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中的实施措施分析
一、得法于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从小语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大纲规定的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方面看,“得法于课堂”对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必须完成“三读”。一是读懂。语文课堂教学要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准确地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穷人》这一课,学生通过自读、默读等方式,不仅可以了解到课文写的是女主人公桑娜去探望生病的女邻居西蒙的过程,而且懂得善良的桑娜对不幸的西蒙的那种牵挂,那种同情,从而理解人物在特殊心情中的特殊行为。二是读会。语文课堂教学要以课堂为学生的“训练场”,让学生“体验”课文内容,从而真实地体会出文章的思维感情。像进行朗读训练,可以使学生在课文中的激昂处来个激昂,悲伤处来个悲伤,从而促使学生不仅仅感知外在的美,还能进入内心进行激荡情感的品味。三是会读。语文课堂教学要带领学生走一个来回。
“来”就是上述的“读懂”、“读会”,即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回”就是指导学生从思想内容又回到语言文字上来,知道课文是怎样表达这些内容的,即达到“会读”的程度,使学生从中学到作者是怎样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运用各种表现手法表达中心和体现写作意图的。如教学《观潮》,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通读全文,领会写法。①作者看海潮,是怎样观察的?课文为什么能给人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②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把“观潮”写得栩栩如生的?通过诵读欣赏、品味揣摩,使学生明白,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分别从形、影、声三个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从而给我们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下来,学生才能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达到“会读”的境界。完成“读懂”、“读会”、“会读”这“三读”,从教学目的要求方面看,这就是语文科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然而,在应试教育的阴霾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却始终徘徊在第一二层次之中。
第二篇: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实施措施分析[最终版]
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实施措施分析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小学语文课该怎么教?这是当前部分小学教师的困惑。其实,语文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宗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小学语文教学本身最具有特征的规律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因而,小学语文教学要彻底扬弃应试教育的影响,要严格遵循教学本身的规律,构建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具体模式,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得法于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从小语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大纲规定的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方面看,“得法于课堂”对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必须完成“三读”。一是读懂。语文课堂教学要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准确地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穷人》这一课,学生通过自读、默读等方式,不仅可以了解到课文写的是女主人公桑娜去探望生病的女邻居西蒙的过程,而且懂得善良的桑娜对不幸的西蒙的那种牵挂,那种同情,从而理解人物在特殊心情中的特殊行为。二是读会。语文课堂教学要以课堂为学生的“训练场”,让学生“体验”课文内容,从而真实地体会出文章的思维感情。像进行朗读训练,可以使学生在课文中的激昂处来个激昂,悲伤处来个悲伤,从而促使学生不仅仅感知外在的美,还能进入内心进行激荡情感的品味。三是会读。语文课堂教学要带领学生走一个来回。
“来”就是上述的“读懂”、“读会”,即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回”就是指导学生从思想内容又回到语言文字上来,知道课文是怎样表达这些内容的,即达到“会读”的程度,使学生从中学到作者是怎样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运用各种表现手法表达中心和体现写作意图的。如教学《观潮》,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通读全文,领会写法。①作者看海潮,是怎样观察的?课文为什么能给人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②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把“观潮”写得栩栩如生的?通过诵读欣赏、品味揣摩,使学生明白,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分别从形、影、声三个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从而给我们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下来,学生才能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达到“会读”的境界。完成“读懂”、“读会”、“会读”这“三读”,从教学目的要求方面看,这就是语文科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然而,在应试教育的阴霾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却始终徘徊在第一二层次之中。
二、得益于课外
课堂教学“得法”的多少,终归是“课堂”上的事,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充其量只是个典型的例子。语文科是一门工具性、应用性和教育性特强的社会学科。因此,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在社会中开拓语文学习、巩固的大后方,把知识建筑在这个广阔的“智力背景”上,构建起“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模式。
1.上好语文活动课。语文活动课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上好活动课,加强课外阅读指导,首先要把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其次,要激励学生自学语文书籍的兴趣,使每一个学生在语文世界里都有自己的生活。第三,创造条件促使学生参加语文的各种小组活动,在活动中读书,读书后又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的语文劳动。
2.用好生活课堂。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它是运用和学习语言的大课堂。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必须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去参观、访问、观察、操作……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吸取和积累语文材料,丰富和充实自己的语文学习,如写《给抗洪抢险前线的一封信》等。
可见,语文素质教育教学模式的建立,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扎扎实实地“授之以渔”,并使之在课外得以真真正正地应用、巩固和延伸,这才能使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的轨道上健康地运转。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斑羚飞渡》教学案例
一、案例设想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好问是知识的窗户,才能的马达,创新的动机。质疑,即提出疑问。阅读中的质疑,是指经过较充分的阅读感知分析后提出疑问。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易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而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语文教学就是教师设法教得学生没问题,这便是成功的教育。而现代的教育观则认为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才是成功的教育。“知识是一个过程的结果,又是另一个过程的起点,它始终有待再考察、再检验、再证实,如同人们始终遇到新的困难的情境一样。(杜威)”所以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会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有一次,我在上公开课《斑羚飞渡》时,遇到了这样一件事。
二、案例过程
师:今天这堂课就上到这儿,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这句话我随便说的,没指望学生提问,因为快下课了。我希望学生上完课没有问题,那我可以圆满完成这堂公开课,准时下课。但事于愿违,一学生突然站起来。)
生:我认为“两座山峰之间相距约六米左右”这句话有毛病,其中“约”和“左右”都是对六米的限制,都表示估计,只需一个就行了。
(学生振振有词)
师:这位同学发现了教材中的一个错误,老师都没发现,你可真了不起。
(这一表扬可好了,“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学生都来劲了。)
生:老师,“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它们掉到河里,怎么能“粉身碎骨”呢?
师:你真细心啊!作者用词不准确,是吗?说得有道理。
(这时,后排听课的老师频频点头,露出赞许的微笑,我眼睛一亮,计从心来。)
师:同学们,刚才王涛、叶晨同学提的问题很好,你们还有另外的见解吗?老师希望你们大胆质疑,畅所欲言。
(虽然我知道时间不多了,但我预感接下来会更精彩,所以我继续问了。学生竟真的一发不可收拾。)
生:老师,我认为 “像颗流星似的笔直坠落下去,好一会儿,悬崖下才传来扑通的落水声”,这一句有毛病。流星应当是倾斜的,不可能笔直地往下落。(后排响起了掌声。)
师:是啊,你真棒!
生:老师,作者写“有一只老斑羚不知是老眼昏花没测准距离,还是故意要逞能”,这句话不好。老斑羚这里表现的是对生的渴望,是宁死不屈的精神,说它“老眼昏花”或“故意要逞能”是贬低老斑羚。
(掌声)
师:你为老斑羚抱不平了,是吗?我赞成你的看法。
(学生笑)
生:“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这一句不真实。人有可能被感动,那么狗也可能被感动到吗?猎狗的狗性决定,它这个时候只能是精神亢奋地追逐、围捕、狂吠、撕咬,而不可能被感动得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
师:同学们,你们说呢?
生1:是的。
生2:不,这里是采用夸张的手法来写,我觉得无关紧要。
师:各有见解,只要你有充分的理由就行。
生:老师,伤心崖“像被一把利斧从中间剖开”,“剖开”不如“劈开”。“剖开”
的东西应该比较小。
(掌声)
师:这掌声是对你看法的肯定,真不错!
生:我觉得他们不可理解——他们是来打猎的,但为什么在羚羊都要摔死的时候
不开枪呢?
师:他们可能是被感动了。
生:如果是被感动了,那为什么不撤退,放羚羊一条生路呢?
师:就是啊,我也不理解。
生:“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
出了长长的舌头”不真实,你看得目瞪口呆了,就根本不会注意到狗和其他猎人了。
生:老师你刚上课时说,斑羚是单独或成小群生活,可是作者却说它们有七八十只。
„„
师:同学们通过研讨,发现了课文的失真之处,这是我们这节课的一大收获,而更大的收获是同学们敢于质疑教材,探索真理的精神,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发扬。
三、案例反思
古人说:“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受益无穷。”这句话从侧面记述了教师向学生传授方法的重要性。有的课上,学生质疑十分热烈,但水平停留在“这个词语我不懂”,“那个句子我不明白”这样浅显的问题上。这就说明学生质疑的宽度、深度以及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应切实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教师在教给学生方法的同时,应帮助、引导学生筛选、提炼出重点问题,使学生的质疑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完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飞跃。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会学生质疑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做到常让“质疑”入课堂,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
第三篇:小学语文中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中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2.拟人:作用:把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3.夸张: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5.对偶: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6.设问: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7.反问: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8、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9、联想的作用:在阅读文章时注意分辨事物和联想,就能按照作者的思路,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平时观察时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得具体,并能恰当地加上自己的联想,文章的内容就会更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深刻。
10、首尾呼应、前后照应的作用: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可以使内容更为完整,结构更为紧密,引起共鸣.11、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12、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13、过渡句的作用: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14、总起句的作用:总领全文或全段,有时起到点明本段或本文中心的作用,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15、总结句的作用:总结全文或全段,有时起到点明本段或本文中心的作用,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16、中心句:可能是总起句,也可能是总结句,或者别的句子,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作用:点明中心。如果是总起句,就是总领全文或全段,如果是总结句就是总结全文或全段,常用说明方法的作用
举例子——使文章更直观,更有说服力;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列数字——更具体,更准确;
作比较——鲜明突出;
打比方——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还有: 作诠释——补充说明,更易理解;
画图表——形象直观,便于比较; 分类别——条理清晰;
第四篇:小学语文中的语用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中的语用教学
摘要: 语用教学的重要性在如今教学中有尤为突出。语文教学的根本也不再是教会简单的识字、懂得意思,而是认字懂意思之后能展示并塑造一种可贵的生命状态,让语言文字成为精神的家园,让学生通过语文教学拥有共同的和个人的精神家园,它包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适应实际需要的能力、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以及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等。这种生命状态,这种精神的展示、拥有和塑造,他需要语用教学的介入。
关键词:语用教学;教师;行为方式;语言;运用
一、引言
学界已有共识,学习一门语言就是培养该门语言语用能力的过程。笔者认为这就好似雕刻物品,学生是雕刻物,老师是雕刻家,而语用教学就是雕刻的工具。
何为语用教学?概括的说就是以相关的语言知识和理论为指导,把语言知识放到相关语境中来学习。
二、语用与语言的不同
语用教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语言教学。语言教学所采取的方法是讲授训练的方法,以讲为主,以练为辅。其讲授的重点是语言知识,如发音要领、语调模式、词形变化、语法规则、句型转换、难句分析、词义解释、遣词造句以及课文的朗读和背诵等。而语用教学所采取的方法是促进知识迁移、巩固的功能训练法,以练为主,以讲解引导为辅。其训练的内容及方式,以教材选读课为例,可以是复述课文大意、归纳语篇中心思想、讨论或辩论思考题以及教师设计情景、给出标题句、让学生创造性地表达逻辑连贯的思想等等。在语言教学中,教师主要扮演讲授者或表演者的角色,学生多是比较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或听众。在语用教学中,教师主要扮演指导者或导演的角色,学生则是主动的语言运用者或表演者。简单说,语言教学的主演是教师,而语用教学的主演是学生。在两种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活动特点方面表现各不相同。在语言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有很强的共性特征,学生主要是学习语言知识或掌握语言规则体系,学生学习水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机械模仿,如学习发音、朗读课文、记忆单词、句型操练等;在语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带着明显的个性特色,他们在语段层面上开展训练活动,而且学习活动具有明显的创造性或半创造性,其中以口头作文、编织对话、复述大意、对疑难思考题的辩论等最为典型。
传统的语言教学把语言看成一个封闭的静态系统,把语言学习看成是对“意义”“结构”的理解和认识,所以教学中过多的进行语言意义和结构特征的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被动的接受语言知识和结构,如同一个接受器,直到他的容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自己生成新的语句,即便如此,面对新的语境或场景往往还是不知所措,甚至哑口无言。
三、教师的自我意识
语用教学更是语文课程改革中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体现的是语文素养的核心理念。语文素养的核心理念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达成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适应实际需要的能力、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以及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从中也牵涉到语用学中“语言使用者”的意图、社会背景、心理状态、言语行为,听话人的解释与交流,以及权力、接触、情感、交谈方式、媒介等,只有在语言文字教学中充分考虑和利用这些语用因素,才能达成那些宏大的教学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也就是说小学生的语用教学方面,教师的教学语言极大影响着学生语言发展与语文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风格等都会从教学语言的具体运用上体现出来。针对缺乏语言活力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现状,必须抓住语文学科的特性,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逐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把握和运用能力,以准确、优美的语文的语言引领小学生兴致盎然地走进语文, 让语文教学焕发出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力。
教师是知识和智慧的化身,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可以效法的。因此,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都决定于教师的教学,艺术语言的灵巧运。这就必须从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入手,即提高教师自身的语用意识和语用教学意识。因为语文教师担负着课堂教学任务,如果他们在教学中始终注意强调语境和文化,重视语言实践,学生自然就会关注这些,并受到良好的训练。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启蒙教育特点, 教师的教学语言尤其具有示范、引导和影响小学生语言发展与语文能力的重要作用。因此, 抓住语文学科的特性, 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质量, 从而有效发展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很难想象,自身语用意识不强、语用能力欠佳的教师能够培养出语用能力如何好的学生。
作为一名合格小学语文教师。一方面既要给学生提供最基础的科学理论 ,另一方面又要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探寻和剖析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应引导学生用科学理论去指导实践创新 ,用实践创新去丰富理论 ,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能力 ,并最终形成终身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发展他本身的实践性知识,其中包括意象、实践原则和实践规则等。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是通过教师个人在亲身实践尝试和确证之下,或通过替代性经验的观摩,经由对教育教学经验的反思,在实践中持续建构与修正而生成的。教师可以从两方面获取实践性知识。
一、教师面临建构或调教育困境时,教师应当 敢于直面教育问题增强反思意识,增强自我创新能力。
二、通过观察其他老师的授课,探究其成功背后的实践原则和意象,从而经由反思内化为自己的实践性知识。这样,教师就可以用潜在的能量,唤醒并坚定学习者积极语用的自觉意识,长葆其积极语用的生命热情,逐渐养成积极语用的习惯和能力。
如果说教师的行动是无声的语言、有形的榜样, 那么教师的语言就是有声的行为、无形的楷模。教师为人师表, 口语的示范作用是师表的重要方面。因此教师语言必须具有规范性, 以期产生语言的正面示范效应。越是面对年龄小的学生, 教师的语言越是要求具有规范性因为小学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小学生处在语言习得阶段, 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果, 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因此, 特别要求教师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合乎规范, 为儿童的语言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教师必须运用国家宪法规定的、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进行教学和教育活动, 这样既可避免教学语言出现 南腔北调 , 又可以使学生的语言得到正确的发展。如果一位教师不会运用普通话教学, 那么他的语言即使妙语连珠, 也不是规范化的。同时教师的口语表达还要做到声音宏亮、发音清晰、语流通畅, 语调自然、适度。
四、“慢脚步”与积极教学
在面对这当前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语用教学也要从中改变这一不良的教育方式。在语用教学方面,应让学生有更多的言语新鲜空气可以呼吸,有更多的属于他们的语文世界可以漫步,有更多的语文的自由创造可以拥有。例如,对于文本解读,就应该学生徜徉陪同,而非老师登攀的“引领”;对于教学设计,就应该同时追寻语文的“有意思”,而非单纯基于语文的“有意义”;对于教学细节,就应该期冀等待的硕果,而非关注产出的效率。在此,教师解读文本时,既要立足于作者及自身的立场,更重要的是要移位到学生的立场来赏读文本;其次,老师要用艺术化的教学语言、画面的映衬、音乐的渲染,营造审美意境,“粘”住学“生的思维;再次,注意语文教学的“有效”,不能仅仅定义在知识和认识的堆积程度上,更应体现在学生的“在场”状态中。
积极教学体现的是语用教学中的一种以“积极语用”为核心概念、将汉语文教育新思维探索具体落实到特定课堂的方法。其具体表现可有;
一、创新课堂教学的组织形态,从大班制走向小班化,为母语课堂的每位“在场者”深度介入语用流程提供一种激活思维、尽情展示个人思想和体验的学习机制;
二、采用“留白”的教学艺术,包括作为内语用的“思维留白”和外语用的“时间留白”,确保主体的语用行为在“全语用”的过程中可以自觉释放灵性思维,最终趋向以个性、审美为特征的“表现性语用”;
三、以“激励”这一积极的评价艺术来释放学生积极语。
语文教学面对的是一篇篇感怀抒情的文学作品,处处流动着丰富的情感教学的语言也应当充满感情色彩, 力求达到 讲到庄严处, 学生竦容端坐;讲到豪壮处, 学生热血沸腾;讲到义愤处, 学生横眉立目;讲到欢快处, 学生笑意盈盈的教学境界。,这就要求教师在深刻理解感悟课文的基础上, 将蕴含在教材中的思想感情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做到声发于情、理融于情, 通过自己的教学语言,把课文的各种喜怒哀乐情感因素传达给学生, 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触动他们的情思、引发学生心灵的震撼。
五、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生赖以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依托,所以教学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语用教学内容的选择一定要以能够培养学生真正的语感和语用能力为目标,以语用真实为选材标准和原则。也就是说,一定要尽量把真实应用中的语言现象和交际情景展现给学生,然后进行分析、解读和训练,而不仅仅是给学生呈现理想化的、经过斧凿加工的文字,因为这样的文字不是活的、真实的语言。
教学内容主要取自教材,因此,加强教材建设,提高教材编写者的语用意识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教材编写者若有了强烈的语用意识,就会自觉地把语用能力培养纳入教材内容。教材编写者和教师所要做的应该是对真实语言素材进行较为详尽的解读,包括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社交语境点讲和语误分析等。这样,学生接触到的才是真实使用中活的语言,也才能培养真正的语感和语用能力。例如读写类教材,它可以选择一些经典作品和时新美文,为学生提供尽可能标准、规范的语料,这既要注意体裁的多样性,又要注意时代性和更新,再好的语言教材使用一定年限后都应做不同程度的修订,因为总有些内容已失去时代气息而不具有吸引力。必须指出,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要能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有针对性地对教材进行取舍、剪裁与整合,并且增补一些教材之外的鲜活语料裁与整合,和练习,以给学生分析、欣赏和训练。实践证明,学生对教材之外的增补的、经过教师精心提炼的相关教学内容非常感兴趣,教学效果很好。
六、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 在知识教学中,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 这是教学语言的生命、灵魂。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它的生命力也就在于使用。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意义即用法”。语言的意义在于它的使用。正如英文里的use而不是usage。在教学职业生涯中,要交给同学的是use,而不是usage。这也就要求教师们用感情去雕刻,去授之以渔。
参考:
【1】 维特根斯坦 【2】 苏霍姆林斯基
第五篇:小学语文中修辞手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中修辞手法有哪些
1.比喻: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2.拟人:作用:把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3.夸张: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4.排比: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 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5.对偶: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7.设问: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 人物的思想活动。
8.反问: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 说服力。
举例子是把抽象的事物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
分类别是将纷繁复杂的事物有条理地清晰地介绍给读者; 列数字是从数量的角度说明事物的特征;
打比方是用比喻的方式,具体生动地介绍事物的特点;
作比较是将事物的相同、相反或相似的特点加以比较,突出被说明事物 的主要特点。
画图表是指用示意图、表格、插图等来说明事物。画图表对文字说明起到节助 作用,增强了说明的直观性,使事物的特点一目了然。常用说明方法的作用
举例子——使文章更直观,更有说服力;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列数字——更具体,更准确; 分类别——条理清晰; 作比较——鲜明突出;
打比方——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作诠释——补充说明,更易理解; 画图表——形象直观,便于比较;
一、下面各句属于哪种说明方法,把序号填入括号内。A.下定义 B.作比较 C.列数字 D.打比方 E.举例子 F.画图表
1、有智慧的机器人,据统计,日本有15000具,美国有3200具,西德有1000具。
2、螃蟹在挖洞时,把四对小足当作“挖土机”,把“蟹钳”当作“挖土机”。
3、假如大气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4、虎鲸胃口大得令人惊骇,有人发现一头虎鲸竟能一次吞下60头海狗崽子。
5、蓝鲸是动物世界的大力士。一头蓝鲸前进所产生的功率相当于一个中型火车头的拉力。
6、“电脑病毒”就是悄悄地把自己复制到其他有用的程序上去,抹掉电脑中原来有用的程序并占据存储信息的空间。
7、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等。
8、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9、我身高有二三十米,胸围三到五米,使用液体发动机时体重一百多吨,使用固体发动机时体重二三十吨。
10、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11、鲸的种类很多,总是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12、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13、鲸的鼻孔长在脑袋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14、高科技带来的气态污染也直接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如制冷行业、塑料工业的重要原料——氟氯烃,对臭氧层已造成严重破坏。
15、鳕鱼一次产卵竟达千万粒,真正能变成幼鱼的卵可能还不到1%。
16、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
17、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难以对付。
18、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19、余震好比人说话的回声,虽然能量不及前面的大地震,但威力叠加起来,经过多次打击的建筑物可能就承受不住了。
20、冰雹,俗称雹子,在春末和夏季最为常见,它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特大的冰雹比柚子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