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周周清二十二+古诗鉴赏答案
必须掌握的几种类型和常用意境词
1、鉴赏主题常考类型
思乡思国、托物言志、建功报国、热爱自然(山水田园)、感时伤怀等。
2、概括景物特点(意境或画面氛围特点)常用词语
孤寂冷清、萧索凄凉、恬静优美、清新淡雅、绚丽多姿、鲜艳明丽、清幽空灵、雄浑壮阔、苍茫辽阔、空旷辽远等。
思乡思亲
一.1.(主题型考题)表现了诗人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情感),千言万语,唯恐遗漏了一句。
2.作用题(内容)“意万重”指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结构)为全诗张本。
二.1.写出了冷露的轻盈无迹,桂花浸润已久。(含义)渲染出一种清冷的意境。(作用)
2.(赏析语言题)设问,用“尽望”“不知”“落”(怎么写)表面上写中秋月明,赏月的人很多,不知道秋思落在谁家(写什么),实际上表现自己对月怀念故乡亲人的情思,含蓄深沉(为何写)。
三.1.“落”写松子落地也能听得见,表现了山林之空幽,对友人的怀念及友人对自己的怀念。2.怀念友人的诗人和友人两地相连,表达了异地相思的深情。
送别诗
四.1.“望”写出了送别时放眼天涯,一直到看不见,还在继续望,表现了浓浓的惜别之情。
2.写出了春江烟云弥漫,辽远而又苍茫,烘托了离人迷蒙无奈的心绪和依依不舍的情怀。借物抒怀
五.1。(意境型考题)开放得早,冰清玉洁(雪白纯洁)(特点,高度概括的2个以上的不同角度的词或短语)
2.“疑”字写出了诗人远望似雪非雪梅花的迷离恍惚之境,最后定睛一看,才发现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写什么),也表现出他的惊喜和赞美之情。(为何写)山水田园诗
六.1.(意境型考题——景象)写出了天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嶙嶙白石,显得特别清浅可爱,树叶也因天寒变红二稀少(具体描述)的空阔(高度概括的形容词)的景象。
2.夸张,写出了浓翠欲滴的山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山居生活的喜爱。托物言志诗
七.1.菊花满篱(多),开得旺盛。诗人绕着菊花看了一遍又一遍,流连忘返,不忍离去。
2.通过“不是”“偏爱”“更无”写菊花石百花中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可赏,虽说不是“偏爱”,实际表现了诗人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和对高洁隐逸的追求(孤高自赏)。
哲理诗
八.1.“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写出了诗人既抱希望又担忧不安的心态,“依旧”表明确实雨过天晴,经历风浪后的欣喜。
2.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终归会平息。人生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只要逆流而上,搏击风浪就能达到青山绿水的理想境界。(题中的“情感”改为“哲理”)
边塞诗
九.1。不矛盾。反衬手法,“新声”与“旧别情”对比,琵琶虽不断奏出新曲调,更反衬出戍者的离愁别绪。
2.前三句叙事抒情,这一句写景,渲染了一种浑阔悲壮的氛围,烘托浓浓的思乡之情。
第二篇:高二古诗鉴赏周练习答案文档
高二古诗鉴赏周练参考答案
1.(1)该诗表现了作者的思乡盼归之情。(2分)
作者先借景抒情,以凄清的秋景表现内心惆怅,再写自己客居楚地,想到亲人不觉落泪,而要归去却水天茫茫,找不到归路。(3分)
(2)诗歌颈联运用了虚实相生的写作手法(联想想象)。(2分)
上联写诗人自己在旅途中思念家乡和亲人,不禁落下泪来;而下联是作者想象自己的亲人在家乡的襄水之滨遥望着天边驶来的船帆,盼望着自己归来。(2分)
作者用想象的景象将“思念”的内容落实,自己一方与亲人一方彼此呼应,不仅丰富了诗歌内涵,扩大了诗歌境界,而且真切表达诗人的思归之情。(2分)
2.(1)特点是春寒料峭,阴晴不定(1分)。颔联写春天细雨湿衣,写出了寒冷(1分),颈联写傍晚时分夕阳西下,体现阴晴不定的特点(1分)。
(2)视听结合(1分),虚实相生(1分,想象或虚写亦可)的表现手法。情感:依依惜别之情(1分)和对朋友的牵挂(1分)。
(3)尾联体现了诗人仕途不顺、官场失意的情怀(1分)。诗人借朋友传话给湖南相识的的人,自己“青袍今已误儒生”,仅仅做一员小官,耽误了自己的前程(2分)。
3.(1)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月夜倚楼眺望、思念久别未归的丈夫、一往情深的闺中少妇形象。表达了少妇思念丈夫的愁苦和对丈夫长期不归的怨恨。(5分)
(2)这首词是抒发“闺怨”的名篇,构思新颖独特,采用了篇末点题的手法。(或答采用了设置悬念的手法)上片全是写景,写水流,写山愁,却不言明是何人因何而发愁。下片直抒胸臆,写思念,写怨恨,直到最后一句“月明人倚楼”才点出主人公的身份,是画龙点睛之笔,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6分)
4.(1)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概括了草堂周围的环境,一弯清流绕宅而过(1分);传达出诗人与周围自然山水的融合无间,体现了诗人的自适和惬意。
(2)两联四句,每句一景(或“一事”),是赋的铺陈手法;从景物(环境)和人事(人物活动)两个方面展开描写,典雅的环境和闲适的人物活动相互映衬;细节描写。(每点1分,写出三点即得满分)[来源:学§科§网](3)眼前悠游闲适的生活,是建筑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上的,曲折地表达出漂泊异地的窘迫;(2分)一旦俸禄供米发生了问题,一切就都谈不到了,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2分)
第三篇:第九次周清答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九周清试题答案
1.B2.B3.C4.B5.B6.C7.D8.C9.A10.A11.B12.C13.B14.C15.B16.D17.C18.D19.C20.A21.C22.D23.D24.D25.B
26.(1)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一个和平发合作负责任的大国。(2)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7.(1)现今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未来子孙。(2)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3)环境严重污染。(4)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需要我们青少年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28.(1)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2)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3)因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4)启示我们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因为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29.(1)①爱国主义、自强不息;②团结统一;③勤劳勇敢。(2)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3)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30(1)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可持续发展战略。(3)答案示例:①大力发展核电。②利用风能、太阳能。③发展循环经济。④植树造林。
31.(1)答: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2)答:○1有利于维护国家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有利于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4有利于扩大内需,减少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32、答(1)不对(2)对待本国和世界文化的态度应是○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2文化存在差异,各有千秋,我们应平等尊重各国文化○3我们要把弘扬本民族文化与借鉴外来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33、答.(1)答:资源、环境、人口问题严峻,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2)答○1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答:○1大力宣传可持续发展战略 ○2为保护资源环境作贡献,如:不乱丢纸屑、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随手关掉龙头等。○3与破坏资源环境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第四篇:2011年二十二周周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2011年12月19日-12月25日 第二十二周
一、主要工作内容:
2011年12月12日:处理随州、襄樊、黄石GL业务与AP业务。2011年12月13日:处理随州、襄樊、黄石GL业务与AP业务,参加xx老师的课程讲解《支付风险》等。
2011年12月14日:处理随州、襄樊、黄石GL业务与AP业务,处理随州、襄樊、黄石GL业务与AP业务,参加xx老师的课程讲解《人力费用》等。
2011年12月15日:处理襄樊、随州AP业务,处理襄樊GL业务。2011年12月16日:处理襄樊、荆州、黄石GL业务与AP业务。
二、工作感受:
本周是我在合众人寿的第五周。
首先,本周,从山东、江苏、河北等地调来了四位机构老师,以指导和帮助我们完成总公司财务集中项目组的年结工作。很幸运的是来自河北的张建老师就在我后面办公。由于接近年结,很多平时遇不到的业务处理与问题,都在这一段时间集中显现了。多亏了张老师的指导,让我有信心也有能力去从容面对。
其次,本周xx老师与xx老师分别对我们的《支付风险》和《人力费用》课件进行了简单的讲授。很明显可以发现,两位老师在讲课之间都进行了细心的备课工作,对原有的课件进行了很详细的完善与丰富。可能是自己对业务处理还不够熟练,对课程理解起来还有一些小小的困难。但是经过他们的讲解,使我对相关的知识有了很多的感悟。
第三,就是本周的工作错误问题。本周机构有一笔GL业务,由于机构失误,给我了一个错误的记账模板,也由于自己的马虎,按照这个错误的模板处理入账。但是复核老师发现了错误,并指示我讲这个面单退回了。很不幸,机构重新扫描上来的模板仍然是错误的,这一次我犯了同样的错误,复核老师也没有发现纰漏,最后过账了。经上级部门核查,我们只能对这笔业务做冲销处理并重新入账。这很明显,在第二次处理这笔业务时我就应该仔细检查的,但是我没有发现问题,这至少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提醒,今后对这种退回后的面单更应该细心谨慎处理。
每天都是新的一天,继续努力吧!
第五篇:第四次周清全部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周清试卷(4)
满分100分(卷面5分)时间50分钟
出卷人:佘世勇
班级
姓名
得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汉字写拼音(1分×10)
Tì tǎng(倜傥)
lín lí(淋漓)人迹hǎn zhì(罕至)cuán(攒)成人声dǐng fè(i 鼎沸)绽(zhàn)开
徘徊(pái huái)qiáo cuì(憔悴)...干sè(涩)zhù(贮)蓄
2、结合句子的意思填字或词语(2分×5)
①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_咄咄逼人________;②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___憔悴______;③收拢___敛___ ④少有人来___人迹罕至___________ ⑤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___美不胜收___
3、默写下列古诗文(2分×10)
①吾日三省吾身:__为人谋而不忠乎?__与朋友交而不信乎__?___传不习乎__? ②学而不思则罔,_思而不学则殆____。③___逝者如斯夫___,不舍昼夜。④子夏曰:“__博学而笃志___,切问而近思 ⑤_不义而富且贵____,于我如浮云。
⑥夜发清溪向三峡,___思君不见下渝州___。⑦正是江南好风景,__落花时节又逢君____。⑧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_____。
4、名著阅读填空(2分×5)(1)“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句中的“他”是指___寿镜吾______,出现在《_____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__________》一文中。
(2)《五猖会》中“我”要去看__迎神赛会__________,结果被父亲撞见,父亲要“我”背诵《__鉴略____》。
(3)《朝花夕拾》的原名叫________旧事重提______________。
5、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2)(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排比)(2)怪石嶙峋,形态各异,或如走兽憨态可掬,或如猛禽展翅欲飞,或如仙女亭亭玉立(比喻或者排比)
6、修改下列病句(2分×4)
(1)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1N1流感不再扩散。__删不___(2)学习对联可增长见识,启迪智慧,增加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____把增加换成提高_____(3)随着天气的转凉,使我穿上了那件珍藏了很久的羽绒服。__删掉使___________(4)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样造成的。______删掉造成的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2分+4分+2分)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是全社会对“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崇高敬礼,在我国第33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临之际,学校举行教师节庆祝活动,请你也参与进来。(1)请你为这次活动补写宣传语
天天勤业敬业做表率,_______(一生教书育人乐奉献)__________________。
(2)班级举办了“感念师恩,让心灵飘香”为主题的演讲活动,你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设计一段开场白。
____________又是桂花飘香的季节,又是天高云淡的的秋季,教师们开始了辛勤的耕耘,学子们开始了新的学年。第33个教师节带着秋的神韵向我们走来。在这欢乐的时刻,请让我们一起祝福天下的老师,节日快乐___________。
(3)七(16)班为教师节设计了一张卡片,请你写上祝福语:____________您是一把伞,为我遮风避雨;您是一盏灯,为我照亮前程。衷心祝福您,我永远敬爱的老师_____。
8、现代文阅读(25分)
故乡
梁孟伟
①故乡,是一幅秘藏的圣符,是一座精神的殿堂。
②儿时的故乡,留给我更多的是一份苦涩的记忆。冬天,穿着用人力车外胎做成的“皮草鞋”,鞋面用几根皮条串联,双脚常常被冻得僵硬麻木,捂上一层稻草,才会感到暖和一点。夏天,圆月在天时,我们就得起床,打稻挑谷直到中午田水发烫;下午挑粪插秧种出满田星星。“嗡嗡”的蚊子“亲吻”着肌肤,蚂蟥总是在腿上吃得滚圆……缺吃少穿、终年劳累的生活压得我直不起腰背。我曾一次次爬上高高的山冈,久久眺望山外的世界;一次次诅咒贫穷的故乡,发誓要找一个幸福快乐的地方。
③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我逃难似地离开了故乡,终于完成了乡下人到城里人的身份转换。除了探望父母回家小住几天外,我很少回去。故乡的山水日渐模糊,故乡的乡音日益陌生。
④记得有一年,因病休养期间,儿时的玩伴把我接回故乡小住了一段时间:乡亲们用古铜色的脊背,背我走过村前的木桥,张家大妈王家阿婶端来飘香的饭菜,董家大叔吕家兄弟送来欢声笑语……啊,在温馨甜蜜的故乡,我的每个毛孔都自由地舒张,每个细胞都享受着抚爱;我的灵魂得到了洗濯,心胸变得澄澈。
⑤于是,我发现,尽管我已身为城里人,但对故乡依然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留恋,而且,这种留恋一直深藏心底,不仅没有随时间流逝而消失,反而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静静的村庄、浩瀚的蓝天、悠悠的白云、潺潺的小溪、窄窄的小桥构成了故乡诗意的轮廓,也构成了我的精神家园。
⑥我梦想着退休后回归故乡,安享与乡亲们“把酒话桑麻”的田园生活。正当我为建房选址、设计忙得不亦乐乎时,却传来故乡要修筑水库的消息,网上甚至传出了库区的三维地图。忽然,我有一阵被掏空般的晕眩、一种被连根拔起的痛感。原来,故乡的根已经深深扎入我的心田。我曾走过一个又一个城市,换了一个又一个岗位,心里却一直茫然;梦还有多久?路还有多远?短暂停留,回头凝望,这才发现,惟有故乡的方向能让我内心踏实,安定。
⑦为此,我特地回了趟故乡。一路上我在想,故土难离是国人的传统,安土重迁更是国人的习惯。在乡亲们的心底,故乡的脐带真能一刀剪断?
⑧可奇怪的是,乡亲们表现得比我想象中要平静得多,不过,偶尔也会感受到两种不同的心境:老人们还幻想着修建水库的选址可以更改;年轻人却关心着水库什么时候开建……
⑨天近黄昏,我在村头流连。四周是那样恬静,暖风吹拂发丝,花草散发芬芳,沿着小径,慢慢地、慢慢地走……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依恋,就像暮蔼一样越来越浓,直到月华照亮了我的泪眼。
⑩故乡是一首诗,一首越吟越舒心、越吟越思念的诗。而明天,故乡就要变成一片泽国;而明天,乡亲们也将要搬离这片曾经生养自己的土地。
⑪今后,我只能梦回乡关!(有删改)
13.第③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结合全文赏析第⑦自然段划线的句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面对故乡即将被淹的现实,老人和年轻人为什么会表现出不同的心境?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开始写“我”一次又一次的诅咒故乡,后面又写“我”因故乡建水库被淹而痛苦,这样的安排却并不矛盾,为什么?(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删改)
13.第③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3.内容上:交待了自己“远离”故乡的途径与时间,及成为城里人后对故乡日渐陌生。与后文对故乡的留恋形成对比。3分
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诅咒故乡、发誓离开”的情节;引出下文“我重回故乡及心理变化”的叙写。3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构思,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层面作答。这一段共三句话,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句交代离开家的时间为“恢复高考的第一年”,离家的意义是“逃难”,“完成了乡下人到城里人的身份转换”;第二句话写自己平时很少回家;第三句写因此日渐疏远故乡。从内容上看,与后文对故乡的情日浓形成了对比。结构上,这是典型的过渡段,承上(诅咒故乡,发誓离开)启下(引出重回故乡及心理变化。)
14.请结合全文赏析第⑦自然段划线的句子。(6分)
在乡亲们的心底,故乡的脐带真能一刀剪断?(两种答案都行)
14.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2分将乡亲们与家乡的联系比作脐带2分,生动形象地表明故乡对于乡亲们来说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2分
②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明自己不希望也不相信乡亲们会隔断与故乡的联系,同时表达了对故乡的不舍与眷恋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文中的重点句子。如果明显使用了某种手法,要答出来。这个句子中,作者把乡亲们心底的故乡比作“脐带”,反问“真能一刀剪断”意思是“不能剪断”。从比喻的角度来看,意在表明乡亲们浓浓的故土情结,难以割舍;从反问的角度看,是说作者的乡土之思是不能被割断的,这就表明了即使漂泊在外的游子,也有着浓浓的乡土之思。
15.面对故乡即将被淹的现实,老人和年轻人为什么会表现出不同的心境?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6分)
15.老人:生于故乡,长于故乡,已经习惯了故乡的生活。对搬离之后的未知生活心怀担忧,加之故土难离、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所以不希望离开。(情感、观念)3分
年轻人: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一可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二可借此机会,走出乡村,改变现状。(改变故乡、改变自己的机会)3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民族文化心理特点。老人,包括“我”。从⑥⑦段来看,故乡的根已经“扎入我的心田”,“惟有故乡的方向能让我内心踏实,安定”,故土难离的传统和安土重迁的习惯,使我们不愿离开故土;年轻人的想法文中并没有提及,要结合生活经验作答,如年轻人则希望通过移民搬迁,创造出走乡村,实现致富的梦想。
16.文章开始写“我”一次又一次的诅咒故乡,后面又写“我”因故乡建水库被淹而痛苦,这样的安排却并不矛盾,为什么?(7分)
16.这样的安排,体现出“我”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故乡的认知与情感也发生了改变;2分 诅咒故乡,是因为故乡的贫瘠,让儿时的我备尝艰辛;2分 感到痛苦,是因为自己依恋的故乡(精神家园),即将被淹没,以后只能梦回乡关。3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选文第②段省略号后的“缺吃少穿、终年劳累的生活压得我直不起腰背”这句话,总结上文,概括了“我”诅咒故乡的原因
11段“今后,我只能梦回乡关”在于故乡的贫瘠,让“我”苦不堪言。文章第○,呼应前文修水库移民,同时说明故乡被淹,自己再也见不到温馨甜蜜、如诗如画的故乡,只能在梦中回到故乡,令人苦痛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