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业院校的专业发展
一、专业概说
职业教育领域,办职业院校主要是办专业。专业办得好,学校就办得好。专业建设包括三个环节:专业设置、专业发展、专业调整。“专业发展”环节特别重要。这个环节工作质量好与差,不仅直接影响专业培养质量和学校办学质量,而且严重影响“专业调整”环节对专业调整工作的时间、调整的范围、调整的程度。为此,职业院校应当特别重视专业建设中专业发展环节的工作。
二、职业院校专业发展环节建议抓好的18个“一” 1.坚持一个与市场需求或政府扶持产业对接的专业方向(1)专业师资水平与市场需求或政府扶持产业需求基本对接;(2)专业培养内容与市场或政府扶持产业技术要求对接。(3)专业培养质量与市场或政府扶持产业人才质量要求对接。2.建立一个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基本制度(1)坚持校企合作的原则:自愿合作,互利共进;
(2)明确校企合作的主体:系部全体人员、专业对口企业、全系学生;(3)把握校企合作的层次:浅层、中层、深层;
(4)创造校企合作的资格条件:师资条件、技术条件、设备条件;
(5)选择校企合作的对象:能安排岗位,让学生顶岗实习;能安排岗位,让学生就业;有条件且愿意与学校合作培养学生。
(6)界定校企合作的阶段:取得合作资格阶段;开展局部合作阶段;实施全程合作培养阶段。
(7)扩大校企合作的范围:学制教育的校企合作;职业培训的校企合作;技能鉴定的校企合作;技能竞赛的校企合作。(8)落实“两个应该”要求。即本系所有专业应该校企双方共同设办;所有班级学生应该在校企合作中实现有效学习;(9)落实“三个对接”要求。即每个专业的设置与当地产业发展对接、每门专业课程内容与对应的职业标准对接、每位专业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
(10)落实“八个共同”要求。即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教材、共同组建师资队伍、共同开展教学、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实施学生教育、共同促进毕业生就业、共同评价培养质量。
3.探索一个技能专项、体能专项双合格的制度
(1)技能专项。按职业标准和市场需求,结合学校条件,组织开展技能培养和相关知识的学习。应达标准:合作企业评价后认可;
(2)体能专项。要求每位学生在校期间学会一项受益终生的文体类项目。应达标准:学校评价后认可; 4.实施一个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1)落实“两个所有”要求:所有专业均开展校企合作;所有新开班均为多企合作班或单企合作班。班级名称可叫订单班、冠名班或定向班;
(2)明确学生的两种身份:学校学生、企业准员工;
(3)落实“八个共同”:共同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教材;共同组建师资队伍;共同开展教学;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实施学生教育;共同促进毕业生就业;共同评价培养质量。
5.实施一个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企业新型学徒培养模式。
(1)明确学生的两种身份:企业员工、学校学员;(2)执行新型学徒班的实施流程:
流程1:企业与学徒签订劳动合同或培养协议; 流程2:企业与学校签订学徒培养合作协议; 流程3:企校双方落实招工即招生计划; 流程4:企校共同搭建育人平台:产教中心; 流程5:企校共同制定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 流程6:企校共同确定教学内容:重建学习载体; 流程7:企校共同构建管理模式:变革组织模式; 流程8:企校共同组建教学团队:整合人力资源; 流程9:企校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实行产教一体;
流程10:企校共同开展考核评价:实施目标考核与发展性评价; 流程11:结业出师。
(3)落实新型学徒班的培养模式要求 学生与员工合一,实现上学如上班 课室与车间合一,实现上课如上岗 教师与师傅合一,实现带课如带徒(4)落实学徒班的课程内容要求 学习目标与岗位能力对接,实现知行合一 学习过程与工作流程对接,实现工学一体 学习载体与生产项目对接,实现产教融合(5)落实学徒班的工学考核要求 上班下班打卡考勤;工作内容每天填写; 工作质量每周小结;工作表现导师评价; 工作成效主管考核;合作意识班组互评; 学徒工资成绩决定;结业出师论文答辩。
6.坚持一个专业课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的教学常态。
(1)认识“对接教学”的概念。“对接教学”指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的专业课教学状态。
(2)明确“对接教学”的依据。国务院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19号的“五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3)把握“对接教学”内容的来源。教学内容来自企业实践专家群体的集体协商。(4)创造“对接教学”必备的条件。师资、场地、设施设备等教学条件由学校、系部提供。(5)制定并实施“对接教学”的制度。学校、系部应制定并实行对接教学制度。
(6)实施“对接教学”的督导。学校、系部应制定并实行对接教学的督导制度,包括对接教学的听课表。7.拥有一个以上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强的专业带头人。
(1)专业能力强的要求:本专业教师民主测评公认其专业能力强。(2)管理能力强的要求:本专业教师民主测评公认其管理能力强。8.办好一个以上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或校(系)办企业。(1)学校提供相关政策和条件。
(2)设办生产型与教学型相统一,设施先进、环境优良的实训基地(首钢技师学院)。(3)设办生产型与教学型相统一,设施先进、环境优良的系办企业。9.建设一支由企业高技能人才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
(1)学校、系部制定并实行企业高技能人才兼职教师的激励政策(2)从企业实践专家中选择兼职技师。(3)对兼职教师教学技能进行指导。
(4)有计划地安排新教师按照要求听课,重点学习兼职教师专业能力展示过程和专业能力传授方式。(5)采取多元评价的方式阶段性评价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10.建设一个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
(1)抢专业对口的、当地在岗的或退休的技能大师。(2)与企业合作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
(3)技能大师工作室之下可以分设若干工作室,如第一工作室、第二工作室、第三工作室…… 每个工作室的主持人由技能大师推荐的高徒担任。(4)一个专业可以设多个技能大师工作室。
(5)技能大师工作室人员结构:技能大师、核心成员、见习成员三类人员组成。其中,核心成员由企业实践专家和学校专业顶尖教师组成;见习成员为学校的新教师。
(6)核心成员、见习成员实行阶段性动态调整制度。(7)技能大师和核心成员实行带徒制度。
(8)技能大师和核心成员每年至少完成一项专业技术研究任务。
(9)工作室任务:大师技艺传承、后续人才培养、技能人才交流、高技能人才培养、教学课题研究、校企合作技能培训、技术难题攻关。其中,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式有两种:学制培养、职业培训。
11.使用一种教学过程对接工作过程的教材、学材。
(1)把握专业课教材或学材的最高标准:体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
(2)坚持专业课教材编写的人员构成:企业实践专家为主,专业教师为辅。
(3)明确专业课教材形式的排序:工作页、校本教材、学材。
(4)明确专业课教材的生存方式:据市场需求阶段性修改。
12.执行一套有效调动企业、教师、学生三者积极性的管理制度。根据学校相关政策,制定、实施系部校企合作促进制度。根据学校相关政策,制度、实施系部教师工作促进制度。根据学校相关政策,制定、实施系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制度。13.建设一个以上以技能研修为特色的学生社团。(1)建立XX专业技能研修社团。(2)推选技能高手担任负责人。
(3)学校预算专门资金,按月为负责人发放工资。
(4)建立并实施技能社团综合素质训练制度。重视对社团成员的体能、心理素质训练。
(5)创造条件,把技能社团建成选拔各级技能竞赛选手的基地,开展有计划的训练,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6)创造条件,把技能社团建成技能研修的基地,让每位成员每年参加一项技能研修项目,培养名副其实的高技能人才。14.拥有一批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的企业。
每个班级都需拥有一批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的企业。
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的企业的数量以每个毕业生有3个就业岗位选择为标准,根据班级人数实际,由系部统一规定。每位教师都有参与校企合作的责任。每位教师都要与合作企业交朋友。
每位教师都有开发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的企业的任务。15.每年拥有一批省级以上科研成果。
(1)学校、系部创造条件、制定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开展教科研。(2)系部制定并实施教师教科研促进办法。
(3)重点要求教师把教科研与专业建设、系部管理相结合。16.每年配合组织一次技能节活动。
(1)制定并实施系部技能节制度,实践中不断完善。(2)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组织系部技能节。(3)采取校际同台竞赛的方式提高技能节质量。17.每年配合开展一次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活动。(1)学校招生就业处组织,系部配合。(2)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的平台是毕业班班主任负责开设的全班同学的微信群或QQ群。
(3)每年一次调查本班同学的相关信息:工作单位、专业对口、就业稳定、职务晋升、工资收入、能力提升要求等。(4)需要学校帮助其能力提升的,由班主任负责联系学校职业培训部门,负责帮助毕业生报名等事宜。18.每年开展一次校企共同参与的专业动态调整。(1)掌握专业动态调整的类型:主动调整;被动调整。
(2)主动调整的办法:一年三会:年初布置会、年中调研会、年末总结会。(3)被动调整的方法:根据预警报告和学校安排,制定专门方案实施。
三、两点建议
(一)不可能全部照搬,但应该有所借鉴。上述18个“一”既集中了国内一些先进院校多年改革创新成果,也包含本人多年工作实践的体会。内容杂、实施难度比较大,建议院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结合本校实际,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有所选择,有所创新,探索建立职业院校专业发展模式。
(二)提供必要条件。18个“一”的落实平台在系部。学校可以按照这18个“一”要求系部,也可以以此考核系部年度工作;系部也应该按照这18个“一”为重点计划年度工作,接受学校的年度考核。但是,学校应当为系部执行18个“一”提供必要的条件,否则,系部难以执行。
第二篇:浅谈职业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浅谈职业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根据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和职业院校学生职业岗位就业之需,我国的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应关注社会需求、紧跟市场、紧贴学生实际、围绕行业和企业对英语技能方面的要求,大力开展行业英语教学。行业英语教学将英语学习与行业或专业课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教学内容界定在行业范围内,使学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或学有所用的目的。显然,行业英语教学在培养职校学生职业素养,提高职业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行业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则是保障行业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
一、行业英语教师的专业现状
有一项针对西部地区职业院校专业英语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明显滞后。职校行业英语教师高学历人数比例偏低,学历结构不合理;高级职称比例较低,教龄不长,大多数的教师教龄不超过10年,处于专业发展的胜任期,而专业发展的精熟期和创造期人数比例仅为三分之一左右。调研表明,行业英语教师队伍比较年轻,在专业发展上有很大的空间,但缺少专业引领者和带头人。在行业英语教师中,约80%的人既没有相关的行业经历,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行业英语教学培训。行业英语教师明显存在结构失衡的问题。
而且,由于行业知识不熟悉,导致教师在授课时专业术语表达不准确甚至错误。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一半的教师仍用翻译法教学,注重词汇和句子的讲解和翻译,没有体现职教行业英语的特点,不能真正适应现代职校英语教学的要求。从科研情况看,职教行业英语教师的科研基本处于起步阶段,英语教师的科研状况低下。
二、行业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制约行业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教师的专业发展缺乏规划,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条件差,教师进修机会少和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内在动力不足和教学任务量大等。职校行业英语开设比例较低,课时又少,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加上行业英语教师自身的不足及行业英语教学对教师在专业和语言方面的双重要求,导致备课量大,费时费力,不如只上基础英语课有成就感。许多行业英语教师还兼有基础英语课程,所以他们的专业发展规划可能还局限于基础英语教学。知识结构以及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与专业发展缺乏规划等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制约行业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学条件、学校重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行业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行业英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力争创设或模拟学生未来职业环境,在此情景中学习、模仿、应用语言,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但受教学条件的限制,许多情境无法创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也就无从谈起。教学条件的改善又取决于学校的重视程度。许多学校声称很重视行业英语,也认为行业英语很有必要开设,但在课程设置方面却基本停留在应景了事的层次,部分院校声称行业英语开设的比例很低是因为师资力量不足,但在师资培养方面却很少出台有力度的政策,教师进修机会很少,这也极大地挫伤了基础英语教师向行业英语教师转变的积极性。
三、提升专业英语教师专业水平的思考
1.规范课程设置,出台激励政策,创造有利环境
职业院校要从学院长远发展着眼,高度重视行业英语教学极其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应就行业英语的课程性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内容选择、教师的选拔与聘任、“双师型”教师的审批与待遇等方面出台激励政策,为行业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制度保障,使行业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科学、系统、规范操作,限制随意性。
职业院校应建立相应的机制,比如要求行业英语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互相听课评课,注意不同学科教师的合作,加强学科的整合;鼓励行业英语教师到相关企业实习,让教师的行业英语水平经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提高;行业英语教师参加校本研究和培训、参加专业实践、实训等活动也应记入一定的教学工作量。这样一方面让已从事行业英语的教师感到学校的重视和关怀,使他们在工作中不产生被边缘化的感觉,调动其教学科研的热情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吸引有意愿从事行业英语教学的专业教师和基础英语教师向行业英语教学方向转变,鼓励他们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参与行业企业实践,努力向“双师型”行业英语教师靠拢,从而解决行业英语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
2.增强自我发展意识,明确发展目标,制订发展规划
自我发展意识和发展需要是保证教师不断自觉地促进自我专业成长的内在主观动力。教师有了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才会自觉地采取相应的促进自我发展的手段和措施,从而不断超越自我,提升自我价值,获得专业满足感,逐步奔向自己的人生目标。
行业英语教师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再结合学校和学生的需要,对自身的专业发展明确定位,制订符合自身情况的专业发展规划,探索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途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主要包括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专业发展方向、实现这些目标时的有利条件、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障碍、实现目标的实施方案等等,只有对这一切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向既定目标努力。
3.立足校本研修,合作学习交流,实现一体化发展
在专业发展途径的选择上,很多行业英语教师首选进修培训,但我们应该更倾向于立足教学实际的校本研修。行业英语教师教学工作量大,如果一部分教师进修培训,势必加重另一部分教师的工作量。况且,针对性很强的短期培训是很少的,所以,行业英语教师在不脱离教学岗位的基础上,在校内和英语基础好的专业课教师自愿结对,合作交流,开展校本研修,共同提高,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策略和途径。在向“双师型”教师发展的过程中,行业英语教师可以到校办工厂、联办企业或有联系的实习企业挂职锻炼,了解行业特点和工作环境,为创设或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行业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集体性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是教师的发展问题,也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学生的发展和就业。行业英语教师要意识到这种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途径。职业院校要重视行业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积极培养和造就一支专业素质强、业务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双师型”行业英语教师队伍,真正有效地提高行业英语教学质量,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
第三篇:卫生类职业院校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发展论文
【摘要】本文阐述了卫生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实困境,分析了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能力构成及其影响因素。认为,影响教育教学能力的主要因素有:专业知识技能、教学基本功、教育教学理论、信息化技术手段等。影响专业发展能力的主要因素有: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度、宽度和完整性,专业实践能力的精深等。
【关键词】卫生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核心能力
随着卫生、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适应临床护理的需求、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各卫生类高职院校引进大量青年教师(年龄在40周岁以下),已经出现了“青年教师峰值”,青年教师成为教师群体的中坚力量和发展希望,他们的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卫生类职业院校的未来发展水平,其专业化发展对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本文拟分析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探究其专业化发展的核心能力组成,注重其在教育过程中的成长性。
一、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现实困境
目前,从高职院校教师招聘条件来看,卫生类职业院校专业教师主要来源于医学类高校,绝大多数都要求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存在着以下现实的困境:
1、专业理论知识较丰富,专业实践经验缺乏
卫生类职业院校青年教师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刚走出校门,缺乏医学实践经验,实践操作能力也不强。
2、学历起点较高,教育理论缺乏
青年教师学历起点较高,但多数刚从医学院校毕业未获取高校教师资格却需要立即走上讲台,缺乏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和训练,缺乏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体系,对教育教学理论的支撑高度认识不足,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存在着畏难情绪,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不够重视,也不能与具体教学实际有效结合。
3、成就欲望较强,现实认识不足
青年教师精力充沛、成就欲望较强,但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社会,身份转换及角色认知定位需要时间。青年教师一般有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大多承担班主任工作,由于工作比较杂乱,容易把日常教学变成机械重复的简单劳动,敷衍了事。青年教师工作年限较短、对教育教学工作认识不足,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不断冲击着他们,如果不能从自身寻求突破,就极易产生职业倦怠。
4、创新热情较高,耐挫折能力较弱
青年教师学习能力较强,对新事物接受比较快,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强,敢于面对改革和挑战。但有些青年教师缺乏规划与反思意识,容易受挫,消磨其自主精神和创新热情,降低青年教师对职业目标与预期成就的认识。缺少奉献精神等因素也限制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核心能力构成1、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依教师专业结构,教师专业发展包括观念、知识、能力、专业态度和动机、自我专业发展需要意识等不同侧面;根据教师专业结构发展水平,教师专业发展有着不同的等级。”
2、专业化发展的核心能力构成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专业成长、终身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与义务教育的类型相比,卫生类职业院校兼具“教育性”、“职业性”两大特征,需要将职业性贯穿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实训实习组织、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之中。因此,卫生类职业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所需的两大核心能力是: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发展能力。
三、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
核心能力的确立对于专业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青年教师改善专业化发展的方向与途径。
1、教育教学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教育教学能力包括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可控的课程实施能力、强烈的教学反思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学实施的关键所在。教学设计是教师结合专业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分析本课程的性质、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所起的作用、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衔接和配合等,并综合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技能,预先设计教学程序,确定教学方法,将“以知识为逻辑线索组织教材内容”转变为“以职业活动、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学设计”,教师的教育理念需要通过恰当的教学设计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如何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以及在活动过程中将采取什么策略、方案,进行一系列的系统设计与安排。课程实施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实际效果,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渠道,教学实施能力构成课程实施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教学实施能力不仅包括课堂教学的各项基本能力,如,组织教学的能力、反馈调控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等,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单向文化传递已经不能满足未来的要求,需要建构起双向主体间的互动模式。教师为了确保自己的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全过程中,要不断地对教学活动进行积极和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因而,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否则,教学将只能建立在冲动、直觉或常规之上。教学反思能力实际上就是立足自我之外,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反思能帮助教师把经验和理论联结起来,从而更加有效地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只有通过自我诊断,才能有效提升自我审视与自我完善的能力。影响教育教学能力的主要因素有:专业知识技能、教学基本功、教育教学理论、信息化技术手段等。
2、专业发展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专业发展能力主要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经验和专业操作能力、专业科研能力等。卓有成效的教学常常基于对专业学科理论知识、实践经验的通透理解,对专业课程内容能准确驾驭,能构建起融职业素质、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培养于一体的课程体系,主动贴近专业发展,了解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相关行业现状趋势与人才需求等。职业教育强调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就要求教师自身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熟悉工作过程,更要求教师具备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设计能力,是对教师综合能力的全面考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影响专业发展能力的主要因素有: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度、宽度和完整性,专业实践能力的精深等。教育教学能力与专业发展能力是影响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两大核心能力,学校是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生态环境,除鼓励和引导青年教师自主发展外,还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进、调控、影响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内在机制的发展路径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26.[2]孔凡哲.数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困惑及若干对策[J].湖南教育(综合版),2006(5)7-10.[3]周群凤,曾华丽.论专业化发展视域下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9)108-110.
第四篇: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摘要:
市场营销专业实训课程的开设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市场营销专业是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必修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能力为目的。然而,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市场营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使得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与新型社会市场经济市场发展的趋势相脱节,影响了高职院校教育质量。
关键词:
职业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每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市场营销,只有将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才能有机会赢得市场,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可以说市场营销是企业发展的潜力股和核心动力。那么,如何做好市场营销工作?首先需要高素质的营销人才做基础。随着市场营销重要性在各个企业的席卷和蔓延,逐渐扩大了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量,这种社会市场发展形势给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带来了挑战。为了提高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就业质量,为新型社会市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首先要对传统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进行创新改革,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实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实训基地硬件设施不完善,资金短缺。由于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对市场营销专业实训课程重视不够,资金投入较少;一些实训基地的建设不完全,必要的实训设备没有购买,实训器材短缺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市场营销实训课程的高效开展。与此同时,在实训过程中由于教师疏于管理,导致部分学生违规操作,摧毁设备寿命,甚至造成设备直接损坏。其次,实训课课堂教学方法呆板,缺乏创新意识。部分教师在实训课的教学中套用课堂教学方法,甚至一些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单一模式教学方法进行实训课教学,导致实训课气氛沉闷,缺乏应有的生机与活力;整堂课上都是教师在讲,教师指示学生动手操作,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和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导致主观能动性无法发挥。再次,学生手高眼低的学情,没有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由于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配置与普通高校的课程配置远远不同,前者重实践,轻理论;后者重理论,轻实践。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相比于普通高校的学生动手能力更强,但理论知识往往较为薄弱,与我们常常说的“眼高手低”恰恰相反。所以,他们的思维能力不强,做事缺乏系统性的思考和准确的判断能力。最后,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低,经验不足。由于大多数高职高专学生都是高考落榜的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能力差,常常在学习上过于依赖教师,遇到很小的问题都会请教老师,确定了对错之后才敢走下一步。对此情况,教师必须做好课前计划,预想每个教学环节都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必要的解决措施,从而增强驾驭课堂的信心和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大部分学生在大学时期学习的都是理论知识,因此理论基础较好,而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并且,由于年轻的老师经验缺乏,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甚至惧怕实训课程教学。
二、高等职业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针对上述高等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势必对教学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为了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对高等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迫在眉睫。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和看法,具体如下:
(一)就业为导向,准确定位市场营销课程教改目标。在我国的发展和建设当中,职业教育占据重要位置。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新型社会市场输入合格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社会市场的繁荣,提升我国经济建设水平。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应该对其价值取向进行准确定位。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讲,他们是奔着未来就业的目的学习市场营销课程,希望通过市场营销课程的学习,以后能够找到一个好工作,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应该基于学生就业为向导。课程改革要以培养学生基本的营销技能为目的,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大胆交流,锻炼学生的市场营销基本技能,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二)注重能力培养,切实构建市场营销模块化教学模式。职业院校教育目标是与社会发展变革紧密相连的。因此,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应该密切结合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形势,以培养学生市场营销能力为根本,强化学生的市场营销能力,一步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所以,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必须认真做好教学计划,构建模块化教学模式,层次脉络清晰,按照预定目标循环渐进进行,从而一步步达到提高学生市场营销能力的目的。
(三)以学生为主体,不断革新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方法。新课改大力提倡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好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素质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从而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开展市场营销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活动。在对职业院校市场营销课程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采用多样化改革手段,一步步强化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技能。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程实践、讲座、案例分析等实践活动,根据学生特点兴趣爱好进行设计,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全身心投入其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能力,提高学生的市场营销技能。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市场的日渐繁荣,社会竞争愈演愈烈,新课改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职业教育必须紧跟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技能为目的;满足社会市场需求,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社会市场稳步向前发展。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树立创新教育理念,认真地做好教学计划;不断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及素养,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帮助学生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谭雪.市场营销理论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8.[2]孙颖慧.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职业能力研究[D].云南大学,2015.
第五篇:职业院校(范文模版)
职业院校课程改革有哪些内容:
课程模式是课程改革中的更深入更具体的层面。在课程改革进程中,源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实际情况的“宽基础、活模块”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只取得“宽基础、活模块”这样的课程结构成果还远远不够,必须在此基础上,注入课程模式的改革内容。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忽视了实践性教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能动作用;学科间相互独立,不利于课程整体优化等。
新时期需要更多有能力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因而把实践、创业课程应用于教学中是中职学校进行的改革方向之一。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它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心理素质和创业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就业指导和创业课程,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经营、管理、法律等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与创业实践,并通过就业指导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业意识,职教课程改革目标就是要逐步完成知识型到技能型,再到创业型的转化。
职业教育对多数学生来讲仍然是一种就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特色就是技能训练,虽然知识经济发展对知识要求越来越多,对学生智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操作性技能似乎比过去强调得少一些了,但是技能训练的特色在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职业教育中还是很重要的。忽视了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职业教育就缺乏生命力。
职业院校课程改革中的实践
纵观我国职业教育在这些年中的发展,职业教育翻开了崭新的篇章。职业院校在课程改革中做出的种种实践与努力是这一现象的直接推动力,造就了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课程改革的实践主要由以下几方面:
1.模块课程
模块课程是在学习CBE能力本位课程基础上形成的课程开发模式。它将职业分析所归纳出的技能点和知识点分别加以组合,构建了理论模块和实践模块,并注意到了实践的重要性,把实践提高到与理论并行甚至高于理论的地位。然而,模块课程是一种“做加法”的思想。希望用理论模块实现知识的存储,认为传授知识后学生就能应对实践,结果学生不清楚知识与实践之间存在的关系。由此,很多教师、优秀的研究工作者开始对模块课程进行改革,“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范例。它首先提供一个宽泛的工具基础、人文基础等,然后在上面叠加相应的不同职业方向模块,这一课程模式在北京、宁波等地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正是在学习和借鉴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国自己的创新和发明,在今天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2.项目课程
项目课程的改革与试验是率先在中职学校中开展的,其宗旨是力图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项目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其主要特征在于,以项目为参照点贯穿整个课程内容,让学生在以项目为载体所设计的综合化情境中学习完成完整的工作过程,并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它是师生通过
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既是一种课程形态,又是一种教学方法。项目课程把理论和实践加以整合,通过一个个具体项目实现了职业教育满足社会需求的目标,做得非常成功。不仅在中职,而且逐渐延伸到高职,像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机电职业学院等都取得了许多成果。
项目课程比较强调工作过程的整体性,在一种完整的综合的行动中思考和学习。无论要解决的问题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如何,都要完成“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评估反馈”这一完整过程。项目课程的这一特性,符合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但是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就是没有做到系统化,往往只能做到经验层面的能力培养。
3.任务引领型课程
任务引领性课程是指在职业教育中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又称为“任务驱动”或“任务先导”。其基本含义是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基本思路是用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发展综合职业能力。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所获得的产品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通过完成典型产品或服务来获得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以职业活动为单元组织学,不求理论的系统性,只求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4.行动体系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近年来,我国学者热衷研究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特别是“学习领域”课程所提出的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与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吸收了模块课程灵活性、项目课程一体化的特长,并力图在此基础上实现从经验层面向策略层面的能力发展,关注如何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重视人的个性需求,关注如何在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大目标下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教育的本质属性问题
职业院校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的“度”的把握问题
“改革”即创新,课程改革就是对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传授方式和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创新的过程,包含“继承”和“创造”两个方面的内容。不同学校课程创新也因培养对象、区域位置、学校条件等因素有所区别。然而,不少中职校在课程改革时,创新的“度”的把握上并不准确。一种情况是,存在“拿来”或“拼接”现象,不是你借鉴我,就是我借鉴你,或者是人云亦云,创新的成分少得可怜。课程即使作了些改革,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本质上并没有太多改变,“颠覆性”的东西不多。另一种情况是,一些传统的优秀成果被“创新”掉了,一些课程改革后已是面目全非。究其原因,一是职业学校职能部门调控力度不大,对课程改革的监督、评价机制没有形成,职业教育研究部门参与课程改革的机制也没有形成。这种情况往往易使课程改革流于形式,忽视实效,有时甚至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二是职业学校投入课程改革的经费普遍严重不足。职业学校即使有点经费往往用于实验实习设备的投入上或者用于一些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上,用于课程改革方面几乎没有。
在创新的“度”的把握上,主要要做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转变观念,明确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目标和意义;二是学校要建立程改革的专项基金,保证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对优秀的课程改革成果,学校要给予鼓励、推广;
三是减轻或免去参加课程改革老师的课业负担,让老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课程改革中去;四是成立以地级市为单位的课程改革指导和督查机构,有计划组织教师或企业人员开展企业考察、研讨等活动,保证课程改革机制能科学运行。
二、课改的整体、发展意识问题
课程改革是一个自上而下开发过程。课程开发一般是按市场调研、就业岗位分析、编制培训计划、编制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和教法到课程评价等基本流程进行的。同时,课程改革也是一个不断完善过程。它又从课程评价中找出改革过程中存在问题和不足,再对相关环节进行必要的补充、删除和修正,如此往复。然而,职业学校对课程改革普遍未形成全局观和发展观,整体、发展意识不强。具体表现在,重视单一课程的编写,忽视专业内各课程间的联系。虽然一些学校出了许多课改教材,但其在内容深浅、编写风格、课程之间知识点衔接等方面并没有表现出相联系的特点;重视课程的编写,忽视课程开发前期准备;重视课程改革首次成果,忽视对改革成果实践和评价以及再实践和再评价。
要形成课程改革整体、发展意识,一是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是职业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最重要的环节,是职业学校做强、做优第一要素,是整个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因为职业教育课程承载着职业教育思想及其教学观念,反映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体现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职业教育的活动方式和教育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成长;二是要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认识到课程改革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无限往复过程。
三、课程开发理论应用问题
目前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开发方法,一种是加拿大的“DACUM方法”;另一种是以德国著名的职业教育专家Rauner教授为代表的“工作任务分析法”。然而,这些方法并不是万能的。如DACUM方法,它在很大程度上是改善了职业教育内容脱离生产实际的问题。但这种方法本身也存在着致命的弱点:一是忽视了人类劳动的整体特性和经验成分;二是缺乏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组合方式的理论依据。事实上,我们在应用课程开发理论进行课程改革时,往往会受到传统惯性思维影响,进入一种误区,即“一刀切”现象,生搬硬套课程开发理论。当今,职业学校风行用“项目教学法”编写教程。虽然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范围很广,但在不同的类型的教育中项目教学法具有不同的含义。职业教育课程中的“项目”指的应当是相对独立的、客观存在的、相对完整的工作任务,这一工作任务要求制作出符合特定标准的产品。“钳工”、“车工”、“PLC”等实践性较强的教程采用此法编写,无可厚非,将“**概论”或一些基础课程也引进了“项目教学法”,笔者认为实在不妥。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们对课程改革理论缺少系统学习,过分依赖某理论的功能。
为避免在应用课程理论时,采取“一刀切”现象,首先,要对目前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比较研究,把这些课程开发方法的理论基础、具体的操作程序等研究清楚,这样有助于我们能有效地选择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符合具体课程特点的课程开发方法。其次,加强对教师进行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与方法方面的培训,使他们中的优秀者能成为课程开发的专家,并能引导高级技术工人一起进行课程开发。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对课程中的各种问题最了解,最有发言权,因此教师的课程开发技术与水平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质量。
四、传授方法和评价方法的开发问题
课程即课业的进程。课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它根据社会与学校的培训目标,规定了一定的应教和应学的内容;二是对这些内容进行设计、安排和实施的全过程。课程改革成果中,不仅要说明“讲什么”、“做什么”,还要说明“怎样做”、“如何做”、“做得怎样”等问题。德国职业教育课程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也是这一点,它较好地解决了为什么而学的问题、从哪里学的问题、怎样学的问题以及如何评价的问题。笔者认为,课程教材改革特别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指导,课程方法开发应与内容开发同步进行。职教的教材编写,要力改陈弊,使编写的教材让学生能看懂、能研习,使学生学习后,不只是得到必须的科学知识,而且要获得宝贵的学习研究方法。这样做,从根本上讲,就是尊重学生认识主体的地位,发挥他们作为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样做,还可以使教师在更高、更深入、更全面的层面上对学生进行启发指导,使学生有更大收获。然而,在现实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往往更加偏重于对内容改革,新知识、新技术等体现也不少,却忽视课程实施和评价的开发。
解决该问题方法,关键是职业学校应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并尽快地将研究成果去接受实践检验,创造出属于中国特色或地区特色或学校特色的“双元制”或“教学工厂”。
五、课程“校本”特性问题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校本课程开发从其本质上说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在学校一级对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所有活动。提倡课程改革的“校本”特性,至少有以下几方面好处:1.教师能积极参与;2.充分考虑本校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3.适应学校的主客观条件及其所处社区的经济与文化水平;4.凸现学校自身特色。具体地说,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校本”特性体现在如何处理好教师与课程、学生与课程以及硬件设施与课程的关系。哪一方面关系处理不好,课程就不具备“校本”特性。某学校在进行数控课程改革时,大量篇幅介绍“法那可”系统,但学校设备的主流系统却使用“华中”系统。这固然是个比较特殊例子,但却暴露出我们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忽视“校本”特性,忽视正确处理教师、设施、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关系。
强化课程开发的校本”特性关键在于课程开发教师,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要熟悉学校实验实习设施、要熟悉本地区企业用人规格等。
六、课程开发队伍建设问题
前面已经提到课程改革是艰巨的和复杂的,在改革过程中还需要解决许多具体的问题与矛盾,因此,不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课程开发队伍是难以完成这一工程。而现实情况是,不少学校很不注重课程开发团队建设,开发队伍的建设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结构不够合理,不仅参与的人数不多,又缺少企业技术人员参与以及相关研究部门的指导,因而,学校课程开发能力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