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提高三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三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很多学生都很想知道“怎样才算真正读懂一篇课文”呢?我认为三年级学生要真正读懂一篇课文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联系课文上下理解词句(不懂的要查字典);了解文中的意思。它准备为四年级的“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作铺垫。
三年级的学生从阅读的经验来说是属于起步阶段,作为一名教育者,我要提醒孩子们在阅读时注意以下几点:
1、一字一句地读准字音。
2、一句一句地读,联系上下文理解具体的词语在具体的环境中是什么意思。如《小摄影师》一课中,作者用“打量、吩咐、摆弄”三个词,生动、准确地写出了小摄影师在认真地给高尔基拍摄。“打量”一词用得确切,表示小男孩在拍摄之前的动作。“吩咐”一词用得十分贴切,说明小男孩显然就是一名专业的摄影师,从侧面又说明了高尔基虽然是名人,但是对少年儿童却是十分关心,没有一点架子,听从小摄影师的安排。“摆弄”用得更加确切,说明了高尔基听从了吩咐,就理应任凭小男孩的指挥,也就是说不管小男孩准备多久,也会耐心地配合好小男孩照好相。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在字面上易理解的词语,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语言环境,读懂这些词在文章中表达的深刻含义。
3、抓住文章中含义深刻、结构复杂、难理解的句子进行训练,以便三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例如,在《秋天的雨》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的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较难理解。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知道这句话是比喻句,讲清作者把“枫叶”比作“ 邮票”。然后,指导学生抓住“一片片”和“一枚枚”两个关键词语去理解,在此基础上再理解全句。这样 学生不但理解了句意,而且还知道了理解这类句子的方法。
4、反复朗读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还要想想课文有什么特别之处,也便于今后在写作文时模仿练习。
除此之外,还应该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比如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学生刚上三年级,不会预习,我就把预习拿入课堂,集中上好预习指导课,教给学生预习方法:①读熟课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②边读边想,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③要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如在教学《槐乡的孩子》一课时,让学生按上述预习方法,学习课文,当学生熟读课文,说出课文主要内容,并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把不理解的句子划上记号以后,再让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归纳出预习的方法和步骤。这样,在课堂上指导三、四篇课文,学生就基本掌握了预习方法和步骤。
学生课前做了充分预习,不仅提高了教效果,为大量阅读创造了条件,而且学生通过预习,掌握了预习方法和步骤,提高了自学能力,使阅读起步训练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总之,三年级阅读教学,要加强词句段的训练,打好阅读基础,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加强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的理
解,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丰富的语言材料相脱节,所以我们鼓励学生大量地去阅览各种书籍。
第二篇:三年级学生如何提高作文能力
三年级学生如何提高作文能力
自己当初怎样学走路的情景,已经完全记不得了;怎样教导自己的孩子学走路的情况,也已经随着年岁的增长而逐渐模糊了;但是看别个家长教导小孩子学步,却是越看越想看,越看越有趣,因为它使我想到了作文教学。
您看那小孩子初学走路时,无不是蹒蹒跚跚,歪歪倒倒,双脚似重千钧难提,双手总想抓挠依靠;年轻的父母以及双方的老人,无不是双手护持、满脸含笑、满心期待、满口诱导,并站在恰好的距离上等待孩子跨出那历史性的第一步——有没有哪一位家长在此之前喋喋不休地训导孩子说:你应该如何走不应该如何走、左手如何摆右手如何放、脚下如何稳重身体如何平衡的?
——初学写作,不要过多地“指导”怎么审题怎么立意怎么构思怎么选材怎么布局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么过渡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生能够做到有话想说并且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到书面上,就是老师和家长们在这个时期所期待的最大的成功!
及至孩子跨出那历史性的第一步之后,家长们无不欢欣鼓舞,喜笑颜开,恩爱有加,夸奖并至——有没有哪一位家长在这个时候疾言厉色地指责孩子不该先抬这只脚而该先抬那只脚、步子不稳当脚下不扎实、手脚不协调身体不平衡等等问题的?
——写出来第一篇之后,不要指责他写的这也不行,那也不好,如果这样,他哪里还敢再继续写下去呀?正像其反,恰恰需要您大力夸奖他的好,或字体美观,或书面干净,或标点正确,或观察仔细,或用词恰切,或句子通顺,或描写形象,或叙述生动,如此等等。孩子迈出了第一步,有了经验,自然就会再迈第二步,接下来就会有第三步第四步„„哪怕是他第一步没走好摔倒了,也还是要更加耐心更加细致地引导他护持他鼓励他,使他能够坚定信心继续走下去,一直到比原来走得更好——有没有哪一位家长因为孩子学步之初走得太不象样而大声呵斥,大加责备的?
——学生得到了一次鼓励,必然信心大增,写下去的兴趣和愿望不知不觉地就油然而生了。写得多了,悟性自然增加:怎样写得好,怎样写得不好,哪儿写得好,哪儿写得不好,经验教训就会越积越多,这样再反过来指导自己的作文,怎么不会进步呢?
第三篇:如何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作文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写作能力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作文,自然是陌生的了,所以写作水平也是有限的了。教学起来也是相对比较困难点,但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在这时教会学生基本写作知识以及基本写作技能。因为三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适合开始学习写作了。那么如何来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写作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刚从事教育工作那年对三年级写作教学也是感到一头雾水,经过三年的教学,通过学习其他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吸取他们切合实际的教学理念,加上自己对学生的了解以及对写作教学的一点研究和反思,在此我对如何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写作能力作一些自己看法。
在三年级写作教学上,一开始我们不能对学生要求太高,毕竟这不符合学生本身知识实际。首先应掌握写作格式,比如题目应写在第一行格子中间处,每一段开头应空两格写起。标点符合的运用,尤其要提醒学生第一格里不能放置标点符号。在内容上,我们也不可能要求学生能写起多么华丽的文章,基本要素齐全就已经足够了,比如写一件事,起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经过和结果。描写动物,就应该能够把所写的动物的名称、外貌、特点,可能的话再写一些它的生活习性,就很不错了。
要培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我认为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多读。读书首先可以培养学生文字组织能力,学生口头表达是没问题,但三年级的学生,一开始让他们用书面语表达的话就不容易了,总会出错,写出的句子就不通顺了。多读书还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本来农村的孩子所见所闻就少,多读就更加必要了。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这个道理了。
第二,多抄。我这里所说的不是指多抄别人的文章,是摘抄其中优美的句子,把它积累下来,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比如表示开心的心情,如果我们都说:我真开心啊!这显得很平淡,我们不妨用:我心里感到甜滋滋的。同一个意思,不同的表达,之中的味道就不一样了。
第三,多写。写作就像学游泳一样,如果总是观察别人游泳,自己不下手练习,无论教练再优秀也不能培养出会游泳的人来。所谓熟能生巧,学生写得多了,自然就有技巧了。通过学生写了,老师改了,就能给学生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只有那样学生才会进步。平时我们也应该训练学生用词写一句话,因为一篇作文是由每一句话构成的。第四,多听。听教师指导,听师生评点,听别人的优秀作文。习作前,听教师的指导;习作后,进行小组交流,听取同学提出的修改意见,对习作进行修改,然后全班交流,听师生评点,同时听别人的优秀作文,想想别人写得好在哪里,取长补短,改进自己的习作,自然就能够较快地提高写作水平。
第四篇:如何提高三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如何提高三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年二班贾宏伟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是学习的基础。凭心而论,计算的确是枯燥乏味的,要培养学生计算方面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吸引学生。
二、加强口算训练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要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因为任何一道题都是由若干个口算题组成的,它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直接影响到笔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口算能力强的学生,笔算的正确率高且速度快;口算能力差的学生,往往笔算速度慢且错误率高。口算能力加强了,计算的速度就会提高。口算能力作为计算能力的一个方面,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我认为注重口算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
三、培养坚强的意志。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每天坚持练一练。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四、养成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有的学生计算能力低,固然有概念不清,没有真正理解算理和熟练地掌握算法等原因。但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有的学生审题习惯差,往往只看了一半就动手去做;有的学生书写不规范,数字、运算符号写的潦草,抄错数和符号;有的没有验算的习惯,题目算完便了事。因此出现了同一次练习中,同样性质的题目,有的可能算对了,有的可能错的现象。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
1、养成良好审题习惯
在教学中,我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要求他们计算时要认真而仔细。除此之外,我还给学生一些方法。如:计算的检查方法,我总结了以下几条:一对抄题,二对竖式,三对计算,四对得数。审题的方法是两看两思。即: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法则应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学生按照这些方法去做,就能使计算有了初步的保证。
2、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计算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具有重要的价值。数学教学应当培养学生作业认真、仔细,书写整洁、格式符合规定,对计算结果自觉检查等学习习惯。
示范。教学中教师的板演,包括数字的书写、使用直尺画横线等,批改作业的字迹、符号,要做到规范、整洁,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五、练习引申
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计算练习需要做到新旧结合,精讲巧练,持之以恒。
练习应少食多餐。学生计算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加强平时的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安排“天天练”,即每天练3~5题的计算题,让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
练习应形式多样。为了让学生始终有新鲜感,计算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如通过游戏、竞赛、抢答、开火车、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扑克牌、同桌对问或小组比赛等形式来调节学生的胃口。还可以通过“趣题征解”“巧算比赛”等形式,挖掘学生的潜力。
六、改进评价
1、增进评价机制,培养学生兴趣。制定一项评优制度,并在整个学期中参照和加以执行。如:(1、课堂尝试练习中,正确率达100%,口头表扬。
2、课堂作业正确率达100%,红旗奖励,并可加七彩评比分两分。
3、组织开展小型的班级口算比赛,对于表现优秀者,进行口头表扬和适当的物质奖励。)
2013/12/30
第五篇:浅谈“如何提高三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陕西省数学新课程教学
论文题目:浅谈“如何提高三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作者单位:汉中市汉台区黄家塘小学作者姓名:田
磊
浅谈“如何提高三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摘要】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包含了计算的准确率和正确率两方面的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其中三年级学习的整数乘除法,更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乘除法的基础,因而整数乘除法的学习就显得格外重要了。令人遗憾的是,三年级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计算方面所反映出来的情况却很令人担忧。计算时马虎、粗心,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计算的正确率低等等。本文将从计算教学的重要性,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以及提高计算能力的策略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三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计算能力;提高;算法和算理;学习习惯
一、计算教学的重要性。
数与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包含了计算的准确率和正确率两方面的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其中三年级学习的整数乘除法,更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乘除法的基础,因而如何提高三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二、学生现状。
但是,我们三年级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计算方面所反映出来的情况却很令人担忧,有些学生的计算兴趣不高,计算水平低下,而且由于计算错误,直接导致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调查研究,分析错因。
1、算法和算理不明。
算理是运算正确的前提和依据。学生头脑中算理清楚,计算起来就有条不紊,所以,教学时一定要讲清楚算法和算理。对于新学的计算,可以让学生说说第一步算什么,接下来再算什么,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等等,通过做和说让学生明白算法和算理。
2、计算时马虎、大意,没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数是粗心大意、马虎、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造成的。一般来说,学生在计算中犯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
(1)题目看错抄错,书写潦草。如:6与0,1和7写得模棱两可。(2)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等。(3)计算时不打草稿。
(4)两、三位数加、减计算错误导致整题错。(5)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6)一部分学生审题不够认真,做数学题只读一遍就开始运算,做完也没认真检查。
因此,数学教学应当培养学生作业认真、仔细,书写整洁、格式符合规定,对计算结果自觉检查等学习习惯。因此教学中教师的板演,包括数字的书写、使用直尺画横线等,批改作业的字迹、符号,要做到规范、整洁,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3、对口算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作业中常发现学生把口算题当成笔算来做,习惯于精确计算,不愿意进行口算。在计算进位乘法时,会加错进位上来的数字,这就说明学生的口算能力差,应当加强口算练习。
四、提高三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分析一下小学三年级阶段的数学试题,涉及计算内容的题目在一份试卷中均占80%以上。因此,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是考试获得高分的一个非常重要条件。如何让学生“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呢?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加强学生对算法和算理的掌握。
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教学时,教师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理清并熟练掌握计算方法、运算性质、运算定律以及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如:教学一位数乘、除两
三、位数的竖式计算,可以让学生说说第一步算什么,接下来算什么,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等等,通过做和说让学生明白算法和算理。
2、加强学生对口算的训练。
小学口算的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基本口算和简捷速算。作为笔算基础的基本口算。如:2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及相应的除法等,要求学生作到准确熟练、脱口而出。简捷速算的内容主要是应用运算定律、性质及一些特殊的法则方法所进行的简捷速算。如:多做“A×B+C=?”(如,6×7+3=45)的口算练习,这种口算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乘法进位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减少在进行进位乘法的计算中出现的“只乘忘加进位数字”的问题。
要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坚持训练。教师每节课可根据教学内容课前可安排2-3分钟时间进行口算训练,或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有机渗透口算训练,也可请家长配合此类口算训练。
3、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水平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1)、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要求学生对所抄写下来的题目都进行认真校对,细到数字、符号,做到不错不漏。我们经常发现,在学生的作业里,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有漏抄或抄错的现象,审题时要求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一看”就是看清题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需要要做到三点:①抄好题后与原题核对;②竖式上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③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二想”就是想什么地方可用口算,什么地方要用笔算,是否可用简便计算等。
“三算”就是认真动笔记算。
“四查”就是认真检查。计算完,首先要检查计算方法是不是合理;其次,检查数字、符号会不会抄错,小数点会不会错写或漏写;再次,对计算中途得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结果都要进行检查和演算.(2)、培养认真计算的习惯。在四则运算中,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碰到数字大、步骤多的计算试题时,要做到不急、不燥、冷静思考、耐心计算。即便是简单的计算题也要慎重,切勿草率行事。能口算的则口算,不能口算的应注意认真进行笔算。演算时,要求书写整洁,格式规范,方法合理。
(3)、培养细心检验的习惯。学生在计算时要做到绝对万无一失,不出差错是不可能的。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计算后认真检查演算的习惯,把检验当作计算题不可缺少的环节。检验时要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一查题目中数字是否抄错,二查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是否有误,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4、练习引申。
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计算练习需要做到新旧结合,精讲巧练,应形式多样,持之以恒。学生计算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加强平时的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安排“天天练”,即每天练3~5题的计算题,让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俗话说,要想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就必须得“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良好的计算能力培养也是如此。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