等交流,教学过程是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对话,鼓励伙伴合作学习。(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构建开放的、充满生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这次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教育资源取之不尽,教育环境得天独厚。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已成为深化语文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3、具体论述识字教学的策略。
答:识字策略包括:根据音形义的特点确定教学重点,简化字形记忆的心理过程,调动多种器官识记生字,字义教学以了解课文中的意思为重,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寓识字于游戏之中等。
根据音形义的特点确定教学重点的策略指识字教学要在注意音、形、义紧密结合的前提下,根据生字的特点和儿童的实际情况,抓住重点,突出难点进行教学。
简化字形记忆心理过程的策略指根据汉字本身的字形规律开展识字教学,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识字负担,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调动多种器官识记生字指根据汉字音、形、义三者统一的特点,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觉器官积极活动,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提高认识生字效率。
字义教学以了解课文中的意思为重的策略指针对汉字往往一词多义的特点,在字义教学中,对字义应以讲清课文中的意思为主,对于学生常用到的、易理解的其他意思可以讲;少用到的、不易理解的一般不讲。同时,关于生字教学中经常使用的组词法,不是所有生字都一定要去组词,如果构词率不高或者学生不常用的字就不必组词,否则将会浪费教学时间。
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这一策略要求学生掌握三套识字工具:即汉语拼音,了解汉字笔画、笔顺等知识,查字典。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三套工具自己去体验,自己去发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可以提高识字速度。
寓识字于游戏之中的策略重在提高儿童学习识字的兴趣,要注意不要片面地运用游戏识字,要落实到教学上来,不要将之流为表面形式。
4、结合你的教学经验,举例论述在阅读过程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答:语文课程标准在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前提下,主张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探究性阅读是指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自己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对文本的钻研,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查找相关资料、收集信息等途径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在教学《赤壁之战》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探究:“赤壁之战东吴大败曹军,谁该记头功?”初步阅读后,学生一致认为该归黄盖。教师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黄盖的功劳来,记在作业本上,然后交流,在交流中,学生发现黄盖的功能都与周瑜有关,再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周瑜的功劳,经过这样的探究性学习,学习一致的看法是赤壁之战周瑜、黄盖都立了大功。
三、分析题:
问题1
答:
问题2
答:关于阅读教学,新课程特别强调的一个基本观点是“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帮助学生获取文本所表达的主观感受,体验作者所流露的内心情感,理解和转化文本所展现出来的个人见解和智慧,最终形成丰富的精神世界,提高语文实践能力。在阅读教学中,理念的变化促使教学策略也发生着变化。教材中总结了以下几种策略:注重人文熏陶,加强语言实践(多读、感悟、积累、运用),倡导自主学习,建设开放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通过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浸染,移人性情,提升人格,所以特别要发扬语文的人文性。
加强语言实践的策略精髓在于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具体说来就是多读;感悟、积累和运用。
倡导自主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阅读教学同样要实现自主、合作、探究。
阅读教学的开放,主要做法是“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具体说来有这些做法:努力将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积极开发和利用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2
作文训练计划:
2004年秋学期六年级作文授课计划
一、本学年的总体要求及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够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句、叹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分号。
5、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作文教材分析:
本册课文将习作教材列为专门课文,共安排了7课,各课的训练内容及要求如下:
1、写一则报道新闻的板报稿。
2、根据采访材料,写一篇记叙文。
3、写一篇介绍苹果的习作。
4、写一篇以《秋天的树叶》为题的习作。
5、写一篇以《菊花》为题的习作。
6、改写《妈妈又回到了身边》。
7、写一篇记事的习作。
每课习作教材,均对习作要求、观察要领、写作要点等作了分析与措施,从而让学生获得了具体明确的习作知识,有的习作课文还安排了多种形式。
三、班级作文教学情况分析
(包括教师教学情况,学生作文水平、作文态度、兴趣、习惯等)
通过作文情况发现学生作文中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作文态度不够端正,有些学生不是敷衍了事,就是乱写一气,错别字连篇,记叙文中心不突出,趋向于记流水帐,学生怕写作文,怕思考,也苦于无材料。平时摘录的优美句段不能很好的加以利用。
其次,学生作文两极分化严重,好学生态度端正,能自觉收集积累材料,而基础差的学生连基本的记叙文也没掌握,表达很不完整。
总之,学生的作文兴趣及习惯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
四、具体措施:
(包括作文教学、读写结合、课外阅读辅导、作文辅助训练、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等)
1、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听、说训练,多给他们听、说的机会,如复述故事、演讲、讲故事等。
2、落实一些背诵任务,做到目标明确,并及时检查效果。
3、充实学生课余生活,新闻记者一些课外书,并做好摘记工作,丰富语汇适时做好交流。
4、抓好作文、日记训练,养成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小组评价及修改建议:(略)
参加讨论人员:
XXX、XXX、XXX、„„„„
小组评价执笔人:XXX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3
一、简答题:
1、简述在小学阶段学生语言交际功能及思维活动的发展各呈现什么年龄特征?
答:语言交际功能的发展是由各年龄段的主导活动所决定,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低年级学生主要从事读、写、算入门活动和游戏活动,主要发展初步地概括、传递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中年级学生主要从事比较系统的读、写、算活动,发展比较系统地概括、传递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高年级学生主要从事人际交往活动,发展根据不同对象施加影响和自我教育的语言功能。
2、如何理解口语交际的含义?
答: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运用口头语言及非语言(如身势、面部表情等)手段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能力,它体现了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用知识、认知能力及情感态度的融合。
3、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依据是什么?
答:言语功能和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应当成为我们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根本依据,或者将其称之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主线;语意教学和语境教学也应当成为我们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重要的依据,或者将其称之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辅线。
4、怎样才能成功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动机?
答:(1)创设真实的口语交际活动情境,满足学生的交往需要。(2)选择开放的口语交际内容,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3)设计挑战任务,满足学生的启智需要。(4)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
5、语文课程评价具有哪些功能?
答:主要有三方面的功能:衡量学生语文水准,评定语文教学效果;诊断学生学习困难,反馈语文教学情况;激励学生学习动机,促进语文教学工作。
二、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充分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这一作文教学策略的理解和应用。
答: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不了解作文的社会作用,对作文不感兴趣是作文教学质量长期不能提高的关键,因此,要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首要的问题是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
一、激发社会动机: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从课本或教学参考书上找些现成的题目让学生写人、记事和写物,并不说明作文的实际效果,结果学生只能为分数而写作,这样做,他们的需要的层次是低的,而要使学生产生强有力的作文动机就必须激发他们较高层次的社会性的需要。
二、遵循“从动机走向目的”的心理学规律,科学的训练过程应该是教师通过生动的谈话或创设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认识、交往或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表达需要,然后因势利导地和学生一起确立作文题目和要求,让他们充满情趣地进行写作。
2、举例论述口语交际教学与听说教学的区别?
答:口语交际教学指的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有声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一种综合性、创造性的活动。
口语交际教学与听说教学不同。其主要区别在于:
①关注的重点不同。听说教学关注的是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即训练学生正确地发音,正确地选择词语,说出语法正确的完整的话来。口语交际教学更为关注学生语境适应能力的培养,即训练学生根据对象和情境,抓住话语主旨,推断他人的立场、观点和意图,恰当使
用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采用多效策略,解决交际中出现的问题,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②教学活动开展的凭借不同。听说教学借助非交际的活动开展教学,而口语交际则借助交际活动开展教学。
从以上对口语交际教学与听说教学的区别的分析,我们应该理解:无论是从活动性质、动机、目的,还是从活动内容与形式的不同侧重、教师的作用、教材的作用来看,借助非交际活动进行教学的听说教学与借助交际活动开展教学的口语交际教学都有着鲜明的差异,这一点对于我们认识和实施口语交际教学由着重要的意义。
3、你如何认识综合性学习的意义?请结合教学实际具体论述。
答:
一、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型的语文教学模式:小学生学习语文主要通过两个渠道,一是课堂教学,二是课外实践活动。以体验学习和自主活动为主要形式,因此,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两翼”,两者相辅相成,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二、有利于学生个性的生成和发展:综合性学习有别于“大一统”的课堂教学,活动涉及范围广泛、形式多样,特别提倡学生自由选择活动内容、自主设计活动程序,倡导学生个性凸显和创造性的发挥。如在教学《传说》,学生通过不同途径了解家乡美丽的传说,对家乡产生不同程度的自豪感,在教学中,学生通过交谈、了解了更多的家乡传说,激发学生热爱家乡,长大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
三、有利于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既要充分地发挥好指导作用,又要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对话,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虚心向小学生学习,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4、根据你的实践经验,应如何正确理解语文课程评价策略?
答:
三、分析题:
评论:所谓“主题性”的综合性学习,就是按照学生的兴趣和现实生活的需要选择一定的主题,在不同学段根据学生的情感、认知、语言发展规律、设计不同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旨在发展学生多元智能、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4
语文教学个案研究报告(自行研究)
第二篇:电大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未考试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开卷)
一、筒答题(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每小题 10分,共 40分} 1.怎样理解“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答 z交际是人类特有的解决社会联系任务的活动,实现交际的工具有多种,但最重要、最有效、使用最广泛最方便的工具是语文。(2分)这种重要的工具性质表现在外延上,指语文贯穿在人类的一切交际活动中;(3分)从内涵看,则指语文实现着人类交际的各种重要的功能,主要包括 z概括和传递信息的功能;自我表现的功能;根据不同的对象施加影响的功能 z自我教育的功能 F创新功能。(5分)2.为什么小学语文课程应该重视写字教学? 答:(1)写字教学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2)写字对学生 的身心发展有 积极影响。(3)写字有利于养成学生 良好的学习习惯。(4)写字活动是一种审美活动。(5)写字是巩固识字的有效手段。以上五点各 2分。
3.简述构建 口 语交际教学序列 的依据。
答: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主线是言语功能和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这是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根本依据。(5分)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辅线是语意教学和语境教学,这是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重要依据。(5分〉 4.关于事实的研究报告主要包括哪些类别? 答:主要包括语文教学观察报告、语文教学调查报告、语文教学测量报告、语文教学实验报告、语文教学经验总结报告、个案研究报告等。以上第一点、第二点各 2分,其余四点各1.5分。
二、论述题{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具体论述。每小题 1 8分,共 36分} 5.结合实际具体论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 主要任务。
答:综合性学习的主要任务包括两方面内容 E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4分)第一,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综合性学习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把让学生提出问题作为教学的切人口,极大地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它首先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通过课内外阅读和观察、调查,收集资料,并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来分析、解决问题。(2分其二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综合性学习必需采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活动形式。学生们可以通过小组或班级,一起进行讨论研究与实践,共同完成一项活动,或是解决一个学习中的问题。让学生在与同伴分工合作的过程中,逐步懂得合作的重要,并由此主动去学习、掌握与人掏通、交流、合作的技巧,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2分)其三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利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并根据需要恰当地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培养初步具备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分)
第二,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具体包括:增强思想教育的形象性;(2 分)增强文化教育的广博性和亲和力;(2 分)增 强情感教青 的渗透性;(2 分〉 增 强学生 的社会责任性。(2分)
6.举例论述在小学作文教学 中应该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
答 z开发创造潜能的核心是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包括创造性想象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同时也要激发创造意识和逐步形成创造性个性品质〈如主动、好奇、自信心、独立性、变通性、独创性等).(3 分)
首先,培育创造力的要求应贯穿在作文教学序列之中。比如低年级作文教学着重发展学生初步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中年级作文教学着重发展学生比较系统的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高年级作文教学则着重发展学生个别影响和自我教育的语言功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慨念思维能力。(5 分)
第二,培育创造力的要求应贯穿在作文教学过程之中,和命题、取材、指导、评价等各个环节紧密结合。包括 z提倡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自由命题,半命题,假想性命题,过渡性命题,作文指导要求开阔学生思路,让学生自由表达。鼓励学生写作中选材求异、体裁求异、立意求异、结构求异、遣词造句求异。作文评改要求以鼓励为主,并引导学生自我修改或互改。(5 分)
举例论述 5分。
三、分析题{运用相关理论,对所给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共 24分} 分析下面的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四季〉教学案例
7.根据语文课程新理念,举例分析这堂阅读课的主要教学特色.06 分)
答 z①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人课堂,建立语文学习与儿童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效.(用自己的画办画展 E画自己喜欢的季节 z说喜欢的原因 z给自己的画创作诗歌等。〉(3 分)②善于利用多种形式激发阅读热情,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加深对语言形式和内容的感悟.(齐读 z指名读 s分别读 F汇报读 z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s背读等)(3分)③重视心理需要的驱动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情感愉悦和满足.(“要是能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自己的画该多好啊飞自己选择读课文的方式 z学习课文后自己创作诗歌等)(3分〉
④较成功地尝试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欣赏别人 s晶读课文语言 z发现课文的语言表达形式,发现和表现自己的感悟等.)(3分〉 每个小点能举例分析各加 1分,共加 4分.8.具体分析这位教师在教学中 是如何进行阅读教学评价的?(8 分〉
答 z教师综合运用不同评价手段,鼓励学生身心愉悦地学习.(4 分〉 如 z 教师 的 口 头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0分〉引导学生正面评议同学的朗读;(1分〉让学生自我奖励”金话筒“;0 分〉送小书签等.0 分〉
注 z答出 大致要点 即可,不必要求表述完全一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2-2013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简答题{简要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每小题 10分,共 40分} 1.”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一理念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请简要回 答。
答:这→理念基于现代阅读学中的对话理论。对话理论认为阅读过程中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5分)将”对话理论“延伸到语文教学之中,主要意义在于强调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教学应该成为师生思想感情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5分)2.我 国语文教学实践中 总结出 哪些主要 的识字教学策略? 答:主要的识字教学策略包括六种 z根据音形义的特点确定教学重点;(2分〉简化字形记忆的心理过程;(2分)调动多种器官识记生字;0.5 分)字 义教学 以 了 解课文 中 的意思 为重;(1.5 分)引 导学生发现汉字 的规律;(1.5 分〉 寓识字于游戏之中。0.5 分)
3.国 外 口 语交际教学策略有 哪些主要特征?
答:国外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的主要特色有 z在教学目标设计上,关注口语交际的社会性内涵,重视学生口语交际策略能力的培养;(4分)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重视媒体运用及学习的综合性;(3分)在教学评价上,重视过程评价。(3分)4.做一份研究计划应包括哪些 内 容?
答:第一,研究什么,主要指研究的内容、范围、对象和方法,研究的问题与假设,研究变量及操作性定义;第二,为什么研究,主要指研究的意义、动机和研究目标;第三,如何研究,主要指研究的方法、程序和资源配置 F第四,有何成效,主要指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以上四点各 2.5 分。
二、论述题{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具体论述。每小题 1 8分,共 36分}
5.联系建国 以来对语文课程性质和任务 的争论,论述你对语文性质的认识。答:在建国后对语文的性质和任务的长期争论中,主要观点有工具性说,工具性与思想性说,人文性说,工具性与人文性说。无论哪种观点,都集中反映了当时对语文基本性质和主要任务的认识,反映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艰苦探索历程。(4分〉发展到现在,在多年的实践和论争基础上,关于对语文性质的认识,在新课程标准中有了明确的定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语文同时具有工具和人文的双重性质。(6分)
首先,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交际是人类特有的解决社会联系任务的活动,实现交际的工具有多种,但最重要、最有效、使用最广泛最方便的工具是语文。这种重要的工具性质表现在外延上,指语文贯穿在人类的一切交际活动中;从内涵着,则指语文实现着人类交际的各种重要的功能,主要包括 z概括和传递信息的功能;自我表现的功能 z根据不同的对象施加影响的功能;自我教育的功能;创新功能。(4分〉 同时,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要素中最重要的是精神要素,它主要指哲学和其他具体科学、宗教、艺术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念等,其中尤以价值观念最为重要。作为文化要素之一的语文,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能够表情达意,在人类的交际活动中起着掏通的作用 z语文是文化积淀和贮存的手段 F人类借助于语文实现文化沟通和互动,从而推动文化发展和创造文化;文化的各个方面主要通过语文反映和传授。通过使用语文从事精神活动和社会活动,创造出丰富多影的文化,是人类特有的属性。(4分)
6.联 系 自 身教学实践,论述你对阅读教学的重要教学策略”加强语言实践“的认识。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元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段话强调的是应该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而不是靠讲解和接受语文知识。在阅读教学中,这种语文实践主要是多读,以及在多读的基础上的的感悟、积累、运用。(6分)阅读技能只有在阅读实践中才能形成,个性化的理解、体验、感悟也只有在读中才能实现。阅读教学要求真务实,必须坚持以读为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保证学生的课堂阅读时间和阅读质量,读思结合。多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2分〉
阅读教学要让小学生在多读的基础上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增强形象感受,减少理性分析,适当地创设情境,通过品读和想象、联想,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形象。(2 分〉
从重理解到重积累,是我国中小学阅读教学观念的一大转变。语文学习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很难立竿见影,一瞰而就。重积累,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影句段,多读多背,允许他们随着阅历的增长去逐步加深感悟。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另外,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复述、组织形式多样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各种练习,也有利于学生的语言积累。(2分)运用语言的实践是学生形成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比如扩展阅读是阅读能力的运用。要加强读写结合和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的综合运用训练。(2分)联系实际 4 分。
三、分析题{运用相关理论,对所给案例进行具体分析。24分)分析下面的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人物素描“作文教学实录z 7.这位老师的作文教学设计了什么样的活动 ? 这活动 的教学 目 的是什么 ?(1 6 分〉
答:教师设计的两个教学活动是:一,说说老师的长相 F二,问问老师的经历。(6分〉 第一个活动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学会通过观察来获得写作素材。要能说出长相,就得会观察;要说得准确,就得能发现特征;要说得生动,就得会进行描述,这三个层次逐层递进,有效地引导学生的观察逐步深入,得到了描写外貌的素材。(5分〉
第二个活动的目的是教会学生通过提问交流来获得写作素材。要问一个人的经历,就得想出感兴趣的问题,问题提得好,就了解了老师成长路上的故事,这些真实的故事也就自然成了人物描写的典型事例。(5分)
8.教师在指导习作的过程 中提出 了 哪些作文要求? 这种要求有什么特点 ?(8 分)
答:教师提出的作文要求只有两点:第一个活动”说长相“,要求是”真实“。这个要求打消了学生写作的思想顾虑,让学生能够做到实话实说 E第二个活动”问经历“,要求是”写事例“,学生了解到什么就写什么,一段话围绕一个事例来写。(5分〉这样的两个要求具有追求实效、训练扎实的特点。看似不高,却是人物素描作文的基本要求:要求不多,却能使学生专注地将要求落实在笔尖。两个要求合在一起,就是对人物素描习作的完整指导。这种教学要求符合小学生学作文的心理规律,落实了基础训练,使得作文训练扎实而有序。(3分)
注:对于论述题和分析题,答出大致要点即可,不必要求表述完全一致。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 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开卷)(供参考)
一、简答题{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1.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留下了哪些宝贵遗产? 2015 年 1 月
答:孔子提倡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孟子主张专心有恒,由博而约;韩愈强调学必有师,文以载道;朱嘉赞成熟读精思,虚心涵泳;王夫之提出学思并重,知行结合等。以上五点各 2 分。
2.简述小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内容。
答:掌握识字的三套工具;(3 分)能运用识字工具独立识字;(3 分)有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和良好的独立识字的习惯。(4 分)
3.近年来我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探索有哪些主要形态? 答:开发教材内容,组织综合性学习;进行学科整合,组织综合性学习;选择合适的主题,组织综合性学习;结合社团活动,组织综合性学习。以上四点各 2.5 分。
4.语文教学研究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进行语文教学研究,主要涉及以下方面内容:教学理念问题;(1.5 分)课程问题;(2 分)教学组织形式问题;(1.5 分)教学方法问题;(2 分)教学评价问题;(1.5 分)师生的发展问题。(1.5 分〉
二、论述题{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具体论述。每小题 18 分,共 36 分} 5.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实际对其中的一种进行具体论述。答:口语交际教学策略主要体现在教材设计、动机激发、情境创设和教学途径几方面。口语交际的教材结构采用课本和辅助教材相结合的”双线式设计“并且注意采用多样化的呈现方式,语言知识和交际知识两类知识并重。(4 分)动机激发通过创设真实的口语交际活动情境,满足学生的交往需要;选择开放的口语交际内容,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 z设计挑战性任务,满足学生的启智需要;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4 分)情境创设指提供真实的言语交际环境,使学生产生真实的言语交际活动,促使言语主体形成言语积淀。要创设真实的口语交际活动情境,就需要将生活中的某些要素引入课堂,实现课堂内与课堂外的沟通,变课堂为口语交际的场景和处所。(4 分)教学途径包括独立口语交际课教学、其他课型中的口语交际教学、作文课型中的口语交际教学、活动课型中的口语交际教学等。(4 分)联系实际 2 分。
6.根据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联系实际谈谈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注重人文熏陶“的教学
策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1)阅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熏陶是通过优秀作品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隐性的、长效的、综合的,不能指望立竿见影、一献而就。(3 分)(2)在阅读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既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的有个性的体验和感悟,同时也要清楚地意识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时代和社会所倡导、尊崇的主流价值观贯穿其中。(3 分)(3)在阅读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要发挥语文课程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独特功能,必须十分注意形象的感悟、情境的感染、审美的感化、心灵的感动,使学生在接触文本的过程,受到心灵的震撼、人格的提升。(3 分)(4)在阅读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要发挥语文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用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去涵养、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3 分)(5)让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决不能游离于语文之外。(3 分)联系实际论述 3 分。
三、分析题(运用相关理论,对所给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共 24 分}
分析下面的案例,回答以下问题:习作训练〈农贸市场〉的教学
7.这堂习作训练课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教学的什么精神?(8 分)答:((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求学生习作中”写自己想说的话“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次的习作教学,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习作内容来自学生到农贸市场实地观察和实践的生活经验,根据个人的体验写自己想写的事物,有自由的表达空间,有话可说,所以习作成为愉快的表达。(8 分)8.在此案例中,教师的教学有什么鲜明特色'!(10 分)
答:这次习作训练的开放性,是教师教学最大的特色。教师不是代替学生确定中心,选定内容,指定体裁,而是重在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在习作指导中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激发写作的灵感。让学生自定目标,自选内容,自主拟题,摆脱了目标、中心、方法等写作技巧的束缚,学生的情绪更愉悦,表达更自由,语言更生动,思维更灵活。(10 分)
9.从这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上,你能得到什么启发?(6 分)
答:敢于向教材、教参挑战,而不是奉教材、教参为”圣经“,体现了教师在新的课程观下可喜的创造性,对教材的灵活处理导致教学效果的完全不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以及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开展学习的能力。(6 分)注:答出大致要点即可,不必要求表述完全一致。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3一2014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
2014 年1 月
一、简答题{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每小题 10分,共 40分)1.为什么说在语文课程中,表达形式的学习是教学的着眼点和重要目的之一? 答 z语文课程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是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的重要内涵。(2分〉语文包涵两个方面 z语言文字的形式方面和它所负载的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等内容方面。(4分)学习语文课程不仅要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要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2分〉语文课程把表达形式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着眼点和重要目的之一,这是它与其它课程在性质上的区别。语文课程的教学,应该将形式和内容,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在一起,不能偏重某一方面。(2分〉 2.语文教材有哪些主要功 能? 答 z语文教材是课程目标的载体;(4分〉语文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3分〉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3分)3.简答语言和亘语的区别和联系。
答 z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的体系,(5分〉而言语是在特定的言语环境中为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对语言的使用,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5分〉
4.应该如何编制双向 细 目 表? 答 z首先,按知识要点进行纵向设计;<3分)其次,按能力水平进行横向设计;(3分)再次,将双向设计合计总分,根据各知识点的内容进行再分配。(4分).二、论述题{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具体论述。每小题 1 8分,共 36分} 5.中 年级学生应该采用什么 样 的作文形式来进行思维能力训 练并发展语言功 能? 为什么? 答 E在中年级应主要采用观察作文的形式来进行思维能力训练,发展儿童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4分)(1)小学中年级学生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概念思维趋向平衡。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是他们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概念思维均衡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中年级,学生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致性和概括性都有较大的增长。主要采用观察作文的形式来发琪儿童思维符合此期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5分〉
(2)对中年级学生进行观察作文训练也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客观需要。首先,小学作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儿童”虚构“,而且要教会他们表达真人真事和真情实感。当儿童已经初步具备在头脑中产生表象和安排表象结构的心理机制,其观察能力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就必须根据作文教学的性质、任务,教会他们通过观察去准确地摄取周围世界各种真实的形象,并用文字把由这些形象产生的表象和真实感情准确地表达出来。其次,中年级的作文教学要求学生用文字概括和交流周围世界比较复杂的信息,即掌握”构段“的基本思路。学生通过写观察作文能比较顺利地掌握”构段“的基本功。因为语言的条理性是观察的周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的具体体现,边观察边思考,有助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6分〉 举例恰当 3分。
6.结合实际深入谈谈你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个性化教学策略的理解。
答 z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个性化教学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学生的智力、心理结构特征及个人的兴趣、动机和要求上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创新精神。(5分〉在采用个性化教学策略中,应该特别注意采用专题作业的方法,即教师可以根据语文课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向学生布置一些专题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智力类型和特征。通过展示、交流,使学生逐渐获得进行专题作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以及相关的能力等。(5分)由于专题活动常常是跨学科性的,在它的实施过程中能涉及较多的智力活动类型,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所学会的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将来能够适应真实的社会生活。(5分〉 结合实际论述 3分。
三、分析题{运用相关理论,对所给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共 24分)分析下面的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多彩的夏天〉教学实录
7.分析该教学案例有几个主要教学环节,各教学环节达到 了什么 教学 目 的。(9 分)
答:(1)重点指导,教给方法。
(2)小组合作探究,培养 自 主学习能力。3,写话训练,读写结合,培养写作意识和能力。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 0 4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开卷)(供参考)2014
一、筒答题(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每小题 0分,共 0分} 1.怎样理解”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z交际是人类特有的解决社会联系任务的活动,实现交际的工具有多种,但最重要、最有效、使用最广泛最方便的工具是语文。2分)这种重要的工具性质表现在外延上,指语文贯穿在人类的一切交际活动中 3分)从内涵看,则指语文实现着人类交际的各种重要的功能,主要包括 z概括和传递信息的功能;自我表现的功能;根据不同的对象施加影响的功能 z自我教育的功能 F创新功能。5分)2.学语 课程应该 字教
答:(1)写字教学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2)写字对学 积极
(3)字有利 于养成习习(4)一种
(5)写字 识字 有效 以上五点各 2分。3.依据
答: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主线是言语功能和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这是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根本依据。5分)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辅线是语意教学和语境教学,这是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重要依据。5分〉 4.事实 研究报告 些类
答:主要包括语文教学观察报告、语文教学调查报告、语文教学测量报告、语文教学实验报告、语文教学经验总结报告、个案研究报告等。以上第一点、第二点各 2分,其余四点各1.5分。
二、论述题{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具体论述。每小题 8分,共 6分} 5.具体论述语 性学 主要
答:综合性学习的主要任务包括两方面内容 E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4分)第一,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综合性学习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把让学生提出问题作为教学的切人口,极大
地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它首先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通过课内外阅读和观察、调查,收集资料,并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来分析、解决问题。2分)
其二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综合性学习必需采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活动形式。学生们可以通过小组或班级,一起进行讨论研究与实践,共同完成一项活动,或是解决一个学习中的问题。让学生在与同伴分工合作的过程中,逐步懂得合作的重要,并由此主动去学习、掌握与人掏通、交流、合作的技巧,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2分)
其三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利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并根据需要恰当地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培养初步具备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分)
第二,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具体包括:增强思想教育的形象性;(2 强文化教育 博性和亲 力;(2 情感教 性;(2会责任性。2分)6.述在小学作文
z开发创造潜能的核心是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包括创造性想象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同时也要激发创造意识和逐步形成创造性个性品质〈如主动、好奇、自信心、独立性、变通性、独创性等).(3
首先,培育创造力的要求应贯穿在作文教学序列之中。比如低年级作文教学着重发展学生初步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中年级作文教学着重发展学生比较系统的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高年级作文教学则着重发展学生个别影响和自我教育的语言功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慨念思维能力。
第二,培育创造力的要求应贯穿在作文教学过程之中,和命题、取材、指导、评价等各个环节紧密结合。包括 z提倡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自由命题,半命题,假想性命题,过渡性命题,作文指导要求开阔学生思路,让学生自由表达。鼓励学生写作中选材求异、体裁求异、立意求异、结构求异、遣词造句求异。作文评改要求以鼓励为主,并引导学生自我修改或互改。(5
举例论述 5分。
三、分析题{运用相关理论,对所给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共 4分} 分析下面的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7.根据语文课程新理念,举例分析这堂阅读课的主要教学特色 06 z①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人课堂,建立语文学习与儿童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效.(用自己的画办画展 E画自己喜欢的季节 z说喜欢的原因 z给自己的画创作诗歌等。〉
②善于利用多种形式激发阅读热情,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加深对语言形式和内容的感悟.(齐读 z指名读 s分别读 F汇报读 z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s背读等)(3分)③重视心理需要的驱动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情感愉悦和满足.(”要是能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自己的画该多好啊飞自己选择读课文的方式 z学习课文后自己创作诗歌等)(3分〉
④较成功地尝试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欣赏别人 s晶读课文语言 z发现课文的语言表达形式,发现和表现自己的感悟等)(3分〉 每个小点能举例分析各加 1分,共加 4分.8.分析这位教师在教学中是如何进行阅读教学评价的(8 z教师综合运用不同评价手段,鼓励学生身心愉悦地学习.(4 如教师的口头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引导学生正面评议同学的朗读;(1分〉让学生自我奖励“金话筒,送小书签等。、简答题{简要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每小题 0分,共 0分} 1.”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一理念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请简要回 答。
答:这→理念基于现代阅读学中的对话理论。对话理论认为阅读过程中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5分)将”对话理论“延伸到语文教学之中,主要意义在于强调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教学应该成为师生思想感情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5分)2.我国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哪些主要的识字教学策略?
答:主要的识字教学策略包括六种 z根据音形义的特点确定教学重点 2分〉简化字形记忆的心理过程 2分)调动多种器官识记生字;0.5 字义教学 以了解课文中的 意 思为重(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1.寓识字于游戏之中。0.5 3.国外口语交际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国外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的主要特色有 z在教学目标设计上,关注口语交际的社会性内涵,重视学生口语交际策略能力的培养 4分)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重视媒体运用及学习的综合性;(3分)在教学评价上,重视过程评价。3分)4.做一份研究计划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第一,研究什么,主要指研究的内容、范围、对象和方法,研究的问题与假设,研究变量及操作性定义;
第二,为什么研究,主要指研究的意义、动机和研究目标;第三,如何研究,主要指研究的方法、程序和资源配置 F 第四,有何成效,主要指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以上四点各
二、论述题{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具体论述。每小题 8分,共 6分}
5.联系建国 以来对语文课程性质和任务的争论,论述你对语文性质的认识。
答:在建国后对语文的性质和任务的长期争论中,主要观点有工具性说,工具性与思想性说,人文性说,工具性与人文性说。无论哪种观点,都集中反映了当时对语文基本性质和主要任务的认识,反映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艰苦探索历程。4分〉发展到现在,在多年的实践和论争基础上,关于对语文性质的认识,在新课程标准中有了明确的定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语文同时具有工具和人文的双重性质。6分)
首先,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交际是人类特有的解决社会联系任务的活动,实现交际的工具有多种,但最重要、最有效、使用最广泛最方便的工具是语文。这种重要的工具性质表现在外延上,指语文贯穿在人类的一切交际活动中;从内涵着,则指语文实现着人类交际的各种重要的功能,主要包括 z概括和传递信息的功能;自我表现的功能 z根据不同的对象施加影响的功能;自我教育的功能;创新功能。4分〉 同时,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要素中最重要的是精神要素,它主要指哲学和其他具体科学、宗教、艺术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念等,其中尤以价值观念最为重要。作为文化要素之一的语文,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能够表情达意,在人类的交际活动中起着掏通的作用 z语文是文化积淀和贮存的手段 F人类借助于语文实现文化沟通和互动,从而推动文化发展和创造文化;文化的各个方面主要通过语文反映和传授。通过使用语文从事精神活动和社会活动,创造出丰富多影的文化,是人类特有的属性。4分)
6.联系自身教学实践,论述你对 阅读教学的重要教学策略“加强语言实践”的认识 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元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段话强调的是应该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而不是靠讲解和接受语文知识。在阅读教学中,这种语文实践主要是多读,以及在多读的基础上的的感悟、积累、运用。6分)阅读技能只有在阅读实践中才能形成,个性化的理解、体验、感悟也只有在读中才能实现。
阅读教学要求真务实,必须坚持以读为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保证学生的课堂阅读时间和阅读质量,读思结合。多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2分〉
阅读教学要让小学生在多读的基础上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增强形象感受,减少理性分析,适当地创设情境,通过品读和想象、联想,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形象。(2 从重理解到重积累,是我国中小学阅读教学观念的一大转变。语文学习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很难立竿见影,一瞰而就。重积累,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影句段,多读多背,允许他们随着阅历的增长去逐步加深感悟。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另外,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复述、组织形式多样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各种练习,也有利于学生的语言积累。2分)运用语言的实践是学生形成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比如扩展阅读是阅读能力的运用。要加强读写结合和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的综合运用训练。2分)联系实际
三、分析题{运用相关理论,对所给案例进行具体分析。4分)分析下面的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7.这位老师 的作文教学设计了什么样的活动? 这活动的教学目的是什么?(1 答:教师设计的两个教学活动是:一,说说老师的长相 F二,问问老师的经历。6分〉 第一个活动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学会通过观察来获得写作素材。要能说出长相,就得会观
察;要说得准确,就得能发现特征;要说得生动,就得会进行描述,这三个层次逐层递进,有效地引导学生的观察逐步深入,得到了描写外貌的素材。5分〉
第二个活动的目的是教会学生通过提问交流来获得写作素材。要问一个人的经历,就得
想出感兴趣的问题,问题提得好,就了解了老师成长路上的故事,这些真实的故事也就自然成了人物描写的典型事例。5分)8.教师在指导习作的过程中提出了哪些作文要求?这种要求有什么特点?(8
答:教师提出的作文要求只有两点:第一个活动”说长相“,要求是”真实“。这个要求打消
了学生写作的思想顾虑,让学生能够做到实话实说 E第二个活动”问经历“,要求是”写事例",学生了解到什么就写什么,一段话围绕一个事例来写。5分〉这样的两个要求具有追求实效、训练扎实的特点。看似不高,却是人物素描作文的基本要求:要求不多,却能使学生专注地将要求落实在笔尖。两个要求合在一起,就是对人物素描习作的完整指导。这种教学要求符合小学生学作文的心理规律,落实了基础训练,使得作文训练扎实而有序。3分)
注:对于论述题和分析题,答出大致要点即可,不必要求表述完全一致。
第三篇: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平时作业答案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平时作业1答案
一、简答题
1、简述新中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历程。
①1950年:将“国语”和“国文”合称为“语文”,工具性和思想性双重性质思想初步形成; ②1953年:关于“红领巾”教学的讨论。出现把“文学分析”当成语文教学主要内容的倾向 ③1956年: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
④1961—1963年:明确提出和重点强调语文课程的基础工具性,先后提出“加强双基”和“工具说”; ⑤1978年:拨乱反正,重新确认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思想性;
⑥1986—1992年:为提高民族素质全面修订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⑦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主张弘扬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 ⑧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发,启动新课程改革。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为什么说丰富语言材料的积累是语文课程的基础任务?
语言材料的丰富是语文素养提高的基础,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可以培养语感,丰富语文知识,发展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此外可以丰富概念和判断,并接受体现在语言材料中的优质思维品质的负载在语言材料上的文化信息的影响,提交思维能力和思想文化修养。
3、根据语文课程的任务,与之相关的语文学习方法有哪些?
A方法的层次分类:①哲学方法②一般科学方法③特殊方法④具体方法
B方法的思想特点分类:①逻辑思维方法②形象思维方法③直觉思维方法④社会思维方法
C语文学习的方法的类型:①一般思想方法②一般学习方法③语文学科学与一般方法④语文学科学过程中的具体学习方法:制定计划的方法、有效预习的方法、高效听课的方法、优质作业的方法、课外学习的方法、系统小结的方法。
4、简答设计教学过程的原则
A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B教学过程的设计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实际; C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发挥教师的优势和特长。
5、为什么说形成性评价应是教学评价的重点?
这里首先涉及到对教学评价的认识。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在于:衡量学生语文水准,评定语文教学效果;诊断学生学习困难,反馈语文教学情况;激励学生学习动机,促进语文教学工作。所以说,在实施教学评价中我们应该坚持发挥语文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语文学习目标的程度,而且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侧重对所教过的内容的及时评价,随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发现学生的潜质。所获信息有利于学生和教师根据需要采取恰当的调适措施。形成性评价可以迅速找出简单的困难问题并加以解决,形成一个“自我纠正系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所以说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点。
6、请简要回答阅读能力教学包含哪些内容?
根据阅读能力的结构来分析,我们可以这样来认识阅读能力教学所应该包含的内容:①通过积累性阅读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感知力;②通过理解性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力;③通过欣赏性阅读培养阅读审美力;④通过研究性阅读培养阅读评价力;⑤通过创意性阅读培养阅读创造力;⑥通过“信息阅读”培养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
二、论述题
1、举例分析古代语文教学的特点 ①、语文教学与文史哲等教育综合在一起的特点,体现了在漫长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我国古代语文作为学科不具有独立性,而与政治、经济、历史、哲学、伦理学甚至自然科学等多种学科融合在一起,这也是当时社会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但学科的非独立性不说明没有语文教学的内容,无论是原始宗教、生产、生活,古代神话故事中,还是奴隶社会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其
中都包含着相当丰富的语文教育内容。封建社会的以儒家经典为主的经学教育,当中也含有大量语文教学内容。
②、启蒙先识字,后读经书。主要是长期的封建社会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具体特点。也就是儿童启蒙教学是通过蒙学读物先集中识字,再学习以儒家经典为主,文选为辅的经书。最著名的蒙学读物是“
三、百、千、千”。
③、读经为主,文选为辅。体现了在课程内容选择方面的特点。“五经”、“四书”一直是古代封建教育的主干课程,这是封建社会采取的文化教育专制主义以及封建王朝科举考试制度所决定的。在思想内容方面,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也产生了相当消极的影响,应该辨证地、历史地来看待这个问题。文选读本主要用来进行读写训练,所选大都是历代名家名篇,有利于学生阅读、仿写。
2、如何理解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举例论述之。关于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语文的人文性,教材上从语文自身以及语文的内容属于文化范畴;语文包含文化的多样性使它具有的文化教育作用和文化传承作用两方面进行了简要阐释。
首先,语文教材、课文的教学和学习、训练,体现出编选者、教师、学生的一种文化选择。课文内容、教师和学生对课文的阐释、理解和评价,编选什么、如何阐释、理解了什么,都体现或是说实现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其次,汉语言本身就内蕴着汉民族的文化意识;
第三,语文行为(听、说、读、写)的习得和训练过程就是一种对人生、社会各种事物的认识的积累和练习;
第四,语文课程、语文学科目标、语文教学内容之所以确定为这样而不是另外的内容,是特定价值观筛选的结果,体现着特定价值取向。
例:作为一门学科的中学语文,也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从体裁看,从题材看,从语言文字成就以及所负载的思想情感内容看,语文课程处处闪烁着人类文化的灿烂光辉,要充分利用它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用你自己教学的例子,谈谈你是如何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
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常规过程规定为“引导、探究、运用”三个阶段。我认为教师做工作不是要把世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教给学生,而是在于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于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对语文学习过程是怎样施加积极影响的,而主要调动学生的语感能力,还有调动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常与学生交流谈话。从而设计自己的教学目标,任务和过程方法,4、根据教材第80页《从三到万》的教学案例,为它设计出教学目标,并简述所设计的目标的理由。教学目标:全班同学用揣测法阅读《从三到万》,必须全部读懂(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表现程序)设计目标的理由:指导学生读文章,帮助他们读懂,从而获得某种知识无疑是重要的。但对语文教学来说,更重要的还不在于“懂”和“知”这个结果,而在于“怎样懂”“怎样知”这个过程这篇语文的学习特点是:结合故事讲道理,叙议结合的写法,做为一名教师当然可以通过讲解深入本落实重点,但在这堂课上,学生的理解不仅得之于深入的阅读而来自他们亲身的实践和体验。
5、举例论述阅读的心理本质。
从不同的角度研究阅读的性质,会有不完全一致的解释。从微观看,阅读具有多重性质,是一个特定环境下、特定读者与特定读物相互作用的行为系统,是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的统一,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的统一,言语操作技能与言语心智技能的统一,是一种审美实践。
具体来说,第一,阅读是吸收,是从书面言语中提取信息,作出阐释,并汲取精神的滋养。这一点是阅读的本质特征。读者自身是一个物质的存在,他需要借助各种物质材料进行阅读,记录或保留阅读的过程和结果。阅读通过吸收精神营养,培育和铸造人的精神世界。
第二,阅读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读者先用视觉感知文字符号,然后,运用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将感知的材料进行加工,把经过理解、鉴别的内容归入或并列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贮存起来,根据需要随时提取并加以运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这个道理。因此,阅读、理解是个性化的活动。
第三,阅读是一种言语操作技能。例如朗读时的发音和控声、停连和重音、语气的把握、节奏的变换、手势的辅助等;又如眼动的方式、眼停的次数、阅读本位的变换、视觉广度的宽窄等。
第四,阅读美文和文学作品也是一种审美实践。首先是因为读物是一个美的世界;其中包含了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等方面的美学因素。其次是因为在阅读美文和文学作品过程中,读者需要亲自经历一系列完整的审美心理活动,因而有助于形成和完善读者的审美意识系统。
三、分析题 设计实例:《鲁迅自传》教学设计
问题①联系该教学设计具体分析“阅读教学是多向度的对话”这一基本属性。
首先我们要理解和掌握“阅读教学是多向度的对话”的理论内涵。阅读教学过程具有活动和对话的两大基本属性。即阅读教学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个人阅读,而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时空条件限制的集体性的教育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服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凭借班级集体开展的。阅读具有对话的品格,是一场多向度的对话,即它是学生、教师与作者的对话,是学生、教师与编者的对话,是课堂情境中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之间的对话。这位教师的“《鲁迅自传》教学设计”符合阅读教学的对话属性,充分注意了多重对话的开展,有目标,有步骤,可操作,便于实施。
问题②该教学设计定位于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思路和方法,请对此作出自己的评价。
对这个问题,有两个点要抓住:一个是教学目的,一个是教材特点。教师在教学设计的相关阐述中,说道:“当代初中学生,理应走近这位伟人,进而更好地继承鲁迅精神,高扬鲁迅作品中洋溢的民族正气,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和综合国力而努力奋斗。这应该是学习《鲁迅自传》这篇课文的主要目的。”还有一处这样说道:“这篇全文不到千字却记载了50年经历的自传,如用一般阅读分析的方法,补充相关材料,帮学生理清作者思想发展的脉络,解说写作特点,估计效果不会太好。因此笔者建议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思路和方法,依以下步骤进行教学„„”这两段文字,体现了教师具有非常明确的教学目的,是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选择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教师对教材做了相当充分的基础分析,是根据教材的特点选取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说明了教师对教材的研究很到位,而这两点,正是确定教学方法和执教思路的必要前提。我们具体分析他所设计的教学步骤,可以看到都是仅仅围绕这个教学目标在操作的。
问题③如果你来对此课进行教学设计,你准备采用什么教学方法?
这个小问题是督促大家联系案例和自身实际进行思考和研究,重在“以我为主”,提出自己的思路。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平时作业2答案
一、简答题
1、如何理解写作活动的两个转化?
一是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转化。作文构思完毕,就是动笔作文了。就要经历一个心理过程——由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言语。在这一过程中,往往要反复思考,认真地择词、用句,思考着怎样才能把所要表达的事物表达清楚。这是一个使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趋向于准确和严密的过程,同时也是选用恰当的词、句等语言形式过程,是发展思维和运用语言的统一。
二是模糊思维到具体思维的转化。在作文(记叙文、说明文)动笔时,学生的心理还要完成另一重转化——把模糊的印象变得形象化、具体化。这时,场面、环境、形象、声音、色彩、质地„„甚至氛围,一切都要呈现在头脑里。不仅有丰富的想象,而且还伴随着异常活跃而丰富的情感活动。
理解写作的两个转化,可以使我们知道学生的作文过程是一个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兴趣、情感和认识活动,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了活跃的创造的过程,从而采取正确的教学策略从事作文教学。
2、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的特征是什么?
(1)发展性。这是与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相一致的。(2)整体性。整合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与能力”三个维度的要求,三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其整体性不仅有利于学生培养口语交际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有利于学生提高其人格素养和生存能力。
(3)操作性。围绕教学目标、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又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语文的规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什么是程序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是主要反映活动的过程和步骤,主要用于指导实际操作,它说明做什么?怎样做的知识用于指导操作。
4、语文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1)向学生呈现足够数量的有关某一概念的正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中抽取它们共同的本质特征;再以准确的语言归纳出一个命题,揭示出概念的定义。
(2)突出概念的本质特征,控制概念的非本质特征。
(3)恰当地运用反例。反例传达的信息有利于学生在辨别中加深对概念定义的理解。恰当地运用反例,可以排除非本质特征对获得概感念的干扰。
(4)引入变式进行比较。变式指的是概念在非本质方面的变化。
(5)在言语实践中运用概念。运用概念是知识的具体化,可使概念得到巩固和深化。
5、语文学科多媒体课件设计一般要考虑哪些问题?
①树型结构——指妥善安排课件内容的组合关系,让别人能清晰理解脚本各部分内容的结构关系。②呈现方式——指内容素材用什么方式——用文本,用图片,还是用音频,用视频,用动画来呈现。这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内容“整合”上的应用。
③呈现控制——指利用素材呈现方式的可控性,模拟学生的认知程序,对有关资源内容与师生互动方式进行初步整合(进一步的整合是在应用中),以求提高课堂认知活动的质量。
④拓展选择——指利用信息数据的巨大存储功能,利用网页技术的灵活性,从语文学习的实际出发,在不同层次、不同维度上对资源内容进行整合。
6、简述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
A语文专业知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学和文学、语文教育史。
B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语文学科教育学。C自然科学知识。
D社会科学知识。
二、论述题
1、结合你的作文教学实践,谈谈应该如何进行作文指导。
A、作文指导包括审题指导和写作过程指导,应该联系作文几个阶段的心理分析来把握学生写作心理,运用正确适宜的方法指导学生作文。
B、审题的指导。一般多采用以下方法指导学生审题。(1)审读圈点法。(2)结构分析法。(3)题目补充法。(4)比较辨题法。
C、写作过程的指导。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是缺乏写作欲望,不想说、无话可说、说不好。所以写作过程的指导,首要的是要自觉运用心理规律来进行教学,要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想说、有话说。可如下指导:
(1)运用联想的规律指导作文。这里要处理好媒体的选择和教师语言如何“搭桥”这两个问题。(2)按照认识规律来指导作文。
(3)运用头脑风暴法来指导作文。这实际上是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度对话,产生思想情感的交流和碰撞,诱发和激活学生的智慧情感、灵感的方法。运用头脑风暴法要注意围绕一个特定话题展开讨论。
2、举例论述表达与交流心理的特点。
表达与交流心理的特点是临场性、敏捷性、体态语的运用、运用语音表情达意。应该说,通过对教材第六章的学习,大家对于几方面特点的具体论述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关键在于请大家引进一些实例进行论述分析,这样设计作业的目的在于,促使大家在口语交际这个新的但又常常被忽略的课题上面多思考一些,借机反思、总结一下自己或身边的行为案例,加深认识,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效率。
3、语文知识内容的构成包括哪些方面?请举例论述。语文知识的内容的构成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社会的语言/言语规律。包含语言规律和言语规律两个方面。
②.他人的言语经验。语文教科书中有大量的经典文篇,其自身就是一种文化形态,就是一种知识。③.个体的言语规则 例:略
4、联系语文教学改革实践,论述语文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促进综合效应。②。拓展选择空间。③。提供便捷手段。④。改善参与条件。⑤。扩大共享范围。
此外,还可以从优化教学过程、优化学法过程的角度,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养成学生良好价值取向的角度,进一步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与有效整合的课题。
5.用实例具体论述如何才能完善语文老师的素质结构。
热爱科学,提高科学素养;不断更新知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力求教育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
三、评析题 1.《我的作文批改》是评论一位老师坚持采用面批的形式进行作文批改,可以这样评论:
①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实质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活动,是一种对话。当面批改,可以在近距离的当面交流中沟通感情,形成一种难得的氛围,达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更有利于这种对话的深入,从而收到实效。
②.体现了教师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实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里也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那么,“改”文章的主体是谁呢?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这位教师通过面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认识到自己习作中的不足,引导学生自己来解决自己的问题,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个培养、训练修改作文能力的系统过程,从这里面,学生能够逐步掌握自我修改作文的方法和策略。
③.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心理细致入微的洞察和充分的理解,教师尊重作文教学个性化的特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我们今天的教学,要面向每一个学生,我们的教学,要为了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实际上,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每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应该承认差距,在课堂上的时空中,不可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仅靠在作文本上有限的笔批,也难以达到双向交流的目的,而面批则很好弥补了课堂教学和笔批的不足,可以使因各种原因平时少有机会发表意见、难得与教师交流的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有机会与教师沟通。
④.体现了教师热爱教学、认真投入的专业精神和工作态度,教师仔细推敲、精益求精的行为成为学生最好的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启迪学生的求知欲望、求实学风和逐步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2、《我用演讲鼓动学生发言》,可这样来分析这位教师的教学实践带给我们的启迪:
①.教师抓住了当前普遍存在的高中生不注重口才训练、课堂发言消极被动的教学顽症,想方设法进行突破,显示了很高的专业素养和敏锐的研究眼光,而这正是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一个普通教师成长为语文特级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
②.教师富有勇于探索、创造性进行语文教学的可贵精神,并且善于发挥自身特点,开展了富于创意和能收到实效的教学。我们从文章中可以感受到这位教师富有激情、善于雄辩、比较诙谐,语言具有逻辑感和很强感染力以及鼓动性,根据自己的这些优势,率先垂范,用激情洋溢且不乏幽默的演讲激发学生的发言热情,以“约法三章”来鼓动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可以说是非常高明的做法。我们说,语文教学是非常需要创造力、体现个性风格的教学,是一种富有个人生命特质的创造性活动,那么,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是否可以从这位教师似乎“别出心裁”的做法中受到某种启发,在面对各种语文教学难题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营造一个生机勃勃的语文教学环境呢?
③.非常理解学生学习心理,瞄准症结,一针见血,以激情点燃学生的勇气,注重动机激发。针对课堂上学生不发言的顽症,这位教师并没有简单化地来对待,而是入情入理、一针见血地分析和列举了种种
不发言的心理和行为,并针对这些现象采用组建“课堂发言敢死队”这种极富挑战性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发言动机。课堂发言是口语交际教学的一个重要渠道,我们知道,根据需要理论,学生口语交际的动机源于以下需要:(1)言语交往需要。(2)言语的求知需要。(3)言语的启智需要。(4)言语审美需要。
这位教师的做法,符合激发口语交际动机的心理需要,符合高中生以上进为主、复杂而具有很大差异性的个性特征,所以收到很好效果,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屡试屡验”,也就不足为奇了。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平时作业3答案 题目:教案提纲设计阐述。要求:
1、请你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独立设计一堂阅读教学课的教案提纲,并对你的设计 进行书面阐述。课题自选。
2、设计阐述必须包括以下冄容:
(1)确定教学目的,安排教学重点的依据;(2)对学生认知特点和已有的学习经验的分析;(3)设计教学活动所依据的新理念;(4)教学评价设计的依据。
3、作业总字数不低于1200字,其中教案提纲500字,设计阐述600字。第一部分:编写教案提纲
1、明确教学设计的要求:(1)明确教学目标,熟悉教学内容;(2)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发展;(3)发挥教师特长,充分利用资源;(4)预想教学过程,制定最优策略。
2、明确阅读教学课的一些基本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1)提问对话法;(2)整体感悟法;(3)理清思路法;(4)言语分析法。
3、注意教案提纲的编写的具体要求:
(1)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要求;(2)要完整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3)要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其中包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斸式等内容。(4)要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5)要有个性特色展示各自不同的风格。(6)字数符合要求。
第二部分 对设计的具体阐述
答题的要求:(1)要针对题目给出的要求进行阐述;(2)对结合教案提纲编写的具体要求进行阐述;(3)阐述要注意条理。(4)字数要符合要求。
参考答案:
《春》教案提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掌握生字词B,学习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具体地,绘声绘色地描绘春天的各种景色。C,学习作者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抓住“春天”的特点。
2能力目标
A,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用诗一般的抒情笔调,优美的语言描绘春天。B,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C,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3情感目标
深刻理解作者通过细致生动的描绘充满生命力的春天景象,来表现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为建设人类美好的春天而发奋努力的崇高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悟,写好景物必须进行细致的观察,还要逐步学会各种写景方法(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读课文,要求读出有感情,用声音来塑造春天的形象,传达内心的感受。
三、教法与学法
1、自主学习享受美的愉悦,提高审美能力。
2、示范分析,而后以合作,探究辅之。
3、学法指导:本文是抒情散文,要求学生从课文出发,采用边看,边问,边想,边读,边写。
4、教学时数:三课时
四、教学程序(一)导语设计
(二)听录音,学生静听,通过声音感受春色之美。(三)作者简介:
(四)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特别是一些多音字。(五)学生自读,理解欣赏春色之美。
(六)精读,通过比赛朗读,配乐朗读品味语言之美。(七)从文学作品和记忆中寻找美(八)美的训练
五、小结: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昐春 春草图 春 赞春 春风图 春雨图
绘春 迎春图
宏观勾勒:山——朗润 水——涨 太阳——红 《春》设计阐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掌握生字词B、学习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具体地,绘声绘色地描绘春天的各种景色。C、学习作者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抓住“春天”的特点。
2、能力目标
A、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用诗一般的抒情笔调,优美的语言描绘春天。B、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C、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3、情感目标
深刻理解作者通过细致生动的描绘充满生命力的春天景象,来表现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为建设人类美好的春天而发奋努力的崇高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悟,写好景物必须进行细致的观察,还要逐步学会各种写景方法(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运用)教学难点:读课文,要求读出有感情,用声音来塑造春天的形象,传达内心的感受。
三、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重点的依据:
此文为名家名篇,美辞佳句,教师无论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什么条件,最根本的一点,是要引发学生的表达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不妨名之曰“表达欲”和“审美欲”。它们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被某种诱因引发,可以转化为巨大的学习动力,即所谓“内驱力”。例如,因为《春》中的一些花红柳绿的字眼儿和它们构成的意境,引发并满足了学生的认知和审美的需要,所以,他们在阅读中能全身心地投入;在朗读时更能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几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样对话的过程中,学生与老师的地位和作用,需要正确地认识和充分地发挥。
设计这一步骤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能力。同时再从独立转向合作,探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启发,这样就形成了多维态势的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让学生用心读,用心赏,读出美,增强审美能力,每个人都会有收获,教师的设问与及同学的质疑。落实了教学重点,完成知识目标的难点和情感目标。
四、对学生认知特点和已有学习经验的分析:
初一的学生已经学习过抒情散文,但具体的学习全篇都是写景的抒情散文还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导学
生懂得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还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努力通过本课,做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来传达内心感受。
五、设计教学活动所依据的新现念:
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在检查学生预习字词,讨论,理解重点词语含义时出示投影,范读课文时播放《春江花月夜》伴奏带。
2、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自主学习享受美的愉悦,提高审美能力。
采用朗读法教学,在朗读中整体感受散文内容,注重创设教学情境,运用直觉领悟和心理体验的思维方法,带领学生进入艺术境界,自己阅读。让课堂成为感知美,欣赏美,品味美,探讨美的自由空间,提高审美能力,进而初步学会表达美和创造美。
示范分析,而后以合作,探究辅之。通过示范,学生就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分析,老师起到引路,搭桥,鼓励的作用。
3、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老师要巧妙设计,创造性地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创设心灵的自由,行动的自由。学生就可以展开联想,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邀游。
六、教学评价设计的依据:
依据本课教学目标对学生做形成性评价。
把语文阅读教学当作对话的过程来认识,来实施,是新课标倡导的新理念之一。而将“对话”引入语文新课标的意义,在新课程的推行与实施中日渐显示。
阅读教学是语文学习主要的实践过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其对话的过程理所当然地表现出实践性和多向性。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过程,应该是民主平等,合作互动的。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平时作业4答案 《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掌握生字词B,学习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具体地,绘声绘色地描绘春天的各种景色。C,学习作者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抓住“春天”的特点。
2能力目标
A,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用诗一般的抒情笔调,优美的语言描绘春天。B,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C,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3情感目标
深刻理解作者通过细致生动的描绘充满生命力的春天景象,来表现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为建设人类美好的春天而发奋努力的崇高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悟,写好景物必须进行细致的观察,还要逐步学会各种写景方法(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运用)教学难点:读课文,要求读出有感情,用声音来塑造春天的形象,传达内心的感受。
三、教具的使用:收录机,小黑板,朗读带,《春江花月夜》伴奏带。
四、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享受美的愉悦,提高审美能力。(应多读少讲,以读代讲为主)过去,不知多少人读过《春》,读了多少年,但读过后有些人只能隐隐约约的记住几个词句。而有些人读过,那一片春色再也无法从记忆中抹去。两种不同的阅读结果,主要取决于读的方法。《春》这样的名篇,如果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那么学生永远无法领略到《春》的意蕴悠长的美。所以,我本着注重创设教学情境,运用直觉领悟和心理体验的思维方法,带领学生进入艺术境界,自己阅读。让课堂成为感知美,欣赏美,品味美,探讨美的自由空间,提高审美能力,进而初步学会表达美和创造美。
2、示范分析,而后以合作,探究辅之。通过示范,学生就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分析。
3、本文是抒情散文,要求学生从课文出发,采用边看,边问,边想,边读,边写。看:看课文,从中发现问题。问:指出问题。想:思考并回答教师精心设置的问题。读:读顺,读流畅,读出感情。写:通过本文的学习,教师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写片断。
4、教学时数:二课时
五、教学程序(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现在正饱受着严冬的寒冷,总是希望着冬天早点过去,春天早点到来,因为春能给人温暖,给人力量,给人希望,给人自然勃发。所以,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文,如唐朝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涌旗风”。这些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今人对春的赞美的散文。
(二)听录音,学生静听,通过声音感受春色之美
导语引导着学生回忆春天,现在则是通过声音把学生引入春天的佳境,这样文质优美,简洁明快的散文,不必象以往急着去介绍作者,熟悉文字,而应该创设一种教学环境,将学生由课前分散的注意力转换到集中的,急于求新知的心境上来,主动配合教师学。一遍,两遍,让学生静静聆听,闭目想象,让思绪飞出教室,飞进春意盎然的大自然,去采撷那一片片美丽诱人的春色。莱辛说:“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发现为美的。”同时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完成能力目标中的C点,也为教学难点铺平道路。
(三)作者简介:
(四)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特别是一些多音字。(五)学生自读,理解欣赏春色之美。
在这个阶段,学生往往只能直觉意会“美”而不能言传“美”,所以我准备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及其特点,理解“春”究竟是怎样美的,作者是如何构思的讲究层次的此时教师作示范如:山——朗润,水——涨,太阳——红,小草——钻,要求学生轻声读,边读,边想,边用笔勾画,自读,自悟,自得,自问。
然后小组互动学习,分析,整理。
1、写春草作者为什么却写孩子们的嬉戏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为什么不说成“嫩嫩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句话的前后都描写花,为什么中间夹一句动物的描写。
4、春风是无形,无色,无味,但作者是通过哪些角度把它写的有情有感的
5、写春花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6、文章的结尾为什么用“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来比喻“春天” 最后由教师总结归纳,让同学们能够由点到面,将零散的景物及特点集中。(六)精读,通过比赛朗读,配乐朗读品味语言之美。
还像上节课那样一遍遍的朗读,学生绝对会觉的枯燥泛味,因此我让学生各自找最精彩的地方朗读,品味它的语言。另外,进行朗读比赛,各组推荐二到三名同学朗读自己最拿手的段落,由平常朗读较好的同学作评委,进行打分评比,最后作全班配乐朗读。在这过程中,我还用了这样一个句式:“ 段(句)好,好在 ”要求学生从词,句式,修辞的角度,从写法,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评点。根据乡下学生素质较低,我先用了“春草图”作示范。设了些小问题:如“钻”为什么不用“长”。“偷偷”叠词的运用,运用了什么修饰手法及其作用
(七)从文学作品和记忆中寻找美 同学读完《春》,从中受到了美的感染和熏陶,一定能够从文学作品或记忆中找出描写春的优美词句。
六、布置作业(美的训练)
1、引导学生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总结归纳。
2、写一段描写家乡冬景的文字。
3、通过本文的文字把它变成一幅幅春景画。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1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1
一、简答题:
1、简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含义?
答: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教化学生为本,在当前它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普遍性要求,涵盖了思想性(政治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性(古今中外先进文化的丰富内涵)、审美性(对自然美和道德美的欣赏)、发展性(发展智力、情感、意志等心理能力)、创造性(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也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养。
2、语文教材具有哪些主要功能?
答:语文教材的功能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语文教材是课程目标的载体;语文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
3、我们应当如何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答: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改变单一的以课本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开展丰富的语文学习空间;创设多彩的校园环境;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4、汉语拼音教学策略包括哪些内容?
答:拼音教学策略包括:利用形象教学拼音字母,联系儿童的语言读准拼音,通过编儿童故事的方式学习拼音,通过游戏方式学习拼音等。
5、你如何理解语感的内涵?请简要作答。
答: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包括形象感、意蕴感、情味感和节奏感。
二、论述题
1、联系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体会,谈谈你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理解。
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新世纪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的要求。在语文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每个时期都有反映时代特征的基本理念:六十年代----加强双基;
七、八十年代----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九十年代----素质教育;新世纪-----语文综合素养。;20世纪60年代强调打好基础,提出“双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强调能力,提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90代以后,素质教育的思想渐渐深入人心,既然教育要提高国民素质,语文教育就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它是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德、行为态度、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教学中就必须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哪些新理念?你如何理解这些理念的内涵?
答:(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新世纪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的要求。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教学中就必须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课程标准概括了语文课程的三大特点:①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一本好书影响人的一生。②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③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感,语感的培养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着眼点和归宿处。语文课程要引导学生加强感悟,加强体验,加强积累,加强运用。(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①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②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应创造性地教,学生应创造性地学。③提倡平等交流,教学过程是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对话,鼓励伙伴合作学习。(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构建开放的、充满生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这次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教育资源取之不尽,教育环境得天独厚。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已成为深化语文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3、具体论述识字教学的策略。
答:识字策略包括:根据音形义的特点确定教学重点,简化字形记忆的心理过程,调动多种器官识记生字,字义教学以了解课文中的意思为重,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寓识字于游戏之中等。
根据音形义的特点确定教学重点的策略指识字教学要在注意音、形、义紧密结合的前提下,根据生字的特点和儿童的实际情况,抓住重点,突出难点进行教学。
简化字形记忆心理过程的策略指根据汉字本身的字形规律开展识字教学,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识字负担,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调动多种器官识记生字指根据汉字音、形、义三者统一的特点,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觉器官积极活动,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提高认识生字效率。字义教学以了解课文中的意思为重的策略指针对汉字往往一词多义的特点,在字义教学中,对字义应以讲清课文中的意思为主,对于学生常用到的、易理解的其他意思可以讲;少用到的、不易理解的一般不讲。同时,关于生字教学中经常使用的组词法,不是所有生字都一定要去组词,如果构词率不高或者学生不常用的字就不必组词,否则将会浪费教学时间。
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这一策略要求学生掌握三套识字工具:即汉语拼音,了解汉字笔画、笔顺等知识,查字典。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三套工具自己去体验,自己去发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可以提高识字速度。
寓识字于游戏之中的策略重在提高儿童学习识字的兴趣,要注意不要片面地运用游戏识字,要落实到教学上来,不要将之流为表面形式。
4、结合你的教学经验,举例论述在阅读过程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答:语文课程标准在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前提下,主张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探究性阅读是指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自己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对文本的钻研,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查找相关资料、收集信息等途径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在教学《赤壁之战》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探究:“赤壁之战东吴大败曹军,谁该记头功?”初步阅读后,学生一致认为该归黄盖。教师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黄盖的功劳来,记在作业本上,然后交流,在交流中,学生发现黄盖的功能都与周瑜有关,再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周瑜的功劳,经过这样的探究性学习,学习一致的看法是赤壁之战周瑜、黄盖都立了大功。
三、分析题: 问题1 答: 问题2 答:关于阅读教学,新课程特别强调的一个基本观点是“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帮助学生获取文本所表达的主观感受,体验作者所流露的内心情感,理解和转化文本所展现出来的个人见解和智慧,最终形成丰富的精神世界,提高语文实践能力。在阅读教学中,理念的变化促使教学策略也发生着变化。教材中总结了以下几种策略:注重人文熏陶,加强语言实践(多读、感悟、积累、运用),倡导自主学习,建设开放课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通过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浸染,移人性情,提升人格,所以特别要发扬语文的人文性。
加强语言实践的策略精髓在于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具体说来就是多读;感悟、积累和运用。
倡导自主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阅读教学同样要实现自主、合作、探究。阅读教学的开放,主要做法是“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具体说来有这些做法:努力将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积极开发和利用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善于利用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2 作文训练计划:
2004年秋学期六年级作文授课计划
一、本学年的总体要求及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够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句、叹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分号。
5、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作文教材分析:
本册课文将习作教材列为专门课文,共安排了7课,各课的训练内容及要求如下:
1、写一则报道新闻的板报稿。
2、根据采访材料,写一篇记叙文。
3、写一篇介绍苹果的习作。
4、写一篇以《秋天的树叶》为题的习作。
5、写一篇以《菊花》为题的习作。
6、改写《妈妈又回到了身边》。
7、写一篇记事的习作。
每课习作教材,均对习作要求、观察要领、写作要点等作了分析与措施,从而让学生获得了具体明确的习作知识,有的习作课文还安排了多种形式。
三、班级作文教学情况分析
(包括教师教学情况,学生作文水平、作文态度、兴趣、习惯等)通过作文情况发现学生作文中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作文态度不够端正,有些学生不是敷衍了事,就是乱写一气,错别字连篇,记叙文中心不突出,趋向于记流水帐,学生怕写作文,怕思考,也苦于无材料。平时摘录的优美句段不能很好的加以利用。
其次,学生作文两极分化严重,好学生态度端正,能自觉收集积累材料,而基础差的学生连基本的记叙文也没掌握,表达很不完整。
总之,学生的作文兴趣及习惯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
四、具体措施:
(包括作文教学、读写结合、课外阅读辅导、作文辅助训练、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等)
1、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听、说训练,多给他们听、说的机会,如复述故事、演讲、讲故事等。
2、落实一些背诵任务,做到目标明确,并及时检查效果。
3、充实学生课余生活,新闻记者一些课外书,并做好摘记工作,丰富语汇适时做好交流。
4、抓好作文、日记训练,养成修改作文的好习惯。小组评价及修改建议:(略)参加讨论人员:
XXX、XXX、XXX、„„„„ 小组评价执笔人:XXX 2005年11月30日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4(语文教学个案研究报告)略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网上作业四
1、中年级主要采用观察作文的形式来发展儿童语言功能,既顺应了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客观需要。(4分)首先,小学作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儿童“虚构”,而且要教会他们表达真人真事和真情实感。当儿童已经初步具备在头脑中产生表象和安排表象结构的心理机制,其观察能力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就必须根据作文教学的性质、任务,教会他们通过观察去准确地摄取周围世界各种真实的形象,并用文字把由这些形象产生的表象和真实感情准确地表达出来。(3分)其次,中年级的作文教学要求学生用文字概括和交流周围世界比较复杂的信息,即掌握“构段”的基本思路。学生通过写观察作文能比较顺利地掌握“构段”的基本功。因为语言的条理性是观察的周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的具体体现,边观察边思考,有助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1)摘录精彩的句段。这类训练主要是为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它是必备的作文的前奏。(2)根据原文编写故事。这类训练通过让学生联想,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3)写出文章提要。让学生掌握作者写作思路,从中学习表达方法,并发展抽象思维能力。(4)写心得体会。即把阅读后的收获感想写下来,这是阅读作文的重要训练形式。
3、开发创造潜能的核心是培养创造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意识和逐步形成创造性个性品质。(2分)应该实现两个“贯穿”:第一,贯穿在整个小学作文教学序列之中,即和各学段语言交际功能和思维能力的训练重点紧密结合;(4分)第二,贯穿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即和命题、取材、指导、评价等各个环节紧密结合。(4、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主线是言语功能和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这是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根本依据。(3分)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表明,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如何运用口头语言准确、恰当、得体地完成各类言语功能,而完成各类言语功能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是密切不可分的。(2分)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辅线是语意教学和语境教学,这是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重要依据。(3分)因为如何将教学内容系统地、有层次地、有步骤地展现出来,是口语交际教学应当考虑的核心问题。(、5、创设真实的口语交际活动情境,满足学生的交往需要;选择开放的口语交际内容,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设计挑战性任务,满足学生的启智需要;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
6、第一,要按学段或学年来制定第二,一般采用“主题学习”的形式,每项主题学习一般包含几次学习活动。第三,学习的主题可以来源于教材,但更要采纳学生的建议。第四,主题学习要根据课程标准对各学段提出的教学目标,确定比较明确的教学要求,尤其要确定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要求以及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要求。第五,主题学习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尽量让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第六,主题学习可按学校组织,也可按年级和班级组织。
7、这些国家开设的综合性课程尽管名称各异、结构和内容也不尽相同,但它们的价值取向和宗旨却有共同之处,即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团结合作,强调学习和生活的密切结合。
8、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其主要作用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是否有进步、有无学习的困难。诊断性评价是针对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学习内容或知能上的障碍作进一步诊断,作为采取补救措施的依据。形成性评价则侧重所教过的内容,随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发现学生的潜质。所获信息有利于学生和教师根据需要采取恰当的调适措施。形成性评价可以迅速找出简单的困难问题并加以解决,对严重的困难则留待诊断性评价的分析与处理。
9、首先,按知识要点进行纵向设计;其次,按能力水平进行横向设计;)再次,将双向设计合计总分,根据各知识点的内容进行再分配。
10、教学理念问题;课程问题;教学组织形式问题;教学方法问题;教学评价问题;师生的发展问题。
第五篇:电大本科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二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一、简答题:
1、简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含义?
答: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教化学生为本,在当前它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普遍性要求,涵盖了思想性(政治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性(古今中外先进文化的丰富内涵)、审美性(对自然美和道德美的欣赏)、发展性(发展智力、情感、意志等心理能力)、创造性(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也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养。
2、语文教材具有哪些主要功能?
答:语文教材的功能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语文教材是课程目标的载体;语文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
3、我们应当如何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答: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改变单一的以课本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开展丰富的语文学习空间;创设多彩的校园环境;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4、汉语拼音教学策略包括哪些内容?
答:拼音教学策略包括:利用形象教学拼音字母,联系儿童的语言读准拼音,通过编儿童故事的方式学习拼音,通过游戏方式学习拼音等。
5、你如何理解语感的内涵?请简要作答。
答: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包括形象感、意蕴感、情味感和节奏感。
二、论述题
1、联系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体会,谈谈你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理解。
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新世纪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的要求。在语文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每个时期都有反映时代特征的基本理念:六十年代
----加强双基;
七、八十年代----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九十年代----素质教育;新世纪
-----语文综合素养。;20世纪60年代强调打好基础,提出“双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强调能力,提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90代以后,素质教育的思想渐渐深入人心,既然教育要提高国民素质,语文教育就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它是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德、行为态度、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教学中就必须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哪些新理念?你如何理解这些理念的内涵?
答:(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新世纪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的要求。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教学中就必须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课程标准概括了语文课程的三大特点:①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一本好书影响人的一生。②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③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感,语感的培养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着眼点和归宿处。语文课程要引导学生加强感悟,加强体验,加强积累,加强运用。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①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②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应创造性地教,学生应创造性地学。③提倡平等交流,教学过程是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对话,鼓励伙伴合作学习。(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构建开放的、充满生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这次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
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教育资源取之不尽,教育环境得天独厚。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已成为深化语文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3、具体论述识字教学的策略。
答:识字策略包括:根据音形义的特点确定教学重点,简化字形记忆的心理过程,调动多种器官识记生字,字义教学以了解课文中的意思为重,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寓识字于游戏之中等。
根据音形义的特点确定教学重点的策略指识字教学要在注意音、形、义紧密结合的前提下,根据生字的特点和儿童的实际情况,抓住重点,突出难点进行教学。
简化字形记忆心理过程的策略指根据汉字本身的字形规律开展识字教学,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识字负担,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调动多种器官识记生字指根据汉字音、形、义三者统一的特点,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觉器官积极活动,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提高认识生字效率。
字义教学以了解课文中的意思为重的策略指针对汉字往往一词多义的特点,在字义教学中,对字义应以讲清课文中的意思为主,对于学生常用到的、易理解的其他意思可以讲;少用到的、不易理解的一般不讲。同时,关于生字教学中经常使用的组词法,不是所有生字都一定要去组词,如果构词率不高或者学生不常用的字就不必组词,否则将会浪费教学时间。
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这一策略要求学生掌握三套识字工具:即汉语拼音,了解汉字笔画、笔顺等知识,查字典。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三套工具自己去体验,自己去发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可以提高识字速度。
寓识字于游戏之中的策略重在提高儿童学习识字的兴趣,要注意不要片面地运用游戏识字,要落实到教学上来,不要将之流为表面形式。
4、结合你的教学经验,举例论述在阅读过程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答:语文课程标准在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前提下,主张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探究性阅读是指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自己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对文本的钻研,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查找相关资料、收集信息等途径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在教学《赤壁之战》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探究:“赤壁之战东吴大败曹军,谁该记头功?”初步阅读后,学生一致认为该归黄盖。教师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黄盖的功劳来,记在作业本上,然后交流,在交流中,学生发现黄盖的功能都与周瑜有关,再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周瑜的功劳,经过这样的探究性学习,学习一致的看法是赤壁之战周瑜、黄盖都立了大功。
三、分析题(5-6):
问题1
答:①该阅读课教学设计体现的是探究性学习理念。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学习活动。首先是教师让学生进入情境,发现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心向,然后让学生动手尝试,亲历体验,从中有所感悟,有所发现。通过探究性阅读,学生不仅首先了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改造,获得知识,形成了能力,掌握了方法,还亲自体验了失败的挫折和成功的欢乐,有助于他们态度、情感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
问题2
答:关于阅读教学,新课程特别强调的一个基本观点是“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帮助学生获取文本所表达的主观感受,体验作者所流露的内心情感,理解和转化文本所展现出来的个人见解和智慧,最终形成丰富的精神世界,提高语文实践能力。在阅读教学中,理念的变化促使教学策略也发生着变化。教材中总结了以下几种策略:注重人文熏陶,加强语言实践(多读、感悟、积累、运用),倡导自主学习,建设开放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通过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浸染,移人性情,提升人格,所以特别要发扬语文的人文性。
加强语言实践的策略精髓在于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具体说来就是多读;感悟、积累和运用。
倡导自主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阅读教学同样要实现自主、合作、探究。
阅读教学的开放,主要做法是“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具体说来有这些做法:努力将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积极开发和利用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善于利用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2
作文训练计划:
2004年秋学期六年级作文授课计划
一、本学年的总体要求及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够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句、叹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分号。
5、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作文教材分析:(7)本册课文将习作教材列为专门课文,共安排了7课,各课的训练内容及要求如下:
1、写一则报道新闻的板报稿。
2、根据采访材料,写一篇记叙文。
3、写一篇介绍苹果的习作。
4、写一篇以《秋天的树叶》为题的习作。
5、写一篇以《菊花》为题的习作。
6、改写《妈妈又回到了身边》。
7、写一篇记事的习作。
每课习作教材,均对习作要求、观察要领、写作要点等作了分析与措施,从而让学生获得了具体明确的习作知识,有的习作课文还安排了多种形式。
三、班级作文教学情况分析
(包括教师教学情况,学生作文水平、作文态度、兴趣、习惯等)
通过作文情况发现学生作文中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作文态度不够端正,有些学生不是敷衍了事,就是乱写一气,错别字连篇,记叙文中心不突出,趋向于记流水帐,学生怕写作文,怕思考,也苦于无材料。平时摘录的优美句段不能很好的加以利用。
其次,学生作文两极分化严重,好学生态度端正,能自觉收集积累材料,而基础差的学生连基本的记叙文也没掌握,表达很不完整。
总之,学生的作文兴趣及习惯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
四、具体措施:
(包括作文教学、读写结合、课外阅读辅导、作文辅助训练、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等)
1、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听、说训练,多给他们听、说的机会,如复述故事、演讲、讲故事等。
2、落实一些背诵任务,做到目标明确,并及时检查效果。
3、充实学生课余生活,新闻记者一些课外书,并做好摘记工作,丰富语汇适时做好交流。
4、抓好作文、日记训练,养成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小组评价及修改建议:(略)
参加讨论人员:
XXX、XXX、XXX、„„„„
小组评价执笔人:XXX
2005年11月30日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3
一、简答题:
1、简述在小学阶段学生语言交际功能及思维活动的发展各呈现什么年龄特征?
答:语言交际功能的发展是由各年龄段的主导活动所决定,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低年级学生主要从事读、写、算入门活动和游戏活动,主要发展初步地概括、传递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中年级学生主要从事比较系统的读、写、算活动,发展比较系统地概括、传递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高年级学生主要从事人际交往活动,发展根据不同对象施加影响和自我教育的语言功能。
2、如何理解口语交际的含义?
答: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运用口头语言及非语言(如身势、面部表情等)手段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能力,它体现了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用知识、认知能力及情感态度的融合。
3、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依据是什么?
答:言语功能和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应当成为我们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根本依据,或者将其称之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主线;语意教学和语境教学也应当成为我们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重要的依据,或者将其称之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辅线。
4、怎样才能成功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动机?
答:(1)创设真实的口语交际活动情境,满足学生的交往需要。(2)选择开放的口语交际内容,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3)设计挑战任务,满足学生的启智需要。(4)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
5、语文课程评价具有哪些功能? 答:主要有三方面的功能:衡量学生语文水准,评定语文教学效果;诊断学生学习困难,反馈语文教学情况;激励学生学习动机,促进语文教学工作。
二、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充分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这一作文教学策略的理解和应用。
答: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不了解作文的社会作用,对作文不感兴趣是作文教学质量长期不能提高的关键,因此,要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首要的问题是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
一、激发社会动机: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从课本或教学参考书上找些现成的题目让学生写人、记事和写物,并不说明作文的实际效果,结果学生只能为分数而写作,这样做,他们的需要的层次是低的,而要使学生产生强有力的作文动机就必须激发他们较高层次的社会性的需要。
二、遵循“从动机走向目的”的心理学规律,科学的训练过程应该是教师通过生动的谈话或创设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认识、交往或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表达需要,然后因势利导地和学生一起确立作文题目和要求,让他们充满情趣地进行写作。
2、举例论述口语交际教学与听说教学的区别?
答:口语交际教学指的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有声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一种综合性、创造性的活动。
口语交际教学与听说教学不同。其主要区别在于:
①关注的重点不同。听说教学关注的是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即训练学生正确地发音,正确地选择词语,说出语法正确的完整的话来。口语交际教学更为关注学生语境适应能力的培养,即训练学生根据对象和情境,抓住话语主旨,推断他人的立场、观点和意图,恰当使用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采用多效策略,解决交际中出现的问题,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
②教学活动开展的凭借不同。听说教学借助非交际的活动开展教学,而口语交际则借助交际活动开展教学。
从以上对口语交际教学与听说教学的区别的分析,我们应该理解:无论是从活动性质、动机、目的,还是从活动内容与形式的不同侧重、教师的作用、教材的作用来看,借助非交际活动进行教学的听说教学与借助交际活动开展教学的口语交际教学都有着鲜明的差异,这一点对于我们认识和实施口语交际教学由着重要的意义。
3、你如何认识综合性学习的意义?请结合教学实际具体论述。
答:
一、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型的语文教学模式:小学生学习语文主要通过两个渠道,一是课堂教学,二是课外实践活动。以体验学习和自主活动为主要形式,因此,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两翼”,两者相辅相成,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二、有利于学生个性的生成和发展:综合性学习有别于“大一统”的课堂教学,活动涉及范围广泛、形式多样,特别提倡学生自由选择活动内容、自主设计活动程序,倡导学生个性凸显和创造性的发挥。如在教学《传说》,学生通过不同途径了解家乡美丽的传说,对家乡产生不同程度的自豪感,在教学中,学生通过交谈、了解了更多的家乡传说,激发学生热爱家乡,长大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
三、有利于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既要充分地发挥好指导作用,又要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对话,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虚心向小学生学习,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4、根据你的实践经验,应如何正确理解语文课程评价策略?
答:(略)一p355语文教学评价实施方法二p398语文教学评价改革的重点
语文教学评价就是对语文教学工作进行价值判断。其内容包括:教学计划、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把学生的语文学习评价视为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组成部分的理念,并倡导对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反映了我国对小学语文学习教学评价认识水平的提升,同时开拓了语文教学评价实践研究的新领域。
三、分析题:
评论:所谓“主题性”的综合性学习,就是按照学生的兴趣和现实生活的需要选择一定的主题,在不同学段根据学生的情感、认知、语言发展规律、设计不同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旨在发展学生多元智能、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该活动方案中,能根据《这就是我》这一主题确定适当的活动目标,明确该活动要达到的要求。
在活动组织过程中,选择三项内容:自我介绍、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爱好、竞选干部及各门学科课代表、小记者面试等各种方式展示学生的风采。
在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爱好,展示自己的特点。活动准备计划比较完整、全面。
活动过程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进行活动。交流时分成小组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表达的机会。选举组中最具特色的代表在全班交流。
我认为在准备在“小记者”的环节中,可以以表格的方式提出问题,让每位学生填写,这样更加让大家清楚每个学生的特点。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4(语文教学个案研究报告)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学案例评析
师:咱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变花舞”这部分内容,你喜欢哪句话就和小组同学读一读,说一说,还可以演一演。(小组合作、讨论)
师:请汇报一下你的学习成果。
生:我喜欢第一句话,(生读第一句话)在这句话里作者把自己说成是一朵荷花,我想他是被荷花深深地陶醉了,但是我有一点不明白,作者说自己是一朵荷花,为什么在前面还要加“仿佛”一词呢?
师:你不仅能领悟作者的感情,还能提出问题,看书看得真仔细,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我认为“仿佛”是“好像”的意思。作者把自己说成是“荷花”可他不是真的荷花,而是被荷花陶醉了,所以加上“仿佛”一词。
师:你说的有道理,其他人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我的看法跟他不一样,把自己想象成荷花但不是真的,所以加上“仿佛”一此。
师:同学们同意他的看法吗?
生:同意。
师:请继续汇报。
生:老师,我们组经过讨论知道作者为什么会穿着雪白的衣裳,因为荷花是白色的,用“雪白”这个词还能表现荷花的美。
师:我很赞成你的看法,看来大家已经理解这句话了,那么这句话该怎样读呢?大家练一练。(生练)
师:谁愿意给大家读这句话?(生读)
师:你们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认为他读得很好,只是“仿佛”“雪白”这几个词应读得重些,我给大家读一读。
师:他读得怎么样?(生齐答好!)
师:好在哪里?
生:他读时语调很轻柔,感情充沛,让人感受到了荷花的美。
师:我同意你的看法,希望大家向他学习。请继续汇报。
生:我喜欢这三句话。(指2、3、4句)我觉得“翩翩起舞”一词用的好,他写出了作者随荷花舞动的美。
师:那么你能根据你们的理解表演一下吗?(生表演)
师:真的很美。你的表演很精彩,看来你已理解了“翩翩起舞”这个词了。
生:我也喜欢这三句话,他把荷花在有风时和无风时的样子写出来了。
生:我也同意,风起时荷花飞舞,随风舞动,风止时静静的站在那,我觉得作者好像一个荷花仙子。
师:你的想法很好,作者的想象的确很美,那么怎么读才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呢?谁能试试。(生读)
师:你们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生:还行,读时应把“翩翩起舞”读得重些,慢些就好了,我来给大家读读。
生:好!
师:我看大家听时都入迷了,是不是都想读一读?
生:是(齐答)
师:那咱们就齐读这三句话,可加动作。
生:(齐读,边读边表演)
师:好,把荷花的美读出来了,我似乎看到了一大池荷花就展现在我眼前。请继续汇报。
生:我们小组喜欢最后两句(读),在这两句话中作者与蜻蜓、小鱼成了朋友,他把自己真的当成荷花了,我觉得像童话,我们还想演一演。(表演)
师:(鼓掌)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就把这段内容表演出来,很了不起,那么如果你也变成了荷花,想象一下会有那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生:小蜜蜂会飞过来告诉我采蜜的快乐!
生:蝴蝶会飞过来和我翩翩起舞。
生:小蜻蜓会飞过来告诉我今晚这里要召开音乐会。„„
师:同学们的想象太精彩了,此时作者已与荷花相依相伴,完全忘掉了自己了。
评析:
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这教学片断中,教师能充分信任学生,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自由读,小组合作读,齐读,相信学生能读懂课文,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寻找自信的力量,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读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
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要是在以前,教师往往会根据教参,给予学生一个统一的答案。而在此教学片断中,教师努力创设了一种民主、平等、宽容、和谐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了不同的感情色彩,品味出不同的思想内涵。请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想。在教学中想象荷花翩翩起舞的美丽姿态以及荷花和蜻蜓小鱼蜜蜂等聚会时欢快的情景,达到语言内容,语言形象,语言情感的有机融合。
读悟表达,释放学生的主体功能。给学生提供读悟表达的空间和自由,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悟;悟了就说,悟了就演,让学生先把感悟到的读出来,说出来,演出来,教师给以点拨启导,以培养学生读完了就有话要说的表达习惯。也体现了课堂上让学生手脑口眼耳等多中感官并用。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了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
总之,这是一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读促悟的阅读课,教师的作用只是架桥铺路,点拨启导,在老师的主导作用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非常活跃,撞击出课堂教学的生命火花。
我们才可以对小学生作文训练有一个较为合适的构建。具体的内容是:1---2年级进行用词造句训练,3----4年级进行片段训练,5----6年级进行简单的篇章训练。在与之相关的思维上,1----2年级发展想象能力,3----4年级发展观察能力,5---6年级重点发展抽象概念思维能力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主要有:一,充分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二,尽早实现规范的书面语言,三,用心理能力的培养来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四,通过课外阅读为作文提供智力背景,五,创设师生合作的教学环境,小学阶段识字总目标是:认识3000个左右常用汉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具体的分布是:1---2年级认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3-----4年级认常用汉字2500个,5----6年级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在质量要求上识字教学讲究“四会”,即会读、会讲、会写、会用,以此作为小学生的识字要求。写字方面,小学写字教学要求达到能够掌握2500个汉字,今天要求小学生用硬笔书写。
教材上提出了识字教学的六方面的策略:一是根据音形义的特点确定教学重点,二是简化字形记忆的心理过程,三是调动多种器官识记生字,四是字义教学以了解课文中的意思为重,五是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六是寓识于游戏之中。同时吴立岗先生还提出了写字教学的五策略:一是重视培养习惯,二是重视写字基本功的训练,三是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四是重视示范和指导,五是坚持持之以恒的训练。在识字教学中,教材重点介绍了汉语拼音教学。汉语拼音是我国小学生认识汉字的一种重要方式,关于汉语拼音的教学策略,吴立岗先生归纳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观点,具体是第一我们可以利用形象教学拼音字母,第二可以联系儿童的语言读准拼音,第三还可以通过编儿歌的方式学习拼音,最后可以通过游戏方式学习拼音。
对于阅读教学的任务,本教材编者吴立岗先生提出了四点:一是形成阅读技能。二是掌握常用词语。三是学会阅读不同体裁的作品。四是积累与课外阅读。传统的阅读教学有一些好的经验至今仍然可以为我们所利用,比如熟读成诵等,今天对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我们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能力包括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要有感知、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要有良好的语感。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做法,比如让儿童积累生活经验,并在阅读时多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还要引导学生在确切把握词义的基础上揣摩比较;还应该吧朗读和想象结合起来,在朗读时激起鲜明的内心视像和情感体验。阅读的技能和方法也是阅读教学中教师注意培养的,这里主要是形成精读、略读和浏览的不同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有一些策略可以采用,注重人文熏陶,加强语言实践,倡导自主学习,建设开放课堂。
吴立岗先生提出了一些较好的模式,具体内容是创设情境,自读自悟;读读议议,披文入情;质疑问难,合作探究;联系生活,积累运用。在小学生语文课阅读教学中我们还要提到的教师也不能够忽视学生课外阅读的问题。应该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重要的补充,如何才能够搞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吴立岗先生提出了一些好的策略:注意兴趣性,注意广泛性,注意自主性,注意典范性,注意发展性。
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设定主要考虑下面几个方面:识字写字与拼音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以及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在我们每个学员平时自己学习时要多下功夫,注意全面当然也要重点掌握。导学教师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仔细琢磨,其实这几章的内容有他们的共同规律可寻。几个方面的内容都要讲到教学内涵的界定,教学目标和任务,完成任务所采用的策略,所采取的不同的方式方法,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改革和探索等。因为课程本身就是围绕着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来展开的,因此就必须紧扣识字写字与拼音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以及综合性学习这几个方面来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的四条基本理念,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了。它们是:
?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1.首先要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教育方式。语文课程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语文学习对学生情感的触动,心灵的震撼,往往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教师要切实把握教材等教学资源中的情感因素,并且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2.同时要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一方面要看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决不是外在的、附加的任务,而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语文课程中的教育要因势利导,要结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贯穿在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中。
3.如何理解语文课程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关系?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是这个基本特点的内涵之一。语文包涵两个方面:语言文字的形式方面和它所负载的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等内容方面,学习语文课程不仅要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要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语文课程把表达形式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着眼点和重要目的之一,这是它与其它课程在性质上的区别。语文课程的教学,应该将形式和内容,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在一起,不能偏重某一方面。
4.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能力,即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5.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工具功能、教育功能、发展功能。
6.语文基本素养的含义(语文基本素养就是指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必不可少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语文知识、能力、方法和习惯,指学生应具备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愿望。)
7.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重点问题分析提示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1.首先要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教育方式。语文课程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语文学习对学生情感的触动,心灵的震撼,往往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教师要切实把握教材等教学资源中的情感因素,并且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2.同时要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一方面要看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决不是外在的、附加的任务,而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语文课程中的教育要因势利导,要结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贯穿在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中。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的重要区别。
(1)更加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更加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学习体验(3)更加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价值(4)更加关注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连贯性
1.语文教材的功能。(语文教材是课程目标的载体;语文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
2.如何有效地开发并利用好母语学习的课程资源?
(1)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教材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
(2)改变单一的以课本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形成并发展语文能力,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3)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
(4)创设多彩的校园环境。将富于生命活力的环境作为课程资源之一,以熏陶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发展。
(5)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1.写字教学的意义(1)写字教学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2)写字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积极影响。3)写字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4)写字活动是一种审美活动。5)写字是巩固识字的有效手段。)
2.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简化识字教学要求的目的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将识字教学要求由以往的“四会”——会读、会写、会讲、会用,调整为会读、会写、了解意思、能在读写中运用,这种调整体现了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加强认字,降低难度的精神。这样可以加快学生识字进程,既符合语文教学规律,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识规律,给教师们创造了灵活的教学空间。
1.我国古代阅读教学的经验。(古代阅读教学主要经验有:熟读成诵;学思结合;博览群书。)
2.读者实现有效阅读需要哪些条件?(读者要知道这些书面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读者要熟悉语言组合的规则;读者要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读者具有一定的认知策略。)
3.语感(指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
阅读作文训练体系包括哪些类型?
(1)摘录精彩的句段。这类训练主要是为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它是必备的作文的前奏。
(2)根据原文编写故事。这类训练通过让学生联想,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
(3)写出文章提要。让学生掌握作者写作思路,从中学习表达方法,并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4)写心得体会。即把阅读后的收获感想写下来,这是阅读作文的重要训练形式。
建国以后特别是1978年来我国对小学作文训练序列的各种探索的主要特点。
注意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作文教学的成功经验(例如先放后收的训练和读写结合的训练);注意吸收现代心理学和教学论的研究成果,将发展语言同发展思维(包括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例如作文分步训练和作文素描训练);开始运用系统方法分析问题,既博采众长,又创造自己的特色,并且注意把训练计划细目化,实现训练项目的可操作化。
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积累进行人际交往的经验?
一是教师经常根据形势确定一些带综合性的教学主题,让学生自己组织主题活动,在活动中主动积累人际交往经验,学写各类实用性的作文。二是根据具体情况随机确定单项的人际交往活动,让学生写作文。
为什么说创造型的想象作文是低年级儿童的最佳作文训练形式。
首先,从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来看,是具有具体形象性和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儿童此时的思维主要是依赖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的彼此关系来进行,并不主要依靠对事物的内化本质或关系的理解,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他们开展形象思维活动的心理过程主要是想象,借助于想象和幻想来理解他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研究和解释这个世界。其次,从低年级学生学写作文的特殊心理规律来看,产生文章思想内容能力的心理机制是有意地重现表象的活动,包括头脑中有目的地产生丰富的表象,确定表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积极地变换表象的结构。因此,发展低年级儿童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的最佳的作文训练形式是创造型的想象作文。
小学作文教学如何开发学生创造潜能?
开发创造潜能的核心是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包括创造性想象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同时也要激发创造意识和逐步形成创造性个性品质(如主动、好奇、自信心、独立性、变通性、独创性等)
首先,培育创造力的要求应贯穿在作文教学序列之中。比如低年级作文教学着重发展学生初步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中年级作文教学着重发展学生比较系统的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高年级作文教学则着重发展学生个别影响和自我教育的语言功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概念思维能力。
第二,培育创造力的要求应贯穿在作文教学过程之中,和命题、取材、指导、评价等各个环节紧密结合。包括:提倡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自由命题,半命题,假想性命题,过渡性命题,作文指导要求开阔学生思路,让学生自由表达。鼓励学生写作中选材求异、体裁求异、立意求异、结构求异、遣词造句求异。作文评改要求以鼓励为主,并引导学生自我修改或互改。)
在中年级采用观察作文的形式来发展儿童的语言功能的必要性。
对中年级儿童采用观察作文的形式来发展其语言功能,既是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客观需要。首先,小学作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儿童“虚构”,而且要教会他们表达真人真事和真情实感。当儿童已经初步具备在头脑中产生表象和安排表象结构的心理机制,其观察能力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就必须根据作文教学的性质、任务,教会他们通过观察去准确地摄取周围世界各种真实的形象,并用文字把由这些形象产生的表象和真实感情准确地表达出来。其次,中年级的作文教学要求学生用文字概括和交流周围世界比较复杂的信息,即掌握“构段”的基本思路。学生通过写观察作文能比较顺利地掌握“构段”的基本功。因为语言的条理性是观察的周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的具体体现,边观察边思考,有助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口语交际能力的含义。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运用口头语言及非语言手段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能力,它体现了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用知识、认知能力及情感态度的融合。
2.口语交际教学的作用。
有助于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有助于书面交际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协调发展;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1.综合性学习的含义。
综合性学习是带有综合性质的语文学习方式,是一种“活化”的学习,一种具有“自主性”、“群体性”和“探究性”的学习。
2.英、法、美、新、日等国开设的综合性课程有哪些共同之处?
这些国家开设的综合性课程尽管名称各异、结构和内容也不尽相同,但它们的价值取向和宗旨却有共同之处,即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团结合作,强调学习和生活的密切结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任务。
综合性学习的主要任务包括两方面内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
第一,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综合性学习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把让学生提出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口,极大地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它首先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通过课内外阅读和观察、调查,收集资料,并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来分析、解决问题。其二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综合性学习必需采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活动形式。学生们可以通过小组或班级,一起进行讨论研究与实践,共同完成一项活动,或是解决一个学习中的问题。让学生在与同伴分工合作的过程中,逐步懂得合作的重要,并由此主动去学习、掌握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技巧,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其三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利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并根据需要恰当地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培养初步具备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二,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具体包括:增强思想教育的形象性;增强文化教育的广博性和亲和力;增强情感教育的渗透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性。
1.当前小学语文评价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最大限度避免将分数功能绝对化,淡化评价的选拔功能,强化评价的诊断功能,充分利用语文评价的反馈信息,调节语文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如何评价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
学生参与提出目标;学生自己制定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学生积极参与与他人的合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控,并参与教学评价过程。
3.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有什么作用?
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其主要作用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是否有进步、有无学习的困难。诊断性评价是针对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学习内容或知能上的障碍作进一步诊断,作为采取补救措施的依据。形成性评价则侧重所教过的内容,随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发现学生的潜质。所获信息有利于学生和教师根据需要采取恰当的调适措施。形成性评价可以迅速找出简单的困难问题并加以解决,对严重的困难则留待诊断性评价的分析与处理。
如何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怎样才能真正发挥语文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语文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认为语文教学评价的有效内涵和意义在于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发展这是新的语文课程评价观所凸显的价值取向。
要真正发挥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首先应坚持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语文学习目标的程度,而且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第二,从评价内容和评价领域突出语文教学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第三,注重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和灵活性。第四,关注评价主体,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同时提倡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1.语文课堂观察中常用的记录方法。
编码体系、记号体系、等级量表、描述体系、叙述体系、图式记录和工艺学记录等。其中等级量表是常用的评议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
2.语文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教学理念问题;课程问题;教学组织形式问题;教学方法问题;教学评价问题;师生的发展问题。
3.选择语文研究课题的途径。
教育教学理念发展带来的新课题;语文教学理论研究中的空白点;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矛盾;在观察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时发现的问题;从各种信息交流中发现课题;从招标课题中获取选题。
1.根据语文课程新理念,举例分析这堂阅读课的主要教学特色。
2.具体分析这位教师在教学中是如何进行阅读教学评价的?
《四季》教学案例
上课了,学生的桌上摆着一幅幅稚气而充满童趣的画。年轻的老师微笑着对同学们说:“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回家每个同学都画了自己喜欢的季节。我们办个画展好吗?”学生们兴奋地异口同声赞同。这个提议是每个同学都没有料到的。随之,老师请同学们贴完自己的画,再给旁边的同学讲一讲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个季节,还注意听其它小伙伴说话。学生奔向自己喜欢的季节的画栏,选个位置,把画贴上去,还和旁边的同学说。大部分学生已经做完了,有个小男孩,最后才在老师的帮助下贴上自己的画,老师拉着他的手,耐心地听他讲:“我喜欢秋天,秋天有很多落叶。”老师轻抚着他的肩,眼睛里流露出满意的神色,并没有因为他最后完成而放弃鼓励。
“哪个同学愿意说一说?”老师选了喜欢不同季节的学生。每个学生说完,老师都送上一句鼓励的话,“听,他说得多么清楚。”“你说话声音真洪亮!”
教师充分赞扬了学生的画展和交谈,接着说:“同学们的画好,而且说的话清楚。要是我们能用诗一样的语言描绘自己的画多好啊!”顿了片刻,老师又说:“我们继续学习《四季》这篇课文。”
学生大声地读起课文来。接下来,老师请一个学生读课文,然后请同学们说一说他读得怎么样。有的同学说他字音准确,有的说声音响亮,还有的说他读的雪人很神气。老师随即引导学生:“能不能把你喜欢的季节读出喜欢的感情呢?”学生们高声地读起来,兴致很高。
老师请学生逐个读给大家听,读完,又引导学生评一评。“你体会到他的喜爱的感情了吗?”有学生说:“体会到了。”老师接着问:“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呢?”学生们积极地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老师再问:“你能像他那样读一读吗?”学生们在朗读中感悟着语言,提升着感情。
老师又说道:“同学们学习的收获真大。大家还想用什么方式来读?”有的学生说:“我想自己读。”有的说:“我们小组可以分季节读。”“我们想表演。”于是,学生们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起来。老师问:“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位女同学被请到台前富有感情地朗读起来。有表演欲望的一组同学来到前面,看着屏幕上的课文表演起来,表演雪人的男孩子大肚子一挺,引来了孩子们开心的笑声。
“同学们能背一背课文吗?”老师提出了挑战。
“能!”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回答。
“如果你背下来了,就奖励自己一个金话筒。”老师点击鼠标,屏幕上出现了春天画面的动画,学生们自由地背起来,有的还边背诵边表演。背完,学生们高兴地在自己的书页上画下了小话筒。
“读课文,你有什么发现?”老师在屏幕上出示略去了画面的课文。不知道老师想做什么?教室里沉静了几秒钟。有学生举起了手。
“我发现每个小节写一个季节。”
似乎启发了其他学生的发现。“我发现春天写了草芽。”老师引导着:“夏天写„„”、“你还发现什么?”学生们的发现似乎陷入了一个圈子。
老师说:“请女同学读每小节的第一行,男同学读后两行。”
学生们边读边思考着。“我发现草芽是尖尖的,荷叶是圆圆的。”
“谷穗呢?”
“弯弯。”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看来,学生们对课文的语言已经有所领悟了。
“雪人不一样,他大肚子一挺。”老师补充道:“是的。这几句都写他们怎么样?”
“我发现都写了‘他„„说’”。有学生回答。
老师说:“对!很好。”
又有学生说:“我还发现第三行都有‘我是’”。
老师满意地说:“对,写出了是什么季节。同学们的发现真多。”
接着,老师问:“你能仿照课文,说说你的画吗?再去画展看看你们的画。”
学生们纷纷下位子,边看边说。
有同学早已高高地举起了手:“落叶飘飘,他对大地说:‘我是秋天。’”教室里响起了掌声。老师送给他一枚书签。学生们跃跃欲试。
又有同学说:“西瓜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
老师分别请创作“四季”的学生合作朗读新的“四季诗”,学生们满有诗人的味道。
快下课了,老师说:“老师送给每个同学的书签上都有一首描写四季的诗歌。下课后,同学们可以互相读一读,还可以再去创作自己新的四季诗。”
学生们在愉悦中,在渴望中结束了这堂课。
分析:
问题1.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这个题的要求:第一问请抓住体现了新课程的什么思想,并且有个限制词“主要教学特色”,那么,这个问题初看有些大,似乎抓不住,经过分析,我们排除掉那些并不突出的方面,用新课程理念来衡量,首先这是堂阅读课,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地强调教师的教学应该致力于建立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这里强调的是应该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而不是靠讲解和接受语文知识。在阅读教学中,这种语文实践主要是多读,以及在多读的基础上的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新课程的理念还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而在教学组织方面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说在这个阅读课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建立语文同生活的联系、注重语文阅读实践、尊重学生的独特阅读体验等几个方面的确是比较突出的。只要抓住了这一点,答题就成功了。具体分析起来,这堂阅读课的主要教学特色在于:
①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课堂,建立语文学习与儿童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效。(用自己的画办画展;画自己喜欢的季节;说喜欢的原因;给自己的画创作诗歌等。)
②善于利用多种形式激发阅读热情,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加深对语言形式和内容的感悟。(齐读;指名读;分别读;汇报读;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背读等)
③重视心理需要的驱动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情感愉悦和满足。(“要是能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自己的画该多好啊”;自己选择读课文的方式;学习课文后自己创作诗歌等)
④较成功地尝试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欣赏别人;品读课文语言;发现课文的语言表达形式;发现和表现自己的感悟等。)
问题2.第二问是分析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如何进行教学评价的。这里一定要举出课例中的具体行为来分析:在这堂课中,教师综合运用不同评价手段,鼓励学生身心愉悦地学习。如:教师的口头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引导学生正面评议同学的朗读;让学生自我奖励“金话筒”;送小书签等。
语文教学研究常用的五种方法
语文教学实验研究指研究者按照目的,合理地控制与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语文教学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语文教学研究常用的五种方法是实验研究、调查研究、课堂观察研究、个案研究、行动研究。
语文教学调查研究指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运用观察、调查表、问卷等形式,收集语文教学问题的资料,对语文教学现状作出科学分析,并提出问题解决构想的研究方法。
语文课堂观察研究指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的感官及有关的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从语文课堂教学情境中收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指社会情境中的参与者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或组织中的成员合作进行的有系统的研究。在语文教学行动研究中,语文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在研究中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
主要的识字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六种:根据音形义的特点确定教学重点;简化字形记忆的的心理过程;调动多种器官识记生字;字义教学以了解课文中的意思为重;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寓识字于游戏之中
写字教学策略主要包括五种:重视培养习惯;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重视写字基本功的训练;重视示范和指导;坚持持之以恒的训练
汉语拼音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四种:利用形象教学拼音字母;联系儿童的语言读准拼音;通过编儿歌的方式学习拼音;通过游戏方式学习拼音
应该了解我国传统的阅读教学经验是:熟读成诵;学思结合;博览群书。
教材上介绍的教学策略有四种
注重人文熏陶 加强语言实践
倡导自主学习
建设开放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