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流程
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流程
一个完整的教育课题研究的过程(包括研究过程和工作过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9个步骤。
一、如何进行课题的开题论证?
(一)什么叫开题论证
(二)开题报告的撰写
1、明确表述课题名称
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课题研究的范围及内容
4、课题的研究方法
5、课题研究的成果。
6、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7、经费预算
(三)开题论证与立项论证有何区别
(四)开题论证会的召开
二、如何撰写课题的结题报告?
(一)结题报告的基本内容
(二)结题报告主要结构及正文部分的基本要求
课题研究报告的基本形式均可由标题(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材料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是课题结题报告的主体部分,一份规范的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其正文部分大致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课题提出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3.课题研究的目标
4.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5.课题研究的方法
6.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主要过程
7.课题研究的成果
三、如何开好课题结题论证会?
(一)结题所需的材料
1.结题申请报告;
2.课题立项申报报告;
3.课题立项批复通知;
4.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
5.课题研究终结性结题报告;
6.附件: 指课题成果和有关研究资料等
(二)结题专家组的构成(三)结题材料的提交和审阅
(四)课题结题的鉴定方式
(五)结题论证会的召开
结题论证的议程一般为五项:
1.听取汇报。
2.实地调查。
3.举行答辩。
4.评议课题。
5.公布结果。
第二篇: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流程
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流程
(丁翌平局长在泰州市教科课题研究培训会议上的发言提纲)
2009.07.23
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流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8个步骤: 前期选题准备阶段:选择课题、研制方案、申请立项; 中期实施研究阶段:开题论证、实施研究;
后期成果处理阶段:撰写报告、结题鉴定、成果运用。
今天主要讲其中的四个步骤,即回答四个问题。一是如何进行选题,二是如何实施课题研究,三是如何撰写结题报告,四是如何开好结题鉴定会。
一、如何进行选题?
(一)选题的重要性
选题是教科研工作的真正起点,也是课题研究的真正起点。选题是课题研究工作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选题不仅直接关系到申报是否成功,关系到课题研究产出什么样的成果,甚至关系到科研工作的成败。
(二)课题从何而来 1.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来 2.从教育文献资料中来 3.从与同行的交流中来
4.从有关单位、部门提供的参考课题或供申报的课题中来
(三)选题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需要性原则
3.创新性原则 4.可行性原则
(四)选题的技巧
1.寻找未开垦的“处女地”
2.选题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附带说一下课题名称的确定:
二、如何实施课题研究?
(一)选择好研究的对象 1.抽样的意义
2.抽样的要求:首先满足目标定向。其次,要具备代表性。第三,要具备合理性。
(二)查阅、研读文献资料 1.为什么要查阅、研读文献资料
首先,文献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研究思路。其次,文献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研究的理论证据。第三,文献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研究的方法。
2.文献资料的来源与类型 3.查阅文献资料的要求
首先,要尽可能全面些。其次,要尽可能勤快些。第三,要尽可能多思考。
(三)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 1.搜集资料 ①调查研究法:
个别访谈 问卷调查 ②个案研究法 2.整理资料。3.分析资料。
三、如何撰写结题报告?
(一)结题报告的基本内容 1.什么是结题报告
2.结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二)结题报告主要结构及正文部分的基本要求
课题研究报告的基本形式均可由标题(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材料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是课题结题报告的主体部分,一份规范的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其正文部分大致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课题提出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3.课题研究的目标
4.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5.课题研究的方法
6.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主要过程 7.课题研究的成果
8.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三)结题报告常见的存在问题
观点、材料与研究的主要问题、目标没有必然联系,或观点被材料淹没,或凑合材料;不能从理论上阐述自己的研究结果,导致成果缺乏理论支撑和学术品位;结题意味着结束,对后续研究缺乏深入的思考,有用的成果没有变成可以共享的资源;对研究对象缺乏保护,或引文不规范。
四、如何开好结题鉴定会?
(一)结题所需的材料
重点资料应包括:①结题申请报告(课题成果鉴定申请表);②课题立项申请报告(申报评审书、表);③课题立项批复通知书;④课题开题论证书;⑤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中期评估工作报告)或课题中期评估书;⑥课题研究终结性结题报告;⑦附件:指课题成果和有关研究资料等。
(二)结题专家组的构成(三)结题材料的提交和审阅
1.结题材料的提交
课题组应提交给专家组的材料包括主件、附件等。主件(结题报告)是必须提供的,有的课题审批部门(如省教科所的立项课题)要求两份资料(一份是研究报告或专著,另一份是工作报告);附件是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一些成果,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案例等。上述材料应在鉴定会召开之前送至鉴定组每位专家手中。
2.专家组审阅
(四)课题结题的鉴定方式
课题的鉴定方式分为通讯鉴定、会议鉴定、现场鉴定和免于鉴定四种。
(五)召开结题鉴定会
在专家组审阅完结题材料后,就可以召开结题鉴定会议了,结题鉴定会议一般由专家组组织召开,由课题组或课题组所在单位负责提供会场及会议接待工作。
结题鉴定会召开之前,可以由课题组所在单位负责人介绍出席论证会的人员及专家组成员,同时向专家组致欢迎词。
结题鉴定会应由专家组组长主持,议程一般为六项:
1.听取汇报;2.实地调查;3.举行答辩;4. 评议课题;5.起草鉴定;6.公布结果。
第三篇: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流程 - 副本
“教育信息技术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案例研究”开题报告
普洱市思茅六中课题组
一、课题的确立
以前,学校有了教育信息网、校园网,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而学校教室里没有电脑,对学生每天面对的课堂教学而言,教育信息网,校园网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建网却不能服务于学生,这实在是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2012年4月,教委在我校9个班级装备了多媒体电脑、使9个教室都能实现演示课件,它是一项包括课程资源开发以及教育教学等项内容的系统工程。
学校教育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好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益,做到适时、适地、适量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课堂教学信息化;如何通过我们每位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科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研究中去,来实现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这些都需要我们教师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和改变教育教学方式,需要我们深入扎实地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为此,使“让网络走进课堂,让课堂接通网络”的梦想逐步成为现实,我们提出了“教育信息技术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案例研究”这一课题研究。多媒体是工具,同时又作为内容、方法和手段融于学科教学,他们的整合的核心是“融”。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且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同时,通过互动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还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教育信息技术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案例研究”就是网络环境下,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过程中;研究如何在教学设计中,将信息技术融与各学科的教学之中?
国家教育部门对教育信息化工程的进一步推进。我校于2012年初在9个教学班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并投入使用。为师生教与学提供了便利条件。
但是即便有了这样科学的设备,却没有一套有效,而且长期的科学使用方案,怎样把我们的信息技术与我们传统的教育教学有机结合;我们的老师能够利用课件进行教学,但却是没有积累长期的经验,怎样适时地利用,有效地利用;每个学科怎样利用多媒体。如何发挥现代化先进设施的效能并产出其效益,这是我校正面临的一个严肃的课题。
鉴于以上原因,我校决定开展《教育信息技术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案例研究》的实验课题研究,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好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益,做到适时、适地、适量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课堂教学 2 信息化;如何通过我们每位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科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研究中去,来实现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的精神以及创造等能力,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二、课题界定
关键词界定:①教育信息技术 ②提高 ③农村学校教育质量 ④研究
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索教育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质量的具体途径、方法和模式;探索并总结教育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改革传统教育思想和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教育信息技术设备和资源进行自主探索的方法和途径,实现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信息技能;培养和提高教师在班班通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和组织学生进行各学科的学习活动和教育能力。
本实验还将考察学生由网络环境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而引起的其他方面的变化。包括学生学会利用班班通和资源进行自主探索的方法和途径,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和组织学生进行各学科学习活动的能力等。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对“教育信息技术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案例研究”的认识。
1、理论意义
立足于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利用网络教育教学优势和传统教学中的优势的结合,优化网络教育资源,实现从经验总结的层次向科学理论层次的升华、飞跃。
2、应用价值
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教育信息技术分学科进行优化整合,优势互补,使教育教学更符合现代化教学的认知规律。
试图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培养一批搜集、整理及优化的网络教育资源方面行家,实现优化的网络教育资源和学科教学设计的相互融洽。
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效地转变教师教学的观念,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网络环境下的学生阅读,操作,拓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使学校教育信息技术运用达到优化,发挥其最大的资源效益。
3、创新程度
通过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探索和初步设计利用教育信息技术的效果评价体系及细则使优化落到实处。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教学中应用现代技术教育已成为当今社会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在 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也利于教学情景的创设。同时,加大教学信息的容量,扩大教学的空间,延长教学的时间,很好地解决学生参与教学的活动量和教学时间,不免产生矛盾,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个性的发展,也能使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就拿投影来讲吧,它有异于影视教学,可塑性大,可以穿插教师的情感,有利于师生的共同合作,特别有利于对后进学生的提挈。
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学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集中教学形式发展为班级教学、远程教学、个别化教学和计算机网络教学等多种组织形式。目前,虽然班级教学仍然是组织教学的主要形式,随着幻灯、录音、影视、计算机等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师──学生”教学模式逐渐发展为“课堂多种媒体”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着重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两个方面相结合的角度,探讨和解决运用现代科技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问题。
从调查来看,除了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目前计算机及辅助设备用于学科课堂教学的,绝大多数采用以课件演示为主的辅助教学,当我们坐进课堂仔细地分析这些设备使用的情况及效果时,我们立刻就发现了不少的问题。
1.公开与观摩课:课件成为“装点彩车”。似乎不用现代教育 技术的课就不是好课了,不用课件上课的教师好像很落伍了,于是不管用得怎样,几乎所有的公开课、观摩课无一例外地会去使用课件,这些课件便成了装点这些课堂的重要“彩头”。其实大家都很理解教学中得根据需要来设置课件的使用,但我们还是遗憾地看到很多“画蛇添足”的课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课件不仅没有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反而浪费了课堂的时间,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2.日常课堂教学:教学跟着课件转。这可能是我们目前遇到最头痛的问题。现在的课件太多了,而教师们在运用这些课件的时候,却常会被课件“牵着鼻子转”。我们发现,有一些教师是根据课件来备课的,而不是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备课让课堂适应课件,让学生围着课件转,这样的课堂教学,必定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3.课件本身:不成系列单独作战。目前我们所用的课件大多是针对某个单独的教学内容的,有计划有系列地根据教学内容呈现的体系而设计的课件则较少,加上课件制作本身所运用的软件比较多,不同版本课件之间的互通性较差,成为课件系统化运用的一个瓶颈。
因此,以教学为中心的课件运用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这也就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挑战与更大的空间。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我们希望通过“教育信息技术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案例研究”的研究达到:
1、形成一套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模式和教师教学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应用水平有明显提高。
2、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自主学习的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培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
3、丰富教学资源。
六、课题研究的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一阐述为本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及教学模式提供了实质性理论支撑。
2、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讲人,讲的是个体的人,理性和感性相统一的人。人本主义理论十分注意人的个性、重视理性和感性的统一,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它与新课改“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相统一。
3、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在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潜力,只要给以适当的外部条件,就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一理论认为人在各个方面只有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理论揭示了学生在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学习中具有一定 的潜力。
4、新课标、新教材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对现有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偏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是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将无法进行。只有创设适应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情境,真正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七、课题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思茅六中128、129、130、131班学生。研究方法: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将以案例分析法、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调查研究、实验法、经验总结法等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法。
1、行动研究:由于参与研究的成员成分不同,开展行动研究我们将采取以下三种模式:(1)合作模式:研究的问题是由研究者协商提出研究结果的评价标准和方法;(2)独立模式:研究者摆脱传统的研究理论和实践规范的限制,对自己的研究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并且采取相应的行动对现实进行改造;
2、案例分析:(1)由于案例是从实际工作中收集的,教师个人一般无法完全通过材料了解个案的全部背景及内容。因此课题研究成员应仔细观察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与设计内容有无误差,并及时修正。(2)个案可能会零散而繁多,因而归纳出来的对策也会零乱不整,所以课题研究成员挑选案例时,应根据研习课程的目的,挑选适当的个案。
3、调查研究:实验教师将运用观察、访谈、问卷、测试等方式收集研究问题的资料,并对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与归纳,从而得出研究结论。
4、实验研究:各案例老师要有明确的实验目的,要进行实验设计(实验假设),要对实验过程进行控制,要收集有关信息和数据,对实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提炼,形成实验结果,以验证假设。
5、经验总结: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运用此中研究方法关键是要能够从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改进教学。
八、课题研究的路径 本课题研究分四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酝酿论证阶段(2012年4月——2012年8月)主要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1)召开课题筹备会,成立领导小组,确定研究人员
(2)调查教师、学生对教育信息技术的了解度,使用情况和已有课题的研究情况。
(3)请教育科研专家指导,论证。
(4)通过理论学习,充实课题资料,提高研究人员的理论水平。(5)召开课题组会议,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验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3年8月)主要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调查研究、实验法、经验总结法等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法。
(1)启动阶段 A、召开课题开题会
B、落实主研人员职责,设计各种表册,收集前期资料。(2)学习培训提高阶段
A、举办专题讲座,请专家释疑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如何引导学 10 生主动地、饶有兴趣的学习,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B、实现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讨活动根据制定的研究计划,从语文、生物学科入手,探讨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语文、生物学科的有效整合。主要探讨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数学、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点”的研究。
(1)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写出相关论文。(2)明确研究的意义,探索研究的方法、途径。第三阶段:验证、评估阶段2013年9月——2014年8月 主要研究方法:经验总结法。
A、请专家顾问组实地检测,指导工作。
B、清理、整理档案资料。学校组织课题组的成员,对研究的内容作全面的收集、整理。
C、完成研究成果及论文撰写。
第四阶段:结题阶段2014年9月——2015年8月
总结研究成果,并作出分析,客观全面地评价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可行性及不足,并对研究情况进行理论分析,编制研究报告,完成课例和论文的撰写,写出各科课件集,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实践论文,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课例集,成果研究报告。
九、课题预期成果 ◆实验研究报告、论文;
◆运用班班通技术手段培养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教学设计、典型教案、优秀教学课件,建立相关的专题学习网站,优秀课例光盘;
◆ 汇集一批具有个性的学生作品,如自编作文选、科技制作、个人网站等;
◆ 开出一系列观摩课,总结一批成功案例;
(一)学生方面
1、学习更加积极主动。
学生不再只是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运用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或进行小组活动,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真正做到乐学。
2、能独立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编辑信息。
网络教学的开展使教师和教科书不再只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来源,学生通过实践逐渐懂得如何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并能够把自己获得的信息更加系统化。
3、激发团队合作能力,协调能力。
许多课堂活动和课外项目都是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的,学生要想获得成功,必须不断地和同伴进行交流、磨合,形成团体协作精神。
4、更加关注社会,适应社会的需求。
网络教学不再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使学生更关注身边及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使他们更愿意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去,学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5、学习成绩进一步提高。
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必将带动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教师方面
1、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行为。
2、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
3、通过课题研究,使学校现代化教育设施更趋完善,形成特色;培养一大批优秀教师,成为一流名校。
十、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为使本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学校9个班级都配备多媒体设备,研究者黄琼芝有一台数码摄像机,为课题研究创造基本条件。
2、加大实验资金的投入,为实验研究的顺利进行鉴定物质基础。
3、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实现对实验的有力支撑。保证实验教师的相对稳定,有计划地按照方案实施实验操作。
4、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及时反馈信息,正确调控实验过程,加强实验资料的建档、积累、整理和分析,不断总结实验经验。
5、注重校内外环境建设,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及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创造和谐的教育实验氛围。
6、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对实验过程的组织领导,保证实验必需的经费。
十一、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本课题由学校领导和教科室牵头,成立课题领导小组,以学校各科骨干教师组成实验课题研究小组,开展研究。为了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我们将本课题分为两个研究小组,分别在初中语文、初中生物两个学科开展研究,逐步互相渗透、融合,最终能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的整合,形成一个新型的教与学的方式。
1、课题领导小组
规划课题研究的任务和进度,将研究工作列入教科室工作计划。对课题小组的研究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帮助课题组解决实际困难。提供开展研究的经费、设备和资料。综合研究情况形成最终研究成果,并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估和推广。
2、课题研究小组
在课题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实验研究工作;按计划完成课题 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性成果;定期向课题领导小组汇报研究进展情况。
◆ 课题领导:封淑娟 ◆ 课题专家顾问组 ◆ 课题研究组 组 长:封淑娟
主研人员:
黄琼芝
徐华英
王文英15
张梅
纪世珍 2012年4月
第四篇:课题开题会议基本流程
课题开题会议基本流程
1、主持人介绍参加开题论证会的领导、专家及特邀来宾
2、主持人介绍学校基本情况和课题组成员有关情况并宣读立项通知
基本情况:我校一直以来没有开展科研工作,在研究成果上属于空白,督导检查时也列为免检项目。所以我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势在必行。开学以来学校领导与开阳县教培中心关于“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工作多次沟通,得到了教培中心专家的大力帮助,教导处主任也在与专家交流中增长了科研知识,理清了科研工作思路,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实际申报了这项县级规划课题。11月25日,县教培中心召开全县“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培训会,我校语文、数学两项课题均通过审核,确定为县级规划课题。
课题组成员情况:
我校各学科教师一直以来默默无闻地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贡献很大。这些教师从年龄结构上看正值老、中、青黄金搭配期,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且充满了对教学工作的责任心,起到了学科的引领示范作用;中年教师年富力强,干劲十足,处于教学成熟期,起到纽带作用;而青年教师虚心好学,积极肯干,学习意识很浓,这为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结构基础。从知识能力上看,这些教师均为我校骨干教师,是学校的中坚力量,其中还有多名市县级骨干教师,学历层次均达到本科水平,而且经过多次教学活动使这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均有所提升,这为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相信我们的教师有能力完成本项课题研究工作。
3、课题负责人陈述课题开题报告
4、主持人邀请专家对课题实施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评议,并对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指导。
5、课题组负责人对专家开题论证意见和建议进行简要的归纳总结并表态。刚才教培中心专家对我校这个课题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科学的意见和宝贵的建议,可以说我们在科研方面得到了上级的认可,为后面的工作开了个好头,这不但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承担起并完成好这项任务。为了更好的完成课题研究工作,学校具体要求如下,希望全体教师认真执行。
教导处要做到:
统筹安排好课题组成员任务分配,做好科研辅导,经常深入到教研组和班级搞好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不断调整课题实施思路,保证课题研究在良性轨道进行。
以以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为主要手段,以教师评价为依托,切实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保证课题研究落到实处。每个月召开一次座谈会,每个月组织课题组教师上一节课题实施探索课、上交一份课题研究报告。
各学科教师要做到:
要加强认识,提高自觉研究的意识,经常阅读有关教科研的书籍或上网搜索相关资料,保证每学期记科研笔记3000字以上。
加强个人科研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增加科研知识储备,为开展科研奠定思想和知识基础。每个月课题组教师上一节课题实施探索课、上交一份课题研究报告。
其他教师要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立足课堂,解决课堂中发现的小问题,有针对性的研究,研究时间不易过长,以高效实用为主,在研究过程中要根据教导处要求及时上交研究心得或反思材料,学校将择优推荐到教培中心以论文形式发表。
6、课题组教师代表表态
7、校长作保障性讲话
学校为所有教师购置在研究过程中所需资料,分到教研组,由专人保管,供全体教师阅读。
学校为县级课题研究提供经费支持。
花梨中学 2011.12.1
第五篇:课题开题会基本流程
课题开题会基本流程
1、主持人介绍参加开题论证会的领导、专家组
2、主持人宣读立项通知
3、课题负责人陈述课题开题报告
4、主持人邀请专家对课题实施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评议,并对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指导。采用提问式:
如:(1)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是什么?(2)研究过程分为哪几个步骤?(3)研究的方法有哪些?(4)预期研究成果有哪些?(5)本课题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5、课题组负责人对专家开题论证意见和建议进行简要的归纳总结并表态。
(课题会记录按流程记录,重点记录专家提问答辩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