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业院校(范文模版)
职业院校课程改革有哪些内容:
课程模式是课程改革中的更深入更具体的层面。在课程改革进程中,源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实际情况的“宽基础、活模块”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只取得“宽基础、活模块”这样的课程结构成果还远远不够,必须在此基础上,注入课程模式的改革内容。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忽视了实践性教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能动作用;学科间相互独立,不利于课程整体优化等。
新时期需要更多有能力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因而把实践、创业课程应用于教学中是中职学校进行的改革方向之一。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它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心理素质和创业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就业指导和创业课程,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经营、管理、法律等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与创业实践,并通过就业指导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业意识,职教课程改革目标就是要逐步完成知识型到技能型,再到创业型的转化。
职业教育对多数学生来讲仍然是一种就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特色就是技能训练,虽然知识经济发展对知识要求越来越多,对学生智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操作性技能似乎比过去强调得少一些了,但是技能训练的特色在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职业教育中还是很重要的。忽视了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职业教育就缺乏生命力。
职业院校课程改革中的实践
纵观我国职业教育在这些年中的发展,职业教育翻开了崭新的篇章。职业院校在课程改革中做出的种种实践与努力是这一现象的直接推动力,造就了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课程改革的实践主要由以下几方面:
1.模块课程
模块课程是在学习CBE能力本位课程基础上形成的课程开发模式。它将职业分析所归纳出的技能点和知识点分别加以组合,构建了理论模块和实践模块,并注意到了实践的重要性,把实践提高到与理论并行甚至高于理论的地位。然而,模块课程是一种“做加法”的思想。希望用理论模块实现知识的存储,认为传授知识后学生就能应对实践,结果学生不清楚知识与实践之间存在的关系。由此,很多教师、优秀的研究工作者开始对模块课程进行改革,“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范例。它首先提供一个宽泛的工具基础、人文基础等,然后在上面叠加相应的不同职业方向模块,这一课程模式在北京、宁波等地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正是在学习和借鉴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国自己的创新和发明,在今天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2.项目课程
项目课程的改革与试验是率先在中职学校中开展的,其宗旨是力图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项目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其主要特征在于,以项目为参照点贯穿整个课程内容,让学生在以项目为载体所设计的综合化情境中学习完成完整的工作过程,并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它是师生通过
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既是一种课程形态,又是一种教学方法。项目课程把理论和实践加以整合,通过一个个具体项目实现了职业教育满足社会需求的目标,做得非常成功。不仅在中职,而且逐渐延伸到高职,像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机电职业学院等都取得了许多成果。
项目课程比较强调工作过程的整体性,在一种完整的综合的行动中思考和学习。无论要解决的问题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如何,都要完成“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评估反馈”这一完整过程。项目课程的这一特性,符合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但是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就是没有做到系统化,往往只能做到经验层面的能力培养。
3.任务引领型课程
任务引领性课程是指在职业教育中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又称为“任务驱动”或“任务先导”。其基本含义是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基本思路是用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发展综合职业能力。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所获得的产品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通过完成典型产品或服务来获得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以职业活动为单元组织学,不求理论的系统性,只求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4.行动体系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近年来,我国学者热衷研究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特别是“学习领域”课程所提出的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与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吸收了模块课程灵活性、项目课程一体化的特长,并力图在此基础上实现从经验层面向策略层面的能力发展,关注如何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重视人的个性需求,关注如何在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大目标下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教育的本质属性问题
职业院校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的“度”的把握问题
“改革”即创新,课程改革就是对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传授方式和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创新的过程,包含“继承”和“创造”两个方面的内容。不同学校课程创新也因培养对象、区域位置、学校条件等因素有所区别。然而,不少中职校在课程改革时,创新的“度”的把握上并不准确。一种情况是,存在“拿来”或“拼接”现象,不是你借鉴我,就是我借鉴你,或者是人云亦云,创新的成分少得可怜。课程即使作了些改革,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本质上并没有太多改变,“颠覆性”的东西不多。另一种情况是,一些传统的优秀成果被“创新”掉了,一些课程改革后已是面目全非。究其原因,一是职业学校职能部门调控力度不大,对课程改革的监督、评价机制没有形成,职业教育研究部门参与课程改革的机制也没有形成。这种情况往往易使课程改革流于形式,忽视实效,有时甚至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二是职业学校投入课程改革的经费普遍严重不足。职业学校即使有点经费往往用于实验实习设备的投入上或者用于一些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上,用于课程改革方面几乎没有。
在创新的“度”的把握上,主要要做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转变观念,明确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目标和意义;二是学校要建立程改革的专项基金,保证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对优秀的课程改革成果,学校要给予鼓励、推广;
三是减轻或免去参加课程改革老师的课业负担,让老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课程改革中去;四是成立以地级市为单位的课程改革指导和督查机构,有计划组织教师或企业人员开展企业考察、研讨等活动,保证课程改革机制能科学运行。
二、课改的整体、发展意识问题
课程改革是一个自上而下开发过程。课程开发一般是按市场调研、就业岗位分析、编制培训计划、编制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和教法到课程评价等基本流程进行的。同时,课程改革也是一个不断完善过程。它又从课程评价中找出改革过程中存在问题和不足,再对相关环节进行必要的补充、删除和修正,如此往复。然而,职业学校对课程改革普遍未形成全局观和发展观,整体、发展意识不强。具体表现在,重视单一课程的编写,忽视专业内各课程间的联系。虽然一些学校出了许多课改教材,但其在内容深浅、编写风格、课程之间知识点衔接等方面并没有表现出相联系的特点;重视课程的编写,忽视课程开发前期准备;重视课程改革首次成果,忽视对改革成果实践和评价以及再实践和再评价。
要形成课程改革整体、发展意识,一是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是职业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最重要的环节,是职业学校做强、做优第一要素,是整个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因为职业教育课程承载着职业教育思想及其教学观念,反映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体现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职业教育的活动方式和教育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成长;二是要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认识到课程改革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无限往复过程。
三、课程开发理论应用问题
目前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开发方法,一种是加拿大的“DACUM方法”;另一种是以德国著名的职业教育专家Rauner教授为代表的“工作任务分析法”。然而,这些方法并不是万能的。如DACUM方法,它在很大程度上是改善了职业教育内容脱离生产实际的问题。但这种方法本身也存在着致命的弱点:一是忽视了人类劳动的整体特性和经验成分;二是缺乏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组合方式的理论依据。事实上,我们在应用课程开发理论进行课程改革时,往往会受到传统惯性思维影响,进入一种误区,即“一刀切”现象,生搬硬套课程开发理论。当今,职业学校风行用“项目教学法”编写教程。虽然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范围很广,但在不同的类型的教育中项目教学法具有不同的含义。职业教育课程中的“项目”指的应当是相对独立的、客观存在的、相对完整的工作任务,这一工作任务要求制作出符合特定标准的产品。“钳工”、“车工”、“PLC”等实践性较强的教程采用此法编写,无可厚非,将“**概论”或一些基础课程也引进了“项目教学法”,笔者认为实在不妥。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们对课程改革理论缺少系统学习,过分依赖某理论的功能。
为避免在应用课程理论时,采取“一刀切”现象,首先,要对目前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比较研究,把这些课程开发方法的理论基础、具体的操作程序等研究清楚,这样有助于我们能有效地选择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符合具体课程特点的课程开发方法。其次,加强对教师进行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与方法方面的培训,使他们中的优秀者能成为课程开发的专家,并能引导高级技术工人一起进行课程开发。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对课程中的各种问题最了解,最有发言权,因此教师的课程开发技术与水平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质量。
四、传授方法和评价方法的开发问题
课程即课业的进程。课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它根据社会与学校的培训目标,规定了一定的应教和应学的内容;二是对这些内容进行设计、安排和实施的全过程。课程改革成果中,不仅要说明“讲什么”、“做什么”,还要说明“怎样做”、“如何做”、“做得怎样”等问题。德国职业教育课程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也是这一点,它较好地解决了为什么而学的问题、从哪里学的问题、怎样学的问题以及如何评价的问题。笔者认为,课程教材改革特别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指导,课程方法开发应与内容开发同步进行。职教的教材编写,要力改陈弊,使编写的教材让学生能看懂、能研习,使学生学习后,不只是得到必须的科学知识,而且要获得宝贵的学习研究方法。这样做,从根本上讲,就是尊重学生认识主体的地位,发挥他们作为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样做,还可以使教师在更高、更深入、更全面的层面上对学生进行启发指导,使学生有更大收获。然而,在现实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往往更加偏重于对内容改革,新知识、新技术等体现也不少,却忽视课程实施和评价的开发。
解决该问题方法,关键是职业学校应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并尽快地将研究成果去接受实践检验,创造出属于中国特色或地区特色或学校特色的“双元制”或“教学工厂”。
五、课程“校本”特性问题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校本课程开发从其本质上说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在学校一级对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所有活动。提倡课程改革的“校本”特性,至少有以下几方面好处:1.教师能积极参与;2.充分考虑本校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3.适应学校的主客观条件及其所处社区的经济与文化水平;4.凸现学校自身特色。具体地说,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校本”特性体现在如何处理好教师与课程、学生与课程以及硬件设施与课程的关系。哪一方面关系处理不好,课程就不具备“校本”特性。某学校在进行数控课程改革时,大量篇幅介绍“法那可”系统,但学校设备的主流系统却使用“华中”系统。这固然是个比较特殊例子,但却暴露出我们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忽视“校本”特性,忽视正确处理教师、设施、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关系。
强化课程开发的校本”特性关键在于课程开发教师,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要熟悉学校实验实习设施、要熟悉本地区企业用人规格等。
六、课程开发队伍建设问题
前面已经提到课程改革是艰巨的和复杂的,在改革过程中还需要解决许多具体的问题与矛盾,因此,不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课程开发队伍是难以完成这一工程。而现实情况是,不少学校很不注重课程开发团队建设,开发队伍的建设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结构不够合理,不仅参与的人数不多,又缺少企业技术人员参与以及相关研究部门的指导,因而,学校课程开发能力不强。
第二篇:职业院校 班主任工作总结
班主任工作总结
转眼间10级学生明年就要毕业了,回想一年多来的点点滴滴,就仿佛仍在昨天„„古语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这一年多作为班主任难免会碰到一些“坚硬的石头”,但是如何把他们雕刻成绽放异彩的玉,这就要我们精心雕琢。这段时间的相处可以说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少缺憾,现在总结一下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得失,希望在以后的班主任生涯中能扬长避短,取得好的成绩。
一、目前中职学生存在的问题
中职的学生大多年龄处在16-19岁,这个年龄的学生正是思维活跃、自制力较差、无心向学、谈恋爱、生理和心理都逐步走向成熟而渴望独立的年纪,加上各种娱乐媒体的宣传,不断冲击着中职学生的思想,于是追求时髦、爱打扮,染发、烫发、涂指甲油、化浓妆、吸烟等屡见不鲜,上学迟到、上课就睡觉、作业抄袭严重甚至不交作业,上学不背书包、就算背书包也不带教材、作业。对于这些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不断摸索、思考用什么方法管理好这一批调皮的孩子,让他们在“特殊”的环境中不断地成长、进步。
二、让学生健康地成长
学生中有几个是染发、烫发的“钉子户”,学校三令五申“不准学生染发、烫发”,可她们依然我行我素。对此,我一方面对其进行个别思想教育、与家长沟通一起做好监督整改工作,另一方面,通过班会课等形式,在班级大力宣传健康与美的关系,利用各种机会和方法宣传染发与电发对身体的危害,让学生懂得珍惜自己的健康,健康才是美、自然才是真正的美。
有段时间,学生休息期间玩手机的现象比较严重,有时甚至影响上课。我在班里宣布,只要非课间时间一见到就没收。我说到做到,之后我经常在学生中午午休时间巡视,只要一发现,我便没收,学生也知道规矩,自觉地给我。有一次,在上晚自习的时候,其中有1个班干部的手机突然响铃了。她解释说调备忘时间调错了,然后闹钟就响了,她觉得委屈,家长也打电话来求情,我觉得应该一视同仁,要求她们和其他人一样,写检查并保证以后不再犯,在期末考试结束后归还给她们。让她们明白班干部与其他同学是一样的,没有特权。
三、树立与学生、班级荣辱与共的思想
要想把班级管理好,班主任就必须把自己融入到这个集体中去,让自己成为班集体中的一份子,与学生、班级共同成长。
在班里,要大力宣传和表彰先进,让学生树立荣辱观。我班被评为优秀班集体,这与一批优秀的学生干部及团结一致的学生们是分不开的。我在班里会利用各种机会表扬为本班争得荣誉的同学和好人好事,让全班同学都以他们为学习的榜样,自己也为学生创造的成绩与荣誉感到自豪。有些男生虽然成绩不佳,但只要是集体的事总是主动抢在前头,对于这样的学生,我适时的表扬,让班级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当班级荣获学校荣誉时,我与学生一起分享,我把自己的荣誉归功于全班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也在其中得到应有的激励。
四、遇事要冷静,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学校实施思想教育工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的学生个性强,稍不顺心就有可能做出极端做法。如,我班有个学生因为和家长发生了一点矛盾,就有辍学想法,私自外出打工。当我得知后,及时和家长联系,到该学生交往较多的朋友处打听消息,得知她在一家服装厂工作,我耐心开导她。第二天,当她来校时,及时通知家长,并与家长沟通,耐心做好沟通工作,以免事态扩大。
以上是我在这两年班主任工作中的体会,我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的缺点,如:工作方法还缺乏耐心细致,“恨铁不成钢”,还做不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今后我要学会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语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班主任唯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心里才能有你这个老师,爱之深切,才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和激情。老师即使学生的朋友,又是学生的师长。
班主任对学生任何时候都要严格要求。常言道:“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严是爱,松是害”。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应该严而有度,严而不厉。“度”就是范围、分寸。严但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严要有分寸。
班主任一句话有时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引用一位学生的话就是:“您的‘有三分钟热血,就有可能有五分、七分„„。’使我有了学习的信心,我要赶上去!”
第三篇:考察职业院校体会
考察学习三所高等职业院校心得体会
为了深入学习高等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提升我院办学内涵,深化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学院于2013年8月10日至8月16日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去山东省三所办的较好的高等职业学院参观学习。我们在焦院长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和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并听取了有关专家陈锡畴、刘士锵的专题报告。这次活动组织严密,时间紧张,内容丰富。每到一地,除了听取学校领导的经验介绍和参观校园外,我们参观人员还和参观学校进行了对口交流。时间虽然短暂,但感受颇深,受益非浅。通过这七天的学习,我的体会可概括为八个字:“震撼、差距、压力、信心”。即通过考察,他们的办学理念、办学条件、教学模式、实习实训基地等方面让我们感到震撼。与这些高职院校相比,我们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我感觉要想赶上或超过他们,压力很大,同时更坚定了努力打造“突出文化、突出艺术、突出特色、突出个性”的高职教育品牌的决心和信心,要不惜流血、流汗,跨越式前进才行。现将学习考察体会总结如下:
一、考察三所学校的情况
在我们考察的学校中,每所学校都各有特色,如山东服装职业学院的努力探索文化管理,尝试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导向推进学校发展。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强化实训教程管理,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校企共建的发展思路。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扩大了办学规模,提高了办学层次。这些学校所以能有今天的发展,根据我的理解,主要因为一下几点:
1、思想观念的转变。在教育改革的大好形势下,三处学校都抓住了机遇,解放了思想,并让教职工充分认识到只有思想的解放,进取的精神才能有发展。树立以人为本、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每个教职工以全新的精神面貌,营造出了人人为学校,学校为人人的良好局面。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创造了学校现在的局面。
2、地域上的差异。青岛、日照、泰安是山东省经济较发达地区,企业众多,在就业上有很大的主动性,在经济环境上和我们有较大差别,能得到当地政府有力支持。
3、管理的规范化。学校不断收取外来管理的经验,让每个教师和管理人员都能学习到先进的授课经验和管理经验。部门互相协作,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学校为不断
2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不断增加教学硬件设施建设投入,为教职工的自身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聘请生产一线的能工巧匠为校外兼职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学习条件,为产学研结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二、参观学习后的几点想法
通过三天的参观学习,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1、提高思想认识,以学校的发展为基准点,以同行学校的先进管理经验为借鉴,在学校的领导下,加强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不断创新,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促进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的养成教育。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生源基础相对较差,加上基础教育整体下滑,使得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敢想、敢做、易冲动、自控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强、行为习惯差。这就要求学校要形成一股教育合力,营造教育氛围,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实习实训,彰显专业特色,使之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才。
3、加强教学管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目前,学校教学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专业和学科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专业设置不太合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导向
3不明确,考核侧重教师的出勤,没有真正建立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在实习实训管理上,要明确工作的内容和流程,实行专人管理,建立设备常规检测与维修制度。结合专业的设置,加大校企合作和车间式办学的力度,真正形成我校的教学特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创学校品牌的客观要求。
4、加强部门协作,树立全校一盘棋的思想,提高服务意识,提高部门所有人员的思想素质,建立规范的规章制度。以科学化,制度化管理为准则,营造出一个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气氛。
5、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硬件的发展上提出合理化建议,以节约为本,在学校教学硬件现有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财力,努力改善目前学校硬件不足的现象,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场地。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践学习环境,为建设好新校园认真工作,时刻迎接新的挑战。
6、作为一所新建的学校,我们更应该在校园文化和校园氛围上多下功夫,根据我们学院的文化艺术特点,在人文景观的设置上、在专业的设置上、在人才技能的培养上结合开封地域文化、地域经济的特点,打造高职教育的优良品牌。
2013年8月26日4
第四篇: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刍议
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刍议
(王海婧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在当前职业院校教育中,英语教学越来越表现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培养能熟练应用英语并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紧迫性课题。本文指明了当前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深入剖析了制约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发展的因素,最后就如何改善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对策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社会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对人才的要求也从单一型、理论型向复合型、应用型和国际型转化。英语能力在人才素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英语同计算机、汽车一样成为现代化人才必须掌握的一种工具。因此,我们必须从时代和国际竞争需要的高度来认识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采取各种对策努力提高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水平。
一、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
英语教学是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当前许多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情势堪忧,大都面临着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缺乏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学习效果不理想等状况。
(一)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
根据有关教育方面的资料显示:在职业院校中,60%的学生英语基础差,单词读、写困难;30%的学生基础尚可,但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导致实际英语成绩差;10%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受整个英语学习环境的影响,英语读、写能力提高缓慢。实际职业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比统计的情况更严峻,在简
单的音标、语法、时态等方面都错误连篇。
(二)缺乏学习英语内在动力
由于职业院校教学的特殊性,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不重要,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能干好工作,对于现在生产技术飞速发展情况下,对技术人才在英语上的要求不了解,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因而造成对英语学习的误解。
(三)英语学习存在腻烦心理
由于英语基础薄弱,造成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惧怕的心理,而对英语学习的惧怕,又造成学生对英语学习背负上沉重的心理压力,从而使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对学习英语产生厌倦情绪,逃课、抄袭作业、害怕课堂提问等问题时有发生。
二、制约英语教学发展的因素
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不能快速发展提高,主要是由以下因素造成的。
(一)教学内容没有突出专业特色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普遍使用单一的教学内容,英语教育没有自己的特色,所用教材基本上是大学英语的压缩版。用这些教材教育出来的学生,即使通过了四级考试,步入社会后在英语应用方面仍表现出严重的不适应,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和国际型人才英语能力的需求。在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以实用为主、突出应用的英语教学才符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英语学习,既要打好语言基础,提高理论知识水平,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和工作需求的语言应用能力。
(二)教学方法没有跟上时代发展
时代在不断发展,而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却基本上没有改变,仍处于传统的以应付过级考试为核心的阶段,大多数教学仍然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使用的主要是词汇、语法、翻译教学法,教师普遍缺乏综合运用多种英语教学法从事教学的能力。在教学中存在重词汇质量、轻数量,重精读、轻泛读,重知识传授、轻技能训练,重应试教学、轻素质培养等现象。这种落后的教学方法,只能是满堂灌、忽视学生的个性,缺乏实践体验和巩固、缺乏师生互动,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考核没有起到真正作用
目前,职业院校衡量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手段依然是书面考试,卷面成绩就是学生水平的惟一检验标准。这种考核标准虽具有评分标准简洁易掌握、费时费力少、前后比较效应性强等优点,但这种形式不能对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灵活运用能力、实践交际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恰如其分的测试并获取合乎实际能力的相关指标。因此,这种考核手段往往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上以模仿、重复和死记硬背为主,不能起到考察英语教学效果、促进英语教学发展的作用。
(四)教学环境没有形成学习氛围
英语学习不是一个孤立的学习过程,在一定语言使用区域中或一定的语境下,人们通过口语、书面语相互交际而经常使用某种语言,这种语言就易于被人们所掌握。而目前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不注意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除了在课堂上有些英语气氛外,其他时间全部是汉语环境。由于缺乏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加上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学习兴趣不高,所以学习效果始终差强人意。
三、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对策
针对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弊端,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
和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一)改革英语教学内容
传统的英语教材偏重于课文的阅读理解和课后的大量习题练习,忽略了英语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词汇结构和语义结构体系反映了该语言认知世界的方法,同时也反映了使用该语言的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集中体现着文化传统的价值取向等文化信息,英语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到英语的实际应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既要求学生掌握基本英语知识,更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和表达思想,具备专业的实用英语会话、翻译和交流等能力,满足社会实践需要。所以,要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增加专业英语内容,增加英语文化知识和应用文写作、听说会话、阅读翻译、专业实践等方面英语的教学。
(二)加强英语实践练习
英语是一种实用技能,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掌握,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词汇、语句语法、英语文化知识等系统英语知识通过社会实践和课外练习得到运用和巩固,并通过亲身感受从内心获得新的体验和真切的领悟,使理性认识得以运用和升华,转化为学生的内在英语素质,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果。职业院校英语教学要注重与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加强专业实践中的英语实践练习,让学生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涉外单位实践,参加力所能及的相关涉外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三)丰富教学方法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灌输型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教学相长的基本规律,所以教学往往是劳而无功。要提高学习效果,就必须摒弃陈旧的教学模
式和教学方法,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开放式教学模式,通过讲练结合、课堂讨论、情景教学等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既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又能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在教学手段上,要大力提倡教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构建多媒体网络语言教学实验室,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整合丰富的多媒体外语学习资源,提供传统语言视听教室无法达到的功能,实现因材施教、师生互动、动态学习、群组交流等特色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形象性、现场感和生活化,大大拓展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运用多元考核标准
首先,要树立科学的现代考评理念。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为目的,摒弃那种重知识、轻能力,重检测、轻督导,以识记书本知识的数量和质量为考评标准的旧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运用英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能力。考试内容要全面,应重视对学生全面语言技能的考核,避免纯知识性的考核。其次,成绩的考评要多元化,力求客观、准确、科学。考试形式应包括考试与考察、口试与笔试、开卷与闭卷、独立完成与分组完成、考场完成与考场外完成等多种方式。逐渐推行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单项分级考核和综合文化素养的社会交际能力考核制度,使学生真正具备英语素养,能够运用英语去了解世界、认识世界、进行社会交流和社会实践。
(五)营造英语学习环境
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的过程,仅靠课堂学习远远不够,因此,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英语教学环境的构建。一是加强课堂英语学习氛围:教师在课堂上要加强有关西方社会的风俗习惯、行为模式、民族文
化、社会历史和社会背景等内容的讲授,利用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等英语电教手段,积极构建英语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改善课堂英语教学环境氛围。二是积极构建校园英语学习环境:开辟外语园地板报栏,常设英语角,定期组织外籍教师讲座报告,开展英语文化沙龙,定期举办英语演讲、辩论、小品演出、论文比赛等活动,组建各种英语兴趣团体开展各种英语实践活动和专题活动,结合专业设置与社会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英语实践基地等。通过以上各种方法手段,多方营造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英语文化环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元旭.大学英语教改探索[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
[2]何林,王庆光.试论英语学科的素质教育[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3]王建华.浅议高职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3
第五篇:中等职业院校2015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14年是学校创建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和省级品牌示范院校的关键一年,也是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之年。学校工作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三改一抓一构建”和创建国家级、省级品牌示范职业学校为重要抓手,以“构建和谐校园,打造品牌学校”为发展总目标,以“凝聚人心,促进融合,规范管理,提速发展”为本工作目标,以创新为重点,以融合为关键,以质量为保证,强化管理,锐意改革,聚力发展,加快推进学校整合搬迁后的融合快速发展,努力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强市培养更多更实用的技能型应用人才。
二、主要工作
(一)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党团工学的各项工作
1、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开展个人自学、专题辅导、集中交流和上党课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全面准确学习领会中央精神,更好地用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巩固和发展“正风纪、树形象、为民众”活动的成果,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狠抓领导干部和党员教师作风建设,查找并纠正学校“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着力解决师生员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充分调动教职员工创新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树立风清气正、公正廉洁、职责分明、开拓进取的的工作氛围和环境;“七一”前夕,结合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开展评选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活动。
3、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继续抓好党委中心组学习,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效果;围绕学校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多渠道、多形式的加大校内外宣传力度,研究校内外宣传方式和载体,逐步形成宣传工作长效机制;继续加强和推进学校中层干部、党员专题培训,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积极探索富有特色并具有创新性的组织生活;做好发展对象的培训、培养、考察等工作,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
4、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干部教育培养,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干部培训,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强化干部监督、考核,完善科级干部考核办法,抓好考核结果运用,形成正确用人导向;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遴选和培养德才兼备的后备干部;加强对各级干部学习的组织、指导和服务,建立健全学习制度,营造和形成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
5、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积极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认真落实“三重一大”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做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各种警示教育活动,持续推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继续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加大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力度,丰富建设内容和形式,使全校师生员工进一步树立反腐倡廉的意识;进一步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培养、培训,提高其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6、扎实做好群团工作。重视工会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参政议政职能,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定期不定期召开各类座谈会,广泛听取教职工对学校改革发展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开展教职工合唱比赛、篮球赛等文体活动,丰富和活跃教职工业余生活,促进教职工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积极筹备、召开学校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定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办法;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引导教职工争做学习型、知识型、专家型职工,提高教师素质,树立教师形象,提升学校声誉;继续做好离退休人员、走访慰问、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的作用,以重大节日为主线开展好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等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做好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
(二)以创建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省级品牌职业院校为重点,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7、认真落实“两创”阶段性工作目标。要按照三部委批复的《实施方案》和《任务书》、《示范校项目建设任务分解表》的要求,对照、检查创建示范校工作台账完成情况,扎实推进示范校的创建工作;要完善国家示范校创建材料的归档、整理等工作,做好迎接五月份示范校创建中期检查工作,同时制定好第二示范校创建工作台账;要建立示范校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
8、加强专业、课程和实训建设。要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合理设置和优化调整专业,以重点专业为龙头,提高专业资源利用效率;要从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分析入手,确定课程教学内容,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专业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文化素质课程体系;要以满足专业发展和教学要求为原则,建立完整、先进、稳定的实训体系,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职业环境,使工与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要借助校企合作、引企入校等方式,建设多层次的实训体系,达到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零距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零距离、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零距离、教学课题与生产课题零距离;要确定1-2个骨干专业为突破口,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同时继续开展好中德机电一体化(标准班)教学模式改革,以起到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9、加大教学规范管理和教学监控力度。要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以完善绩效评价为导向,注重对教育教学管理的整个过程进行督导评估,对全体教师实施目标管理考核,进一步调动全体教师规范管理、科学管理的积极性;要以转变思想为关键,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将管理规范的意义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向教师讲清楚,从思想上确保管理规范执行的力度;要以实施教学改革为载体,定期开展课堂教学过关验收,逐步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管理粗放,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学工作考核制度;要注重教科研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专业技能大赛,并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工作,逐步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三)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推进人才强校战略
10、加快实施“名师工程”。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各专业骨干教师,加快建设一支适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符合国家级示范校创建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争取省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名师有所突破,通过开展教学名师评选、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专业技能比赛、课件制作比赛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11、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优化师资结构。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级培训活动,积极开展校本培训。科学安排部分教师进修转岗、转专业工作,合理解决教师过剩与紧缺并存的矛盾。大力推进“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选派一批骨干专业教师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聘请企业行业专家、技术人员,社会能工巧匠、成功人士为兼职教师,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作用。
12、加强师德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加强教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引导全校上下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牢固树立“全校一盘棋、合力促发展”的思想,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学校跨越发展的奋斗目标上来,形成推动学校稳步发展、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
(四)以服务育人为宗旨,着力加强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
13、加强学生日常教育管理。要高度重视学生德育工作,以实行全员准军事化管理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科、校团委、保卫科、宿管办四个学生管理平台的作用,把广大教职员工、各位班主任的思想和行动进一步凝聚到培育学生上来,全面关注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建立学生成长帮扶需求信息征询机制,全面了解和收集需要特殊关注的学生信息并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对这些学生给予分类帮扶;广泛发动和组织班主任、课任教师的力量,全面开展针对特殊需求学生的专项帮扶活动;组织党、团员教师根据自己所长结对特殊学生,为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学习等提供更多的热心关怀和悉心帮助,进一步营造全员育人、阳光育人的德育工作氛围。
14、加强班主任和宿管员队伍建设。通过岗位培训等途径,提高班主任和宿管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操守,优化班主任和宿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要采用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讲座与研讨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等多种途径,增强班主任和宿管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要逐步完善班主任和宿管员工作考核机制,完善班主任和宿管员的政策及待遇,充分调动班主任和宿管员工作的积极性。
15、加强团组织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发挥各级团组织在学生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充分利用学生干部,发挥他们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活动中的骨干和模范作用;加大对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指导力度,注重引导规范学生社团管理,促进社团健康发展。
16、全面强化学生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主,德育为先”的原则,通过生动活泼的校内外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公德教育,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纪校风建设,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常规管理,拓展德育渠道,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德育氛围,促进学生文明素养的形成与提高,形成和谐、文明的良好校风。
17、扎实做好学生资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贫困生资助政策,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问题;健全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做好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工作,积极开拓勤工助学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助学岗位。
(五)以创新形式为突破,全力做好招生工作
18、强化招生工作机制。继续坚持学校统一领导、招就办具体负责实施、专兼职招生人员为骨干、全员参与的招生运行机制;积极争取、合理安排做好2014年分专业招生计划编制,科学制定2014年招生宣传方案;加大招生投入,巩固招生规模,扩大生源数量,提高新生质量,2014年力争招生稳定在2100人。
19、加强招生队伍建设。组建一支年富力强、能吃苦、善交际、能打硬仗的专职招生队伍;聘请学校有招生经验的老教师作为兼职招生顾问;各教学部推荐固定的、能长期做招生工作的招生专干1-2名(其中科级以上干部1名),由招就办负责统一培训指导。20、广开渠道,扩大招生。加大学历与非学历招生工作,扩大招生规模,形成学历教育与证书培训,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优势互补的办学新格局。
(六)以校企深度合作为目标,切实抓好学生实习就业工作
21、继续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按照高起点、宽领域、深层次、多形式的思路强力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走特色办学之路;开展“校中厂”、“厂中校”教学模式探索,鼓励把课堂搬进车间、把车间办成课堂;扩大顶岗实习范围和订单培养规模。
22、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根据专业群分布情况,对实训基地按大类进行规划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同校内实训基地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制订实验实训室考核评价标准,合理使用现有设备,提高实习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开展合格实验实训室考评工作,充实实验实训教师队伍,增强实训实效。
23、继续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建立就业工作激励机制,制定学校就业工作考核细则,提高就业水平。完善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毕业生就业网络,立足现有毕业生就业基地和市场,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基地,并多途径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畅通毕业生出口。全面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成立校友会,拓展毕业生就业服务渠道。
(七)以教育科研为平台,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质量
24、加强科研教研工作。继续做好各级科研课题申报、成果鉴定等工作,督导做好2012、2013年立项的省级教科研改革课题的按时结项;加快校本教材编撰,按照示范校建设的时间要求完成2014五个重点建设专业10本校本教材的编撰工作;做好各级论文、课件等教科研活动的组织和评选工作;充实学校网站教科研内容,打造教科研学习、交流平台,强化教师教研意识,改善教研条件,使学校稳步走上“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内涵发展之路。
(八)以制度建设为引领,规范管理深化改革
25、完善依法治校管理体制。健全和完善政务公开的制度、方式和渠道,推进民主管理;健全民主决策制度,畅通师生员工诉求表达渠道,落实教代会参与、监督学校决策制度;深入推进规章制度的梳理、完善、建设工作,形成办事有章可循、规范高效的工作服务机制。
26、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按照国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有关政策和要求,探索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设岗和用人办法,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与发挥作用的用人机制和重实效、重贡献的分配机制;完成有关部门人员的定岗工作,对各部门富余人员进行调整,做好人员合理分配,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27、深化财务制度改革。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多方筹措资金;严格禁止乱收费行为,切实做好学生学费的收缴工作;进一步规范财务工作流程,完善财务分配制度,实行财务信息化、科学化管理,规范财务收支,科学编制预算,强化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运转资金的需要。积极探索经费预算切块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
28、建立完善工作督查体系。强化对制度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形成有效的工作督察、责任追究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部署、有落实;做好教职工日常考勤工作,完善教职工考核办法;加强教务科、学生科对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宏观指导、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九)以精细管理为抓手,打造和谐平安校园
29、积极开展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倡导和培育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爱学校、热爱社会的优良校风,形成蓬勃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和谐校园;加强校园卫生检查,切实保证各教学楼的走道、楼梯、教室、卫生间的卫生清洁。
30、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要进一步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严格执行资产管理制度,完善资产的采购、登记、使用、管理的程序,做好日常的核查登记工作,总务科与财务科协调做好账目核对工作,做到账和物的一致,切实管好用好学校每一份资产。
31、切实抓好后勤保障工作。进一步健全后勤管理制度,狠抓落实,完善后勤服务体系建设,为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全面完成校园的基本建设工作,做好校园的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创建秀美校园;加强节约用水、安全用电等常规工作的管理,使后勤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专业化。
32、加强综合治理和安全保卫工作。充分发挥人防、技防、物防的作用,深入推进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继续坚持值班制度,做好值班工作,加强值班巡逻,认真排查和整改薄弱环节,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定期对学生进行交通、运动、网络等安全教育,开展防止管制刀具进校园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完善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全面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消防管理制度,认真组织消防逃生演练活动,杜绝安全隐患。
二〇一四年二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