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给予树第二课时设计
一、教学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
3、学生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画出生字并读准字音。
2)画出自然段。
3)收集有关爱心奉献的故事,学唱《爱的奉献》。
二、教学课题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给予”“试探”等词语。
2.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语和句子,积累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美好的精神品质。
4.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已知的知识和生活体验,交流自己的看法。
三、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给予树》。
内容分析:《给予树》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写的是发生在儿童之间的故事,都体现了“美的情感,爱的奉献”这一主题,都是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这种感情。《给予树》是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课文叙述角度独特,从妈妈“我” 角度来叙述这个美丽的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整篇课文处处洋溢着爱的思想、美的情感,时时闪烁着人文的光彩。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一直在享受着“被爱”的甜蜜,但不太懂得去爱别人。本文的主人公金吉娅是他们的同龄人,她的行为最容易被同龄人接受,模仿,因而通过反复品味文章的语言来唤醒沉睡于他们心中的爱。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通过圈画文中的关键词句的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还初步掌握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以“给予”为主线,通过研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
2、引导学生感受富有爱心能给人带来真情和快乐。
教学准备:
1、关于爱心故事的图片、视频,在百度中搜索《给予树》课件,并对其进行选择、整理,制作成PPT课件用于课堂教学。
2、学生课前查阅有关爱心奉献的故事句、图片等。
四、教学方法:
这篇课文我采用读—想—画—圈—议的方法,思考课文中的人物有哪些?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简要的语言说一说。学生在组内熟读课文。和组内的同学讨论交流。学生在班内汇报交流。后来又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整篇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这几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细读课文,思考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个圣诞节,金吉娅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呢? 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但是,后面我设计的环节比较多,尤其是让学生说出“母爱”和“手足之爱”基本是采取一问一答式,内容比较散,耽误了很长时间,于是我想把它合并为一个问题,并归纳到自学提示二中,改为“从文中还感受到了哪种爱?读读句子,谈谈体会。”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通读全文
1、在我们身边,生活着一些非常渴望得到别人帮助的人,他们的世界里缺少亲人的关爱,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架起了这爱的桥梁,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给予树》这篇课文,一起来重温这感人的爱的故事。
2、首先请几名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写的是什么时间发生的事?(圣诞节)
(二)、披文入境,体会情感
1、是圣诞节,是啊!过圣诞节,买圣诞礼物是一件多么令人开心的事啊!
百度搜索视频:人们庆祝圣诞节的情景
在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只有金吉娅„„(沉默不语)
2、什么是沉默不语?做下这个动作。
3、就这样,沉默不语就是不说话心事重重的样的。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116117.htm
那沉默不语的金吉娅会在想什么呢?(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结合课文说一说)
4、你很会读书,联系了课文中的具体句子,体会到了金吉娅没有给哥哥姐姐买礼物,心里很难受。
5、多么体贴的金吉娅啊,如果和哥哥姐姐兴高采烈的样子对比着读,我们就更能体会出金吉娅此时的心情了。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5944.htm
百度文库课件:
(课件打出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指名学生读。
6、用哥哥姐姐兴高采烈的样子对比金吉娅的沉默不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对比写法,我们在作文中也可以用这种方法。
7、刚才我们抓住了哪2个词来理解课文的?
8、刚才我们通过理解“兴高采烈、沉默不语”这些描写神态的词语,体会了人物的内心的世界,下面的文章我们也可以用这种办法,看看我们还能找到那些重点词来理解课文,体会人物内心的想法。
(三)、感知课文
1、看见了沉默不语的金吉娅和棒棒糖,妈妈是怎么反应的?
百度搜索
2、同学们这里有一个标点符号,他叫破折号,它的作用是解释说明,说明棒棒糖很便宜。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5016.htm3、你从中体会出什么?如果你是妈妈会怎么想?
(家里不富裕,20美元不是一个人,是要给大家买礼物的)。
4、这20美元是要大家分享的(板书“分享”。)
5、什么是分享(和别人分着享受快乐,幸福)
6、是啊!作为妈妈多么希望金吉娅能够心里想着哥哥姐姐,即使家里并不宽裕,也要把亲情放在心中。
(四)情感升华
1、在商场里金吉娅遇见了什么呢?(给予树)
2、让我们跟随着金吉娅一起来到这棵给予树下,取下那张牵动人心的小卡片„„(音乐声起,课件打出根据课文内容写成的小卡片,指名学生读一读。)
3、看了这张卡片,金吉娅会想到什么呢?请同学默读第四自然段,读后结合课文中的有关语句说一说。
(重点体会以下两层意思:
⑴ 小女孩太可怜了。
⑵ 只有20美元,买了洋娃娃哥哥姐姐的圣诞礼物怎么办?)
4、多么善良的金吉娅啊!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
百度搜索课件:
5、听了金吉娅的话,妈妈的态度有什么变化?(激动)
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指名学生读。
6、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7、妈妈为什么说金吉娅还送给了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呢?
板书:
善良、仁爱、同情、体贴。
8、你怎样理解“如愿以偿”?想象一下,那个得到圣诞礼物的小女孩会怎样想?你能替她说两句感激的话吗?
9、如果你们就是金吉娅的哥哥、姐姐,当得知这一切,你们会对金吉娅说些什么呢?
10、在这个圣诞节,你认为除了棒棒糖,大家还“分享”了什么?
1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话。
12、不但 „„还„„是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你能不能用它说一句话
(五)、深入解读,适度拓展
1、师:课文读到这里,谈一谈你怎样理解“给予树”的含义?它到底“给予”别人的是什么?
教师板书:爱心
2、生活中你们接触过这样的事情吗?
百度搜索:为地震捐款:http://you.joy.cn/video/653794.htm
师生烛光祈福爱心捐款:
3、师小结:
一棵给予树,给予人们的不仅仅是有形的礼物,更是无形的爱心和美好的品德(勾画板书,画出心形图案。),让我们记住这个感人的故事,记住小金吉娅带给我们的人生启迪。
4、齐唱《爱的奉献》
百度搜索:
六、教学反思:
1、图片导入,铺设情感基础。圣诞节前夕,这是人们最快乐的日子,而文中贫穷小女孩渴望一个玩具娃娃的愿望与之形成对比,因此也为下文金吉娅给予陌生小女孩同情和理解铺设了情感基础。
2、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对文本的留白处进行拓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以陌生小女孩挂在给予树上的心愿卡为想象题内容,让学生在联系上下文和想象中感悟文本,同时也超越文本,去感受文字背后金吉娅那颗善良、仁爱之心、那种同情、体贴之意。
第二篇:给予树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给予树》教学设计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指名读
师:先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谁会读课题?(指名)真不简单!多音字“给”生字“予”都读对了。(标注拼音)再找个同学来试试。(指名多人读)好,全班一起。
二、复习生字词
1、师:上节课我们 已经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张老师来考考你们记牢了没有,敢不敢接受挑战?(出示生词:圣诞、分享、沉默不语、仁爱、如愿以偿、棒棒糖、援助)援这个字还可以怎么组词?(指名)课文中还提到了援助中心,对援助中心,你有哪些理解?(指名)课文中还说到,在圣诞节,援助中心就要在商场里设置这样一棵与众不同的树(板画树)而且,树上挂满许多人的心愿,这棵树就叫做——(生接:给予树)
三、初读课文
1、分组朗读课文
师:看来生字词难不倒大家,那课文我们一定读得更棒。打开课本,我请每个小组读一段,最后一段全班一起。边读边思考:课文中都写到了谁?给你印象最深的是谁?
2、谁来说说课文中都写到谁了?(指名)那谁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呢?(指名多人说)大家呢?板书:金吉娅
师:都是金吉娅啊!金吉娅做了什么事给你留下这么深的印象呀?(指名)(预设:她给一个陌生小女孩买了洋娃娃)她给自己的家人买礼物了吗?(棒棒糖)在圣诞节的时候,金吉娅给自己的家人买了棒棒糖,却给一个陌生女孩买了洋娃娃,面对金吉娅的这个做法,你有什么疑问吗?(指名多人)金吉娅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一起走近课文,走近金吉娅的内心世界。
3、四、学习第三段,走近金吉娅的内心世界
1、师:先来看看买了礼物走在回家路上的金吉娅。(出示第三段,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用波浪线画出描写金吉娅的句子。谁来说说你划了哪句?(指名读句子,课件出示,齐读)什么是沉默不语啊?不着急举手,用你的表演告诉我。对,什么话都不说。那张老师明白了,文中的金吉娅沉默不语就是什么话都不说,什么事都不想。对吗?(引导说出金吉娅心里想了很多)那沉默不语的金吉娅究竟在想些什么呢?自由读读文章的1—3自然段,想一想。(自由读文)
师:沉默不语的金吉娅究竟在想些什么呀?(指名多人,相机点评)透过沉默不语,我们体会到了金吉娅的内心,带着这样的体会,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指名2人读)如果我们和哥哥姐姐兴高采烈的样子对比着读就更能读出金吉娅沉默不语时的心情了。(先自己读,指名读)哥哥姐姐兴高采烈是什么样的啊?那沉默不语的金吉娅呢?(生表演)那一边想象一边读。(指名多人)
师:透过沉默不语,联系着上文我们体会到了金吉娅的内心,感受到了她心里想着家人、体贴家人。(板书:体贴)这样体贴家人的金吉娅为什么只给他们买了棒棒2、3、糖,却要给一个陌生女孩买洋娃娃呢?默读文章的第四段,找找答案,画出相关的句子。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多人读找到的句子。)师:刚才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张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划了这句,(课件出示: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没有。)指名读。
出示“什么都”。老师觉得不加这三个字也挺通顺,挺好的呀。不加行不行?为什么呀?(指名多人说)是呀孩子们,什么都没有,一丁点都没有,丝毫都没有。最喜欢过圣诞节的就是孩子们了,你们看„(课件出示许多礼物。)在圣诞节孩子们能收到许多礼物,孩子们唱啊,跳啊,沉浸在幸福快乐之中,可这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想想她没有什么?(指名多人)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在金吉娅的眼里,她什么都没有。谁再来读读这段话。(指名)谁还想来读?
师:是呀,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啊!在圣诞节的前夕,她一无所有。(播放音乐)孩子们,如果你就是金吉娅,当你来到商场,走到这课挂满心愿卡的给予树下,小女孩的心愿卡深深地吸引着你。(请生上来摘下卡片)小女孩写什么了?(生读)小女孩一直在盼望一个洋娃娃呀,白天,她一个人孤零零的时候,一直盼望着,晚上,面对着黑漆漆的屋子,他一直盼望着,甚至连做梦的时候她都在想着洋娃娃。金吉娅,看到小女孩的心愿卡,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指名多人说)可是金吉娅,这是妈妈辛辛苦苦攒的钱呀,她是希望你和哥哥姐姐一起来分享圣诞的快乐,你确定要帮助一个连面都没有见过的小女孩吗?你想清楚了吗?(指名多人)师:我感受到了你们对小女孩的同情,你们想帮助小女孩的决心,带着这样的体会,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指名)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金吉娅对小女孩的同情。谁还想读?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金吉娅想要帮助小女孩的决心呀!此时她为什么只给自己的家人买棒棒糖却给一个陌生的小女孩买洋娃娃我们全明白了。那孩子么们,金吉娅送给小女孩的只是一个洋娃娃吗?她还送给了她什么?(指名多人)多么善良的孩子呀,我们感受到了他的仁爱,感受到了他对小女孩的同情和体贴。(板书:善良、仁爱、同情)
(播放圣诞音乐)师:听,圣诞的乐章奏响了,(出示图片)给予树上有着一个小女孩的梦想,给予树下,另一个叫做金吉娅的只有八岁的小女孩帮她实现了这个梦想。如果我就是妈妈,我曾经担心过生气过,可是现在,我高兴极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课件出示“我()极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你们想说什么?如果你们也是金吉娅的家人,此时你的心情怎样?谁来说说这个句子?(指名多人)作为妈妈的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课件出示最后一段)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作为哥哥的你会„„作为姐姐的你会„„(指名)还有我们,我们在座的每一个被感动的人,让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话。
师:八岁的金吉娅善良、仁爱、同情、体贴,深深的打动着我们,可以想象到,收到洋娃娃时,小女孩幸福的笑脸,那她又会对金吉娅说些什么?(指名多人)课后,请大家替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2、3、4、5、6、
第三篇:给予树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最后一段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金吉娅美好、善良的心灵。
3、在朗读、品味的过程中,关注课文的表达方式,了解“给予”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抓住重点段做为切入口。
1、师引:今天,我们这一节课继续来学习《给予树》。齐读课题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课文中的什么内容?你能用上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2、出示:
把,给予了。
3、学生回答,并借机追问,你是从哪一小节中读懂的?请你把它再好好读一读。
二、研读最后一小节,初次体会感情。
1、齐读最后一小节,(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解释“如愿以偿”(你读懂了“如愿以偿”这个词语的意思了吗?)
课文中讲谁的什么愿望终于实现了?
是谁帮她实现的?请你连起来说一说。
3、师引:那个渴望得到洋娃娃的小女孩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后,她绽开了甜蜜的微笑,这就是一个??(学生齐: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4、师引:同学们体会得真不错,我想这个填空题一定也难不倒你了。
出示:
这个圣诞节,她不但给我们(),还送给我们()。
但是如果,我这样表达这句话,你能说出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了吗?
出示:
这个圣诞节,她不但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提示:交换了位置,作者想强调的内容不同,在妈妈的心里,对一个陌生女孩的爱心和棒棒糖相比,哪个更让妈妈喜欢?)
5、师引:是啊,在妈妈的心里,女儿的善良和爱心是多么的珍贵啊!此时此刻,妈妈的内心是??(高兴、激动、自豪、兴奋等)你能读出妈妈的心情吗?
指名、齐读
三、研读三、四两小节,再次体会感情
1、师引:金吉娅送给一个陌生女孩的是昂贵的洋娃娃,送给自己的家人的却只是棒棒糖,难道金吉娅不爱自己的家人吗?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请你再次静下心来,细细读读课文,找到句子来体会体会。
2、出示交流:(注意要求学生,读课文中的句子,并加上自己的理解)
A、金吉娅说话的声音很低,显然在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
吉娅的心里“像样的礼物”该是怎样的?
B、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注意用第一人称)
哥哥姐姐在干什么?(出示课文中的句子)
3、师引:是啊,金吉娅心里很担心、难过而沉默不语,哥哥姐姐们却个个兴高采烈,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你能把它们读出来吗?
4、师引:那金吉娅为什么还要把那么贵的礼物送给陌生的小女孩呢?
(1)找出金吉娅说的理由,并用笔划出那句话。
(2)我们在读这段话时,是不是也要象金吉娅前面说话的声音那样很低吗?为什么?(想得到妈妈的谅解、肯定、支持)
(3)谁想来试一试,(指名试读)一起来试一试。(齐读)
(4)让我们再来读一读金吉娅的话吧!(师生合作读)
四、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听了金吉娅轻轻的叙述,你了解到金吉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提示用上善良、仁爱、同情、体贴)来说一说。所有的善良、仁爱、同情、体贴都源自于一个字,那就是??“爱”。
2、感情引读最后一小节:
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啊,作为孩子的母亲,所有的语言都无法表达她此时此刻内心的激动,只有??(激动地读一读)
作为孩子的母亲,也为刚才误解了孩子而感到深深的歉意,千言百语化作一个深情的拥抱,(我们满怀深情地读一读)
作为孩子的母亲,更为有一个这样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他人的孩子而
感到自豪,于是??(让我们自豪地读一读)
4、在一个温暖如春的下午,金吉娅收到了一封来自远方的来信,那是那个收到洋娃娃的小女孩的来信,信上会怎么说?(想象说话)
5、师引:
同学们,“给予”是一种快乐,快乐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给予”是冬是里的一缕阳光,温暖了你的心,也温暖了他的心……你觉得“给予”是什么?(要求用优美的语句说一说自己对“给予”的理解)
五、全文总结: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是付出,更是一种收获,让我们在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学习吧
第四篇:《31给予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1 给予树》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课文写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课文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
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这是一个爱意流动的日子。在这样的一个特殊节日里,一个小女孩渴望拥有一个洋娃娃的愿望,另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金吉娅帮她实现了,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故事。金吉娅小小的年纪,却能够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中可以看到她金子般的心灵。
课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善良品质。特别是通过孩子的做法和“我”开始对金吉娅的误解,衬托了金吉娅的美好心灵。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默读圈点、批注法;合作讨论探究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三、课前准备:《给予树》多媒体教学课件、一棵卡纸剪的圣诞树、写着善良、仁爱、同情、体贴的四张卡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这个月底我们马上将迎来一个盛大的西方节日,那是什么节日呢?一起说„„”。
①播放圣诞节的音乐,学生看关于圣诞节和圣诞树的图片。
②出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读一篇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读准课题:“给予树”。
③理解课题。“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呢?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呢?默读课文,找到文中关于给予树的句子。④解决“给予树”“援助中心”等有中西方文化差距的词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阅读
①按要求把课文读两遍。教师提出自主阅读要求:请你认真读读想想,看看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可以用笔在课文上画画写写。我们来讨论交流。
要求:a.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b.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c.把自己不懂的词句画出来与同学讨论。②指名朗读课文。
③课件出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述了在()前夕,()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送给了一个()女孩,让陌生女孩()的故事。2.合作探究
①默读课文,在文中用“——”画出体现母亲心情的句子,用“△”画出句子中表示心情的词语。学生划句子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归纳母亲心情变化:担心——生气——激动
②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妈妈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解决为什么母亲会担心?为什么母亲会生气?最后为什么会激动?
a.朗读课文,指名朗读重点段落。b.读后思考问题,交流。c.适时对比“兴高采烈”和“沉默不语”。
要求学生能够用文中的句子来作答并能展开想象,做出合理化的解释,了解通过妈妈心情的变化去体会金吉娅的可贵品质。在圣诞节来临前,妈妈担心家里不宽裕,没有更多的钱让孩子们购买礼物;当看见金吉娅买的棒棒糖时,妈妈有些生气,同时又有些疑惑;听完金吉娅的讲述后,妈妈为金吉娅的送礼行为和爱心高兴、激动。要注意的是,妈妈心情变化无非是突出金吉娅的美好心灵的陪衬。③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完成课件练习:
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还送给我们()()()和(),以及一个陌生女孩()的笑脸。
④“妈妈为什么说金吉娅还送给了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呢?” 理解四个重点词语的词义,并结合课文具体情况进行解释。如“善良”“仁爱”,“同情”本身有很深的含义,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的是“心地纯洁善良”“仁慈爱护别人”,“体贴”则可通过释词——“金吉娅能体会到小女孩的处境并给与帮助,因而她俩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举例子——“当妈妈生病的时候,你给妈妈倒上一杯热水,这就是体贴”来解决。⑤理解“如愿以偿的笑脸” ⑥齐读最后一段,齐读整篇课文。
三、练笔拓展
①抄写自己喜欢句子。
②假如你是那个小女孩,你会对金吉娅说些什么,请你给金吉娅写一封信。③交流朗读你写的信
四、总结课文
第五篇:《给予树》课时教学设计
《给予树》课时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①生字词卡片。
②录音机及本课的朗读磁带。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议论课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看过或听说过各种树,可是你们见过“给予树”吗?(师板书课题),你能想象出“给予树”是什么样的吗?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给予树”是不是像我们同学讲得这么神奇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找开课本轻声读读吧。
二、初读课文
①学生听课文的录音,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②自由读课文,要求:
a.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b.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③检查读书情况。
a.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巩固)b.出示词语卡片读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c.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讨论交流并介绍自己是怎样理解的。d.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相机出示有关的句子指导读。④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个故事(可以独自读,也可以和同座合作读),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感动,做做记号,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三、布置作业
①抄写生字词两遍。
②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①读下面的词语:沉默不语如愿以偿仁爱体贴 ②说一说上面四个词语的意思。
二、理解重点词句
①学生默读课文,用“——”画出这四个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②指名读出所画的句子并出示:
a.“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b.“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③联系上下文,思考讨论这两句话。
a.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有关的句段。b.那个陌生女孩有什么愿望?又是怎样如愿以偿的? 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④用“﹏”画出妈妈前后心情变化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学生选择感人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
三、总结全文
雨果说:“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让我们再一次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永远记住在这个善良、可爱的金吉娅。
四、布置作业
①抄写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②替那个陌生的小女孩给金吉娅写几句感谢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