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机构概况

时间:2019-05-15 11:37: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兴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机构概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兴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机构概况》。

第一篇:兴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机构概况

兴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机构概况

根据《中共兴仁县委兴仁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兴仁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县通[2010]5号)文件,设立兴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设11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负责文电、会务、机要、信息、联络、信访、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政务公开、安全保密、接待、目标绩效管理、本系统计划生育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车管理、后勤保障等机关日常运转工作;拟订本单位工作规章制度,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负责局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组织、人事工作;负责干部教育培训;承担本系统离退休干部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设主任1名。

(二)财务股

负责管理全局财务工作,执行国家的现金管理制度和银行结算制度;执行财务制度、财经纪律和有关财务管理的规定;负责编制全局的财务预算、决算,负责财务统计和财务报表的填报工作;负责办理现金、银行收付业务;负责国有资产管理;负责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设股长1名。

(三)综合股

负责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承担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规划工作;负责全县工勤人员的管理和培训;负责综合统计;贯彻执行企业军队转业干部解困和稳定政策;承担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服务工作。

设股长1名。

(四)公务员股

负责县直行政机关公务员、县人民政府所属参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管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的考试录用工作;贯彻执行新录用人员试用期管理办法;承担公务员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的日常登记管理工作;承担公务员信息统计管理工作;按规定承办县直行政机关、县人民政府所属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人员录用、调配、培训、股级及以下职务人员任免、辞职、辞退、退休、奖惩事项,负责全县公务员年度考核;承办县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工作。设股长1名。

(五)事业人员管理股

负责全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指导全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人事管理工作;承办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公开考聘、培训、调配、聘用、岗位设置管理、年度考核、奖励、处分、辞职、辞退、解聘、退休事项;承担事业单位人员信息统计管理工作。

设股长1名。

(六)专业技术职称管理股

承担职称评审及管理工作,贯彻执行执业资格制度和资格考试制度,承办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事宜;承担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的组建及相关工作;承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的推荐和管理工作;承办高级专家延聘工作;承担实施智力引进项目计划有关工作。

设股长1名。

(七)工资福利股

管理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总额,承办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政策实施;贯彻执行机关、事业单位津贴、补贴制度;承担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季度审核;协调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承办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工资手续;承担工资信息统计管理工作。

设股长1名。

(八)劳动关系股(农民工工作股)

执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负责劳动合同管理;指导和监督县内企业落实职工工资收入分配;审核县属企业的工资总额和主要负责人的工资标准并监督实施;监督执行劳动标准;监督执行国家企业职工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制度及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政策和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参与评定县级劳动模范;承担企业人员信息统计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国家农民工工作政策和规划,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推动农民工相关政策的落实,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协调处理涉及农民工的相关事件;指导、协调农民工工作信息建设;承担农民工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设股长1名。

(九)社会保险管理股

贯彻执行各项保险法律法规,落实经济结构调整中涉及职工安置权益保障的政策和县内失业人员疾病、生育、死亡的有关待遇政策;建立社会保险预警制度;办理全县企业职工退休手续;执行工伤预防、认定和康复政策。

设股长1名。

(十)基金监督股

贯彻执行保险基金管理办法和社会保险及就业资金的监督制度;执行社会保险基金运营政策和运营机构资格标准;依法监督全县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基金征缴、支付、管理和运营,依法监督全县就业资金的管理和运行;承担县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设股长1名。

(十一)行政审批股

承担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的行政审批事项的审批工作,办理有关行政许可业务、非行政许可业务和便民服务业务。

设股长1名。

另外,兴仁县社会保险事业局,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所属副科级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办理各项社会保险业务,负责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缴、支付、管理和运营,编制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决算方案。设7个股:养老保险股、失业保险股、医疗保险股、工伤保险股、生育保险股、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股、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股。共核定事业编制16名,工勤编制1名,县财政全额预算管理。设局长1名、副局长2名,股级负责人7名。兴仁县劳动监察大队,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所属副科级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宣传贯彻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受理有关举报投诉,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核定事业编制6名,工勤编制1名,县财政全额预算管理。设大队长1名、副大队长1名。兴仁县人事档案管理中心,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设股级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管理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和机关文书档案管理。核定事业编制4名,县财政全额预算管理。设主任1名。兴仁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所属副科级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劳动、人事争议受理、调解、裁决工作。核定事业编制5名,工勤编制1名,县财政全额预算管理。设院长1名、副院长1 名。兴仁县就业局,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所属副科级事业单位。主要负责贯彻执行人力资源市场发展政策、规划,指导协调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对职业中介机构进行指导。核定事业编制5名,县财政全额预算管理。设主任1名。兴仁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所属副科级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10名,工勤编制1名,县财政全额预算管理。设主任1名。兴仁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由原卫生局管理划归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管理,副科级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9名,工勤编制1名,县财政全额预算管理。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将原人才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整合,名称为“兴仁县人力资源市场”,为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管理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员实行编制外招聘使用,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联系电话:0859—6212076

机构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编制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

(三)负责促进就业工作,拟订统筹城乡的就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落实就业援助制度;完善职业资格制度,统筹实施面向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激励政策。

(四)统筹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组织实施城乡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的相关政策和标准;落实社会保险关系转续政策,实施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社会成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对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基金的收缴、发放、管理和运营实施行政监督。组织编制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草案,按规定做好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监督管理。

(五)负责就业、失业、社会保险基金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实施预防、调节和控制,保持就业形势稳定和社会保险基金总体收支平衡。

(六)贯彻执行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相关政策,落实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贯彻落实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福利和离退休政策;组织实施企业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工资指导线的有关政策、行业工资收入调节政策、最低工资标准政策和经营者收入分配政策。

(七)指导全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组织实施事业单位人员和机关工勤人员管理政策;参与人才管理工作,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和继续教育;牵头推进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工作,负责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选拔推荐工作。

(八)承办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的接收、安置工作;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军队转业干部随军调(迁)家属的安置工作;贯彻执行企业军队转业干部解困和稳定政策;承担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服务工作。

(九)负责行政机关公务员综合管理和政府所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十)贯彻落实国家劳动关系政策,推动农民工相关政策的落实;监督执行劳动标准;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十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州有关劳动争议、人事仲裁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督促落实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政策;组织实施劳动监察,协调劳动者维权工作,依法查处相关案件。

(十二)贯彻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支付标准、诊疗项目、用药及服务设施范围、定点医疗机构与定点药店费用结算审核等管理办法,负责基本医疗保险就医管理和监督工作。

(十三)监督管理县、乡镇(街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收缴、管理和使用。

(十四)受理涉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信访事项,会同有关部门协调处理有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信访事件和突发事件。

(十五)承办县人民政府和上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二篇:东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机构简介

东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机构简介

(一)贯彻落实国家、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拟订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负责落实人力资源流动政策,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三)负责促进就业工作。拟订统筹城乡就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完善职业资格制度、就业援助制度和城乡劳动者职业培训制度;拟订全市技工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发展政策;牵头拟订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会同有关部门拟订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激励政策。

(四)统筹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拟订城乡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政策并组织实施;落实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和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办法;拟订机关企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规范性文件;会同有关部门拟订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督制度;编报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建议草案;落实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政策。

(五)负责就业、失业、社会保险基金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拟订应对预案,实施预防、调节和控制,保持就业形势稳定和社会保险基金总体收支平衡。

(六)负责落实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分配政策,建立健全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负责落实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福利和离退休政策。

(七)指导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拟订事业单位人员和机关工勤人员管理政策;拟订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和继续教育政策;牵头推进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健全落实博士后管理制度;负责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和培养工作。

(八)综合管理全市引进国外智力、赴国(境)外培训和留学人员来我市工作。负责落实引进国外智力规划和政策,编报引进国外智力专项经费预算,并监督实施;负责全市出国(境)培训项目及人员的审核、备案和来我市工作外国专家的管理工作;组织实施重点出国(境)培训项目和聘请外国专家规划;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吸引国(境)外专家、留学人员来我市工作或定居政策;管理非教育系统公派留学工作;指导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对外交流工作。

(九)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政策和安置计划;负责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工作;指导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服务工作。

(十)负责行政机关公务员综合管理工作;贯彻实施公务员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会同有关部门拟订相关配套政策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负责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和聘用制公务员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落实国家荣誉制度,拟订政府奖励制度并组织实施;依法办理市政府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免工作人员手续和市政府任免工作人员的有关事项;管理以市政府名义从国内聘请政府顾问工作。

(十一)负责落实有关人员调配政策和援建地区、重点建设项目人员安置政策。

(十二)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农民工工作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十三)负责落实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和劳动关系政策,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负责落实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政策;组织实施劳动监察,协调劳动者维权工作,依法查处违法案件。

(十四)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三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印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1年目标绩效考核办法》的通知

各科室、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强化目标管理,不断完善人社系统绩效考核办法,全面提升整体工作水平,着力打造服务型、效能型部门。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对象

局领导班子成员、科室及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

考核采取分级逐一方式进行。局领导班子成员、科室及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由局考核领导小组逐一考核;其他工作人员由分管领导、科室、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逐一进行考核。

全局所有考核对象采取统一的考核量分标准(考勤50分,考绩150分,总分200分)。各科室、所属单位可以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考核细则。

二、计分方法

(一)基本分

考勤50分。班子成员、科室、所属单位负责人工作日期间离开工作岗位半天以上的,应向局主要领导告之去向。否则发现一次扣3分,直至扣完为止。

考绩150分(具体分值见责任状指标)。考核按半年或年终采取自我申报、公开述绩、逐一过堂、集中考评、结果公示方式进行考核打分;对不宜直接计分的考核指标,由考核领导小组或分管领导组织相关人员分好、中、差三个格次进行考评定格。每个格次按好1—0.8、中0.7—0.5、差0.4—0系数折算计分。

(二)加分

1、荣获先进:获部省级:国家部委或省委、省政府;市级:省厅或市委、市政府;县级:市局、县委、县政府(不含县直部门)综合表彰的,分别加30分、20分、10分;获条线业务部门(部、省厅、市局内部业务处室、中心等)表彰的,分别加20分、10分、5分。其中:表彰个人的加相应分值;表彰集体的,按相应层级分别给予分管条线领导、科室、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加50%分。

2、典型推介:在上述层级会议上作先进典型发言的,按 10分、8分、6分;作为书面材料交流或以文件(简报)转发推介的,按8分、6分、4分,分管领导、科室、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加50%分。

以上加分项目,同一项内容获多层级表彰或推介的,取最高得分,不累加计分。

3、召开现场会:提供上述层级现场的,按相应层级加分,分管领导、科室、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加50%分。

4、创新成果:局考核领导小组视项目申报(书面)创新项目效果的影响程度,在省内、市内、县内、局内有影响的,按20分、10分、5分、2分。

5、合理化建议:考核对象提出对全局工作有建设性、指导性的建议(书面),被局领导班子集体认可采纳,并取得实效的,每条加2分。

6、指标超额加分:对基金征收类、预外收入类(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指标超额按上升百分比加分,上不封顶,对其它类指标超额按不超过20%比例封顶加分。

招商引资等县重点指标,参照县委、县政府文件精神,由局另行制定办法重奖。

7、信息或宣传调研文章:按信息、宣传调研的专项考核办法加分。(同一文字材料被多次采用的,按最高分一次加分给发表文章的署名者,不重复加分。未署名的宣传集体材料,分管领导、科室、所属单位负责人各加50%分。所有网上刊登稿件或有偿稿件不予加分)。

8、鼓励帮带:鼓励上级帮带指点下级提升工作绩效水平。若分管领导考核得分低于科室、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得

分的,可加分至科室、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考核得分。(帮带加分只适用于一、二级目标责任状范围)

以上加分项目,因时间原因,未能列入本考核评比,可接转到下一加分。

(三)减分

1、对承担市县考核指标未完成或分管工作出现重大责任事故的,年终考核一票否决。

2、被县委、县政府或市局工作督查通报批评的,一次扣3分。

3、凡廉政行风建设或违反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被服务对象投诉或被媒体曝光且查核属实的,第一次扣5分;第二次扣10分;第三次扣20分(累计算分)。三次以上取消考核资格,考核定为不称职(不合格)等次。

4、凡未按时完成局领导交办其他工作任务的一次扣2分。

三、考核结果运用

1、完成目标责任状任务的,局领导班子成员享受县绩效考核奖金标准,科室、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享受局绩效考核奖金标准。对年终考核得分在60分以下的,不享受局绩效奖金,考核定为不称职(不合格)等次。

2、对局科室、所属单位实行统一绩效考核奖金标准,但绩效考核奖励必须拉开档次(原则上不少于3个档次),各科室、所属单位内部每个考核对象的得分、档次和奖金分配方案,由分管领导、科室、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确认后,报局考核领导小组审批后执行。

3、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使用、评优奖励、外出考察和学习深造的依据。

4、本考核办法由局考核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二○一一年八月十五日

第四篇: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文件汇编

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〇一一年五月

目 录

1、南京市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办法

…………………………(宁政办发〔2006〕99号)(1)

2、关于转发市人事局《南京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 暂行办法》的通知

…………………………(宁政办发〔2008〕103号)(17)

3、关于转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 的通知》的通知

…………………………(宁人社〔2011〕 129号)(25)

4、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印发《南京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 通知

…………………………(宁委办发〔2009〕53号)(37)

5、省人社厅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48)

6、省人社厅关于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问题的处理意见局级

……………………………(56)

7、南京市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 意见

………………………(宁人社(R)〔2010〕 6号)(59)

8、关于转发江苏省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 见的通知

………………………………(宁卫〔2010〕 90号)(75)

9、关于转发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关于加快推进省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 通知》的通知

…………………………(宁人社〔2010〕 270号)(99)

10、关于转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我省事业 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施后工资待遇如何处理的 答复意见》的通知

…………………………(宁人社〔2010〕 198号)(104)

11、关于转发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关于印发〈江苏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管 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的通知

…………………………(宁人社〔2011〕 184号)(109)

12、关于印发《南京市中小学教师系列五级教师岗位 基本任职条件》(试行)的通知

……………………………(宁教人〔2010〕 5号)(121)

13、关于印发《南京市卫生局局属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三、五、六级岗位基本任职条件》(试行)的通知

……………………………(宁卫人〔2010〕 7号)(124)

14、关于在玄武区开展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通知 …………………………(宁编办字〔2011〕 66号)(131)

南京市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办法

宁政办发〔2006〕99号

第一章

第一条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制管理,保障事业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根据《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02〕35号)和《江苏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暂行办法》(苏政办发〔2005〕123号)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是指事业单位与职工依据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规定,在平等自愿、公开竞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定聘用单位与受聘人员之间的聘用关系及工作岗位,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人事管理制度。

第三条

本市所有事业单位与其受聘人员之间建立 — 1 —

聘用关系的适用本办法。参照公务员法进行人事管理的事业单位按有关规定执行。

中央部属在宁的事业单位和本市使用事业编制的单位聘用工作人员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章

组织和管理

第四条

政府人事部门是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的综合管理部门,对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负有指导、协调、监督、检查的职责,依法保护聘用单位与受聘人员双方的合法权益,并对违反政策法规的行为予以纠正和处理。

聘用合同的文本由市人事行政部门统一制发。第五条

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督促所属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工作。

第六条

聘用单位应当成立或明确实行聘用制的工作组织。聘用工作组织由本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纪律监察部门负责人和工会代表组成。根据需要,聘用工作组织也可聘请有关专家参加。

不具备成立聘用工作组织条件的事业单位,其人员聘用工作由其主管部门负责。

第七条

聘用制的实施由聘用工作组织提出方案,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聘用单位的人员聘用、考核、续聘、解聘等事项,由聘用工作组织提出意见,报本单位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

第三章

合同订立

第八条

对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任用,根据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可以采用聘用或者任命等形式。

对事业单位的党群组织专职工作人员,在已与单位建立了聘用关系的人员中,按照各自章程或法律规定产生并任用。

第九条

事业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和科学规范的要求,设置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工勤人员的岗位,并按照岗位的职责要求和聘用条件,通过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公开招聘等方法择优聘用工作人员。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应当符合编制计划有关管理规定。

第十条

人员聘用的基本程序是:

(一)公布空缺岗位及其职责、聘用条件、聘期工资待遇等事项;

(二)应聘人员申请应聘;

(三)聘用工作组织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初审;

(四)聘用工作组织对通过初审的应聘人员进行考试或考核,并根据结果择优提出拟聘人员名单;

(五)聘用单位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受聘人员;

(六)聘用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其委托人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第十一条

聘用合同分为四种类型:3年以下(含3年)的合同为短期合同,对流动性强、技术含量低的岗位一般签订短期合同;3年以上的合同为中期合同,对岗位需要或职业要求期限较长的可签订中期合同;签订至职工退休的合同为长期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合同为项目合同。

对工作已满25年,或在本单位连续工作已满10年且年龄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已不足10年的人员,本人提出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聘用单位应当与其订立。此类人员如在单位内部竞争上岗中未被聘任,应当比照有关未聘人员安置政策予以妥善安置,不得解除其与单位的人事关系。

第十二条

事业单位首次实行聘用制度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单位应与职工签订聘用合同:

(一)现役军人的配偶;

(二)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三)残疾人员;

(四)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经劳动能力签定委员会鉴定为1-6级伤残的;

(五)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有明确规定的。第十三条

聘用单位与新进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但最长不超过6个月。被聘人员为大中专应届毕业生的,试用期可以延长至12个月。试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限内。

事业单位首次签订聘用合同时,原职工拒签的,单位应当给予其3至6个月的择业期。择业期满后未调出的,应当劝其办理辞职手续;未调出又不辞职的,予以辞退。

原固定制职工签订聘用合同,不再约定试用期。军队转业干部、复员退伍军人等政策性安置人员首次签订聘用合同时,不得约定试用期,合同期限不得低于3年。

聘用单位与受聘人员订立聘用合同时,不得收取任何形式的抵押金、抵押物或者其他财物。

第十四条

经指定的医疗单位确诊患有难以治愈的严重疾病、精神病的,暂缓签订聘用合同,缓签期延续至前述情况消失;或者只保留人事关系和工资关系,直至该人员办理退休(退职)手续。

经劳动能力签定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退休(退职)手续。

第十五条

聘用合同应具备以下条款:

(一)聘用合同期限;

(二)岗位及职责要求;

(三)岗位纪律;

(四)岗位工作条件;

(五)工资待遇;

(六)聘用合同变更和终止的条件;

(七)违反聘用合同的责任。

除上述必备条款外,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可在聘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培训和继续教育、知识产权保护、解聘提前通知时限以及纠纷解决办法等条款。

聘用单位根据工作需要,与被聘人员在协商一致的基 — 6 —

础上所签订的岗位协议书、专项协议书、专业技术职务聘约书及变更合同书等,作为聘用合同的附件,与聘用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十六条

聘用合同由聘用单位法定代表人与受聘人员双方以书面形式签订,一式3份,当事人双方各执一份,一份存入本人档案。聘用合同自双方当事人签名、盖章之日起生效。

第十七条

下列聘用合同为无效合同:

(一)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

(二)采用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订立的;

(三)权利义务显失公正,严重损害一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

(四)未经本人书面委托,由他人代签、本人提出异议的。

无效合同由有管辖权的人事争议仲裁机构裁决。第十八条

人员聘用工作按有关规定实行回避制度。

第四章

聘期内考核与管理

第十九条

聘用合同期内,聘用单位应对受聘人员的 — 7 —

工作情况实行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4个等次。聘用工作组织在征询群众评议意见和受聘人员领导意见的基础上提出考核等次意见,报聘用单位负责人集体决定。考核结果是续聘、解聘、奖惩以及岗位调整的主要依据。

受聘人员考核或者聘期考核不合格的,聘用单位可以调整该受聘人员的岗位,或者安排其离岗接受必要的培训后重新上岗或调整岗位。受聘人员无正当理由不同意调整岗位的,聘用单位有权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调整岗位后,双方应对聘用合同中的有关条款作相应的变更。

第二十条

受聘人员的工资收入在核定的工资总额内按照所从事的工作和岗位确定。受聘人员岗位变动后,按新聘岗位确定其工资待遇。单位也可根据受聘人员的工作性质、岗位职责和实际情况,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等多种收入分配方式。

聘用单位不得随意拖欠、扣减受聘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

第二十一条

受聘人员和聘用单位应按照国家、省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办理或接续有关社会保险。

受聘人员在聘期间享受规定的各项福利待遇。解聘、— 8 —

辞聘后,原待遇取消。

经确诊患有难以治愈的严重疾病、精神病的缓签合同人员,在治疗期内执行规定的病假期间生活待遇。

第二十二条

受聘人员在聘期内应参加国家和省、市规定的培训和继续教育。

第二十三条

受聘人员的退休(退职)待遇按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合同变更、终止和解除

第二十四条

聘用合同签订后,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合同内容。聘用单位法定代表人变更后,原聘用合同的法律效力不受影响,仍然有效。确需变更的,双方应协商一致,并按原签订程序变更合同。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原合同继续有效。

第二十五条

聘用合同期满或者双方约定的合同终止条件出现,聘用合同即行终止。

聘用合同期满,岗位需要、本人愿意、考核合格的,可以续签聘用合同。

第二十六条

经聘用合同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聘 — 9 —

用合同。

第二十七条

受聘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聘用单位可随时解除聘用合同:

(一)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本岗位要求;

(二)连续旷工超过10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20个工作日的;

(三)严重扰乱工作秩序,致使聘用单位、及其他单位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受到治安行政处罚的;

(四)违反工作规定或操作规程,发生责任事故,或者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

(五)被依法判处管制以上刑事处罚或者被劳动教养的。

第二十八条

受聘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聘用单位可解除聘用合同,但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拟被解聘的受聘人员:

(一)受聘人员或聘期考核不合格,又不同意聘用单位调整其工作岗位的,或者虽同意调整工作岗位,但到新岗位后考核仍不合格的;

(二)受聘人员患病或非因工负伤,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又不能从事由聘用单位安排的其他工 — 10 —

作的;

(三)聘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聘用合同达成协议的。

第二十九条

受聘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聘用单位不得终止或解除聘用合同:

(一)受聘人员患病或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二)因工负伤,治疗期终结后经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鉴定为1至6级伤残的;

(三)患职业病以及现有医疗条件下难以治愈的严重疾病或有精神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的;

(五)受聘人员正在接受纪检监察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六)属于国家和省规定的不得解除聘用合同的其他情形的。

第三十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受聘人员可以随时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的;

(二)考入普通高等院校的;

(三)被录用或选调到国家机关工作的;

(四)依法服兵役的。

除上述情形外,受聘人员解除聘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聘用单位。

第三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聘人员不得提出解除聘用合同:

(一)在涉及国家秘密岗位上工作,处在规定保密期限内的;

(二)承担国家和地方重点项目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其工作任务尚未完成的;

(三)正在接受纪检监察审查尚未结案的。第三十二条

受聘人员提出解除聘用合同未能与聘用单位协商一致的,受聘人员应当坚持正常工作,继续履行聘用合同。6个月后受聘人员再次提出解除聘用合同,仍未能与聘用单位协商一致的,即可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

第三十三条

聘用合同解除后,原聘用单位和解聘人员应当在3个月内办理人事档案转移手续。原聘用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扣留解聘人员的人事档案;解聘人员不得无故不办理档案转移手续。

第三十四条

从事国家机密工作,或曾从事国家机密工作,在规定的保密期内的涉密岗位受聘人员的解聘或者工作调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涉密人员管理的规定。受聘人员解除聘用合同后违反规定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原所在单位的知识产权、技术秘密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第六章

责任与补偿

第三十五条

聘用合同当事人违反聘用合同约定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聘用合同当事人对违反聘用合同约定均有过错的,应当根据过错的大小,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三十六条

聘用单位出资引进或培训的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约定引进或培训后的工作服务期限及违约责任。没有约定的,受聘人员提出解除聘用合同时,聘用单位不得收取相关费用。有约定的,按约定执行,但不得超过引进费和培训费的实际支出,培训费可按培训后每服务1年递减20%执行,引进费可根据实际约定。

第三十七条

有下列解除聘用合同情形之一的,聘用单位应当根据被解聘人员在单位的实际工作年限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

(一)聘用单位提出解除聘用合同,受聘人员同意解除的;

(二)受聘人员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聘用单位安排的其它工作,聘用单位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的;

(三)受聘人员考核不合格又不同意聘用单位调整其工作岗位的,或者虽同意调整工作岗位,但到新岗位后考核仍不合格,聘用单位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的;

(四)聘用单位分立、合并、撤销,受聘人员不能安置到相应单位就业而解除聘用合同的。

第三十八条

经济补偿以被解聘人员在该聘用单位每工作1年,支付其本人1个月的上年月平均工资为标准(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被解聘人员月平均工资高于当地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当地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计算。

试用期内被解聘的,不给予经济补偿。

第三十九条

受聘人员与所在聘用单位的聘用关系 — 14 —

终止或解除后,聘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为被聘人员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调转手续,做好各项社会保险的衔接工作。

第七章

争议处理

第四十条

受聘人员与聘用单位因聘用合同发生争议的,当事人可以根据人事争议调解和仲裁的有关规定向事业单位人事争议调解组织提出调解或向当地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对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的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裁决一经生效,对争议双方具有约束力。

第八章

第四十一条

聘用合同当事人如有一方要求进行合同鉴定的,可在聘用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到当地政府人事部门办理,人事部门应当为其提供相关服务。对聘用合同中与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相抵触的内容,人事部 — 15 —

门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由南京市人事局负责解释。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南京市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制管理规定》(宁人字〔2000〕80号)停止执行。本办法施行前,依据有关规定订立并已经生效的聘用合同,聘用合同当事人应继续履行;聘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可以按照本办法变更聘用合同。

二〇〇六年八月十日

南京市政府办公厅文件

宁政办发〔2008〕103号

关于转发市人事局《南京市事业单位 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市人事局拟定的《南京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南京市政府办公厅 二〇〇八年九月十八日

南京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

(市人事局 2008年9月)

第一章 总 则

一、为进一步推进我市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令第6号)和《江苏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意见》(苏人发〔2004〕32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二、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应当公开招聘,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和政策性安置等确需使用其他方法的除外。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除外。

三、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当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实行“统一规范、分级管理、分类实施”办法,以岗位需求为依据,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接受社会及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二章 招聘范围、条件及程序

四、公开招聘应当面向社会,凡具备下列条件的人员均可报名应聘: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

(三)具有良好的品行;

(四)岗位所需的专业或技能条件;

(五)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六)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公开招聘不得设置歧视性条件要求。

五、公开招聘应当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制订招聘计划;

(二)发布招聘简章;

(三)受理应聘并审查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

(四)考试、考核;

(五)体检、考察;

(六)确定拟聘人员;

(七)公示招聘结果;

(八)办理聘用手续。

第三章 招聘计划、信息发布与资格审查

六、公开招聘计划由用人单位制订,其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单位性质,隶属关系,岗位空缺情况,经费来源,招聘理由,招聘岗位、数量、时间及方式等。

七、市各主管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计划必须经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市人事行政部门核准。市直属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计划由市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区、县所属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计划必须经区、县人事行政部门核准,并在发布招聘简章3个工作日前报市人事行政部门备案。

八、事业单位拟发布的公开招聘简章必须经有核准权的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并自报名之日起提前至少2日在有核准权的人事行政部门指定的媒体和南京市人事网站上发布。

公开招聘简章应当载明:

(一)招聘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隶属关系、基本职能、地址等);

(二)招聘岗位、数量及所需资格条件;

(三)报名时间、地点及手续;

(四)考试、考核方式及时间;

(五)开考比例要求;

(六)成绩计算方法及录取办法;

(七)公示时间、方式;

(八)咨询、监督电话;

(九)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九、用人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当按公开招聘的要求,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方可参加考试、考核。一般情况下,同一岗位的招聘数与参加考试(核)人数应有一定的比例要求。

公开招聘可成立工作小组负责招聘的具体实施工作。招聘工作小组一般由人事、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的人员组成,也可吸收有关专家及职工代表参加。

第四章 考试与考核

十、公开招聘考试、考核可采用笔试、面试和技能测试等多种方式。考试、考核内容主要是招聘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技能。

具体的考试、考核科目和方式应根据用人单位的工作 — 21 —

性质、人员结构、岗位特点和实际需要确定。

十一、根据公开招聘的范围、数量、专业和岗位要求,公开招聘考试、考核可经主管部门批准由事业单位自行组织,也可由本级或上级主管部门组织,或者由本级或上级人事行政部门统一组织。

人事行政部门所属考试服务机构和相关机构可受事业单位、人事行政部门或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委托,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提供服务。

十二、对通过考试、考核的应聘人员,招聘单位应对其资格条件进行复查,并对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工作实绩等情况进行考察。

第五章 聘 用

十三、公开招聘的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当按核准的公开招聘计划数,根据考试、考核、体检和考察的结果,研究确定拟聘用人员名单,并按公开发布的公示时间、方式予以公示,公示时间应当不少于7天。

招聘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对公示中反映的问题应当及时查清,以决定是否聘用。

十四、公示期满后,公开招聘的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将拟聘用人员名单报有核准权的人事行政部门备案,并办理进人手续。

十五、用人单位与受聘人员应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并按规定实行试用期。试用期包括在正式聘用合同期限内。

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

第六章 纪律与监督

十六、公开招聘应实行回避制度。凡与聘用单位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的应聘人员,不得应聘该单位负责人员的秘书或人事、财务、纪检(监察)岗位,以及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岗位。聘用单位负责人员和招聘工作人员在办理人员聘用事项时,涉及与本人有上述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招聘公正的,应当回避。

十七、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应当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 — 23 —

规范监管,重点是考试、考核环节的指导和监管。对公开招聘过程中的违规、违纪行为应当予以制止和纠正,并视情节轻重按有关规定作相应的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其 他

十八、事业单位接收政策性安置人员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下达安置计划。事业单位根据本级人事行政部门及其主管部门下达的安置计划,可直接接收安置对象,也可在安置对象中进行招聘。

对事业单位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短缺人才及岗位有特殊要求的人员,经本级或上级人事行政部门批准,可采用简化招聘程序,在一定范围内考核、考察等方法进人。

事业单位招聘外国国籍人员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十九、本办法由市人事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二十、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中共南京市委组织部

文件

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宁人社〔2011〕 129号

关于转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

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各区县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各部委办局人事(干部)处、各直属事业单位人事(干部)处:

现将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转发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苏人社发〔2011〕46号)转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贯彻意见:

1、认真学习人社部发〔2010〕92号、苏人社发〔2011〕46号、宁政办发〔2008〕103号和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关于做好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意见》(宁人字〔2008〕18号)等文件精神,并在工作中严格贯彻执行。

2、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及涉密岗位等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人员外,都要实行公开招聘。凡违反政策规定的,不予办理聘用等人事手续。

3、严格执行核准备案制度。市各主管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计划(含招聘简章)须经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准。市直属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计划(含招聘简章)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准。

区、县所属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计划(含招聘简章)须经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准,并在发布简章3个工作日前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

4、公开招聘考试、考核方法,既要规范、完善,又要体现事业单位行业、专业及岗位特点。考试可采取笔试、面试、实际操作能力测试等多种方式。

5、公开招聘要切实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招聘信息要内容完整、简洁清晰,须在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网站、招聘单位及主管部门网站上发布,也可同时在其他网站和媒体向社会发布,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招聘信息一经发布,应当严格执行,不得擅 — 26 —

自更改。

6、各级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加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指导和管理,要进一步完善并落实监管制度。公开招聘工作要主动接受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确保公开招聘工作公平、公开、公正。

附:关于转发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苏人社发〔2011〕46号)

中共南京市委组织部 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七日

附:

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

文件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苏人社发〔2011〕 46号

关于转发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

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各有关单位:

现将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92号)转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贯彻意见: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规范事业单位进人行为、提高进人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是实现公民平等就业的重要途径。各地 — 28 —

各部门要认真学习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令第6号),并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及涉密岗位等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人员外,都要实行公开招聘。在2011年要基本实现公开招聘制度在全省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全覆盖。

二、坚持“干什么考什么”原则,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科学性。事业单位行业分布广、岗位门类多、技术要求高,公开招聘工作一定要坚持统一规范、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各地各部门要积极探索公开招聘的组织方式、选拔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公开招聘的考试、考核方法应符合事业单位特点,充分体现行业、专业和岗位特点。在考试内容上,要坚持“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根据岗位要求合理设置考试内容,提高公开招聘工作的科学性,把适合的人才在需要的时候选聘到合适的岗位上。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可以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进行。

三、抓好公开环节,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公信力。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要切实做到“信息公 — 29 —

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增强透明度,提高公信力。招聘公告要内容完整,文字简洁,意思清晰,并通过组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网站及其他媒体统一向社会发布。招聘公告一经发布,应当严格执行,不得擅自更改。要健全公示制度,拟聘人员名单及其考试成绩与名次、招聘岗位,以及该人员与岗位招聘条件相对应的有关信息,都应予以公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严禁内部招聘、人情招聘、内定名单、依人画像、设置歧视性条件等违法违规现象。

四、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大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监管力度。各地各部门要建立严格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监管制度,通过检查巡视、台帐查询、舆论监督等形式强化监督,对招聘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要有错必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各地各部门要重点加强对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工作人员招聘的监督管理。各市要加大对县(市、区)级以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指导力度。

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二〇一一年一月二十四日

中共中央组织部

文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人社部发〔2010〕 92号

关于进一步规范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福建省公务员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人事局,各副省级市党委组织部、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干部(人事)部门: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推行以来,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稳步实施,有力推动了公开招聘制度在事业单位的建立。但同时也要看到,在实施公开招聘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制度推行不平衡、政策执行不到位、操作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为贯彻落实《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 — 31 —

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中办发〔2009〕43号)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发〔2010〕6号),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规范事业单位招聘行为,促进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严格政策,全面落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各项规定

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及涉密岗位等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人员外,一律实行公开招聘。事业单位要在岗位空缺的前提下,按照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通过公开招聘择优聘用工作人员。严格执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令第6号)关于招聘范围、条件、程序、信息发布、资格审查、考试考核、聘用等方面的要求。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制定公开招聘方案并报送有关部门核准备案。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按照规定权限严格履行招聘方案核准备案职责。

各地各部门要加快完善政策措施,尚未制定本地区本部门公开招聘实施办法的,要在2011年3月份前出台。已经出台实施办法的,要分类细化要求,完善公开招聘组 — 32 —

织工作规程。到2012年,要基本实现公开招聘制度在全国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全覆盖。

二、坚持公开,增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透明度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要遵循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切实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

严格规范公开招聘信息发布。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招聘信息,内容应包括公开招聘范围、条件、程序和时间安排、招聘办法、报名方法等内容。发布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招聘信息须在组织人事部门网站、招聘单位及主管部门网站上免费公布,同时也可以在人力资源市场网站或者其他媒体上公布。招聘信息一经公布,应当严格执行,不得擅自更改。

增强公开招聘实施过程透明度。对于公开招聘中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核等环节的进展情况应当面向社会公布,并确保及时、全面、准确。

健全公开招聘结果公示制度。公开招聘结果应在招聘信息发布的范围内进行公示,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公示内容应包括招聘单位名称、招聘岗位情况以及拟聘人员基本情况。

三、突出分类,创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组织方式方法

公开招聘要坚持统一规范、分类指导、分级管理。要严格按照统一的公开招聘制度的要求,充分体现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特点以及各类工作人员的专业特点,分类组织实施公开招聘。

公开招聘方式方法应符合事业单位特点,充分体现行业、专业及岗位特点。公开招聘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择优聘用。公开招聘高层次、紧缺人才,可以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各地各部门要积极探索符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特点的公开招聘方式,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规范和完善公开招聘考试、考核方法。考试可采取笔试、面试、实际操作能力测试等多种方式。按照“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合理设置考试内容,符合岗位要求。对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招聘,不应将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列为笔试内容。考核应侧重于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以及与应聘岗位相关的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等。

各地各部门要研究制定公开招聘考试工作规程,规范考试命题、笔试阅卷、面试组织等环节。要完善保密制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考务安全。要加强公开招聘考官培训工作,提高面试、实际操作能力测试工作水平,增强考试公正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强题库建设。

组织人事部门、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实际需求,发挥考试、人才等服务机构的优势,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搭建考试考务服务平台。

四、严肃纪律,提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公信力

要认真落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关于回避制度的规定。在公开发布的招聘信息中,要明确有关人员回避的要求。对违反回避规定的公开招聘行为,应当及时予以纠正,对相关人员予以批评教育,造成不良影响的,要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对违反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规定的,由县级以上组织人事部门视情况责令纠正或者宣布无效;对负有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的人员予以严肃处理,根据情节轻重进行批评教育、调离工作岗位或者给予处分;对违反公开招聘规定的应聘人员,要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应确保符合条件的应聘人员不因民族、性别或者身体残疾而受歧视。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2号)要求,除卫生部核准并予以公布的特殊职业外,事业单位在公开招聘中不得要求进行 — 35 —

乙肝项目检测。

五、强化监管,确保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有序进行

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切实履行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综合管理部门的职责,建立严格的制度规范,加强管理,强化监督,指导事业单位依法行使用人自主权。要加大对县级以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指导力度。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指导和管理职责。公开招聘工作要主动接受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

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及时受理有关投诉或者举报,接受社会监督。对有关投诉或者实名举报的调查处理情况,应当向投诉人或者实名举报人反馈;对新闻媒体反映问题的调查处理情况,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

要建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舆情监测报告制度,密切关注网络、媒体等舆论动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加强对公开招聘突发性事件的舆情研判,制定应急预案,通过新闻发布会、向媒体提供新闻通稿等形式,第一时间发布权威消息,引导舆论,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妥善处理。畅通信息渠道,对于重大舆情要及时处置并报同级党委政府和上级组织人事部门。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七日

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文件

宁委办发〔2009〕53号

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 南京市人民政府 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事业单位 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区县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将《南京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南京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现事业单位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江苏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苏办发〔2008〕2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对我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实施范围

1、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列入事业编制管理范围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为财政全额拨款、差额拨款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都要进行岗位设置,建立和完善岗位管理制度。

2、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都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3、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 — 38 —

团体,参照本实施意见执行。

二、岗位设置原则

4、事业单位应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等特点进行岗位设置。

规范有序。事业单位应根据国家、省、市及省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岗位设置权限、程序和经核准的比例、最高岗位等级设置岗位。

科学合理。事业单位应按其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科学确定本单位所需岗位的名称、类别、职责、任职条件、任务和岗位等级。

精简效能。事业单位应结合单位的功能和职责任务,综合考虑优化人员结构、提高服务效能、提升竞争能力、降低运行成本等设置岗位。

动态管理。事业单位应根据社会事业发展、单位功能调整的实际,按规定的程序和权限,适时对岗位设置方案和岗位说明书进行调整,确保岗位设置适应社会公共服务需要。

三、岗位类别及等级

5、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6、事业单位应根据其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等特点,综合确定其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结构比例,并确定相应的主体岗位。

(1)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2)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55%。

(3)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和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总量的55%。

7、事业单位设置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有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8、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分别划分不同的岗位等级: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四、管理岗位设置

9、管理岗位分为单位领导岗位、内设机构领导岗位 — 40 —

和普通管理岗位。

领导岗位、内设机构领导岗位、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编制部门和上级机关确定的规格、职数以及本实施意见设置。副局级及以上岗位由市委组织部确认,其他管理岗位由市人事局会同有关主管部门或单位确认。

10、事业单位中的党群组织,除国家、省和我市另有规定外,不单独设置管理岗位,其工作人员在本单位已聘人员中,按各自章程或法律规定产生。

11、相当厅级的事业单位设置领导岗位的层级原则上不超过3个;相当处级的原则上不超过2个;相当科级及以下的不超过2个。少数规格低、规模小、人数少的事业单位,一般只设1个领导岗位层级。

12、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和办事员的管理岗位,依次分别对应三级到十级岗位。正局职、副局职管理岗位分别对应四级和五级岗位。

五、专业技术岗位设置

13、专业技术岗位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高级岗位分为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的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包括五至七 — 41 —

级。中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为员级岗位。

全市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首次原则上按1.3:4:4.7控制。

14、专业技术岗位内部不同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为,二级、三级、四级比例为1:3:6;五级、六级、七级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比例为5:5。

15、各行业专业技术岗位的数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除一级岗位设置由国家统一确认,二级岗位设置由省统一核准外,其余岗位设置,由市人事局会同有关主管部门综合确定,并分类控制。

六、工勤技能岗位设置

16、工勤技能岗位分为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级至五级。

17、工勤技能岗位数量、结构比例和最高岗位等级设置,根据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

技术工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25%。其中一级、二级岗位总量占岗位总量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5%。

— 42 —

七、岗位任职条件

18、各类、各等级岗位基本任职条件:(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5)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

19、管理岗位的基本条件:一般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四级以上管理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各等级管理岗位任职的基本条件:

三级、五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四级、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2年以上;

四级、六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五级、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3年以上;

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3年以上。

20、专业技术岗位任职的基本条件:

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按行业指导意见和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有关规定执行。事业单位可根据需要,综 — 43 —

合考虑人员资历、承担责任、工作业绩、考核结果、准入条件等因素,制定各等级专业技术岗位任职的具体标准。

21、工勤技能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评。

学徒期、熟练期和试用期满,并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后,可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八、岗位设置程序及权限

22、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按以下程序进行:

(1)编制岗位设置方案。事业单位在对单位职责、工作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梳理的基础上,编制岗位设置方案,确定各岗位的类别、名称、等级等。

(2)岗位设置方案核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由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人事局核准。市管干部的岗位设置,报市委组织部核准。

区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由区县人事局审核后,报市人事局核准。

(3)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事业单位按核准的岗 — 44 —

位设置方案,制定本单位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并编制岗位说明书。

(4)广泛征询意见。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和岗位说明书应广泛听取意见,经单位或主管部门设立的聘用工作组织或聘用委员会讨论,由单位负责人集体研究通过,并报主管部门和市人事局备案。

(5)组织实施。事业单位按通过的实施方案,积极稳妥地组织实施。

(6)岗位设置方案经核准后,应保持相对稳定。事业单位因编制增减或因事业发展需要调整岗位设置的,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变更核准。事业单位合并、分立的,应按规定的程序和权限,重新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并经核准。

九、岗位聘用

23、事业单位聘用人员不得突破经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岗位等级。按本实施意见首次岗位设置时,现有人员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结构比例的,应按有关政策规定,通过自然减员、交流、低聘或解聘等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

24、事业单位要严格按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通过公开、平等、竞争等程序,择优选聘人员,签订聘用 — 45 —

合同或变更合同内容。

对确有真才实学、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条件的,可按有关规定破格聘用。

25、专业技术一级岗位人员聘用,按国家规定执行。二级岗位人员聘用,由市人事局审核,报省里核准。三级岗位人员聘用,须经聘用工作组织或聘用委员会评审,由主管部门审核,报市人事局核准。五、六级岗位人员聘用,经评审后,由主管部门核准,报市人事局备案。

26、事业单位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行业特点确需兼任的,须在所兼任岗位结构比例限额之内,并按有关规定报批。

27、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之间流动的,应具备任职岗位规定的条件。

28、各级组织、人事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置、组织岗位聘用、签订聘用合同情况进行验收认定。在此基础上,按有关政策确定工资待遇。

十、组织实施和管理

29、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各有关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共 — 46 —

第五篇:屯留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屯留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在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类

公益性岗位招用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公告

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通知精神,依照长治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在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类公益岗位招用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的通知》文件(长人社发[2010] 205号),决定在屯留县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类公益性岗位招用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40名。

一、岗位及待遇

基层公益性岗位录用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后,签订不超过三年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录用人员的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每月的工资标准执行省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并同时缴纳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五项社会保险。用人单位须按照岗位技术难易程度、责任大小、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和工作量,为其发放相应的津贴和补贴。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公益性岗位就业的工作时间计算工龄,在基层公益性岗位就业期满的高校毕业生考取公务员进入国家机关或到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其社会保险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二、报名条件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身体健康,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无违纪违法行为;

2、屯留县户籍,年龄在18周岁以上(1992年10月1日以前出生),35周岁以下(1974年10月1日以后出生);

3、毕业后尚未就业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即:

(1)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且持有《低保证》的高校毕业生;

(2)登记失业一年以上且持有乡镇保障所开据的《未就业证明》的高校毕业生;

(3)家庭困难靠借贷上学且能提供《助学贷款证明》的农村高校毕业生;

(4)持有乡镇、社区《零就业家庭证明》的高校毕业生;

(5)持有《残疾证》的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含高等特教学院全日制本、专科残疾人毕业生);

(6)军队转业干部子女、县级以上(含县级)劳动模范子女、革命烈士子女。

4、具备拟报考职位所需资格的其他条件(具体职位条件要求详见招考简章)。

三、报名时间、地点

时间:2010年11月16日—18日

地点:屯留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屯留县政府一楼125室)

四、报名程序及注意事项

报名程序:

1、报名人员在根据招考条件及自身情况选择一个职位后,持户口簿、身份证、毕业证和有关证件原件及其A4纸复印件、本人近期一寸正面免冠红底同版照片4张,到报名处初审,由报名组工作人员在初审表签署意见。

2、报名人员持初审表到收费处交纳报名费70元,并凭收据领取报名表。

3、报名人员如实填写《报名登记表》,并在报名表指定位置粘贴照片。

4、报名人员必须将填写好的报名表交所报职位报名处工作人员登记,不登记者视为放弃报名资格。

注意事项:

1、“报名序号”、“职位代码”和“资格审查意见”栏由报名组工作人员填写。

2、“户籍所在地”栏填写报名人员的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应届毕业生户籍未转回的,需提供入学前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本人户口底薄复印件并加盖户籍专用章。

3、报名表要求用黑色钢笔或黑色碳素笔填写。

报考者须对所出具的各种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将被取消资格。

五、录用程序及内容

考试以笔试的方式进行,重点测试应试人员的公共基础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以及招考职位要求的相关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1、考试

考试内容:《公共基础知识和职业能力测试》;

考试采取闭卷形式进行,计分采取百分制,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2010年12月4日上午8:30—11:00

考试地点:待定

2、体检

按照所报职位1:1比例,由高到低的总成绩顺序确定参加体检对象,体检由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组织,在指定医院进行。体检项目和标准参照《国家公务员体检通用标准(试行)》进行。体检不合格出现职位人选空缺的,在同职位人员中按总成绩依次递补。

3、考察考核和聘用审批

体检合格者,由就业管理服务中心组织考察考核

考察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遵纪守法、业务能力、工作实际、获奖情况等。因考察考核不合格出现招考职位人选缺额的,在同职位合格人员中按总成绩依次递补。

根据考试、体检、考核结果,由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提出拟聘用人员名单,在新闻媒体上示一周,接受社会监督。公示后,无异议或虽有反映但不影响聘用的拟聘用人员,下发《拟聘用通知》。

六、监督检查:

设立举报电话向社会公布,对群众和考生的检举、申诉和控告,认真核查,对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违反考试聘用纪律的行为严肃查处。

举报电话:0355-204061

4咨询电话:0355-752209

3二O一O年十一月九日

屯留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益性岗位招考简章

单位名称职位及代码所需专业所需人数性别 屯留县职业高中教育工作协管B0801机电一体化2人不限教育工作协管B0802焊工1人男

教育工作协管B0803旅游1人女教育工作协管B0804数控技术1人男

屯留县园林局林协管B0805农业类、林业类8人男

屯留县广播电视中心新闻采访协理B0806中文类3人男

新闻播音协理B0807中文、播音主持1人男新闻制作协理B0808中文、新闻、计算机1人男

屯留县政府信息中心微机管理协理B0809计算机2人不限

屯留县人民医院护理助理B0810医学类2人女检验协理B0811医学检验1人女 屯留县中医院医师助理B0812医学类1人男护师助理工科B0813医学类2人女 屯留县妇幼保健院护理助理B0814医学类1人女临床助理B0815医学类1人女 屯留县安监局 乡镇安监站安监协管B0816煤碳、化工工艺、安全工程 6人男 屯留县畜牧兽医局 乡镇兽医站动物防疫协管B0817畜牧、兽医6人5男1女

下载兴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机构概况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兴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机构概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思路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思路一、指导思想**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新局组建后狠抓落实、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思......

    沙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沙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8年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情况说明 按照《预算法》、《地方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规定,现将沙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8部门预算公开如下: 一、......

    顺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顺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申报区级优惠政策相关手续的通知 各委、办、局(公司)、开发区、用人单位、职介机构、社保所: 根据《顺义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

    蚌埠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蚌埠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月度工作计划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2011年12月31日2011年12月份工作完成情况 和2012年元月份工作安排2011年12月份工作完成情况 一、人......

    白银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白银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息编制说明 一、编制目的 为了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本单位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应当公开的信息,遵循公正、公平、便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职责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职责一、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和法律、法规;拟订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起草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

    闻喜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闻喜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随机抽查工作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革行政执法方式、规范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维......

    保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保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组织开展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课题研究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直有关部门、市属院校、企事业单位,局各处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