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咸宁市年度社科重点课题研究实施办法(写写帮推荐)
咸宁市年度社科重点课题研究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界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 用,进一步调动社会科学工作者紧密联系咸宁实际进行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繁荣发展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更好地为早日建成鄂南经济强市服务,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年度社科重点课题研究是市人民政府主导的研究项目。其研究成果是本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委市政府领导智慧的重要体现。年度社科重点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 “ 二为 ” 方向和 “ 双百 ” 方针,围绕我市中心工作,开展应用对策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第三条 年度社科课题研究的重点是,立足咸宁实际,突出 “ 两型社会 ” 建设,涉及咸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实践问题。
第四条 年度社科重点研究课题的拟定,以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精神、重要文件、领导讲话和市党代会报告、市政府工作报告为主要依据,兼顾社会科学工作者认为有重要研究价值的问题。
第五条 年度社科重点研究课题,由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会同有关部门、单位初拟选题,同时向社会各界征集选题,经过筛选确定项目,报市委市政府审定。
第六条 成立年度社科重点课题研究专家组。专家组由有关领导和从事社会科学工作的专家、学者组成。其中:市委政策研究室、市政府研究室,以及与课题研究直接相关的部门、单位的成员,不少于三分之二。具体选任办法由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确定。
第七条 市内外社会科学工作者均有申报资格。先由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课题申报,再由年度社科重点课题研究专家组评估,确定具备研究实力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承担课题研究任务。
第八条 课题立项后,由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支付该项课题研究 经费的 30% 作为启动资金。课题研究完成后,由年度社科重点课题研究专家组评审,认定合格者,再支付该项课题研究经费的 70%。在专家组评审之前,课题研究成果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
第九条 年度社科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被省以上报刊(含内参)发表的,或被市以上决策机关
采用的,或得到市级以上领导批示的,或产生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由市人民政府通报表彰。符合咸宁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申报条件的,直接进入复评。
第十条 年度社科重点课题研究一般在本年度内完成。个别课题的结项时间可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 2 年。
第十一条 课题研究承担者必须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收回已经支付的课题研究经费,3 年内不得申报课题,并由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向其所在单位通报。
第十二条
年度社科重点课题研究专家组成员利用职务之便徇私舞弊的,由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取消其评估、评审资格,并按规定由有关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三条 设立市级社科重点课题研究专项经费。专项经费由基数和项目经费两部分组成。其中基数部分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作为每年的基本课题研究经费;项目经费与每年承担的市委市政府重点课题量挂钩,由市社会科学联合会进行专项申报,经市政府批准后,由市财政局审核拨付。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省社科咸宁分院组织实施并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社科人文类课题
关于申报2011年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的通知
关于做好2011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院部:
山东省社科规划办于2011年 10月10日至10月17日受理2011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申报,现将我校有关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我校申报限额为12项,学校将组织专家评审,择优推荐。学校集中受理时间为10月8日,请以学院为单位统一申报,个人材料不受理。材料报送至四方校区图书科技楼1503室或黄岛校区1号办公楼370室。
二、申报材料包括:项目申报情况统计表电子版、审查合格的《活页》和《申请书》(各一式7份)、自筹经费研究项目经费来源证明书。项目申报情况统计表内容依次为:项目类别(重点、一般、青年和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学科分类(一级学科)、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主管单位、成果形式、完成时间、申请经费、联系电话等。山东商业服务业发展研究、外语教学改革研究专项及莒国历史与莒文化研究专项分别单独提交申报情况统计表电子版。
三、按省社科规划办文件要求,承担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及中央各部委、省自然科学基金、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不能申报;省社科规划项目尚未完成的,不能作为负责人申报新的项目。
四、未尽事宜,详见附件。
附件:
1、关于做好2011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2、2011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申报推荐指标分配表
3、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申请书
4、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项目设计论证》活页
5、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自筹经费)研究项目经费来源证明
科 技 处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五日
关于申报2012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的通知
各位老师: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已经开始(详见附件)。因为学校要先进行材料的网上审核,再经过教育厅报到教育部,所以学校要做预留时间,请各位老师9月27日前完成网上提交,各学院在9月28日上午将纸质材料送至四方科技楼1510。
联系人:岳丽宏,电话:85071133,86876959。
附件1:关于20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附件2: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期检查和结项的通知
科 技 处
二○一一年九月十三日
关于申报2012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
各学院:
2012年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已经开始申报,请准备申报的老师认真阅读申报指南,严格按照申报指南进行申请。
一、申报范围:
1.公共领域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3.关键技术攻关计划项目
二、申报方式
1.本次申报采取网上申请的方式,已注册申请人请使用原帐户和密码登录,未注册申请人须登录市科技局网站()或青岛市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网站
(附件:1.公共领域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指南
2.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指南
3.关键技术攻关计划项目指南
科 技 处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八日
关于申报山东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通知
发展规划处
二○一一年三月十日关于进行2010科技和社
科统计的通知
各有关学院、部门、老师:
教育部2010全国高校科技和社科统计工作已经开始,为能及时、准确地完成这项工作,请各学院、各部门、各位老师将各自2010相关科研资料(科研论文、科研著作、鉴定成果、获奖成果、科研专利、学术交流等)务必于2011年1月16日前填充到学校科研管理系统中(网址:http://211.64.192.48/keyan/)。所有的科研奖励均依照科研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如在系统中查不到相关的信息,科技处将不予以奖励。晋升职称所需的科研支撑材料也来自科研管理系统,如在系统中查不到,人事处也将不予认可。
填充过程中如有疑问请与科技处联系,联系人:陈栋,联系电话:85071137。科 技 处
二○一○年十一月十九日
关于申报2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的通知
为延揽外国优秀青年学者到中国内地开展基础研究工作,促进中外学者之间的研究合作和学术交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2009年起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试行)(实施方案见附件1)。2011该项目的第一次推荐工作已经开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1.申请人应为当年在35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的外国优秀青年学者,曾在知名大学、研究机构从事过3年以上基础研究工作或具有博士后研究的经历。
2.推荐人选要紧密结合重点学科、重点科研基地、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重点推荐美欧日俄等著名大学、研究机构的现职青年学者。
二、支撑条件
1.申报高校应为申请人指定联络人,负责向外国青年学者提供政策咨询,科研合作,并协助进行基金项目经费使用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2.申请人应当与依托单位签订协议书,协议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研究的课题名称以及研究方向、预期目标;依托单位为申请人提供的在研究项目实施期间的生活待遇以及所必需的工作条件;申请人承诺保证资助期内在依托单位的工作时间;知识产权归属的约定等。其中,协议中的来华期限必须涵盖本基金申请项目的执行期限。
三、名额和材料
1.各校申报数量不超过5项;
2.提交我司的材料应包括:申请人与依托单位签订的协议1份;申请人博士学
位证书1份(该证书不得以其它材料或证明代替);两封推荐信(至少一封来自中国内地以外的学者);不超过五篇代表性论文的首页;申请人认为有必要附上的其它材料(可无);推荐意见表(附件2)1式3份。
四、截止日期
以上材料请于2010年12月20日前报送科技处,并将英文申请书和推荐意见表的电子版发至:tanghw@qtech.edu.cn。
五、后续工作
教育部科技司将组织专家遴选并限额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推荐。推荐工作完成后,科技司将科学基金项目受理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通知有关高校,由高校通知申请人通过系统在线填写申请书。该基金实施方案、申请通告均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国际合作专栏:
(/Portal0/InfoModule_396/30990.htm)浏览或下载。联系人:唐洪伟
电 话:85071135
附件1 《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实施方案(试行)》
附件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推荐意见表
附件3 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推荐申请书
科技处
2010年10月15日附件:
关于申报2010年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的通知
各有关人员:
根据省教育厅通知,2010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申报工作已经开始。为做好此次科研成果奖励的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一)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人员取得的科研成果。
(二)参评成果时限为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发表出版的论文或著作(“编”、“译”除外)、鉴定的科研成果和人文社科项目结题成果;2009年以前取得的科技类应用成果并产生显著经济效益的也可申报,但须附应用单位的应用证明(加盖财务公章)及相关材料。
(三)教学研究成果,书评,教材类、宣传类、生活类、艺术作品类、资料汇编类、《手册》与《指南》工具书类等出版物不可申报。
(四)知识产权存有争议的成果、已获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或同级及以上奖励的成果均不可申报。
二、申报要求
(一)今年山东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仍然采取限额申报,我校名额为22项,学校将根据申报情况,组织有关专家评审后申报。
(二)多人合作完成的成果由第一署名人所在学校申报。在第一署名人出具书面委托证明的情况下,也可由第二署名人所在学校申报,申报时完成人署名顺序不变。
(三)成果署名单位与申报单位不一致的,应由原署名单位出具知识产权转授证明。
(四)多卷本著作、系列论文一律整体申报,不受理其中的单卷或单篇成果。作为整体申报的成果,必须是与书名或论文题目真正有机联系的系统研究成果。
(五)申报论文必须在学术性核心期刊(增刊与专辑除外)以上发表,人文社科类外文论文应附中文翻译稿。
三、申报材料
(一)评审书
申报参评的成果,须填写《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申报评审书(人文社会科学类)》或《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申报评审书(自然科学类)》一式3份,并附件材料3份(有关表格见附件)。评审书表格一律用A4纸双面打印,连同所有附件材料一起左侧装订成册(不加任何封面)。
(二)附件材料
1.《科技成果鉴定证书》(原件1份)。
2.应用证明(原件1份)。
3.检索证明、查新报告、专利证书及权利要求书(复印件)。
4.论文复印件(论文须提供原件,受理当日审核后即退还,论文原件请勿与其他申报材料一起装订)。
5.著作原件。
6.其他必需的证明材料(复印件),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取得有关许可证项目的有关证明材料。如动植物新品种、实验动物、食品、药品、基因工程技术和产品、农药、兽药、肥料、压力容器、医疗器械等项目。
(三)涉密级的科研成果按保密规定报送申报材料。
四、报送时间和地点
请报奖人员将《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申报评审书》一式3份、附件3份及汇总表于2010年10月26日统一报科研处,并发送相关电子材料,逾期不再受理。
科技类:送至科技处知识产权科(办公楼1505房间)。
联系人:金建英邮箱:chgk@qtech.edu.cn 电话:85071135
人文社科类:送至科技处黄岛校区办公室(黄岛校区办公楼370房间)或四方科技楼开发科(1503房间)。
联系人:岳丽宏邮箱:yuelihong@qtech.edu.cn电话:86876959
附: 1.学科评审组划分表;
2.《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申报评审书(自然科学类)》;
3.《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申报评审书(人文社会科学类)》;
4.2010年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申报汇总表(自然科学);
5.2010年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申报汇总表(人文社科)。
科 技 处二○一○年九月二十八日
关于申报2010年山东省社科规划课题的通知
各院(部):
2010山东省社科规划课题申报工作现已开始,今年实行限额申报,分配给我校的申报名额是12项,科技处收取申报材料的时间是10月8日至9日,过期将不再收取。纸质版材料四方校区送四方校区行政楼1503室,黄岛校区送黄岛校区科技处办公室,电子版发至kfk@qtech.edu.cn, 申报均以院部为单位,并提交电子版汇总。
因为这类型课题属省部级,课题级别较高,今年又实行限额申报,申报难度有所增加。所以,请有申报意向的教师认真设计申报书与活页,各学院对申报书材料提前找人把关,以确保材料的质量。若申报超量,学校将组织专家进行初评,对没按要求填报申请书、活页的或材料设计质量差者将不予推荐。具体要求请仔细阅读附件。
附件:
1、关于做好2010年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2、课题指南
3、申报推荐指标分配表
4、申请书
5、《课题论证》活页
6、申报情况统计表
7、经费来源证明书
科 技 处二○一○年九月十四日
第三篇:社科人文学院爱心基金实施办法
人文社会科学
学院爱心基金实施办法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调动学生奋发向上、刻苦学习的积极性,按照学院学生处《有关助学金、励志奖学金》发放的会议精神,本着“一些为了学生,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的原则,培养学生的爱心,激发学生的热心,给予学生关心,特别设立爱心基金。
“爱心基金”的设立主要服务于我院学生。解决问题:如学生因住院治疗,生活上急需一定的调补,经济来源受到很大的影响,使其学习和生活所必需的基本费用得不到保障得;如今年我院伊始有2位同学住院做手术,急需治疗却有资金困难。若有爱心基金可以缓解困难。
学院爱心基金专款专用,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捐款时安向学生宣布,做到帐务明朗化、入微化。
我们相信,以爱心基金为桥梁,会共同搭建一个充满爱心人性关怀的温暖大家庭,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奉献,以社科为家,共享温暖和谐!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011年10月25日
第四篇:上海社科规划(地方志研究专项)课题选题指南
上海社科规划(地方志研究专项)课题选题指南
一、当代方志学的理论构建
着眼地方志学科建设,系统研究当代方志学的定义、概念、属性、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内涵外延、体系结构和主要内容。
成果形式:专著
二、地方志书编纂规律研究
随着2020年第二轮新编地方志书编纂工作全面完成,着眼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未来,研究地方志书的编纂周期、编纂范围、编纂规划、编纂方式、编纂主体、编纂制度等重大问题。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
三、村镇(街道、社区)志编纂研究
按照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指导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做好志书编纂工作”,研究乡镇志、社区(街道)志、村志编纂的组织管理、运作模式、体例规范、质量保障等重大问题。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
四、当代国际年鉴比较研究
分析研究当代国外年鉴发展的变化特点、最新趋势、和基本经验,提出可供国内年鉴借鉴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
五、近代海外年鉴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轨迹研究
研究年鉴进入中国境内的起源、传播和发展轨迹,分析其影响和作用,总结其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
六、地方史编写研究
根据全国地方志规划纲要关于“具备条件的,可将地方史编写纳入地方志工作范畴,统一规范管理”的要求,系统研究地方史的定义、对象、概念,内涵外延,分析地方史编纂的方法、原则、体系结构和主要内容。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
七、当代方志馆功能研究
根据地方志事业发展的特点和社会对于地方志工作的需求,以及当代文献资料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系统研究当代方志馆的定位、功能和作用,以及实现功能定位的形式、方法和路径。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
八、地方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重点研究如何通过地方志事业建设和地方志成果开发利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存史、育人、资政”的作用。
成果形式:发表系列论文
第五篇:2012年成都社科课题指南
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2年
项目
2012年2月·成都指南
说明
一、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2年项目立项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动理论创新,促进成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为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服务,为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贡献力量。
二、本社科规划项目分为专著类、论文类、研究报告类和科普读物四大类,均有资助经费和自筹经费两种形式。
1.资助项目立项约65项:论文类完成时限:2013年6月底前;调研报告类完成时限:2012年10月底前;专著类完成时限:2014年10月底前。科普读物类完成时限:2013年底前。资助金额与2011年基本持平。
2.自筹项目立项约40项。完成时限与前同。
三、申报者可在《项目指南》规定的方向范围内,参考所列选题,自行设计具体题目,力求具有原创性、开拓性、现实性,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
四、立项的自筹项目,请各单位和部门按相关规定给予资助或补贴。
五、本鼓励调研报告类项目和自筹经费项目。
六、申报程序:凡在成都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和市属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区(市)县社科联、党政机关、实际工作部门、军队的理论工作者或单位,均可申报。个人申报者所在单
位,要对申报人能否胜任该项目研究工作在申报表上签署明确意见。
七、结项通知和要求将另行发送。立项的项目最终成果出版、发表或向有关单位报送时,都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字样。
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评奖办公室
成都市社科联规划评奖办公室
2012年2月10日
项目研究参考方向
一、成都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1.成都建设开放型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研究
2.成都双核共兴战略研究
3.成都三产联动战略研究
4.成都圈层融合战略研究
5.成都交通先行战略研究
6.成都立城优城战略研究
7.成都三圈一体战略研究
8.成都全域开放战略研究
二、天府新区建设
9.我国国家级新区建设模式比较及对天府新区建设的借鉴和启示
10.天府新区管理体制机制研究
11.天府新区的极核作用机理分析及其作用路径选择
12.天府新区城市群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优化研究
13.天府新区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的总体目标、战略和支撑条件研究
14.天府新区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战略和支撑条件研究
15.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的发展策略研究
16.形成天府新区持久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
17.天府新区土地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18.天府新区金融发展模式选择与创新研究
19.天府新区生态承载能力预测与产业发展匹配相关研究
20.天府新区特色文化塑造研究
21.天府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研究
22.天府新区产业层级协调问题研究
23.天府新区建设中的社会流动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24.天府新区重大产业项目员工社会管理研究
25.天府新区建设与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研究
三、成都建设“文化之都”研究
26.成都建设全省文化产业核心发展区研究
27.成都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
28.成都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典范区研究
29.成都建设优秀文化作品高产区研究
30.成都建设文化改革开放先行区研究
31.成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32.成都个性化、分众化文化产品和服务研究
33.成都文化资源和特色文化产业研究
34.社会资本进入成都文化产业领域研究
四、城市管理与社会建设研究
35.成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36.产城一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37.完善成都城市基层治理研究
38.成都社会组织发展与管理研究
39.加快完善成都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40.社会管理创新与成都城市综合治理若干难点问题研究
41.互联网虚拟环境下的社会发展与管理研究
42.进一步完善成都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研究
43.大型地铁站点公共安全的人群疏散模型及策略研究
44.成都公共租赁房和多层次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研究
45.成都基层政府事权与财政支撑能力研究
46.成都改善民生的障碍及路径研究
47.成都市人口规模和结构发展趋势研究
五、科普读物项目
48.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建设
49.和谐社会与社会管理
50.具有成都特色的文化、民俗、自然景观
51.城乡社区自治实务
5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低碳产业、低碳生活
53.农村健康文明生活知识
54.就业服务、职业规划与培训、现代职场知识
55.家庭教育、孩子成长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