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课时内容安排建议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课时内容安排建议(供参考)
付 国 华
第一单元野营——有余数的除法(共计5课时)
第1课时:信息窗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算式的写法与读法,体会有余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
用,红点1和绿点;
第2课时:信息窗1。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商和余数的单位,等量代换,红点2; 第3课时:信息窗2。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写法与计算方法,红点1和绿点;
第4课时:信息窗2。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法与去尾法),红点2; 第5课时:单元复习与检测。
第二单元手拉手——万以内数的认识(共计10课时)
第1课时:信息窗1。学习计数单位“千”及 千以内数的认识 红点1;
第2课时:信息窗1。千以内数读写,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红点2和绿点; 第3课时:信息窗2。学习计数单位“万”及万以内数的认识,红点1;
第4课时:信息窗2。万以内数读写,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红点2和绿点; 第5课时:信息窗3。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认识近似数;
第6课时:信息窗3自主练习并循环练习窗1窗2的相关内容;
第7课时:信息窗4。估计的策略与估计的运用,数感培养,红点,绿点;
第8课时:信息窗5。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几百几十加减整
十、几千几百加减整百数的口算; 第9课时:信息窗5自主练习并循环练习窗4的相关内容;
第10课时:单元复习与检测。
第三单元 甜甜的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共计3课时)
第1课时:毫米、分米的认识,红点1红点2;
第2课时:千米的认识及长度单位间的互化,红点3绿点;
第3课时:单元复习与检测。
第四单元 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共计:10课时)
第1课时: 信息窗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进位与不进位),红点1绿点1; 第2课时: 信息窗1。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退位与不退位),红点2绿点2; 第3课时: 信息窗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红点1绿点;
第4课时: 信息窗2。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笔算(不进位不退位),红点2;
第5课时: 信息窗2。加法中的估算及“≈”的认识;
第6课时: 信息窗3。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红点1;
第7课时: 信息窗3。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连续退位减法,红点2和绿点;
第8课时: 信息窗4。加法和减法的验算;
第9课时: 信息窗4自主练习并循环练习窗3的相关内容;第10课时:单元复习及检测。
第五单元 田园小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二)(共计:9课时)
第1课时:信息窗1。普通三位数加法中的连续进位,红点1绿点1;
第2课时:信息窗1。普通三位数减法中的连续退位,红点2绿点2;
第3课时:信息窗2。被减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减法中的连续退位,红点1
第4课时:信息窗2。整百数减三位数中的连续退位,红点2;
第5课时:信息窗3。比一个数多几的实际问题,相当于比多应用题,红点;
第6课时:信息窗3。比一个数少几的实际问题,相当于比少应用题,绿点;
第7课时:回顾整理与综合练习(侧重加减计算)
第8课时:回顾整理与综合练习(侧重解决比多、比少问题)
第9课时:单元复习及检测。
第六单元做鸟巢——图形与拼组(共计4课时)
第1课时:信息窗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红点1;
第2课时:信息窗1。五边形六边形及多边形的认识,推理,红点2绿点;
第3课时:信息窗2。图形的拼组;第4课时:单元复习与检测。
第七单元去姥姥家——混合运算(共计8课时)
第1课时:信息窗1。万以内连加、连减、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红点绿点;
第2课时:信息窗1。自主练习(解决问题,探索规律);
第3课时:信息窗2。带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红点绿点;
第4课时:信息窗2。自主练习(解决问题,植树问题);
第5课时:信息窗3。侧重解决信息窗3中的问题及自主练习中的实际问题;
第6课时:信息窗3。侧重解决自主练习中的混合运算;
第7课时:信息窗3。侧重探索规律循环练习本单元所学混合运算;
第8课时:单元复习及检测。
第八单元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共计4课时)
第1课时:信息窗1。认识钟面,时刻的认读及表示,体会1分的长短,红点1、2,绿点1 ;
第2课时:信息窗1。时刻的认读及表示,体会1时的长短,时间的计算,绿点2红点3;
第3课时:信息窗2。体验秒,建立秒的观念,分与秒的关系,红点1、2;
第4课时:单元复习与检测。
第九单元我锻炼我健康——统计(共计3课时)
第1课时:信息窗。用分段统计的方法整理收集到的数据,根据统计结果解决问题,红点绿点; 第2课时:自主练习;第3课时:单元复习与检测。
第十单元奥运在我心中——总复习(6课时)
第1课时:情景图看台上的座位数与回顾整理左上板块。主要复习和整理万以内数的认识、加减
法及混合运算;
第2课时:情景图运动员跑步、跳高与回顾整理的左下板块。复习长度单位、时间单位; 第3课时:情景图场上同学的对话与回顾整理的右上板块。复习图形的特征、拼组与欣赏; 第4课时:借助情景图中掷铅球与回顾整理的右下角板块,复习统计;
第5课时:综合练习;第6课时:期末检测。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课时内容安排建议(供参考)
付 国 华
第一单元南极小客人(共计6课时)
第1课时:信息窗1100以内数的数法认识计数单位百;100以内数的组成,个位、十位的意
义及数位顺序。即红点、绿点;
第2课时:信息窗1自主练习;
第3课时:信息窗2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即第1个红点;
第4课时:信息窗2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即第2个红点;
第5课时:信息窗1与2自主练习;
第6课时:单元复习与检测
第二单元下雨了(共计3课时)
第1课时:信息窗1初步认识钟面,认读整时、半时、大约几时,3个红点
第2课时:信息窗1自主练习;
第3课时:单元复习与检测
第三单元 农夫与牧童(共计4课时)
第1课时:信息窗1,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探索规律红点1、2;
第2课时:信息窗2,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红点;
第3课时:单元自主练习;
第4课时:单元复习与检测。
第四单元 绿色行动(共计:11课时)
第1课时: 信息窗1: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口算,红点1、2;第2课时: 信息窗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红点3
第3课时: 信息窗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问题,绿点
第4课时: 信息窗1自主练习
第5课时: 信息窗2: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红点绿点
第6课时: 信息窗2自主练习
第7课时: 信息窗3: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口算,巩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
点绿点
第8课时: 信息窗3自主练习(含探索规律)
第9课时: 信息窗4:侧重解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问题
第10课时:信息窗4:侧重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
第11课时:单元复习及检测。
第五单元小小存钱罐(共计5课时)
第1课时:信息窗1,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红点1、2;
第2课时:信息窗1,人民币单位间的互化、改写及相关联系;
第3课时:信息窗2,简单的人民币加法;红点1和绿点;
第4课时:信息窗2,简单的人民币减法;红点2;
第5课时:单元复习及检测。红
第六单元大海边(共计15课时)
第1课时:信息窗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及竖式笔算,红点绿点;
第2课时:信息窗1自主练习(含探索规律);
第3课时:信息窗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口算及竖式笔算,红点绿点;
第4课时:自主练习(含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重叠问题);
第5课时:信息窗3,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笔算,红点绿点;
第6课时:信息窗3自主练习;
第7课时:信息窗4,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笔算,红点绿点;
第8课时:信息窗4自主练习;
第9课时:信息窗5,100以内连加、连减,红点绿点;
第10课时:信息窗5加减混合及自主练习;
第11课时:信息窗5自主练习;
第12课时:回顾整理 侧重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口算及自主练习;
第13课时:回顾整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退位笔算及自主练习
第14课时:回顾整理,侧重复习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第15课时:单元复习与检测。
第七单元阿福的新衣(共计5课时)
第1课时:信息窗1,认识厘米、线段,用厘米测量。红点绿点;
第2课时:自主练习(含估测);
第3课时:信息窗2,认识米及米和厘米的关系;
第4课时:自主练习(含画线段);
第5课时:单元复习与检测。
第八单元我们的鞋码(共计3课时)
第1课时:用画“正”等多种方法收集数据,用统计表整理数据,认识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观察统计图表分析数据发现规律,做出决策红点;
第2课时:自主练习第3课时:单元复习与检测。
第九单元总复习(8课时)
第1课时:儿童乐园与回顾整理的左上板块。包括数数、基数、序数、数的组成、大小比较、数
感;
第2课时:儿童乐园与回顾整理的左下板块。包括加减法的意义、计算、解决问题策略; 第3课时:计算(侧重于解决问题)
第4课时:儿童乐园与回顾整理的右上板块。人民币的认识与简单计算;
第5课时:儿童乐园与回顾整理的右下板块。时间、方位与图形;
第6课时:厘米和米第7课时:统计;第8课时:期末检测。
第二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课时安排)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课时安排)
教科书、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三者互相联系,共同反映着教学内容,而教学计划又决定着教学内容总的方向。为此查字典数学网小学频道为大家提供了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希望可以作为大家的参考!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课时安排)
一、指导思想:
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所任课的班级还是二年级,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学生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
第 1 页 有点麻木,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第 2 页 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具体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教材通过数小正方体木块,10个是一长条,100个是一层,这样的10层就是一千个,有这样10个大正方体就是一万个,体会千万的实际含义。利用自制的方向板,在教室内或操场上辨认方向。通过数学游戏你问我答,神奇的495练习万以内加减法,通过设计图案复习认识图形,通过实验泡黄豆,填写和绘制统计图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再如:开展分一分的活动,在大量平均分的过程中,第 3 页 体验除法的含义,等等。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6.创造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 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
第 4 页 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8.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册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技能。例如,估计一筒花生有多少粒,一篇文章有多少字等。在进行万以内加减法计算时,先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再进行计算。在学习测量时,先估计测量的物体有多长,再实际测量,这样做,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估计技能。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探索计算方法时,必然算法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五.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教材的编者为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一)解决问题(1周)(二)表内除法(一)(2-4周)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2课时左右
第 5 页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三)图形与变换(5周)剪一剪1课时
(四)表内除法(二)(6-7周)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3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
(五)万以内数的认识(8-9周)(六)克和千克(10周)(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1-12周)有多重1课时(八)统计(13周)(九)找规律(14周)
(十)总复习(15-19周)
上述提供的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是我们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大家能够合理的使用!
第 6 页
第三篇: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本册教学内容有: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三单元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第四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二);第六单元图形与拼组;第七单元混合运算;第八单元时、分、秒的认识;第九单元统计;第十单元总复习。
(一)、数与代数
1、有余数的除法:⑴、有余数除法的认识;⑵、有余数除法的笔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
⑴、千以内数的认识;⑵、万以内数的认识;⑶、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近似数;⑷、估算;⑸、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几千几百加减几百。
3、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
⑴、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⑵、简单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估算;
⑶、稍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⑷、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验算。
4、万以内加减法
(二):
⑴、较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⑵、估算; ⑶、应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⑷、回顾整理。
5、混合运算:
⑴、两步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⑵、带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⑶、应用加减运算解决问题。
6、时、分、秒的认识:认识时、分、秒。
(二)、空间与图形
1、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⑴、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⑵、长度单位的进率和简单的换算。
2、对称:认识对称现象。
3、图形与拼组: ⑴、平面图形的认识:
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②、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 ⑵、图形的拼组。
(三)、统计与概率
统计:分段统计。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1、奇妙的动物世界: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2、户外活动:加深对统计过程的体验,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五)、回顾与整理:回顾整理全册内容。本学期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数与代数:①、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②、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
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③、能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①、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②、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③、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
3、统计与概率:
①、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②、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方法。
4、实践与综合运用:
①、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②、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二)、数学思考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从生活情境中认识较大数的过程,能用万以内数描述具体的事物,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3、经历探索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4、在解决简单的混合运算问题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5、在对长方形及正方形特征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6、经历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过程,体会统计的工具性,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三)、解决问题
1、能用加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用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用统计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
二、教学重难点 本册教材重点内容分析:
在教学“数与代数”教学内容中,关键是给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使他们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体会出“万以内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性和有余数除法及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必要性”,在这个基础上,学生才会较好地理解算理和计算方法,所以说在该类知识中,教学的难点是学生会结合具体情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即计算方法和算理的掌握。在教学“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时,认识千米、分米和毫米的空间观念和单位之间的换算是教学的难点。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是教学上一个难点部分。在时、分、秒之间的换算是教学上的一大难点知识。在“统计与概率”部分中,分段统计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的具体措施
1、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采取课前速算、听算、对手互考等形式。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和游戏。
3、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理解所学内容。例如:万以内数认识。让学生收集超市的一些宣传单上一些物品的价格来加深对三、四位数的认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5、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6、结合本册的数学知识,加强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第四篇: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32名,在经过了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更多关注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让学生在思维中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有: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三单元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第四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二);第六单元图形与拼组;第七单元混合运算;第八单元时、分、秒的认识;第九单元统计;第十单元总复习。
三、教学要求
1、数与代数:①、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②、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③、能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①、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②、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③、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
3、统计与概率:①、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②、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4、实践与综合运用: ①、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②、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在“数与代数”中的认识万以内数及这些数的大小比较;有余数除法、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方法的多样性是重点教学内容。在“空间与图形”中千
米、分米、毫米的认识及换算,认识对称现象,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重点教学内容。在“统计与概率”中分段统计是重点教学内容。
在教学“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时,认识千米、分米和毫米的空间观念和单位之间的换算是教学的难点。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是教学上一个难点部分。在时、分、秒之间的换算是教学上的一大难点知识。
在“统计与概率”部分中,分段统计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五、教学的具体措施
1、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采取课前速算、听算、对手互考等形式。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和游戏。
3、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理解所学内容。例如:万以内数认识。让学生收集超市的一些宣传单上一些物品的价格来加深对三、四位数的认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5、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6、结合本册的数学知识,加强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第五篇: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
一、数与代数
1、有余数的除法:⑴、有余数除法的认识;⑵、有余数除法的笔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
⑴、千以内数的认识;
⑵、万以内数的认识;
⑶、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近似数;
⑷、估算;
⑸、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几千几百加减几百。
3、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
⑴、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
⑵、简朴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估算;
⑶、稍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
⑷、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验算。
4、万以内加减法
(二):
⑴、较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
⑵、估算;
⑶、应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⑷、回忆整理。
5、混合运算:
⑴、两步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⑵、带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⑶、应用加减运算解决问题。
6、时、分、秒的认识:认识时、分、秒。
二、空间与图形
1、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⑴、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
⑵、长度单位的进率和简朴的换算。
2、对称:认识对称现象。
3、图形与拼组:
⑴、平面图形的认识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②、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
⑵、图形的拼组。
三、统计与概率
统计:分段统计。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1、奇妙的动物世界: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2、户外活动:加深对统计过程的体验,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五、回忆与整理:回忆整理全册内容。
※本册教材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数与代数:①、结合详细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②、结合详细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
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③、能准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朴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①、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②、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朴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③、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
3、统计与概率:
①、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②、在详细的统计活动中,把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4、实践与综合运用:
①、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
②、加深对统计意
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二、数学思索
1、在详细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从生活情境中认识较大数的过程,能用万以内数描述详细的事物,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3、经历探索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索和探索的意识。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4、在解决简朴的混合运算问题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能进行简朴的、有条理的思索。
5、在对长方形及正方形特征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6、经历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过程,体会统计的工具性,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三、解决问题
1、能用加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朴的实际问题。
2、能用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简朴的实际问题。
3、能用统计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
四、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和爱好,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碰到的一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册教材重点内容分析:
结合教学内容的类别分析,我认为“数与代数”中的认识万以内数及这些数的大小比较;有余数除法、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方法的多样性是重点教学内容。在“空间与图形”中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及换算,认识对称现象,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重点教学内容。在“统计与概率”中分
段统计是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难点分析:
在教学“数与代数”教学内容中,要害是给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使他们在详细的生活情境中体会出“万以内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性和有余数除法及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必要性”,在这个基础上,学生才会较好地理解算理和计算方法,所以说在该类知识中,教学的难点是学生会结合详细情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即计算方法和算理的把握。在教学“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时,认识千米、分米和毫米的空间观念和单位之间的换算是教学的难点。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是教学上一个难点部分。在时、分、秒之间的换算是教学上的一大难点知识。在“统计与概率”部分中,分段统计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突破本册教材重难点的可行性教学策略
一、将“数与代数”的知识摞列到一个知识板块去教学。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去教学。
二、在“空间与图形”时,可以借助实物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在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在“统计与概率”中,可以以学生四周的数据作为统计的资料,以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引导学生分段统计,并逐步学会统计的方法。
※建议
我建议首先以新的课标为依据,站在为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来思索自己的教学工作。我们的教学不只是教会学生知识的,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如何舒畅地度过自己幸福的童年,并把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较强的各项能力。在详细的教学各个环节中创设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我想无论再难的知识,大家只要有了超前的理念,教学工作都能干的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