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b5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要从培养最基本的阅读能力起步
知识改变命运百度提升自我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要从培养最基本的阅读能力起步
语文教学一定要“目中有人”,阅读教学也是一样。小学低年级是学习阅读的起步阶级或启蒙阶段,一定要从培养最基本的阅读能力抓起。切不可低中高不分,小学中学不分,一味“讲深讲透”搞烦琐分析,弄得头绪太多,门槛定得太高,使学生进不了门。
首先要明确阅读教学的阶段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教学制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此外还要求对读物中“感兴趣的人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在阅读中能“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喜爱图书,爱护图书”。从《标准》制定的目。标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三点基本精神:
一是重视阅读情趣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二是从学习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具备最起码的阅读能力抓起(如朗读、默读、借助图画阅读),而把理解程度的要求尽量降低到最低底线(如“了解词句的意思”、“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三是从一开始便注重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词语积累,同时提倡交流与合作。
苏教版语文教材认为:认(识字)是读(读书)的基础,认读能力是阅读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能识字,会写字,能朗读,会默读,这才具备进入阅读的基本条件,先要跨进门槛,而后才能登堂入室。所以,识字、写字、读书、背诵、兴趣、习惯,理所当然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第二要弄清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课文的特点与编写意图
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共选编课文25篇,其中写景状物的6课,记事(含生活见闻、童话故事)为主的11课,写人为主的(包括人物故事)6课,古诗1课,“文包诗”l课。内容涉及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感受,对社会风情的了解体察,对优秀文化、高尚品德、科学精神的颂扬,对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注等。课文大都篇幅短小,文字浅显,语言规范,内涵丰富。
课文全文注音,字体较大,行距清晰。有意加强了拼音、识字、阅读之间的联系,以便学生采用“双行认读”的方法,使识字(看拼音识字)与阅读可以同步进行。避免单独搞孤立的识字环节,割断识字与阅读的紧密联系。
课文全部配有图画,有的一篇课文配有多幅图画,尽可能形象地再现课文内容,并使课文的重点表象得到凸显。这样符合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征,和由“具象”到“抽象”、由阅读“画书”向阅读“字书”过渡的阅读思维发展规律。
课后作业设计具有明显的创新意识。一是把培养认读能力放在首位,旗帜鲜明地突出了读书、写字两大重点。25篇课文中有20篇只安排朗读课文和描红写字两项作业。其余5课也都把朗读、描红两项作业放在前面,再增加一点说话、造句、表演等加深或拓展阅读效果的活动。这样做完全体现了《标准》提倡的“少做题,多读书”的精神。二是注重语言的积累。25篇课文,要求背诵的达14课,占56%。这是符合儿童记忆力高于理解力的年龄特征的,抓住记忆的最佳期,让学生多背一些好东西是可以终身受用的。
第三要转变阅读教学观念。改进阅读教学设计
《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就是说,其一,读书活动是别人所不能替代的,因此要让学生自己读书,而不是听老师讲书;其二,学生是独立的个体,而且是有个性、有灵性和创造性的个体,学生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因此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而不能整齐划一,追求统一结论和标准答案。
《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就是说,其一,要明白阅读教学包含三个要素:教师、学生、文本;其二,必须摆正这三者的位置,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前文说过,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应是阅读的主人;文本是阅读和阅读教学的凭借,是学生课堂上的第一认识对象,也是学生的一个独立的对话伙伴。它可以凭借符号信息,向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刺激,发出感召与呼唤;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应当起着组织调配、创造条件、穿针引线、指点示范的作用。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首先要通过自主读书与课文及课文作者对话交流。即要通过操作,加工处理课文的符号信息,进而进行心灵碰撞,接受课文丰富内涵的感召与影响,最终能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把课文的思想感情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感情,把课文的表达方式,内化为自己的交际经验。其次,学生还要通过合作学习,与同学、老师对话交流。一面与同学讨论切磋,一面聆听老师的教诲指点。
作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同样先要与文本对话,即通过先行阅读,全面把握教材。“把握教材”一方面意味着把握课文作者的思路和意图以及教材编者的思路和意图,从而明确教学的目标要求;另一方面还意味着了解学生阅读的前提条件和准备状况,从而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同时当然还要与学生对话,根据学生的阅读心理和学习语文的规律,指导他们正确地读书,顺利地实现“内化”。
据此,江苏语文教学工作者倡导构建以指导“读书内化”为主线的阅读教学新机制。执行这一教学机制,必须实现三个根本的转变:
1、由以理解课文知识内容、获取统一结论为主要目的,转变为以学会阅读、内化语言、提高语文素养为主要目的;
2、由重外因,靠教师分析讲解的“灌输型”教学模式,转变为重内因,以学生自主读书内化为主线的读书交往型教学形式;
3、由以肢解为主,搞“散装零售”、习题化琐碎练习,转变为以整合为主,注重综合实践,开展实用化语文活动。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实行这一机制,需要掌握如下几条要点:
1、激发情趣,让学生作好阅读的准备。
《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激发阅读情趣在低年级是多么重要。因此,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开始。让学生在阅读前先做好两个准备:
一是情感态度的准备——要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迫不及待、跃跃欲试的心态下进入阅读;
二是知识经验的准备——要激活已有经验,调动大脑里相关的知识储备,发现已有知识经验与课题内容之间的相似性和衔接点(即寻找“相似块”)。必要时可适当为他们提供一些背景知识,帮助他们建立新旧联系,以便他们借助已知去预测未知,形成自主的学习意识,积极、能动地进入阅读。
比如学习《咏华山》一课,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爬过哪些山,留下什么印象或感觉。还可以让他们试着说说自己所知道的中国名山。然后可以展示华山的部分画面,有条件的可以放一点华山风光录像镜头,引发学生的向往与遐想。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古代有个七岁的小男孩,不但登上华山,还当场念出一首歌唱华山的诗。这样,学生便可带着急于知道详情的强烈愿望进人阅读。
2、加强认读,让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连贯。
小学低年级是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孩子刚从口语交际进入书面交流,由现实世界进入符号世界,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不是一下子就能适应的,必须经过不断地学习、训练,帮助他们切实过好认读关——
一是辨认文字符号,分清词与非词;
二是进行意义整合,分清句读;
三是动用发音器官,读出课文语句;
四是口诵、耳闻、心惟,捕捉语言信息。
最终达到读得正确、连贯,不错、不丢、不添、不断、不重。读后对课文的整体内容,能有大致的、轮廓的了解。
3、指导朗读,让学生感悟语言材料。
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成分,指导朗读是培养语感能力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在低年级尤其是这样。低年级阅读教学,一定要精心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感悟体验——
一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比如读《咏华山》第三自然段“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这一诗句,学生可能不太懂,要是回过头来,联系课文第二自然段,读读“啊!华山真高哇!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上下文结合起来,对照阅读,学生便能比较顺利地了解诗句的意思。再如“情不自禁”一词,除了结合上下文,还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回忆自己遇到特别开心的事,忍不住要唱、要跳、要表现自己的情景。这样对词义的感悟就会更加具体、真切。
二是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课文意境,获取情感体验。其一是要学会“循文明像”,即凭借语言符号展开想象,建立事物的表象,进入课文所描写的画面。也可以借助课文图画,来帮助自己建立表象。对于某些比较生疏的事物,还可采用实物、挂图、投影、电脑课件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明像入境。其二是要学会“循像明意”,即透过画面去感受课文的意境。要设身处地地进入各种角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读到“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可引导学生看看插图,把小孩与大山联系起来展开想象,就能感受到爬山的艰苦和孩子的强。再读读“啊!华山真高哇!„„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稍加想像,就能感受华山的高险和登上 高山的惬意心情。
4、组织演诵,帮助学生完成语言的内化。
内化语言是一个能动的自我构建过程,小学生还缺乏这种自我建构的能力,教师必须给予切实的帮助。
一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与表现。在学生对课文中感兴趣的人和事件有所感受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全面的欣赏。可以自读欣赏、听读欣赏,还可以眼看画面(图画、录像或课件)、耳听配乐朗诵、嘴跟着吟和,双脑并用,多感官参与,语音、语意、图像、情感、观念多要素融合,以帮助学生多重记忆,整体吸收。进而再让学生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可以根据自己的独特体验,创造性运用语调,配上表情动作,反复品味咀嚼,达到熟读成诵,完成背诵识累的任务。
二要引导演化升华。可以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加工改造,开展创造性阅读和多种形式的表演活动。比如分角色演诵,改变成解说词、导游词来演说,当成课本剧来表演等。总之,要彻底改变应试性、习题化的琐碎机械的作业练习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实用性、生活化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学语文、用语文的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第二篇:b5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学语文过五关
知识改变命运百度提升自我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学语文过五关
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字、词、句、篇的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而语文自学能力的形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关键是在课内外阅读中练就过“五关”的本领。
第一关,初读,解决字词障碍。
通过认真仔细的阅读,把文中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利用工具书解决,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措施。对于比较简单的生词,还可用联系上下文、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深化理解,这是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标志。
第二关,再读,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
在阅读中边读边想,即读完一段就停下来想想文章先写的是什么,再写的是什么,最后写什么,在此基础之上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意思深奥难于理解的句子、段落或者精彩、重点的句子、段落,可用笔圈出反复阅读。例如《赤壁之战》一文,先交待了战役的起因,接着写了双方做的战斗准备,最后写了火攻的经过和结果。其中在讲火攻经过时,先写黄盖写信给曹操愿意投降,再写黄盖前去曹营假投降,然后写黄盖点燃了曹军的船只,最后写曹军大败。知道了这些,对《赤壁之战》的内容就有了清楚的了解。
第三关,感读,感受作者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首先,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阅读只有联系时代背景,才能了解作者所处的环境,感受作者为什么写,感受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如《小橘灯》一文,只有了解、联系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在重庆的白色恐怖、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人民群众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这一时代背景,才能真正感受到作者对小姑娘的赞颂,对光明就在前头的欣喜之情。
其次,站在作者的一边,设身处地的替作者想,把自己的身心置于文章描绘的情景之中,1
也会对作者表达的感情有更深的体会。如读《开国大典》,当读到“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时,就会很自然地体会到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升腾起对新中国无限热爱的感情。再次,有感情的朗读。有感情的朗读更容易体会作者的感情。因为有感情的朗读能增强语感,再现课文描述的情境。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只有有感情的朗读才能体会作者对总理的怀念、热爱之情。最后,反复读,反复品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思想感情不是一次能体会透彻的,体会之后再读时感情会更真挚,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得会更深刻。
第四关,研读,斟酌表达方法。
表达方法即作者为了达到写作目的采取的方式、方法、技巧等。方法为目的服务,思想感情解决“写什么”,表达方法解决“怎样写”。斟酌文章的表达方法通常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结构特点。在阅读中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如:记叙文《跳水》、《月光曲》就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写景文《第一场雪》就是按时间的顺序来写,解说词《故宫博物院》就是按空间位置转移的顺序写。还有倒叙、插叙、前后照应、承上启下等,都是结构方面的写法。
其次语言特点,即分析文章在语言应用上的特色。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运用到景物的描写上。还有个性化语言的描述,在阅读中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等句子分析体会,看其如何表现人物性格,达到写作的目的。
第五关,悟读,说出自己的感受。
读书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读书的最终目的是收获感受,给人启发。感受就是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善恶标准评价文中内容的是非曲直,把自己喜欢、憎恶、崇拜、向往、同情等感觉说出来。可以联系生活中的相同、相似、相对、相反的事例或自己的经历,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点到面、由因及果把事理或经历联系起来;可以运用联想,举一反三,浮想联翩。例如:读《乌塔》一文,对于乌塔的出游,有的同学认为乌塔不该一个人外出旅游,并且说出了年龄小、社会上有坏人等一大堆理由;有的同学认为可以单独外出旅游,因为做了充分的准备,能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这些看法和想法都是自己的思考,都是自己的感受。语文阅读过“五关”,犹如爬山、登楼,下一层是上一层的坚实基础,上一层比下一层更高也更难。只有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登上阅读的高山。
第三篇:语文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的教学质量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语文教科书在能力训练中的作用,要使教科书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能自己学习的书,而不是只能供教师讲解的书。为此,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才能。
一、培养探索精神
施教之初,贵在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力求使学生能自己探索知识。这首先要启发学生“有疑”,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有疑——无疑——有疑”的过程。
要使学生“有疑”,首先要为学生设疑。例如:我在教《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我问学生:葫芦藤开始长得怎样?后来又有什么变化?结果怎样?学生依据课文内容一一回答并不困难。紧接着我就设疑:“为什么虫子那么多,小葫芦就落了呢?”我从他们那困惑不解和投向我的期待的眼神中,看出他们解决这个问题有困难。这种期待正是表明学生想从老师的讲解中获得知识、探索学习方法。然后,教师因势利导,满足了学生渴求知识的愿望,同时潜移默化地渗透了探索方法。
另外还要鼓励学生质疑。例如:我在教《蜘蛛》一课时,讲了蜘蛛如何张网捉虫吃,课文分析完后,有问题要问。其中一个学生举手提问:“蜘蛛的网能粘住小飞虫,那它自己在网上爬来爬去怎么不会粘住呢?”会这样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十分可贵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特别着意爱惜与扶植这种探索的热情。当将来的某一天,学生们以那无比绚丽的智慧之花和无比丰硕的创造之果,奉献给曾经培养过他的老师和社会时,我们就更能深刻地体会到今天着意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有着何等重要和长远的意义。
二、创设情节,启发想象
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可问学生:“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很难过。
倘若让你代替小壁虎继续借尾巴,你会怎样做?”问题一提出,学生想象的闸门打开了:向小马借,向小蝌蚪借……教师再引导学生问:“不向动物借,可采用什么办法?”“在科学院克隆一条”……这样,教师不束缚于教材,而是把握契机,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引导各种答案,哪怕是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既有效地训练了发散性思维,又培养了创造能力。
三、精心创设情境,诱发创新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内部动力,是发展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的内驱力。一旦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大的动力,学生就会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因此,在教学中我针对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中易受情感因素影响的心理,常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集中注意力,恰到好处地调动学生涉猎新知识的积极性。如学生刚接触到“反义词”这个新知识时,我没有急于讲解其中的含义,而是做了一个令学生满心欢喜的游戏。我说“把手举高一点”,他们就“把手放矮一点”;我说“向后退一点”,他们就“朝前跃一步”;我说“向左跨一步”,他们就“向右迈一步”……学生兴趣盎然地和老师做完游戏,我最后说出了游戏的名称——“说反话”,并让学生再做一次。老师最后总结:游戏中的“高和矮”、“前和后”、“左和右”都是意思相反的词。这样,既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又能让学生轻轻松松掌握知识。
四、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
苏霍姆林斯基说:“用死记来代替思考、代替明晰的理解,用硬背来代替对现象本质的观察,这使孩子变得蠢笨,最终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要改变这种现象,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有效方法之一,因为小学生的特点是容易为真实、具体、形象的东西所感染。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直观感性的素材,使孩子自始至终处在感知、想象、理解的氛围中,对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能替代的作用。
以教学《黄山奇石》一文为例:课文的最后一段列举了许多奇石景点,但都没有作具体的说明,给学生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和思考的机会。为了加深学生对黄山石又多又奇的印象,为了发展他们的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我放映了黄山奇石的视频片段。虽然当时已临近下课,但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给奇石起名字的语言形象生动而又活泼有趣。这正是因为巧妙地运用多媒体优势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较好地发挥多媒体优势,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培养能力方面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教给学生基本知识的同时,要使学生学会怎样学习,着力培养他们自己去获得知识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自学能力,他们才能在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更好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第四篇:b5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与教学改革
知识改变命运百度提升自我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与教学改革
小学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 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
《关于〈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的说明》明确指出:“工具性,指 语言文字是思维的工具,日常交际的工具,学习各门功课、获取新知和将来从事各种工作的最基本的工具。”“思想性指语言文字总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总是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的。”还 强调“工具性和思想性都是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是缺一不可的。”
(一)注意“语言”与“语文学科”概念的混淆
语文学科的相应科学是语言学。内容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它的根本属性必然要为语言的性 质所制约,但二者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语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以“表达心理的符号系统”的形式存在。
语文学科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学校课程是实现教育的手段。语言和语文学科都具有工具性,但这“工具性”的内涵也不是等同的。语言的工具性指的是它 的社会功能。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指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因此,不能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仅仅理解为单纯的学习语言文字。“语文学科”与“语言”概念的混淆,会导致只强调语言文字形式方面的练习,忽视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品德教育。这样,语文的教育功能会被大大削弱,而且学生的语言也不可能真正得到发展。
(二)注意“人文学科”与“线性学科”概念的混淆
语文属人文学科,数学属线性学科。小学语文学科与线性学科既有同一性,又有特殊性。它的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是语言文字训练。
(三)注意“语言”与“思维”概念的对立
心理学告诉我们,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这是二者的同一性。但他们仍有区别。主要在于“语言和思维的职能不同。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的形式是词和句”; “思维是认识 的工具,思维的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应同步进行。
一些优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注意贯彻启发性原则,引导学生感知课文语言,并进行思维加工;注意训练梯度的合理性,寓思维程序于训练之中;注意思维的训练层次,在了解课文“写了什么”的基础上,理解“怎样写的”,“为什么而写”;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注意在听说读写训练中,相机指导,点拨思路;注意结合语言训练,渗透规律,晓以学法,使学生领会课文是怎样读懂学会的;注意技能迁移,促进能力的形成;注意评价学生练习效果时,不仅评判正误,点拨思路,还从速度、深度、有无创见等方面加以肯定。这些做法,有利于学生语言与思维的同步发展,体现了对学科属性的透彻理解
(四)注意“语言 ”与“思想”的割裂
“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的辨证统一”已成定论。但是,从教学实践看,却体现得不尽人意.语言与思维是密不可分的,思想是思维活动的内容和结果,语言和思想都离不开社会生活的结果,无不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词、句表达出来的,甚至连标点符号 的使用有时也带有感情色彩。文章中的语言表达方式、篇章结构,甚至于修饰,无不围绕中心,服务于表情达意。很难说学完了一篇课文,学生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没有感触,或体会 甚少,就算是理解了语言文字。没有引起“共鸣”的阅读训练,不能说是成功的。一些优秀教师,“教”书为“育”人,与思想品德教育于教学过程之中。注意在钻 1
知识改变命运百度提升自我研教材时,从语言形 式与思想内容统一的角度,确定教学重点,设计训练项目;注意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明”理、“悟”道、“激”情、“导”行;注意以教师之情,启发学生领会作者之情,形成 教育的氛围;注意经常坚持“自然渗透”,使教学形成熏陶感染的过程。小学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只要我们不但注意概念的“外延”,而且更注意概念的“内涵”,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加深认识,定会取得真知。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观要实现素质教育必须首先从课堂教学入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观念?长阳县教研室向贤陆老师认为应突出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首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前途教育、爱劳动爱人民的教育。通过这些教育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促进他们形成正确得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树立为祖国为人民而学习的远大抱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原动力。其次要紧密 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激趣激思、动手动口的问题、推动他们通过自己看书、查资料、讨论、做实验、观察、思考,主动的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适时对其引导、鼓励、评价,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产生“只要自己认真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就能成功”的自我评价意识,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是教师有意把学生推向做学习主人的成功通道。只要教师教学中能坚 持正面教育和为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铺路搭桥,就会逐步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良好学习态度,学生不会再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负担,产生越学越带劲的主动学习氛围。
2.教给学 生如何学习的方法
教师要教给学生会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辨证教学思想.教给学生会学习的方法,是学生终生收益的事,教学中要始终贯穿和突出这个观念,这也 体现了由应试教育的短期行为转向素质教育的终生行为。如看书、归纳、小结、观察思考等。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结合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采取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有措施、有目的的实施培养,在步骤上可采取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分内容实施。在方法上,一是紧密 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知道学法;二是必要时专门组织学法知识讲座,集中解决一两个学法问题;三是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学法交流,促使他们相互借鉴学习方法。
3.贯穿因材施教的原则
基础教育既要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有用人才,又要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从这个目标 出发,就决定了培养人才的多层性。再则由学生本身的性别、年龄、智力和非智力等因素也客观造成一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智能水平的千差万别。这也就决定了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 因材施教的原则。再次从教材内容来讲,也设置了许许多多的反映智能的层次性的问题。综上所述,无论从培养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大纲、教学内容都体现了对学生的不同要求。因而课 堂教学必须抛弃一班学生、一本书、一样要求的统一的教学模式。但因材施教决不是歧视或变相忽视差生,而是要求教师在班级式教学情况下,如何辅导差生达到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 要求,使教学不偏离面向全体学生的方向,另外也要采用相应的方法来使优等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进一步提高智能水平的问题,从而达到在一节课内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均有不同程 度的收获和进步,继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理想效果,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内在潜能。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
第五篇:b5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三维”融合 各有侧重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三维”融合 各有侧重
传统的作业观认为,课后作业的功能是巩固、检查学生学得的知识和技能,以应付考试。现代的作业观则认为,课后作业的功能不仅仅是巩固、检查学生学得的知识和技能,还担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标准》)指出:“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感情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我们遵循“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根据小学低年级“阶段目标”的要求,采取“‘三维’相融,各有侧重”的方法,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下面简称“二年级下册”)设计了课后作业。下面谈谈我们的编排意图,并提出教学建议。
“二年级下册”的课后作业共分五个方面:
一、朗读、背诵、默读、复述等;
二、写字;
三、查字典;
四、词句的积累和运用;
五、综合性学习。
课后作业把朗读、背诵、默读、复述等放在最前边,这不单单是一个安排顺序问题,这充分反映了教材对语文基本功的训练、语言的积累运用、语感的培养、情感的熏陶是十分重视的。
《课程标准》在低年级“阶段目标”中指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究竟小学生怎样做,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说,靠教师对内容的繁琐分析,不行;靠教师满堂问,也不行;靠教师布置大量的机械性作业,更不行。其主要途径就是靠朗读。只有让低年级小学生“直接接触”文本,通过反反复复地、原汁原味地朗读课文,才能真正地“入境悟情”,才能真正地“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二年级下册”共有24课,有21篇要求朗读,约占总课文的90%。
众所周知,语文学习很难一蹴而就,它需要有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小学低年级是发展记忆力的“黄金时段”,趁着记性好,让他们的小脑袋里装些诗文佳作,积淀一定量的语言经验,这对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是极有好处的。“二年级下册”有13篇课文要求背诵,约占总课文的54%。
从“二年级下册”开始安排了4次默读,这为今后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奠定了基础。教材还安排了1次“复述课文”,3次“讲故事”,这都有利于学生积累运用语言,培养口头表达和创造思维能力。
第二方面是写字。《课程标准》在低年级“阶段目标”中指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为了让低年级小学生打好这一基本功,“二年级下册”延续“二年级上册”的做法,按笔顺规范展示了部分生字的笔顺,其目的是突出写字的难点。其余的字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记忆笔顺和字形结构,然后,将所有能识会写的字在田字格里描红。有人认为,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字只要写正确就可以了,何必下这么大的功夫让学生去描红、仿影和临写?我们认为这种“重对轻好”的观点失之偏颇,把字写得端正、整洁、美观,不单是一个技能问题,在写“好”字的实践过程中,也伴随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如,热爱祖国的情怀,认真学习的态度,坚韧不拔的意志、审美的情趣和良好的习惯„„在某种意义上,这比写“对”高上一个层面。
第三部分查字典。“二年级下册”的课后作业安排了3次用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让小学生分别对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和难检的字进行查检,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第四方面是词句的积累和运用。
词语的积累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读读,抄抄,再听写。意在巩固识写,强化对词语的记忆。2.读读词语。增加这种形式,意在让学生积累一些由熟字组成且有活力的词语。另外,还有几种,如:第7课《蜗牛的奖杯》,将两个同义词进行比较。第8课《狐假虎威》,将一 1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组词语通过表演进行深化理解。第19课《台湾的蝴蝶谷》,将描写色彩的词语进行归类。
句式的积累有以下几种形式:如,第2课《蚕姑娘》,将“蚕姑娘脱下旧衣裳”和“蚕姑娘换上新衣裳”合为“蚕姑娘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通过读句子,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有承接关系的句子并作一个句子,主语可以承前省略。第10课《沉香救母》,通过读“沉香一想到要去解救妈妈,浑身就增添了力量”等句子,让学生初步感知表示“两事时间上前后紧接”的句子结构方式。通过读句子,还让学生感知在名词前面加上修饰语,句子就具体;表示因果的复句,可以先因后果,也可以先果后因;运用词语要做到准确„„在教学时,教师万万不可向低年级小学生讲语法和修辞术语,可根据他们的理解水平,深入浅出地进行引导,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课后作业中,分别安排用“觉得”、“忙着”、“已经”、“一边„„一边„„”等词造句。每道题有2~3个例句,有的出自于本课,有的出自于前面课文,有的是联系生活实际而设计的。目的是从不同角度给学生提供范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词的用法,以便进行模仿。
第五方面是综合性学习。《语文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二年级下册”对综合性作业的设计作了探索性的尝试。这些作业大多富有情趣,开启思维,引发想象,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
(一)侧重于教材资源的开发。
如,第12课《木兰从军》,“展开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第ll课《沉香救母》,“‘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想象一下,这时他们会说些什么?”第7课《蜗牛的奖杯》,“看到再也不能飞上天的蜗牛,你想对它说些什么?”等,此类作业具有迁移性、开放性,甚至不确定性。在读写结合中,课文的字里行间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说写资源。学生驰骋想象,进行再创造。不必去刻意追求划一的“标准答案”,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高了读写实践能力,培养了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侧重于与其它学科的结合如,第3课《月亮湾》,“你的家乡哪儿最美?试着画一画,再向同学们做介绍。”第22课《猴子种果树》,要求“演一演”。第14课《“黑板”跑了》,让学生“找几个关于专心学习的成语,做成小书签。”第17课《歌唱二小放牛郎》,“课后学唱《歌唱二小放牛郎》。”让学生在跨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
(三)侧重于搜集资料
如,第1课《古诗两首》,“搜集几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读一读。”第15课《晚上的“太阳”》,“找一找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再读一读。”第20课《欢乐的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吗?”这样,就为今后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作好铺垫。
如何处理课后作业呢?下面提几条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作业观
教师要把课后作业提到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度去认识。让学生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去自我表现。通过课后作业的实践,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倾注关爱,只能引导激励,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强制约束,更不能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二)强化目标达成意识
课后作业题是每课书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只有每课的目标落实了,才能确保小学阶段教学总目标的实现。因此,教每课书要强化目标达成意识,把课后作业的教学当作教学的重点,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如,朗读课文。初读时,必须把课文读通;精读时,必须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才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只有这样循序渐进地将每一课的课后作业加以实施,“二年级下册”的教学目标才能一一落实。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三)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作业质量的重要保证。作业要尽量在课内完成。如果教师用自己的讲充斥整个课堂,占用了学生主动活动的时间,课后作业必然推至课外。这样,一方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再一方面没有师生和生生的互动,课后作业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四)创设宽松操作氛围
根据教学实际,可以对课后作业进行适当的增、删、改、换。要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可以让他们自行设计作业,如,同一课有的可以有感情地朗读,有的可以表演,有的可以绘画„„这样就能鼓励创造,张扬个性,发挥特长,充分体现人的价值,获得成功的愉悦。另外,做作业的形式要有趣味性。如,可采用“摘苹果”等形式让学生“读读词语”;可运用“竞赛”等形式去“朗读课文”;可用“演一演”等形式去让学生“背诵课文”;学生“写字”后,可办“小小的展览会”:“综合性学习”可与语文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一种欢乐、宽松的氛围中去完成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