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财政政策的取向:改善供给扩大内需

时间:2019-05-15 11:56: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我国财政政策的取向:改善供给扩大内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我国财政政策的取向:改善供给扩大内需》。

第一篇:论我国财政政策的取向:改善供给扩大内需

论我国财政政策的取向:改善供给扩大内需

摘要:1998年,我国经济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面进入了疲软、通货紧缩和买方市场同时并存的局面,政府为了应对这种增缩调整(经济增速下滑、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xiexiebang.com轻度通货紧缩和全面结构调整时期,详见《改革内参》1999年第八期,许安

拓)的形势,果断地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在这近4年的时间里,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隐患。本文在审慎评析的基础上提出中短期内(2—4年)仍要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避免功亏一篑。而从长远来看应逐步实现稳固平衡的公共财政,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必须将改善供给、扩大内需作为制定财政政策的取向,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建立起一个稳固、强大、平衡的国家财政。

自从1995年我国经济成功地实现“软着陆”以来,国民经济基本进入了低通涨、高增长的良性运行区间之中,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加速,一些体制内深层次的矛盾(如政治体制、行政方式、管理运行效率、经济结构、国企改革等)日渐突出,多年来经济上积淀的许多总量、结构问题依然存在而且不断积聚,再加上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到了1997年底,我国经济终于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商品相对过剩”的买方市场和轻度通货紧缩局面:物价大范围持续下跌(长达一年多的负增长)、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从1992年的14.2%下降到1998年的7.8%,但相对增长速度依然是较高的)、失业增加、有效需求不足(尤其是内需的不足)。总之,应该说这段时期我国的经济处在一个增缩调整阶段(见《改革内参》1999年第八期,许安拓)。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从1998年中旬开始适时提出并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时至今日,已近3年了,其效果如何呢?现在及今后的财政政策取向又当如何呢?

一、现阶段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

所谓“积极”原指正面的、肯定的、进取的意思。从这个意义来说,我国自从1997年改革开放以来,所执行的财政政策应该都是“积极”的,都是“放水养鱼、放权让利、藏富于民”的“积极”宽松的财政政策,财政从统收统支、全面统管,到收缩范围、实施“公共财政”都是旨在调动广大企业、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我国目前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却不是完全从这个意义来讲的,它既不同于上述的放权让利的“积极”,又不同于西方经济学中所说的积极扩张性财政政策,它是由我国现阶段特殊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所决定的。其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赤字,增支也增税

凯恩斯经济学中所说的积极扩展的财政政策主要是指以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的方法来扩大有效需求,解决就业问题。而我国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政府所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发国债、扩大财政赤字、增加支出以满足政府投向公共基础建设领域和启动内需的需要。然而,同时非但没有减少税收收入,而且税收还有了很大的超常提高,这是此次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特征。

2.立足长远,调整结构,深化改革

此次积极财政政策主要是立足于经济的长远发展而采取的应变之策,是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的战略调整。这又与西方的一般扩展性财政政策不同。1997年以后,我国经济基本结束了长期供给不足的“短缺”局面,由资源约束型转向需求约束型。这就意味着,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将面临内需乏力、需求疲软的状态,这就必然迫使我们要从经济体制、运行机制上实现“两个转变”,从全局整体的角度出发调整经济结构。为此,积极财政政策一方面在增加税收、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另一方面则以国家宏观战略为依托,将增加支出的范围限制在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领域和支持西部大开发等方面,尽可能避免重复建设、盲目投资的发生。同时也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缓解社会矛盾营造了缓冲的空间。如抽出大量财政资金积极支持社会保障体制、费税关系等领域的改革,缓解就业压力和社会矛盾,以此从长远角度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进一步深化改革。

3.短期杠杆,化解风险

这次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着眼于运用国家短期定向的资金投入来启动内需,带动民间投资的发展,以此发挥财政投融资的杠杆带动作用。同时调整经济结构,化解经济风险,尤其是金融风险。比如1998年增发的2700亿特别国债就是用来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促进金融体制改革、化解金融风险的有效措施,而且在增发国债的过程中也推进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1999年又从财政资金中拿出数百亿元成立资产管理公司,以支持四大银行清理不良资产,改善大中型国有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不良债务,促进国有企业改革。

二、近年来积极财政政策的绩效评析

1.积极财政政策所取得的积极效果

自从1998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

策以来,已有近4年的时间了,从效果来看,有以下几方面的积极作用:

①增发国债,拉动投资,抑制了经济进一步下滑的势头,稳定了经济增长

1997年以来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出口大幅度下滑,从1997年出口增长21%下降到1998年的0.6%;同时受多年来重复建设、盲目投资所积淀的大量商品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的影

响,导致了国内投资不足、消费不足的矛盾日益加剧,致使国民经济全面下滑,GDP的增长速度逐年下降。而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使得经济下滑趋势得到遏制,据统计,过去3年中央实施扩大内需、积极财政的方针,累计发行国债11206亿元,“九五”期间债务收入占GDP比重的4.0%,虽高出“八五”期间1.6个百分点,但仍低于世界各国通常采用的债务风险指标。过去3年全国基本建设累计投资37586亿元,其中国家预算内投资累计3985亿元,占全部基建投资总额的10.6%。这些措施使得经济稳定在一定增长区间。据初步测算,通过增发国债,拉动投资所带来GDP增长,1998年为1.5%,1999年为2%,2000年为1.7%,2000年GDP增长8%;工业增加值39570亿元,比上年增长9.9%;固定资产投资32619亿元,比上年增长9.3%;进出口总额47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5%,其中出口增额2492亿美元,增长27.8%,实现顺差241亿美元;物价也逐步回升,由1998年的-3.1%上升到2000年的0.6%。以上说明我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一个U型的底部——稳中趋升的转折区。

②积极支持国企脱困,加强社会保障,维护国家稳定

我国的国有企业经过十几年的改革,目前到了一个关键的阶段,尤其是近3年攻坚脱困成了国有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目标。为此,国家采取积极财政政策,改善国企发展的外部环境,扭转通货紧缩的趋势,提高了国企部分重点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严厉打击走私贩私,积极实施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治理向企业乱收费、私摊派和乱罚款,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实施债转股,加大国债技改贴息和破产兼并的力度。1999年将增发国债资金中的90亿元用于技改贷款贴息,据测算,仅此一项就带动和引导非政府部门投资1800亿元的技改投资,同时又停征了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鼓励企业进行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提高市场竞争力;纺织行业也提前一年完成了压锭1000万、分流120万员工的目标。1999年国有纺织企业实现利润9.5亿元,结束了长达6年的亏损,2000年全行业盈利290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67亿元。而财政为了解决好2100万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实施了“三条保障线”。为支持各地作好“两个确保”,中央财政又补助地方资金800多亿元,使得3年来1400多万下岗职工走上了新的就业岗位,维护了社会稳定。与此同时,中央还采取其他积极财政措施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例如过去3年国家财政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障累计支出1090亿元,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累计支出553亿元,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费累计支出1065亿元,三者合计2627.6亿元,这些财政经费支出又带动和刺激了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仅过去2年全国城镇受益人口高达8400万人。实践证明,没有利益补偿机制,没有国家财政分摊改革的成本,中国社会就难以稳定,中国内需就难以扩大。

③加强了经济总量和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了“两个转变”

自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通过探索使用经济、法律等间接手段加大了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调整力度,推动了“两个转变”的进程。如: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教育体系的投入,进一步减量优种,从而扩大农村市场的有效需求;通过防止新的重复建设和已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死灰复燃,加大关闭(停)“五小”(即“小炼油”、“小水泥”、“小玻璃”、“小火电”和“小钢铁”的总称)企业工作力度;通过债转股、减员增效等措施减轻了银行和国有企业的负担,促进了工业结构的调整,使得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高新技术产品得到快速发展,初步实现了3年扭亏脱困的目标,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兼并重组以后,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成功上市,基本上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一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已经能够按照国际惯例进行国际竞争了。同时经过“三改一加强”也大大地促进了国有小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经营状况的改善;加快了缩小国有资本的投资范围,使得国有资本渐次退出竞争性领域,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和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

2.积极财政政策所存在的消极隐患

①国债规模不断扩大,潜在风险增加

这几年持续增发国债,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的进一步下滑,但是它毕竟是对未来消费的一种透支,不可避免的内藏一定程度的风险,如果控制不当也会产生类似日本的“国债综合症”(经济增长依赖于赤字发债,债停则经济下滑),甚至引发泡沫经济,给未来的经济增长造成更大的阻力。日本自7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依靠增发国债,用赤字财政的方法推动经济增长,而当90年代初的国债投资泡沫破灭后,经济就陷入了长期衰退之中,至今仍无复苏的迹象。而一旦停发国债增加税收(1997年经济形势稍有好转时,当时GDP增长2.6%),经济即刻急转直下,功亏一篑了。

再看我国,这几年的国债依存度和偿债率直线上升,国家财政的债务依存度1996年就已达到20.17%,超过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20%,1999年高达25.26%;中央财政国债依存度早在1995年就超过了50%,1999年高达60.15%,严重超过国际经验控制区间25%—30%的一倍以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几乎高出日本、美国、英国的3—10倍;同时,中央财政偿债率从1986年的1.03%上升到1997年的43.07%再到1999年的48.01%,大大超出了国际安全警戒线8%—10%的区间,偿债高峰已经来临。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继续增发国债的空间不大。

而这些债务都是明债。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银行商业化的进程、社会安全网的建立等等都存在着潜在的风险,如果控制不当,轻则出现偿债危机,重则出现社会动荡。因此,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要慎重考虑国家债务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

②国债投资效率不高,没有从根本上带动民间投资,形成经济增长的合力

这几年积极财政政策所增发的国债对经济有很大的拉动作用。据统计,1998年、1999年和2000年对GDP的拉动贡献分别为1.5%、2%和1.7%。但从具体分析中可以看出,其效率和拉动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1998年12月,据财政部驻35个省市的财政监察员对涉及138亿元国债专项资金的72个重点项目进行检查的结果显示:其中有20多个项目存在不同程度的资金挪用和违规使用资金的现象,有10个项目前期准备不足,属于“三边工程”,有15个项目配套资金没有落实,工程无法竣工。

另一方面,政府投资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带动民间投资。1998年在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的情况下,个体经济投资仅增长6.1%,集体经济投资则下降3.5%,民间投资供不应求仅增长8%;1999年全社会新增投资对国有投资高达90%。由此可见,政府投资比例过大,将挤出一定比例的民间投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民间资本的投资空间。然而民间资本的投资乘数要远大于政府投资,民间投资没有被激发出来最终会影响到整个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这其中既有投资效率、管理等运作上的问题,也有体制转轨上的问题。一方面说明了投资中仍然存在漏损和挤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在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也应注意到,政府大幅度增加固定资产的投资,可能会刺激重复建设的抬头;而反过来,建设项目总规模储备不足也有可能影响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后劲

下一页

第二篇: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我国财政政策取向

《企业家天地》 2011年03期

加入收藏 获取最新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我国财政政策取向

王秀萍

【摘要】:面对2008年9月份以来,由于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必然对实体经济造成深远影响,世界经济下滑,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消费下降,我国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受到严重挑战。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简要概述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中内需不足的突出问题,运用IS-LM模型简要分析我国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作用,从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山西省大同市城区老平旺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

【关键词】: 扩张性财政政策 政策取向 内需不足 货币政策 出口退税率 均衡国民收入 国际金融危机 实体经济 宏观经济发展 协调发展

【分类号】:F124;F812.0

【正文快照】: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状况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宏观经济总体形势。今年9月份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急剧恶化,金融危机正在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经济体传导到新兴市场经济体,从虚拟经济扩散到实体经济。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前三季度我

第三篇:当前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分析

当前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分析

姓名 专业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我国经济也受到严重冲击。为此政府出台一系列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 扩大内需 内需 消费

一、积极的财政政策

我国政府提出和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有其特定的经济社会背景和政策涵义的。

其一,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就政策作用大小的比较意义而言的。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以及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出现了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趋于弱化,“吃饭财政”难以为继的窘境。面对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出现的需求不足、投资和经济增长乏力的新形势及新问题,特别是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必须使我国财政政策尽快从调控功能弱化的困境中走出来,对经济增长发挥更加直接、更为积极的促进和拉动作用。这就是“更加积极”或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涵义。

其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就我国结构调整和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而言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结构性矛盾也日渐突出,成了新形势下扩大内需、开拓市场、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而作为结构调整最重要手段的财政政策,显然应在我国的结构优化和结构调整中,发挥比以往更加积极的作用。此外,由于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国有企业改革中下岗、失业人数增加,城市贫困问题的日渐显现等原因,作为社会再分配唯一手段的财政政策,也必须在促进社会公平、保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至为关键的调节功能。这是市场机制和其它政策手段所无法替代的。形势的变化,紧迫的客观需要,使中国的财政政策不能不走上前台,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其三,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一种政策类型,而是一种政策措施选择。中外的经济理论表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大体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三种类型。如本世纪3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及其与之配套、至少实行了10年之久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日本自60年代以来所奉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等,都具有这种政策特征和政策取向。而我国当前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只是在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大方向下,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始料不及的某些外部因素而采取的一种应对性财政政策举措,并非是一种政策类型。

二、扩大内需

1、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国际市场风险加剧,外贸出口难度加大;

2、由我国国情决定,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过渡,无论是市场容量还是未来发展,潜力都十分巨大;

3、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国内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扩大;

4、有力贯彻实施中央关于“扩大内需”的英明决策需要遵循的五大原则,即慎选项目、注重平衡、加强监督、关注民生。

三、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当前扩大内需最直接的手段

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近几年来,面对内需不足、出口竞争加剧、就业压力增大、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突出问题和亚洲金融危机的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税收、价格和收入分配等经济杠杆,促进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带动了投资和消费,扩大了内需,推动了出口,促进了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为财政收入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引导我国经济向着快速稳定健康方向发展。

四、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

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在两大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在财政支出方面,适当提高财政占GDP的比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公共财政职能。科学合理的调整财政支出范围,适当压缩一般性和“越位”性支出,投入缺位领域,加大有利于扩大消费的支出

1,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大支持“三农”的力度,促进农民增收,减轻农民负担。

要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多予、少取、防活”,加强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加快农村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2)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交通、水利电网、自来水等方面的建设最能生产力赶紧影的效果。因其规模小,物资投入以国内产品为主,可以直接刺激国内需求。而且劳动密集程度高,使用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能够创造较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农民生活产品的消费需求。(3)稳定农资和粮食市场价格,确保农民持续增收。(4)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全民推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努力解决农民基本医疗问题,推进科技技术进步与成果的转化。使农民对未来预期不断看好,不断释放消费需求。

2,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重点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要从过分强调重工业化的投资,转向以最终消费作为支持的投资。(1)直接投资和参与投资水利、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2)加大对城镇廉租方的投入力度,推进经济适用住房进行货币化改革,努力支持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问题。(3)重点转向直接投资和参与投资高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和运用,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工程产业、信息技术产业、旅游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加速实现国民经济结构的高级化、合理化、信息化、环保化。在产业结构的升级中优化供给和创造需求,有效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

3,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免除居民的“后顾之忧”

社会保障的“雪中送炭”必须要有公共财政政策来调节,建设将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到15-20%左右,在中央财政适当加大对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力度的基础上,监督地方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地方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做实个人帐户;要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解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要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切实做到应保尽保。要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起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扩大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切实提高农村的医疗保障水平,建设起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基础框架。

4,增加财政在促进就业方面的投入,扩大就业

对于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来说,真正想要的是就业岗位而不是保障资金。因此财政因改变过去单纯依靠现金补助失业者的做法,而是采取促进就业的积极就业政策,加大促进就业的资金投入,相应建立促进就业基金专项培训基金,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向劳动者提供专门的就业培训、指导和介绍、给予创业融资、开业注册等方面的优惠,开发就业岗位。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中文化水平偏低、年龄偏大的“4050”群体,政府和社会应负起责任,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同时,要通过改革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制度,调整产业结构iu,增大服务比重,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5,增加对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减轻具名负担

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其中基础教育基本上属于“纯”公共产品,真个社会成员都可以从中受益,具有正外部效应,其经费应全部或绝大部分由财政供给。因此财政应为义务教育提供资金保证,尤其是要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教育是立国之本。加大政府的教育投入和教育资源的供给,既能减轻居民教育经费的负担,拉动消费需求,又能从根本上提高劳动力素质。同时,要加快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解决医疗卫生服务缺乏和城乡医疗水平失衡问题。各级政府应增加在医疗卫生服务中的财政出资比例,加强中央财政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倾斜。合理确定中央财政在东、中、西部医疗卫生制度的补贴额,形成东、中、西部不同意医疗卫生转移支付制度。

(二)在财政收入政策方面,完善税制,撬动税收杠杆,调节收入,启动消费 1,改革消费税。对部分资源性产品和高档消费品征收消费税,适当调减现行消费税的部分税率,以正确领导消费,调节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富悬殊和社会分配不公。

2,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并加强征管,增强其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功能。将分类课税模式改为综合分类课税模式;降低最高边际税率和减少差距;完善税前扣除范围;加大对偷快速能够个人所得税的惩处力度。

3,对营业税进行改革。适当降低第三产业营业税税率,以降低成本价格,进一步刺激消费,体现对社会消费热点的支持。

4,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允许企业敌寇当年新增固定资产中机器设备投资部分所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金。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重复征税,使增值税务链条环节的税负的公平,还可以刺激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有利于激发企业开发新技术、升级产品结构的积极性,提升居民收入增长预期,促进消费和投资协调。

总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必须以科学的发展为指导观,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财税政策工具,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税制结构,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与消费政策;为社会提供公平的公共产品,满足广大居民的基本需要。同时要注重给低收入群体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缓解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居民负担,增加居民收入,改善并稳定居民消费预期。此外,还应通过各种手段刺激居民消费升级,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充分发挥城乡消费增长潜能,以此扩大内需,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大明,廖强。进一步扩大内需的税收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1).[2]闫龙飞,周克清,张天舒,新财政政策的目标定位及途径选择[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5.(2).[3]白景明,周雪飞,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及其财税调节对策[J].经济活页文选.2003.(5).[4]刘巍,我国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论坛.2004.(8).[5]金双华,财政教育支出政策与收入分配[J].财贸经济.2003.(1).[6]代英姿,公共卫生支出;规模与配置[J].2004.(6).[7]齐海鹏,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财税视角分析[J].现代财经.2004.(11).[8]韩洁,王永康,我国医疗分配公平性具世界倒数第四.新华网.2006-03-18.[9]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国农业信息网.2006-02-21.

第四篇:论我国职工权益现状以及改善方案

法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学生姓名: 秦淑娟学号: 200202201130

【中文摘要】 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天然的职责,工会权是公认的基本人权。现行《工会法》规定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这是对中国工会职能长期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反映了工会的本质属性。我国工会履行维权职责的现状不容乐观,劳动者的权益受侵害的面积大、程度深;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也屡屡被侵权。影响工会维权的原因在于计划时代形成的对工会工作的思维定势影响着社会对工会维权工作的认识、尊重和支持;一些传统的制度使工会缺乏独立性;过时的工作方式影响着工会维权职责的履行;立法的滞后制约工会作用的发挥。保障工会切实维权,需要澄清对工会的各种错误认识来创造工会维权好的大环境;要确立工会的独立地位;保障工人的入会权;改善工会集体交涉权的行使;增加工人集体行动权的立法;改革工会工作的方式并完善工会立法体系。

【中文关键词】 工会;维权职责;原因;对策;论文题目:论我国职工权益现状及改善方案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企业职工权益保护,建立和完善了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组织和监督机构逐渐完善和合理,各级党和政府加强了专门组织的维权力度:如总工会、妇联、共青团,负责全部职工或部分群体的合法权益的宣传、咨询、维护与协调;相关部门成立了劳动监察、劳动仲裁、维权部、法律咨询部等机构。但对我国职工权益现状也不能盲目乐观。我国的经济市场化改革经过多年的努力 ,已取得初步的成果 ,但在改革过程中 , 一些外商企业和私营企业,甚至改制企业都存在着侵犯职工的政治权利、劳动权利、人身权利以及经济利益的问题。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劳动关系也发生很大变化,企业经营者面对市场竞争,为了追求更高利润,也容易忽视以至侵犯职工利益。劳动者权益受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尽管有工会组织 ,但其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根据2003(最新)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发展统计公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统计局):

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继续增长。全年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2.6万件,涉及劳动者80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2.8%和31.7%。其中集体劳动争议案件1.1万件。全年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结案2.4万件(包

括上年结转的案件1.6万件),结案92%。近年劳动争议案件大量增加,表明企业职工对自己合法权益的保障意识不断加强,但同时也表明用人单位的侵权行为大量存在。因此,需要加大依法维护职工利益的力度,进一步突出工会的维护职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并从法律上予以保障。不然,工会就会脱离职工群众,失去存在的基础。

第一章 维权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工会在世界各国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基于保护劳动者的直接需求。

工会最早出现于18世纪90年代末的英国,并于1824年在英国取得了合法地位。工人阶级在与资本家阶级长期的对立中意识到,在与资本家斗争的过程中还是处于弱势地位,单个的工人分散的工人和不可能同资本家抗衡。工人运动的实践证明,只有团结成一个强有力的组织,使他们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同他们的雇主对抗,并能够作为一种力量去同这些雇主进行谈判,才可能最终维护自己的物质利益。在经济斗争的这一客观前提下,形成了以职工为主体,以维护和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经济地位为主要目的而自主组织起来的团体或者其联合团体,即工会。因此,工会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进行经济斗争的产物,是为争取工人经济利益而产生的。

中国工会诞生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之下,中国工人为争取自己最基本的经济利益而成立了工会组织。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国工会从产生之后,很早就和无产阶级政党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并成为中国共产党联系工人阶级;可以说,中国的工会从产生之日起就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这一点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工会。

但从工会产生的历史我们可以知道,工会是劳动关系的产物,工会是在市场经济国家劳资矛盾、劳资斗争的过程中产生的,维护职工权益权是工会天然的职责,并不因中西政治制度差异而不同。

二、维权是工会法定的职责

顾名思义,法定职责就是法律规定的职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1992年最后通过工会法时,将职工维权职能放到了突出位置。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劳动权益。

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会必须密切联系职工,听取和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关心职工的生活,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六条

因此发生用人单位和职工发生纠纷时,工会理应是“第一道防线”。如果工会不能有效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则丧失了起基本的存在价值。

三、维权作为工会基本职责在我国的法定化历程

工会法定职责变化的直接原因是法律,特别是工会法。

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会立法,经历了三个时期:(1)禁止时期,在资本主义初期,国家把劳动者组织工会视为犯罪,利用国家机器制定法律,禁止成立工会。(2)限制时期,迫于工人运动的发展,资产阶级虽然在法律上承认工会合法,但又对工会的活动加以限制,工会如有违反限制行为,即予处罚或解散;(3)承认时期,在工人运动的压力下,资产阶级不得不承认工会的法律地位,采取一些让步措施。一般认为1871年英国的《工会法》为最早的工会法。

我国工会的立法始于1924年孙中山领导的广东国民政府颁布的《工会条例》,该条例宣布工人有组织工会的权利,确认工会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和罢工的自由。此后,国民党政府1928年颁布的《工会组织条例》,1929年颁布,1932年和1947年分别修正的《工会法》,对工会少动作 了种种限制,实际上剥夺了职工组织工会的自由。

真正代表工人阶级利益和意志的工会立法,始于1922年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制订的《劳动法案大纲》。1930年,中央革命根据地制定的《赤色工会组织法》,用单行法规的形式规定了工会的性质和任务,明确了工会的宗旨。此外,我国各革命时期根据地的劳动立法中,也不同程度地包括了工会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6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它是建国初期最早的三大法律之一,旨在保护先进生产力代表者——工人阶级的结社权和劳动权益,反映了当时“劳资两利”和“劳资协商”的特点。它明确规定了工会是工人阶级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还规定了工会的任务、组织原则、工会的权利义务、工会与国家的关系、工会与企业的关系、工会的组织机构和领导机关、工会经费的来源等。工会法的颁布,对我国工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挥人民民主专政的支柱作用、联系党和职工群众的纽带作用,以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方面,提供了法律依据,促进了工会自身建设和工会运动的发展。

1992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这进一步肯定了新时期我国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并就工会的性质、任务、权利、义务、活动准则和组织原则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以法律的形式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的精神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但是由于1992年《工会法》颁布时我国还没有明确提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92年《工会法》客观上受计划经济条件影响,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弱者地位表现不明显,也未得到官方承认。所以,仍受计划经济影响的原《工会法》未能突出工会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以下简称新《工会法》)是在我国顺利跨入新世纪,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都发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变化,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新形势下颁布的。新《工会法》进一步突出了工会的维护职能,然而,较之原《工会法》,新《工会法》特别强调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提高了维权职能在工会职能体系中的地位。根据原《工会法》的规定,工会具有组织、教育、参与、维权、服务等职能,新《工会法》则将维权职能确立为工会首要和基本的职能。在第2条增加了第二款规定:“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在第6条

第一款增加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的规定。工会的其他职能都以维权职能为核心,作为维权职能的展开和延伸。新《工会法》对工会维权职能的这种定位,应该说是我国工会立法的一次重大突破。

新《工会法》确立了工会作为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的法律地位,明确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并对工会实现维权职能的手段和基础条件作出了比原《工会法》更为完备和易于操作的规 定。

第二章 工会维权不力之现状

一工会维权不力,在人们观念中产生了维权角色的错位

我国2001年修订的〈工会法〉规定:

第五条 工会组织和教育职工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民主权利,发挥国家主人翁的作用,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协助人民政府开展工作,维护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

第六条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劳动权益。

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很明显,工会的法定职责带有很浓的政治性。工会的法定职责包括政治职责,如联系职工,关心职工生活等都

首先是服从服务于政治的。所以我国工会的维权职责不仅处于次要地位,而且是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因此,一些工会组织机构给人们以行政机关的印象。

二、工会维权不力,使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严重的侵犯

当前我国职工权益保护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保障程度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特别是相当一部分的私营企业、个体户的社会保障工作还远远达不到要求,参保面及参保金额都不大,有一部分人的社保缴费时断时续。工伤保险在我国还刚刚起步,大多数个私民营企业没有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退休职工的待遇有待提高。大部分困难企业基本上都没有参加医疗保险,参加医疗保险的仅占困难职工总数的35.43%,使困难职工看病难问题较为突出。

1低收入职工的社会保障覆盖率比高收入职工的社会保障覆盖率低。据常德职工合法权益保护状况调查

2私企职工的社会保障覆盖率比国企职工的社会保障覆盖率低。本次调查结果(常德职工合法权益保护状况调查)显

(二)工作时间不规范

公休时间难保证。国务院对劳动者的法定工作时间和法定假日有明文规定,但有一些企业在执行过程中却存在不少偏差。

(三)劳动合同不规范民企中不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针对低收入职工。而一些企业不与女职工签定劳动合同,或任意确定试用期,已签定劳动合同的缺少女职工权益保护条款,有些企业还有不成文的规定,女职工聘用期内不准怀孕、生育,否则自动解除劳动关系。这对于职工维权时的举证特别不利,很难规范用人单位。

(四)部分改制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保障。改制企业中80%属于长期亏损的老企业,多数职工只能拿到很少的经济补偿金。

(五)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安全卫生状况亟待改善。很多企业设备陈旧、厂房狭窄、作业环境差、事故隐患多,使大多在生产第一线的职工直接遭受灰尘、噪音甚至有害物体的危害,严重侵害了职工的人身安全与健康

(六)基层工会维权工作难度较大,基层工会组建难、维权工作开展难在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私企建立工会的比例较低。

(七)、收取押金的现象为数不少。有关部门明文规定,不许任何单位、组织、个人以任何名义、形式收取或变相收取抵押金、担保金或集资款。主要集中在纺织、国营、资金密集型等企业。

三、工会维权作用在一些职工和行业中存在的严重的缺位据全国总工会调查表明:1997年基层工会已从1995年的593113个减少到510276个,1998年又减少为503532个,会员人数从1995年的103996314人减少到1997年的91309843人,1998年又减少到89134262人。可见,工会组织呈下降趋势,会员人数锐减。还有一些用人单位,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限制、阻挠甚至禁止职工依法组织和参加工会。因此,新建企业工会组建率较低,职工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违法侵权现象严重。据全国总工会1998年底统计,外商投资企业的工会组建率为仅35.5%,私营企业的组建率仅为4%,乡镇企业的工会组建率仅为7.1%。

四、工会维权不力的极端表现:自身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

(一)随意撤并、组建困难、会员锐减问题。一些用人单位,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限制、阻挠甚至禁止职工依法组织和参加工会。因此,新建企业工会组建率较低,职工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违法侵权现象严重。据全国总工会1998年底统计,外商投资企业的工会组建率为仅35.5%,私营企业的组建率仅为4%,乡镇企业的工会组建率

仅为7.1%。

在国有企业改革和转制中也存在着随意撤并工会组织的问题。在一些地方,国有中小企业通过试行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种形式,大多成为了集体性质、合伙或私营性质的企业,在这些改制企业中,工会组织和工会会员减少的趋势更为明显。除股份合作制形式外,大多存在着撤并工会,或形式上还保留工会,但工会工作难以开展的情况。

(二)工会干部的合法权益受侵犯问题日益增多。工会干部在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时,与用人单位和经营者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工会干部因维护职工权益遭打击报复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以各种理由解除为职工维权的基层工会干部的劳动合同,或将其调离原工作岗位,或降低其工资待遇,还有的在工会干部劳动合同到期后以种种借口不续签合同。

(三)拒缴、拖欠工会经费问题。目前,各级工会的经费存在难以得到保障的问题。资料表明,全国工会经费收缴率不足50%。而在基层工会,企业拖欠、拒缴工会经费的现象更是十分严重,工会经费更为困难。经费是工会开展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由于经费得不到保障,致使一些地方工会、企业工会根本无法开展活动,有的甚至连工会干部的工资都开不出来。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第一,虽然《工会法》对工会经费的拨缴作了明确的规定,但由于对拖欠、拒缴工会经费的行为没有规定相应的制裁措施,致使一些企业行政方面无视《工会法》的规定,拒缴、拖欠工会经费。第二,部分国有企业经营困难,亏损严重,职工工资水平连年下降。有的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工会经费的拨缴更无从谈起。第三,现行工会法对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工会经费的拨缴未作具体规定,致使这些企业工会经费的拨缴处于无法可依的状况。

第三章 工会维权不力之原因

一、人们观念中维权角色的错位是工会维权受制肘的思想根源

(一)一些党的干部视工会为党的一个部门,把工会当成党的传声筒,使工会的政治职责比重过大,分散工会的财力,人力,使工会不能集中力量履行其维权职能。工会发展的桎梏--工会行政化 【中文摘要】 工会的代表权,是指法律确认工会有权或者有资格作为会员和职工团体利益 的代表。工会代表权与职工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密切相关,只要法律确认职工 有权参加和组织工会,就必然承认工会有权利或者资格作为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 表。我国现有的工会法虽然从原则上承认了工会的代表权,规定了工会代表职工 的利益,工会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但是对于工会代表权的诸多具体问题 尚未厘清,工会代表在现实中是虚化的,由此导致了工会在职工维权时无所作为、职工对工会不信任、工会角色不清甚至错位、工会干部在维权中缺乏保障等问题, 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诉讼。同时,在理论上,工会是否为集体劳动法律关系的主 体,工会的法律资格,即工会是否具备法人资格以及属于何种性质的法人等问题, 劳动法学界存在争论,学者也提出了见仁见智的看法。这两个理论问题的澄清直 接决定了工会代表权的实际行使以及改革方向。本文以现实生活中的几例工会案例为切入点,引出对工...(二)一些职工视工会为企业管理部门,认为工会是官僚作风,不积极主动的深入,听取和反映职工的意见,关心职工生活,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当职工权益受到侵害时,职工认为工会无法或不愿维护职工权益,使工会维权缺乏群众支持。

(三)一些企业管理者视工会为企业的监督部门,组建工会不积极,甚至随意撤并工会,拒缴、拖欠工会经费,侵犯工会干部的合法权益,危害工会维权的能力。

二、现行工会工资制度和工会选举制度不利于工会独立自主地维权

(一)现行工会工资制度不利于工会干部放开手脚维权

新《工会法》第38条第一款规定:“企业、事业单位研究经营管理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

召开讨论有关工资、福利、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会议,必须有工会代表参加。”

这较之原《工会法》第32条和第33条,不仅取消了所有制差别,而且还加大了强制性,即将涉及职工切身

利益的会议“应当有工会代表参加”,改为“必须有工会代表参加”。具有进步意义。

但是工会干部具有职工和工会成员双重身份,工会成员的利益与用人单位的利益具有对立性,而用人单位却

对职工享有充分的处臵权。当工会干部行使其监督权而对用人单位的里利益成危害时,用人单位可以很容易

以控制其个人利益的手段达到影响其维权行为的目的。这显然违反了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不应有利害关系的原

则。

(二)现行选举工会主席的制度对工会维权存在着制肘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也在企业、事业单位中不断推进。新《工会法》在保留原《工会法》关于公有制企业工会委员会组织职工民主管理的规定的同时,还新增公有制企业以外企事业单位工

会委员会组织职工民主管理的规定(第37条)。此外,新《工会法》还针对改革中出现的公司这一新型企业法律形态,新增加了与公司治理结构对应的职工民主管理的规定,即“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中职工代表的产生,依照公司法有关规定执行。”

但是,工会代表只能从职工中选举,普通职工通常不具备专业的法律维权知识,当职工被侵权时,工会代表的反应速度和采取的对策与用人单位专业的法律顾问相比,显然不属于同一级别。

二、工会维权角色的缺位造成了一些工人入会权不受保障,现有工会组织形式不能够维护一些企业职工的权利

三、现有法律制度对工会集体谈判权保障不力影响工会维权的能力

我国2001年修订的〈工会法〉规定:

第六条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劳动权益。(2)集体合同。新《工会法》第第二十条 第二、三、四款规定:“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以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工会签订集体合同,上级工会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企业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企业承担责任;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请仲裁,仲裁机构不予受理或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集体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机制,也是工会维权的重要手段。新《工会法》的第20条是对原《工会法》第18条的细化和补充,其中,特别有意义的是将原《工会法》第18 条第二款(“工会可以代表职工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方面签订集体合同。”)中“可以”二字的删除。这否定了集体合同制度的任意性。

但我国法律并未具体规定工会享有哪些平等协商权利,实际是一句空文,不具可实施性。

四、工会在现有法律制度下缺乏实体权利,工会维权没有罢工权保障

(一)罢工是集体谈判制度发挥作用的重要工具

(二)罢工权的是各国保障工会维权的重要法定权利

五、《工会法》在工会维护职工权利方面保障不力

(一)《工会法》法律责任制度对侵权者制裁不力,以及法律规则表述不科学,不具操作性

现行工会法对某些企业在拒不组建工会、不按规定拨缴会费,侵犯职工工会或工会干部合法权益时应当承担什么责任,由哪些部门按照何种程序加以追究等方面,没有具体规定。甚至对有的工会组织被撤销或与党政机关合并也无能为力。现行工会法虽对缴纳工会经费作了规定,但对外商企业工会经费的拨缴规定得不具体,对私营企业则没有规定,对拖欠、拒缴工会经费的行为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制裁措施,工会经费收缴相当困难。使用人单位侵犯工会和职工权益的问题得不到有效遏制。甚至一些侵权案件起诉到法院后,经办法官难以根据国家法律规定的处罚法定的原则,给对方施以法律制裁。不少地方也出现人民法院对违反《工会法》的侵权案件不予受理的问题等,使工会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法律的切实保护。或者由于没有法律责任的明确规定,导致各地执法的标准不统一。,这不仅削弱了法律的严肃性与权威性,也使其在实践中难以操作。

(二)《工会法》维权程序和法定期限的设定不利于工会维权

《工会法》第22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定,有下列侵犯职工劳动权益情形,工会应该当代表职工与企业、事业单位交涉,要求企业、事业单位采取措施予以改正;企业、事业单位拒不改正的,工会可以请求当地人民政府依法作出处理……”

工会在维权过程中仅处于代表协助职工的地位,自身并无任何权利,而且工会并非必经程序,当事人考虑到维权的时间成本,更可能选择饶过工会,直接进入诉讼程序。

第四章改善工会维权现状的对策

一在三种观念中确立工会的维权角色,创造维权大环境

(一)改变党的干部中视工会为党的部门的观念,保障工会自主性

(二)改变一些职工视工会为企业的部门的状况,使工会维权取得群众的支持,依法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努力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三)使企业方树立工会与之地位对等的观念,保障工会独立维权

二、改革现行工会工资制度和选举制度保障工会独立性,确保工会独立自主地维权

(一)改革工会工资制度维护工会经济地位的独立性

(二)推广工会主席直选制度,保障工会内部人事独立

三、改变工会维权作用缺位的现状,保障工人的团结权

(一)提高工会组率

(二)提高职工入会率

(三)确认农民工的工会权利

(四)创新工会组织,在流动单位建立农民工工会

四、完善立法从程序上保障工会集体谈判权的行使

五、立法增设罢工权,从实体权利上增强工会维权力量

(一)从观念上意识到立法规范罢工权具有可行性和迫切性

(二)科学设立罢工权,避免行使罢工权产生消极的影响

六、完善《工会法》,保障和便利工会维权

(一)完善《工会法》法律责任制度

(二)完善法律规则,提高《工会法》的可操作性

(三)在《工会法》中设定有利于维权的程序和期限

值得注意的是,工会不是任何权益都不分青红皂白地加以维护,而是只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并就与之相应的诉讼制度作了原则性规定。

现行工会法没有执法主体,刚性不强,这次工会法修正案草案,只解决了法律责任的问题,而没有解决执法主体问题,建议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为工会法的执法主体。

第五篇: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状况与改 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状况与改善 农村养老保险状况与

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状况与改 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状况与改善 农村养老保险状况与 余伟龙 200730950330 经济管理学院 金融 3 班 【摘要 : 摘要】“人生易老”是古人常感叹的.人老的直接后果就是获得生存条件的各种能力逐渐 摘要 丧失,那么,曾经为这个社会做出过贡献的老人们在其获得生存的能力逐渐失去时,谁应该 向老人伸出援助之手, 为其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帮助呢?这就是养老问题.农村养老问题直接 关系到中国农村秩序的稳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 探索性 地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至今已有 20 多年的历史.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改革的发 展情况和实施情况入手,分析了改革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些创造性的解决对策,并 指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关键词 :农村养老保险;养老;农村养老问题;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对策;关键词】 关键词 【正文 : 正文】 正文 一,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对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宏观必要性基本上没有异议.作为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 部分,它的建立对保障老年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保证社会的稳 定和进步都有积极意义.另外,它还有助于减轻农民“养儿防老”的思想,从而有利于计划 生育政策的贯彻执行.何承金等人的研究认为, 中国西部农村人口控制的主要障碍在于社会 保障体系残缺不全,农民养老难以落实.更多的研究从微观经济个体的养老需求与供给出发进行分析, 认为由于农村家庭的小型 化, 大量青壮年农民流向城市, 老年农民社会地位下降等原因造成了近年来农村家庭养老功 能的逐步淡化,弱化.而土地,家庭储蓄和农民自身的养老能力都难以担负起老年农民的生 活保障.辨证的看,我国农村建立制度化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首先,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09 年 GDP 已经突破 33 万亿元,财政收入也已 经突破 6.8 万亿元, 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能力和手段都已经基本具备.农村经济日益发展, 农民收入逐步提高,城乡差别正在缩小,农民权益保护意识不断强化,农民参保意识也在不 断增强.在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城镇和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部分乡村,建立农村 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其次,中央已经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的税费改革,农民补 贴方式改革都已经启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制度保障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也必将 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政策选择.这是最重要的经济社会条件.总之, 我国目前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经济上是基本可行的.但需要的是抓住有 利时机,按照“十六”大的精神,及时将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提到议事日程 上来,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情况.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情况.制度改革的实施情况 这次通过相关资料了解 1999~2007 年城镇和农村地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情况的数 据,通过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对比,揭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情况.从中我发现几点值得令我们关注的:(1)农村参保人数不仅没有上升,反而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近年来,农村参保人数一 直在 5000 万人左右停滞不前.相比较而言,城镇参保人数一直在平稳上升,且远远高于农 村参保人数.两者的差距越拉越大.(2)农村参保人数在 2000 年出现一个陡然的下滑,参保人数比上年减少 22.90%,这是 由于官方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动摇.1999 年 7 月,国务院指出目前我国 农村尚不具备普遍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 决定对已有的业务实行清理整顿, 停止接受新 业务.(3)社会养老保险在城镇地区的覆盖面远远大予农村地区.2007 年的数据为例, 以 2007 年全国总人口 132129 万人, 城镇人口 59379 万人, 占总人口 44.9%, 乡村人口 72750 万人, 占总人口数 55.1%.根据以上数据,可算出,2007 年社会养老保险对城镇居民的覆盖率为 33.9%,而农村居民仅为 7.1%,两者差距非常大.(4)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在逐年增加, 截至 2007 年底已达 412 亿元, 基金的管理和运作也 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我国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还有待完善,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诸多问题已引起许 多学者的关注.(1)这些问题中,有的是制度设计本身的缺陷;有的是在执行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前 者主要包括: 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乏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基本方案》规定:农村社 会养老保险在资金筹集上坚持以“个人缴纳为主, 集体补助为辅, 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这样, 由于大多数集体无力或不愿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给予补助, 绝大多数普通农民得不到 任何补贴, 在这种资金筹集方式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储蓄或鼓励性储 蓄,也正因为这一点导致了不可能强制要求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制度上的不稳定性.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基本上都是在 民政部颁布的 《基本方案》 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形成的, 这些办法普遍缺乏法律效力.实际上, 我国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态度也时常发生动摇, 导致了本来就心存疑虑的农民更加不 愿投保.这也是缺乏法律保障的结果.3)基金保值增值困难.《基本方案》规定,“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主要以购买国家 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实现保值增值.”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缺乏合适的投 资渠道,缺乏投资人才,有关部门一般都采取存入银行的方式.但是 1996 年下半年以来, 银行利率不断下调, 再加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要保值已经相当困难, 更不用说增值.4)保障水平过低.《基本方案》规定,农民交纳保险费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 2 元,4 元,6 元,8 元……20 元等 10 个档次缴费.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对农 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乏信心等原因, 大多数地区农民投保时都选择了保费最低的 2 元/月 的投保档次.(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包括: 1)基金的管理不够规范与完善.政府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或有什么建设项目缺少资金时, 有时就会要求动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对这样的要求,民政部门往往难以拒绝.因此各 地挤占,挪用和非法占用基金的情况时有发生,基金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给今后的发放工作 留下了极大的隐患.2)机构管理费用入不敷出.按照《基本方案》的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的经 费可以按所收取基金的 3%来支取.但是按规定提取的管理费难以满足开展业务的需要 3)干部群众在享受集体补贴方面差距过大.《基本方案》规定:“同一投保单位,投保对 象平等享受集体补助.”但在全国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执行过程中,同一个行政村的干 部和群众却不平等享受集体补助.参加投保的绝大多数村和乡镇是补干部,不补群众;少数 村都补的,也是干部补得多,群众补得少.强化了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抵触情绪.4)多种形式的保险并存,形成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由民政部门组织的农村社会养老保 险与商业保险也产生竞争, 虽然竞争本身可以给投保农民带来实惠, 但由于政府的不正当干 预,商业保险往往受到排挤,打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四,解决的对策.解决的对策.(1)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农村劳动力养老保险,应当根据经济水平和负担能力采 取不同的解决方式, 实行分层分类解决.中国农民可分解为四个群体, 如乡镇企业农民职工, 城市流动人口,被征地农民和纯留地的职业农民.对于乡镇企业农民,由于从事非农业生产 活动,收入和消费高于农村人口的平均水平,因而其养老保险需求也较高,他们的养老保险 问题可以部分由乡镇企业来解决;对于城市流动人口,其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有两种思路,一 是与城镇职工适用同一的制度模式(广州,北京,南京等中心城市),二是单独为农民工设立 新的综合社会保险制度(上海,成都,大连等市);对于被征地农民,家庭养老的物质基础与 功能因土地被征用而弱化甚至崩溃与丧失.而征地补偿标准又偏低,因而对其要区别对待;对于纯留地农民, 他们以土地收人作为自己生活的主要来源, 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村可 采取不同的制度安排.(2)针对现行制度设计与农民现实的日常支出预算不匹配的问题,应加大对农村社会 养老保险的扶持.建议根据地方经济,财政情况,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逐步推进适当的公 共财政投入.地方财政预算每年要确定一定的比例,充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而且要随 经济的发展同步增长.(3)针对个人账户资金长期封闭闲置与农民个人用资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可推行农村 养老保险抵押小额信贷业务.当参保农民因各种原因需要资金时, 可以用参加农村养老保险 的有效证书作为抵押, 向养老保险基金申请借款.这种创新制度不仅满足了农民的个人用资 需求,也是将农村资金真正留在农村,为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最佳方式.(4)针对农保资金增值难的问题,应该促进两个价值增值循环.一个是对农村社会养老 保险基金进行经营性价值增值管理,可以由商业性机构竞争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与运 作.在商业性机构对养老保险运作的整个过程中, 政府主要通过专门的管理部门对基金以及 运作状况进行监督.另一个是非经营性价值增值循环,通过利用国家政策和社会宣传,不断 增加政策性收入,捐赠和赞助收入以及其他各种非经营性的收入等来辅助养老基金增值.(5)应提高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以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支付问题.这是一个非常 棘手的问题,因为投资本身就是一门相当复杂的学问,我国这方面的人才非常稀缺;而且目 前我国风险较小, 回报较高的投资渠道很少, 但是许多文献仍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改 革的方向.五,结束语.结束语.尽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经进行了 10 多年,也积累了相当多的研究文献,但由于为农 民这类非雇佣的独立劳动者建立社会保障本身就是一个难题, 而且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经济实力还不够发达,农村的社会生产力总体而言还比较落后,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 构.因此到目前为止,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仍然有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例如: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筹资方式;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机构设置 3,城乡养老保险的 衔接问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改革的道路没有止境,只有不断地完善, 才能与时俱进,满足人们的需要,也促进国家蓬勃发展.【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刘贵平.现行农村养老保险方案的优势与不足[J].人口与经济,1998,(2):25-28.[2] 张 仕平等.建 国 以 来 农 村 老 年 保 障 的 历 史 沿 革 , 特 点 及 成 因 [J].人 口 学 刊 , 2000,(5):35-39.[3] D盖尔约翰逊.中国老年人的社会保障[J].中国人口科学,1999,(5):1-10.[4]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课题组.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J].人民论坛,2000,(6):8-10.[5] 田凯.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2000,(6):28-31.[6] 何 承 金 等.中 国 西 部 农 村 人 口 控 制 与 社 会 养 老 保 障 研 究 [J].中 国 人 口 科 学 , 1997,(1):14-24.[7] 梁鸿.农村老年人自给自理能力研究[J].人口与经济,1999,(4):21-25.[8] 梁鸿.试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及其特殊性[J].复旦学报社科版,1999,(5):26-31.[9] 张晖等.我国农村应建立不同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J].人口学刊,1997,(6):50-5 [10] 马利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请缓行[J].探索与争鸣,1999,(7):11-12.[11] 黄晓平.让农民兄弟老有所养——江苏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情况调查[J].中国财 政,1998,(8):16-17.[12] 王国军.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与改革思路[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 刊,2000,(1):120-127.[13] 吴云高.苏州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情况的调查[J].上海农村经济,1998,(5):39-42.[14] 刘书鹤等.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调查[J].经济研究,1998,(5):15-21.[15] 彭希哲等.乡镇企业与苏南农村社会保障[J].上海金融,1996,(6):31-32.[16] 周光复等.股份合作制与农村养老探析:来自广东的考察报告[J].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0,(1):62-65.

下载论我国财政政策的取向:改善供给扩大内需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我国财政政策的取向:改善供给扩大内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