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报告
恪守诚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报告
一、实践规划:
社会诚信现在看来是最重要的,诚信做人才可以做的冠名磊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诚信是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恪守诚信是每个大学生每个人应当有的生存和发展理念之一。诚信的人必将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从而享有做人的尊严和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的机遇。每一个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都应该认真地分析评价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把诚信这两个字刻进我们心灵的深处,用一生的言行去实践它。只有当我们对于诚信的修养提高了,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抓住每一个宝贵的人生际遇,让自己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可是随着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缺失,诚信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这才是目前最值得去我们去注意的事情。诚信开始在社会上出现了很大的裂痕,在不断的成长中得到更大的发展,这才是最的重要的,将诚信进行下去。诚信即诚实守信,是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美德。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诚信度在逐渐下降。这种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到了青少年一代。为了了解大学生的诚信现状,现对本学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希望从中可以发现问题,并找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实践过程:
为进行这次社会实践调查,五月三日下午在沁园广场特意对全校学生进了这次问卷调查,旨在更加详细地对当今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做以了解。从调查问卷表中显示,中学生的诚信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由于代社会风气不正,虚假事物过多,严重腐蚀了中学生的健康思想,使中学生对社会事物的诚信度逐渐下降。现从中学生对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的诚信现状进行归纳总结。
1.大学生对社会的诚信现状:
在调查问卷表中,关于中学生对社会的诚信问题,共提出了五个小问题,问题及结果如下:
(1)如果你走在街上,发现乞丐或残疾人在路边讨钱,你会不会向他(她)投钱?结果认为“会”的占50%,认为“不会”的占50%。
(2)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走上前来,要你帮他(她)照看行李,你会不会帮他(她)照看?认为结果“会”的占37%,认为“不会”的占63%。
(3)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走上前来,说自己远在外省,钱都用光了,不能回家,要你资助他(她)车费,你会不会给他(她)钱?结果认为“会”的占15%,认为“不会”的占85%。
(4)你讨厌不守信用的人吗?结果认为“讨厌”的占100%,认为“不讨厌”的占0%。
(5)你认为你是个守信用的人?结果认为“是”的占93%,认为“不是”的占7%
2、中学生对学诚信现状
在调查问卷表中,关于中学生对学校的诚信问题,共了提出4个小问题,其结果如下:
(1)你对你的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的诚信度是多少?结果认为诚信度从70%——100%的占70%,70%以下的占21%。
(2)如果你班同学找你借钱物时,你会不会相信他(她)一定会还给你?结果认
为“会”的占88%,认为“不会”的占12%。
(3)你相不相信学校的收费是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核定标准收取的?结果认为“相
信”的占6%,认为“不相信”的占94%。
(4)你对你所就读的学校诚信度是多少?结果认为诚信度从70%——100%的占
48%,70%以下的占52%
3、中学生对家庭的诚信现状
在调查问卷表中,关于中学生对家庭的诚信问题,共了提出3个小问题,其
结果如下:
(1)你认为你的父母对你信不信任?结果认为“相信”的占93%,认为“不相信”的占7%。
(2)你认为你父母会不会对你说谎?结果认为“会”的占18%,认为“不会”的占82%。
(3)你对你的父母诚信度是多少?结果认为诚信度从70%——100%的占98%,70%以下的占2%
三、实践效果:
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中学生对调查中的诚信对象诚信度高低的顺序是家庭、学
校、社会,其对社会的诚信度较低,对家庭的诚信度较高。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有如下几点。
1、父母爱——人类的天性,是中学生对家庭诚信度较高的原因。
家庭是中学生的港湾,是中学生的温床,人一出生所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
父母对自己的儿女是真诚的,对儿女的关心和照顾也是无微不至的。在父母眼里
儿女永远是长不大的,好象山中的小树苗长得再高大,也永远离不开那座山。儿
女对自己的父母也是信任的,也知道自己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怎么会不
心疼呢?
2、社会不良思想的入侵。
由于中学生正处在模仿性极强的年龄阶段,对社会事物较强的好奇心,非常
容易接受外界不健康的思想,对于不正当行为具有的强烈的模仿心态。中学生的思想可塑性较强,并具有一定叛逆心理,对于好的事物不易接受,而对于坏的事
物却接受较快。所以,稍不注意正确引导,就会使他们走进思想的误区。
3、学校内部管理不善,形成了中学生对学校诚信度下降的结果。
有些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让学生形成不思
进取、散漫的学习、生活,并产生了厌学的情绪。有些教师对学生声色俱厉,讽
刺挖苦学生,违背教育规律,肆意增加学生负担,片面追求考分,这些都在一定
程度上反映出教师职业道德失范,有损教师的光辉形象,也降低了学生对教师的诚信度。此外,学校收费方面不太规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学校的诚
信度。
四、实践感受:
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的话题。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要求高目标,但要从低起点,从基本行为抓起。
要培养大学生的事业心、责任感,平等竞争的意识,独立自主人格和对规则的虔
诚态度,让他们在日常的同学交往中、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做到言行一致、拒绝
作弊、诚实守信,并逐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学校树立以诚信
为本的观念,进一步加强管理,杜绝种种不诚信现象的发生。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号,停留于课堂灌输,停留于形式,而应从学校管理、教师形
象上做起,以学校的诚信、教师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大学生是社会高素质人才,将担当社会重任。而面对另人担忧的大学生诚信问题,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迫不及待。
五、结语:
调查中反映出种种诚信缺失问题,让我们担心,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各个领域的骨干,如果大学生诚信缺失了,我们还怎么谈社会的道德建设呢?国家还能有什么发展呢? 诚信对创业如此重要,我会让它伴我永远!
第二篇: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实践主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参考课题
1、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2、大学生入学后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调查分析
3、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
4、社会公平感与纳税行为的关系调查研究
5、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的典型调查
6、“青年志愿者”发展状况和影响调查研究
7、我国社会救助工作体制和状况调查研究
8、城市中农民工生存状况的专项调查
9、公民的环保意识及影响因素研究
10、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
11、企业在创新中崛起和发展的典型调查
12、社会主义荣辱观对社会风尚的影响状况调查和分析
13、大学生创业典型采访调查
14、家政服务业发展调查研究
15、公民慈善捐助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16、现代社会体制转轨引发的精神问题调查分析报告
第三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安排2012-10-1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安排
主题:行走的课堂
——德与法
时间:10月15日起,第8-12周周末为实践时间,12周周末提交实践教学调查报告。实践教学汇报交流时间另定。
要求:
1、学生围绕总主题自行设计、选择分主题
2、学生自由结成团队10-12人
3、学生自由选择实践时间、方式
4、第8周(本周五前)提交实践策划方案(电子版),以班级为单位提交。实践策划方案包括以下内容:实践主题,团队队长及成员简况(学院、专业、班级、学号、联系方式),团队分工,实践背景、实践方式(访谈、调查、宣传、践行等)、技术路线、计划安排等.5、实践过程全程记录(图片、视频、音频等)
6、13周末提交实践报告(电子版、纸质版、相关图片、音频、视频等),实践报告结构:共四部分:一,实践方案策划;二,实践研究(实践过程);三,实践反思感言(每人都有);四,教师点评(学生提交后由教师完成)
7、制作实践交流汇报的PPT,汇报时间6-10分钟。
8、课堂交流汇报(时间另定)。
9、组成教师、学生评委打分,给出实践成绩。
评分标准:
实践教学成果汇报评分标准
(1)实践选题贴近主题,有现实意义,有新意(15分)
(2)实践策划方案有创意,详细、可行(20分)
(3)实践过程认真、扎实,体现了团队智慧与合作精神(25分)
(4)实践总结有内涵,有深度,有收获(25分)
(5)实践汇报清晰条理,有感染力(15分)
第四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试题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试题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生观的核心是()
A、人生目的B、人生态度C、人生价值D、人生环境
2、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A、团结友爱B、诚实守信C、爱国守法D、敬业奉献
3、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
A、树立科学的人生观B、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
C、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D、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
4、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我们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属于人生理想中()
A、生活理想的内容B、职业理想的内容
C、道德理想的内容D、社会理想的内容
5、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所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B、人道主义
C、科学主义D、革命英雄主义
6、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
A、经济发展水平B、社会道德风尚
C、对外开放程度D、传统文化积淀
7、一种道德行为多次重复出现,就会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即为()
A、道德情感B、道德思想
C、道德品质D、道德意识
8、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对自我生命和社会人生的体验、认识、调整和控制等所达到的总体精神状态和修养程度,称为()
A、人生实践B、人生信念
C、人生理想D、人生境界
9、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文化权利?()
A、科学研究自由B、出版自由C、文艺创作自由D、欣赏自由
10、在一个国家里,由部门法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称为()
A法系 B法律体系
C法学体系 D法的历史类型
11、大学生中存在的“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爱情观是属于()
A、误把友谊当爱情B、只重过程不顾后果
C、片面、功利化的对待爱情D、错置爱情的地位
12、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在心理或行为上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是()。
A、人际关系B、平等互助
C、人际交往D、公共生活
13、下列处罚方式中,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的是()
A罚款 B罚金
C拘役 D剥夺政治权利
14、下列选项中,属于公民基本权利中监督权利的是()
A通信自由 B批评建议权
C受教育权利D宗教信仰自由
15、在我国,有权对诉讼活动实行专门法律监督的机关是()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仲裁委员会
16、王某在某服装店挑选风衣,店员向王某推荐了一款。王某试穿后觉得不合适,便脱下来要走,店主却强迫王某买下了这件风衣。店主的这一行为侵犯了王某的()
A财产安全权 B损害求偿权
C维护尊严权 D选择商品自主权17、12岁男孩小明的父亲作为小明的代理人为小明买了一架钢琴。这在民法上称为()A法定代理 B委托代理
C指定代理 D授权代理
1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下列权利中,属于人格权的是()A债权 B亲权
C所有权 D生命权
19、关于法律的溯及力问题,我国刑法采取()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的原则D从轻原则
20、管制作为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一种刑罚方法,其执行机关是()
A司法局 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D公安机关
2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男女结婚的法定年龄为()
A、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B、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
C、男不得早于18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D、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22周岁
22、我国的立法机关是()
A、全国人大B、全国政协C、省人民政府D、司法机关
23、甲的邻居出门在外。正值暴雨倾盆,甲见其盆花放置在外,将会被暴雨淋坏,遂将盆花搬进自己家里。甲的行为是()
A、不当得利B、非法占有 C、侵权行为D、无因管理24、17周岁的公民刘某在一家个人独资企业打工,所得收入足以维持个人的日常生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刘某()
A、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B、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D、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5、甲乙二人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违约应向另一方支付违约金5000元,由于甲擅自毁约,造成乙8000元损失。按照法律规定,甲应向乙支付()
A、违约金5000元,并赔偿损失8000元B、违约金5000元,不再赔偿损失
C、违约金8000元,再赔偿损失3000元D、违约金5000元,再赔偿损失3000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是()
A、法律B、习惯C、风俗D、道德E、信仰
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D、爱自己的国家E、爱自已
3、大学生对人生的态度应该是()
A、人生需认真B、人生当务实C、人生应乐观D、人生要进取 E、人生要享乐
4、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D、服务群众 E、奉献社会
5、下列对理想表达正确的是()
A、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B、理想渊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C、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D、理想就是实现个人的一切愿望E、理想等于现实
6、杨某与刘某在日常生活中有矛盾。杨某为了泄私愤,造谣说刘某生活作风有问题,致使刘某的生活和工作受到很不利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刘某可以要求杨某承担的民事责任有()
A停止侵害 B返还财产
C消除影响 D恢复名誉
E赔礼道歉
7、下列关于缓刑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缓刑是一种主刑 B缓刑是一种附加刑
C对于累犯不得宣告缓刑 D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都可宣告缓刑 E对于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自身的表现,暂缓执行原判刑
8、在下列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中,属于经济生活和物质利益方面权利的有()
A、财产权B、继承权
C、劳动权D、言论自由权
E、物质帮助权
9、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属于一般行政法的有()
A、行政处罚法B、教育行政法
C、行政复议法D、公安行政法
E、行政程序法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的权利有()
A、公平交易权;获得有关知识权
B、损害求偿权;对经营者的监督权
C、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
D、人身与财产安全权;选择商品和服务自主权
E、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结社权;商品和服务真实情况知悉权
三、判断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判断是非,并说明理由。)
1、心理健康的人往往有充足的睡眠,失眠意味着心理有问题。
2、“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3、重视友谊就要搞好关系,保持一团和气。
4、2000年4月底,甲某与乙某多次密谋共同实施抢劫,并为此准备了凶器。2000年5月上旬,甲某、乙某携带凶器多次于夜间在偏僻小路旁守候,欲抢劫行人财物,但均未遇见行人。2000年6月,甲某和乙某在公安机关例行检查中被查获。甲、乙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5、为了担保债务的履行,债权人甲与债务人乙约定,乙将自己家的电脑移交甲占有,在乙不能履行债务时,甲有权就该电脑的财产价值优先受偿自己的债权。这种担保方式即为抵押。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八荣八辱” 的科学涵义是什么?
2、简述大学生如何成为忠诚的爱国者。
3、简述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及其构成要件?
4、简述刑罚的概念及其特征。
五、论述题(共1题,8分)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试论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道德的必要性。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张华是第四军医大学七九级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他说:“一个人为着一个伟大理想而活着、战斗着,他就会成为一个崇高的人,就会从庸人的鼠目寸光中,从苟且偷安和贪生怕死中解放出来。”1982年,他为救一位落入粪池的69岁老农而献身。张华牺牲后,他的英雄事迹在第四军医大学以及全国产生了强烈反响。第四军医大学迅速掀起了学习张华的热潮,并使这项活动持续至今。张华所在的二大队改成了“张华大队”。十多年来,张华大队拥有三个百分之百:英语四级通过率百分之百;服从分配,自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百分之百;毕业生成才率百分之百。张华的生命在越来越多的人身上延续。在学习张华的活动中,有位大学生投书报刊,提出“张华救老农值不值得”的疑问。他认为:“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舍身救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农,等于拿金子去换石子,是毫不值得的。”问:张华为救老农而献身值不值得?请根据人生价值理论予以评说。
2、被告人章某某,男,30岁,农民,住浙江兰西市墩头乡溪滩村。被告人章某某于1992年麦收时,曾为晒场之事与本村村民祝某(被害人)发生争吵,遭到祝的辱骂,对此怀恨在心 ,伺机报复。5月14日早上,章某身藏铁棍,到祝家见祝挑粪外出,举棍朝祝头颅部猛击数下,致祝当场死亡,尔后将尸体扔入水缸中,并在水缸中洗净铁棍和手,用水冲洗地上的血迹,然后逃离现场。回家后立即将溅有血迹的衣,裤及布鞋烧毁,继尔将未烧完的布鞋底和灰埋于其父稻田中,将铁棍藏于其父家中,然后骑车外出理发。
请回答:章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并就本案分析构成该罪的四个主客观方面要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分)
ABCDABCDDBBCABCDADCDAADDD
二、多项选择题(20分)
1、AD
2、ABCD3、ABCD
4、ABCDE
5、ABC
6、ACDE
7、CE8、ACE
9、ACE10、ABCDE
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
1、答:错(1分)。心理不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不良状态,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等于心理不健康,更不等于心理疾病。(2分)
2、答:错。(1分)分析:“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是合理利己主义的一种表现,它以个人为目的,以他人和社会为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虽在实现个人目的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也为社会做了一定贡献,但其实质是利己主义的,自身不能解决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冲突。(2分)
3、答:错;(1分)重视友谊既要搞好关系,保持一团和气,又要坚持原则(2分)
4、答 :错;(1分)甲、乙的抢劫行为属于犯罪未遂,甲、乙因未遇见行人,并未抢到任何财物,而抢劫犯是典型的结果犯,故二人的抢劫行为属于犯罪未遂。(2分)
5、答 :错;(1分)此为质押。作为担保物权,质押必须转移担保物归债权人占有,而抵押是不转移抵押物的占有的。(2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八荣八辱” 的科学涵义是什么?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1分)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1分)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0。5分)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0。5分),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0。5分)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0。5分)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0。5分)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0。5分)
2、自觉维护国家利益,(1分)促进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1分)增强国防观念,(1分)以振兴中华为己任。(2分)
3、答: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自己的过错、实施非法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对受害人承担的民事责任。(1分)其构成要件有:
(1)损害事实的发生。(1分)
(2)致害行为的违法性。(1分)
(3)违法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4)侵害人有过错。(1分)
4、答:刑罚是指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一种强制性的法律制裁措施。(1分)
(1)只能适用于犯罪分子;(1分)
(2)是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措施。(1分)
(3)必须由刑法明文规定;(1分)
(4)只能由国家审判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决定;(1分)
五、论述题(8分)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试论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道德的必要性。
(1)社会主义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2分)
(2)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道德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
容和中心环节。(2分)
(3)人是要有道德的。要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就要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道德。(2分)
(4)要能形成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就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道德,而且,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也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的。(2分)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值得。(2分)张华舍身救人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他的行为创造了宝贵的精神价值。精神价值对社会对他人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在推动历史进程方面,精神价值比物质价值更具有深远的意义。(4分)
2、答案要点: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2分)
A、犯罪客体是使我国刑法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本案的犯罪客体即祝某的生命权利。(1分)
B、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只犯罪所采取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和由此行为引起的危害结果。本案中章某蓄意行凶,用铁棍击打祝某头部,致其死亡。(1分)
C、犯罪的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本案 中的犯罪主体为章某,为一般主体。(1分)
D、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危害社会的行为及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包括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祝某在主观上是犯罪的直接故意。(1分)
第五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收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收获
我相信每个大学生在初进大学的时候都会有一种迷茫,因为我们发现自己突然变了一种身份,于是我们开始大量这个偌大的圈子,寻找着自己的人生坐标和前进方向。我想这个时候大学生亟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是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大学生必修,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生的本质特征,联系大学生的发展,能更好的引导大学生突破黑暗 去努力追寻自己的梦想。能帮助大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大量素材和生动事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料,获得真、善、美的心理启迪,正确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和方法,提高综合素质,从而为社会培养有用的栋梁之才。具体的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第一,适应转变,认清使命。经历了“黑色六月”的大学生带着对大学生活的理想和憧憬步入了大学校园。然而现实中的大学及其大学生活往往与这些“骄子”心目中的大学及其大学生活有着较大的差异甚至有着强烈的反差。让大学生感到苦恼、烦躁、沮丧和失落。通过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绪论不同角度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大学及其大学生活,迅速调整方位,积极适应大学生活。在这一章里我们通过对大学精神,大学使命,大学为青年学生成才提供的条件等的描述,揭示了大学的内涵及其接受大学教育的本质意义,以期引导大学新生珍惜大学生活,把握机遇,尽快找准成才的立足点,迎接挑战,为尽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而努力。
第二,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一部分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重要内容。人的本质,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等是大学生经常思考的问题。当代大学生因其生长在改革开放年代,置身于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使其人生选择尤为艰难。因而需要我们坚定理想信念,永葆思想上的纯洁和先进;勤奋刻苦学习,永葆理论上的清醒和成熟;勇于开拓创新,永葆学习中的生机与活力。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的精神支柱、政治灵魂,是思想行为的“总开关”。作为一名大学生,必须把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奋斗动力和行为坐标。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别是非的标准。为此,要切实把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强化系统性、条理性,以勤奋学习为先导,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创造性开展学习奠定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大学学习生活中,担负着专业学习的重任,面临的任务是艰巨而复杂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中,勇于开拓创新,勇于大胆实践,不断总结以往学习的经验,谋划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开创新局面。
第三,加强素质修养,提高道德水平。素质修养和道德水平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有着优良传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盼,也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要求。这一章从揭示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入手,追溯了公民道德的历史渊源,介绍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革命道德和世界道德文明成果,根据21世纪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主要内容和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提出了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公民道德及其提高大学生公民道德水平的途径和方法。为大学生追求高尚人格、不断攀登人生高境界提供了阶梯。
第四,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律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这一章介绍了法律的精神贯穿于我国法律的始终,告诉我们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同时,也介绍看作为国家的一员在享受权利的时候应该勇于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全民的合法权益。不忘记尊重和承认他人的合法权益,坚决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使社会主义法制得以真正实现。
大学的生活是丰富人生的一种历程,为我们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成长平台,我们要抓住眼前的任何机会去锻炼自己,历练自己,充实自己,改变自己。一个学期下来,我经受了大学生活上的磨练、专业学习上的考验,在老师们的教导下、同学们的帮助下以及自己的坚持不懈、不断进取,对大学有了初步的了解与适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又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知识性,学习这一课程,提升了我的法律知识,增加了哲学的智慧。同时,通过一些有益的活动,锻炼了自己能力,增强了自己的人格素质,完善了自己人格魅力的修养和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