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报告.doc
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
分校名称:
姓名:周煜
班级:
调查时间:2012年2月26日——2012年3月18日
调查地点:贵阳市云岩区
调查对象:2003-2005年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普通高校毕业生供给量不断加大,但是很多企、事业单位却普遍反映难以找到合适的大学毕业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适合企业的大学生是我国教育机构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为了解普通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工作及社会适应状况,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特进行本次调查。
二、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
1、调查对象:贵州省本科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共2组,各2人。
第一组调查对象
姓名:风拉拉
毕业院校:贵州师范大学
毕业时间:2004年
所在单位:贵州广播电视台
单位受访对象:贵州5频道新闻中心主任
第二组调查对象:
姓名:枚枚
毕业院校:贵阳学院
毕业时间:2005年
所在单位:中国移动贵州分公司
单位受访对象:贵州移动市场部经理
2、调查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项:个人基本情况;就业与工作状况;综合素质与作用;本科教育状况;本科教育改革建议;毕业生的专业精神;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毕业生的沟通能力;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对高校培养的建议和希望。
3、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为访问调查和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
三、调查结果
1、本次调查对象男女比例为1:1,毕业生的自身总体质量处于比较高的水平,50%的毕业生都曾经在校期间担当过学生干部或社团领导,并且全部学生在校期间都获得过奖学金,拥有英语四级和计算机证书,这些因素对于毕业生的职业发展都起到正面的作用,因此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基本素质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2、本次调查所有调查对象由于自主性较强,所以毕业后一两年内均通过人才交流中心找到与本专业对口、合心意的工作,都没有自主创业的意向。
3、所有调查对象都在国有企业工作,由于自身的打拼,都在其工作单位获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他们都拥有较好的工作单位以及工资待遇,且由于在单位里表现出色多次获得奖励和荣誉称号。这充分说明这些调查对象都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
4、用人单位对调查对象的评价:此次调查主要从个人实际状况、本科毕业生对工作的影响以及大学教育三个方面对本科毕业生的十五项素质和能力进行了评价。
(1)从个人实际情况来看:调查对象对自身的敬业及进取精神、职业道德以及诚信评价较高,可见这在工作中的重要性;由于调查对象从事的是较为稳定的工作,所以他们对自身的外语水平、创新能力以及信息获取、加工和利用能力的要求也比较低。相比较而言,外语水平、创新能力以及信息获取、加工和利用能力对工作的影响相对较小。原因是他们没有从事这方面的相关工作;
(2)从大学教育对工作的影响来看:所有调查结果显示,调查问卷所列出的各项对以后工作的影响都相对较低,甚至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大学教育对外语水平、创新能力以及实践动手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影响较小。
(3)另外,通过调查可以知道用人单位对各项素质和能力的评价和调查对象对自身的评价基本相符,但得分普遍低于受调查对象对自身的评价,说明毕业生的各项能力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以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四、调查分析
1、从对用人单位和调查对象的调查情况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和调查对象对一个人是否具备敬业、进取精神、职业道德以及诚信三项素质非常的看重,它将成为一个企业选择人才的重要标准。毕业生是否具备这三种素质将成为他能否在今后立足于社会、成就未来的关键。
2、由于很多企业、公司都是面向国内市场的,所以很多用人单位都觉得外语水平对本职工作的影响是比较小的,另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水平还是比较满意的,但在实际操作方面还是希望毕业生能有所提高,可见,动手能力在面向国内的企业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的毕业生这方面的能力还是不足于满足单位的需求。
3、从调查对象对现阶段的本科教育状况评价分析:可以看出专业技能在大学教育中还是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教育,对于专业课程的设置,人们都认为所学专业比较适应社会的需求,与岗位的实际需求同样比较适应,同时,理论课程对知识的掌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实践教学对于能力培养作用较大,而课外活动对于素质提高却非常有限,作用一般。
五、建议和对策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调查分析提几点建议:
1、普通高校应该加大师资建设,吸收更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且教师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不要仅传授理论知识,而应该把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2、倡导大学生进入实验室研究和开设大学生人文与科技素养的选修课,加强课程改革。注重大学生的实践教学和就业培训与指导。多开设就业指导课方,多与用人单位联系,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实习工作,更早的适合社会,了解社会,更好的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希望有关政府部门能在大学教育改革中,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和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更应该丰富学校的课余生活,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更多地使在校生能够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即建立更多的、高效的教育实践联盟,促进学校和企业的双赢局面,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第二篇: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报告
关于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09年11月4日——2009年11月20日
调查地点:粤北地区
调查对象:2004-2006年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
一、调查目的近年来,社会发展迅速,各方面建设速度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且人才质量越来越严格。另一方面,由于近来高校的不断扩招加之高校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由此造成很多毕业生的质量不高。因此为了对毕业生有个全面的了解,并希望毕业生能更好的为企事业服务,奉献自身的一点力量;另外也能促进普通高校对教学的改革,也希望能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对社会开展服务。故进行了此次调查。本次调查的内容包括:本科生的基本情况;就业与工作状况;综合素质与在企业中的作用;本科的教育状况;对本科教育有何想法与改革。
二、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
调查对象:粤北某普通高校2006年本科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各2人。
本次调查采用为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
三、调查结果
1、本次调查对象男女比例为1:1,所有调查对象均为共青团员,在大学期间都按学校所规定的要求完成学业,没有辅修其他课程。各调查对象为人比较乐观、积极,在大学期间都担任学生干部或者是社团的干部,学习成绩优秀,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多次获学校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另外,有一半的调查对象获得过奖学金。
2、本次调查所有调查对象由于自主性较强,所以毕业后一两年内均通过人才交流中心找到与本专业对口、合心意的工作,都没有自主创业的意向。
3、所有调查对象都在国有企业工作,由于自身的打拼,都在其工作单位获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他们都拥有较好的工作单位以及工资待遇,且由于在单位里表现出色多次获得奖励和荣誉称号。这充分说明这些调查对象都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
4、用人单位对调查对象的评价:此次调查主要从个人实际状况、本科毕业生对工作的影响以及大学教育三个方面对本科毕业生的十五项素质和能力进行了评价。
(1)从个人实际情况来看:调查对象对自身的敬业及进取精神、职业道德以及诚信评价较高,可见这在工作中的重要性;由于调查对象从事的是较为稳定的工作,所以他们对自身的外语水平、创新能力以及信息获取、加工和利用能力的要求也比较低。从该项对工作的影响来看,受调查对象同样认为敬业及进取精神、职业道德以及诚信对工作的影响最大,毕竟现在的社会是诚信的社会,具备敬业、进取、诚信的人才是很多国有企业所青睐的。相比较而言,外语水平、创新能力以及信息获取、加工和利用能力对工作的影响相对较小。原因是他们没有从事这方面的相关工作;
(2)从大学教育对工作的影响来看:所有调查结果显示,调查问卷所列出的各项对以后工作的影响都相对较低,甚至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大学教育对外语水平、创新能力以及实践动手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影响较小。
(3)另外,通过调查可以知道用人单位对各项素质和能力的评价和调查对象对自身的评价基本相符,但得分普遍低于受调查对象对自身的评价,说明毕业生的各项能力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以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从该项对工作的影响来看,用人单位的看法也与受调查对象的看法基本一致。各项得分基本都在四分以上,说明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各项素质和能力在工作的重要性都较大,而大部分单位认为外语水平对工作1的影响最小,说明受调查对象的实际工作对外语水平的要求不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分为4分左右,从这说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较高,但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四、调查分析
1、从对用人单位和调查对象的调查情况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和调查对象对一个人是否具备敬业、进取精神、职业道德以及诚信三项素质非常的看重,它将成为一个企业选择人才的重要标准。毕业生是否具备这三种素质将成为他能否在今后立足于社会、成就未来的关键。
2、由于很多企业、公司都是面向国内市场的,所以很多用人单位都觉得外语水平对本职工作的影响是比较小的,另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水平还是比较满意的,但在实际操作方面还是希望毕业生能有所提高,可见,动手能力在面向国内的企业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的毕业生这方面的能力还是不足于满足单位的需求。
3、从调查对象对现阶段的本科教育状况评价分析:可以看出所学专业及其教学内容基本能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他们认为大学期间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以及课外活动对知识掌握以及能力和素质培养的作用较大。但从现在大学的教学模式看出,现在的本科教学更注重理论的教学,而往往忽视了动手能力的培养。
五、建议和对策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调查分析提几点建议:
1、普通高校应该加大师资建设,吸收更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且教师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不要仅传授理论知识,而应该把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2、倡导大学生进入实验室研究和开设大学生人文与科技素养的选修课,加强课程改革。
3、注重大学生的实践教学和就业培训与指导。多开设就业指导课方,多与用人单位联系,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实习工作,更早的适合社会,了解社会,更好的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希望有关政府部门能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供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实习,让他们提前适应相关岗位的要求,以便在真正毕业的时候,能更好、更快的投入到工作环境中去,为社会多奉献微薄力量。
第三篇:关于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报告
关于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报告
一、社会调查的背景与目的近年来,普通高校毕业生供给量不断加大,但是很多大型公司、跨国企业却普遍反映难以找到合适的大学毕业生。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适合企业的大学生,是我国教育机构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为了解普通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工作及社会适应状况,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课题组特意组织了该次调查。
二、社会调查的过程
每年我国有几百万大学本科生毕业,投入社会,大学生们到底能否胜任工作?碰到了哪些问题?用人单位对他们评价怎样?通过社会调查方式,我们不仅是对高等教育最好的时间检查,也是极其宝贵的信息反馈。具体过程及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一)调查的时间、地点、方式
2011年3月,塘沽金街,方式为问卷调查法。
(二)调查的内容
首先对调查问卷的内容进行了比较精确的设计,问卷分别为
针对本科毕业生本人和用人单位两版,然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到最前沿、最准确的调查信息,再通过对所得到的问
卷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得出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质量及相关
体会、建议。针对毕业生的调查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项:个
人基本情况;就业与工作状况;综合素质与作用;本科教育
改革建议。针对毕业生用人单位的调查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
项:毕业生的专业精神;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毕业生的沟通
能力;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对高校培养的建议和希望。
三 调查结论:
1.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的优秀成果
调查显示:
6%的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
17%的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得辅修证书;
3%的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得过奖学金;
4%的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得优秀干部荣誉称号;
50%的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得三好学生称号;
20%的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得过所学专业证书。
2.本科毕业生主要通过人才交流中心、朋友及学校的宣传了解就业知识
当问及您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就业的相关知识?有35%的毕业生回答通过人才交流中心,有50%的毕业生回答通过朋友介绍,还有10%的毕业生通过学校的宣传,只有5%的毕业生通过自己就业。通过这次调查发现,本科毕业生普遍对就业知识了解甚少,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3.本科毕业生就业后的情况
(1)当问及您现在从事的职业与本科所学的专业是否对口?
80%本科毕业生与所学专业部分对口,认为自己需要掌握更广泛的知识。并且有20%的本科毕业生通过自己突出表现在就业单位已升职。
(2)当问及您在就业单位是否参加过学习与培训?
93%本科毕业生参加过工作单位组织的学习与培训。选择专业对就业有很大的影响,高校在设置专业时多考虑学生就业的难易程度,招生时应对学生所选专业提出适度的建议。
4、工作单位对本科毕业生的反馈信息
(1)就业单位认为普通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在哪些方面还需改进? 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普遍认为:对学生的在校培训与指导较满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认为有待提高,加强这方面的培训,而不要急于让学生进入社会,并且提出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的要求; 纵上所述,总结大致如下:
(一)毕业生综合素质与作用调查结果与分析在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作用部分的调查中,很多人认为大学教育对个人素质和分析、创新、组织能力并没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50%的人认为大学教育的作用只能用一般来形容,这也一定程度的反映了中国的教育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对于个人综合素质,尤其是情商等在职场起到重要作用的方面仍然存在教育的缺陷。
(二)毕业生本科教育状况调查结果与分析100%的人都认为专业技能在大学教育中还是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教育,对于专业课程的设置,人们都认为所学专业比较适应社会的需求,与岗位的实际需求同样比较适应,同时,理论课程对知识的掌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实践教学对于能力培养作用较大,而课外
活动对于素质提高却非常有限,作用一般。
(三)毕业生针对本科教育的改革建议50%的人认为母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一般,认为母校培养的人才质量应该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母校本科教育亟需进行改进和提高,分别是: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实践教学,教学与生活设施,师资水平。毕业生们认为母校应该更多地与社会需求接轨,不停留与书本知识,加强提供社会实践机会。从人才发展和成才的规律来看,任何事业有成的人无一不是从基层、从工作一线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华而不实只能是一事无成。作为普通高毕业生,要认清就业行势的大众化和市场化,要不断强化自身的素质提升。
(四)用人单位调查结果与分析在用人单位的调查问卷显示出,毕业生在个人素质和分析、创新、组织能力,专业知识应用三方面有着不错的表现,但是学校的教育还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承受压力的能力,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培养,另外100%的用人单位都希望我国本科教育可以更加重视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知行合一,即加强能力的培养,不仅专业知识得到充分培养,综合的能力同样可以得到充分培养,从而更能承受社会压力,拥有更强的解决问题和逻辑思考能力
三、讨论与建议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加强国家的各类人才。
我国现拥有高等教育学府并不多。这是高等教育培训的丰富资源,当务之急是制定政策,并给予经费支持,使得各种各类的高才生成为当今社会上的实用人才的重要载体。教育资源重心下移延伸到各个地区的国家名牌大学。
我国教育资源城市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有些地方教育资源匮乏。只有把教育资源的重心延伸到位,从上向下贯彻,从下向上执行,才能将教育、教育培训做到位。特别是要利用好教育资源传授给每一位求学子弟,建立一些长效性的高等教育基地和培训网络。3加强发达地区对高等人才的重视和教育支持
相对于一些欠发达的部分地区的高等人才大量涌入大中型城市的现状,这在暂时没有可以解决的具体方案。大城市的发展需要广大人才的建设,而作为一定的回报,政府应当鼓励并加大经济发达地区对周边城市的扶持。总而言之,要把加强教育制度改革这件事作为我国现行教育任务的一个重点教育要面向群从化和部分知识化,为其创造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教育要面向新世界,使教育成为当前新世界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够使部分高等教育的高才生从容不迫地应对当今世界的科学化、知识化等;教育要面向未来,使其成为国家主力人才、科学化人才和素质的主要渠道,成为提升国家综合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无论是对于推动公共资源公平配置,还是对于全面提升全民素质,高等教育的高才生始终是我国具有长远的战略性意义,人才市场就业问题也能在这个问题解决的同时得到解决或大大的改善。
第四篇: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报告
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报告
一、社会调查的背景
随着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不断崛起,国际贸易壁垒的消失等因素的影响,各行业对人才需求出现较大变化,衡量人才的标准也随之发生改变,造成一些走俏专业人才奇缺和企业难招到合适的大学毕业生等现象发生。对此,为了解普通高校和普通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工作及社会适应状况,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课题组特意组织了该次调查。
二、调查目的与意义
在我国经济体制发生深刻变革的今天, 每年都有数十万大学本科生毕业投入社会。他们能否胜任工作?碰到了哪些问题?用人单位对他们评价怎样„„?我们需要对企业难招人才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所产生的原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认识到目前的不足之处后,学校、企业以及毕业生自身需要采取对应的措施,以有效改善这样一个社会问题。希望通过本次社会调查,反映出目前毕业生就业现状,从实际调查数据出发,提出改善与解决问题的办法,使更多的大学生能明确自己的目标,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及高校教育机构应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适合企业的大学生。本次社会调查对两个不同年分毕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进行了社会调查,具体过程及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一)调查时间与方式
2012年1月18日,家中电脑网聊,提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4份,收回4份。
(二)调查的范围、对象
两个不同年分毕业的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及其所在单位的领导。
1、×××,男,1986年10月出生,2010年7月毕业于广西政法管理干学院法律事务专业,于2011年进入广西北部湾银行获得第一份工作,担任信贷部经理,年终考核优秀。
2、×××,女,1990年1月1日出生,2011年6月30日毕业于广西大学电子计算机专业,共青团员。在校期间担任过学生会干部,并获得三好学生和优秀干部荣誉称号。2011年进入 广西先锋公司获得第一份工作,担任程序员。
(三)调查的内容
本次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时间为2012年1月18日,调查地点为南宁,对于本次的社会调查方式,我们首先对调查问卷的内容进行了比较精确的设计,问卷分为针对本科毕业生本人和用人单位两版,然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到最前沿、最准确的调查信息,再通过对所得到的问卷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得出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质量及相关体会、建议。
1.针对毕业生的调查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项:
个人基本情况;就业与工作状况;综合素质与作用;本科教育状况;本科教育改革建议。
2.针对毕业生用人单位的调查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项:
毕业生的专业精神;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毕业生的沟通能力;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对高校培养的建议和希望
三、社会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及就业工作状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对于本次的社会调查,从本科毕业生所进行的调查问卷中第一部分的毕业生基本情况显示出,毕业生的自身总体质量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专业知识与技能相关知识的丰富程度、较强的交际能力、心里承受与协调能力、是大部分毕业生和企业所认可的。50%的毕业生都曾经在校期间担当过学生干部或社团领导,并且全部学生在校期间都获得过奖学金,拥有英语四级和计算机证书,这些因素对于毕业生的职业发展都起到正面的作用,因此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基本素质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从事职业与本科所学的关联比较对口,50%的毕业生都在从事于所学专业,这对于用人单位的继续培训和对于工作的适应速度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也防止了所学专业知识的浪费,但是,本科毕业生在工作中还是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证明自己,因为100%的毕业生在工作中没有在全国等刊物上发表过专著、论文,也没有独立或参与完成技术发明或技术革新项目,所以大部分的人在毕业后仍然选择继续学习和培训。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需求结果与分析
在2011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11调查报告”调查结果中得出,企业最看重的大学生的条件依次是综合素质、潜力和品德。毕业生具备较高的自身素质可提高就业的竞争力。专业知识与技能相关知识的丰富程度、较强的交际能力、心里承受与协调能力、是大部分毕业生和企业所认可的,对此有关人士就企业关注大学生综合能力比较多的几点来作了分析。
1、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是对人的德、智、体各方面的素质进行的评估和检测。它包括学习能力、心理承受能、人际交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用人单位之所以如此看重大学生的这些能力,究其根本是他们的这些能力与一个企业的繁荣发展密不可分。
2、潜力
用人单位为了节省对大学毕业生的培养成本和培养时间,让他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胜任自己的职务,为企业创造财富,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发展潜力。
3、品德
由于用人单位经常会碰到招来的大学生随便违约,不讲诚信,或者眼高手低,不踏实工作的情况。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时也逐渐注重大学毕业生的品德。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可视作企业人才选择标准和用人观念的理性回归。
四、社会调查的结论
(一)效果及体会
综合本次的调查问卷结果,尤其是综合分析毕业生本人及用人单位两方面的问卷,我认为,用人单位对于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的总体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本科毕业生对于岗位工作的适应和职业生涯也有比较强的信心,并且认为学校在专业技能的培养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双方仍然存在共识,即认为大学教育改革让很多大学生收益的同时,仍然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尤其是对于“情商”和个人素质的培养需要进一步提高,很多毕业生并没有显示出成熟、健康的心理状态,并且缺乏个人解决问题,承受压力和创新组织能力,这些对于他们的职业发展起到和专业技能同样重要的作用。
(二)建议和对策
我认为在大学教育改革中,应加强改革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加大学生知识广博度培养的力度和注重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应该丰富学校的课余生活,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更多地使在校生能够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即建立更多的、高效的教育实践联盟,促进学校和企业的双赢局面。而面对新的就业形势,毕业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和顺应社会的择业观念
在校期间,我们要通过各种主题集体活动和就业教育,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实事求是找到自己的优缺点,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狂忘自大,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要自强不息,要敢于迎接各种挑战,相信自己能
面对一切困难。我们要及时关注社会发展变化,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将客观的社会需要与主观的个体需要有机结合。转变择业观念,树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主动到基层去,到中、小企业中去,到“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去,脚踏实地、勤奋工作、施展才华、实现价值。
(2)具备良好的学习素质和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
在学习中要通过努力尝试新思路和新方法,把握学习规律,更新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要注重拓宽知识领域,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选择地进行跨学科交叉领域相关知识的学习,从而不断充实学习内容,完善知识结构体系,以弥补单一学科在知识体系上存在的不足,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3)在各项素质教育活动和专项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在校期间,不仅要在专业理论学习中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更要在专业实践训练中勤学苦练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特别要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和各种学生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二课活动锻炼自己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使自己的应变能力、公关能力、交际能力、协调能力、写作能力都得以提高。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日后职业生涯的发展争取更多的主动权,以获得更大的发展。
第五篇:电国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报告
大学生暑期实习报告&调查报告专题实习证明金融专业法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机电专业
电大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报告[1]
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三)本科教育状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我国高校目前普遍存在不少问题,如:重点大学的教师一般都重视科研,而对本科生教学的责任心不强,部分教师讲课满堂灌、课后不辅导、考试标准不严、学生评价期考一锤定音;
对教育内容及方法,轻视教养,专业知识面狭窄;研究型人才及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不明确;高校的内部运营封闭、缺乏自我评价和改进机能;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不尽合理,虽然教育部对高校学科专业进行了调整,但由于各高校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学科调整、专业设置仍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特别是私立高校,由于经费的原因,“重文轻理”严重〔2〕,加上急功近利,不少学校不顾自身“软件”、“硬件”是否允许,设置了投资少、见效快的专业,导致专业进一步失衡,这些因素都进一步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四)本科教育的改革建议
大部分毕业生认为学校的教学质量一般,自己的母校还有很多教学空间需要提高,他们认为自己母校在以下方便有待改革和提高,分别是以下几点:
1、课程教学;
2、实践教学;
3、就业培训与指导;
4、教学与生活设施。
通过调查分析,毕业生认为,自己的母校需要更多的与社会需求接轨,除基本的理论教学外,更多的让学生接触社会,锻炼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
(五)用人单位调查结果与分析
随着人才竞争的不断增强,单位用人不仅仅注重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不仅仅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用人单位希望大学毕业生应拓宽知识面,加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训练,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的培养,使毕业生不仅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同时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多面手”,以不断适应新环境和新形势的挑战。
用人单位提出,大学生在校参加社团活动和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对就业有积极的正面影响。社团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进行能力锻炼、施展个人才华的重要舞台,充当了学生与社会交往的渠道。因此,大学生在不影响专业学习和实习的基础上,大胆地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校外活动是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企业在人才选拔方面只通过面试和笔试方式,在短时间内很难选拔出适合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所以应该在通过学校和企业长期合作的基础上,让学校推荐学生到单位实习,单位在实习期间选拔优秀毕业生留用。
四.社会调查的结论
(一)效果与体会
实践环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行政管理专业集中实践环节的社会调查由自选题目调整为定向的“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题目,使调查的对象明确、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真正地解决了以前的社会调查的实效性问题,真正使学员的社会调查落到实处,从而深化了行政管理专业集中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真正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开放教育集中实践环节薄弱的突出问题。同时将“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作为大型案例,引入行政管理专业《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课
程教学,实现了《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深化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
(二)关于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建议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固然有与近年来高等教育跳跃式发展、扩招速度太快有关,但更主要的是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
1.宏观供需结构方面的矛盾。目前岗位需求主要在第二产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的中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短缺,这部分需求农民工难以满足,但高校毕业生又不愿从事。第三产业,如法律、金融保险、管理、营销等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但由于我国城市化水平低、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难以吸纳大量的高校毕业生。2.省级以下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总体上不高,加之知识更新的需要,迫切需要引进新一代大学生,但这些单位进人不规范,大量低素质、不合格的人员通过各种关系和后门进入,导致吸纳高校毕业生的能力大大降低。3.高校教育与经济社会需求脱节,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4.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愿望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不匹配,只愿到大城市、东部发达地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而不愿到农村和基层、中西部地区和民营企业。5.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和派遣环节存在许多制度性和机制性障碍。如至今一些地方仍在高校毕业生派遣中搞“干部”和“工人”的身份差别;在高校毕业生派遣和转换工作过程中,档案转移和保存存在一系列障碍。
6.进入民营企业的高校毕业生各项社会保险难以保障,且不能转移;工作不稳定,工资福利待遇差等,导致在“国”字号部门就业和在民营企业就业差别巨大。
面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既要立足当前,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又要放眼长远,解决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五、小结
本报告通过调查毕业生就业现状,着重进行数据分析,经分析可见未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可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得到改善,具体方法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毕业生需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2.高校应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形式,重点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心理承受和调节能力、相关知识及知识面以及创新能力,在扩招政策的前提下,应努力加强教育力度并保证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
3.企业应进一步提高社会责任感,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并加以培养,从而提高毕业生对工作岗位的认识,增强其动手能力并明确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