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方课程活动计划
地方课程活动计划
三洞中学教师:韦学富
2012-9-6
一、指导思想
以三都发展为活动素材,继续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工作,围绕学校教科室教科研工作思路,开拓创新,扎实活动。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科研机制,深化学校地方课程的内在品质;增强服务意识,坚持为三都经济发展服务,为深化课改服务,为基层学生服务,全面落实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关于推进地方与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意见,促进学校和教师进一步形成课程意识,大力开发和利用好地方与学校的课程资源;以校本教科研为基础,以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着力研究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课程开发的多样化,学校地方课程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着眼学生的发展与需求,充分发挥学校地方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
二、主要工作
(一)坚持学校地方课程的开发、实践与研究工作,推进区域的特色文化资源建设,服务好学校的“全面”教育教学理念。
1、继续加强对地方与学校课程的实施、开发现状的调研与分析,在对话和研讨的过程中推动课程发展。
2、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以及做好与上级领导、专家的交流与沟通,通过交流、研讨就共性的问题进行充分探讨与沟通,帮助学校地方课程实施过程中相对薄弱的环节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3、充分发挥学校地方资源优势以及学校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加强校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共同进步。
4、建立地方课程教科研研究小组(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发挥教研小组的集体作用,正常开展系列实践与研究活动,丰富教科研形式,为推动学校地方课程的有效、正常的开展服务。
5、结合学校的课题研究以及所取得的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一方面以地方与学校课程中的系列活动实施学校总体计划,使学校课程开展找到实实在在的项目,一方面以课程的理念规范整个实践与研究
(二)坚持理论学习和研究,增强教师课程理解能力,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1、以理论学习为先导,以案例研究为抓手,结合实践,与教师一起就学校地方课程实施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并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稳扎稳打,不断提升对校本课程开发、地方与学校的理解水平和实践能力。
2、以“小课题”研究形式推进地方与学校课程的开展,围绕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缩小研究切口,加大研究深度,以实践中生成的问题为课题,重视研究过程和成果的应用价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按计划推进学校地方课程的开展、实施、开发工作,关注学校地方课程实际实施情况,积极参与学校、教师就学校地方课程开发、开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专题性研讨和学习。
4、适时举办不同层次的专题研讨沙龙,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学校地方课程有效开发与利用,地方与学校指导教师提供交流和研讨的平台。
5、引导教师重视积累和反思,并组织教师进行地方与学校案例撰写与分析,增强对地方与学校课程的理解和领悟,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更具科学性。
6、加强学习,完善地方与学校课程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获得最新信息,并注重对有效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理论的学习和钻研,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努力使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三、活动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季节和基地适时带领不同年级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参观、劳动、写心得体会。
第二板块了解三都(历史、人民、经济发展情况、新农村建设种植和养殖)请专家亲临指导。
第三板块以三都经济发展为素材的手工、剪纸、礼仪、蔬菜葡萄种植技术引入课堂,开展兴趣活动。
四、成立水歌.水书兴趣小组
第二篇:小学地方课程活动计划
张沟小学地方课程教学、活动计划
2014年春期
一、指导思想
以南召县发展为活动素材,继续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工作,围绕学校教科研工作思路,开拓创新,扎实活动。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科研机制,深化学校地方课程的内在品质;增强服务意识,坚持为南召经济发展服务,为深化课改服务,为基层学生服务,为师生共同发展服务;全面落实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关于推进地方与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意见,促进学校和教师进一步形成课程意识,大力开发和利用好地方与学校的课程资源;以校本教科研为基础,以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着力研究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课程开发的多样化,学校地方课程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着眼学生的发展与需求,优化课程结构,规范课程开发,充分发挥学校地方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
二、主要工作
(一)坚持学校地方课程的开发、实践与研究工作,推进区域的特色文化资源建设,服务好学校的“全面”教育教学理念。
1、继续加强对地方与学校课程的实施、开发现状的调研与分析,在对话和研讨的过程中推动课程发展。
2、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以及做好与上级领导、专家的交流与沟通,通过交流、研讨就共性的问题进行充分探讨与沟通,帮助学校地方课程实施过程中相对薄弱的环节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3、充分发挥学校地方资源优势以及学校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加强校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共同进步。
4、建立学校地方课程教科研研究小组(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发挥教研小组的集体作用,正常开展系列实践与研究活动,丰富教科研形式,为推动学校地方课程的有效、正常的开展服务。
5、结合学校的课题研究以及所取得的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一方面以地方与学校课程中的系列活动统筹规划学校总体计划,使学校课程开展找到实实在在的项目,另一方面以课程的理念规范整个实践与研究
(二)坚持理论学习和研究,增强教师课程理解能力,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1、以理论学习为先导,以案例研究为抓手,结合实践,与教师一起就学校地方课程实施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并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稳扎稳打,不断提升对校本课程开发、地方与学校的理解水平和实践能力。
2、以“小课题”研究形式推进地方与学校课程的开展,围绕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缩小研究切口,加大研究深度,以实践中生成的问题为课题,重视研究过程和成果的应用价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按计划推进学校地方课程的开展、实施、开发工作,关注学校地方课程实际实施情况,引导和组织学校、教师就学校地方课程开发、开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专题性研讨和学习。
4、适时举办不同层次的专题研讨沙龙,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学校地方课程有效开发与利用,地方与学校指导教师提供交流和研讨的平台。
5、引导教师重视积累和反思,并组织教师进行地方与学校案例撰写与分析,增强对地方与学校课程的理解和领悟,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更具科学性。
6、加强学习,完善地方与学校课程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获得最新信息,并注重对有效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理论的学习和钻研,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努力使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三、活动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季节和基地适时带领不同年级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参观、劳动、写心得体会。
第二板块了解南召(历史、人民、经济发展情况、新农村建设种植和养殖)请专家亲临指导。
第三板块以南召经济发展为素材的手工、剪纸、礼仪、蔬菜葡萄种植技术引入课堂,开展兴趣活动。
张沟小学2014、2、11
第三篇:小学地方课程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桤泉发展为活动素材,继续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工作,围绕学校教科室教科研工作思路,开拓创新,扎实活动。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科研机制,深化学校地方课程的内在品质;增强服务意识,坚持为桤泉经济发展服务,为深化课改服务,为基层学生服务,为师生共同发展服务;全面落实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关于推进地方与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意见,促进学校和教师进一步形成课程意识,大力开发和利用好地方与学校的课程资源;以校本教科研为基础,以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着力研究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课程开发的多样化,学校地方课程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着眼学生的发展与需求,优化课程结构,规范课程开发,充分发挥学校地方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
二、主要工作
(一)坚持学校地方课程的开发、实践与研究工作,推进区域的特色文化资源建设,服务好学校的“全面”教育教学理念。
1、继续加强对地方与学校课程的实施、开发现状的调研与分析,在对话和研讨的过程中推动课程发展。
2、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以及做好与上级领导、专家的交流与沟通,通过交流、研讨就共性的问题进行充分探讨与沟通,帮助学校地方课程实施过程中相对薄弱的环节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3、充分发挥学校地方资源优势以及学校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加强校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共同进步。
4、建立学校地方课程教科研研究小组(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发挥教研小组的集体作用,正常开展系列实践与研究活动,丰富教科研形式,为推动学校地方课程的有效、正常的开展服务。
5、结合学校的课题研究以及所取得的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一方面以地方与学校课程中的系列活动统筹规划学校总体计划,使学校课程开展找到实实在在的项目,另一方面以课程的理念规范整个实践与研究
(二)坚持理论学习和研究,增强教师课程理解能力,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1、以理论学习为先导,以案例研究为抓手,结合实践,与教师一起就学校地方课程实施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并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稳扎稳打,不断提升对校本课程开发、地方与学校的理解水平和实践能力。
2、以“小课题”研究形式推进地方与学校课程的开展,围绕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缩小研究切口,加大研究深度,以实践中生成的问题为课题,重视研究过程和成果的应用价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按计划推进学校地方课程的开展、实施、开发工作,关注学校地方课程实际实施情况,引导和组织学校、教师就学校地方课程开发、开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专题性研讨和学习。
4、适时举办不同层次的专题研讨沙龙,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学校地方课程有效开发与利用,地方与学校指导教师提供交流和研讨的平台。
5、引导教师重视积累和反思,并组织教师进行地方与学校案例撰写与分析,增强对地方与学校课程的理解和领悟,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更具科学性。
6、加强学习,完善地方与学校课程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获得最新信息,并注重对有效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理论的学习和钻研,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努力使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三、活动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季节和基地适时带领不同年级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参观、劳动、写心得体会。
第二板块了解桤泉(历史、人民、经济发展情况、新农村建设种植和养殖)请专家亲临指导。
第三板块以桤泉经济发展为素材的手工、剪纸、礼仪、蔬菜葡萄种植技术引入课堂,开展兴趣活动。
四、成立地方课程教科研小组(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
第四篇:地方课程计划
柏城小学地方课程计划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教育局2011年工作要点》精神,以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工作目标,积极、稳妥、有效地进行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
二、地方课程的教学课时及教学内容设置:
1、课时安排:根据上级课时计划安排,地方课程每周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年级各两课时,学校在进行教学时,地方课程课时不得随意挪用或挤占。
2、教学内容设置:
(1)《成功训练》教育:在地方课时中每周每年级安排一课时进行《成功训练》教育,在课程设计上划分为“社会适应教育”、“基础学力训练”、“自我管理教育”、“情意教育”等学习领域,每个领域的划分只具有相对意义,其内容与其他课程和学习领域有很大的交叉。每个学习领域又划分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分为各种想法情境活动内容。
(2)《家乡》教育:在地方课时中每周每年级安排一课时进行统编教材《家乡》的教学。让学生充分的了解自己的家乡吉林,从而热爱自己的家乡。
三、工作要点:
(一)坚持学校地方课程的开发、实践与研究工作,推进区域的特色文化资源建设,服务好学校的“全面”教育教学理念。
1、继续加强对地方与学校课程的实施、开发现状的调研与分析,在对话和研讨的过程中推动课程发展。
2、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以及做好与上级领导、专家的交流与沟通,通过交流、研讨就共性的问题进行充分探讨与沟通,帮助学校地方课程实施过程中相对薄弱的环节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3、充分发挥学校地方资源优势以及学校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加强校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共同进步。
4、建立学校地方课程教科研研究小组(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发挥教研小组的集体作用,正常开展系列实践与研究活动,丰富教科研形式,为推动学校地方课程的有效、正常的开展服务。
5、结合学校的课题研究以及所取得的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一方面以地方与学校课程中的系列活动统筹规划学校总体计划,使学校课程开展找到实实在在的项目,另一方面以课程的理念规范整个实践与研究
(二)坚持理论学习和研究,增强教师课程理解能力,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1、以理论学习为先导,以案例研究为抓手,结合实践,与教师一起就学校地方课程实施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并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稳扎稳打,不断提升对校本课程开发、地方与学校的理解水平和实践能力。
2、以“小课题”研究形式推进地方与学校课程的开展,围绕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缩小研究切口,加大研究深度,以实践中生成的问题为课题,重视研究过程和成果的应用价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按计划推进学校地方课程的开展、实施、开发工作,关注学校地方课程实际实施情况,引导和组织学校、教师就学校地方课程开发、开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专题性研讨和学习。
4、适时举办不同层次的专题研讨沙龙,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学校地方课程有效开发与利用,地方与学校指导教师提供交流和研讨的平台。
5、引导教师重视积累和反思,并组织教师进行地方与学校案例撰写与分析,增强对地方与学校课程的理解和领悟,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更具科学性。
6、加强学习,完善地方与学校课程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获得最新信息,并注重对有效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理论的学习和钻研,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努力使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柏城小学干部教师读书工程计划
为了落实《干部教师读书工程实施方案》,营造书香校园,塑造学校文化,提高教师综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决定实施以“读书伴我成长”的读书工程,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扩大教师阅读视野、丰富阅读内容、形成阅读习惯、提升精神境界、提高综合素养为目标,以建设书香校园为载体,以教师发展为核心,通过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引领生活方式,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教师成长,带动学校整体水平及全体教师教学能力的共同提高。
二、活动主题
干部教师读书工程的主题是:“读书伴我成长”。通过读书活动,引导干部教师把学习研究当作工作的主旋律,增强读书学习的主动性,把读书学习作为促进个人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逐步提升个人的教育理论功底,更好的指导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个人教育风格,提升教育内在品质,促进学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工作要求
1、干部、教师要制定读书计划。教育局推荐郑金洲编著的《教师如何做研究》一书作为必读书目,干部、教师要结合阅读学习,把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教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走出教育科研误区,学会从实践中寻找、捕捉、发现问题进行研究,并与实践紧密结合,形成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反思、教学案例等成果。同时,各位干部、教师要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参考教育局推荐阅读书目,选定阅读文章、刊物或教育教学专著,制订符合个人实际的读书计划。
2、合理安排读书时间。干部、教师要结合市里组织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开展情况,有效利用业务学习、政治学习、教研组会、节假日、寒暑假时间,开展读书活动。同时建立每日半小时学习深思制度,每位教师每天要保证半小时以上的读书与学习时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整理自己的工作轨迹,反思自己的工作得失,做到读思结合、读议结合、读研结合,把读书的过程变成实践与研究的过程,使广大干部、教师在研究中学习提高,在阅读中开阔视野,切实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3、开展“四个一”主题读书活动。即做到每天阅读一篇教育教学相关文章,书写100字的读书笔记(书写笔记时要注明学习文章的题目和作者);每两周写一篇读书心得体会 ;每月阅读一本教育教学刊物,每学期阅读一套教育教学专著,及时把握前沿教育理论、教育思想,鞭策教师提升教学实践能力,提高教育科研和教学水平。
4、组织教师开展一次读书体会评选活动。
四、活动措施:
1、迅速掀起读书热潮,根据学校推荐的篇目,每人可到图书室另选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
2、落实阅读时间:集中读书时间为周六上午。分散阅读时间由教师自行安排,但要保证每天至少半小时。
3、及时做好读书笔记。
4、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撰写教育随笔、读书体会。
5、干部、教师读书情况每月检查公布一次。要求字迹工整,提倡用楷书或行楷,杜绝草书。
6、学期末进行读书笔记展评,读书学习体会、教育随记、教育案例、教育反思和教育成果展览。评选“读书标兵”,学校进行物质奖励,并把评定分数纳入评选优秀级部、优秀备课组中去。
五、组织领导
组
长:孙彦起
副组长:葛玉贵
组
员:闫秀贞
陈玉芬
逄玲
张楠
六、具体安排
2月份:
1、制定干部教师读书工程实施方案。
2、每位干部教师制定读书计划,组织交流。
3、购买相关书籍,下发读书学习的资料。
3-4月份:
1、开展《教师如何做研究》学习体会评选活动。
2、每位教师认真做好读书笔记,互相传阅。
3、组织进行教师读书活动阶段性评价,以评促读。
4、3月25号上交读书学习体会。
5-6月份:
1、开展优秀读书笔记展评活动。2、6月10号上交上传读书学习体会。3、6月25号进行教育教学案例研讨,上交上传材料。
7月份:
1、下发假期阅读的有关书籍,进行假期阅读指导。
2、举行“读书论坛”活动,交流假期阅读体会。
3、评选“读书标兵”。
第五篇:xx小学地方课程活动计划
xx小学地方课程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榆林发展为活动素材,继续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工作,围绕学校教科室教科研工作思路,开拓创新,扎实活动。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科研机制,深化学校地方课程的内在品质;增强服务意识,坚持为榆林经济发展服务,为深化课改服务,为基层学生服务,为师生共同发展服务;全面落实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关于推进地方与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意见,促进学校和教师进一步形成课程意识,大力开发和利用好地方与学校的课程资源;以校本教科研为基础,以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着力研究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课程开发的多样化,学校地方课程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着眼学生的发展与需求,优化课程结构,规范课程开发,充分发挥学校地方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
二、主要工作
(一)坚持学校地方课程的开发、实践与研究工作,推进区域的特色文化资源建设,服务好学校的“全面”教育教学理念。
1、继续加强对地方与学校课程的实施、开发现状的调研与分析,在对话和研讨的过程中推动课程发展。
2、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以及做好与上级领导、专家的交流与沟通,通过交流、研讨就共性的问题进行充分探讨与沟通,帮助学校地方课程实施过程中相对薄弱的环节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3、充分发挥学校地方资源优势以及学校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加强校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共同进步。
4、建立学校地方课程教科研研究小组(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发挥教研小组的集体作用,正常开展系列实践与研究活动,丰富教科研形式,为推动学
校地方课程的有效、正常的开展服务。
5、结合学校的课题研究以及所取得的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一方面以地方与学校课程中的系列活动统筹规划学校总体计划,使学校课程开展找到实实在在的项目,另一方面以课程的理念规范整个实践与研究
(二)坚持理论学习和研究,增强教师课程理解能力,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1、以理论学习为先导,以案例研究为抓手,结合实践,与教师一起就学校地方课程实施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并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稳扎稳打,不断提升对校本课程开发、地方与学校的理解水平和实践能力。
2、以“小课题”研究形式推进地方与学校课程的开展,围绕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缩小研究切口,加大研究深度,以实践中生成的问题为课题,重视研究过程和成果的应用价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按计划推进学校地方课程的开展、实施、开发工作,关注学校地方课程实际实施情况,引导和组织学校、教师就学校地方课程开发、开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专题性研讨和学习。
4、适时举办不同层次的专题研讨沙龙,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学校地方课程有效开发与利用,地方与学校指导教师提供交流和研讨的平台。
5、引导教师重视积累和反思,并组织教师进行地方与学校案例撰写与分析,增强对地方与学校课程的理解和领悟,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更具科学性。
6、加强学习,完善地方与学校课程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获得最新信息,并注重对有效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理论的学习和钻研,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努力使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三、活动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季节和基地适时带领不同年级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参观、劳动、写心得体会。
第二板块了解榆林(根据地方教材《可爱的榆林》了解榆林历史、人民、经济发展情况、新农村建设种植和养殖、地方特色、特产及区域文化特征)。
第三板块以地方教材《陕西精神》,了解陕西地方区域文化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