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农村教育现状及农村教师心态的调研报告
一、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调研主要参考题目
1.关于农村教育现状及农村教师心态的调研报告
2.当代城市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
3.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4.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5.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与研究
6.当前人们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与研究
7.城市社区服务问题调查与研究
8.基层民主建设状况调查(重点调查村民委员会制度、居民委员会制度或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状况)。
9.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与研究
10.妇女地位调查研究
11.目前职业的社会声望调查研究。
12.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指数调查与分析
13.城乡贫富差距的调查
14.非城镇人口的医疗保障体系现状及分析
15.新城镇医疗改革成效及问题研究。
16.城市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及心态调查。
17.民营企业的发展经验或制度障碍。
18.国际性金融危机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研究
19.某地特色旅游发展现状
20.失地农民或城镇拆迁户生存状况调查
21.城市大拆迁及其带来的问题调查与研究
2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先进文化问题研究。
24.新兴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较量与融合25.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调查。
26.中国传统文化或某地民风民俗文化调研
27.宗教等民间信仰调查与分析
28.区域性婚礼文化的差异
29.地震灾区重建的法律体制与经济规模的调研报告
30.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及可持续发展状况调研
31.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开发有效配置的调研
32.当前体育教育教学模式的优点与弊端
33.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
34.农村社会保障现状的调查与探索。
35.村民自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6.关于农民工子女的生活环境问题调查
37.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现状及研究
38.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征对在学校表现的影响
39.留守儿童学习行为(或交往行为、道德行为)的调查报告
40.留守儿童安全问题调查报告
41、某地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情况调查分析
42、留守儿童家庭(学校)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43、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调查与分析
44、当代中国农村家庭结构与功能变迁调查
45、关于农民民主法制意识的调查报告——以XX市(县/镇/乡/村)周边农村为例
46、农村居民健康状况调查
47、农民工生活、工作、健康状况调查。
48、农民工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调研。
49、农民工返乡创业状况及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50、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问题研究。
51、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促进作用的调研
52、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研究
53.某地地域优势与投资环境问题的调研
54.你家所在村(或社区)人口老龄化及养老方式情况调研》
二、社会调查方法
如何做调查
(一)明确调查目标
(二)设计调查方案
一个完善的调查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2.1 调查目的要求
根据调查目标,在调查方案中列出本次调查的具体目的要求。
2.2 调查对象
2.3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是收集资料的依据,是为实现调查目标服务的,可根据调查的目的确定具体的调查内容。调查内容的确定要全面、具体,条理清晰、简练,避免面面俱到,内容过多,过于繁琐,避免把与调查目的无关的内容列入其中。
2.4 调查表
调查表是调查的基本工具,调查表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调查的质量。设计调查表要注意以下几点:(1)调查表的设计要与调查主题密切相关,重点突出,避免可有可无的问题;(2)调查表中的问题要容易让被调查者接受,避免出现被调查者不愿回答、或令被调查者难堪的问题;(3)调查表中的问题次序要条理清楚,顺理成章,符合逻辑顺序,一般可遵循容易回答的问题放在前面,较难回答的问题放在中间,敏感性问题放在最后,封闭式问题在前,开放式问题在后;(4)调查表的内容要简明、尽量使用简单、直接、无偏见的词汇,保证被调查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调查表。
2.5 调查地区范围
当在某一城市做调查时,调查范围应为整个城市,但由于调查样本数量有限,调查范围不可能遍及城市的每一个地方,一般可根据城市的人口分布情况,主要考虑人口特征中收入、文化程度等因素,在城市中划定若干个小范围调查区域,划分原则是使各区域内的综合情况与城市的总体情况分布一致,将总样本按比例分配到各个区域,在各个区域内实施访问调查。这样可相对缩小调查范围,减少实地访问工作量,提高调查工作效率,减少费用。
2.6 样本的投取
调查样本要在调查对象中抽取,由于调查对象分布范围较广,应制定一个抽样方案,以保证抽取的样本能反映总体情况。
(三)撰写调查报告阶段
三、调查报告格式
1.标题
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所谓单标题,就是一个标题。其中又有公文式标题和文章式标题两种。公文标题为“事由+文种”构成,如《浙江省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情况的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报告》。文章式标题,如《××市的校办企业》;其二是标明作者通过调查所得到的观点的标题,如《调整教育政策,增加教育投入》。所谓双标题,就是两个标题,即一个正题、一个副题。如《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县封山育林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2.导语
导语又称引言。它是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前言,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查的情况,或提出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常见的导语有: ①简介式导语。对调查的课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明的介绍; ②概括式导语。对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和分析的结论等)作概括的说明; ③交代式导语。即对课题产生的由来作简明的介绍和说明。
3.正文
正文是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主体。它对调查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叙述,对所做出的分析、综合进行议论,对调查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正文的结构有不同的框架。①根据逻辑关系安排材料的框架有: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这三种结构,以纵横式结构常为人们采用。②按照内容表达的层次组成的框架有:“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式结构,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的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报告;“成果--具体做法--经验”式结构,多用于介绍经验的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报告;“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结构,多用于揭露问题的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报告;“事件过程--事件性质结论--处理意见”式结构,多用于揭示案件是非的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也可按照以下模式:
——研究背景与概况
——调查对象
——调查方式
——调查内容
——研究的内容及结论
4.结尾
结尾的内容大多是调查者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结尾方式主要有补充式、深化式、建议式、激发式等。
5.落款
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落款要写明调查者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以及完稿时间。如果标题下面已注明调查者,则落款时可省略。
第二篇:关于农村教育现状及农村教师心态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教育现状及农村教师心态的调研报告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古到今,教师就是被人们称作“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崇高的职业为人们所敬仰。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汹涌澎湃,许许多多的教师对自己的职业 产生了一种审美疲劳和倦怠感,尽管大多数人把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可从我们的行为看与社会所期望的还有一段距离。教师也是人,有个人的生活空间和经验,有自己的情感和个性,具有发展的愿望和潜能,有自己的理解和创造能力,当然也就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健康”的因素。而农村 教育是四川教育的“重中之重。农村教师作为农村教育的主体,更值得关注。
现今,农村教育主要存在以下现状:
一、师资力量薄弱
农村教育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是中国教育的主要部份,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全国普及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实现程度,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农村教育中的主体――教师,身上担负着任重而道远的责任。然而,农村师资力量的薄弱却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有效的实施,而导致这一因素的直接原因有以下几点:
1、繁重的教学任务,超负荷的工作量
据调查,每位农村教师的周平均课时均在20节以上,平均每天要上四节课,如果是寄宿制的学校,算上早晚自习,一天上到7节课是很正常的事。有人说,短短几节课有什么,上了不就完了吗?可是很多人不懂几节课背后需要超出几节课几倍的备课、写教案。上完课还得有时间批改作业,研究学生,许多的教师真的是披星戴月的工作。繁重的工作不仅体现在上课时间上,中小学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大多数搞大量的机械作业,回家的家庭作业,教师还检查批改主。除却作业,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考试,考试好像成了体现教师工作价值的唯一方法。考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繁重工作的过程:出题、监考、看卷,分析,着实忙!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还包括对学生的管理。复杂的学生问题,让许多教师心理劳累不言而喻。沉重的心理负担无形延续着教师全天候的工作,这是其它任何一
个职业所不具备的,繁重的教学任务,超负荷的工作量,让许多教师都纷纷把目光投向城区学校,想尽一切法调动工作,好的教师都流向了城区学校,坚守的只有那一小部份人。
2、城乡教师教育待遇的不等,让农村师资流失
作为农村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超负荷工作量也许都不是问题的根本,待遇上的问题或许才是师资流失的重要原因。据了解,一个农村教师每月的工资就是工资卡上的钱,奖金什么的基本没有,一年下来,也领不了几个钱,而城区学校每个月加上课时津贴、班主任费等,每个月多领好几百元钱,农村学校的教师过教师节最多领100元,而城区学校最少就是500元。待遇上的差别,让许多教师都把前途放在城区,考调,调动等,想尽一切办法走向城区学校造农村师资大量流失。
二、硬件设施投入不足
目前的农村学校,教学软件上的资源相对是平稳的。然而,在硬件设施上,农村学校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许多学校没有多媒体设备,有的学校最多有几台录音机,音乐课上没有钢琴、风琴„„教师上音乐课就用嗓子干吼。体育课没有孩子玩的东西,上体育课就是学生自由活动的时候。而且,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大多数都是由班主任上的。配件设施投入不足是目前农村教育一个最普遍的现状。
三、“留守儿童”现象
90年代中后期,大批的农民工涌向城市,把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这些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孩子被称作“留守儿童”。农村教育的对象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教师有着无以言状的苦楚,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爷爷奶奶的教育观点与方法和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有着本质的冲突,更多的家长认为自己把孩子送到学校,一切责任就在学校了。他们不闻不管,一旦孩子有什么事,或者学习成绩不好,他们就会到学校吵闹,久而久之,矛盾就突显出来了,留守孩子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性格孤僻、偏执,难以沟通,目前,留守儿童现象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四、教师工资待遇低
据调查了解,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农村教师,每个月的工资不到500元,有的教师说,98年出来参加工作的时候,工资一个月只有285元,教了8年多的书,现在一个月的工资也不到700元,大部份的农村教师都是一个人的工资养活全家:上有老人要供养,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要抚养。人际交往也得要钱,这一个月的工资到了月中就见光了。有的教师说:“,农村 一个泥水匠一个月还1000多元呢?人家还不劳心。我们这样辛苦的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付出与回报的不成正比,让许多教师消极无奈,成为农村 教师的一种普遍现象。
根据以上几种现状,我们把农村教师的心态归纳为以下几种:
心态一:市场经济的产物
(一)物欲的膨胀,精神的沦丧。社会价值观的改变影响着教师的心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多数的人通过各种途径走上了让人羡慕的工作岗位。这些人,工资待遇高,生活水平高。而且工作轻松。就连许多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似乎也淘到了金。回过头看看我们的老师,固守于三尺讲台,一个月几百元的收入,衣服永远是最便宜的。买不起名牌。生活是清贫的。不管买什么都是想了又想。终其一生。教师都是寒酸的,物质上的清贫,让许多老师多自己的职业产生了怀疑。消极的情绪由此而来。但是却又不舍得放弃。如许多老师所说,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二)市场经济时代形成的浮躁心理大气候动摇了很多老师“无私奉献”的决心许许多多的老师在三尺讲台上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一辈子,但是面对现在的孩子不知所措了。关心带来误解、认真视为呆板,负责却认为多事,曾经有一位朋友对我谈起过这一件事。他说,读书的时候,教师对他是恨铁不成钢,经常对他冷潮热讽,说他只有卖气力吃饭的份儿,他很恨这位教师,某一天,当他与教师重逢的时候,恰好教师有求于他,他显得很冷淡,虽然,他帮教师的忙,但他也对教师说了这样一句话:“当年,你说我很笨,只有卖气力的份,是这样说的吗?”教师无语,听到这儿的时候,我为我们的教育者们感到心疼,觉得心寒,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希望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能成才,恨铁不成钢,在教育方法上,或许有着许多的不同,但出发点都是希望学生好的,然而,又有几个学生能真正懂得教师的付出呢?辛辛苦苦的工作换来的却是这样的不被理解,难怪我们的教师灰心了。无私奉献成了杀害学生的利剑!
心态二:农村教师还有一种心态表现为“理想与现实差距大”
诚然,许多的老师在刚走上讲台时也曾有过壮志宏图,有的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学校领导,有的想通过自己的拼搏成为一代名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人的雄心没有了,壮志消失了,更多的老师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失望,每天教室、家里、办公室三点一线的生活,让许多老师丧失了激情。更多的老师认为在僻远的乡村教一辈子书。很难实现人生抱负,也无法获得更高的收入,久而久之,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就视而不见了,对工作的热忱也没有,这种理想与现实巨大的反差让许多老师悲观失望。
心态三:农村教师的心态还表现为,公众对教师“无私奉献”精神的述求,将农村教师推向迷茫。
千百年来,教师在人们心目中都是神圣而伟大的“春蚕到死丝方尽,焟蚷成灰泪始干”人们把教师奉为至高无上的神,把教育事业视作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就是无私奉献的,辛辛苦苦的付出而不求回报,甘守清贫而无怨无悔,然而,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特别是现今社会对教师职业更是有着多重的要求,既是学生群体的领导 者和管理者,具有指导管理 学生的权威,在一定时间他们又是学生家长的代理人,要负责照顾学生,他们还是学生的朋友,需要与学生平等交流思想和情感。此外,还要协调与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学校领导、自己家庭生活的多重关系,这种多元化的不同性质的角色,很容易造成教师思想矛盾与冲突,公众这种对教师“无私奉献”精神的述求,将农村教师推向了迷茫。
五、关注农村教育,也要关注农村教师
据我们的调查分析,农村教师也已加入到社会低层的弱势群体中来了,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局面的?一直以来,政府和社会都在呼吁“尊师重教”,相应地也不断出台了相关改善教师待遇的政策,(包括一些光喊口号不落到实处的),但是这个时代社会发展太快,这边条件还没改善或者正在改善,生活成本早已超速前进了一大截。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完成乡村教育的使命,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看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要想做到心心相印的教育,农村教师们更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我想只要教师在各方面都受到关注,不再有以上的矛盾和问题,农村教育是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的!
第三篇:关于农村教育现状及农村教师心态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教育现状及农村教师心态的调研报告
一、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调研主要参考题目
1.关于农村教育现状及农村教师心态的调研报告
2.当代城市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
3.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4.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5.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与研究
6.当前人们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与研究
7.城市社区服务问题调查与研究
8.基层民主建设状况调查。
9.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与研究
10.妇女地位调查研究
11.目前职业的社会声望调查研究。
12.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指数调查与分析
13.城乡贫富差距的调查
14.非城镇人口的医疗保障体系现状及分析
15.新城镇医疗改革成效及问题研究。
16.城市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及心态调查。
17.民营企业的发展经验或制度障碍。
18.国际性金融危机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研究
19.某地特色旅游发展现状
20.失地农民或城镇拆迁户生存状
况调查
21.城市大拆迁及其带来的问题调查与研究
2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先进文化问题研究。
24.新兴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较量与融合
25.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调查。
26.中国传统文化或某地民风民俗文化调研
27.宗教等民间信仰调查与分析
28.区域性婚礼文化的差异
29.地震灾区重建的法律体制与经济规模的调研报告
30.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及可持续发展状况调研
31.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开发有效配置的调研
32.当前体育教育教学模式的优点与弊端
33.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
34.农村社会保障现状的调查与探索。
35.村民自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6.关于农民工子女的生活环境问题调查
37.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现状及研究
38.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征对在学校表现的影响
39.留守儿童学习行为的调查报告
40.留守儿童安全问题调查报告
41、某地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情况调查分析
42、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43、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调查与分析
44、当代中国农村家庭结构与功能变迁调查
45、关于农民民主法制意识的调查报告——以xx市周边农村为例
46、农村居民健康状况调查
47、农民工生活、工作、健康状况调查。
48、农民工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调研。
49、农民工返乡创业状况及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50、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问题研究。
51、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促进作用的调研
52、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研究
53.某地地域优势与投资环境问题的调研
54.你家所在村人口老龄化及养老方式情况调研》
二、社会调查方法
如何做调查
明确调查目标
设计调查方案
一个完善的调查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2.1 调查目的要求
根据调查目标,在调查方案中列出本次调查的具体目的要求。
2.2 调查对象
2.3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是收集资料的依据,是为实现调查目标服务的,可根据调查的目的确定具体的调查内容。调查内容的确定要全面、具体,条理清晰、简练,避免面面俱到,内容过多,过于繁琐,避免把与调查目的无关的内容列入其中。
2.4 调查表
调查表是调查的基本工具,调查表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调查的质量。设计调查表要注意以下几点:调查表的设计要与调查主题密切相关,重点突出,避免可有可无的问题;调查表中的问题要容易让被调查者接受,避免出现被调查者不愿回答、或令被调查者难堪的问题;调查表中的问题次序要条理清楚,顺理成章,符合逻辑顺序,一般可遵循容易回答的问题放在前面,较难回答的
问题放在中间,敏感性问题放在最后,封闭式问题在前,开放式问题在后;调查表的内容要简明、尽量使用简单、直接、无偏见的词汇,保证被调查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调查表。
2.5 调查地区范围
当在某一城市做调查时,调查范围应为整个城市,但由于调查样本数量有限,调查范围不可能遍及城市的每一个地方,一般可根据城市的人口分布情况,主要考虑人口特征中收入、文化程度等因素,在城市中划定若干个小范围调查区域,划分原则是使各区域内的综合情况与城市的总体情况分布一致,将总样本按比例分配到各个区域,在各个区域内实施访问调查。这样可相对缩小调查范围,减少实地访问工作量,提高调查工作效率,减少费用。
2.6 样本的投取
调查样本要在调查对象中抽取,由于调查对象分布范围较广,应制定一个抽样方案,以保证抽取的样本能反映总
体情况。
撰写调查报告阶段
三、调查报告格式
1.标题
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所谓单标题,就是一个标题。其中又有公文式标题和文章式标题两种。公文标题为“事由+文种”构成,如《浙江省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情况的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报告》。文章式标题,如《××市的校办企业》;其二是标明作者通过调查所得到的观点的标题,如《调整教育政策,增加教育投入》。所谓双标题,就是两个标题,即一个正题、一个副题。如《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县封山育林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2.导语
导语又称引言。它是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前言,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查的情况,或提出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常见的导语有: ①
简介式导语。对调查的课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明的介绍; ②概括式导语。对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内容作概括的说明; ③交代式导语。即对课题产生的由来作简明的介绍和说明。
3.正文
正文是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主体。它对调查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叙述,对所做出的分析、综合进行议论,对调查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正文的结构有不同的框架。①根据逻辑关系安排材料的框架有: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这三种结构,以纵横式结构常为人们采用。②按照内容表达的层次组成的框架有:“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式结构,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的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报告;“成果--具体做法--经验”式结构,多用于介绍经验的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报告;“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结构,多用于揭露问题的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报
告;“事件过程--事件性质结论--处理意见”式结构,多用于揭示案件是非的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也可按照以下模式:
——研究背景与概况
——调查对象
——调查方式
——调查内容
——研究的内容及结论
4.结尾
结尾的内容大多是调查者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结尾方式主要有补充式、深化式、建议式、激发式等。
5.落款
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落款要写明调查者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以及完稿时间。如果标题下面已注明调查者,则落款时可省略。
第四篇:调研报告-农村教育
甘草店镇克涝村农村教育调研报告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我国大力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同时,教育人数及教学质量都有了空前的增长和提高。但是由于各地经济条件等各种原因的制约,教育逐渐形成了城村差异,城市教育要遥遥领先于农村教育。为此我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居民、实地调查的方式对甘草店镇克涝村的教育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本文综述了甘草店镇克涝村的教育概况,对当地教育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克涝村是甘草店镇的一个东北部的山区村,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该村南与蔡家沟村相邻,北与韦营乡相邻,西至三墩营村,东至唐家岔村,总耕地面积6512亩,总人口1377人,共353户,由11个村民小组组成,其中有57户193名低保户,五保户12户12人。劳动力1050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46人,初中文化程度609人,小学文化程度281人,文盲、半文盲程度14人,16岁以上在校学生数为69人。
克涝村的教育现状:
一、经济投入问题
首先经济投入是义务教育发展最基本的物质保障, 但由于克涝村经济不发达, 无论政府还是家庭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都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农村在教育设施和教育投入上的远远落后于城市。学生的总体水平低于城市的水平,不同的基础,却要面对相同的竞争,农村学生的竞争力低,只能退避三舍,另求他路,造成农村大学生的比重严重下降。当城市集中大批优势教育资源,从师资力量到教育设施,大办示范性高中时,农村学校却不得不面临着师资流失短缺、教学设备严重不足的困难。再加上我们的教育表现出了向精英化倾斜的趋势,逐步冷落低收入贫困群体。
其次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农村教育的发展是经济的问题,也需要人才资源作保障、制度创新作
基石和先进的理念作支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战略方针。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农村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农村教育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农村教育发展与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经济的发展水平基本上决定着当地农村教育的发展水平。在经济较发达地区, 农村教育发展还能得到相对充足的资金支持, 而在经济落后地区, 教育经费捉襟见肘, 只能靠收取学生的学杂费勉强维持, 举步维艰,其办学条件大多比较差,辍学率也比较高。可以说,经济因素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第一要素。
二、思想认识不重视
农村发展的不平衡性,思想认识和教育观念的差异性也是千差万别的, 导致教育目的功利性太强,义务教育担负着提高民族素质和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的双重任务。由于我国特殊的户籍制度及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 后者又被大大强化。考上大学, 跳出农门, 是农村孩子接受教育的最直接的目的, 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这一功能在农村特有的环境下显得苍白无力。农村教学质量差, 能进大学深造的寥寥无几, 大多数学生升学无望返回农村, 他们接受的基础教育与农村发展所需的各种专业知识相关程度不高。很多农民仍然认为知识无用,农民追求教育的动机, 来源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在我国, 传统的小农经济仍是农村经济的主体, 生产机械化程度和科技含量还普遍较低, 农民缺乏对教育需求的动力。所以, 在学生掌握基本的读写算技能后,只要成绩不特别突出, 家长便会让孩子辍学外出打工。这些未成年人虽然挣钱不多, 但生活较自由, 这种生活对贫困的在校生和一些不愿刻苦学习的学生极具诱惑力, 这是学生辍学的又一重要诱因。64.5%的人认为读书不是人发展的必要途径,不是谋求生活的必要出路。不可否认,文化程度不高就不能成为首富,然而大部分低文化水平者在谋求发展的时候处处受阻。有人认为在学校只能浪费财力和青春, 不如趁着年轻赶紧拜师学艺, 或者托关系找个单位等, 急于给孩子寻找“出路”, 尽快挣钱增加家庭经济收入。14.3%的人认为上了高中已经是相当高的学历了,学到高中就好了,考大学没必要,上大学,太遥远,农村的孩子能上完高中就已经是不多的了。只有很少的人认为读书能塑造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读书会让人向往崇
高,使人心灵纯洁而富正义感,使人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此外,有更长远的思想安排自己的命运,更能适应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更能拥有美好的生活。赚钱不是生活的最终目的,幸福,快乐才是读书的追求。
三、教学质量问题
尽管九年义务教育在农村取得重大进展, 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 教学质量不高。
首先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无法与城市相提并论, “黑板+粉笔”仍是最常用的教学手段, 实验仪器、图书等都严重缺乏。
其次农村教师大多是大专、中专毕业生, 还有一些未受过师范教育的、具有初中或高中学历的代课教师, 整体素质较低, 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农村教师的待遇低, 工资拖欠现象比较严重, 这也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热情, 导致部分教师教学不专心、责任心不够强。
再者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态度直接影响教育效果, 由于教学质量差, 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认为自己上学没有前途, 产生辍学念头。部分学生成绩差, 在校受老师和同学的歧视, 在家得不到家长在学习上的帮助, 失去学习的信心。
四、社会环境因素
通过与社会上其他的投资相比,农村教育投资风险大、收益小, 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质量、学习环境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 农村孩子经过十多年的苦读, 能如愿以偿地考入大学的凤毛麟角。农民对教育的投资热情减弱, 只想让孩子辍学务农或外出打工, 以便为家庭增加一部分收入。学生在学校所学内容与农村生产、生活关系不大, 回乡后无所擅长, 甚至不如未受高中教育的人, 高额的教育投资得不到回报。教育的社会作用在农村难以体现,农村人口具有很强的同质性, 教育改变生活的示范和刺激效应难以呈现。农村与外界沟通少, 相对封闭, 农民对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城镇居民优越的生活情况知之甚少, 即便有一些了解, 也会认为城乡根本就是两个世界, 没有可比性。因此, 他们比较的对象仍是农民, 因为大家文化水平相似, 生活条件和境遇相当。在农村, 勤劳致富改变境遇的例子比比皆是, 但知识改变命运的功能很难凸显, 而在城市的文化氛围中, 家长时刻感受着教育对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意识到向上流动的最主要途径就是受教育, 因而贫困的家庭也会让子女接受尽可能高水平的教育。考上大学的农村学
生, 大部分也是非重点院校或地方院校, 毕业后也多到中小城市甚至乡镇工作, 这意味着他们就业后的收入较低。因此, 社会上尤其是农民认为教育投资的收益不高。办学思想、办学模式、教育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农村实际的倾向, 不能很好地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教育实际上是普通教育和以升学为主线的金字塔型结构体系。教育功能单一, 偏重于向高等院校、经济发达地区输送人才, 轻视了为本地区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因此不少落后地区的农村变成了城市和发达地区的人才来源地。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严重脱离的现象在广大农村地区非常突出, 不仅严重影响了有限的教育投资的效益, 而且严重损害了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本。
对上述问题的思考见解:
据调查的情况,当地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我们要首先加大农村教育资源、资金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资金不足的状况。
首先要成立一个调查小组,查清乡村学校的负债状况以及教师的工资问题,对因负债建校舍的,要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使学校能较好地运转。
其次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放宽私人投资办学,来补充政府投资教育的不足,建立一个机制对农村教育投资监督。
再次,教育管理权限下放学校,增加学校的决策权,并向学校提供良好的办学环境;对农村教师问题要切实做好改变教师的素质,加大师资力量并进行良好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对不合格的民办教师给予辞退,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
最后是加大农村教育资源分配,当地政府应该把农村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分配资源时着重加大农村教育的经费,为农村教育提供土地资源和其它的设备。
参考文献
[1]“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课题组,张少春,王晔,吕炜,朱昌发,吕嘉.正确分析当前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的现状与问题[j].财政研究, 2008,(09)
[2]彭智勇.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j].教育前沿(综合版), 2010,(z1)
第五篇:农村教师实习现状调研报告
这次实习,我去了一所既有初中又有小学的农村学校。在那里,我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在职教师寥寥无几,而代课教师却占了多数。
我不禁困惑了:现在的师范生都说就业困难,有的毕业好几年了也没有找到工作,为什么这里还有这么多的代课教师呢?于是,我对这里的代课教师进行了一番调查。
(一)代课教师大量存在的原因
这里地处偏远的农村,交通不便,离县城得颠簸三四个小时。当地的年轻人都到外地打工去了,剩下老弱病残看家,顺便带带孩子。农村教师每月除了领国家规定的那点工资以外,并没有其他的补贴。在职教师得在这里工作至少6年才有资格申请调离。现在的师范生毕业时差不多已经21、22了,加上6年,都快30了。
基于上述原因,许多师范生毕业后宁愿托关系进城镇 的学校,哪怕那些现象已经趋于饱和状态,也不愿去农村任教。
代课教师大都为学校附近的长住人口,农村学校的教师奇缺现象,无疑为他们创造了条件。
(二)代课教师的学历
他们之所以被称为代课教师,说通俗一点也就是“临时工”,因为他们没有与学校签定正式的合同,没有通过正规的教育渠道获得教师资格证,没有正式的编制。有的只念了初中,有的只念了高中,有的通过自考或函授取得另外大学文凭,却因为国家有关于代课教师转正年龄不得超过35岁的规定而只好继续代课。
(三)代课教师的待遇问题
从学校领导那里我了解到,教育部门预计拨给代课教师的工资有600元,但是因为现在农村学生的学费不收了,学校的流动资金少了,学校就的从代课教师的工资中抽取一部分作为学校的流动资金,这样到代课教师手里的,只有400多一点了。
400多一点,我的天。我不禁叹息,这要比在职教师几乎少2倍了,何况代课教师以后还没有退休工资,这点钱怎么养家糊口呢?
(四)代课教师的心态问题
以学校的于老师为例,她代课已有25年了,5年前她通过自考取得了小学教育的本科文凭,可是她的年龄已经超过了35岁,不能取得正式的编制。
在别人看来,像于老师这样来学校代课,每个月的工资又有了,家里的农业生产也跟上了,一年能有不少收入呢。
通过和于老师的几次闲谈,我才知道,于老师的心里装着不少苦水呢。
这里的学校实行的是坐班制,加上学校教师的严重不足,一个教师往往要上好几个班级。于老师说,平时还好,要是遇上农忙时节,她早上去学校之前就把粮食晒在院子里,若是碰到变天了,就只好等雨水把粮食冲走了。“我不可能看到要下雨了,就跟学生说不上课了,我要回家收粮食吧。”于老师苦笑着说道。
谈到代课教师的待遇问题,于老师也觉得挺委屈的。她说自己对学生付出的心血并不比在职教师少,有时还远远超过了,可到头来得到的呢......我们都是写临时工,随时都可能下课,以后还没有退休工资......不过于老师又说,虽然是这样,可当她抱着书本走进教室,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苛求知识的眼睛时,她的那些抱怨、那些烦恼,都抛之脑后了。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五)几点值得讨论的问题 国家既然允许了代课教师的存在,那是否可以适当的改善一下他们的待遇呢?比如,尝试着给那些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几时年,做出了不少贡献的代课教师一点奖励,以后发一点退休工资,哪怕只有为数不多的一点,也不至于让他们感到晚景凄凉吧。我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代课教师也有一颗进取的心,原来因为时代的限制,他们没能接受正规的高等教育,现在他们参加了自考或函授取得了大学文凭,却又遇上了国家对代课教师转正年龄的限制,这是不是让人感到很遗憾呢? 现在大学扩招,师范专业的毕业生更多了,面对毕业生们一个劲儿地往城镇学校跑,哪怕是托关系,而农村学校却无人问津的现状,国家是否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鼓励师范毕业生去农村任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