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的策略与技巧

时间:2019-05-15 11:28: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民调解的策略与技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民调解的策略与技巧》。

第一篇:人民调解的策略与技巧

人民调解的策略与技巧

随着人民调解工作机制的完善及普及,人民调解工作的繁杂与成效日益显现,人民调解工作的策略与也要不断总结,这对提高人民调解组织综合调处民间纠纷的能力十分重要。笔者结合自己的调解实践,对调解的策略和技巧略有认识,概括起来就是:练好“四个基本功”注意“四个策略”、把握“五个时机”、运用“六个方法”。

一、练好“四个基本功”

“四个基本功”即中医学上的“望、闻、问、切”。“望”就是通过观察当事人的形态表情,以此了解当事人的心态和情绪,初步确立调解的路径。要保证“望”的准,必须具有敏锐的判断能力和一定的社会经验。“闻”即是通过认真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及时做好接待笔录,在了解纠纷的真实情况的基础上,从而找准调解的着眼点。“问”即是针对案件事实的疑点和双方陈述的不同点进行必要的询问,这是明晰案件事实,对症下药,实现调解目的的重要环节。“问”不仅有助于当面查清事实,而且通过有重点、有针对性地问,可以及时消除双方的误解和隔阂,达到沟通双方的感情,化解双方的对立情绪,从而为调解做铺垫工作。“切”就是在查清事实、辩明是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权衡双方的要求和理由,确立调解的关键和焦点,拿出调解方案进行调解。

二、注意“四个策略”

一是核准事实,判定是非。当事人申请调解,主要是为了寻求公正与公平,首先要查明基本事实,包括纠纷的起因、争执的焦点、当事人是否申请和愿意调解等,其次在事实基本清楚的基础上,对各方当事人的行为和要求是否合情合理作出判断。二是因案制宜,有的放失。调解工作实践中,纠纷千差万别,当事人的综合素质差异也很大,切忌千篇一律。要针对双方争议的焦点问题,分析了解当事人的要求,找到解决矛盾的切入点,以确定具体的调解方案。根据案件的类型确定不同的调解方式。比如有的案件可以采取面对的调解方式,有的则要采取面对和背靠背交替的调解方式。对于涉及婚姻、赡养、邻里等简单的民事纠纷和事实清楚、争议标的不大的经济纠纷则把重点放在有过错的一方;对于人身损害赔偿则把重点放在加害人一方;对群体性纠纷案件,则把重点放在起组织作用、有影响力的领头人身上。三是利用资源,巧借东风。在调处纠纷的过程中,往往一方当事人或双方当事人都有一同“陪护”来的有社会对位或者经济条件相对好的人,想利用“关系”、“人情”的影响,调解人员可以借助当事人对“有面子”的人的信赖来协助调解,他们做工作对促成调解很有作用。四是情理交融,营造氛围。调解人员要把当事人当成自己的朋友,不要居高临下,使当事人一走进调解室,就感觉到这是一个和谐、文明和法制的场所。既要巧妙运用语言技巧,又要注意说话的语气,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以此缩短当事人和调解人员之间的心理距离,建立互信,为调解创造良好的氛围。

三、把握“五个时机”

一是受理当事人的申请时。当事人首次到司法所申请调解纠纷,一般都抱有很大的希望,能在这里得到调解。但大多数人对纠纷处理的结果都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而发生的事实和后果因事发不久也来不及向他人述说,对相关事实的陈述往往还处在“第一时间”,比较真实、可靠。此时,如果双方当事人同意调解,在事实上又没有多大分歧,调解很容易成功。二是调解准备工作时,在询问纠纷的事实和情节之后,各方当事人对双方的观点及争议有了基本的认识,已能够比较理智、客观地对等纠纷,从而增强了调解的可能性。三是调解进行当中。在纠纷事实特别是关键事实已经明确的前提下,调解人员要重点宣讲有关法律规定,让当事人认识到违法就要承担法律责任,对自己享有的权利和要承担的义务,心中有了底,为调解打下有利基础。四是制作调解协议时,由于调解的纠纷一般都涉及权利义务内容,因此,当事人都比较看重书面调解协议。在前几个阶段的调解基础上,各自的权利义务也已明确,当制作调解协议书时,当事人容易反复,承担义务的一方往往觉得吃了亏,难以接受,享有权利的一方也动摇不定,觉得要求没有完全达到。调解人员要抓住这一时机,边说服当事人接受调解,边抓紧制作调解协议书,及时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书并签名。五是调解协议履行时。实践证明,调解协议大多以当场履行为宜,可以减少和避免不履行调解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又反悔。

四、运用“六个方法”

一是案例评讲法。特别是在实现多方联动的大调解格局下,许多案件是公安机关接警后送来的因治案纠纷所引发的民间纠纷,有的当事人走进调解室时,心理大多忐忑不安,尤其是案件事实和证据对其不利的一方当事人,考虑到处理结果,心理压力比较大,可以在调解之前,给当事人讲评类似的案例,使当事人了解这类案件的处理原则及处理结果。二是当场听证法。对双方当事人各执一词的纠纷,邀请当事人的亲朋好友,所在单位的负责人,在宽松的环境下,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听证,一起对质,由当事人陈述和辩解,旁听人员发表意见。三是迅速调查法。对双方当事人的陈述矛盾较大,在各自都说自己有相应的证人作证的情况下,出其不意,迅速对多个证人同时展开调查,避免证人之间因串联而可能出现的虚假证言,从中求证事实真相。四是追根寻源法。个人、家庭、社会都是彼此紧密联系的,任何一个当事人的背后,都会有一个“主心骨”,当事人意志的表达,往往受这些“主心骨”的左右,调解过程中,注意与当事人的交谈及相应的调查,尽可能找出当事人的“主心骨”,对其进行说服教育,通过他们做当事人的工作。五是专家旁听法。对涉及人身损害、劳动争议、道路交通、房地产属争议等专业性强和需要鉴定的纠纷,当事人事先又没有进行鉴定而又申请调解的,可采取邀请专家或鉴定人员参加旁听的做法,通过他们的解答释疑,使当事人明了证据的采信情况,为快速调解纠纷提供有利帮助。六是集中调解法。人民调解不是个别人的事,而是集体的事;不是个别司法所的事,而是涉及案部门的事。对案件复杂,人员较多的矛盾纠纷,争取基层党政干部的支持,吸收有关人员参加,形成合力,全力以赴,及时调解。

第二篇:浅谈人民调解的策略与技巧1

浅谈人民调解的策略与技巧

孙运旭

人民调解是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的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具有程序简便、不伤感情、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对于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增进人民群众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要真正做好人民调解工作,使之既要符合自愿、平等、合法的原则,还要使案件的双方当事人都满意,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同样一个案子,如交给不同的人民调解员进行处理,往往会出现不同的结局。这其中就有一个调解策略与技巧问题。策略是从宏观上把握调解,技巧则是从微观上操作调解,两者相互补充,不可或缺。

一、宏观把握策略

调解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和谐统一的治理之道。在人民调解工作中,就人民调解员来讲,要上接“天线”:坚持依法调解,明法析理,又要承接“地气”;考虑当地的风俗习惯,了解当事人所思所盼、所求所愿。但这还远远不够,要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则必须讲究调解的策略,毕竟调解是一种哲学,更是一种技能、一种艺术。只有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才有可能实现理想的调解预期。笔者结合人民调解工作的实践,认为至少应该把握以下三个基本策略。

一是把握基本前提。分析成因、分清是非、明确责任是调解成功的基本前提。只有让当事人双方分清了是非,明确了各自的责任,调解才有基础,调解的理由才有说服力,当事人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调解员提出的调解方案。否则,有时即使无过错的一方再让步,过错的一方也不会接受对方提出的调解意见。因此,我们在调解中,无论当事人是否愿意,调解员都应该主动地组织双方当事人分清是非,明确责任,这样既可使调解成功,又可防止调解后产生“后遗症”。

二是把握个案特点。因案制宜、有的放矢是调解成功的关键因素。有的案件可以采取面对面的调解方式,有的则只能采取背靠背的调解方式;群体性纠纷案件,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有影响的“领头人”身上;婚姻家庭纠纷则要把重点放在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相对强的一方身上;人身损害赔偿则是把重点放在加害一方等。总之,要因案因人而异,不能机械照搬。

三是把握调解时机。掌握火候,把握时机是调解成功的必要条件。调解案件的顺利与否、成功与否均与所承办案件的人民调解员能否把握好调解时机与火候紧密相联。这就要求在调解案件的每一个节点,都要把握时机,借势发力,用较小的成本,达到调解的目的。如双方对案件的标的(如经济纠纷)争议很大的时候,双方感情尖锐对立的时候(如离婚案件)就不能急于进行调解。这样即使调拢了,也有可能

出现一方反悔的“后遗症”,甚至还会使当事人对调解员产生一些合理性的怀疑。再比如双方虽然争议不大,但是说话不投机,这个时间最好不要调解,俗话说得好,“话不投机半句多”。这样需待双方感情稍微缓和时再调解。

二、微观实施具体技巧

调解工作是一门兼容情、理、法的“化干戈为玉帛”艺术,调解的灵魂或者说生命力在于灵活性。所谓调解技巧,就是在调解中应注意的一些调解方法。方法得当,事半功倍;反之则费力不讨好。

一是要“号准个案脉搏”——弄清争议背后的核心原因,“对症下药”。办案如同医生看病,只有对症下药,方能见效。调解也是一样,首先必须要选准调解的突破口,找出双方争议的焦点,这样调解才有针对性,工作才有重点。

二是用准个案社会资源——利用当事人的上级机关、族群、朋友、代理人等的影响,多方努力,案结事了。“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人民调解工作中,仅凭调解员或调委会的力量还是有限的。作为人民调解员要学会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来做工作。如我们在调解中可以利用案件双方当事人的共同上级机关出面协调,解决矛盾;利用当事人的亲朋好友或比较信任的人从中劝解,消化矛盾;利用对过错方有约束关系的主管机关教育诫勉,制止矛盾;还可以利用和当事人有特殊关系的群体如律

师、“说情人”耐心开导,缓和矛盾等等,这样可以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从而提高人民调解的成功率。

三是选准调解语言——分别对象说“土话”、“行话”、“官话”、“家常话”。语言是传播信息、交流感情的工具,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的运用在人民调解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同样的一个观点,同样一个说服的理由,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举不同的例子,选不同的语体,往往会有不同的效果。有的人说出来当事人就很容易接受,有的当事人就接受不了。这就要求我们在案件调解时,一名合格的人民调解员应根据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调解思路,哪些话当说,哪些话不当说;哪些话要言之凿凿,反复强调;哪些话要一带而过,轻描淡写,都要因案制宜、因人制宜。既要使调解语言符合法律,又要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感染力、说服力,以增强当事人对调解员的信任感、认同感,达到“融化于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境地。感情沟通了,关系融洽了,调解员的观点当事人也自然容易接受,调解的难度也会自然而然的降低,使案件调的明、解得开。

四是选准调解心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以己度人。要善于投入真诚、朴实的感情,学会换位思考,以缩小调解员与当事人之间的情感距离,这也是成功调解纠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作为一名调解员,在人民调解中,应设身处地,忧当事人之所忧,乐当事人之所乐,把法理、事理、情理巧

妙地揉合在一起,输入到当事人的心灵当中,以法、以情、以理为他们排难解纷,这样不但能使纠纷平息,还能为当事人今后可能的互利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五是选准个案调解员—因案制宜。调解的过程是法制宣传教育的过程,是培养健康社会心态的引导过程,是权衡利弊、实现双赢的选择过程,更是调解员与案件当事人的互动过程。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针对具体的个案,不同的调解员有不同的优势,只有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才能有好的调解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准确选好个案的调解承办人,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第三篇:人民调解工作方法与技巧

村官考试农村工作知识:人民调解工作的方法与技巧

2009-06-15 14:54:15 来源: 浏览次数:114 网友评论 0条

(一)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方法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方法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人民调解员在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照合法性的原则,严格依法律调解,对纠纷的解决没有具体法律规定可循时,依照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处理。

(二)是指人民调解员在调解民间纠纷的时候,应当坚持法制教育与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即一方面应当对当事人宣传讲解国家现行法律的要求,进行普法教育;另一方面应在调解中提倡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善良风俗,进行伦理道德的教育。这是人民调解工作的性质决定的,也是人民调解工作的内在要求。

(三)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调解的方法民间纠纷不仅广泛存在,而且发生的原因错综复杂,情况不断变化,千头万绪。这就要求调解员在调解纠纷时,要能够全面了解纠纷的情况,掌握纠纷发展变化的规律,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从而牢固把握调解工作的重点。一般而言,要顺利解决纠纷,特别是复杂的纠纷,就必须学会抓主要矛盾,突出调解工作重点的方法。当然抓住主要矛盾和解决主要矛盾,并不是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因此,调解员在解决纠纷的实际工作中,不仅要善于抓住中心,抓住关键,集中力量抓好中心工作,而且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注意处理好其他次要矛盾。

(四)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方法一般而言,调解工作主要是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这对多数当事人是有效的,但有些时候耐心的说教并不能触动当事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们的一切活动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出丑。一个人产生的思想问题、与他人发生纠纷,大多数与切身利益有关。有些民间纠纷发生的原因,是当事人在生产生活中确实存在一定实际困难。解决这类纠纷,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找出症结所在,切实帮助解决。困难解决了,矛盾也就化解了。因此在调解民间纠纷时,调解员应当注重解决在纠纷中当事人所面对的实际问题。如果不注意解决当事人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调解员对当事人的思想开导就会脱离当事人的实际状况,难以收到实效。可见,在调解民间纠纷时,调解员不仅要说服教育当事人消除思想上的隔阂,而且要切实帮助解决纠纷所涉及当事人实际困难和问题,才能最终彻底地化解纠纷。

(五)换位思考的方法换位思考,指在解决纠纷时,要从不同的人、角度、高度、层次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做到考虑周全,问题解决得圆满彻底,不留后遗症。换位思考的方法在具体应用时,分两个方面。一方面,调解员应当站在当事人双方的立场和角度,寻找全面解决纠纷的适当方法。要协调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不仅要求当事人之间的交流,而且调解员与当事人的交流也不可缺少,换位思考在与当事人沟通上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了解对方的立场、感受及想法,调解员就无法正确地思考与回应。可见交流离不开理解,理解离不开换位思考。只有通过换位思考,从当事人双方的立场来看事情,才能真正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了解当事人的想法,理解当事人,是与当事人真诚交流,取得当事人信任的前提。现在调解员已经意识到了理解当事人的重要性,但是不幸的是,有些人缺少了换位思考的意识。他们或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猜想当事人的想法、感受及要求,或是站在“一般人”的立场上去想当事人“应该”有什么想法、感受和要求。调解员认为自己是在为当事人着想,但以此为前提的调解效果并不像调解员所想象或期待的那样。调解员面对这种情况,觉得委屈,觉得自己“好心没好报”。其实出现这种情况是必然的,因为调解员这种对当事人的理解,是以本位主义来了解当事人的想法及感受。调解员的这种做法忽略了当事人真正的想法及感受所以既缺乏了对当事人的尊重,又没有真正做到为当事人着想。调解员只有善于进行换位思考,想当事人所想,急当事人所急,才能避免自己考虑不周全或遗漏之处。调解员在提出调解方案或引导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时,也应当注意换位思考的方法。站在当事人的立场,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去思考矛盾产生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关键和所能接受的向对方让步的底线,有利于提出合情合理解决纠纷的方案。同时换位思考的方法的运用,会让当事人感觉到调解员是从当事人的利益出发,从而消除对调解员的抗拒心理,听取调解员的合理建议,便于调解的顺利进行。

(六)苗头预测的方法事物的演变,总有一个萌芽、发展和扩大的过程。矛盾纠纷也是如此。现实生活中,矛盾往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缓和到激化,只有认识了矛盾的特点,掌握了矛盾发展的规律,有预见性地做好矛盾纠纷调解准备工作,才能有效地防止矛盾激化。苗头预测的方法就是要求调解员针对纠纷当事人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变化的特点,抓住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分析变化的现状、原因,提出解决纠纷的对策,把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的扩大和深化。主动运用苗头预测的调解方法是人民调解“防调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的具体要求。“防”与“调”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能够抓住纠纷发生或深化的苗头,消除纠纷,或使纠纷尽可能减少,这是一种最好的调解。这就是要求调解员在调解工作中要注意观察纠纷当事人思想行为的发展变化的蛛丝马迹,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抓紧工作,积极疏导,妥善解决,这样才能切实预防矛盾激化和新纠纷发生。

第四篇:(人民调解工作的方法与技巧)

人民调解工作好的方法与经验

人民调解工作的实用方法

在调解工作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调解同种类型、同等难度的民间纠纷时,尽管甲乙两名人民调解员采用的调解手段、运用的调解方法和经历的调解程序大致相同,但调解结果却迥然不同。甲调解员又快又好地解决了纠纷,而乙调解员却事倍功半,久调不决。原因何在?一项调解工作的顺利完成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调解人员的调解方式和技巧。在调解不同类型的纠纷时,除了要运用不同的调解方法,还要根据纠纷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调解技巧,把调解方法和调解技巧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达到事半功倍,顺利完成调解工作的目的。

纠纷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以及原因是民间纠纷的五大要素。及时了解和掌握这五大要素是做好各类民间纠纷调解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可以说,掌握好这五大要素是调解好民间纠纷的最基本、最关键的技巧。

(一)时间要素运用技巧

民间纠纷所涉及的时间问题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纠纷发生的时间;纠纷持续的时间;调解纠纷的时机。民间纠纷发生的时间往往具有季节规律,它是调解人员做好预防工作所必须掌握的。民间纠纷持续的时间,往往说明了民间纠纷的复杂程度和调解工作的难易程度。对于这类时间长、隔阂深、问题比较复杂的纠纷,调解人员要做好持续作战的准备。调解纠纷的时机,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对于持续时间长久调未决的纠纷,调解人员要选取最佳时机再一次进行调解;二是指在调解纠纷的过程中,调解人员要把握好说话的时机。如何灵活把握调解纠纷的时机呢?首先,在调解时不要急于求成而是要反复调查研究,耐心细致地工作,抓住有利时机稳妥解决。如

果遇到当事人不懂法时应当先宣传有关法律,循循善诱,积极疏导,进行调解。如果遇到当事人冲动发火不冷静时,不能强行调解,这样是起不到调解的作用的。应等待时机再行调解。其次,根据谈话的环境和当事人的心态决定谈话的内容。特别是批评教育的话,提出要求的话,更要注意说话方式和说话时间,以免引起当事人的反感和敌视。

(二)地点要素运用技巧

受生活环境和传统习俗的影响,发生在不同地方的相同民间纠纷,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譬如,同样是因为建房时所建房屋高于邻居家的房屋而引起的房屋纠纷,在发达的农村地区,邻居往往会因为采光权受影响而与建房者发生纠纷,大多表现为争吵;而在落后且封建迷信思想严重的农村地区,邻居往往会以自家的风水受影响而与建房者发生纠纷,发生打架斗殴的概率大大增加。调解人员只有熟悉掌握地点要素,才能因地制宜,采取行之有效的调解方法。

纠纷发生的地点不同,纠纷态势的发展程度就会不同。例如,婚姻家庭纠纷,如果是发生在家庭之外,其严重性就会增加,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就要升级甚至已经升级,调解的难度也就会增加。而如果发生在家庭内部,问题也许会比较容易解决。因此,纠纷发生的地点不同,调解纠纷所要采取的对策也要随时调整、改变。正确掌握纠纷发生的地点要素,便于正确选择适当的调解方法,也便于灵活运用其他调解技巧。

(三)人物要素运用技巧

纠纷的主体是双方当事人。调解纠纷实际上是调解人员对双方当事人所做的疏导、说服工作。由于自然状况、社会阅历、文化素质和道德观念的差异,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同个性特征的当事人对纠纷和调解人员的工作会有不同的看法。如外向型性格的人感情外露,内心想法会很快通过表情和行为表现出来;而内向型性格的人感情深沉,内心想法不易形于色和付诸于行动。这就要求调解人员

善于察颜观色,通过分析纠纷当事人的表情、言语和行为,弄清楚当事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再如,文化水平、法律素质高的人,其自我调节能力较强,纠纷心理不容易形成,即使形成也不易外化为纠纷行为。如果这类人与其他人发生了纠纷,他们对调解员有道理的话容易听得进去,也能理解调解员的工作并给予配合;反之,文化水平、法律素质低的人,其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纠纷心理容易形成并容易外化为纠纷行为。对这类纠纷当事人,调解人员就必须多花功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法律和政策讲清楚、讲透彻。针对这种类型的当事人,平时的帮教工作和回访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调解人员只有把握了纠纷当事人的个性特征,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调解方式和方法,攻心为上,突破当事人的种种心理障碍,以达到息事宁人的目的。

(四)情节要素运用技巧

纠纷的情节要素主要是指纠纷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的真实情况。纠纷的萌芽、发生、发展乃至激化的全部事实经过、纠纷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各有哪些过激的语言和行为,甚至双方当事人各自的企图、动机和目的等等都是调解纠纷的事实依据。掌握充分的事实依据,做到有备无患,打有准备之战,对于蛮不讲理,死不认账,心存侥幸的当事人,调解员出示真实全面的事实证据,可以起到威慑当事人,促使其低头认错的作用。而对于心存疑虑,有所顾忌的当事人,一个充分掌握纠纷情节的调解员更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配合。对于调解人员来说,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掌握这些事实依据,才可以在调解中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调解方法,继而使当事人双方心服口服,使纠纷顺利得到解决。

(五)原因要素运用技巧

纠纷的原因是指纠纷发生的起因,也就是引发纠纷的事实,包括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远因和近因。纠纷的原因是纠纷的根结所在,因此,也就是调解人员调解时的切入点。对于一起看似简单的民间纠纷来说,可能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同在,远因与近因共存。一般来说,直接原因和近因是比较容易查明的。但往往引发纠纷的真正原因是隐藏在直接原因和近因后面的间接原因和远因。这就要求调解人员深入实际做艰苦细致的调查工作,拨开层层面纱,找到深藏其后的引发纠纷的真正原因。只有抓住真正的原因,才能从根源上彻底解决纠纷。

第五篇:人民调解工作的方法与技巧

人民调解工作的方法与技巧

孙志华

一、人民调解的基本知识

1、人民调解的概念

人民调解是由本地人民群众推选的群众性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以及社会主义道德,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的指导下,弄清事实真相,评断是非曲直,对民间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劝导,促使他们互相谅解、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性自治活动。人民调解也是一项中国特色的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

2、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

(1)调解民间纠纷,防止民间纠纷激化。一方面,要加大对民间纠纷的调解力度。使纠纷得到及时化解,努力把可能激化的纠纷降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要认真分析当前民间纠纷发生的时间地点,规律和发展趋势,增强对民间纠纷发生的预测,控制能力,加大预防工作的力度,减少纠纷特别是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2)通过调解工作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法律教育以及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3)向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所在单位和基层人民政府反映民间纠纷和调解工作的情况

二、人民调解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在调解工作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调解同种类型,同等难度的民间纠纷时,尽管甲乙两名人民调解员采用的调解手段、运用的调解方法和经历的调解程序大致相同,但调解结果却迥然不同,甲调解员又快又好地解决了纠纷,而乙调解员却事倍功半,久调不决。原因何在?一项调解工作的顺利完成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一

个主要的因素就是调解人员的调解方式和技巧。在调解不同类型的纠纷时,除了要运用不同的调解方法,还要根据纠纷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调解技巧,把调解方法和调解技巧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达到事半功倍,顺利完成调解工作的目的。

今天,我主要给大家讲一讲在调解纠纷过程中,纠纷要素的运用技巧。

纠纷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以及原因是民间纠纷的五大要素。及时了解和掌握这五大要素是做好各类民间纠纷调解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可以说,掌握好这五大要素是调解好民间纠纷的最基本、最关键的技巧。

1、时间要素运用技巧

民间纠纷所涉及的时间问题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纠纷发生的时间;纠纷持续的时间;调解纠纷的时机。民间纠纷发生的时间往往具有季节规律,它是调解人员做好预防工作所必须掌握的。民间纠纷持续的时间,往往说明了民间纠纷的复杂程度和调解工作的难易程度。对于这类时间长、隔阂深、问题比较复杂的纠纷,调解人员要做好持续作战的准备。调解纠纷的时机,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对于持续时间长久调未决的纠纷,调解人员要选取最佳时机再一次进行调解;二是指在调解纠纷的过程中,调解人员要把握好说话的时机。

如何实活把握调解纠纷的时机呢?首先,在调解时不要急于求成而是要反复调查研究,耐心细致做工作,抓住有利时机稳妥解决。如果遇到当事人不懂法时应当先宣传有关法律,循循善诱,积极疏导,进行调解。如果遇到当事人冲动发火不冷静时,不能强行调解,这样是起不到调解的作用的。应等待时机再行调解。其次,根据谈话的环境和当事人的心态决定谈话的内容。特别是批评教育的话,提出要求的话,更要注意说话方式和说话时间,以免引起当事人的反感和敌视。

2、地点要素运用技巧

受生活环境和传统习俗的影响,发生在不同地方的相同民间纠纷,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譬如:同样是因为建房时所建房屋高于邻居家的房屋而引起的房屋纠纷,在发达的农村地区,邻居往往会因为采光权受影响而与建房者发生纠纷,大多表现为争吵;而在落后且封建迷信思想严重的农村地区,邻居往往会以自家的风水受影响而与建房者发生纠纷,发生打架斗殴的概率大大增加。调解人员只有熟悉掌握地点要素,才能因地制宜,采取行之有效的调解方法。

纠纷发生的地点不同,纠纷态势的发展程度就会不同。例如:婚姻家庭纠纷,如果是发生在家庭之外,其严重性就会增加,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就要升级甚至已经升级,调解的难度也就会增加,而如果发生在家庭内部,问题也许会比较容易解决。因此,纠纷发生的地点不同,调解纠纷所要采取的对策也要随时调整、改变。正确掌握纠纷发生的地点要素,便于正确选择适当的调解方法,也便于灵活运用其他调解技巧。

3、人物要素运用技巧

纠纷的主体是双方当事人。调解纠纷实际上是调解人员对双方当事人所做的疏导、说服工作。由于自然状况、社会阅历、文化素质和道德观念的差异,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同个性特征的当事人对纠纷和调解人员的工作会有不同的看法。如外向型性格的人感情外露,内心想法会很快通过表情和行为表现出来;而内向型性格的人感情深沉,内心想法不易形于色和付诸于行动。这就要求调解人员善于察颜观色,通过分析纠纷当事人的表情、言语和行为,异清楚当事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再如,文化水平、法律素质高的人,其自我调节能力较强,纠纷心理不容易形成,即使形成也不易外化为纠纷行为。如果这类人与其他人发生了纠纷,他们对调解员有道理的话容易听得进去,也能理解调解员的工作并给予配合;反之,文化水平、法律素质低的人,其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纠纷心理容易形成并容易外化为纠

纷行为。对这类纠纷当事人,调解人员就必须多花功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法律和政策讲清楚、讲透彻。针对这种类型的当事人,平时的帮教工作和回访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调解人员只有把握了纠纷当事人的个性特征,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采取各种调解方式和方法,攻心为上,突破当事人的种种心理障碍,以达到息事宁人的目的。

4、情节要素运用技巧

纠纷的情节要素主要是指纠纷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的真实情况。纠纷的萌芽、发生、发展乃至激化的全部事实经过、纠纷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各有哪些过激的语言和行为、甚至双方当事人各自的企图、动机和目的等等都是调解纠纷的事实依据。掌握充分的事实依据,做到有备无患,打有准备之战,对于蛮不讲理、死不认账、心存侥幸的当事人,调解员出示真实全面的事实证据,可以起到威慑当事人,促使其低头认错的作用。而对于心存疑虑,有所顾虑的当事人,一个充分掌握纠纷情节的调解员更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配合。对调解人员来说,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掌握这些事实依据,才可以在调解中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调解方法,继而使当事人双方心服口服,使纠纷顺利得到解决。

5、原因要素运用技巧

纠纷的原因是指纠纷发生的起因,也就是引发纠纷的事实,包括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远因和近因。纠纷的原因是纠纷的根结所在,因此,也就是调解人员调解时的切入点。对于一起看似简单的民间纠纷来说,可能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同在,远因与近因共存。一般来说,直接原因和近因是比较容易查明的。但往往引发纠纷的真正原因是隐藏在直接原因和近因后面的间接原因和远因。这就要求调解人员深入实际做艰苦细致的调查工作,拔开层层面纱,找到深藏其后的引发纠纷的真正原因。只有抓住真正的原因,才能从根源上彻底解决纠纷。

下载人民调解的策略与技巧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民调解的策略与技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投资技巧与策略

    如何选择所要投资的股票股谚说:选势不如选股。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这充分说明了选股的重要性。好的股票不只是要在涨势中保持上涨势头,更为重要的是在跌势中具......

    人民调解工作的方法与技巧讲稿

    人民调解工作的方法与技巧 一、人民调解的基本知识 1、人民调解的概念 人民调解属于民间调解。它是在依法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以国家的法......

    应聘技巧与策略研究

    应聘技巧与策略研究 这在学历价值日益缩水的今天应聘绝非易事,应聘时将会面对应聘者的激烈竞争和HR设下的求职陷阱,因此如何应聘就成为一个技巧性问题。 ——题记 那么应聘都......

    政府采购技巧与策略

    政府采购技巧与策略(1)质量: 质量的传统解释是好,或优良,对采购人员而言,质量的定义应是:符合买卖约定的要求或规格就是好的质量。故采购人员应设法了解供应商对本身商品质量的认训......

    商务谈判的策略与实战技巧

    上海普瑞思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商务谈判的策略与实战技巧 【课程收益】 参加了本课程,您将掌握谈判的10大实用工具: 1、制定谈判计划和工作链 2、各自议价模型 3、价格谈判的步......

    小学教师教学的策略与技巧

    小学教师教学的策略与技巧》读书心得 通过学习《小学教师教学的策略与技巧》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这本书的作者是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教育学院的教师林......

    琴行店面销售技巧与策略

    美因乐器内部培训讲义案例分析【内部传阅,注意保密】 【店面销售技巧】 琴行销售技巧与策略简介:A琴行的老板张三发现同一条街上新开了一家C琴行,从招牌风格、店面设计到主营项......

    德语学习的技巧与策略

    掌握一门甚至几门外语技能,不但是高薪职位的敲门砖,也是锦绣前程的铺路石,除了各种出国考试,国家设立的各种考试也是五花八门,因此学习德语的重要性对几乎每个中国人都是刻骨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