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背景与课程综述
课程简介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背景与课程综述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针对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的修订背景、修订过程、修订思路、增补内容等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结合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和音乐课程的实施情况,从指导思想、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领域、课程设计、课程建议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解读。旨在帮助中小学音乐教师认识课程性质、理解课程定位、抓住课程精髓,掌握课程理念。
专题内容紧扣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以及课程设计思路深入解读,具体阐述音乐课程人文特征的落脚点,全面认识中小学音乐课程目标体系。同时,对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部分突出重点提示性理解。课程标准的表述以及解读主要放在理性辨析层面,特别是音乐课程过去在学校教育中位置边缘认识模糊,需要通过对于新课标的学习提高音乐教师自身认识,加强实践自觉性。因此,专题除开课标内容的解读外,同时从思维学习的角度,展开了更加深入的理论思考。课程学习包括专题讲座(视频、文本)、拓展资源的学习与阅读、个人思考与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为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课堂教学实践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层面的支持与帮助。
【学习要求】
通过对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深入解读,了解音乐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主要内容,奠定对中小学音乐新课程的基本认识,指导音乐教师的教学实践。突出对音乐的感知、理解和创造的阐述,强调对听觉艺术课程的本体特征把握。学习要求如下:
1.通过远程方式收看专题讲座,阅读专题文本。
2.分学员组讨论
讨论题:《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对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定位。
3.自学阅读《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与提供的拓展文本。
4.根据思考题要求,完成规定的作业。
第二篇:《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修订背景与课程综述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修订背景与课程综述
吴斌(人民音乐出版社,课标修订组副组长,教授)郑莉(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金亚文(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音乐教育杂志》,教授)
一、课程标准修订背景
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已有十年了,在这十年当中,全国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音乐教育课程改革。这期间,我们国家也发生很多变化,无论在经济、文化,还是教育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这几个方面的发展对音乐课程标准的修订和音乐学科的发展都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介绍一下课程改革的背景。一方面我们持续高速发展这么多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了4000美金。人们对艺术的需求、对音乐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对学校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有了充分的认识。这些都对我们音乐教育的课程价值、理念、方法和内容提出新的要求。
另一方面,六中全会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各个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提供了理论依据。音乐课程改革自实施以来,基层的一线老师们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并从不同侧面对实验稿进行了一些评价,也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
此外,十一套音乐教科书的编写、实践和实验也为我国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非常好的修改依据。2010年,中国召开了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此次大会为我们带来了世界各国多元的音乐教育思想和音乐教育认识,特别是一些人类学家、音乐教育学家、社会学家对音乐教育都给予了足够的关注。
近十年来,音乐教育领域的发展非常快,国际上除了以雷默先生为主流的审美教育流派之外,还出现了实践主义教育、创造主义教育等其他诸多流派。音乐教育也在原来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综合音乐教学法等各类教学法和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这些都对我们音乐课程标准的修订提出了非常紧迫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一线教师在实际当中对课程标准有很多想法和意见。所以在这样一个形势下,课程标准的修订是迫在眉睫的。
概言之,音乐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社会的进步,文化和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对音乐课程的理论和建设有一个新的认识;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要求我们在指导思想和内容上进行更新;第三,课程改革十年的经验和教训,要求我们必须进行修订;第四,来自社会不同层面的评价和建议(包括一线教师,音乐、社会文
化领域及新闻出版行业的专家学者等);第五,国际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理论建设的新要求。这五个方面的总结,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音乐课程标准的修订是在很多相关因素的促成下进行的,因此,我们必须对课程标准进行认真的梳理。新出版的音乐课程标准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这些都是音乐教师们十分关注的,与我们的日常工作、教学任务、学生培养等方方面面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重大问题。
从2001年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以后,老师们在实践过程当中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其实,对于音乐课程标准,大家都给予了厚望,并在修订过程当中做了很多工作,我们可以围绕这样一个大致的情况来梳理课标修订的思路。任何一个东西,在经历了一定时间的使用以后,必然会面临被修订的问题。过去使用的很多大纲都被称为“试用版”,而这次的课程标准不叫“试用版”,也不叫“实验版”,而被称为“2011年修订版”,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一个正式的指导我们国家义务教育课程的文件。
二、课程标准修订过程
音乐课程标准出台十年,音乐教育内部和外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课标修订的要求也是在这些发展变化中很自然地提出来的。此外,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成果、经验,还有一些问题,引起了老师们的反思,随之提出了这样一个客观的修订要求。教育部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地征求意见(特别是在实验学校),于2004年、2007年和2010年三次进行了课程标准的启动与修订。下面就对这三个阶段分别做一简要介绍。
(一)2004年
2004年在陕西搞过一个大规模的活动,当时请来了所有地市级以上的教研员和骨干教师。那时课改实验已经进行了三年,国家有一个固定的实验区进行实验。
(二)2005—2007年
2007年,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从2005年到2007年这三年特别受关注的实事出发,为课改开辟了一个专栏——“实践中收获,校正中前行”,这正是对课标实验过程的一个整体性关注。所以,新修订的课标实际上是一种在教育部主导下,特别听取和调查了基层方方面面的实践经验,产生的一个国家文件。这一次的修订工作做得非常扎实,只是听取意见的过程就进行得非常全面,课标修订组广泛收集了各个方面对课程标准的反馈,尤其是来自于一线教师的意见。大家都关注着本体教学工作和实践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在这个过程当中,湖南省就举行过一次重要的修订会议,其间征求了各个专家的意见。
(三)2007年4、6月
教育部真正启动修订工作是在2007年4月份,时间并不是很早,但音乐课程标准在诸多课程标准中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一个。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机构,二是组织。我们一直深切地关注着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和实验,始终关注着这十年的发展。《中国音乐教育》
杂志也始终伴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一直及时反馈课程改革当中遇到的问题。2004年,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中国教育学会和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在西安联合召开了一次全国性大规模的研讨会,会上指出,当时在实验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形势和内容的关系。所以,一直到2007年,教育部才正式启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
课程标准修订时,我们广泛搜集了一线教师和社会各界对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意见。这些意见基本集中在“以审美为核心”的问题上,一些音乐教育之外的学者也提出了异议,并在很多专业性的报刊上发表了文章,表达了意见。对于中国音乐教育是不是要坚持以审美为核心,争论很多。为此,课标修订组于2007年6月12号在青岛大学专门开展了音乐教育哲学基础问题讨论,并请来了当时持有补充意见的同志议会,听取他们对音乐课程标准中“以审美为核心”等诸多理论问题的见解。
同时,在湖南长沙针对内容标准问题又进行了一次深度的研讨,大量听取了来自于各方面的意见。这两方面都是跟理论问题相关联的,特别是关于审美为核心的问题。以审美为核心不单纯是一个美学的学术问题,也是跟我们国家的整个教育方式相吻合的。从07年开始,教育部统一部署了课标修订工作,并做了大量的调查,课标组也全心全意地开始了音乐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音乐教育杂志社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经验和理论上的研讨机会,对音乐课程十年的改革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课标修订指导思想
音乐课程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2月份发布,2012年1月出版。其中课程标准前言部分就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即课标修订的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
2011版课标修订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的,落实中央多种精神,特别是实现教育公平和实现教育健康、持续发展两个方面。首先,实现教育公平就是推进中国民主化进程。其次,促进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就要有一个核心竞争力,培养出创新性人才,为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建设做贡献。由于音乐学科具有人文性,所以音乐学科更容易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其中,容易在音乐教育学科中有所体现的,就是“两个精神”,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一)“两个精神”
首先是民族精神。五千年来中华民族文化所积淀的民族精神,落实到音乐方面,就是我们对中华民族音乐中所展现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的热爱。体现在音乐课程当中,就需要大量弘扬民族文化,表达爱国思想,抒发爱国情感的音乐作品。
其次是时代精神。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真正成为了世界强国、世界大国。30年来改革开放所迸发出的人民群众的动力,推动了社会、历史、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自信心和自尊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一方面,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促进了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又将改革开放创新进取的时代精神进行传播。所以,时代精神在音乐学科中是可以实施和弘扬,并得以充分体现的。音乐学科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虽然所有学科都会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但在这方面,音乐学科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任何一种民族文化,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那么不管是在讲述核心价值观,还是讲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时候,音乐学科都可以以一种生动的艺术形式去展现,所以音乐所要传递的不仅是音乐本身的音符,更是中国的民族的精神。用音符构成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志,是一种深入人心的精神力量。因此,音乐学科并不是一种说教形式,老师们只有抓住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两个方面,才更有利于在实践中去记忆与操作,去指导自己的音乐教学。
(二)“四个价值”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有组织的音响,实现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听觉艺术。”因此,对音乐的感悟、表现与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音乐课的“四个价值”包括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创造价值和人际交往价值等方面。具体来说,就是提高审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潜能,提升创作力,传承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注重情感沟通,构建和谐社会等方方面面。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价值,音乐才能成为必修课。反之,音乐课就会失去作为学校教育中核心特征的作用和地位。所以,首先要明确音乐本身的概念,然后了解音乐课程的价值,使之成为对整个音乐课程认识的指导思想,并贯穿、体现在音乐教学课堂中,这是尤为重要的。
四、音乐课程的性质
在基础音乐教育课程领域当中,有一个特别核心的问题,就是音乐教育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课程性质的定位到底应该怎样去理解。
这次的修订增加了关于课程性质的论述。因为很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对课程性质还缺少一定的理解,不能仅仅用一堂必修课来定义。
音乐课程的性质具体说来有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体现了三种不同的哲学思想,并且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对应的。
(一)人文性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的结晶。”无论是从文化中的音乐还是音乐中的文化视角出发,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皆注入了不
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表演者、传播者和参与者的思想感情和文化主张,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发展脉络,以及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的展现,具有非常鲜明而深刻的人文属性。这个概括起来,要抓住两点:
首先,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有针对性的,针对我们今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承音乐文化时出现的问题。因为在十年课程改革中,老师们有一个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文学的才是文化的,音乐本身不具有文化属性,在讲一个音乐作品的时候(包括无标题的音乐作品),必须要赋予音乐之外的文学语言来解释它。其实,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例如,我们在听一段苗族音乐、一段维吾尔族音乐或者一段拉丁美洲音乐的时候,音乐里包含了不同的玄法、不同的调式、不同的节奏、不同的音色。音乐当中包含了那些不同文化身份的创造者对音乐的不同理解,他们是用音乐向听者阐述一种文化。所以音乐是处在大文化当中的,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语言本身就是文化,和语言文字是一种并列的关系。
其次,人文性还对应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了不同的文化形态、不同地区、不同创作者以其不同的文化身份创作出不同的音乐作品。我们听到的中华民族的音乐,是由中华民族的人民和作曲家创作出来的,具有文化价值和作用。所以,人文性也需要体现民族精神,从人类学、音乐学的角度来说,音乐是在不同的文化语境和环境中,由不同文化身份的人来创作的,并不说是“音乐是世界通用的语言”。每种音乐都代表了不同的文化,我们今天学习中华民族的文化,就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民族精神。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的同时,实际上也在传承、演习和学习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
(二)审美性
“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从传统到现在,一直延续过来的。比如,从20世纪到现在100年的历程中,上个世纪初的音乐教育就是提倡美育,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支撑部分和组成部分,所以音乐课程也体现审美性。现代社会仍然延续“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说明音乐学科、音乐课程,本身就具有这样一种性质。以美育人,强调感受美、表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以美育人对于陶冶身心、陶冶情感有着特别的作用。
(三)实践性
音乐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实践性的艺术,音乐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它采纳了现代实践主义哲学理论的精华部分。音乐这门学科不通过实践的形式是没有办法实施和操作的,所以,音乐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首先,音乐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例如,教师经常把音乐讲成一个故事,让学生在音乐当中寻求非音乐的信息。这些跟人文性有关系的信息除了存在于音乐之外,同时也存在于音乐本身。这种做法和理解跟音乐本身的特性是有一些矛盾的,所以只有通过聆听、演奏、演唱、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实践活动,才能对音乐有一个真正的理解。
其次,音乐是要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真实感受的。音乐不是理论,音乐必须是音响,必须亲自实践。第一,音乐是音响,音乐不是音乐之外的故事。第二,音乐必须亲自实践,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情感体验。实践包括聆听、编创、演奏和演唱等。
综上所述,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是音乐学科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音乐课程的实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是对以前课标很大的突破和提升。教师们都承认音乐的非娱性,但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又会刻意用另外一种语言形式去撰写和表达自己,跟学生交流更多的并不是音乐,这与在这个问题的认识方面有一个很大的偏颇。所以,在实践性的问题上,老师们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认真的反思,在认识上的高度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五、课程的基本理念
课程理念是老师们最为关注的部分。那么,它和原来的课程标准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今天应如何来认识这些问题呢?
课程理念和老师具体的教学操作联系非常密切,是音乐教学的一个理论支撑。老师们上每堂课都要运用到课程理念,因为它会对课程设计、实施和后期评价起到一个指导作用。在实施过程中,老师们应该把握住以下五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原来十条理念,整合后成了五条。把它们合并以后,变成了一个并列的、对称的关系,在文字逻辑上更加严密,便于老师们记忆。比如“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的动力”,就把原来的两条变成了一条。
第二个要点,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提法,阐述什么是音乐审美的核心,提出怎样在教学中体现这个理念。对于这一点要注意三个方面。首先,什么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新课标指出:“音乐审美指的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其次,怎样在教学中体现这个理念。新课标指出: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整体把握”,其中“整体”二字非常重要;“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表达得非常具体。最后,在把握音乐审美为核心理念后,要注意整体的把握。一方面是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是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该与音乐审美体验的不同文化有机结合,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这才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教学中的一个正确体现。
第三个要点,把“音乐实践”这个理念由过去的第五位提升到第二位,仅次于音乐审美为核心,并调整了行为动词,原先叫“重视”,即“重视音乐实践”,现在改成了“强调音乐实践”,那么就提升和强调了这个理念的重要性。
第四个要点,把“提倡学科综合”改为“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学科综合已经突出了音乐艺术的特点,这样具体表述音乐艺术的五个特点,涉及到音乐艺术的学科特征与教学特点问题。一是听觉艺术,二是实践艺术,三是非娱兴,四是表演性,五是情感性。所以,要适当地关注学科综合,由“提倡”变为“关注”。原来在学科综合的问题上,教师
们过度地强调“综合”,对学科综合产生了很多歧义和误解,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在我们把这些问题重新认识到一个新的高度,不仅把“提倡”改成“关注”,而且前边还加了“突出音乐特点”,这才是我们音乐课最本质的东西,也是教师们需要抓住的重点。
第五个要点,就是把“理解多元化”修改为“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多元”从字义上讲是一个并列的关系,没有主次之分。所以,原来的“热爱我们中华民族和世界尤其是民族文化”,把中国的和外来的一些文化理解成了一个并列的关系,会有一些偏差。首先举一个非常明显的个例以反映一个现象。北京一位中学老师讲一堂中国音乐的课,学生就站起来反对,说不要听这个。老师说:“多好听的《茉莉花》啊!”那个男生反驳道:“我认为世界上最难听的音乐就是中国的音乐!”由此,那位老师备受打击。现在学生们接受的学校以外的音乐信息非常多,这就需要一个鉴别、整合或是契合的过程。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承担者,教师们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现在媒体发达,信息获得渠道多样,学生们可以随时获得各种音乐方面的信息,但教师们不能束手无策,只是一味埋怨电视、广播和社会环境。其实,教师们应该分析学生们喜欢什么,因为对音乐学科来说,最重要的在于熟悉。就像对于很多年长的人喜欢的京剧,学生们不一定喜欢,但是由于媒体反复地播放,反复地进行听觉刺激,学生们也可能会喜欢上它们。而对于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所提倡学习的音乐作品,老师们常常很“吝啬”,不愿意反复播放,总是把音乐当做一种知识来学习。其实不完全是这样,如果仅仅把音乐当成一种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就体会不到审美的乐趣,不能对音乐有整体的感受。当我们把音乐像作文一样进行结构分析、乐句分析、力度分析的时候,学生就感受不到它的美妙,感受不到音乐的感染力,同时也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所以,音乐课堂是让学生热爱音乐的一个主渠道和主阵地,是传承我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场所。在这个场所,如何发挥课堂教学优势,回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上,让学生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尊重和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些都是需要老师们把握好的地方,也是教材编写者需要关注的方面。因为一些教材有的时候在一个单元里大力推崇某一地区、,某一国家的音乐文化,往往导致在角度、立场上出现问题。那么多样性是什么?是指建立在主流文化基础上的多样性理解,这就会涉及到主次问题。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弘扬本民族音乐文化都绝对是一个颠覆不破的真理。虽然我们的教材当中,有着多样性的文化,但是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角度来说,绝对不可以用其他国家的文化来替代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即使其他国家的文化更强盛。我们应该力图让学生们热爱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在此基础上学习和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为此,新课标对原先两个方面都使用的“热爱”进行了修改,并把“多元”变成“多样性”。
另外,在作品完整性的问题上,教师们应该注意,“以审美为核心”的内容里面,有两个词语要加以重视,一个是“整体”,另一个是“要素”。首先,整体就像一个相对完整的乐队。以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为例,一个主题基本上是一句,这也叫整体。这个整体,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乐思,或者是相对完整的段落,决不可以把它分裂开来。又例如一个身边经常发生的事。学校老师在招生的时候,学生会演奏多种乐器,为了节省考试时间有的老师会中途喊停,但学生往往停不下来,一定要等那个段落完了之后再停下来,如果半截停了,会
很难受,这就是由于音乐的完整性。所以老师们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也要注意作品相对的完整性问题。
其次,音乐是由要素构成的,过去的辞典里指出,音乐有三要素,分别是节奏、旋律、和声。现代音乐又增加一个因素,即音色。在课标实验稿当中,除了这四个要素以外,还有力度与速度。大家应注意的是,这些要素的排列顺序是有讲究的,它是以学生概念形成的顺序为主要出发点的。这次课标修订又增加了节拍和调式两个要素。当然,在大的要素概念中,节拍可以放在节奏里去理解,调式可以放在旋律里去理解,但是这样会导致老师们在理解上不够具体、不好操作。因此,把节拍和调式单独列出来作为要素来表述。老师们的关注点应放在让学生在音乐当中敏锐地听辨这些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而不是解决节拍、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的概念。所以音乐审美的内容是要素,就是对要素感受的敏锐性。学生们在最先学习音乐的时候,就是学习音乐的基本要素,从三个要素扩展到六个要素,之后还要再增加。这样我们课堂教学的内容才会非常充实了,我们才会对音乐有本质上的理解,才能从音乐本身来解决究竟什么是音乐审美、学生的美感从何而来的问题,才会真正让学生用音乐语言学习音乐。例如,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要具体抓住每一首曲子最具有表现力的特点来进行体验,也就是说要将要素和音响相联系,这是很重要的。学生感受越灵敏,水平越高,审美能力越高。只有通过对音乐这些要素的敏锐感受,才会体验到音乐中所蕴藏的情感。当然,音乐对每个学生所激发的个人情感体验的深度会不同,但这个情感体验其实就已经达到了审美的层次。因为情感体会产生联想,使学生联想自己在生活中的经历,联想自己的情感,联想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和事物,这就升华为一种对生活的认识和态度,其实也就解决了音乐审美的问题。简单说,音乐教学就是从要素开始,然后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最后升华为一种高尚的心灵品格和对生活的态度。
今天从事着音乐教育的工作者,有着太阳底下最美好的职业,也是对孩子们心灵、情感、价值取向有直接影响的一个伟大职业。在以上对课标修订版的解读中,教师们对音乐课程的问题可能有了进一步深入的理解。对于教师,传承我们祖国优秀的音乐文化,培养孩子们的情感,孕育美好的心灵,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六、音乐课程设计思路解读
2011版课标新增内容中的课程设计思路与老师的实际教学并无直接关系,它只是结构上新增的设计思路,主要体现为五点:
第一,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以音乐活动方式划分教学领域。音乐的三度创作包括创作、表演和欣赏,按照学习领域则划分为感受与欣赏、表现、创作和音乐与文化。简言之,为了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强调音乐课程的人文属性和对学生创造性潜能开发的课程价值,本标准将原有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为“感受与欣赏”和“表现”两个教学领域,并将原来隐含在教学中的音乐文化知识和分散的音乐编创活动,加以集中并拓展为“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两个领域。
第二,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是在生动、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生成和实现的。2011版音乐新课标对包含音乐聆听、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这三个具有很强实践性的教学领域,提出了相对明确而具体的内容标准,并从音乐学习的特点出发,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以获得对音乐的亲身体验。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和提高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音乐能力。
第三,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音乐的音响材料、创作过程和表演形式具有特殊性,这些艺术特征决定了音乐聆听、表演和创作教学,必然含有特定的知识和技能要求。2011版音乐新课标的设计,正视这一客观的学科规定性,正确处理课程中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发展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关系。强调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所应达到的标准,是发展学生审美体验、艺术表达和文化认知的基础,其本身就是学生音乐素养的组成部分。
第四,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分学段设计梯度渐进的课程学段目标及相应的内容标准。为了使音乐课程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相适应,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将义务教育阶段的9学年分成3个学段,即小学低年级(1~2学年),小学中、高年级(3~6学年)和初中各年级(7~9学年)。
第五,在明确的规定性和适度的弹性之间寻求平衡,给教师教学和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留有创造和选择运用的空间。我国城乡之间和不同区域之间经济、文化环境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客观上影响着学校音乐教育的实施状况和教学水平。基于这一现实,为使音乐课程具有广泛适应性和普遍实施的可能性,对课程内容和标准的设计,既注意到要有明确的规定性,又要有适度的弹性和一定的可选择性,使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音乐课程,在相同或相近的内容和水平要求上得以普遍实施,推动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均衡发展。
以上我们就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性质定位、基本理念做了较为详细的解读,希望能对老师们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
音乐课程10年实验的重要收获
音乐课程10年实验,在实验学校任课教师和校外众多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出现了诸多新的、积极的变化,成效明显。归纳起来,主要在以下5个主要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收获。
一、教育观念
10年间,在实验区、实验学校以及各种不同层次的新课程培训中,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转变教育观念”。这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数以百、千、万计的音乐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不同程度地认识到这句话的内涵:
1、如果说以往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更多关注的是音乐学科体系中的知识、技能,而在课程实验中,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成为课程教学活动的中心。
以学生为主体,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进步; 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
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见解,细心保护和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建立平等交流的师生关系。
2、在一切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独立思考。倡导同学间的合作学习,善于与他人交流、沟通、分享。倡导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评价甄别信息的能力。
3、将以往相对单一的“知识技能”课程目标,转化为“三维融合”的课程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与“知识技能”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健全和完善评价机制,不仅重视单一评价的甄别作用,同时发挥多重评价的诊断、激励与改善功能。转变评价的方式与方法,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以及“音乐成长记录册”、“班级音乐会”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利于学生增强学习信心和动力。
上述内容,均在教育观念统领之下,是音乐课程10年实验收获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状态和成效,最能反映课程实验的真实面貌。10年间,音乐课堂发生了很大与帮助。
变化,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设计,像五彩斑斓的百花在祖国的城乡学校绽放,优质课例大量涌现。其中,2007年初冬在安徽黄山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的“全国中小学音乐课教学评比”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音乐教师在当地学校“借班上课”,一次推出了小学获奖优质课22节,中学获奖优质课18节,集中展示了音乐课程实验的优秀成果。以这次活动为代表的音乐实验优质课,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1、教学目标明确而具体。以音乐为载体的教学活动,始终将培养和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放在中心位置,着力增进学生音乐审美感知力。
2、课堂充满音乐美感。无论是唱歌和听赏的选材,教师的范唱、演奏、语言、仪表,还是课堂氛围的营造,均具有艺术美感,学生是在一种自然、放松、和谐、平等交流的状态下享受音乐学习过程。
3、教师有较强的环境适应和课堂应变能力。由于是“借班上课”,师生之间并不熟悉,任课教师以对学生的普遍关爱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很快赢得学生的信任。在预设的教学环节发生变化时能平静应对,同样取得预期的实效。
4、深度挖掘教学材料,精心开发教学资源。任课教师不仅充分利用既定教材,而且能够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精心选取或自己制作教学课件,或创造性地利用本校、本班的教学资源(如请本班有演唱、演奏特长的学生充当“小老师”),收到很好的效果。
5、凸显地方特色或民族特色。如来自北京的老师教唱京剧唱段,来自山东和东北的教师教唱当地民歌,让学生熟悉民族音乐,课堂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公开展示、评比的优质课只是一扇窗口,体现了音乐课程实验给课堂带来的可喜变化,除此之外,大面积常规课(主要是在大中城市学校)的课堂教学水平,在10年实验期间均得到明显提升,教师“一言堂”和“满堂灌”的状况,有了不同程度的转变。
三、教材建设
教育部在2000年启动“实验稿”研制的同时,就开始委托有资质的出版社着手编写与之配套的实验教材。经过多年努力,全国共有11套义务教育音乐教材通过审查,并先后在不同地区实验学校投入使用。这11套音乐实验教材,产生在更新教育观念、深入认识音乐教育功能、重新整合与拓展音乐教学领域的特定背景下。与实验前使用的教材相较,音乐实验教材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教材编写的整体构架,由过去以识谱、乐理为主线的知识体系,转变为人文主题统整下不同音乐教学领域的单元组合,突显这种组合的文化内涵和教【学习要求】育价值;选材上中华56个民族、东南西北中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传统音乐材料有序呈现,强调音乐文化母语的教育继承;对外国音乐材料的选用,突破以往以欧洲古典音乐为中心的格局,逐年加大开掘适于中小学生参与、便于学习理解的世界多元音乐文化材料的力度;教学内容贴近现代社会生活,溶进20世纪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形式的新因素;教学活动设计形式多样,生动有趣,有利于激发联想与想象,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空间;教材呈现方式借助多种媒介,突出直观性美感,因而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
四、教学研究及教师培训
为适应“实验稿”引领的音乐实验课程的教学需要,以校为本和以学区(常与行政区划重叠)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以及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蓬勃开展,有时甚而交叉进行。一些教学实验中共同关注的问题或产生的困惑,成为集体研讨的课题。如唱歌教学、乐器演奏教学、音乐听赏教学、教案设计、多媒体运用、课程评价的具体化等。通过课题研讨、观摩展示、专题培训等途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高,优秀教师和音乐特级教师迅速成长。从10年间教育部定期举办的“全国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的组织发动、层层
选拔过程中,即可反映音乐教师在专业技能、音乐学知识、文化修养和教育学理论等方面全面提升的可喜状况。绝大多数音乐教师能灵活运用符合教育规律和音乐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创造性地践行“实验稿”的理念,因地制宜地开发民族和地方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自如驾驭教学流程,课堂教学和指导课外艺术活动的能力大为增强。
为充分发挥骨干音乐教师和优质课的影响和作用,北京和深圳等地还采取城区优秀教师与郊区教师定点交流,成立特级音乐教师工作室等措施,带动更多优秀教师成长,变少数教师的示范公开课为多数教师的优质常规课。
五、与实验同步的音乐教育理论探索
长期以来,学校音乐教育的理论探索,在我国是十分薄弱的环节。尤其是美育在学校教育中被边缘化,失去应有地位的背景下,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基本上是处于一种停滞状态。随着课程实验的逐步展开和深入,对相关理论课题探究的紧迫性突显出来,理论研究随之进入到一个活跃时期,并得到长足发展。与国外同一领域的研究状况相较,我国音乐教育理论探究,显现出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一是理论指向的实践性
这一特点的形成,与本学科的理论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有一定关系,又长期受制于我国教育学、心理学、音乐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水平。面对“实验稿”的研制和课程实验的现实要求,许多带有本质性的对于学科理论的认识,是在音乐课程实验过程不断探索、调整和校正中逐步生成并且应用于实践的。如对音乐教育课程性质和价值的认识,以“实验稿”为例,从一开始就将中小学音乐课的性质定位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其课程价值,在“标准”中表述为“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这些看似“政府文件话语”,实则体现了21世纪音乐教育理论对“标准”的支撑。对于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标准”将1992年“教学大纲”规定的“唱歌、唱游、器乐、欣赏、识读乐谱和视唱听音”,重新整合并扩展为“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4个教学领域,突出强调了音乐作用于人的创造力开发,以及本学科固有的人文属性。这种强调,与当代国际音乐教育所倡导的学科发展走向相一致,只不过这些具有实际理论意义的内容,不是以“系统理论”的“新观点”面貌出现,而主要是从音乐教育教学实践中来,又直接指向实践应用的。
二是理论提炼的群体性
我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史,并不乏音乐教育大家,从沈心工、李叔同、蔡元培、萧友梅、黄自、陶行知、陈鹤琴、刘质平、丰子恺,到贺绿汀、李凌、赵沨、陈洪、张肖虎等等前辈,他们均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然而在音乐理论的提炼和音乐教育学派的形成上,比起国外的同行,如奥尔夫、柯达伊、达尔克罗兹、铃木镇
一、卡巴列夫斯基和当代的美国学者加德纳、雷默、埃利奥特等人,似乎不像他们那样有着个人的理论
体系、教育学派和广泛的国际传播影响。这一现实,除与世界近代历史格局和旧中国低下的国际地位有关外,也体现出中外(主要是东西方)文化传统和学术研究环境的差异。我国音乐教育理论的实践性品格,直接与理论提炼方式的群体性相关联,这一特点在“实验稿”研制及“标准”修订工作中延续了下来。
三是理论内涵的综合性
这一特点是由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继承——借鉴——发展更新的整体模式决定的。对中国数千年历史文化的继承,将深厚的“乐教”传统衍生为“美育”思想,一直是我国音乐教育行为的基本出发点;对国外音乐教育理论精华和实践体系的学习、借鉴、吸收,10年来从未间断,从对上世纪中叶“拖欠”下来的以奥尔夫、柯达伊等为代表的国外音乐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的学习、“补课”,到上世纪末期对美国学者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雷默的音乐教育哲学,以及本世纪初以埃利奥特为代表的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等等。这些丰富多样的音乐教育模式和不断出新的音乐教育理论和观点,为“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材料。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和借鉴、吸收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我国音乐教育工作者对指导学校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不断总结、更新,使其在保持中国特色(与国情相适应)的同时,也体现出与21世纪国际音乐教育发展方向相一致的包容性和现代性。如“标准”对中小学音乐“课程基本理念”的阐述,便集中体现了这种源自教学实践又回到教学实践的音乐教育理论的综合性: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这5条供广大任课教师把握的“课程基本理念”,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内容包含音乐课程与国家主流教育思想的对应,音乐教学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音乐实践的兴趣;体现出对艺术体验和人文素养在实践活动中生成、获取的强调和对学生创造力开发的重视;涉及到以美育人与不同文化认知、中华民族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本体与不同学科综合、面向全体未来公民与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等一系列的辩证关系,汇集了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的对本学科基本理论的认识。这些理论探索,实际上是对中外古今音乐教育理论重要内涵的综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
参考资料
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课程总目标解读
一、音乐课程总目标的提出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目标是首要问题,它是引领课程实施的方向,是实施课程理念的前提与关键。2001版音乐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仅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维目标,在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中新增了音乐课程总目标,总目标是三维目标的核心,三维目标是总目标的体现。虽然,2001版音乐课程标准对于总目标没有具体的表述,但是,在课标前言、课程理念、课程价值等方面都有具体的阐述。2011版音乐新课标对于课程目标的阐述表达地更加具体,它使老师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音乐课程在德育、智育,体育、包括美育方面所应达到的程度,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编写等都应紧紧围绕总目标展开。
课程目标的实施过程应是逐步分解--最终完成的过程。总目标不单指教师的教学任务目标,它是音乐课程所应达到的标准,即学生标准。2011版音乐课程总目标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教学大纲的编写方式是对学习内容的确定,是把要教的内容确定在文本上,让所有老师知道所要教学的内容,它是按照一个学科体系的要求来设计的;而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不是按照学习内容来确定的,而是按照学生所应该达到的程度来确定的。因此,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于“目标”的表述有明显的不同,教学大纲以教学目的为表述,主要指教师所应达到的教学任务,课程标准则以课程目标为表述,是对学生所应达到程度的要求(包括知识、技能、文化等方面所应达到的要求),它是建立在以学生为本的前提下,从学生的成长、学习角度去考虑,而不是以学科体系的建立为基础。音乐课程标准,是指学生在审美、兴趣、文化、知识与技能、情感等方面所应达到的程度,它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成长规律,按照中国公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该达到的标准去制定的。可以说,它给老师们提供了很大的教学空间。
二、音乐课程总目标的要求
在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有这样一句话:“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一)培养学生持久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它既是手段,也是理念,同时又是目标。与2001版音乐课程标准相比,2011版新课标对于“兴趣”的表述新增了“持久”二字,看似简单的“持久兴趣”,却是音乐课程的终极目标,它体现着人和音乐的本能关系,以及音乐对于人的价值功能体现。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是音乐课程的终极目标,体现着音乐学科的重要特点。“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都是围绕这一终极目标所展开。
(二)涵养美感和谐身心
与语文、数学等学科不同,涵养美感在音乐学科中体现着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可以说,“让阳光散满每一个角落,用音乐滋养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与音乐学科所明确提出的“涵养”非常贴近。“涵养美感”目标的实现不能急功近利,它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长期熏陶和陶冶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第一增长能力和可培养能力就是音乐。胎儿在母体16周时,胎心所体现的固定实质持续运动就是音乐的节奏,它是所有音乐的基础。当婴儿呱呱坠地,听觉是他与生俱来的能力,这与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密切联系。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音乐都伴随我们的一生,例如,摇篮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应该说,音乐与人的成长有着密切的联系,音乐对于涵养美感,滋养人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老师们要培养学生对音乐兴趣的持久性,使学生发自内心地终身热爱音乐。
(三)形成基本音乐素养
“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调“必要的”这一限定词。在人一生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大众教育,教予必要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既能满足终身学习音乐的需要。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是公民教育、全民教育、大众教育,就这一阶段的音乐学习来说,音乐教师要充分考虑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授,教材编写者要特别注意必要知识技能的编写。现阶段,很多教材在这必要知识技能的编写上把握不够,编者可能是专家、学者、专业人士,但他们忽视了教材所面向的普通大众,是为普通公民提供学习音乐的精神食粮。于润洋先生给予我们一个很好的榜样:作为中央音乐学院的前任院长,无论从学问还是人品上都是人口皆碑的。人民音乐出版社曾经聘请他作为人民音乐出版社版高中音乐鉴赏的主编。他从专业角度出发,对教材中所编写的西方古典音乐的定位是以点带面。他认为,一,大众需要知道贝多芬,二,古典主义音乐只有贝多芬。西方古典时期有许多作曲家,但这一时期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典型代表人物就是贝多芬,学生们只要了解了贝多芬,也就了解了西方古典音乐,这就是体现。因此,这样单元的主题就是古典主义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是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更加明确了总目标对于学生所应达到的程度和要求。“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与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相互呼应。
其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第一次明确了音乐基本素养的内涵,即音乐的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明确了学生所应达到的三种能力。听觉能力是核心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和欣赏能力都应紧紧围绕着听力能力的培养。可以说,在2011版音乐课标的总目标中,知识技能的相关问题,被梳理成一个非常具体的目标,即双基加三种能力,这无论对规范教材编写,还是规范教学、引领教学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努力追求终极目标
“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是2011版音乐课标总目标的又一主要内容。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一个人生的终极目标;培养审美情趣就是为了培养人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能促使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是音乐学科最高层次的目标,同时也是音乐教育的功能与作用,最后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教育。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在实验稿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提升,它更加关注孩子的可持续发展与成长,让孩子们在音乐的学习中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这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健康发展和人生质量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社会发展不平衡的今天。
音乐学科本身的价值特点决定着音乐课程总目标的提出。音乐教师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这个职业可以使你快乐工作,并在上课的同时与学生一起分享教学的快乐,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用音乐去感化人生。音乐的“乐”是个多音字,“乐”即“乐”,音乐就是快乐,教师的乐教能促使课程目标得以完美地实现。在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里,现人的一种高质量的生存,艺术化的生存是最终极的目标。例如,许多科学家、管理者,他们虽然不从事音乐工作,但他们与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位艺术家曾说,最终解决我们人类问题的是艺术,其中音乐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作为新时期与新课程的音乐教师,这份太阳底下最伟大、最快乐的职业,它对于人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非常大的贡献与作用。作为一个音乐老师,我们应该说;“我快乐,我要带给大家更多的快乐,让孩子健康地成长。”
三、对于“知识技能”的理解
十年课改中,教师们对于“淡化知识技能”仍存在误区。其实,实验稿中从来没有淡化知识技能,而是没有把知识技能作为独立的学习内容来确定,它把知识技能贯穿到艺术实践活动中。“淡化”这个词是指淡化具有专业倾向的大众教育中不必备的知识技能,而不是知识技能本身就像于润洋先生所说的,讲贝多芬,就是必要的知识技能。音乐教师们必须知道,普通音乐教育所培养的是公民,培养的是听众,培养的是素养。
实践哲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通过艺术实践活动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但是许多音乐教师在教授知识技能时面临着巨大的障碍。因此,新课程教材的最难点部分就是帮助老师在教材中发现学习知识与技能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从“双基”的角度来理解双基的“基础”与“基本”。例如,于先生认为,古典主义讲贝多芬就可以了。这说明音乐老师们应该注意,并不是所有古典时期的作曲家都是学生所应该了解的,有代表性的音乐家才是学生们所必须掌握的必要的知识。再如,在介绍巴赫时期的作曲家时,于先生认为只需讲一课:巴赫。因为巴赫是那个时期最伟大的贡献者,他创作的宗教音乐奠定了西方多声部音乐的基础,同时,他把宗教和浮雕推到了顶风。这就是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家。对于教材编写者来说显得非常重要。
2011版音乐新课标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重提知识技能、编写音乐教材。作为教学执行者,音乐教师们应该从大众教育的角度出发,了解“代表性音乐”的重要性,比如为什么只讲贝多芬、巴赫、德彪西,而不讲拉威尔。有时,淡化知识技能只是老师的一种感觉,往往有的教师,对于兴趣、审美的教学涉及了许多,对于知识技能的教学则很少涉及,认为只要有代表性的知识点提及了,就是淡化了知识技能。其实,以点辐射,根据实际情况加强主要知识技能的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老师们也应该多为教材编写者提意见,在促进教材编写者修改的同时,也对自身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知识技能,还必须强调,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是乐理知识和歌唱技巧、读谱能力,2011版的音乐新课标对于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概述则包括音乐要素和对音乐要素的感受能力、识谱能力、演奏能力、演唱能力、感知能力等表现音乐时所需要的能力。比如过去,作为基础知识来说,四三拍就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而新课标中,通过聆听、实践感受音乐中的“强弱弱”规律进行显得更为重要,更加丰富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涵,更加体现音乐的音乐性特点,而不是单纯知识概念的记忆。
知识技能是以隐线和暗线的形式从始至终贯穿于整个音乐教材,从小学一年级第一册开始,随着年级的一生,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也相应提高。例如,初中欣赏教材中阿炳的《二泉映月》一课,很多老师忽视了鱼咬尾的知识点;又如,小学一年级教材,只涉及四三拍和四二拍作品,但未突显四三拍和四二拍,而这恰恰就是隐线知识点;再如,一年级第一册,涉及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知识点,而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用问答、语言、舞蹈、形体、乐器的、方式来体验不同的节奏变化。而这些知识点的教授与过去教材和大纲有着很多的不同,2011版音乐课标的所有教学设计都是围绕实践活动展开的。因此,我们提倡教师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反思,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仔细分析、研究教材,发现教材中知识与交流的逻辑关系价值,避免出现在理解层面上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是老师们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此外,对于音乐教师们来说,全面、宏观地把握教材,吃透教材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项系统性的过程。例如:初中音乐课上,教师必须对于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已学习的民歌内容进行系统、全面的了解,以此对于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应掌握的知识、达到的程度有宏观的把握。这就需要音乐老师们静下心来潜心研究、宏观学习,在理解课标的基础上,联系教学实际,积极思考。教师的成长是伴随着每一堂课的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从而实现自我逐步提升的学习过程。用心教学、潜心研究、积极思考,最后回报教师们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参考资料
关于音乐课程的几处解读
一、对“兴趣爱好为动力”的解读
首先,《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版与修订版的区别在于性质、重点问题、核心问题等几个方面,修订重点是课程理念。理念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它影响着老师的实际教学,对操作层面的指导是一层层递进、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其实,对老师来说,理念就是教学,它直接指导着教学行为,跟每一个教学行为密切相关。我们在评课的时候,看到的是教师在课堂中的一些表现,但是通过这些表现,就可以考量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所以,理念是一个关键性问题。
课程理念是一种理论、一种概念,在原来的实验稿课标中,课程理念被分成十条进行阐述,但仍然有很多老师对基本理念的理解不够。例如,“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句话大家会经常提到,但究竟什么是审美为核心,教学当中应该让学生学习什么内容,目标是什么,操作方法是什么,很多老师其实并不清楚。所以,在修订版中就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论证这些问题。关于五条基本理念,前三条都有具体的理论支撑,如“以审美为核心”,是指内容含量、方式、方法;“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不只是指学生上课有兴趣。许多老师为了让学生有“兴趣”,甚至用看电影、讲故事、做游戏、看 PPT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对音乐课表现得“比较有兴趣”,其实这已经偏离了音乐课“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原起动机。在修订的音乐课标中明确提出,对音乐的兴趣,是指在音乐课堂中对教学的一个引导问题。可以这样说,“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不能变成爱上音乐课,但不喜欢音乐这样一种极端的现象。也就是说,不能课堂手段丰富了,学生主体性提高了,教师也更加关注学习方式、学习方法了,但却忽略了音乐课堂的本质要求是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
因此,“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要看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不是增强了,对中华民族音乐的热爱是不是加深了。所以,在修订版的课标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就放在了第一条,就是以音乐为核心,以音乐情感体验为核心,以音乐具有美的标准为核心来学习音乐。这个核心是以兴趣爱好为推动力的,没有兴趣,这个核心是完不成的。
其实,关于“兴趣”,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一是作为目标,一是作为手段。从“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角度,就是音乐学科要靠什么去吸引学生、要求学生,没有考试的外在推动,就只能凭借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来形成学习这门课程的动力。而动力的发展,最后还应落实在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上来,所以对音乐的学习,不能只是兴趣的提高,还要看到学生在音乐方面实际能力的增长。通过音乐学习,让学生喜爱音乐,有音乐追求,有浓厚兴趣。而作为教师,也应该把课程理念体现在音乐课堂当中,当课程理念变为一种课堂教学行为,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积累音乐能力,深化兴趣爱好,最终形成音乐实际能力,“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才能真正实现。
对于兴趣,总目标里有两个字叫“持久”,是指让孩子对音乐有一个终生的爱好与追求。这在以前的课标中是没有的,这次修订版特意加上了“目标持久性”。学习音乐人人是天才,但在我国整体教育机制当中,没有把音乐作为考试科目,那么我们要怎样去衡量学生的兴趣爱好?这里就牵扯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了,即怎样让学生形成兴趣,就需要老师们认真去
研究。
二、对“音乐创造”的解读
在基本理念中,我们强调了实践,因为音乐是实践性学科,强调音乐实践的同时,就是鼓励音乐创造。关于音乐创造,很多老师认为创造等同于创作、创编等名词、动词,其实,创造是人格的发展,不是单纯指一个技能。音乐创造是贯穿于音乐始终的。例如,日本的音乐教学中,就没有创造和创作的内容。他们认为,音乐只有两个领域,一个是表现,一个是欣赏。表现,包括音乐演奏和演唱,音乐演唱,也包括音乐要素的学习。创造这个学习领域是在音乐学习中贯穿始终的,演奏必定包含着创造性的表演,一个人的表演不可能像我们拷贝照片一样复制,它必然会包括每一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创造性学习中就包括编创活动和作曲学习,以及欣赏中的联想和想象。创造是音乐学科本身的特性,所以老师不要把创造仅仅当成学习,虽然它确实是学习领域之一,但是对于基本音乐学习当中的基本理念,就不能仅仅看作是一种学习领域。美国把音乐作为核心课程最重要的理论支持,就是音乐在发展人的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967年,加德纳设计零点项目的出发点就是音乐对人的创造能力培养,这在当时我们是一无所知的。所以,我们在理解音乐创造的时候,经常过于具体和片面,认为音乐的创造就是指音乐中的创作、音乐中的编创等等。当然,这些是包含在创造内容当中的,但我们更应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全面培养和发展,并且要把创造性的表现、欣赏和实践贯穿于音乐学习的始终,包括学习一件乐器、演奏一种打击乐的过程。尽管每一件打击乐器都有正规的演奏方法,但在学习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的、不同的演奏方法,这都属于创造性的学习。所以,新的课标理念中,更多强调了实践的特殊性。
很多学科都具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价值。但作为音乐学科,它在这个方面的功能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因为音乐作品本身就是无中生有,凝结作曲家创造性的劳动的成果。而且音乐和美术相比,美术在一开始的学习过程中就是纯粹的模仿,而音乐的学习过程则是孩子们能力的成长。当然它也有模仿过程,但孩子们在聆听、欣赏、理解的过程中,包括孩子们的表现,其实就是一度创作。音乐对孩子创造性思维培养方面的功能性要大大超过其他学科,所以这点值得我们去关注。
由于音乐本身性质的不确定性,音乐欣赏也必定伴随着创造、联想、想象以及音乐的表现。虽然流行歌有翻唱,或者叫做模仿,但是音乐的模仿也是创作,所以音乐创造的独特性确实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而且一个人的创造能力培养,也不是仅靠课程能够完成的,它必须在实践当中逐渐发展形成。课标解读中有这样一句话,即音乐在诸学科中,是最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因为音乐艺术本身的这种不确定性,就给孩子们学习音乐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和理解空间。另外,老师们在理解这条理念的时候,更多的是从理念本身来理解,其实我们更需要把教材载体表现出来,老师要创造性地教,学生要创造性地学,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它。
在音乐创作中,好多老师一说到创造,就会马上想到作曲,觉得有作品出现的时候才
能称之为创造。其实在修订版课标中,指出“鼓励音乐创造”,这也主要是从理念的角度来表述这个问题。首先,创造包含创作,创作是创造的一部分。其次,我们创作的理念、意识是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的。音乐教师的教学中,则有更多关于创造的过程。比如,教学设计本身就包含了创造,这也是一种教学理念。所以,“创造”是要贯穿、融化在老师血液里的一种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教学中适时体现。而创造能力是不可能通过课程培养使学生获得的,教师必须把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融合在自己的所有教学行为当中,这点要求是很高的,但是对于塑造一个人来说,又显得非常重要。
三、课标解读的性质
这次课程改革是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因为任何事情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是不能完全割裂开的。所以任何事情我们都要看到它的两个方面,而不能用简单的正确和错误来评价。
(一)关于学科的综合
“关注学科综合”原来的说法是“提倡学科综合”。“关注学科综合”是一个正确的教育理念,也是目前在任何领域里都比较提倡的一种理念。那么把“提倡”变成“关注”,是有很强的针对性的。也就是说,当我们没有把握综合学习的内容和技巧的时候,就要慎重使用,但这并不代表以前的综合就错了。其实任何一个学科,或者一种学习行为都应该提倡综合,因为综合对人的能力形成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学习钢琴,现在很多国外的钢琴教材已经不是单一的技术性学习了,而是把音乐史的学习、音乐风格的把握、乐理的学习、创造性的学习等等,都融汇在钢琴学习当中,这个就叫做学科内综合。与“综合”相对应的是“单一”,而单一其实对人格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所以,综合其实最终解决的是人格方面的完整,就是不要使人格片断化。如果大家能够掌握好音乐学科内的综合、学习领域内的综合,以及音乐跟其他学科的综合、和社会生活的综合四个方面,我想综合就能够做的非常好。
其实从大的方面讲,例如一个学生文化课学得很好,考上了很好的学校,但是他的性格扭曲、心理变形,这就叫没有综合。其实任何事情综合的根本目标都是人格的完整。比如我们只是把钢琴技巧练得非常好,但是没有学习综合,没有使音乐成为他人心灵的浸润,没有对人性格产生影响,不能把音乐文化、音乐审美,以及音乐的其他丰富知识和影响力综合起来,只是掌握钢琴的一种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所以综合最终是培养人格的完整。
不要把学科单独割裂开来,因为人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知识,有“博”才能有“专”。而且“专”才能真正具有创造性,只有把所有的学科知识综合在一起,对于自己的专业才会有促进作用。所以,我们虽然把“提倡”改成“关注”,但是不等于综合这个理念是不对的,综合的理念非常正确,尤其是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和人格的塑造是非常必要的。综合的理念应该提倡,关键是我们怎样综合,不能像原来单一的理解。所以,这次课标提出突出音乐特点,再考虑综合。音乐学科本身有很多方面的综合,然后还可以考虑其他相关领域的姊妹艺术。教师在教学当中,要去综合,但不要片面理解。正确理解综合的理念是非常正确的,而且不
仅仅在中国,全世界范围内都在考虑综合。但是综合的过程中,我们过去可能有些极端,甚至忘记了音乐的本体。我们毕竟是音乐课,那么课上的四十分钟还是要跟音乐有关系的。原来我们很提倡综合,但音乐课似乎不像音乐课了,而是像地理课、像思想品德课了。所以建议老师们在理解这些理念的时候,要运用变通的观点。
从一些发达国家的音乐课中,我们可以注意到,他们的音乐课堂更加关注音乐。例如美国,创造作为一个核心的价值趋向,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是课程理念之一,但音乐的本体性始终贯穿于音乐课堂之中。然而,在我们国家,音乐课堂中虽然进行着许多节奏创作等练习,但是始终没有围绕音乐的音乐性展开。俗话说:“心从声起”,音乐对人的影响则是通过声音所来碰发出情感的。此外,在我国,崇尚权威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也是中西方教育体制的主要差异。老师们必须清楚,任何的信息传递都有其局限性。中国幅员广大,地区间的差异极不平衡,老师们在端正理念的基础上,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二)重视教学研究与反思
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教师们普遍存在过于关注音乐教学,忽视教学研究,缺乏教学反思、主动思考的现象。教学研究、教学反思能使教师们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把所学理论应用于实际,指导自身的教学。
应该说,在音乐教学中,一部分教师由于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对于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有独有的见地,能比较好地把握音乐课堂教学。但绝大部分教师未具备足够的教育情怀和专业素养,对于课标没有认真地学习和理解,只靠他人的经验进行教学,此类教师的教学是不够格的。因此,我们的音乐教师要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在理解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
(三)关注地区各自发展
我国普遍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特点,课程标准必须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教师本身制宜。有这样一个例子,《中国教育报》曾经刊登过一张照片,照片里,山西一位山里的男音 乐老师,在非常简陋的教室里,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上音乐课,他口吹竹笛,黑板上写着《梁祝》的音乐主题。这个照片感动着所有人,教师因地制宜,通过自己的竹笛演奏,使学生在无录音机、多媒体的条件下欣赏音乐作品。我国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国家的课程标准,是给全国普通学校音乐教师的一个基本要求,各地区可以因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适度的调整。例如,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非常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各地区应该结合自身的民族音乐文化传统,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课堂教学,而不应受教材内容的单一制约,教材只起着指导引领的作用。
思考与活动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对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深入解读,了解音乐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主要内容,奠定对中小学音乐新课程的基本认识,指导音乐教师的教学实践。对一定数量的优秀教学视频与案例评析、拓展文本的学习与阅读,每个教师要认真思考与并以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
二、活动安排
思考题:结合“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解读的学习,谈谈您是如何理解音乐课程的性质与目标的。
第三篇: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新颁发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在总结近十年课程改革的经验基础上和广泛听取一线音乐老师和一批专家意见后的创新与改革。在认真学习的假期里我们赴北京听取了专家们对新课标的解读,受益匪浅,新标准在原标准的基础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创新和改变:
一、课程性质更加明确
新标准在前言中把音乐课程的价值作了简要的概括,而将原标准中的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价值”改为“课程性质”,因此将原标准的四大价值简练地浓缩为课程的三大性质,改变了原标准中的性质与价值混为一谈的表述方法,课程性质更加明确。并且在课程性质中集中体现了音乐课程的独特性质: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其中“实践性”是本次改版的标准中单独在“课程性质”中提出来的,突出了音乐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并强调了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的必要性。这一观点在后面的教学理念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
二、课程基本理念更加综合
原标准中基本理念共有十个,而新标准中将原来分为两个方面表述的基本理念合并为一个,共有五大理念。如审美和兴趣合二为一,改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但基本内容没有多大变化,增加了“音乐的情感体验,应以多样化的文化语境出发,以及双基的学习业要与不同的文化认知有机结合”等内容。如原标准中的重视音乐实践和鼓励音乐创造合并为:“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如弘扬民族音乐和理解多元文化合并为“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将原标准的理解多元文化改为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再如原标准中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在新标准中也合二为一。同时,修改并提出了“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的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我想是鉴于前期课改中一些老师过于强调了学科综合而忽略了音乐特点的做法而提出的,新标准指出要突出音乐特点,并且在表述中具体列举了音乐的不确定性、抽象性以及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指出这些音乐特点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强调和体现。
三、音乐特点更加突出
从新标准提出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中以及教学建议中,我们都可以感觉到,这次新颁发的标准更加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如新标准提出的音乐的实践性特点、音乐的不确定性、抽象性以及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强调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内容标准更加具体
新标准在分学段的内容标准表述上也更加明确和具体,操作性更强,体现在: 1.内容标准各年段的表述指向性更强,如:感受与欣赏(注:原标准中是“感受与鉴赏”)的音乐表现要素标准中关于对节拍的感受标准中具体指出了:1——2年级主要是二拍子和三拍子;3——6年级主要是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在演奏上,新标准还对课堂乐器也做了明确的说明,课堂乐器主要是指竖笛、口琴、口风琴等,并在学习曲目的数量上也提出明确的要求。
2.弘扬民族文化在内容标准中得到具体体现,如在“演唱”的内容标准中在各学段背唱歌曲的要求中明确提出其中要有背唱中国民歌的数量要求,并且在中高年级和初中阶段提出了学习京剧和地方戏曲唱腔的要求。
3.识读乐谱的要求有所提高,如3—6年级原标准只要求能够识读简单乐谱,但新标准中提出“能够跟随琴声视唱简单乐谱,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而这个要求原标准中是在7—9年级中提出的。新标准在7—9年级中识读乐谱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为:具备识谱能力,能够比较顺畅地识读乐谱。
五、设计思路更加清晰
新课标在原来的基础上还增设了一块内容——课程设计思路,其中包括了: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以音乐活动方式划分教学领域;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分学段设计梯度渐进的课程学段目标及相应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设计,在明确的规定性和适度的弹性之间寻求平衡,给教师教学和地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留有创造和选择运用的空间。可以说这五个设计思路既解释了新标准框架如何构建也解答了在课程改革中需要正确处理好的几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关系,对指导老师领会新课标精神,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标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罗定市黎少镇中心小学
黎凯
第四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全)
《初中音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介绍
音乐教材介绍
本套教科书为每学期一册,每册6~8个单元。每单元设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主题,围绕主题选取音乐材料。以《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内容标准的四个领域(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为“经线”,另设四条“纬线”:音乐与人生、社会、自然,音乐与民族、国家、地域,音乐与历史,音乐与姊妹艺术。“经线”与“纬线”的交叉、综合编织出教科书体例与结构的脉络。具体教学材料包括以下几类:学生课本(教科书)、教学录音带、教师教学用书、多媒体教学软件、课堂教学VCD等。
教科书特点
一、体现时代特征,突出新的教育理念
加强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注重教材的科学性。加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强调音乐与历史、文学、相关艺术的关系,把音乐学科放在文化的大背景中加以定位,同时注意加强开发、研究音乐学科特色的方法、手段。
二、选材范围宽泛,突出人文价值观
按课程标准中“尊重艺术劳动,理解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更加平等、客观地对待历史上及当代所有音乐文化财富,广泛涉及各种题材、体裁的音乐作品。
三、编排形式新颖,各项板块的安排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全面落实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精心设计、编排,将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合理、巧妙地分布到各个单元中。常规教学单元中参照课程标准要求设计了唱歌、音乐欣赏、音乐游戏、音乐故事、学吹坚笛、配乐诗朗诵、小竞赛、表演等栏目,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
四、教科书的版面力图做到图文并茂,生动活泼
作为对教材内容解释、补充、提示、引申的插图紧扣主题,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认知基本相符;栏目图标统一、易解,有助于具体教材内容的合理规划。
教学录音带涉及教科书呈现的所有内容,能够最大限度方便常规教学的使用。具体包括:必唱歌曲范唱、演唱(教学版),欣赏曲目,音乐活动材料,练习,等等。此外,还增加了必唱歌曲伴奏(乐队形式),朗诵配乐等。
系列配套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
每单元包括教学计划建议表、教学要求、教学准备、教材分析、教学设计示例(简案)、教学评估表、参考资料(欣赏谱例、钢琴伴奏谱等)。
多媒体教材软件
几乎涵盖了教学录音带、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全部内容,一些新的功能(如唱歌及欣赏动画、卡拉0K功能、教案编播等)代表目前我国音乐教学软件的最新样式,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效果最便捷的工具。
课堂教学录像带VCD 我们每年都有选择地拍摄一些课堂教学的真实场景作为全国各地教师教学的参考材料。目前实验地区使用的教材都有已经制作完成的VCD教学录像带。
为配合各地教学实验的有效展开,我们在《儿童音乐》(中国音乐家协会十佳期刊)《中小学教材教学》《试教通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提供平台,发表实验区的教学经验及教学案例等。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中学时代
这个单元的主题内容是与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这样一种特定的时段紧密联系的。在材料上,首先以振奋人心的语句激励起学生对美好中学时代的憧憬与幻想,培养其自豪感;然后设计了唱歌、配乐诗朗诵、欣赏、学吹竖笛等教学栏目供学生亲身参与。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作为学生的唱歌曲目,不仅是因为这首歌曲具有较强的思想意义,适合对青少年开展教育,同时也因为这首歌曲在音乐上适合学生演唱和表现。这首歌曲分为两段,音乐在情绪上构成“优美抒情”与“充满活力”的对比,节奏上构成“明快”和“宽广”的对比,词义上层层递进。在唱歌教学过程中安排了打节奏、配打击乐伴奏等活动,有利于学生的情绪调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为了配合学生在变声期嗓音的保护,又安排了供其阅读的小知识板块“你知道吗?”。配乐诗朗诵选取了两首歌词《中学时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其中《中学时代》是为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珍惜美好的中学时代设计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限定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校园环境中。《飞来的花瓣》是歌颂人民教师的佳作,演唱形式为混声合唱。这首作品的突出特征是力度变化明显,感情起伏较强烈。《校园的早晨》是一首轻快活泼的二重唱,歌词轻松自然而富有教育意义。学吹竖笛是根据课标要求而设立的一个器乐学习栏目。从本册书开始,陆续在一些单元中出现。其主要意图是以竖笛为例提示学生学习器乐的途径,帮助学生了解竖笛(或其他乐器)演奏的方法。
第二单元 祖国颂歌
这一单元的编写是与国庆节紧密关联在一起的,意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按正常的教学安排,第二单元大约在九月底或十月初进行,与学校举行的庆祝国庆活动结合在一起,有利于扩展音乐课堂的空间,使音乐课程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本单元共有六首作品,其中声乐作品五首,器乐作品一首。在教学栏目安排上较为集中,主要是唱歌和音乐欣赏,中间再插一些练习活动。《歌唱祖国》是具有准国歌性质的进行曲,已传唱了半个世纪。音乐欣赏的选材比较宽泛,既有大型合唱作品《祖国颂》,也有学堂乐歌《祖国歌》。《祝福祖国》是用民族唱法表现的一首新作,《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是具有通俗音调的颂歌。同时为加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开阔学生接触同题材作品的视野,选择了斯美塔那套曲《我的祖国》中的《伏尔塔瓦河》。
第三单元 金色的秋天
《金色的秋天》力图以充满喜庆的秋季为题材向学生展示一幅热闹而有诗意的秋景图卷。曲目的选择不仅突出了秋天的季节性色彩,而且还有意识地突出了秋季特定的丰收场景。从乐曲的形式上看,既有独奏,也有合奏;从乐器选择上看,既有西洋乐器,也有民族乐器;从情绪上看,既有柔美的抒情风格,也有欢快喜庆的热烈氛围。在一系列欣赏曲目之后安排了歌曲《西风的话》以及配乐诗朗诵。在整体设计中采用了美编精心设计的配画,并将摄影作品《金秋》、国画《深秋》融人其中,营造出一种真实可感的秋天环境,使音乐与文化、音乐与绘画等相关艺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力。
第四单元 神州大地(1)──辽阔的草原
本单元是介绍华夏神州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地理地貌的系列专题中的第一部。它以“辽阔的草原”为题,选取了与草原地理环境相关的音乐作品,展示出草原民族的豪放性格和其独特的音乐特征以及毡房、服饰、乐器等具有鲜明个性的生活场景。最后设立了“表演”栏目让学生通过综合表现亲身体验民族民间音乐所带来的真情实感。在欣赏曲的后面,附上了一些文字说明,作为小知识供学生了解蒙、哈、藏等民族音乐的不同特点。
第五单元 环球之旅(1)──亚洲之声
这个单元与第四单元有共通之处,都是通过系列化的介绍来扩大学生了解音乐的途径和视野。不同的是,第四单元是在华夏神州范围之内,而本专题是着眼于世界范围内,分别以六大洲(不包括南极洲)为题介绍各地有特色的音乐以及通过这些音乐所展示出来的不同地域的文化、民族、自然风光等。这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涉及的“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的要 求。这一专题的内容不仅涉及了地理知识,也涉及到人种、建筑、乐器等许多侧面。这一部分的学习要求面面俱到,但不要求精通,教学中以开放的领略式欣赏为主。应注意音乐作品仅是展示世界各国不同文明各个侧面的窗口,并不是学习的唯一材料。
第六单元 旋转舞台
旋转舞台是一项综合表现、考评内容。在栏目设计上,以新星擂台和新年音乐会的形式分别引导学生复习并提高本册书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及通过亲身参与表演活动来认识和提高音乐表现。新星擂台涉及了唱歌、欣赏、音乐知识等多种形式,以及抢答、考核、比赛等多种手段。新年音乐会是以节目单形式出现的,但其中的节目只是一种参考形式,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开拓思路,开发新节目或借鉴当地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和表演内容。这一单元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通过具体的活动项目对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综合测评。教师的主导地位应当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以突出学生的自主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方式,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本属于学生的工作。本单元后设置了一些档案记录性质的栏目,目的是使学生及时了解自身学习音乐的状况,以情感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音乐艺术的感情。
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从2003年春季起在全国大部分教材规划实验区试用。与七年级上册教科书相同,七年级下册教科书也包含6个单元的内容,每单元设一个相对独立的人文主题,围绕主题选取具体的教学材料。参照课程标准七至九年级的具体要求,设计了唱歌、音乐欣赏、学吹竖笛、配乐诗朗诵、音乐故事、音乐情景剧、音乐游戏等栏目,其中音乐故事、音乐情景剧、音乐游戏是新增加的栏目。这些教学栏目的安排遵循课程目标中的“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等过程与方法,为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与活动开辟了多重渠道和窗口。
第一单元 春之声
一、编写意图
这个单元的内容设计与学校春季开学这样一种特定时段密切相关。目的在于,以“春之声”这一主题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聆听、演唱、演奏描绘春天的音乐作品,使他们体验并感受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作品独特的魅力,加深对音乐学科价值的认识。内容安排上,首先选取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节选)作为学生朗读的文字材料,并为之配上背景音乐(门德尔松的钢琴小品《春之歌》),将学生带人春天美好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情感。接下来安排的唱歌曲目为莫扎特的抒情歌曲《渴望春天》,突出春天的诗意,并与学生的春游活动相关联;欣赏曲目选取了中国作品《新疆之春》(小提琴独奏)《春晓》(独唱)《春节序曲》(合奏),外国作品选取了《春天奏鸣曲》(小提琴独奏);最后选取20世纪初著名的学堂乐歌《春游》(李叔同词曲)作为学生填词和器乐演奏的内容。
由于表现春天题材的音乐作品非常多,在材料筛选上,既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选取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作品;也注意了不同作品在课堂教学时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此外,教材中有意识地将地理、历史、古诗词、民间习俗等相关内容加以渗透,以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层面,同时也有助于开发音乐材料的人 文价值。
二、教学安排
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课时。第一课时为“配乐诗朗诵”和“唱歌”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学吹竖笛”与“音乐活动”。
第一课时可以按教科书的顺序,先进行“配乐诗朗诵”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先安排“唱歌”。两种安排都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导入作用,能够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第二课时应当注意区分“欣赏”曲目的不同情绪、不同表现方式以及暗含其中的音乐基本要素:《新疆之春》是奔放欢快、载歌载舞的器乐独奏曲,切分节奏、装饰音的运用具有典型的新疆风格;《春晓》为古朴、深幽、令人回味的抒情歌曲,采用的是七声雅乐音阶;《春节序曲》为热闹欢腾背景下的秧歌舞蹈场面,双簧管迷人的音色在管弦乐队的陪衬下格外动人,同样运用切分节奏、装饰音,但采用的是汉族调式;贝多芬的小提琴与钢琴《春天奏鸣曲》中快速的音阶跑动使人感受到的旋律十分流畅清新,沐浴在春光下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练习中提及“和弦”概念;《春游》可以设计为用竖笛演奏、器乐合奏、演唱加竖笛或小乐队伴奏等多重形式。为《春游》填词练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索歌曲中词与曲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为学生分析歌曲、了解歌曲写作的基本常识做铺垫。
第二单元 红旗飘飘
一、编写意图
本单元承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祖国颂歌》的主题意义,旨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音乐材料上看,有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有歌剧《江姐》选曲、有管弦乐、有通俗歌曲、有合唱歌曲。虽然主题相对集中,但音乐表演形式各异,如《绣红旗》为女生齐唱;《红旗颂》为管弦乐合奏;《红旗飘飘》为独唱;《国旗颂》为合唱。从音乐与相关文化的渗透上看,本单元也做了较为细致的处理。比如,“音乐故事”介绍了国歌产生的背景以及词曲作者田汉、聂耳在强烈的爱国情感召之下的创作激情,这与20世纪上半叶“抗战”前夕的历史紧密关联;与《红旗颂》同时呈现的配图是当代美术史上具有重要思想意义的著名油画《开国大典》(董希文作),与视觉艺术相结合,同时也从音乐、美术的角度讲述着历史,提示学生关注音乐所具有的文化传承价值;《红旗飘飘》是2000年中国奥运代表团壮行的歌曲,所配插图为中国第一位奥运冠军许海峰的照片,将体育与音乐相关联,等等。从时间上看,进行到本单元教学时大约在4月初的“清明”前后,与学校组织的祭扫革命先烈陵园等活动在教育内容上比较贴近。
二、教学安排
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课时。第一课时为“唱歌”和“创编”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音乐活动”。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国歌》,对《国歌》比较熟悉。本单元既帮助学生复习以前学习的《国歌》内容,同时对演唱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掌握弱起起唱、三连音等特性节奏,还要求学生“准确地背唱《国歌》”。《绣红旗》可以设计为歌表演的教学形式,学生可以分角色表演江姐和她的战友们在狱中庆祝新中国诞生的情景。《红旗飘飘》可让学生分组表演奥运会时的情景,可以是代表团人场式,或者是颁奖升旗等情节。欣赏《国旗颂》时可让学生结合乐谱注意倾听第二声部。结合观看开国大典时的历史盛况的录像,感受《红旗颂》的辉煌气势。
第三单元 华夏古韵
一、编写意图
这一单元是为深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音乐成就,培养其热爱民族音乐而设立的。这一单元与八年级上册的《八音之乐》是姐妹篇,都是中华母语音乐文化教育的具体材料。设置的栏目中,在介绍春秋时期伯牙、子期的知音故事时,欣赏古琴曲《流水》。唐代大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作为歌词谱写的歌曲《阳关三叠》旋律古朴苍劲,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安排“音乐情景剧”栏目,目的在于让学生亲身体验阳关送别的情景,以便更好地感受音乐。这是在教学一线收集到的教学案例,可操作性较强,易于调节课堂气氛。为了不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同时也为了以后的教材内容不过多地重复,我们没有不现实地追求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完整性”,而是撷取了“几朵小花”,由点及面地对中国古代音乐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
二、教学安排
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课时。第一课时可安排“音乐故事”和“欣赏”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唱歌”和“音乐情景剧”。
在这个单元里,以“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为开端,拉开了中国古代“人与音乐”的神秘面纱。随后出现的《阳关三叠》《楚商》《秦王破阵乐》等或揭示了华夏古韵中音乐与诗歌、舞蹈紧密结合的特征,或展示了古代雄浑古朴的乐风。在教学时,教师应对不同材料进行细致分析,合理编排课堂教学环节。
第四单元 神州大地(2)──江河万古流
一、编写意图
从形式上看,这个单元是七年级上册中第四单元“神州大 地(1)──辽阔的草原”的延续,在具体内容上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赞颂祖国大江大河的音乐作品,如《长江之歌》《黄河船夫曲》《乌苏里船歌》《塔里木河》等。在这个单元里,不仅突出了江河的自然美,而且还更加强调孕育中华民族七千年文明史的长江、黄河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比如,《江河万古 流》中有“天下兴亡多少事,莽莽我神州。中华自有雄魂在,江河万古流”等诗句,《保卫黄河》中的“黄河”象征着中华民族。很自然地,本单元可以和地理知识相互贯通。在音乐知识方面,对旋律、曲式结构、散板、切分节奏等提出了要求,安排了一个综合性练习,帮助学生及时总结学习内容。
二、教学安排
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3课时。第一课时可安排“唱歌”或“欣赏”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和各种旨在掌握音乐基础知识的活动,第三课时可安排欣赏和器乐合奏等内容。
从材料上看,本单元所包含的歌颂祖国江河的音乐作品易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有助于学生自由展开联想,认识到音乐的抒情性、描绘性特征。从学科知识上看,本单元包含民歌知识、歌曲结构手法、演奏演唱形式等。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搜集大量有关的文字、图片、录音、影碟等资料,在课堂教学时相互分享。
第五单元 “环球之旅(2)──欧洲漫游”
一、编写意图
这个单元是七年级上册中第五单元“环球之旅(1)──亚洲之声”的延续,也是将视觉相对集中在具有代表性的欧洲民族、民间音乐上,以充分发掘教学材料的新鲜度。在本套教 科书中,这样的栏目大都按课程标准中的这个原则取材。欧洲专业音乐创作(尤其是自巴洛克时期以来至晚期浪漫派之间的 音乐)是传统教材的最主要内容(有时甚至是外国音乐部分的唯一内容),但本套教科书打破了旧学科的这一壁垒,将这部分材料有机地化合在若干人文主题单元里。如《四季》(维瓦尔第)《春天奏鸣曲》(贝多芬)《伏尔塔瓦河》(斯美塔那)《动物狂欢节》(圣一桑)等等已经在本套教材前几册中出现过。此外,在后面几册教科书中还将涉及音乐家肖像、西洋乐器博览、西洋音乐发展脉络等单元主题,进一步有效介绍这方面的材料。这个单元的特色栏目是“音乐游戏”。借助游戏,引导学生将欧洲有关国家的地理、美术、舞蹈、建筑等内容围绕音乐加以整合,有利于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二、教学安排
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3课时。各课时内容安排可灵活掌握。可以以地理位置为线索展开,也可以从音乐形式人手,也可以从不同的文化特征入手。教科书中选编了一些图片分别代 表一些国家最有特色的人或物,应予以重视。
第六单元 银屏之歌
一、编写意图
这个单元中的内容限定在中外影视音乐上。既有影视主题歌、插曲,也有器乐音乐。从选材的角度看,有较大的难度。这不仅是因为可供选择的材料比较丰富、多样,人们的喜好程度与掌握材料的范围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着对这部分内容的认识。我们力求从音乐与影视这两种姊妹艺术的结合点出发,将音乐与影视不同的结合方式呈现给学生,同时也力求突出音乐自身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比如,我们选取了根据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主题歌,有助于学生在了解剧情的基础上对电视音乐的价值体现有一个初步印象,使学生获得立体的艺术享受。《我心依旧》、《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卧虎藏龙》等是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音乐,其中的音乐由大提琴家马友友、小提琴家帕尔曼演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由于影视音乐的特殊性,它的画面被美术编辑作为整体设计的一部分移植了进来,有较好的视觉效果。
二、教学安排
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3课时。第一课时可安排“唱歌”,第二课时为“欣赏”和一些参与性音乐活动,第三课时可安排欣赏和情景剧表演等。在教学中应结合音乐体验引导学生总结影视音乐的不同类别(如主题歌、插曲、情节音乐、背景音乐等),并能够理解影视音乐的作用。
八年级上册
与初中学段的前两册教科书相比,本册教科书中安排了较多的音乐活动栏目,并设计了“听乐•吟诗•赏画”这样的综合性栏目,有一定的新意。
第一单元 青春的旋律
这个单元的主题与内容紧密结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取了具有鲜明学生生活气息的歌曲与乐曲,并结合唱歌、欣赏等教学栏目安排了打节奏、创编舞蹈等音乐活动。教学材料(歌曲与乐曲)的编排在音乐情绪上动静穿插、对比较强。如:《青春舞曲》充满动感;《手拉手》激昂宽广;《共青团员之歌》坚定有力;《十六岁的太阳》朝气蓬勃;等等。
第二单元 动物狂欢节
从选材上看,本单元既是有关动物题材的歌曲、乐曲的集 中展示,也是一个具有环境保护意义的教育材料。从作品的音乐角度看,每首歌曲或乐曲都有较强的代表性。歌曲《小鸟,小鸟》是电影《苗苗》插曲。八六拍、弱起节拍、节奏在视谱上有一定的难度,但难点相对集中。二声部可供程度较好的学生选唱,由于节奏与第一声部完全相同,比较容易把握。《蝴蝶》(钢琴独奏)《百鸟朝凤》(唢呐独奏)《蜻蜓点水》(民乐合奏)《动物狂欢节》(管弦乐合奏)等都是形象鲜明生动、音乐性格突出的作品,便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也便于学生做活动。“音乐活动”中的创编短句看起来有难度,但在人教版初中英语教科书中有大量的相关练习供学生参照,另外,教学参考书中也做了设计和安排。在音乐知识方面介绍了6/8拍、歌曲前奏等。
第三单元 八音之乐
这一单元与七年级下册中的“华夏古韵”相呼应,是为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乐器及器乐音乐而设立的。在“音乐故事”栏目中,结合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介绍楚汉相争的历史故事;笛子独奏《姑苏行》配以清淡隽秀的水粉画《水乡》,极具艺术魅力;二胡独奏《光明行》展示了二胡的音色和果敢刚毅的音乐性格;《十六板》《行街》《小放驴》《十番锣鼓》等是我国各具代表性的器乐合奏形式。本单元的特色还在于集中认识代表性的民族打击乐器,并据此安排了学打锣鼓经,模仿戏曲人物出场的手眼身法步等。在音乐知识方面介绍了八音、弦索、江南丝竹、吹打乐、打击乐器、锣鼓经等。
第四单元 神州大地(3)──锦绣山川
这个单元是七年级上册中第四单元“神州大地(1)──辽阔的草原”、七年级下册中“江河万古流”的延续,在具体内容上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赞颂祖国高原山川的音乐作品。在这个单元里,不仅突出锦绣山川的自然美,而且隐含着不同时空的音乐风格、人情民风等。歌曲《青藏高原》《沂蒙山小调》对比鲜明,演唱难度也有差异,但要求也不同。《青藏高原》由于音域的缘故,可以只采用听唱教学的形式,而《沂蒙山小调》尽可能要求把握民歌的风格特点。“听乐•吟诗•赏画”是本单元中的亮点,《蜀道难》和《忆秦娥•娄山关》是诗歌、音乐、绘画姊妹艺术结合的佳作。李白、毛泽东两位古今人物、两首气魄宏大的诗作、摄影作品与油画、川音的吟诵音调与合唱等诸多对比因素为这部分内容增添了许多耐人寻味的内容。
第五单元 环球之旅(3)──走进非洲
这个单元是七年级上册中第五单元“环球之旅(1)──亚洲之声”、七年级下册中第五单元“环球之旅(2)──欧洲漫游”的延续,也是将视觉相对集中在具有代表性的非洲民族、民间音乐上(具体材料包括非洲鼓乐、舞蹈音乐),但更加注重对多元音乐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总体设计上对非洲的人文景观作了大量图片上的介绍。
第六单元 电子空间站
编排这个单元更多地是从提高教材的创造性、增加时代气息、贴近现实生活出发的,力图做到有新意、有“科技含量”,有现代感。在选材中,力求做到从简单到复杂,单一到复合,多元文化、多重因素有机融合。比如,在形式上按电子琴──电子合成器──电声乐队改编──电声乐队合奏──电声乐队伴奏──录音音乐,形成一条由单一到复合的线索。《西班牙斗牛舞曲》《丝绸之路》《雨林》有一定的地域性特色差异。《命运变奏曲》与贝多芬原作有音乐风格和音响效果上的差异。《圣火》中的英文歌词、《雨林》中的环保意识暗含着多元文化的综合。这些都可能对学生的学习带来动力。最后的“器乐小合奏”“音乐工作站”对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发展和学习评价有重要作用。
在八年级上册中还简略介绍了格里格、刘天华两位音乐家。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百卉含英
这是一个以“花”为主题的单元。由于可供选取的教学材料十分丰富,为紧扣“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主旨,体现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结合,本单元着重突出“花与人”、“花与音乐”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
本单元选取了河北民歌《茉莉花》作为学生的唱歌曲目。与各地的《绣荷包》一样,南北《茉莉花》也是汉族民歌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为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这首歌曲以支声复调的二声部形式呈现,两声部的节奏基本一致,音域也较适合八年级学生的唱歌要求。为配合歌曲的演唱,还设立了知识板介绍简单的织体常识,供学生阅读。课后讨论题的目的是为了以引起学生对旋律线与力度之间关系的思考,并能自觉地从理论上指导演唱实践。
江苏民歌《茉莉花》与河北同名民歌之间存在着“加花变奏”的关系。从乐句的结构、旋律的起止音等方面可以找出二者的共同特点,从节奏上又可以看出二者的区别。将二者进行比较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民歌中材料发展手法的感知,从而加强其对歌曲演唱或欣赏时的领悟力。《好花红》是另一种民歌体裁──山歌,歌词清新朴实而富有哲理。《牡丹之歌》《玫瑰三愿》《绒花》《梅花三弄》等作品虽以花为题,但更注重引申出对人世间情感的倾诉和对美好人格的肯定与赞美。配乐朗诵《二月兰》是当代文学家季羡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散文佳作。为其选配音乐并朗诵有助于学生理解同为人文学科组成部分的文学与音乐之间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密切关联。音乐活动《对花》既能引导学生回归到民歌的欣赏中,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通过表演实践激发创编思维与能力的提高。
第二单元 黎园撷英
在八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中,已经通过学打锣鼓经的练习活动为学生学习戏曲音乐作了铺垫。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戏曲音乐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及的教学内容之一,是弘扬民族音乐、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材料。目前国内许多版本的音乐教材对戏曲音乐都有所涉及,在选材和编排上的推陈出新显得尤为重要。
本单元在编排上遵循“继承与发扬”的指导思想,力求合理选择各戏曲剧种中有代表性的唱腔、唱段。考虑到教学上的实际需要,以京剧风格的创作歌曲《唱脸谱》作为导入,通过活泼生动的表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铡美案》中的《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驸马不必巧言讲》是京剧“铜锤花脸”的名段,音乐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戏剧效果强烈,易于学生接受。
越剧名篇《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两段《楼台会》音乐在刻画人物形象及音乐风格上与京剧《铡美案》有十分鲜明的对比。接下来对比欣赏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楼台会(即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能够加深学生对戏曲音乐艺术价值的认识。
《谁说女子不如男》《夫妻双双把家还》分别是豫剧、黄梅戏中人们耳熟能详的唱段。《打虎上山》是现代京剧的代表作之一,在表现形式上更加注重交响化的乐队效果,与传统的戏曲有所不同。
本单元还通过剧照、音乐活动等方式介绍了几位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以及戏曲人物脸谱等常识。
第三单元 管弦和鸣
在本套教科书中,这是与八年级上册中的《八音之乐》相对应的一个栏目。《八音之乐》介绍的是民族乐器及民族器乐作品。而本单元介绍的是西洋管弦乐队中有代表性的乐器及作品。
教科书在编排上首先呈现出一个对开页的西洋管弦乐队及代表性乐器图。接下去分别是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小号、单簧管等乐器独奏曲的欣赏。《舍赫拉查达》虽以“音乐故事”的栏目出现,但其中各件(组)乐器在配器上的运用特色鲜明,既帮助学生从听觉上积累乐器的音色,同时也提示学生关注在合奏曲中各件(组)乐器的表现力。
第39页上的填空练习意在辅助学生自主整理分析在教材中出现的音乐知识,并且为以后写作“乐曲说明”做准备。尽管音乐中所表现出来的音响与语言文学的描述之间并不是一一对立的具象关系,但通过这种方式向学生解说作品也是当前音乐欣赏教学中常见的做法。
《在中亚细亚草原》是另一部音画结合的情节性作品。乐器音色的运用及音乐形象的塑造之间关系较为密切,音乐结构清晰,再现段在织体上所呈现出来的复调风格有助于开阔学生音乐审美体验的视野。
第四单元 神州大地(4)──茂密的森林
本单元是本套教科书常设栏目“神州大地”的第四部分,通过展示有关赞颂森林、描绘森林的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包括歌曲、交响乐等),引导学生关注绿色生命、关爱自然环境的良好态度。通过课后的音乐活动──创编音乐剧《植树》进一步唤起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本单元同其他“神州大地”专栏一样,可以结合中国地理知识来学习,以加强音乐与地理学科相关内容的有机关联。
《森林之歌》是歌唱森林的优秀作品。以弱起、附点、三连音,切分等非常规节奏型态贯穿全曲,感情浓郁、结构清晰、旋律流畅、音域适中。《大森林的早晨》是赞美森林的一首清新优美之作,在节奏上较《森林之歌》自由,二者虽都为抒情歌曲,但又有一定的对比性。“小设计”是本单元中承上启下的栏目,既是一次引导学生音乐创编的活动,同时也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紧随其后三首交响乐选段的欣赏中。
第五单元 环球之旅(4)──大洋洲采风
本单元是带领学生领略世界民族民间音乐的又一站。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在我国大洋洲地区的音乐资料尚不十分丰富,以前的教材中很少涉及此项内容。单元标题标以“采风”,有猎奇、搜集、开阔眼界之意。
这一单元选材上主要着眼于歌曲和舞蹈音乐。《剪羊毛》是一首广泛传唱的澳洲民歌。从教学角度看,歌曲略嫌低幼。为弥补这种不足,本单元以二部合唱的形式呈现,以此来增加学习的难度。在这首二部歌曲中先后运用了齐唱、重唱、轮唱等多种形式,衬词及象声词的运用显得活泼有趣,因此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演情趣。《理发师》是一首诙谐幽默的歌曲,形象生动;课后的竖笛吹奏《理发师》突出了跳音与连音的对比效果。
《哈卡•马努马努》《拉卡拉卡》均为舞曲性质的音乐,有助于提高学生认识和了解多元音乐文化,从而培养他们对其他区域民族文化的亲近感。
第六单元 夏日泛舟
本单元是教科书“四季”主题的第三部分,安排在学生暑假前学习。七年级上册的《金色的秋天》、七年级下册的《春之声》、九年级上册的《冬之旅》与它是姊妹篇。
《夏日泛舟海上》是由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中一段著名的男女声二重唱《饮酒歌》改编而成的一首轻松、活泼的三拍子歌曲,有很强的动感。《太阳岛上》是一首当代优美抒情的歌曲,歌词中展示出的情景与学生即将开始的暑假旅游活动有一定的联系,对学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六月──船歌》是一首雅俗共赏的钢琴曲,音乐意境鲜明,旋律优美流畅。《仲夏夜之梦》是门德尔松根据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创作的交响乐序曲,是音乐与戏剧结合的典范之作。由于这部作品在同类教材中未曾出现过,因此有助于开扩师生们的眼界;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结合文学剧本,加深认识音乐与戏剧的关系。《雷鸣电闪波尔卡》中有一些用乐器模拟“风雨雷电”等自然音响的片断,借助判断乐器的练习以及随音乐伴奏的体验活动,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复习第三单元中管弦乐器音色的知识内容。《荷塘月色》是描写夏夜观赏荷塘景色的散文,为其配乐朗诵是此项常规内容的延续。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教材延续了初中阶段教材的一贯做法,在体例上与七、八年级保持一致,没有大的变化。从宏观上看,两册教科书的十二个单元在主题构思上与前四册相比,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所创新。由于九年级是初中学段的最后一年,因此教材对初中学段所学习的各项内容进行了完善、归纳和总结,从而使全部的初中各册教材联缀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下面,我们对教材各单元编写意图作简要介绍。
第一单元
月亮颂
古今中外的音乐创作中,以月亮为题的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数量众多。这些作品通常借景抒情、寄托遐思。本单元所选的歌曲《月之故乡》《弯弯的月亮》《月夜》等均属于此类作品。其中,《月之故乡》的主题意义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它倾诉了海峡两岸人民渴望团圆的共同心声。《弯弯的月亮》是近几年传唱的流行歌曲,旋律抒情流畅、节奏自由舒展。《月夜》是德国古典艺术歌曲,它体现了诗歌、旋律、伴奏三位一体的艺术特征。三者同为抒情歌曲,但风格各异。《二泉映月》《月儿高》《花好月圆》是以器乐形式呈现的“月亮”题材的佳作。
《二泉映月》原为二胡独奏,后被改编成多种表演形式,如二胡与乐队、弦乐合奏、无伴奏合唱、小提琴与琵琶二重奏等。本单元所选的是吴祖强改编的弦乐合奏,教科书上选摘了合奏谱谱例,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有关总谱的常识。《月儿高》是琵琶独奏曲,《花好月圆》是一首民乐合奏,二者在音乐情绪上又各有侧重。
第二单元
说唱天地
这个单元与八年级下册《梨园撷英》相类似,通过选取较有代表性的作品、配以清晰的表演剧照、辅以简明的文字解说来展示有代表性的说唱曲种的基本面貌,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能以较好的方式领略同为民族音乐文化瑰宝的说唱艺术的魅力。
说唱艺术是说、唱、表三位一体的艺术,它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与语言紧密结合,表演者在简单乐器的伴奏下或叙事或代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本单元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有代表性的唱段,使他们了解京韵大鼓、单弦、评弹、清音等几种有影响的说唱艺术形式。教科书上以知识板的方式提供了较多的文字解说,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并结合所听音响、所看画面来加以体会。教材上不提倡在教学中过高要求学生,以此来打消部分地区师生的疑虑。我国各地区、各民族有着丰富的民间说唱艺术资源,师生在实施教学活动时,可以广泛发掘、利用本地区、本民族优秀的文化宝藏来拓展本套教材在面向全国广大范围时由于篇幅上的限制所带来的局限,最大限度地用好教材、用活教材。
本单元课后的“音乐活动”设计了边击鼓边演唱《重整河山待后生》的“说唱”练习活动,还设计了两条练习来帮助学生关注特色乐器和地方方言,回顾与总结课堂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
西洋乐话
本套教科书的特色之一是打破了以欧洲专业音乐体系为核心的选材模式,增加中外民族民间音乐、中外近现代创作音乐、中外近现代通俗音乐及轻音乐等。但本教科书并不是简单地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本单元中,按照历史年代以集中学习的方式介绍了从巴赫到斯特拉文斯基三百多年间欧洲专业音乐创作体系中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
在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一曲中,安排了让学生写作“乐曲说明”的练习,旨在培养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以文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在《哈利路亚》中,重点让学生感知巴洛克音乐的风格;在《惊愕交响曲》和《欢快的农民集会》中,重点帮助学生体会古典交响乐作品的调性转换特点以及代表性作曲家的个人创作风格;在《G大调弦乐小夜曲》后所设立的练习,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弦的概念,虽然教科书中并没有明确提及,但结合听赏音乐,学生很容易掌握传统和声学中的主──属关系;在舒伯特的《音乐瞬间》中有许多装饰音,本曲是让学生感知装饰音在表达音乐情感时所起的作用;在聆听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中的《进行曲》后设立了一个让学生复习乐器音色的小练习;在《斯拉夫舞曲》中通过让学生背唱主旋律来掌握唱准辅助音的基本感觉;在《透过林间树叶的钟声》及《俄罗斯舞曲》中又分别让学生感受全音阶的印象派音乐及粗犷的近现代音乐作品的音响特征„„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一首作品的选择都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本单元所选择的这些作品,既帮助学生系统了解欧洲音乐的发展脉络,又将以前被师生视为难点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通过鲜明的作品予以解释,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为师生的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这一单元与七年级下册中的《华夏古韵》自成体系又互相呼应,简明地展示了中外古代音乐发展的基本概况。
第四单元
神州大地(5)──海滨音诗
本单元所选的四首音乐作品《鼓浪屿之波》《西沙,可爱的家乡》《大海啊,故乡》《海滨音诗》展示了我国绵延万里的海疆给作曲家们带来的创作感悟。这些音乐作品均以抒情为主,主题上各有侧重。其中三首歌曲都是通过第一人称倾诉的方式抒发感情。《鼓浪屿之波》和第一单元的《月之故乡》在主题上接近,表达了对台湾的诚挚思念,反映了海峡两岸人民期待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西沙,可爱的家乡》热情赞颂了祖国南海美丽的西沙群岛;《大海啊,故乡》音调亲切自然、娓娓道来,乐句间流淌着深情。小提琴独奏《海滨音诗》虽然创作于1962年,但在音乐形象的塑造和音乐情感的表达上依旧充满魅力,是当今初中学生较为适合的欣赏材料。此外,从创作的背景上看,不同作品所表现的大海又暗含着地理位置上的差异,有助于学生将音乐与地理学科之间进行有机地关联、综合。
第五单元
环球之旅(5)──北美掠影
这一单元展示的是北美音乐文化圈中几个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涉及加拿大、美国、格陵兰等国家和地区。在总体设计上保持了前四个“环球之旅”单元的风格,侧重于提供有鲜明地域特点的材料供师生浏览。通过第二部分的作品介绍,我们可以较为真切地感受到这些作品所产生的背景及其独特魅力。
第六单元
冬之旅
本单元是“四季”主题的最后一章。结合冬季的季节性特征,提供给学生唱歌、欣赏及音乐综合表演的曲目。其中黄自的《踏雪寻梅》采用了二部合唱形式,帮助学生积累演唱多声部音乐作品的经验。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光辉的历程
本单元的选材限定在军旅歌曲范畴。部队题材歌曲广泛传唱于社会是我国音乐文化生活中一个独特的现象,这在世界其他各国并不多见。
本单元从演唱军歌开始,将学生带回到烽烟滚滚的革命斗争年代。以《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十送红军》《四渡赤水》《游击队歌》《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英雄赞歌》《再见吧,妈妈》《当兵的人》等为代表的军旅歌曲浓缩了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通过演唱与欣赏这些歌曲,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有关知识,有助于学生提高对音乐社会功能的理解。
第二单元
歌剧之夜
这个单元在设计和编写过程中颇费周折。原因之一是因为中外歌剧艺术可供选择的材料异常丰富,难以取舍;其二是因为从初中到高中到大学的欣赏教学均涉及此项内容。因此,编者力求在选材上选择那些学生既似曾相识又不甚了解的作品作为欣赏曲目,而并不追求歌剧艺术理论层面的完整性。在具体目标的定位上仅将此项内容作为给学生一把打开“歌剧之夜”大门的钥匙来考虑。从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成果来看,“似曾相识又不甚了解”的材料往往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猎人合唱》《威廉·退尔序曲》《今夜无人入睡》等相对学生而言均属“似曾相识”的作品。《小草》并不是我国民族歌剧中的“大作”,却比较适于开展学生的创编活动。因此,这样的编排是从学生认知的角度而不是从专业音乐的角度进行的。在教学时教师应有所侧重。
第三单元
边寨飞歌
本单元以西南少数民族的民歌及民间音乐为主要材料,既让学生了解这些能歌善舞民族音乐上的风格特点,也强调让学生通过音乐认识与之相关的民族文化,领略民族风情。
本单元中突出的一点是选材上较为宽泛。既强调经典性的传统作品,也突出新颖性的新作品。《赶摆路上》和《母女夜话》的入选能使教材得以保持新鲜感。
《母女夜话》后的乐曲说明承递了自本套教科书九年级上册以来的做法,意在鼓励处于求知阶段的学生能够由感性逐渐过渡到理性,从理性的分析上去深入探索作品的社会意义,为将来进一步深入学习音乐打下基础。
第四单元
神州大地(6)──希望的田野
本单元以“土地──平原──田野”主题结束了自七年级上册以来每册必备的“神州大地”系列专题。其中《中国的土地》《希望的田野上》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优秀之作。《江南好》《在田野上》是民族风格浓郁的器乐作品。器乐学习“学吹竖笛”中选择的《我们的田野》是帮助学生进一步表现有关田野主题的作品的实践活动。
第五单元
环球之旅(6)──拉丁美洲风情
本单元是“环球之旅”的最后一站,至此,本套教科书有人类居住的六大洲民族民间音乐巡礼告一段落。在总计六个单元的“环球之旅”中,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异域音乐风情,以此向学生展现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风貌,培养学生对世界各地有代表性的音乐文化的认同与尊重。同时,这些材料亦可以促使学生结合地理学、人类学等相关内容全面理解和认识作为人文学科重要分支的音乐艺术所蕴藏的巨大文化价值。
第六单元
乘着歌声的翅膀
初中学段并不是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最后一站。因此,本单元我们摒弃了以“毕业歌”为题的编排方式,将学生三年音乐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进一步接受教育的新起点,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乘着歌声的翅膀”自由翱翔。
本单元选材时考虑更多的是音乐与人的关系问题,以及音乐艺术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乘着歌声的翅膀》《致音乐》《回声》以及中国歌曲《歌声与微笑》《同一首歌》均以“音乐给人类带来了什么”为中心,以美的旋律感染学生,使其在内心深处建立起对美好音乐艺术的真挚情感。
课后的“音乐擂台”“毕业音乐会”呼应了七年级上册教科书中的同类音乐活动项目,帮助学生回顾三年的音乐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将三年积累起来的对音乐及音乐课的情感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第五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新修订内容学习体会
青山中心小学
牛有才
这段时间再次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收获很大,感触很多。使我领悟到了教学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
下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教师必须要对教材重新认识,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
生活即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强调了大众数学学习的内容的应用价值——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除了系统的数学知识的教学外,还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调整相应的数学内容,做到生活需要什么样的数学内容,就教学什么样的数学知识,让生活中人们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与追求。如过去我们数学内容中计算有些难,而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计算器、计算机的全面普及,计算难度有所降低,更注重计算的必要性和算理。改变了课程过去“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数学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二、教师必须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
以往的教学,教师往往照本宣科。课堂往往成为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不管学生有无兴趣,仍按陈旧的教学手段、思想强求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教师往往是课堂的核心、组织者,学生必须跟着教师的脚步走。而新课程明确指出,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指导者转变为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伙伴。教学结构也发生相应变化。应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学变为我要学、我想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发现问题,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规律。总之,要在一堂课中让学生体验整个数学过程,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三、教师必须改变旧的评价体系
以往的应试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以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手段。新的评价体系不仅包括对学生的评价,而且还提出了对教师和学校的评价,不以学期和学年的一次性考试来评定学生。强调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展情况的评价,强调对学生能力与自信心的建立,参与活动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精神进行评价。
总之,新教材新理念,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也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