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成立联合调解中心的建议
关于成立联合调解中心的建议
明集镇辖4个责任区,36个村,人口3.5万人。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化,各类社会矛盾也日益增多,主要产生于各种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分配调整问题。统计我镇近5年来的矛盾纠纷情况,主要表现在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治安纠纷、土地纠纷、(非)工伤纠纷、劳资纠纷、交通事故(伤害)纠纷。以往,在处理和化解矛盾纠纷方面我们虽然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一些新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人们追求的利益指标和方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单靠传统的处理化解方法已经不适合新形势的要求。比如《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颁布或修订后,一些法律关系和利益关系发生了变化,各种利益主体还处于接受过程中,这也给一些矛盾纠纷的出现提供了客观的条件。
一、传统处理矛盾纠纷方法的不足。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传统的处理化解矛盾纠纷的渠道和方法已经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相对矛盾纠纷的面广量大,处理主体不明确,调解机构和处理力量过于分散,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现象严重,给群众带来不便的同时,影响了政府形象,降低了政府公信力。
2、相对矛盾纠纷的复杂程度来说,传统的处理方法过于简单。过去发生矛盾纠纷后,主要有两种处理方法,调解和诉讼。调解方面主要以乡镇司法所为主,其他部门协助,这种机制下,由于人员、设
备、经费等方面的原因,调解工作已经处于力不从心的状态;第二是诉讼的方法。在传统的观念下,打官司在认识程度上就会导致矛盾升级,虽然法庭会在证据的前提下客观公正的裁决或判决,但是由于一些当事人对法条的理解不同、证据运用不得当、证据保护不得力等因素造成诉讼风险提高。再就是执行困难,权益到不得充分维护等原因造成诉讼成本提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矛盾升级的潜在危机,条件一旦形成就会发生大的矛盾,甚至是恶性事件或群体事件。
3、相对法律的修改和完善,调解人员的业务素质的提高相对滞缓,这也是处理矛盾纠纷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如何化解新形势下的矛盾纠纷,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通过探索和借鉴外地经验,在我镇成立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合调解中心是破解难题和处理矛盾纠纷的有效途径。
二、成立联合调解中心的意义。成立联合调解中心一方面是完善“大调解”格局的需要。联合调解中心的成立有利于健全完善党政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大调解”格局,普遍形成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衔接联动的多元化调解新机制。二是整合调节资源的需要。针对不同的矛盾纠纷配备专业性较强的调解人员参与,对疑难纠纷及时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制定处理方法,是各种调节力量形成合力,有效化解各种矛盾纠纷。三是方便群众的需要。采用集中办公的方式,分流批办在一间屋子里办理,最大可能的给当事群众提供方便。四是有利于强化矛盾纠纷的排查力度,及时掌握矛盾纠纷的发展动态,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
三、联合调解中心的运行机制。
1、依托综治维稳工作中心设专门办公室及调解庭或室,保证人员、设备、经费、制度四到位。
2、具体工作机制。实现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民事调解、诉前调解、警务调解、土地调解、劳企调解、信访调解、医患调解“七调对接”。
具体做法:
一是对排查出来的矛盾和群众主动申请的纠纷、法庭立案前当事人均同意调解的纠纷、治安案件同意调解的民事部分、土地争议调解委员会受理的案件、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受理的案件、信访办公室受理的案件、医院患者之间形成的争议等纠纷由联合调解中心统一立案进入调解程序;
二是对相关案件进行调解时由相关单位派出业务素质高的调解员全程参与,并责令相关单位负责人为该纠纷处理的第一责任人;
三是对纠纷调解达成协议后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出具统一的人民调解协议书。协议需立即履行的,有相关调解人员监督履行,协议分期履行的,可建议对协议书进行司法确认,保证及时执行;
四是对调解案件进行统一装卷,及时归档。
3、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4、加强对各级各部门调解员的法律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
四、加强领导,保证联合调解中心的健康运行。
1、联合调解中心主任由分管政法的副书记担任,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任成员,日常由司法所承担。
2、加大奖惩力度,对承办案件的各级调解员进行补贴。
明集镇司法所
2011年2月28日
第二篇:区劳动局成立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
本
期
提
要
•区劳动局成立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
•我区举办外来青工演讲比赛
•区人口计生局做好三大工作关爱劳务工
•送法进企业,合力保稳定
•首场情景普法大课堂“三进”活动在 新安湖社区广场举行
宝安区劳务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劳务 工 工 作 简 报 2009年第2期
2009年5月11日 区劳动局成立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
为贯彻区委区政府关于“三保”工作精神,进一步做好劳资关系稳定工作,并整合内部资源,充分发挥调解在处理劳资纠纷和劳动仲裁工作中的作用,4月7日,区劳动局将联调室实体化,成立宝安区劳动局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由信访、监察、仲裁、法制办分别抽调人员组成。联调工作的高效率既保障了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化解了双方的矛盾纠纷,又缓解了劳动争议仲裁、劳动监察的工作压力。
联调中心自4月7日成立1个月内,在局领导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坚持多种调解方式共用的灵活调解方式,共接调解案件65宗,其中58宗调处完毕,7宗案件正在调处。在调处完毕的58宗案件中,调解成功52宗,调解成功率90%。未调处成功的6宗案件,因其已启动仲裁程序,申请人仍依法履行法律程序,调解人员正进一步跟踪回访,了解案件进展情况。联调中心所接的65宗调解案件,信访直转件38宗,监察转案件2宗,领导交办案件1宗,石岩街道劳动站提交案件1宗, 共涉及86名工人个人投诉。另外,联调中心还积极参加领导接访日、局接访直通车等局活动,努力化解劳资矛盾,全力减少不和谐因素。
(区劳动局 黄存真 楚相明)
我区举办外来青工演讲比赛
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本一、二、三号文件精神,确保“三保”工作顺利实施,宝安区劳动局积极开展“双爱”活动,倡导“企业爱员工,员工爱企业”精神,采取多项措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取得一定成效。为巩固“双爱”活动成果,宝安区劳动局4月28日下午在新安影剧院举办宝安区外来青工演讲比赛,由各街道办、区教育局、区卫生局、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共推荐15名选手参加,区广电中心对比赛进行了录播。副区长孙波,市劳动局副巡视员、市农工办主任蔡焕行,市农工办常务副主任钟志红等领导出席活动并为获奖选手颁奖。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演讲比赛展现外来青工的精神风貌,发扬我市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开展“企业爱员工,员工爱企业”活动过程中体现的互助互爱精神,宣传员工如何与企业一起共度难关、共克时艰的突出事例。
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沙井街道明德外语实验学校的叶丹以95.143分获得一等奖,福永街道的唐平和新安街道的唐幸民获得二等奖,民治街道的康婵媛、区卫生局选送的刘徐、团区委选送的王立佳、龙华街道的田永川、区教育局选送的朱永丽获得三等奖。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的3名选手将代表宝安区参加全市总决赛。会后,蔡焕行、钟志红等领导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区劳动局 黄存真)
区人口计生局做好三大工作关爱劳务工
一是依托社区生育文化中心提供贴心服务。目前,我区已建成102个社区生育文化中心,其中一部分建在大型企业和工业区。今年,继续加大社区生育文化中心进工业区、进企业力度,到年末,全区90%以上的社区将实现“一社区一生育文化中心”的目标。充分发挥社区生育文化中心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的“抓手”作用,积极尝试政府购买服务的市场化管理方式,推动社区生育文化中心按需提供服务,使劳务工不出社区或工业区就能享受优质的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务。二是全力提供免费的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务。继续深入开展“情暖四方”——关爱劳务工生殖健康服务计划。结合“生育关怀行动”,大张旗鼓宣传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免费服务政策,进一步健全规范流动人口市民化服务申请程序,加强孕情检查服务,扩大普查普治免费服务范围,落实“节育奖”制度,让接受我区计生管理的流动人口育龄夫妻得到更多实惠。增加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网点,结合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活动,开展避孕药具进工厂、进宾馆、进酒店活动,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使用安全套。三是全力提高基层便民办证办事水平。实施“阳光计生”,推行计划生育行政审批电子政务监察,加快独生子女办证、申请再生育一胎子女等行政审批事项的审批速度。开展人口计生窗口行风整顿活动,依法制止侵犯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区人口计生局 管佩祥)
送法进企业,合力保稳定
为引导辖区企业依法用工,4月9日上午,龙华街道劳动管理科负责人王沂、邹才高及宝安区劳动局监察大队驻龙华工作组在龙华富士康集团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为富士康集团送去宝安区劳动局新编写的《企业劳动法律实务指南》等系列劳动法律法规书籍,并与企业和员工代表亲切座谈。
富士康集团相关负责人称,宝安劳动系统赠送《企业劳动法律实务指南》等书籍,是政府部门关心企业、关爱员工的真实表现,这些书籍为我们在劳动用工管理上提供了细致明确的指引,也为我们公司战胜金融危机提供了法律保障。富士康集团将全力配合政府部门作出的保稳定、促就业的相关措施,以实际行动继续为龙华的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龙华街道劳动管理科负责人王沂同志指出,富士康集团是龙华街道规模最大的企业,扎根龙华多年,一直以来与龙华街道同发展、共进步,与龙华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富士康集团的发展也关乎龙华的经济发展。面对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我们企业在努力改善生产经营状况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以科学管理来促进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和谐。本次“送法进企业”活动中赠送的书籍具有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希望企业能充分利用,使其成为企业规范劳动用工管理的一个好帮手。
宝安区劳动局工作人员表示,2007年以来,《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系列劳动法律法规的陆续颁布对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就各项法律颁布后的实施来看,许多企业或劳务工都对这些劳动法律法规存在误读或一知半解的现象,引发了多宗劳资纠纷,这不但增加企业用工成本,还给社会秩序增加了不稳定因素。为了有效缓解这类情况,区劳动局组织编写了《企业劳动法律实务指南》,通过实务问答的方式,重点介绍企业劳动用工管理过程中需要熟练掌握的最新劳动法律知识,为企业提供最直接有效的指导,希望通过此次送法活动,让企业了解更多法律知识,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维护劳资关系稳定。
当日,共赠送《劳动合同法》、《企业劳动法律实务指南》等相关书籍近2000份。
(龙华街道劳动管理科)
首场情景普法大课堂“三进”活动在
新安湖社区广场举行
4月17日,宝安区2009年“八个一”系列普法之首场情景普法大课堂“三进”活动在新安街道新安湖社区广场举行,强势拉开了我区2009年“八个一”系列普法教育活动的序幕。区委区政府、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政法委、区直属机关党工委、区教育局、司法局、财政局、人事局、劳动局、交通局、文化局、卫生局、环保局、城管局、安监局、职业能力开发局、工商分局、法院、检察院、总工会、团区委、妇联、总商会、宝安日报社、广电中心等普法成员单位负责人,各街道分管政法工作的领导,各街道司法所长、法律援助服务中心主任和负责普法的工作人员,学生代表、社区居民、劳务工代表约500人参加启动仪式,深圳市依法治市(普法)办专职副主任杨时敏,区委副书记、区普法领导小组组长张洪华出席并讲话,启动仪式由区依法治区(普法)办公室主任、区司法局局长林锡宏主持。
杨时敏副主任对宝安区举办情景普法大课堂“三进”(进社区、企业、学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他说宝安区情景普法大课堂“三进”活动,内容新颖而丰富,针对性强,趣味性浓郁,是一种具有创新意识的好的普法形式,将成为全市普法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他希望宝安区继续发扬创新精神,扎实推进依法治市,谱写“五五”普法更加灿烂的新篇章。
洪华副书记在启动仪式上指出,以“八个一” 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是我区普法工作的拳头品牌。今年的“八个一”系列活动内容新颖,针对性强,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宝安特色。今天启动的情景普法“三进”活动,就是一次将法制文艺和专家现场点评活动有机结合的有益尝试。这种新颖、生动,形象、直观、活泼的教育形式,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式宣传教育模式,在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的宣传活动中,必将受到热烈的欢迎。
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洪华副书记强调四点:一是要求各街道高度重视。把开展好这项活动作为落实区委区政府“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二是要认真组织。各街道要按照依法治区(普法)办的方案要求组织辖区劳务工、社区居民和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情景普法活动,并真正受到教育。三是要求各街道相互配合。各街道在开展这项工作时,一定要相互配合,互相支持,形成合力。四是要求各级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区形成氛围。区广电中心、宝安日报等媒体,要积极配合依法治区(普法)办扩大宣传覆盖面,要开辟专栏和专题节目,在全区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最后,福永杂技团的演员采用小品、相声、快板等形式为社区居民和中小学生及劳务工代表表演了《上访**》、《利民诊所》、《老转开车》、《醒悟》《以案说法》等文艺节目,从不同角度宣传了《安全生产法》、《劳动法》、《信访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禁毒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反映了与广大居民、劳务工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涉法行为,内容贴切,形式新颖,寓教于乐,让人们在欢声笑语中学到了法律知识,为市民上了一堂生动、鲜活、深刻、明理的法制教育课。启动仪式结束后,情景普法大课堂“三进”活动将在全区10个街道及社区、学校、企业巡回展开。
(区司法局 张建国 周仁耀 单玉杰)
第三篇:台拱社区联合调解中心工作总结
台拱镇社区联调解中心
工作总结
台拱镇属于城关镇,全镇辖37个行政村,3个社区,87个自然寨,184个村民小组,全镇人口40017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外来人口多流动性大,人文环境复杂,矛盾纠纷相对其他乡镇较为突出,县政法委注重发挥人民调解工作,探索出了一条以发挥老同志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于2009年成立了台拱镇社区联合调解中心,将办公室设在公安派出所,建立了派出所、司法所与老年联合调解中心联合调解机制,两年多来,联调中心紧紧围绕“解矛盾、促和谐、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目标,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全县经济发展。现就中心成立以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9年6月,台江县政法委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动员一批德高望重退休的老领导、老干部组成台拱镇社区联合调解中心,充分利用这些长期担任领导职务的老同志在群众中威信高、群众工作方法好的优势,不计报酬,义务到调解中心服务,组成社区“三级联调” 化解疑难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现有工作人员16名,均是在我县长期以来德高望重、办事公道的老领导、老党员。有担任26年县长年近八旬的老人王兴德同志;担任多年组织部长、纪委书记的潘家齐同志和老公安局长姬安荣同志等,联调中心办公室设在城关派出所三楼。联调中心调解员以深厚的感情、极大的耐心、严谨的作风、温暖的热情,努力解决双方当事人的合理、合法、合情诉求,达到“案结事了”的目标。充分体现了老领导、老干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退休不退岗,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
二、工作程序
调解中心受理调解案件的方式有三种:一是由纠纷双方当事人点名信任调解人员进行调解;二是由调解中心指派调解人员前往调解; 1
三、是与镇司法所和派出所联合组织调解。调解内容涉及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宅基地纠纷、山林纠纷、伤害赔偿纠纷等方面。
三、工作措施
1、建立和完善调解工作制度。联合调解中心成立后台拱司法所积极配合制定了调解工作制度、调解工作流程、调解工作程序、调解工作职责、调解工作纪律、学习工作制度等十二项制度。制作了调解主持人、调解员、记录员、申请人、被申请人席位牌,规范了调解工作硬件设施,规范了调解原则和程序。
2、加强调解员培训和业务学习。中心成立后,为提高联调中心成员的调解业务能力,县政法委经常组织、县司法局、县法院、县法制办、城关派出所、司法所定期和不定期对中心的调解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授课人员采取以案释法认真讲解相关法律知识,讲解调解文书的书写格式,案件卷宗的制作和归档。社区联合调解中心工作人员不仅积极接受业务知识学习,还自己通过网络、书籍渠道学习法律知识,不断巩固自身工作能力,为开展好人民调解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认真做好接待工作。联合调解中心虽然没有处理来访的权限,但调解员平着以前在工作岗位几十年来形成的“为党分忧、为民解难”工作精神没有丢,在接待来访人员时都是进门一杯水,用心、用情、用理、用法来解当事人诉求,化解当事人心中进门时的怨气,使来访人员客观、公正看待问题,能息诉罢访的尽量息诉罢访,实在不行的告知其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办理。
4、及时妥善处理民间矛盾纠纷。坚持调解双方自愿、以人为本、公平、合理、和谐原则,利用单独调解、共同调解、联合调解等不同形式,通过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换位思考等各种方法展开调解工作,重在讲事实,讲情理,做到以和为贵,不但案结事了,还力求案结事好。
5、配齐配全办公基础设施。县政法委、县司法局相互配合共同解决为联调中心购置桌、椅、板凳、电脑等办公设备,同时解决联调中
心成员的通讯费为和办公经费,为老同志排忧解难,让他们有良好的办公场所,更好地发挥调解纠纷的作用。
四、取得成效
台拱镇社区联合调解中心的调解人员均是当地有威望的老领导、老干部,他们出面办理的调解,不仅容易得到当事双方的理解,而且容易达成调解协议,从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
2009年12月9日,家住台江县台拱镇翠文社区的杨某因维修水管与来该县城打工的七、八个湖南人发生争吵,杨出口骂娘,被打伤住院,医疗费用花去2600多元,伤势还未痊愈。杨某要求对方付5000元,否则以牙还牙。联合调解中心主任潘家齐老同志,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起了双方的思想工作,指出双方的过错,结果杨某同意对方付3200元,当场兑现,并达成调解协议书,双方握手言和。
2009年12月22日,台拱镇南省村四组村民邰通海与嫂子王国秀因家庭琐事发生争执,王国秀受伤住院,为此双方家人情绪激动,争吵不断。事情发生后,调解中心调解员李正品老人来到当事人家中,对事件进行调解,通过调解员从亲情方面进行疏导,用党情、同志情、乡情、家族情做双方工作,最后,双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感觉亲情的珍贵,因此握手言好并达成协议,由王国秀支付房屋维修费80元,邰通海承担王国秀80%的住院费,一场随时都会演变为家庭悲剧的纠纷,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2011年7月13日中午,台拱派出所民警吴通礼等人接到台江县公安局110指令:“台江县城风雨桥附近,发现几个可疑男子涉嫌抢劫,请出警。”接到指令后,当班民警吴通礼等人立即赶赴现场,发现的确有三名可疑男子站在风雨桥边。当民警上前喝令三个男子接受检查时,站在三个男子旁边的另一个男青年扔下自己的自行车朝商贸城方向跑去。当时民警果断追击该男青年至商贸城路口处,因该男青年跑得太快,追击的民警便将警棍朝该男青年扔出去击中其背部后被抓获,民警将三名嫌疑对象和该男青年带回台拱派出所调查。经了解,该青年名叫张洋通(男,19岁),是台江县民族中学高三学生,不涉
嫌抢劫。发现误伤、错抓后,台拱派出所当晚上门向张洋通的父母赔礼道歉并承担了医药费。由于张的父母不在现场,认为公安机关是无故随意殴打其子,败坏了该学生的名誉。因此,张的父母不但不接受公安机关的道歉,还提出了高达8万元的精神赔偿费,并扬言要上访和控告处警的民警。第二天,张洋通的奶气冲冲的到台拱派出所骂处警民警是“黑社会”,造成了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为平息事态,县公安局党委安排常务副局长龙永红、党委成员欧洪等人先后多次上门道歉均无结果。县公安局党委便将该事交给老年联合调解中心调解。调解中心的王兴德等老领导深入了解事情经过,认真分析,认为民警出警活动虽然依法进行,但在追击嫌疑人时,误认为正在逃跑的张洋通是嫌疑人,才使用警棍击打,造成了对张的伤害,工作上有过错,应承担过错责任。之后,调解中心的王兴德老县长、县公安局老政委姜文富等同志多次到张洋通家与其父母、奶奶一起讲明事情经过,摆出事实依据,推心置腹地进行认真分析,苦口婆心地让当事人了解到公安民警处警的艰难性。经耐心说服,双方交流气氛逐渐融洽,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张洋通的父母、奶奶心理得到了安慰,终于同意与公安机关和解,双方握手言和。
台江县台拱镇长中村四组村民欧光学和欧光文两兄弟为争一块地发生纠纷,经长中村调解委员会多次主持调解,因双方意见分歧大调解未果。
2012年2月7日,欧光学向台拱镇政府申请调解,台拱镇政府受理后指派镇司法所和社区联合调解中心负责处理此案,调解人员接受指派后下到纠纷现场展开调查了解,调解人员得知,欧光学家一共有五兄弟,欧光学是老五,排行最小,欧光文是老三,他们的父亲在世时候已给五兄弟分好了家分好了地,因当时没有立字据,老三和老五的地相邻。老五(欧光学)于去年在自己新盖的房子东面空地上想搭建厨房,在修厨房基脚时,老三(欧光文)出来阻止,说老五修的堡坎已占用了老三的地,一方说不占,双方引发土地权属纠纷,长中村调解委员会经过多次主持调解,双方也未能达成协议。一年来,两家
也因此矛盾,虽说是亲兄弟但两家也互不来往,还经常发生争吵。
通过对案件的了解,调解人员得知引发矛盾纠纷原因关键所在是,欧光学家在分家分地时,没有立有字据,两兄弟自己对宗地使用界线都不清楚,且双方争执的这块地,没有标明明显的分界线,谁占谁的地紧凭口头讲,因此,从证据上来讲是无法认定的,调解人员针对矛盾的焦点,根据案件事实,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耐心做起了双方当事人的工作,首先指出申请人一方在修建厨房,没有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用地建房手续,就擅自修建房屋,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其行为是违反法律规定的,依法应停止施工;然后指出双方主张的土地权属分界线,因没有证据加以证实,争议地的使用权也无法认定。调解人员认真分析研究纠纷的原因,通过讲情讲理,为了便于生产管理的原则,提出了调解建议,争议地双方各半,两兄弟当场表示接受,双方从此搞好团结和睦相处,发生在亲兄弟间一年多来的矛盾在司法所和社区联合调解中心调解员的努力下就这样得以化解,两兄弟隔阂一年之久也恢复了正常。
2008年我县实行林权改革,颁发新证,在颁发台拱镇翁孟村二组村民欧义辉户新林权证时,遭到该组村民张启富等四户的阻止,双方引发林权纠纷,欧义辉于2012年3月11日向台拱镇政府申请调处。
台拱镇政府依法受理后,指派司法所和社区联调中心负责调解本案件,经调查发现,双方为在地名“故六该那拉”一幅山发生争议,而这一幅山在这一次林改已登记在欧义辉户的林权证,来阻止发证的四户有该组村民张启富、张明芝、欧明成、杨昌军等四户,据了解,欧义辉户与张启富、张明芝、欧明成、杨昌军等五户在林业三定时期组成一个分山作业小组进行分山,他们称这一幅山从林业三定时期至今一直没有划分给欧义辉户,该幅山仍然属于小分作业作共有,因此,不能将这幅山登记在欧义辉户的林权证。而欧义辉称,这幅山在1981年已分给他家管理,因此,他家才在该幅山内造林并管理至今,请求政府支持他的主张。纠纷发生后经翁孟村委多次组织调解,因意见分歧大,调解未果,欧义辉才向政府申请调处。调解人员认真调查了解
本案的有关事实和证据,查明这一幅山在林业三定时期确实没有分给欧义辉户管理,该幅山仍属于双方共有,经主持调解,联调中心成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说服了双方当事人,达成了协议:
一、山林地归五户共有,在林地内造林者享受70﹪,山林所有者享受30﹪;
二、收回欧义辉林权证,由林改办按照程序更正后从新办证;双方当事人都表示支持以上协议,这一起颁发新林权证后发生的林地纠纷在司法所、社区联调中心共同调解下成功得到有效化解
在台江高速公路入口处路段两旁土地已被国家征用,至今张家村还有的村民进行抢种,由此引起三起矛盾纠纷,纠纷当事人经常发生吵架,台拱镇派出所也因此事多次接警,但每一次都因双方意见分歧大未能化解。
接到反映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指派司法所、联调中心负责调解,负责办案件人员认真分析纠纷案件事由,认为,这是一起具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的纠纷案件,因为按理说,农户的土地已被国家征用,那么原使用者就无权争夺,而张家村这几户农户无视法律法规仍然继续争夺耕种引起争,为了使这一类特殊性案件得到有效化解。办案人员下到剑河高速管理处执法大队,就关于如何化解农户在高速公路边抢种引起的纠纷进行协商,达成一致处理意见,在取得高管处的支持下,于2012年5月18日组织纠纷当事人在现场进行调解,经办案人员耐心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宣传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双方当事人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双方表示再也不抢种,愿意接受调解员的调解意见,三起为争夺高速公路边土地引起的矛盾纠纷在司法所、联调中心工作人员有效的调解下得到成功化解,维护了社会维定。
联调中心成立以来,共受理矛盾纠纷48起,调解48起,成功45起,成功率93.8%。调解成功的纠纷,经过回访,没有一起反悔,实现案结事了。
两年多来的工作实践充分证明,老年人在化解社会矛盾中只要有一定的平台,他们就能充分发挥余热,使他们既能老有所为,又能老有所乐,既能促进社会和谐,又能实现人性化的全面发展。今后,在
化解社会矛盾中,实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多请老领导、老党员、老同志、老村干以及思想健康、德高望重的寨老、族老参与,全面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全县社会和谐稳定。
五、存在的困难
1、办公经费困难。
2、有的案件发生位于比较远的村寨,没有交通工具,不能够得到及时的化解。
六、工作打算
1、调解中心成员要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学习法律专业知识,特别是《人民调解法》的学习。
2、由县政法委牵头、组织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抽出法律专业性强、业务精的同志定期或不定期对联合调解中心的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授课。
3、调解中心要认真做好每一次的矛盾纠纷来信来访,接待登记工作,及时化解纠纷。
4、积极协助政府搞好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做到发现一件化解一件,坚决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化在萌芽状态。
5、进一步规范联合调解中心的各项制度,做好调解案件卷宗的归档。
台拱镇司法所
2012年8月
第四篇:XX镇社会矛盾调解中心成立简报2
第一期
XX镇司法所编2012年2月10日
认清维稳形势加强调解工作促进经济发展 ——XX镇社会矛盾调解中心成立
为提升社会矛盾化解效能,充分整合调解资源XX镇对各部门基层调解组织和力量进行整合,与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相结合。在XX镇镇政府成立社会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该中心在XX镇党委的领导下,由河XX综治办、镇司法所相关人员组织联合建立,主要受理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故意伤害、民间纠纷引起的其他治安案件和可能引起的群体性事件的纠纷。通过个部门共同参与联动,实行一个平台受理案件、多种手段调解纠纷。对矛盾纠纷根据案件性质、涉案范围及复杂程度进行登记,组织集中“会诊”、调处,制作调解协议书,建立规范的调解档案,一案一档,及时归档。对不属于中心受理的矛盾纠纷,及时填写矛盾纠纷移交单,按规定分流到有关部门调处,明确调处时限,限期上报办理结果。XX镇利用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这个平台。力争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为群众内部矛盾的化解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服务平台。
第五篇:金清镇镇委关于成立人和调解中心实施方案
桐屿街道关于成立调解中心 开展实效大调解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有效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职能,充分发挥三大调解手段在建设“和谐桐屿”、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立足于正在开展的“基层平安和谐工程”和实效大防范工作,结合我街道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部门牵头协调,司法行政具体实施,相关部门协作联动、村居调解力量参与”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新格局,坚持依法调解与以德调解、引导调解与当事人自愿调解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创新调解机制,强化调解职能,提高调解公信度和权威性,将调解作为人民群众解决矛盾纠纷的主要途径,把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打造“平安金清”,为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工作目标
努力实现“四下降、三提高、二不出、二确保”的工作目标,改善辖区内的治安环境,努力打造“平安金清”,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下降:民转刑案件、民事诉讼案件、行政复议案件、群体性信访事件呈下降趋势。
三提高:人民调成功率、民事诉讼调解率、行政信访案件调解率提高。
二不出:一般纠纷不出村(居),疑难复杂纠纷不出镇。
二确保:确保不发生群体性事件;确保不出现民转刑大案。
三、组织领导
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部门牵头协调,司法行政具体实施,相关部门协作联动,在“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实施方针指导下,经镇党委政府决定,成立联合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由叶开国任组长,沈仁何,梁茶林,冯富林,蔡新立,吴光正任副组长,镇政法办,城建办,科教文卫办,工业办,司法所,金清派出所,金清边防派出所,黄琅边防派出所,土管所,工商所,交警省道中队,法庭以及各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金清镇人和调解中心”。办公室设金清派出所,由政法办主任沈觉兼任该中心主任,镇司法所副所长蒋健兼任常务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司法所工作人员负责具体实施工作。金清镇5个片相应成立5个调解小组,由人和调解中心统一指导,协助人和调解中心工作。各村各部门成立相应的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负责本单位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和向镇人和调解中心办公室反馈矛盾排查情况,并协助其日常调解工作的开展。
镇人和调解中心工作人员由专职调解员、兼职调解员和聘任调解员组成,专职调解员即为司法所常驻调解人员,派出所公安干警;兼职调解员为各村居调解主任以及除派出所、司法所以外的其他成员单位人员;聘任调解员为在辖区内有一定威望并且热心于调解工作的积极分子,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等组成。
四、基本原则
1、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对各种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坚持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实行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对接联动。具体处置过程中,要坚持“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要落实岗位责任制。
2、坚持预防为主,化解矛盾的原则。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和社会稳定的预警工作机制,做到早发现苗头、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将矛盾纠纷事件控制在萌芽阶段,控制在基层,及时消除诱发矛盾纠纷的各种因素。
3、坚持依法调解,防止激化的原则。要注意工作方法和策略,综合运用法律、法规、行政手段,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激化、扩大。
4、坚持快速反应、相互配合的原则。要严格落实调解工作责任制,加强有关部门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确保信息收集、情况报告、指挥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紧密衔接,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地化解矛盾。
5、坚持加强教育、正确引导的原则。要将法制宣传、教育疏导的工作贯穿于调解的整个过程,引导人民群众通过正常渠道反映诉求,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工作职责
1、抓好村(居)、企事业单位矛盾纠纷调解组织建设,抓好力量配备和业务培训。
2、建立矛盾纠纷定期(月)排查制度,建立矛盾纠纷调处台帐,认真做好来信来电接待工作,做好纠纷当事人的息访和息诉工作。
3、建立并严格实行矛盾纠纷调处责任制,对矛盾纠纷调解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定期开展工作检查和考核,提出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奖惩建议。
4、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辖区内较大矛盾纠纷起先联合办公,集中调处。协调调度辖区内一般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对矛盾纠纷的调处进行分流指挥。并对有关部门承办分流的案件进行督办。
5、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组织各成员单位就调处矛盾纠纷的情况进行交流通报。
6、建立和落实人民调解与治安行政调解配合联动机制。
7、及时向党委、政府和上级调解领导机构报告工作情况。
8、完善人和调解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并记写每日值班日记。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调解工作领导
党和政府要对镇人和调解中心加强领导和协调,把调解工作作为和谐司法、和谐施政的重要措施贯穿到工作的各个环节。要帮助调解工作顺利开展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工作力量和工作经费的保障。
(二)建立健全联动机制
1、建立联调联席会议制度。镇人和调解中心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每月一次通报矛盾纠纷排查调节处置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商讨个案应该采取的对策或手段。特别是针对涉及范围广、影响大、可能诱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和民事案件,及时协调有关部门研究,提出解决意见。
2、建立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由镇人和调解中心牵头,会同司法、信访、公安等部门,每月一次自下而上地全面排查辖区内的社会矛盾纠纷,及时发现苗头,采取化解措施,并以报表形式做好登记。
3、建立信息通报和工作交流制度。人民调解委员会,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和司法调解机关要及时互相通报所发现、受理的矛盾纠纷情况及调处工作情况。
4、建立政法部门和行政部门指导协调工作的制度。坚持推行“两官两员”(法官、警官、司法助理员、民政助理员)进村(居)企业的制度,帮助和指导基层调解组织开展调解工作。
5、建立依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的制度。要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关于“经人民调解委员调解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的规定,依法认定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同时建立人民调解协议书评阅制度,由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定期派人对人民调解协议书进行评阅,指出问题与不足,提高人民调解协议书的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调解的权威性与公信度。
6、建立联合出警制度。派出所接到警令后,调解中心的人员会同派出所人员共同接处警,到达现场后,应力求做好当场处理。
7、建立定期教育培训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民调解员、行政执法人员、司法人员的调解技能和工作水平,提高依法调解矛盾和民事案件的能力,教育培训工作要形成制度。
8、建立灵活的调解组合机制。调解中心根据案件及当事人的实际情况,选派合适的调解工作人员组成调解小组开展调解,或由双方当事人自主选择调解工作人员(回避对象除外)组成调解小组进行调解。
七、经费保障
由镇党委政府将人和调解中心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在落实专职调解员基本工资的基础上,对调解中心工作人员及村居调解员每调解成功一起案件补贴50元。同时解决日常办公所需的基本费用,并及时对责任心强,工作突出的工作人员予以奖励,确保调解中心工作的长效有序的开展。
2008
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