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的暂行规定
加强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的暂行规定
(经2003年3月27日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
发布时间:2003-09-24 16:41:36
为充分发挥诉讼调解在民事审判中的作用,规范诉讼调解活动,提高审判效率,降低诉讼成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和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结合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人民法院的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经过自愿、平等协商,或者经承办法官及合议庭其他成员的劝解和疏导,达成协议,经人民法院认可后终结诉讼程序的活动。
第二条 民事调解活动的目的,是为双方当事人的讼争找到“双赢”的解决方案,或敦促当事人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协议,以恢复和发展双方之间原有的业务关系、合作关系,以及促进家庭与社会关系的和睦与稳定。
第三条 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自愿原则。调解程序可以因当事人提出申请而开始,也可以由法官依职权主动征求当事人意见,取得当事人同意后开始。如果当事人对调解有疑虑,法官可以做必要的解释和说服工作,但不得强迫其进行调解。
法官依职权启动调解程序时,应告知当事人调解的法律效力,即生效调解书或调解笔录与法院生效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并可以作为法院强制执行的根据。
(二)合法原则。调解的方式、步骤、调解书的送达都应当符合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利益或第三人的合法利益,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三)效率原则。调解不成,应及时判决,不得久调不决。
(四)公正原则。依法保护债权人和受侵害方的合法权益,不得因调解而损害法律知识较少,诉讼能力较低的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 下列民事案件不适用调解:
(一)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业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
(二)涉及追缴、罚款的确认经济合同无效的案件;
(三)有严重违法活动,需要给予经济制裁的经济纠纷案件。
(四)涉及侵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第三人利益案件。
第五条 下列民事案件,应当着重调解,必要时应邀请有关单位、组织和个人协助进行调解:
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案件;
案情复杂、当事人情绪对立,径行下判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案件;
涉及多数群众的切身利益,解决的问题需要人民政府或者职能部门协调的案件;
集团诉讼或人数较多的共同诉讼案件;
有重大影响,引起多方关注的案件;
涉及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案件;
其他不宜径行判决的案件。
对以上类型案件,调解不成需要判决的,下判前要妥善做好当事人的疏导工作,必要时应向有关组织或单位发出司法建议。
第六条 调解活动可以由合议庭主持,也可以由承办法官代表合议庭主持。
第七条 调解活动可以在被告(被上诉人)应诉答辩后,开庭审理之前进行,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结束后进行。在开庭审理之前,法官应当对双方当事人提交的诉讼材料进行认真的审查。对于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的案件, 或者经过证据交换程序后,争议的事实已查清的案件,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可直接进行调解。
在开庭审理中,经过法庭调查和辩论,如果争议的案件事实已明晰,经当事人同意,可以当庭进行调解,也可以在休庭后进行调解。
第八条 调解活动一般应在审判场所进行,如有必要也可以在当事人的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所在的社区或村民委员会,当事人所在的单位、以及纠纷发生地进行。
第九条 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用简便方式通知当事人、证人到庭。
第十条 基层法院可以请人民调解组织协助调解工作。
第十一条 调解活动可以在双方当事人均在场时进行,也可以由法官分别做当事人工作,使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的和解协议。
第十二条 调解活动可以由当事人本人参加,也可以由其特别授权的委托代理人参加。
离婚案件的当事人确有困难不能参加调解的,除本人不能表达意志的以外,应向法院提交书面调解意见。无行为能力人的离婚案件,可以由法定代理人参加调解,法定代理人如果与对方达成调解协议,又要求法院以判决书确认调解协议内容的,法院可以根据协议内容制作判决书。
第十三条 当事人为达成调解或和解目的作出的妥协所涉及的对案件事实的认可,不能在其后的诉讼中作为对其不利的证据。
第十四条 在二审中发现原判决遗漏诉讼当事人的,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原则通知被遗漏的当事人参加诉讼,予以
调解;调解不成的,发回原审法院重审。
第十五条 二审中发现原判决漏判诉讼请求的,可以予以调解;调解不成的,发回重审。
第十六条 二审中原审原告增加诉讼请求或原审被告提出反诉的,人民法院可就此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
第十七条 一审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一方当事人上诉后,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应当判决离婚的,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与子女抚养、财产问题一并调解,调解不成的,发回重审。
第十八条 法官在做调解工作时,应善于抓住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和根源,找到双方的利益共同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当事人的法律意识和诉讼风险、执行风险意识。
第十九条 调解时,可以先由双方当事人分别提出调解方案,必要时合议庭或承办法官可以根据双方当事人的请求提出调解方案,供双方当事人参考,也可以先分别征询双方当事人意见后进行调解。
第二十条 调解达成协议后,双方当事人应当在调解协议上签名或盖章,人民法院依据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第二十一条 下列案件调解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不制作调解书,但应将调解协议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
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
已履行完毕的案件;
第二十二条 调解书应简洁明了。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一般写明案号、当事人自然情况、案由、调解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即可;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的调解书,由首部、主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一)首部应写明制作调解书的法院,案件的编号,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的基本情况,案由和主持调解的合议庭组成人员。
(二)主文由案件事实和调解结果两部分构成。
1、案件事实部分。应简要写明:原告(上诉人)的诉讼请求及理由,被告(被上诉人)的答辩主张和理由。法院查明的案件事实。
2、结果部分。写明调解协议的主文,该内容要具体、明确,以免执行调解书时出现歧义。双方协议内容约定诉讼费用负担的,应将负担方式写在调解主文中。双方就诉讼费用未达成协议的,可由法院决定诉讼费用分担方式,应将此内容写在主文之外。调解协议已履行完毕,当事人要求制作调解书的,应将履行完毕的内容在主文中注明。
(三)尾部由主持调解的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写明制作调解书的时间,加盖法院的公章。
第二十三条 调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时,应告知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调解书可以
同时送达双方当事人,也可以分别送达。
第二十四条 调解书不能同时送达双方当事人的,应以后收到调解书的当事人签收的日期为调解书生效日期。第二十五条 调解书生效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调解书不生效。法院应及时通过诉讼程序作出判决。
调解书生效后,一方当事人反悔的,应告知当事人就此案不得提出上诉或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向同一被告再次提起诉讼;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如果有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调解协议的内容违法,必须通过再审程序撤销或变更。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如有与法律规定和上级法院要求不一致的,以法律规定和上级法院要求为准。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由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自2003年 4 月 1 日起施行。
〖关闭窗口〗
法院改革 | 执行工作 | 开庭排期 | 优秀文书 | 审判结果 | 办案手记 | 法官随笔 | 有问必答 | 留言板 |
中国法院网制作维护,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第二篇:民事诉讼调解工作调研报告
本文作者:王丹 好范文原创投稿
关于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的调研
王 丹
民事诉讼中的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和义务,在法院审判组织的主持下,通过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民事争议的活动和结案方式。从我国几十年的司法实践来看,它对于及时、有效地解决民事纠纷,提高办案效率、减少诉讼成本,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法院调解制度再一次被提到了重要位置,通过调解审结案件,对于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发展第一要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民事诉讼中调解工作的基本做法:
与判决相比,调解结案的好处在于:
1、直达诉争双方的思想根源解决矛盾纠纷。由于许多民事案件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单纯的财产关系,而且还涉及当事人的人身关系和情感世界,因此,用判决的方式很难更好地解决这类纠纷。调解能很好地抓住当事人之间矛盾症结,既能从事实上又能从思想上、心理上彻底解决这类问题。
2、案件调解结案后无须启动二审程序,当事人一般也没有提起申诉,很少启动再审程序,对调解所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大多能自觉地履行从而减少执行案件数量,减轻执行环节的压力,这样既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也有利于人民法院提高案件的审判效率。
3、诉讼中的调解,尤其是庭前调解制度的实行,简化了繁琐的诉讼程序,及时开展调解,提前解决纠纷,这样减少了诉讼环节,避免了诉讼资源的浪费。采取调解方式审结案件,不但能提高办案效率,及时有效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还能防止各种不稳定因素的产生,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由于民事诉讼调解具有诸多优越性,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具有的巨大功能作用,受到了民事诉讼当事人和法官们都乐于接受的一种纠纷解决方式,在民事诉讼制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民事诉讼调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上存在片面性。首先,对民事诉讼调解的地位认识片面。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推进,着重对庭审方式进行改革,强化庭审功能,强调当庭宣判率,从而制约了法官在庭前、庭审、庭后调解,削弱了法官的调解意识,导致部份法官不再重视调解,而过于热衷于裁判权的行使,甚至简单采取“一判了事”的方式结案。
(二)工作上存在敷衍性。
由于对调解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份法官对调解工作采取敷衍的方法,因调解工作法官需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而做了大量工作不一定达到预期目的,费工费力,有时甚至出力不讨好,不如判决结案简单明了,所以,调解与否并不重要,只要当事人一方不同意调解,便顺水推舟不再作调解工作,导致调解流于形式。
(三)方法上存在单一性。
有些法官对民事案件的调解,只是在走程序,在庭审中征询当事人意见,若双方当事人同意调解,则由当事人自行协商,协商不成即终止调解;若一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便终止调解;法官不注重说服教育,摆事实、讲道理、分清是非,阐述有关法律规定,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不能充分发挥法官调解案件的能动作用,只是被动的简单应付了事。
(四)督导上存在软弱性。
从法院督导职能上看,对民事诉讼调解的督导没有过硬的措施,一是没有建立起规范的调解工作运行机制,使调解工作存在任意性;二是没有硬性的监督措施,对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的督导没有形成制度化、责任化、指标化,对民事诉讼调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追究承办人,顺应了审判人员不愿作调解的心理,也是导致调解工作弱化的重要原因。
(五)当事人方面的原因,导致调解的难度加大。
随着法律知识的日渐普及,受当事人对诉讼的期待过高,有的缺乏理性判断的能力和对诉讼成本的核算,对司法公正,尤其是对法官调解动机的怀疑,及欲通过关系影响司法的意图、矛盾激化状况下与对方鱼死网破的决心,以及通过诉讼拖延时间,以达到某种目的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致使案件调解难度增大,调解结案率降低。
(六)律师介入的原因,使调解的机率降低
案件中有律师代理,一方面有的律师能够配合法官,正确引导当事人行使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此种情况下,能够增大调解成功的机会。但由于律师代理往往替代了当事人本人的参加,而他们往往又没有真正的调解权限和调解动机,因为律师比当事人更关心法律问题,更追求官司的输赢结果,更不在乎诉讼的风险和成本;律师对法律的解释和判决的预测经常会给当事人以不十分确切的期待或盲目的乐观,而当事人往往又对律师的作用过分相信。此外,当事人甚至把请律师本身也作为增加对峙实力的武器之一,也是刺激当事人期待诉讼高回报的因素之一。
三、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建立完备的调解制度体系,法院调解作为人民法院处理案件的一种形式,应当有相应的法律条文来
第三篇:民事诉讼调解工作调研报告
民事诉讼中的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和义务,在法院审判组织的主持下,通过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民事争议的活动和结案方式。从我国几十年的司法实践来看,它对于及时、有效地解决民事纠纷,提高办案效率、减少诉讼成本,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法院调解制度再一次被提到了重要位置,通过调解审结案件,对于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发展第一要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民事诉讼中调解工作的基本做法:
与判决相比,调解结案的好处在于:
1、直达诉争双方的思想根源解决矛盾纠纷。由于许多民事案件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单纯的财产关系,而且还涉及当事人的人身关系和情感世界,因此,用判决的方式很难更好地解决这类纠纷。调解能很好地抓住当事人之间矛盾症结,既能从事实上又能从思想上、心理上彻底解决这类问题。
2、案件调解结案后无须启动二审程序,当事人一般也没有提起申诉,很少启动再审程序,对调解所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大多能自觉地履行从而减少执行案件数量,减轻执行环节的压力,这样既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也有利于人民法院提高案件的审判效率。
3、诉讼中的调解,尤其是庭前调解制度的实行,简化了繁琐的诉讼程序,及时开展调解,提前解决纠纷,这样减少了诉讼环节,避免了诉讼资源的浪费。采取调解方式审结案件,不但能提高办案效率,及时有效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还能防止各种不稳定因素的产生,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由于民事诉讼调解具有诸多优越性,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具有的巨大功能作用,受到了民事诉讼当事人和法官们都乐于接受的一种纠纷解决方式,在民事诉讼制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民事诉讼调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上存在片面性。首先,对民事诉讼调解的地位认识片面。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推进,着重对庭审方式进行改革,强化庭审功能,强调当庭宣判率,从而制约了法官在庭前、庭审、庭后调解,削弱了法官的调解意识,导致部份法官不再重视调解,而过于热衷于裁判权的行使,甚至简单采取“一判了事”的方式结案。
(二)工作上存在敷衍性。
由于对调解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份法官对调解工作采取敷衍的方法,因调解工作法官需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而做了大量工作不一定达到预期目的,费工费力,有时甚至出力不讨好,不如判决结案简单明了,所以,调解与否并不重要,只要当事人一方不同意调解,便顺水推舟不再作调解工作,导致调解流于形式。
(三)方法上存在单一性。
有些法官对民事案件的调解,只是在走程序,在庭审中征询当事人意见,若双方当事人同意调解,则由当事人自行协商,协商不成即终止调解;若一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便终止调解;法官不注重说服教育,摆事实、讲道理、分清是非,阐述有关法律规定,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不能充分发挥法官调解案件的能动作用,只是被动的简单应付了事。
(四)督导上存在软弱性。
从法院督导职能上看,对民事诉讼调解的督导没有过硬的措施,一是没有建立起规范的调解工作运行机制,使调解工作存在任意性;二是没有硬性的监督措施,对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的督导没有形成制度化、责任化、指标化,对民事诉讼调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追究承办人,顺应了审判人员不愿作调解的心理,也是导致调解工作弱化的重要原因。
(五)当事人方面的原因,导致调解的难度加大。
随着法律知识的日渐普及,受当事人对诉讼的期待过高,有的缺乏理性判断的能力和对诉讼成本的核算,对司法公正,尤其是对法官调解动机的怀疑,及欲通过关系影响司法的意图、矛盾激化状况下与对方鱼死网破的决心,以及通过诉讼拖延时间,以达到某种目的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致使案件调解难度增大,调解结案率降低。
(六)律师介入的原因,使调解的机率降低
案件中有律师代理,一方面有的律师能够配合法官,正确引导当事人行使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此种情况下,能够增大调解成功的机会。但由于律师代理往往替代了当事人本人的参加,而他们往往又没有真正的调解权限和调解动机,因为律师比当事人更关心法律问题,更追求官司的输赢结果,更不在乎诉讼的风险和成本;律师对法律的解释和判决的预测经常会给当事人以不十分确切的期待或盲目的乐观,而当事人往往又对律师的作用过分相信。此外,当事人甚至把请律师本身也作为增加对峙实力的武器之一,也是刺激当事人期待诉讼高回报的因素之一。
三、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建立完备的调解制度体系,法院调解作为人民法院处理案件的一种形式,应当有相应的法律条文来规定,这些条文构成法院调解制度体系。我国现行民诉法关于法院调解的规定以及最高院出台的《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也可以说构成了一个体系,但是,从构建和谐稳定的小康社会的高度来要求,还可以对现行的法院调解制度作进一步的完善,在立法中明确规定调解是民事案件的必经程序。这一点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在美国百分之九十的案件未到开庭阶段,即在庭前准备阶段解决,把调解程序与阶段充分扩展,实行调审分离与即时调解。实行在起诉送达阶段由立案法官“送达调”,在举证、询问阶段由法官“答辩调”,在庭审前准备阶段的“即时调”,在交换证据时的“听证调”与在庭审阶段的“庭审调”五调结合,完备调解体系。
2、界定法院调解案件的范围,如前所述,并非所有民事案件都适用调解。法院可调解案件范围应排除以下几种案件:
1、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
2、适用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审理的案件;
3、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
4、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合法权益的案件;
5、无效的民事行为需要予以追缴或民事制裁的案件。
3、规范调解方式,我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解释并未规定法院调解应采用的方式。实践中最为流行的则是所谓“背对背”的调解方式,即法官与当事人各自协商,在双方之间穿针引线,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的意见。我们还应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经验,对调解的方式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加以原则性的规范,以有助于双方当事人的自由协商并达成协议,法官不应发表个人意见让各方当事人接受,法官可以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当事人的请求作出评价,并帮助他们了解诉讼中潜在的有利点和不利点,以促使当事人达成调解。
4、处理好久调不决与审判效率的关系,规定调解期限
强调调解不能只重调解,强调调解是强调调解的自愿性,而不是强调调解的结案方式的比例,必须改变审判实务中出现的以劝压调、以拖压调、以判压调、以诱压调,久调不决等违反自愿原则的操作。调解不成或者双方没有调解诚意,应及时判决,提高审判效率,从而避免久调不决的现象。
5、对调解悔约的,加大惩戒力度,确保调解协议的履行
针对目前存在的当事人一方并不真心调解,而借调解之机让对方当事人做重大让步,以降低标的额,而后仍不履行,另一方再申请执行只能以重大让步以后生效的调解书数额进行的情况,建议在调解协议中强制加上“如不履行协议,将……”的惩戒条款,以禁止恶意调解行为,保护当事人利益。
第四篇:论民事诉讼调解制度
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在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根据双方当事人自愿合法的原则,促使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协商解决的制度。它不是对抗性的,也不是权威压制或者违背 法律 意识的“和稀泥”式,而应当是当事人意识自治的,尊重当事人的意识自治应当是 现代 调解制度的核心理念。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做好民事诉讼调解工作,对于及时化解矛盾,促进 社会 交易的正常流转,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民事诉讼法》第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这说明法律赋予法院在审理案件中对案件进行调解,争取用最和平的、不激化矛盾的方式解决纠纷,为创造和谐社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起源和 发展 中国 的调解文化源远流长,运用调解来解决民事纠纷,在中国古代由来已久。在西周和东周时期的铜器铭文中便记载了不少调解。发展至明清时期,调解已成为常用的基本手段。调解在解决民事纠纷方面发挥着其他争议解决方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的紧密联系,古代 经济 发展程度的局限,由于古代诉讼制度的局限,古代诉讼制度所造成的官僚化倾向和诉讼给当事人带来的不便,民众对调解具有相当程度的亲和力。专制国家的民事纠纷的解决也逐渐借鉴民间解决纠纷的方式,使调解逐渐成为一种法律化的解决 问题 的 方法。调解制度作为解决纠纷的一种机制,是中国固有的传统,更是被视为法院行使审判权的一种方式,在民事诉讼制度中占有重要位置。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体制改革,在 政治 上,从高度集权型走向民主化,在经济上,从计划型走向市场经济化,随着社会价值的多元化、社会结构的分散化和社会关系的契约化,不仅有限的司法资源已不堪日益膨胀的纠纷所带来的重负,更由于当事人主体意识的觉醒,使现行调解制度已无法面对社会对于纠纷解决的公正和效率的要求,这必然要求调整和重构我国法院的调解制度。在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过程中,针对以前调解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整清思路,沿着方向进行改革,有些学者提出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理论,更有甚者提出取消法院调解制度。但是,从国外的民事司法改革的情况来看,当今世界各国纷纷扩张调解机制,谋求纠纷解决的多元化,积极促进和解,这已成为不少国家进行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苏力先生指出“中国的法治之路必须注重利用中国的本土资源,注重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和实际”。因此,我国在寻找现代法律制度时不应放弃自己的遗产,不应当抛弃调解制度,而应当对传统调解制度进行创造性的改革,充分发挥调解制度的自由和效率的价值地位。而在重构调解制度的同时,先了解一下我国调解制度,研究 调解制度形成的文化背景和经济基础,并 分析 现行调解制度的弊端,借鉴国外的相关制度,剔除制度之糟粕,吸收西方现代法律文明之精华,不断完善我国民事诉讼的调解制度。
二、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优越性
1、诉讼调解制度的价值利益诉讼调解制度的价值利益体现在诉讼当事人和人民法院不拘泥于通常的诉讼程序,可以简化流转环节,降低诉讼成本。加上它便利、效率的功能优势,使得案件的审结具有迅速和便利的特点,能够相对低廉和简便地解决纠纷,当事人能以较低的代价获得较大的利益。它适合于特定的社会关系、特定主体和特定纠纷的解决,能以常识化的运作程序消除诉讼程序给当事人带来的理解困难,以通情达理的对话和非对抗的斡旋缓和当事人之间的对立,既着眼于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现实纠纷,又放眼其未来的合作与和睦相处;它不局限于当事人现有的诉讼请求,可以就请求之外的 内容 进行调解,当事人能达成一个比诉讼请求更为广泛的调解协议,尤其是在处理 农村 各类纠纷时更是如此,这是判决所无法比拟的。在某中程度上,调解所达到的社会效果好于审判达到的效果。诉讼调解还能充分体现了当事人对自己民事权利的自主、自由的处分。在调解协议达成的过程中,法官不能将自己认为正确的解决方案强加给当事人,当事人有同意或拒绝这种解决方案的权利。诉讼调解还能弥补法律适用中的不足,使当事人根据自主和自律原则选择适用的规范,如交易习惯、地方惯例、行业习惯等解决纠纷,在“法律的阴影下”协商和妥协,并可能实现双赢的结果,体现了自认的效益最大化和自治的价值取向。
2、有利于化解人民法院对日益增多案件的审判压力为了提高办案效率、化解压力,充分运用诉讼调解制度的便利、效率的功能优势就成为民事审判工作的重要手段。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加强了对诉讼调解工作的指导,提高诉讼调解水平,制定了《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指导各级人民法院按照“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要求,不断提高诉讼调解水平。各级人民法院审结的各类民事案件中,诉讼调解结案的案件占大多数,特别是基层法院。诉讼调解制度正在发挥巨大的作用,弥补了判决所无法实现的功能优势,降低了诉讼成本,缓和了社会矛盾,很好的实现了人民法院办案所体现的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也大大的减轻了人民法院的审判压力。
三、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弊端民事诉讼调解在本质上是一种以合意为核心要素的解决纠纷的方式,这种合意是私法上意思自治原则在纠纷解决领域的延伸,与审判相比,贯彻的是一种当事人主义。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长期以来在维护社会安定和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现行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开始日益显现其诸多弊端,严重制约了我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其中,作为指导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根本,调解立法原则与调解制度在实施中存在的冲突是其弊端的根源。
1、合法原则与民事诉讼调解之间的冲突程序上合法是民事诉讼调解有效的前提条件,它既包括程序性合法也包括实体性合法。所谓的程序性合法,是指在调解的过程中应当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要求;实体性合法是指在调解协议的内容上必须符合实体法的规定。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调解贯穿于审判程序的全过程,也就是说,可以在审判程序的任何一个阶段进行。但这同时也就意味着调解并没有独立的程序,因此,民事诉讼调解具有非程序化的倾向,这给法官提供了过大的任意空间,产生了如下一些问题:法官过分依赖调解结案,导致案件反复调解、久调不决、诉讼效率低下;法官的双重身份,使其具有潜在的强制力,容易造成人情案、关系案,甚至可能侵犯当事人权利;调解的生效以当事人最后签收调解书为要件,因此只要在签收调解书前一方当事人反悔,调解协议就归于失效。而调解在本质上是属于一种契约,既然达成调解协议,契约生效,就没有理由反悔,否则就构成违约。所以,这种做法也与我国民法通则及合同法的规定所冲突。另一方面,实体上的合法,更是与民事诉讼调解具有的合意解决纠纷的性质不相适应。因为“民事诉讼调解所解决的合理性,并非来源于用法律而形成的解决方案,而是来源于当事人双方对调解方案的认同”。如果在法院调解过程中同判决一样坚持同样的实体合法标准。那么有可能会在相当多的场合上,恐怕当事人之间是无法达成协议的。合意的形成过程,是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对自己实体权利处分的基础上而通过协商达成的,属于私法行为。只要是不为法律所禁止,即为合法。
2、自愿原则与民事诉讼调解之间的冲突我国民事诉讼将自愿原则处于调解原则的核心位置,它是法院调解制度能否健康发展,能否真正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自愿原则在实践中体现为程序上的自愿和实体上的自愿两层含义。在程序上,首先,这种自愿原则体现为当事人同意人民法院以调解来解决纠纷或者主动向人民法院申请用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然而,在我国的民事诉讼调解过程中,法官担任着调解人和裁决者的双重角色,且 目前,一些法院仍存在着追求结案率的现象,对错案追究责任等因素,这样,法官为了追求结案率和避免追究错案的责任等多方面的考虑,便会选择结案快、风险小、可规避法律问题又省时省力的调解诉讼模式。而当事人即使不愿进行调解,一般最终还是会接受,毕竟,现在的调解者就是将来的裁判者,若不选择调解,可能会得到比调解更不利的判决结果。其次,在自愿原则的支配下,当事人可在任意诉讼阶段提出要求调解,一旦进入调解程序,势必将中断原来的诉讼活动,这样便容易产生调解的任意启动,导致案件的诉讼程序缺乏连贯性,给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带来负面的 影响。在实体上,这种自愿原则应该体现为当事人双方在人民法院调解达成的协议必须是互谅互让、自愿协商的结果。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经常会利用其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向当事人施加压力,促使调解成功。这样就容易产生强制合意,在这种因素下达成的协议虽然也是当事人同意的,但并非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体现,无法真实的反映当事人的自愿原则。
第五篇:民事诉讼、调解被告方授权委托书
授权委托书
南京市鼓楼区中级人民法院:
委托人姓名:身份证号: 受托人姓名:身份证号: 受托人姓名:身份证号:
现委托上列受托人在我与民事纠纷一案中,作为我的被告代理人。
代理权限包括:代理起诉、出庭质证、辨认、进行和解,提起反诉等相关一切事宜。委托期限延续至该案有效诉讼终止。
委托人:受托人:
2013年3月10日2013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