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b5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学生在生活中作文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学生在生活中作文 ——小学生写作动机探
摘要: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教学一直被语文老师所关注。习作方面一直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两难困境。对小学生作文写作动机进行探讨,分析小学生写作动机的特点,研究激发小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生 写作 动机 特点
写作是指作者运用书面语言表达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的一种心智活动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曹雪芹曾在写《红楼梦》时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可见,作者在写《红楼梦》时的复杂心情和不能准确表达自己情感的苦闷。大师如此,更何况是小学生,因此,他们对写作有困难和苦恼也是可以理解的。
面对小学生写作难,我们该怎么办呢?著名心理学家柯.尼.列昂捷夫提出了“从动机走向目的”的活动心理学理论。动机在《现代汉语》中解释说:“动机,推动某种行为的念头。” 柯.尼.列昂捷夫认为作文是动机支配的活动,体现了学生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的需要。儿童的作文需要通常是由社会和教育对儿童的教育转化而来的,这种需要是多层面的,它主要有:
1、完成学习任务,避免作文不合格或作文成绩下降威胁的需要;
2、渴望同父母、老师、同伴交流见闻感受的需要;
3、希望自己作文成功,使自己的才能得到他人公平的评价和称赞,获得同伴尊敬的需要等。
从中可以看出,要使学生不怕写作,善于写作,乐于写作,就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动机。(写作动机就是:推动作者运用书面语言表达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的念头。)任何人不管做任何事,都是出于自己的需要。而任何需要都是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产生的,即在一定社会和教育的要求或个体自身的要求下产生的对于一定客观现实的反映。小学生作文反映的是小学生对客观现实的认识。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符合小学生心理,采用得当的方法。
一、动机对写作的重要意义。
小学生作文的主体是小学生意识活动的产物,不管是客观的记实叙事,还是主观的议论抒情,从根本上只能来源于客观现实。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生活如同源泉,文章是溪水。这句话就说明:要是文章有活力,那么生活就是源泉。
既然儿童的文章是客观现实的反映,那么我们从文章里来看看儿童的世界:
“小鸟欢乐地飞翔在蔚蓝的天空中/鱼儿自由地穿梭在碧绿的湖水里。/惟独只有我,/只能坐在那已熟睡的书堆里,/毫无情趣地背着那些唐诗三百首。/妈妈,请给我一个自由自在的星期天吧!/我那颗压抑的心早已盼望这一刻的到来。/我太累了,也该歇歇了,/离开了书堆我那美好的童年会更加五彩缤纷。/妈妈,是鱼儿总要西游/是雄鹰总要飞翔/我已不在是那稚气的孩童,以为已十四岁,/十四岁已有更多的故事让我们去创造。/我不想再一个人被困在家里发呆/我不想整天面对着墙壁而无奈。/妈妈,解铃还须系铃人,/请敞开你那双温暖的手/让我去看看外面美好的世界/这样你的女孩才会经风历雨茁壮成长。/妈妈,亲爱的妈妈/请给我一个新的生活吧。”
这是来自树人小学陈宇同学的一篇名为《请求》的文章。(树人小学马广兰老师提供)是一篇针对现在老师,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孩子在重压下对其发出求救的文章。现在孩子的大 1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多数时间被一些兴趣小组,特色活动所占据,没有很多的自由空间,他们渴望回到自由的空间中去。文章中字里行间都体现了小作者渴望过小鸟,小鱼一样无忧无虑的生活,不想被束缚,有自己的空间。
小学生能用自己诗化的语言来传达心声,可见,他们已经有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见,写作在小学语文中占有相当重的位置,写作能力体现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小学生写作动机的特点
1.求知欲,好奇心,认识兴趣。这是儿童写作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从心理学表明,儿童观察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获得新知识的满足,倾吐感受是的愉快,这些对个人有吸引价值的动机,确实成了他们一次次作文活动的直接的巨大的动力。如,绍兴市树人小学实验四(2)班金晓蔚小朋友的作品(树人小学老师马广兰提供)《品茶》:
“我小小地啜了一口,哦,好苦!我皱了一下眉头;而后有小小的啜了一口,咦?这次感觉变味了,变得无比甘甜了,真是苦尽甘来,令人心旷神怡。再细细地一看这托在手中的小巧的茶具,嘿!能工巧匠给他刻上了鬼斧神工的高山流水,花草树木,这茶配得上这样的茶具有在这样的环境中,真的是雅致之极。由品茶而让我想到,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会懂得生活其实就和品茶一样,先苦后甜。漫漫人生路,有苦有甜,何时才能走得完?用快乐包装起来吧,相信我们的生活不会再有枯涩!”
这位学生从生活的平常处——品茶,从中来描绘生活的酸甜苦辣。从茶的先苦后甜,茶具的精致,联想到生活,也是先苦后甜。并把这种需要作为一种倾吐的需要,变成文字,给更多的人分享!
2.好胜心,求成欲,威望需要。这是儿童作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追求他人对自己尊敬并获得他人赞扬与肯定的成就动机。他实质上是一种取得成就或获得在集体或朋友中威望的需要。如绍兴市塔山中心小学四(4)班何妍的作品(塔山小学罗晓宁老师提供)《第一次买早点》:
“人生中有许多第一次:第一次走路,第一次写字,第一次做家务„„今天我就来讲一讲我第一次买早点的经历。
元旦放假的第二天,我和爸爸妈妈休息在家。上午快九点钟的时候我才起床。正准备享受早点呢,可是以前这时候热热闹闹的厨房,现在还是那样的冷冷清清。我这才发现爸爸妈妈比我还要懒,还在睡懒觉呢。真拿他们没办法,又不能打搅他们,可是早上吃什么呢?家里除了几块饼干,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填肚子了。我只好拿出零花钱,去超市买早点。
真的,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去买早点。走出家门,我的心立刻紧张起来:路上会不会有小偷偷我的零花钱,会不会出现人贩子把我卖掉,还会不会„„一个个奇怪的念头飞快地从我的脑海不停地闪过,使我更加害怕。“嘀嘀!”一声短促的喇叭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定睛一看:哦,不知不觉我已经来到了离超市不远的十字路口,我心里一阵高兴,看了看路两旁的车辆,就迫不及待地冲向超市„„ 等我回到家里,只见爸爸妈妈正在为他们的女儿突然失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当他们看到我买回来了早点,个个喜出望外,不停地夸奖我。这会儿,我才恍然大悟:哦,原来买早点这么简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第一次,这位小作者从自己购买早餐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于是在自己的内心产生了一种感情,他想让别人也能分享他的收获和快乐,就用文字作为载体,以此博得他身边的人的肯定。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3.责任感,自觉性,交际需要。由于儿童受到家庭,学校,社会所进行的学习目的教育和集体注意熏陶,从而逐步产生了社会责任感和学习自觉性。特别是高年级学生,他们常常想到四化建设中,日常生活中处处要用作文——这一交际工具,所以人人要练好作文。如,绍兴市树人小学五(2)班葛雍俊的作品(树人小学马广兰老师提供)《地球的危机》:
“呜、呜、呜”是谁在哭?太阳哥哥环视四周。咦,怎么是地球妹妹?“地球妹妹你不是挺好的么?干嘛这么伤心?”太阳哥哥仗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地球妹妹对太阳哥哥哭诉起来:有一天,太阳系要进行一次身体健康检查,我准时赶去参加,水星,木星他们见我来了,连忙让我坐下检查,但是检查出来的结果让我担心不已:血液里有数不清的杂质,使血管堵塞,皮肤污染;头发又严重脱落;还得了肺炎,呼吸不畅,隐患严重。医生嘱咐必须好好休养,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大家都关心地问我怎么会得这么严重的疾病。我便向他们吐露了我的苦衷。
这位小作者,从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严重的环境污染出发,并且感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每个人的责任,于是从内心发出了一声呼吁:救救我们的地球。就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拟人的手法,把地球的污染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写成了这篇《地球的危机》,来表达他的心声。
三、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动机
1、从求知欲,好奇心,认识兴趣这一动机特点,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作文的工具作用,把作文训练和科学实验,手工制作,小发明,小创造,绘画,种植饲养等能体现学生聪明才智,展示成就的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运用作文倾吐自己成功的喜悦,满足他们威望的需要。
2、好胜心,求成欲,威望需要这一动机特点,教师应努力把作文训练同儿童生活中的其他各种实践活动,如班队活动、科技活动、艺术活动、体育活动,各种课外活动,卫生清扫,生产劳动等有机地联系起来。积极组织学生参观、调查、考察、实践,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观察大自然,认识世界,陶冶性情,开阔视野,锻炼能力。在各种活动中注意培养激发儿童认识、倾吐的需要,并运用迁移的规律,把儿童对自己所喜爱的兴趣迁移到说话、写话和作文活动上来。以培养具体、生动、直观性强、情绪色彩浓的初级阶段的动机,为以后逐步形成高级的理性的动机打下基础。3.责任感,自觉性,交际需要这一动机特点,作文教学应注意按照言语交际的需要进行改革。不仅记叙文写作训练应密切联系学生实际,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日常会话,打电话,即席发言,转述等口头表达训练,以及写信,写海报、贺词、公益广告、制作说明、实验报告等实用文的练习,注意发挥作文的社会功能。
四、激发小学生写作动机应注意的问题。
1.命题要贴近儿童生活,好的作文题目能够帮助儿童打开记忆的大门,激起儿童的需要和欲望。儿童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在他们的生活中有一个个活生生的画面,课堂学习,课余生活,和同学们的游戏等等,这些都被孩子们所认知,经过情感体验储藏在记忆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把题目出到孩子的心坎上,强化作文题目对儿童想表达自己意思的诱发力,要启发他们的思维、想象,激发他们主动去探索,推动他们关心生活,当然,作文题目要与儿童的心理状态相适应,即,题目要能拨动儿童的心弦,触发记忆,引起倾吐的需要,让儿童自己把内心的意思和情感借助作文题目,集中起来,加工整理,倾吐出来。
2.命题方式要新颖多样,命题内容要有新意,要适应儿童在发展中的动态心理。内容新颖的题目能满足儿童好奇,好胜,探索,求成的心理,燃起他们作文的激情。因此,教师在让儿童练习作文时,要有较大的选择余地。比方说,教师可以将要求相同,条件不同的作文编成一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一个题目。如“我们的好()、()的小故事、热情的()。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3.改变“临考式”和“奉命式”的命题方法。这里就是要教师对小学生要早出题目,传统的命题作文教学,总在作文课上才出题,儿童完全处在无准备的状态,一次作文对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突袭,因而,他们从心理上产生了恐惧和焦虑,抑制了小学生记忆中情感和表象的复呈。
教育心理学还指出:教师的正确教学动机是促进学生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儿童进步、成材的内动力。因此,教师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心甘情愿地为人民的教育事业,为教师职业献身。教师自己应该有广泛的兴趣。语文和艺术有很多联系,语文老师对音乐、舞蹈、美术都应该有所接触,要做一个“杂家”,做到一专多能。只有教师自己有广博、深厚的求知兴趣和因此而获得的多方面知识经验,才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和满足儿童的求知欲,激起儿童的作文动机。
我们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应该走进学生的生活,学会观察孩子,从孩子的特点和心理出发,根据教学规律,恰当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思考的习惯。让小学生从小就爱作文,善作文,乐于书面表达。
第二篇:b5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学语文过五关
知识改变命运百度提升自我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学语文过五关
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字、词、句、篇的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而语文自学能力的形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关键是在课内外阅读中练就过“五关”的本领。
第一关,初读,解决字词障碍。
通过认真仔细的阅读,把文中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利用工具书解决,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措施。对于比较简单的生词,还可用联系上下文、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深化理解,这是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标志。
第二关,再读,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
在阅读中边读边想,即读完一段就停下来想想文章先写的是什么,再写的是什么,最后写什么,在此基础之上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意思深奥难于理解的句子、段落或者精彩、重点的句子、段落,可用笔圈出反复阅读。例如《赤壁之战》一文,先交待了战役的起因,接着写了双方做的战斗准备,最后写了火攻的经过和结果。其中在讲火攻经过时,先写黄盖写信给曹操愿意投降,再写黄盖前去曹营假投降,然后写黄盖点燃了曹军的船只,最后写曹军大败。知道了这些,对《赤壁之战》的内容就有了清楚的了解。
第三关,感读,感受作者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首先,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阅读只有联系时代背景,才能了解作者所处的环境,感受作者为什么写,感受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如《小橘灯》一文,只有了解、联系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在重庆的白色恐怖、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人民群众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这一时代背景,才能真正感受到作者对小姑娘的赞颂,对光明就在前头的欣喜之情。
其次,站在作者的一边,设身处地的替作者想,把自己的身心置于文章描绘的情景之中,1
也会对作者表达的感情有更深的体会。如读《开国大典》,当读到“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时,就会很自然地体会到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升腾起对新中国无限热爱的感情。再次,有感情的朗读。有感情的朗读更容易体会作者的感情。因为有感情的朗读能增强语感,再现课文描述的情境。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只有有感情的朗读才能体会作者对总理的怀念、热爱之情。最后,反复读,反复品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思想感情不是一次能体会透彻的,体会之后再读时感情会更真挚,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得会更深刻。
第四关,研读,斟酌表达方法。
表达方法即作者为了达到写作目的采取的方式、方法、技巧等。方法为目的服务,思想感情解决“写什么”,表达方法解决“怎样写”。斟酌文章的表达方法通常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结构特点。在阅读中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如:记叙文《跳水》、《月光曲》就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写景文《第一场雪》就是按时间的顺序来写,解说词《故宫博物院》就是按空间位置转移的顺序写。还有倒叙、插叙、前后照应、承上启下等,都是结构方面的写法。
其次语言特点,即分析文章在语言应用上的特色。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运用到景物的描写上。还有个性化语言的描述,在阅读中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等句子分析体会,看其如何表现人物性格,达到写作的目的。
第五关,悟读,说出自己的感受。
读书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读书的最终目的是收获感受,给人启发。感受就是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善恶标准评价文中内容的是非曲直,把自己喜欢、憎恶、崇拜、向往、同情等感觉说出来。可以联系生活中的相同、相似、相对、相反的事例或自己的经历,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点到面、由因及果把事理或经历联系起来;可以运用联想,举一反三,浮想联翩。例如:读《乌塔》一文,对于乌塔的出游,有的同学认为乌塔不该一个人外出旅游,并且说出了年龄小、社会上有坏人等一大堆理由;有的同学认为可以单独外出旅游,因为做了充分的准备,能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这些看法和想法都是自己的思考,都是自己的感受。语文阅读过“五关”,犹如爬山、登楼,下一层是上一层的坚实基础,上一层比下一层更高也更难。只有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登上阅读的高山。
第三篇:b5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创新作文还给学生自主作文权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创新作文还给学生自主作文权
所谓“自主写作”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诸于语言文字。一句话,写作是个人情感、灵性的外化。学生既然是写作的主体,写作教学自应以学生为本位,学生的写作活动自应是自主性写作。
然而这些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写作教学被人为扭曲了。为了升学考试,“写什么”都局限于教材规定的内容和划定的范围。“怎样写”必须遵循教师指出的几种模式。学生不再是写作的主体,而是被异化或应试的工具、写作的奴隶。写作不再是真情的流露。这样的写作让学生胆战心惊,望而生畏。这样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鲜明的修改,自然就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作文就冲破了传统作文教学的束缚,给学生带来一片艳阳天,一块能自由畅谈的空间,一方能倾吐的净土,真正做到在习作中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创新作文是如何把自主的写作权还给学生,弘扬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感受生活──创新的源泉
叶圣陶语生:“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学生写出新鲜的文章,就要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充分享受生活,教师必须十分注重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让他们情绪饱满的投入生活:布置教室,设计黑板,组织班队活动,编辑手抄报,参加文体表演,语数竞赛,参观科技展,公园花展„„充分放进去学生的感官,实行陶行知的“六大解放”:解放大脑──让学生思维,解放双手──让学生动手,解放眼睛──让学生观察,解放嘴巴──让学生发言,解放时间──让学生自由,解放空间──让学生活动。当学生在一起创造感受充满激情的学校生活时,生活也馈赠给写作的素材和灵感。《难忘师生情》,《调皮王变乖了》,《我成功了》等文章写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样,家庭、社会纷繁复杂场景也给他们内心世界荡起涟漪,他们都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自主写作的欲望,那么写作的素材──创新作文的土壤,就会越积越肥沃,创作热情必然高涨。
二、激发兴趣──创新的动力
快乐的写作永远伴随着无穷的创造。“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对写作一旦产生兴趣,他就会把这种兴趣内化为一种动力,自觉地去乞求,探索与创新,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激趣。
1、鼓励学生自主表达熟悉的生活
要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写作,就得使写作成为学生快乐的活动。“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作是学生“情动而辞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啥就写啥,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学生写作兴趣一旦被 激发起来,感到“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他们的写作热情便会迸发出来,不可遏止。
2、尝试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老师的建议》中指出:“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学习的欲父望。”如果学生能品尝到作文成功的喜悦,他就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也会产生对下一次成功的期待。为此,可以展开作文竞赛,办手抄报,发表学生习作,优秀习作巡回展等活动,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评价作文时,应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不要放过一字、一词、一句的肯定机会,真诚而不吝啬地激励学生,让赏识给学生送去快乐,滋生兴趣,增强自信,通过尊重,关心、激励,让学生人人都能享受、体验成功,并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潜能的发挥,个性的张扬,人人都能快乐而充满自信地投入 1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到写作中去。
三、大胆想象──创新的翅膀
《语言新课程标准》规定:“要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黑格尔也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在学生习作,创新作文就在自主作文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学生的神思飞扬,文思泉涌,浮想联翩,写出来的文章就与众不同,很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自己的独特创意,大胆想象就是创新的翅膀。如何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呢?
1、教材拓展延伸,进行想象练笔
小语教材中许多地方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学中结合阅读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主,进行想象练笔。如学习《凡卡》一文,让学生展开想象,推测可能产生的新结局中,学生在他人的想象中互相启发,拓展思路,编写了许多不同于他人的故事结局,这样的练习,既训练学生自主作文的权利,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想象。
2、借助插图,观察想象
形象生动的课文插图,具有情节浓缩性的特点。如果就图讲图,学生的想象就会受到插图内容的局限,使插图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想象的羁绊,因此,我们必须设法引导学生去推想插图中未曾出现的内容,把插图作为想象的发端,为学生开辟想象的广阔空间。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发展了想象力。
3、大胆假设,虚构幻想
小学生最喜欢听童话、读童话了,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自选材,大胆丰富合理的想象,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用童话形式表达出来,学生兴趣盎然,尽情地在想象空间驰骋。成功的写出了《粉笔与钢笔》、《标点符号的争吵》、《五官的对话》有趣的文章。另外,我也以《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是联合国主席》、《凡卡来到我班》为题引导学生大胆假设,插上想象翅膀,写出了充满奇思妙想的想像作文来。
总之,创新作文在丰富的生活,激发兴趣,放飞想象,倾吐心声等方面,真正体现了在习作中以学生为主体,把自主作文的权利还给了学生。
第四篇:我在生活中学到语文(学生论文)
学生成果小论文:
我在生活中学到语文
工农中心学校六年级:付佳
“用文学的耳朵,去聆听花开的声音”这是我听妈妈讲过的句话,多美呀!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皆语文,语文皆生活。
去年金秋的一天,我和我的伙伴们出去郊游。“哇!好美!”一个小妹妹喊道。好一片小菊花,金灿灿的,在一瞬间照亮我的眼睛。我远远地望着,生怕惊动了大自然的美。一阵微风吹来,菊花笑弯了腰,青翠的茎干,浅浅地弯下,那一朵朵小圆球也挤在了一起,熙熙攘攘好不活泼热闹。闪动的菊花给秋天带来了一丝青春的气息,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咦?花丛中怎么闪动着一个个人影?哦,原来是那些心急的小家伙早已等不及了,跑去摘花了,这些爱美的伙伴把头上插满了花,连男孩也不例外。这时,一个小男孩说:“姐姐,来帮我们编花环吧!”“好啊!”我一口答应。可是,就方圆十里别说柳条,连柳叶也看不见,没办法,只好就地取材,用芦苇叶来编,可是,由于叶子太脆、太软,试验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我们都泄气了。这时,一个同伴说:“创造的失败比模仿的成功好的多!”正是这句话激励了我,我几经失败而终于把花环做好了。后来,我仔细品味这句话,感觉这句话富有深刻的哲理。其实生活中也像这样的句子很多,如:“善意的批评是最高的奖赏”、“爱是自然界的第二太阳。”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秘诀……我常常在与人的交往中,学到“精美”的语文、学到许多名言,启迪了我的人生。
其实,有趣的语文在家庭中也时常出现。一天,我英语考了100分,便眉飞色舞地向爸妈汇报这一成果,我打开书包,翻找试卷,挥舞着喜悦,脱口而出:“漫卷诗书喜欲狂。”这时,正在说颈椎痛的妈妈一下子跳了起来说:“白日放歌须纵酒?”平时不爱说话的爸爸也抛来一句:“却看妻子愁何在?”我笑着冲爸爸说:“事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爸爸忙补充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活到老,学到老嘛!”妈妈一本正经道:“原来在我们两位帼国诗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下,枯树也会发新芽!”哈哈……三人大笑之后,你看我,我看你,不约而同地冒出一句话:“满园春色关不住,一绿两红竞相开。”这家庭无意的“赛诗会”,使我领悟到了古诗词的妙用,从而也爱上古诗词。
生活中,有和风,有细雨,有花开,有鸟鸣,需要我们用文学的耳朵,用美好的心灵去聆听!你会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无处不在,课本以外的语文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我已经学会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第五篇:b5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三维”融合 各有侧重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三维”融合 各有侧重
传统的作业观认为,课后作业的功能是巩固、检查学生学得的知识和技能,以应付考试。现代的作业观则认为,课后作业的功能不仅仅是巩固、检查学生学得的知识和技能,还担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标准》)指出:“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感情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我们遵循“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根据小学低年级“阶段目标”的要求,采取“‘三维’相融,各有侧重”的方法,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下面简称“二年级下册”)设计了课后作业。下面谈谈我们的编排意图,并提出教学建议。
“二年级下册”的课后作业共分五个方面:
一、朗读、背诵、默读、复述等;
二、写字;
三、查字典;
四、词句的积累和运用;
五、综合性学习。
课后作业把朗读、背诵、默读、复述等放在最前边,这不单单是一个安排顺序问题,这充分反映了教材对语文基本功的训练、语言的积累运用、语感的培养、情感的熏陶是十分重视的。
《课程标准》在低年级“阶段目标”中指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究竟小学生怎样做,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说,靠教师对内容的繁琐分析,不行;靠教师满堂问,也不行;靠教师布置大量的机械性作业,更不行。其主要途径就是靠朗读。只有让低年级小学生“直接接触”文本,通过反反复复地、原汁原味地朗读课文,才能真正地“入境悟情”,才能真正地“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二年级下册”共有24课,有21篇要求朗读,约占总课文的90%。
众所周知,语文学习很难一蹴而就,它需要有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小学低年级是发展记忆力的“黄金时段”,趁着记性好,让他们的小脑袋里装些诗文佳作,积淀一定量的语言经验,这对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是极有好处的。“二年级下册”有13篇课文要求背诵,约占总课文的54%。
从“二年级下册”开始安排了4次默读,这为今后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奠定了基础。教材还安排了1次“复述课文”,3次“讲故事”,这都有利于学生积累运用语言,培养口头表达和创造思维能力。
第二方面是写字。《课程标准》在低年级“阶段目标”中指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为了让低年级小学生打好这一基本功,“二年级下册”延续“二年级上册”的做法,按笔顺规范展示了部分生字的笔顺,其目的是突出写字的难点。其余的字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记忆笔顺和字形结构,然后,将所有能识会写的字在田字格里描红。有人认为,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字只要写正确就可以了,何必下这么大的功夫让学生去描红、仿影和临写?我们认为这种“重对轻好”的观点失之偏颇,把字写得端正、整洁、美观,不单是一个技能问题,在写“好”字的实践过程中,也伴随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如,热爱祖国的情怀,认真学习的态度,坚韧不拔的意志、审美的情趣和良好的习惯„„在某种意义上,这比写“对”高上一个层面。
第三部分查字典。“二年级下册”的课后作业安排了3次用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让小学生分别对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和难检的字进行查检,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第四方面是词句的积累和运用。
词语的积累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读读,抄抄,再听写。意在巩固识写,强化对词语的记忆。2.读读词语。增加这种形式,意在让学生积累一些由熟字组成且有活力的词语。另外,还有几种,如:第7课《蜗牛的奖杯》,将两个同义词进行比较。第8课《狐假虎威》,将一 1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组词语通过表演进行深化理解。第19课《台湾的蝴蝶谷》,将描写色彩的词语进行归类。
句式的积累有以下几种形式:如,第2课《蚕姑娘》,将“蚕姑娘脱下旧衣裳”和“蚕姑娘换上新衣裳”合为“蚕姑娘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通过读句子,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有承接关系的句子并作一个句子,主语可以承前省略。第10课《沉香救母》,通过读“沉香一想到要去解救妈妈,浑身就增添了力量”等句子,让学生初步感知表示“两事时间上前后紧接”的句子结构方式。通过读句子,还让学生感知在名词前面加上修饰语,句子就具体;表示因果的复句,可以先因后果,也可以先果后因;运用词语要做到准确„„在教学时,教师万万不可向低年级小学生讲语法和修辞术语,可根据他们的理解水平,深入浅出地进行引导,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课后作业中,分别安排用“觉得”、“忙着”、“已经”、“一边„„一边„„”等词造句。每道题有2~3个例句,有的出自于本课,有的出自于前面课文,有的是联系生活实际而设计的。目的是从不同角度给学生提供范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词的用法,以便进行模仿。
第五方面是综合性学习。《语文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二年级下册”对综合性作业的设计作了探索性的尝试。这些作业大多富有情趣,开启思维,引发想象,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
(一)侧重于教材资源的开发。
如,第12课《木兰从军》,“展开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第ll课《沉香救母》,“‘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想象一下,这时他们会说些什么?”第7课《蜗牛的奖杯》,“看到再也不能飞上天的蜗牛,你想对它说些什么?”等,此类作业具有迁移性、开放性,甚至不确定性。在读写结合中,课文的字里行间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说写资源。学生驰骋想象,进行再创造。不必去刻意追求划一的“标准答案”,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高了读写实践能力,培养了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侧重于与其它学科的结合如,第3课《月亮湾》,“你的家乡哪儿最美?试着画一画,再向同学们做介绍。”第22课《猴子种果树》,要求“演一演”。第14课《“黑板”跑了》,让学生“找几个关于专心学习的成语,做成小书签。”第17课《歌唱二小放牛郎》,“课后学唱《歌唱二小放牛郎》。”让学生在跨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
(三)侧重于搜集资料
如,第1课《古诗两首》,“搜集几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读一读。”第15课《晚上的“太阳”》,“找一找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再读一读。”第20课《欢乐的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吗?”这样,就为今后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作好铺垫。
如何处理课后作业呢?下面提几条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作业观
教师要把课后作业提到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度去认识。让学生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去自我表现。通过课后作业的实践,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倾注关爱,只能引导激励,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强制约束,更不能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二)强化目标达成意识
课后作业题是每课书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只有每课的目标落实了,才能确保小学阶段教学总目标的实现。因此,教每课书要强化目标达成意识,把课后作业的教学当作教学的重点,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如,朗读课文。初读时,必须把课文读通;精读时,必须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才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只有这样循序渐进地将每一课的课后作业加以实施,“二年级下册”的教学目标才能一一落实。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三)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作业质量的重要保证。作业要尽量在课内完成。如果教师用自己的讲充斥整个课堂,占用了学生主动活动的时间,课后作业必然推至课外。这样,一方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再一方面没有师生和生生的互动,课后作业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四)创设宽松操作氛围
根据教学实际,可以对课后作业进行适当的增、删、改、换。要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可以让他们自行设计作业,如,同一课有的可以有感情地朗读,有的可以表演,有的可以绘画„„这样就能鼓励创造,张扬个性,发挥特长,充分体现人的价值,获得成功的愉悦。另外,做作业的形式要有趣味性。如,可采用“摘苹果”等形式让学生“读读词语”;可运用“竞赛”等形式去“朗读课文”;可用“演一演”等形式去让学生“背诵课文”;学生“写字”后,可办“小小的展览会”:“综合性学习”可与语文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一种欢乐、宽松的氛围中去完成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