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七章新教育的理想课堂
第七章新教育的理想课堂
一、理想的课堂含义:是指通过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将人类文化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追求高效课堂与个性课堂。
二、理想课堂的三个层次?
1、有效课堂研究;
2、对课堂的多元文化理解;
3、风格与个性的课堂
其中有效课堂强调日常课堂教学研究的三项基本任务,即:学校里的日常教学研究不应该是为了上好表演性质的公开课、竞赛课而进行的,而应该是为了提升每一个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应该是为了赛课作准备而开展,而应该是为了改进每一堂课的质量而进行教研——包括识字课、计算课、复习课、试卷讲解课在内的所有学科教学;不应该只关注到几个课堂上有精彩发言的学生,而应该关注、检测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四种课堂话语是什么?
1、公开课的课堂话语;
2、面向应试的课堂教学话语;
3、民间校本课堂教学话语;
4、学院派课堂教学话语。
四、理想课堂的六个度是什么?
1、参与度;
2、亲和度;
3、自由度;
4、整合度;
5、练习度;
6、延展度
五、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是什么?
朱永新描述的理想课堂第一重境界为:落实有效教育框架,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这个框架分为教学目标、预习作业、个体学生学习清单和教学板块。“预习”被朱永新称为这个框架的一大特色,“预习是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不应只是为课堂教学做一些准备工作,而应尽可能地针对所有教学目标,是真正的自主学习。”
教师列出个体学生学习清单,也是为了重新确立“教为学服务,让学生的学习成为课堂的真正核心”的思想。
教学板块则要求课堂清晰划分若干板块,注上每个板块要解决的目标及可能所需时间,在讲究必要的节奏、方式的灵活多样的基础上,让每一分钟都有所计划、富有成效。理想课堂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
这里所讲的“知识”,不能理解为静态的写在书本上可以朗读出来的知识,而要视为一个动词,一个有待重新发现的事物奥秘,以及发现这种奥秘的方法和过程。朱永新认为,优秀的课堂教学,就是要重现这一神奇的发现与创造的过程。核心是智力挑战、思维训练。理想课堂第三重境界是: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朱永新认为,理想课堂不会停留于人与知识的对话这一维度,而要展开三重对话:人与知识(世界、文本)的对话、人与他者(教师、学生、其他读者)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反思性的)。
新教育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只是提供我们观察课堂、理解课堂、构筑课堂的一组模型,一组阶梯式的范型。这组范型,是新教育实验对课堂教学持久思考、实践的又一个里程碑——从里程碑这个字面的最初意义上来理解。它是继新教育构筑理想课堂的六个度和新教育有效教育框架之后,新教育实验在课堂教学及课程方面诸种思考与探索的一个小结。
第八章新教育的每月一事
1月,让我们学会吃饭;
2月,让我们不闯红灯;
3月,让我们一起去种树;
4月,让我们去踏青!
5月,让我们学会扫地!
6月,让我们学唱一首歌; 7月,让我们去玩球去;
8月,让我们笑着和别人打招呼; 9月,让我们每天阅读十分钟; 10月,让我们给爸爸妈妈写封信; 11月,让我们做一回演讲者;
12月,让我们每天记录自己的生活。
第二篇:朱永新解析新教育理想课堂三境界
朱永新解析新教育理想课堂三境界
课堂之于教师,犹如田野之于农人、舞台之于演员,但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如何上好一堂课?这成为不少教师心头挥之不去的疑问。
7月13日,在新教育实验第八届研讨会上,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提出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一解教师心头之惑。
四种“课堂话语”
其实,关于课堂教学的研究,源远流长。
从孔子的“愤悱启发”到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从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到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从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到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几乎所有教育学者都试图破解课堂教学的奥秘,并为此贡献了许多知识与智慧。但朱永新认为,“大部分一线教师仍然没有找到‘芝麻开门’的方法。”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当代中国的教育界人士也积极投身其中,研究不辍,出现了四种主要的“课堂话语”:“公开课的课堂话语”、“面向应试的课堂教学话语”、“民间校本课堂教学话语”、“学院派课堂教学话语”。
“公开课占据了公开的、桌面上的话语,面向应试的课堂教学话语则成为桌面下的更日常、更普遍的事实话语。”朱永新表示,“这两种课堂教学话语都不是我们想要的理想课堂话语。”
而后两种话语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所接受。它们是以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为代表的民间标本课堂改革话语和以叶澜、钟启泉、王荣生、顾泠沅等人为代表的课程理论+实验的学院派课堂教学话语。
在朱永新看来,民间的课堂实践正成为热潮,日渐从教师的表演改变为学生的学习,从少数课的卓越表演改变为追求每一堂课的实效,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值得关注和尊敬”。
而学院派的话语因其复杂性,一线教师难以理解与掌握,“课堂占有率”还很小。“但因为这种话语的历史深度,以及科学的态度,它或许是最有生命力的,并能对明天的课堂教学产生深远影响。”朱永新说。
一个“自我定位”
为了构筑理想课堂,新教育对以上四种课堂话语进行了研究性理解、批判性吸收、创造性调和。目的是提出新教育课堂话语的自我定位——想要拥有优质公开课的课堂活力,但更想让活力呈现于日常的课堂中;想拥有应试课堂话语同样想要的成绩,但希望是以一种人性的、人道的、科学的方式来实现;想如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民间标本课堂改革话语一样,是简明的、基于自身的,但也希望它是能够经得起学理解释的;希望是能被高度理论化的,但更注重应用于实际的课堂上。
拥有这样一个理想的课堂,“‘让师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幸福生活’才有了根。”朱永新说。
他认为,如果课堂不能给学生以智慧的挑战、情感的共鸣、发现的愉悦,而只是让他们成为一个容器消极地接受、被动地应付,学生一定不会享受幸福完整的幸福生活;如果不能让教师的生命在课堂里发光,魅力不能在课堂里展现,教师只会成为“到死丝方尽的春蚕”和“成灰泪始干的蜡烛”。
“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这是王阳明在数百年前描述的一种可怕状态。为了让学生远离这种状态,新教育人开始了研究:2002年,理想课堂的“六度”(整合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延展度、练习度)正式提出;2004年,“构筑理想课堂”成为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有效课堂”、“课堂的多元文
化理解”和“风格与个性化课堂”的研究目标确立; 2008年,有效课堂的框架正式在学校进行田野探索,并锤炼出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
三重“理想境界”
朱永新描述的理想课堂第一重境界为:落实有效教育框架,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这正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希望寻找到的规范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模式。事实上,自古至今,形形色色的课堂模式层出不穷,但缺乏一个公认的课堂结构,一个可以有针对性地描述课堂、反思课堂、讨论课堂的结构。“正是因为这一公共课堂话语的缺失,在课堂评议时,参与者往往自说自话,用不同的词典解释同一堂课,最终无法通过有效的对话,达成共识。”朱永新说。
这成为新教育人进行课堂框架研究的起点。“我们希望这个框架,可以成为我们理解课堂的一个工具。”朱永新表示。
这个框架分为教学目标、预习作业、个体学生学习清单和教学板块。“预习”被朱永新称为这个框架的一大特色,“预习是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不应只是为课堂教学做一些准备工作,而应尽可能地针对所有教学目标,是真正的自主学习。”
教师列出个体学生学习清单,也是为了重新确立“教为学服务,让学生的学习成为课堂的真正核心”的思想。
教学板块则要求课堂清晰划分若干板块,注上每个板块要解决的目标及可能所需时间,在讲究必要的节奏、方式灵活多样的基础上,让每一分钟都有所计划、富有成效。理想课堂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
这里所讲的“知识”,不能理解为静态的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要视为一个动词、一个有待重新发现的事物奥秘,以及发现这种奥秘的方法和过程。朱永新认为,优秀的课堂教学,就是要重现这一神奇的发现与创造的过程。核心是智力挑战、思维训练。
理想课堂第三重境界是: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朱永新认为,理想课堂不会停留于人与知识的对话这一维度,而要展开三重对话:人与知识(世界、文本)的对话、人与他者(教师、学生、其他读者)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反思性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课堂教学不仅实现了知识的复现,而且也实现了人的复活——师生生命的复活。”朱永新表示。
第三篇:构建课堂新理想 实现理想新课堂
教育论文
构建课堂新理想 实现理想新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语文教学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在注重工具性的同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学中,我以新课改为契机,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新路子,努力构建课堂教学新理想,师生共同实现理想新课堂,为切实改变学生的生命状态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课堂教学中注重人文主义思想渗透和人文精神关怀,凸现学生生命的灵动
人文精神所涵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判断、审美理念、对历史的认知与认同、集体意识、关怀意识、道德意识、生命意识和国家意识等等是一个人立身处世、健全人格的基石。如果这些东西模糊不清,人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拼搏的理由,他就有可能走向虚无、反动甚至罪恶,在这种状况之下,即使有再丰富的知识,也毫无用途。而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多是用对知识机械割裂式地传授来代替学生主体的一种感染、一种参悟、一种建构。这样缺少人文精神的课堂是毫无生机毫无前景的课堂。所以依据新课改理念探索、构建、实践课堂新理想,就成了我教学工作中关注的重中之重。
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是世界短篇小说长廊中的一篇不朽之作,它表达了一个永恒不变的爱的主题。在教学这篇文章之前,我先讲了一件事:一对新婚夫妇在路上遇到了一起车祸,在千钧一发之际丈夫用尽生命的最后一丝气力,推开了新娘,自己却永远的闭上了眼睛……学生听后眼眶湿润了,随即便七嘴八舌地评论开
来。在探讨“什么才是真挚的爱”的过程中,学生一下子切入了文章的主题,并且明白了很多“爱”的道理。学生这种结合自身感受的畅所欲言,有的不仅是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带来的更多效应是学生在评价的同时,学会了对美与丑、善与恶的审视,道德情感得到了激发,学生真正受到了情感的洗礼和心灵的震颤。
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指导学生朗读技巧,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仔细体会作者的思乡心境,就能很好实现教学目标。因为文章短短的几行文字,简单的几个画面,就积淀了作者的全部人生经验与情感体验,反复指导朗读作品本身就是对余光中的人生经历与人生境遇的最好感悟和体验,它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效果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也是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
二、课堂教学中创设民主、和谐、轻松、愉悦的氛围,焕发师生的生命活力
这方面必须关注“师生双主体”问题:一是老师的主体性。这个主体性问题关键不在于老师是否作为教学的主宰,而是作为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者、实施者、知识的引导者、彼此的沟通者、兴趣的激发者、情感的唤醒者和学生的欣赏者,对学生要持一种尊重、理解、关怀的态度,让学生处于一个与教师平等的地位上,这样他们就能无所不谈,就能尽量发表各自独到的见解。一是学生的主体性。这个主体性问题关键在于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学过程一切要围绕学生实际展开,这样才有可能创设出一种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我们努力探索和实践的以学定教“四步八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定向导学(出示目标、学生自学)——互动展示(组内互导、展示交流)——检测反馈(问题检测与问题训练)——拓展迁移(学生小结、拓展延伸),就能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教师不再是目空一切的主宰,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伟大的悲剧》时,我先让学生第一遍自读,梳理故事情节:
(1)、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尽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蹬上归程。
(2)、回来的路危险增加了十倍,天气变得愈来愈恶劣,寒季比平常来得更早。他们中间最身强力壮的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这位不幸的英国海军军士在夜里死去了。
(3)、接着奥茨越来越走不动了,为了不拖累同伴们而独自走向暴风雪,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像一个英雄似的走向死神。
(4)、最后,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在暴风雪刮得异常凶狠之时,无法离开帐篷,最后爬进各自的睡袋,等待死亡的到来,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第二遍自读,复述故事,整体感知。请同学复述这个故事,并说说其中哪些细节最能使你感动和难忘。学生的回答可能有所不同,要让他们自己去找,并说明理由,只要言之成理,教师都应予以肯定、鼓励或表扬。
第三遍自读感悟探究,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每一遍自读,我都不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给足学生读书和探究思考的时间。有的学生探究思考的不理想,就让他再多读几遍,有时要求默读,有时抓住关键情节细读、范读。由于充分保证了学生自主读书探究的时间,在交流和展示时,学生就会有很多话可说,连平时不常发言的学生都提出了一些问题,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这样的课堂,解决了学生自主探究不自主或流于形式或自主不深入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能找回自我,发展个性,充分调动了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老师也能及时发现和肯定学生探究的成果和收获,逐步消除有些学生的盲从、和自卑心理。
三、课堂教学中要优化知识结构,拓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盎然情趣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民主化进程的加快,激发学生的情趣越来越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除了创设好的环境和氛围,优化知识结构、拓展教学内容也是一个重要课题。它最起码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现有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的优化。应该改变过去的一厢情愿而成为两厢情愿,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变知识的传授过程为学生的认知过程,进行梯度式分层式教学,适应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二是扩展课堂的内涵,进行相关学科的交叉教学,强调学科间教学的相互渗透,实施迁移性联系性教学,这样的兴趣转移和情感介入都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三是继续扩展到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也就是“把知识和能力与生活打通”,这就是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45分钟的效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上课的概念应扩展到“所见即所得”(当然这其中包括所听即所得),从这一点延伸开去便会成为“所思即所得”“所想即所得”。当然这可能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境界,如果通过努力能够达到这种程度,知识的传授、学科的交叉又能蕴含于生活经验的传授和社会知识的讲解,那么我们课堂便会真正达到全面提升学生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鲁迅对百草园的喜爱,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私塾的厌恶。我事先让学生说说他们童年的故事。学生兴致勃勃地说了起来……他们大都出生在农村,与他们朝夕相伴的是田野、小河,无拘无束的生活使他们与大自然结下了亲密的友谊,可是现在却不能撒欢在其间了。“为什么?”“我们上学了……”“再和鲁迅小时侯的教育比一比”,学生很快就会明白很多……
四、课堂教学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变传授为探索,变坐享其成为亲力亲为,唤醒学生的乐学萌动
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在课堂的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感受自身价值得到实现的喜悦是我的一贯追求。这里的活动不仅仅指
学习认知和训练活动,它还可以涵盖游戏、表演、展示、情境设臵再现等等多种多样的,且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一切活动。只要是有利于课堂教学,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引入课堂。这样说来,一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活化的行动或者也可称之为活动展示。它不仅有利于打破原有僵化的教学模式,而且契合行动研究的理论,更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这确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皇帝的新装》这篇文章故事性比较强,所以我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依次按照每一个故事情节相应地编排了一个画面。如游行大典场面,试穿新装场面,用投影作为背景,这样既渲染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上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研习人物形象时,我并不是一味给学生讲解,让其机械地记忆,而是让学生进入角色、参与其中。在赏析“大臣、官员、皇帝看新装”这一情节时,我改变了以往让学生通过朗读,思考三个场面写法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走上讲台通过自身的表演,来领悟写法的不同。这一举动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顿时活跃起来,争先恐后要到台上表演。为了进一步渲染气氛,我课前准备的一些小道具(王冠、胡子等)更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上台表演时将皇帝夸张的动作、恐惧的心理、心口不一的言行,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学生饰演的老大臣手持拐杖,眼戴花镜,苍老的声音,更展现了其虚伪的本质;而饰演骗子的同学则以其诙谐的语言、滑稽的动作引得同学们捧腹大笑,在笑过之余,也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表演结束后,我又适时点拔、诱导,学生很容易就总结出人物形象各自特点。这可比单纯由老师讲解效果不知要好上几倍呢。
五、课堂教学探求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和模式,悉心指导问题解决策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用激励的态势让学生保持一种主观能动的
激情,其次要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解决要靠方法,学生在课本上发现的问题往往是封闭性的,而且教材都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容易找到标准的答案。但是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是开放性很强的,很难有一个标准答案。因此,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就变得尤为重要。教材中提供的范文不是学习的“法典”,而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范例,在学完了余光中的《乡愁》一诗之后,引导学生再学习席慕容的《乡愁》,将学法进行有效的迁移,同样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主动去探究其他文学作品中的“乡愁”主题,这就使知识由课堂延伸到了课外,知识得到了整合,学生所习得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很容易就会转化成了发展性学力。
所以要通过对新知的引入、教学环节的衔接、延伸等进行有效的设计,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改革,把学科思想方法的教学作为学科课堂教学的灵魂,让学生自主质疑、主动求知、创新思维,从而达到建构以学生大胆而有益的探索为核心的自主学习的模式。这应该就是我们研究的核心,毕竟我们是在寻找一种理想与现实能够结合的比较好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个立足点会有强大的生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学生发展的基点,只要学会了学习,我看学生终身发展应该不成问题。
六、课堂教学着力培养研究和合作意识,激发开展语文活动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
在教学完《中国石拱桥》一文后,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古人为我们留下了灿烂辉煌的宝贵遗产,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我们身边的桥又有哪些变化和发展呢?”很快学生就拟定了“诗歌中的桥,桥梁美学、种类,家乡的桥,未来的桥,心中的桥”等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围绕中国桥的研究这一主题,他们就利用课余时间和休息日,兴趣盎然地到网上查阅资料、到图书室调阅史料和进行社会走访、调查,各研究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协同作战,去完
成课题研究任务。两周后,一份集图片、音像、文字多种形式于一体的、内容丰富的《天堑变通途──中国桥的研究》的综合实践活动调查报告等成果,就会如期出现在我的面前。实践证明,结合课堂教学所延伸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能极大的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工作最重要的是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师生间是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其实课堂教学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更是学生的生命活动和成长过程。只要我们自觉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强化生本意识,关注学生课堂内外的生命状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就会使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幸福生活中,耗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却能收到令人满意的优质效果,使教学效率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同时,只要我们用真心领略,用耐心去思考,用全心去行动,把握住教学生活中的每一次机会,珍惜好每一次不起眼的收获,用智慧启迪智慧,用情感调动情感,用心灵碰撞心灵,用人格感化人格,就一定能构建课堂新理想,展现课堂新活力,实现理想新课堂。自然的美丽就会充盈课堂,幸福的回味也将永驻学生心间。
第四篇:新教育理想读后感
做为教育战线上的一员教师,在平时的学生工作中的疑问、困惑是很多的。尤其是在班主任工作中,接触到的学生问题,更是多种多样。今天,有幸拜读了《新教育理想》,让我深受震撼。
这篇文章没有高深的理论,而是在一个个真实的实例中,孕育出来的教育实践经验。这些实例,不正是我在平时的工作中遇到过,困惑过的吗?
例如:现在,为什么教师越教越累,学生越学越累,却出不来高成绩呢?是啊,和其他国家的同龄学生相比,书中提到了这样一个例子:“新西兰某校的一堂课,让出访的中国教师很惊讶。他们五年级的一堂课,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每个篮子里有24块蛋糕,6个篮子里共有多少块蛋糕? 新西兰五年级的学生用各种方式踊跃回答,很有成功感!可是,这不是我们二年级的课吗? 由此可见,新西兰五年级的那个“蛋糕题”同我们五年级孩子承受的学习重量,已是多么强烈的对照。”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的学生承受了如此大的压力。这也难怪,问题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厌学情绪,越来越浓厚了。作者明确告诉我们:对于成长中的孩子,如何保证他获得自信心和成功感,比他获得多少知识重要!
我们自己的国情和历史决定了我们这样的教育方式。现实,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己,使自己更加的适应我们的教育。使我们的学生,更加快乐的成长。我想这不仅是所有学生的愿望,也是所有家长和老师的愿望。
大家都认同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有五个:一是职业理想,二是教学理念,三是人格魅力,四是专业知识,五是教育能力。
长久以来,家长说“学生不愿意与家长沟通”,“一提学习,就发火”,“家长天天晚上,陪着孩子学习到很晚,电视不敢看,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为什么不见学习成绩提高?”……以前,我们老师,总是和家长讨论如何鼓励、;鞭策学生学习的问题。现在看来,我们也有必要换一个方式,换一个角度了。我曾经在与学生聊天的时候,也听学生说过,学生和家长、老师之间,没有真正的平等。所谓的平等,只不过是空谈,当学生真把心里话说出来的时候,家长或老师就开始批评说教了。这就是一个陷阱,一个不平等条约。
我们都明白孩子的压力,而我们在此基础上,却不能为孩子缓解压力,这就出现了学生逃学、上网聊天、沉迷游戏等状况的出现。看来,新学期的开始,也是我们教育反思的开始,在新学期的教育工作中,我会多鼓励家长与孩子真正平等的交谈,毕竟网络的虚拟世界是复杂的,我们的孩子能够大胆的与家长交谈,会比与网上的陌生人交谈安全的多。让不与家长交谈的孩子开始与家长交谈,让与家长交谈的孩子,更多的与家长交谈。以此,缓解学生的压力,缓解我们都不想出现的厌学情绪。让孩子,自己主动的来学习。学生们是可以唱着歌向那些未知的秘密出发的,到时候那些基本知识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你所需要的,会缠住你,让你印象深刻。
有这样一句话:教师的职业是平凡的,责任是重大的,使命是光荣的,教师有教师的压力,教师的痛苦,但也有教师的乐趣、教师的意义。要做一个好教师就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善良的心、美丽的心,要有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教育眼光,全面的教育技能,崇高的教育理想,阳光的教育行动。让我们以此为目标做为对自己的鞭策。
第五篇:中国需要新的教育理想
中国需要新的教育理想
作者:杨东平夏大川
教育的价值要从国家主义回归人本主义。教育既不能以升学率、以数字为本,不能以经营、创收为本,也不应将学生视为单纯实现国家目标的工具。
随着国家优先投资和发展教育,不断推进教育公平,教育的生存条件和外部环境明显改善,各地都在确定下一阶段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中国教育正面临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从满足基本需要,到有可能追求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
然而,关于什么是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我们却还没有形成必要的共识。相反,从教育行政官员到校长、家长,都普遍将这一追求等同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等同于“名校扩建”。于是,出现了新一轮“名校扩建”的苗头,一些地方刚刚开始缩小的校与校之间的差距,又有可能被重新拉大。
这些现象显示了我国教育真正的问题和差距所在。我们已经深度参与了国际经济竞争和人才竞争,但我们的教育“软件”基本上还是旧的,还是分数竞争、应试教育那一套。不仅如此,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管理模式,乃至教育价值、教育方针的表达等等,基本上都是在计划经济、阶级斗争时期形成的,没有摆脱苏联模式,也没有真正升级更新过(例如“劳动者”“接班人”的提法)。
为此,我们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新视野中,重新确定我们的坐标,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需要将“培养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作为一个基本的教育目标。因为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人力资源开发,而首先是人的发展,首先在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造就一代身心健康、有道德、有情感、有文化归属和文化认同,能够自立于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而培养更多的专家,提升经济和科技能力,是人的发展的一个结果,是水到渠成的事。同时,需要反思“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长期以来,我们以“全面发展”作为指导学校教育的工作方针,它在现实中往往走偏为“平均发展”,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发展。与计划经济体制倾向于塑造整齐划一的“标准件”不同,市场经济体制是建立在每一个个体的活力和创造性之上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自主性、主动性,这有赖于个性的充分发展。从教育和社会的现实需要出发,新的教育方针可改为“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协调发展”。
教育的价值要从国家主义回归人本主义。以人为本的教育明确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幸福为本。人的成长、幸福、快乐是重要的教育目的。这意味着需要改变强烈影响我国教育现实的国家主义、精英主义、经济主义和工具主义的教育价值。教育既不能以升学率、以数字为本,不能以经营、创收为本,也不应将学生视为单纯实现国家目标的工具。随着教育的普及和扩大,学生在市场环境中的主体地位逐渐确立,需要更加尊重学生的权利,保护学生的权益,体现学生对教育的选择性。
教育的价值要从精英主义转向大众主义。教育民主化的价值,源自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也是建立在义务教育、全民教育的价值之上的。为此,需要改变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城乡分治、等级化的学校制度,改变主要面向城市、面向重点学校,着重培养少数尖子的精英主义教育价值,转为面向大多数人,面向全体学生,优先关注农村地区和弱势人群的教育,恢复教育的公平性和民主性。
学校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向“生活教育”。上个世纪30年代,陶行知创造的“生活教育”今天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针对性,是一种能够统辖教育基本问题的顶层理论和教育哲学,是既中国化又真正现代的教育理论。陶行知将生活教育定义为“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教育的反面就是升学教育、应试教育,其
基本特征就是“与民众生活无关”。建立“生活教育”,就是重建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改造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书本与实践相脱离等基本问题,实施民主的、有用的、活的、创造的教育。
所有这些改变,都基于改革教育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因为教育不仅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关系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事业。我们不仅要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也要举办能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文明建设合拍的、能够兴国的教育。对教育改革的迟滞和延误,将对中国社会现代化产生长远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