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研文档
第一,必须掌握符合实际的丰富确凿的材料。丰富确凿的材料一方面来自于实地考察,一方面来自于书报、杂志和互联网。这就需要眼睛向下,脚踏实地地到实践中认真调查,掌握大量的符合实际的第一手资料,这是写好调研报告的前提,必须下大功夫。
第二,对于获得的大量的直接和间接资料,要做艰苦细致的辨别真伪的工作,从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这是不容易的事。调研报告切忌面面俱到。在第一手材料中,筛选出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对其进行分析,从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总结出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写调研报告时应特别注意的。
第三,用词力求准确,文风朴实。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很好的典范。写调研报告,应该用概念成熟的专业用语,非专业用语应力求准确易懂。通俗应该是提倡的。特别是被调查对象反映事物的典型语言,应在调研报告中选用。
调研报告一般是针对解决某一问题而产生的。报告需要陈述问题发生发展的起因、过程、趋势和影响。尤其是政策调研报告,用词准确有助于政策决策者迅速准确地理解调研报告的内容,有利于政策制定和调整的正确性。
第四,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调研报告要做到观点鲜明,立论有据。论据和观点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条理清晰。论据不单是列举事例,讲故事,逻辑关系是指论据和观点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如果没有逻辑关系,无论多少事例也很难证明观点的正确性。结构上的创新只是形式问题,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报告的形式上。
第五,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思想素质。好的调研报告,是由调研人员的基本素质决定的。调研人员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恩格斯说过:如果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任何科学都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调研人员一定要具备透过现象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这源于日积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
关键一点,要有目的性!
标题页
1、标题
2、客户(委托人)
3、调研公司
4、日期
内容目录
1、章节标题和副标题,附页码
2、图表目录
3、附录目录
执行性摘要
1、目标的简要陈述
2、调研方法的简要陈述
3、主要调研结果的简要陈述
4、结论与建议的简要陈述
5、其他相关信息(如特殊技术、局限、背景信息)
分析与结果(详细)
1、调查基础信息
2、一般性的介绍分析类型
3、表格与图形
4、解释性的正文
结论与建议
调查方法
1、研究类型、研究意图、总体的界定
2、样本设计与技术规定
a、样本单位的界定
第二篇:调研
共青团金坛市委 金坛市教育局 少先队金坛市工作委员会 坛团联字„2011‟26号
————————————★————————————
关于开展2011年团队工作调研论文撰写工作的通知
各镇、开发区团(工)委,市各直属单位团委(总支、支部),各直属学校,各小学少先队大队部: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市十二次党代会一次会议、团市委二十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市少工委六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团员青年和少先队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倡导全市团队上下大兴调查和理论研究的良好风气,不断提高广大团队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加强全市学习型团队组织建设,为我市共青团工作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经研究,决定在全市广大团队干部中开展团队工作调研论文撰写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论文主题:
调研论文要抓住当前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围绕 “青春燎原计划”、“创业领航工程”、“一团一品”、两新组织团建、“活力少先队”等重点工作的推进,可以从当前青少年的思想引领、基层团组织建设、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少年素质教育、青少年维权、青少年生态文明建设、青年就业创业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为推进团的事业实现新发展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论文形式:调查报告或探索性论文,字数不少于2000字。
三、参与对象:全市各级团队干部。
四、完成时间:即日起至2011年11月3日止。
五、有关要求:
1.各镇、开发区团(工)委,市各直属单位团委(总支、支部),各小学少先队大队部必须在11月3日前按要求将调研论文电子文档报送至团市委,并注明作者姓名和所在单位。联系人:吴凤彬,电话:82886054,电子邮箱:jtsxd61@163.com。
2.调研论文可对现状进行剖析,并提出对策建议;可就某一问题进行论述,并阐述个人见解;也可对某一活动进行评价,总结经验。论文要求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创新性。
3.开展团队工作调研论文撰写工作是建立学习型团组织,研究探索新时期团队工作,进一步提高团队干部理论素养、工作水平的有力举措,也是创先争优、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一,各基层团队组织要予以高度重视,认真落实,至少上报调研论文1篇,没有上报的,在年底考核信息报送项目中扣分。
附1:团工作调研论文参考课题 附2:少先队工作调研论文参考课题 附3:调研论文申报材料格式
共青团金坛市委员会 金坛市教育局
少先队金坛市工作委员会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九日 附1:
团工作调研论文参考课题
1.当前分类引导青年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2.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方式和途径研究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青年参与的研究 4.大学生思想动态及就业创业问题研究 5.当代青少年流行文化与青少年时尚调研 6.“青年文明号”的管理创新研究 7.网络安全与青少年健康成长研究 8.共青团如何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9.当前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0.团建创新创优机制研究
11.外来务工青年“城市融入”问题的调查研究 12.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13.新形势下如何推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 14.全团带队机制研究
15.关于活跃青联组织的思考与对策 16.新形势下志愿服务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17.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专题调研 18.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的研究与思考 19.青年志愿者专业化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小额贷款扶持青年创业问题研究与实践探索 21.网络团建问题研究 22.大学生村官情况调查研究 23.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24.区域共青团整体化建设研究(农村、社区、国有企业、“两新”组织、民办学校和机关事业单位等各个领域团的建设、少先队工作的探索)
25.共青团信息化建设研究
附2: 少先队工作调研论文参考课题
1.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模式的研究 2.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少先队教育的研究 3.少先队教育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研究 4.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研究 5.少先队员荣誉感、责任心的培养与研究 6.少年儿童安全自护教育研究 7.特殊群体少年儿童问题研究 8.体验教育深化研究
9.少先队品牌活动的培育与发展研究 10.深化少先队“手拉手”活动的研究 11.深化少先队雏鹰行动的研究 12.少先队开展社团活动研究
13.“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的深化与创新研究 14.少先队活动与乡土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 15.少先队活动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16.少先队大型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研究 17.少先队鼓号(乐)队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18.少先队的媒体意识研究 19.少年儿童网络文化的研究 20.少年军校的创新与发展研究
21.学校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与少先队的安全教育研究 22.辅导员现状与对策研究 23.辅导员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4.少先队辅导员的培养使用与发展方向研究 25.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与少先队教育研究
附3:
调研论文申报材料格式
1.论文左上角注明“2011共青团金坛市委调研论文”(四号,楷体)
2.题目(二号,宋体加粗,居中)3.副标题(小三,楷体)
4.“xx团(工)委(总支、支部):作者姓名”(小三,楷体,居中)
“xxx小学少先队大(中)队辅导员:作者姓名”(小三,楷体,居中)
5.正文(小三,仿宋)
6.正文中结构层次序数分别表示为: 第一层:一、二、三…… 第二层:
(一)(二)
(三)…… 第三层:1.2.3.……
如果内容只有两层,第一层为:一、二、三……;第二层为:1.2.3.……。
7.页面设置:A4纸,行距固定值27。
第三篇:调研
在建设平安珠海、和谐珠海、繁荣珠海的大背景下,建设平安斗门、和谐建设,就成为我们安全监督、文明施工的重点,也是我区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的重要工作。斗门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各项事业有新进展,是所有斗门人的骄傲,建设一个和谐、安全、美丽的斗门更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与诉求。根据斗门区城市管理局党组斗城党字[2008]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围绕“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为珠海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做贡献”的主题,组织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开展调查研究,查找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不足,深入开展排查安全隐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新形势
近年来,我站每年监督的在建工程约200多项,建筑面积达400万M2,工程造价达38亿元。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提高我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水平,是我们必须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1、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被国务院定为“隐患治理年”,也是我区建设工程规模继续升温的一年。新增工程量增幅减缓,但集中度有所增加,深基坑、高支模、大型机械装拆等重大危险源工程将占较大比重,风险继续攀升,监管任务艰巨。
2、建筑农民工仍将作为现场的主要群体。绝大部分农民工上岗前未受过较为系统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他们的文化程度是初中以下,整体素质较差,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技能、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如何进一步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用工管理,强化安全教育培训,逐步提高建筑施工工人的安全素质,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劳动用工从无序管理走向有序管理,是当前安全生产监督的一个重要课题。
3、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等事故仍将是建筑工地发生主要伤亡事故,如何遏制高发事故的发生,是需要重点研究的一个问题。
二、调研内容
本次调研主要内容是我区建筑施工安全隐患,重点是建筑施工大型起重机械设备、深基坑、高支模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
三、调研目的
通过调研,能引起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及时解决问题,消除安全隐患,为施工工人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工作环境,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四、具体问题
1、塔吊、井架未经检测合格就投入使用;
2、深基坑未严格按设计施工方案施工,安全防护不符合要求;
3、高支模施工方案未组织专家论证就实施浇混凝土。
五、解决对策
对于以上调查的问题,我们经过认真讨论分析,得出以下对策,有针对性地对深基坑、塔吊、井架、高支模等易发群死群伤的事故隐患源进行重点治理,并形成规定。
1、要求施工、监理、建设单位要建立起严格的验收、检查制度;加强对毗临建筑物、结构物和街道、管线、山体等深基坑的检查、检测;深基坑的检查、监测记录,要作为安全检查的重点内容。
2、强化塔吊、井架等起重建筑机械的管理,不断完善塔吊的登记、检查和实行起重机械安装拆卸报告制度,严肃查处无资质拆卸和出卖资质的违法、违规行为等各项管理制度;每年组织应急抢险队伍开展实地演练,提高实战应急抢险能力;要求施工单位安排专人每天收听天气预报,凡是有大风、降雨的恶劣天气,立即发布紧急通知,并对施工工人提出具体要求;及时开展汛前检查,检查现场防汛的人员、物资、措施等准备情况。
3、强化对高支模的监管,凡有高支模的项目,在施工图上标明,并将安全费用列入工程预算。在高支模施工前必须组织专家论证,无专家论证的不能实施。
六、举措多样,增效生力
建筑施工安全工作具有高度的动态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我站注重强化全体职工“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一丝不苟”的高度事业心和“一日不放松、一时不放松、一刻不放松”的高度责任感,采取五项措施,通过精细化工作,确保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落在实处,取得实效。
1、加大安全监督检查力度;
按照“不漏掉一个环节、不疏忽一个隐患、不轻视一个苗头、不放过一个工地”的“四不”原则,不断加大和规范检查监管力度。强化责任制,坚持把对工程安全的监督责任落实到每个监督员的身上。同时,每年都要组织两次以上全市建筑安全生产拉网大检查和五次专项治理检查,对违法、违纪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给与严肃处罚。
2、全面推行安全报告制度;
施工企业除实施公司月检、项目部周检、班组日检外,应按规定会同建设、监理单位根据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对工程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综合安全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及时报建筑安全监督机构。
3、严格实行告知告诫制度;
在企业办理安全报监、进行现场安全条件检查时,及时向施工、建设、监理单位下达《工程安全管理告知书》,提出管理要求、管理重点。在日常检查中,发现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较多,企业管理措施不落实的,坚持以书面形式向施工、监理单位下达《工程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整改完毕并组织复查。
4、推行黄牌警告制度;
始终坚持严管重罚的原则。实行了项目经理计分考核制度和黄牌警告制度,规定内项目经理被扣除相应分数的,将分别给与通报批评、参加强化培训班、暂停承接工程任务等处罚。对在安全检查中被评定为不合格和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一律予以黄牌警告,黄牌悬挂于施工现场的显要位置,安全监督机构予以重点监控。
5、创新实践从零工作法。
坚持安全生产每天从零做起,要求施工项目部做到七个到位,即每天的安全防护技术方案审批到位、班前安全教育到位、安全技术交底到位、工人的安全防护用品配备到位、安全防护措施到位、安全监控检查到位、事故隐患整改到位,全面落实安全管理责任,确保安全管理“零”缺陷、安全防护“零”隐患、安全生产“零”事故。
七、结语
虽然我们只写出三个显而易见的重要的安全隐患,但并不代表在其它方面不存在问题,我们在区城管局党组、局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及区安监局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全市一盘棋”的理念,推进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工作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有关指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理念,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各项宣传教育,大力推行“平安卡”管理制度,有重点地开展各项专项整治工作,并从源头上把关,采取各项有力措施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斗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和为珠海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做出贡献。
第四篇:调研
健全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和专项督查制度以及纪律保障机制
问题研究
近年来,中央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加强宏观调控,相续制订各项政策措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部署,找准职能定位,突出工作重点,强化监督检查,维护政令畅通,促进依法行政,推动科学发展,为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提供纪律保障。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是加强对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会同有关部门对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涉及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地区,以及投资规模大、影响面广的重点项目,集中开展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是否认真落实中央的政策措施,工程项目规划、立项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中央规定的投向,工程项目审批和建设程序是否依法合规,项目建设资金管理使用是否规范透明,工程建设是否安全合格,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现象。
二是加强对节约集约用地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牵头组织有关部门继续开展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情况专项清理,重点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新上项目用地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强与国土资源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加大查办土地违法违规案件力度,严肃查处非法批地、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和擅自变更规划获取非法利益的案件,促进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政策的贯彻落实。
三是加强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会同环保等部门对项目执行节能减排政策情况进行检查,防止和纠正违规审批或核准立项,特别是借机上马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等问题。
四是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对廉租住房计划落实、棚户区改造工作、中央补助资金使用、工程建设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着力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五是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结合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加强监督检查,督促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切实落实监管责任,杜绝安全隐患,促进安全发展。加强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强化责任追究。
六是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治理腐败工作。认真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健全举报投诉处理和案件线索移送机制,严肃查处违反招标投标规定的案件。认真治理房地产开发领域的突出问题,认真治理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领域的突出问题,开展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
七是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政府绩效管理工作,探索建立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完善绩效考评方式。推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加大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等行为的问责力度。对贯彻落实中央政策措施不力、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特别是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干部,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
二、主要工作经验
首先,把握形势,思想认识要到位。近年来,中央部署开展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检查、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等工作,这些政策都是中央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提出的,具有重大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纪检监察机关的一个重要工作职责就是要确保政策的贯彻落实,只有将政策落到实处,政策的优越性才能真正发挥出来,固此,全面正确判断形势,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严格按照要求,加强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保证中央政令畅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明确任务,突出工作重点。当前,纪检监察工作涉及面广,必须站好位,明确工作任务,分清主次,突出工作重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具有连续性和持续性,不仅要抓好之前部署的工作任务,保证工作落实的持续性,还要根据新形势下制定的新措施同时开展新的监督检查,工作更加繁重、任务更加艰巨,这也要求我们搞好统筹规划,提高工作效率;把握各自侧重点,合理安排,保证各方面的工作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增强工作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例如:在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检查方面,加强对执行中央投资方向情况的检查,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的检查,对投资额大、社会关注度高、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大的项目的检查,对工程质量和竣工验收的检查,对落实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以及企业自筹、银行贷款等情况的检查。同时督促有关部门加强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尤其是平台公司举借政府性债务的管理,有效防范潜在的财政风险。在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检查方面,加强对治理招投标 活动中弄虚作假等问题的检查,加强对治理非法审批出让土地和矿业权、低价出让土地等问题的检查,加强对治理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的检查,加强对治理工程质量低劣问题的检查。只有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第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检查。领导重视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把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明确任务分工、抓好责任分解、强化层级监管、严格责任考核,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同时,加强调查研究,创新监督方法,积极探索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的规律,严格挑选业务人员,精心组织监督检查,不断提高监督检查工作水平,确保检查到位。
第四,惩处问责、强化纪律保障。要把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和督促整改放在更加重要的位臵,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提高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认真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强化纪律保障。
第五,勤于总结,建立长效机制。要认真分析、总结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通过积极调查研究,部门协调探讨等方式,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立足于现实,积极推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只有将监督检查作为推动工作的一项重要推手,建立好利于以后工作顺利开展的长效机制,才是真正的落实监督检查职能。
三、存在困难及原因
当前,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工作成效日益明显,但在实际工作中还遇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工作不够深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纪检监察机关执法监察部门主要负责监督检查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执行情况,工作量大、面宽、头绪多,这些工作不仅涉及土地市场、建筑市场、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环境保护、大额资金使用、安全生产等多项监督检查工作,还有上级及党委、政府领导批示和临时交办的任务,执法监察工作人员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存在着检查不够深入、监督不够到位的问题。另外,基层编制有限,专门从事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监督检查的人员不足,而且,检查工作专业性强,涉及法律法规较多,经常出现“外行检查内行”的状况,难以发现较为深层次的现象。
二是个别执法监察对象思想上存在偏差。有的部门只注重办事效率,不尊重法定程序,对检查人员的质询以上级安排、时间紧迫等为理由敷衍塞责;有的部门怕检查出问题,不主动配合,不提供相关资料,表面文章大谈特谈,重点问题一带而过。另外,个别职能部门先前业务工作不公开透明,不汇报工作情况,到开会拿意见时或现场监督时,临时通知监察工作人员参加,想用纪检监察机关作挡箭牌规避责任。
三是监督合力作用发挥不够充分。行政监察机关的执法监察与法制部门的执法监督、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等部门存在职能重复、相互交叉,监督权责关系未理顺;同时,监督部门各司其政,之间的协调、配合仍不够,尤其是监督、监察结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运用,出现了“发现了问题,通报了结果,却没有相应的处理”的情况,不利于监督检查工作的开展。
四是过于强调整改,行政问责较少。当前的监督检查工作注重整改,强调的是规范化,但是,有些整改属于“事后”补充材料,从严格意义上说已经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至少 其之前就属于“未批先上马”。如: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在一次又一次的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个别项目存在“土地未批先用”、“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招投标不规范”等现象,此项工作一直强调整改到位,就是要求项目单位,乃至多个行政主管部门一起参与“补充”材料。表面的规范化比较容易做到,但变成是在掩盖背后的各种违规操作。行政问责较少,对教育保护干部有很好的作用,但如果一直查而不处,查而不究,会导致监督检查力度减弱,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五是长效机制难以真正建立。针对监督检查发现的各类问题,落实整改,建立长效机制是一项重要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长效机制的建立存在缺陷,特别是建立之后的实施无法保障,经常出现老问题仍是老问题,长效机制只是写在纸上,落实不到行动上。
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队伍建设相对薄弱。执法监察工作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工作的宏观性,它是行政管理的再管理,监督的再监督,是更高层次的行政管理和监督行为;二是工作的宽泛性,一项工作往往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涉及多学科、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如环保专项整治活动,就涉及项目审批及土地、工商、安全、环保等相关行业和领域的专业知识及法规,队伍建设相对薄弱,难以开展持续性监督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是权威不够。个别部门思想上不重视依法行政,为了本部门的利益,通过不正当程序规避监督,甚至暗地里搞暗箱操作,明面上拉着纪检监察机关承担责任,强化部门利益 6 和个人利益,形成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个人化的趋势,损害国家利益和群众利益。
三是行政监督制约机制仍不完善。现行体制下,各级政府的法制部门、审计部门和众多行业主管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行政执法的运作和监管,形成了多层监管的状况,但尚未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另外,监察和审计、法制等行政监督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调,缺乏制度上的有力支撑,未能有效发挥监督合力作用。
四、几点对策和建议
针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切实加强执法监察工作,提高工作的实效性,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以下五点具体对策和建议。
一是完善制度,夯实基础。要加强工作的制度建设,根据工作实践,不断修订补充完善相关制度,逐渐形成业务规范、运转高效、指导有力、监督到位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原则、权限、范围、内容、程序、方法、责任追究等规范工作,规范工作程序,明确监督检查依据、工作原则、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反馈整改等。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形成科学合理的监督运行机制,规范和约束监督检查行为,为监督检查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转变方式,形成监督检查合力。纪检监察机关在监督检查活动中要加强组织协调,注意调动业务主管部门,尤其是审计、法制部门的积极性,形成职责定位准确,分工细致明确,程序清晰合理,协调配合有序的运行机制,合理摆布工作力量,善于“弹钢琴”。注意做到“牵头不包办、协调不撒手”“参与不干预,到位不越位”,既要勇于当主角,又要善于当配角。牵头时注意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参与时注意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最终达到整合各方力量、形成监督检查的合力。同时要建立健全横向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纵向信息互通共享制度,违法案件联合查处移交制度,形成沟通顺畅、通力合作的长效工作机制,积极发挥监察机关与其它监督主体的整体效能。
三是突出重点,注重监督检查实效。执法监察工作要在抓重点、讲实效上下功夫。要严格按中央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工作质量和效果。具体抓好“三个”环节。一要抓住重点,选准项目。二要主动监督,关口前移。将监督检查的关口前移,对执法项目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跟踪监督,从中了解情况,分析可能发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要构建动态监督体系,扭转“检而停,过而乱”的现象。实行联络员、信息交流、动态检查、联合执法、跟踪督办等动态监督,巩固监督检查成果。三要工作到位,注重实效。要在工作措施上研究新招数,制定方案,认真组织实施,讲究工作方式方法,查清问题,分清责任,对违纪违法者实行追究。并分析产生原因,帮助改进工作,完善管理,健全规章制度,防止类似问题发生,使执法监察工作立一项成一项,抓出实效。
四是查办案件,扩大监督检查成果。发挥监督检查优势,把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寓于监督检查之中。对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的线索清楚,短期内可以查结的案件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查办;对案件复杂、涉及人员多的重大案件,按程序及时移交案件室查办;对基层的执法案件,要进行协办和督办。明确执法监察案件查处的重点,做到“三查”:严肃查处违反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典型案件,保证政令畅通;严肃查处侵 害人民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严肃查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典型案件,促进依法行政。通过严肃查办案件,强化监督检查力度,扩大监督检查成果。
五是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要加强法律法规、政策理论、纪检监察业务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拓宽知识面。严格依法行政,正确使用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避免不规范行为。开展监督检查工作质量评查活动,确保监督检查的质量和效果。另外要深入调查研究,就某项监督检查工作进行调研,探讨标本兼治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注重工作成果的运用,不断提高监督检查工作的成效
第五篇: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关于推进人民调解工作的报告
甘井子区司法局
随着我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调解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适应改革发展大局的需要,如何进一步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亟待我们去深入思考和探索。区委开展解放思想学习实践活动以来,区司法局围绕人民调解工作当前所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我区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的分析
当前,我区经济和社会进入转型期。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各种利益冲突和磨擦不断出现,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涉法信访问题越来越突出。民事纠纷导致治安刑事案件上升,对社会和谐稳定带来较大压力。
首先,民间主要矛盾纠纷呈多样化、复杂化趋势。据调查,目前,传统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已经不再是民间主要矛盾纠纷,而转向因土地承包、征地拆迁、企业改制、拖欠工资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不断增多。参与者的构成复杂化,不仅有工人、农民还有离退休干部、个体户等。其次,各类矛盾纠纷呈上升趋势。据统计,2006年,全区共排查调解矛盾纠纷1276件。2007年,共排查调解矛盾纠纷1359件,同比增长1.07%。再次,纠纷参与面呈现规模化。纠纷所涉及到的已不再是个体利益,而往往是涉及了群体性利益。诸如土地占用,拆迁安置等问题。极易引发群体性矛盾。同时,群众的诉求方式和行为方式偏激、越级上访、基层干部处理问题方法简单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亟待解决。
产生这些矛盾纠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上分析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一是体制上的原因。随着我区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新体制取代了旧体制,新体制的建立必然会触及到部分人的利益,导致矛盾纠纷的出现。二是基层调解队伍的思路、能力滞后。公民普法虽然已进入“五五”阶段,一些基层干部不注重学习,不研究新政策,仍用老办法,处理新问题。三是个别基层干部作风不扎实,导致简单矛盾复杂化。
二、我区人民调解工作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人民调解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群众,以化解矛盾纠纷为主线,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不断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有效地化解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民间纠纷,为构建和谐甘井子做出了贡献。
健全调解网络,抓好队伍建设。多年来,坚持不断强化人民调解网络机制建设,完善和规范人民调解组织体系。建立了“组包组,片包片,退休党员包楼院,信息员包责任段,调解主任包全面”的网络工作机制,强化了社区、村调解委员会的建设和防范功能。到目前为止,全区设立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15个,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121个(含涉农社区),村人民调解委员会47个,人民调解员874人,调解信息员3858人。同时,拓宽人民调解网络建设,注重在企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独资企业中建立民调组织。在中运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了我市第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人民调解组织,在韩国独资企业和承制鞋(大连)有限公司成立了我市首家外资企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另外,还在外来人口集中的区域、集贸市场和农村大棚承包户聚集地以及一些集体和民营企业中组建了263家人民调解委员会,构筑了大调解的新格局。
强化管理,打造服务平台。在司法行政工作中,司法所是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窗口和服务平台,承担着管理与指导人民调解和直接调处重大矛盾纠纷的任务。以抓好基层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加大了基层全面履行调解职能的力度,拓展服务平台。目前,15个街道司法所实现了办公场所独立化和办公条件现代化,100%达到了“六有”建设标准。其中,营城子街道、革镇堡街道、甘井子街道的司法所和调解庭的面积均达到了200平方米,为人民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条件。
创新管理机制,提高调解能力水平。创新人员管理机制。在全区推行了人民调解员等级评定工作,确立了四级人民调解员制度。创新调解方式机制。组织司法行政干部、律师、法律工作者协同作战,开展联合调解,协助基层及时有效地调解疑难复杂的纠纷。目前,我区所有街道、社区、村均与律师事务所、律师建立了合作关系,律师在人民调解中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一些街道设立律师接访日,为群众解疑释惑。律师参与人民调解工作,不仅化解矛盾纠纷,同时也指导了人民调解员的工作,使调解员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化解涉法性、群体性矛盾纠纷的能力显著增强。
(二)存在问题
目前,我区人民调解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司法所所长兼职太多,深入基层调研的时间少,使一些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质量和效果。
第二,人民调解员的素质和调解技能与新形势的要求不相适应。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人民调解员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员的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第三,社区、村调解委员会建设不规范,软硬件设施欠缺,有的调委会连最基本的办公场所都没有,民调主任多数由村、社区书记、主任兼任,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开展人民调解工作。
第四,在企事业单位建立人民调解组织难度大,有的企业领导认识不高,拒绝承担社会责任,发展不平衡。
第五,调解工作创新意识不够。随着形势的发展,人民调解的方式、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我区的人民调解工作仍然沿袭传统的调解模式,方法单一,缺乏创新,调解人员所掌握的知识也不全面,出现了调处不到位,适应不了新要求的情况。
三、关于进一步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几点思考
日前,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我区的民调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明确了思路。即:坚持发展、创新、务实的原则,把人民群众满意,各级党委、政府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以人民调解工作为主线,推进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重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
(一)建立多种形式的人民调解组织。扩充信息员队伍,补齐人民调解网络,充分发挥调解组织的职能作用。在巩固现有街道、社区(村)调解网络的基础上,要大力扩充信息员队伍,补齐过去因各种原因造成的网络漏洞现象,使城市社区每个楼院甚至每个门洞都有信息员;涉农街道各村,每排居民房都有信息员。在此基础上,还应注重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组织的建设工作,积极稳妥地发展区域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的建设,特别是在集贸市场、流动人口聚居区和民营、外资企业建立人民调解组织,不断扩大人民调解工作的社会覆盖面。努力在全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多层次、全方位的调解组织网络,随时掌握纠纷的苗头,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二)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系互动机制。以贯彻落实《大连市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暂行办法》(大委办发〔2008〕5号)为契机,在大调解格局中发挥司法行政部门的作用,探索新机制,推进工作。人民调解要在已建立的网络、制度的基础上,要创新调解组织。在社区设立以个人命名的调解室,并同街道调委会、调解庭,社区调委会、调解室结合起来,实行“法制教育在前、信息预警超前、调解工作提前”的“三前”工作法,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同时,针对矛盾纠纷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要因地制宜、因情施策,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加强相互间的衔接和配合,实行“公调对接”、“检调对接”、“诉调对接”和“访调对接”,促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有机结合,实现相互部门间的信息联通、工作联动和矛盾纠纷的联排、联防、联调,全面提升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水平。
(三)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强化人民调解组织预防和调处矛盾纠纷、防止矛盾激化的功能。今年是奥运年,根据省司法厅、市司法局的部署,全区开展了“迎奥运、促和谐、化解矛盾在基层”为主题的民间矛盾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各级调解组织应充分发挥好人民调解在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中的作用,把防“民转刑”作为工作重点,提高婚姻、家庭、邻里等常见性、多发性纠纷的调解成功率,加大对社会“难点、热点”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协调力度,改变原有的工作方式、方法,变有求调解为主动调解、变固定场所调解为事发现场调解。切实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区级为各种矛盾纠纷的终结点。
(四)进一步提高人民调解员的整体素质。要加大考核力度,防止不作为现象发生。在当前调解经费紧张,调解人员基数庞大的条件下,提高调解员、信息员的法律知识和调解技能,加强对调解人员的培训力度和考核力度。对发生的进区进市以上上访的案件,以及“民转刑”案件等进行倒查,防止出现不作为行为。要对调解员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培训针对当前基层矛盾纠纷调处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以会代训、以案析法、现场观摩等方式加强调解员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调解员的法律知识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
水磨镇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
文章来源:李凤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9日 阅读次数:396 [ 大 中 小 ] [ 打印 ]
[ 关闭 ]
社区矫正是一种新型的刑罚处罚机制。目前,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是那些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都较轻的罪犯,即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以及被剥夺政治权利且正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对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促进社会治安秩序的良性循环,而且有利于合理地配置行刑资源,减轻国家的行刑成本。
由于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尚无现成的经验可予借鉴,以致社区矫正工作的任务严峻。为了今后更加规范、有序地开展水磨镇社区矫正工作,笔者于2011年2月至3月对水磨镇社区矫正工作的现状作了专门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水磨镇位于鲁甸县中部,与小寨、龙头山、乐红、梭山、龙树相邻,是原铁厂乡、水磨乡合并的一个镇,全镇国土总面积270.94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全镇辖10个村委会,16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万多,地理位置较为特殊,人口构成复杂。目前我镇共接管社区服刑人员15人,解除3人。其中犯故意伤害罪8人,盗窃罪4人,抢劫罪1人,走私罪1人,拐卖妇女儿童罪1人;原判决10年以上有期徒刑5人,3年以上10以下有期徒刑7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3人。并且经过进一步分析,本地犯罪6人,多为家庭、邻里不和而将他人打伤,属于较轻的罪行;而外出犯罪9人,多为暴力伤害、盗窃他人财物,属于较重的罪行。
二、经验和做法
在县司法局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镇从2009年10月开始,坚持“依法、规范、有序”的工作原则,全面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注重积累和总结经验,力求取得对社区服刑人员成功改造的实效。
(一)基本形成镇、村两级工作网络
社区矫正工作在水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从2009年10月开始,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司法所、派出所、镇属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司法所,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另外,10个村委会设立社区矫正工作联系点,由村干部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村民代表担任联系人。全镇共有社区工作人员及联系人24人,基本形成自上而下、统一协调的镇、村两级工作网络,为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科学管理,完善工作档案
根据《云南省社区矫正衔接工作若干规定》的具体要求,拟订《水磨镇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方案》。在移交社区矫正对象时严格按照五种犯罪类型的具体要求见人见档,司法所接收后,通过走访和与派出所联系,了解社区矫正对象的个人基本情况、所犯罪行及处罚类型、改造表现、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等基本信息,制定个人方案和矫正措施,签订社区矫正协议并归档建立,实行一人一档。
三、存在的难点及问题
社区矫正经费保障不足。社区矫正强调运用开放、社区的资源来矫正罪犯,目前各部门的协调、办公设施、印制资料、走访等工作经费,司法所经费中无力解决,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成为制约社区矫正工作发展的障碍。
社区矫正队伍力量薄弱。当前我镇社区矫正队伍主要由司法所工作人员和村级联系人组成。一方面,我司法所只有3人,主要工作除了社区矫正外,还有人民调解、安置帮教、法律服务、法制宣传、处理社会矛盾、综治维稳等九项工作职能,工作繁重。另一方面,目前群众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意识还较为淡薄,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只能发展各村工作人员担任矫正志愿者,不可避免地造成有些志愿者的参与并不是完全出于其本人意愿,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存在软弱现象。
社区矫正专业技能不强。社区矫正是执法工作,又是矫正工作,涉及到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和心理矫正,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政策性。而在目前的社区矫正中,司法所是工作主体但无执行权,派出所又无暇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管理,这样就导致了对社区服刑人员重帮教、轻矫治的现象出现,以至于看起来等同于安置帮教。
社区矫正知识知晓度不高。由于社区矫正开展的时间还不长,群众普遍认为要控制和打击罪犯,监禁刑是最好的选择。大多数老百姓认为一个人犯了罪不用“坐牢”,接受其应得的惩罚,却仍然可以在其村子中活动,是不公平的。并且群众担心实行了开放式的社区矫正,一旦对社区服刑人员管理过松或者矫正不得当,则会让社区服刑人员重新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在社区矫正的工作中,一些农村群众表现出过度的忧虑、恐惧,不理解,尽量避免与服刑人员接触,这给社区矫正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四、对进一步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落实矫正经费。由于当前社区矫正经费尚未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建议县级以上财政部门明确列入预算,由县司法局根据社区矫正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拨付给基层司法所。确保专款专用,解决司法所因经费紧张而无法全面开展工作的难题。
(二)针对不同的矫正对象分类管理。首先,在充分掌握矫正对象的个人基本情况、所犯罪行及改造表现的情况下,分为重点管理对象和非重点管理对象。对于重点管理对象应当提高警惕,及时通过各种渠道掌握其生活行迹,加强管理和监督;对于非重点管理对象,只需要适时的报告其生活情况,定期参加公益活动,不定期地开展教育谈话。其次,针对不同性格、思想、生活环境的矫正对象,采取不同的矫正方法。对于情绪低落,思想悲观的矫正对象,坚持安身暖心,实施心理疏导,使其重燃生活希望;对于存在抵触心理、拒不接受矫正的对象,坚持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的矫正方法;对于患病及生活困难的矫正对象,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三)加强社区矫正专业知识培训。县司法局定期组织专门培训,邀请专家讲解社区矫正理论知识和国内、国际社区矫正的先进经验,提高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专业水平、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四)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张贴宣传标语、法律进村等多种形式宣传,向广大群众宣传什么是社区矫正、社区矫正的性质和内容、社区矫正的执行方式等内容,以便争取广大百姓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认同和支持。社区矫正审前评估工作调研报告
高淳县司法局
根据市局《关于开展社区矫正审前评估工作调研的通知》通知要求,我局于9月15日前以司法所为单位,在全县八个司法所对社区矫正审前评估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彻底的自查,并对各司法所的自查结果加以认真的分析、研究,形成对本县社区矫正审前评估工作的调研报告。现将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一、我县目前社区矫正审前评估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2010年对假释类矫正对象(或拟假释类罪犯)开展审前评估工作的基本情况:
1、自2010年1月1日以来,受委托出具拟假释罪犯的矫正环境评价意见书共有4例,其中被法院采信的有1例,采信率为25%,未被采信的有1例,占25%,法院尚未采信的有2例,占50%。
2、我县目前现有在册假释类矫正对象共有21人,其中已完成审前评估的共有5例(注:2009年底完成审前评估4例,2010年来完成审前评估1例。),在册评估率为23.81%。3、2010年1月1日以来,我县入矫的假释类矫正对象共有14人,除4人于2009年底进行了矫正环境评估外,2010年来进行审前评估的只有1例。
(二)、2010年对未成年矫正对象(或未成年被告人)进行审前评估工作的基本情况:
1、自2010年1月1日以来,我县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审前评估的共有2例,其中评估意见被法院采信的有1例,采信率为50%,法院尚未采信的有1例,占50%。
2、我县目前在册的未成年矫正对象共有4人,其中假释的未成年矫正对象1人,被宣告缓刑的未成年矫正对象3人,已完成审前评估的1人,在册评估率为25%。
二、我县社区矫正审前评估结果被法院采信的情况及未被采信的原因分析:
(一)、自2010年1月1日以来,受委托出具拟假释罪犯的矫正环境评价意见书共有4例,其中被法院采信的有1例,采信率为25%,未被采信的有1例,占25%,法院尚未采信的有2例,占50%。1例审前评估结果未被法院采信的原因为该拟假释罪犯原判罪名为抢劫罪,系暴力性犯罪,依法不得假释;2例审前评估结果尚未被法院采信的原因是法院尚未审理这两起假释案件。
(二)、自2010年1月1日以来,我县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审前评估的共有2例,其中评估意见被法院采信的有1例,采信率为50%,法院尚未采信的有1例,占50%。1例审前评估结果尚未被法院采信的原因是该未成年被告人目前被取保候审,该案尚未审理终结。
三、已审前评估的矫正对象在矫正期内的实际表现与审前评估结果对比分析: 1、2010年来已评估的拟假释罪犯(共有1人)转入社区矫正后,由于监狱的相关法律文书在假释罪犯释放后45天才到达我县社区矫正机构,而假释罪犯在离开监狱7日内并未到司法所报到,在我县矫正机构收到监狱邮寄的相关法律文书后,经多次查找和敦促,方才在监督人和社区矫正志愿者的陪同下到矫正机构报到并办理社区矫正登记手续。为此,司法所依法对其行为给予了警告处分,并已将《社区矫正对象惩处通知书》送达该矫正对象。2、2010年来已评估的未成年被告人(共有1人)转入社区矫正后,该未成年矫正对象目前已年满18周岁,为成年人,迄今为止表现一般。
四、目前审前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司法各部门对审前评估工作仍不够重视。自2010年1月1日以来,我县入矫的假释类矫正对象共有14人,但14名假释类矫正对象中除4人于2009年底进行了审前评估外,2010年来只有1人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减刑假释的规定》的要求进行了审前评估;2010年1月1日以来,我县入矫的未成年矫正对象的有3人,其中根据《未成年被告人审前调查及未成年非监禁罪犯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意见》(宁中法[2009]285号)进行了审前评估的却只有1人。上述数据说明,社区矫正审前评估工作尚未受到诸如法院、监所等部门的高度重视,截止目前社区矫正审前评估工作似可有可无的形式。
(二)、社区矫正审前评估主体不明确。2010年来我县受委托出具拟假释罪犯的矫正环境评价意见书4例,其中所附的委托文书的委托主体有的是监狱狱政科,有的是监狱刑罚执行科,有的是某监狱某监区,有的是法院;而审前评估的被委托主体有的是县司法局,有的是县社区矫正机构,有的是某司法所。由于主体的不明确,致使我县司法局和县社区矫正机构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全县范围内社区矫正审前评估工作的开展情况,个别审前评估意见的做出是否客观与公正尚有待考证。
(三)、没有统一的审前评估意见书格式。我县目前出具的审前评估意见书均没有统一固定的格式,例如:意见书中对拟假释人员转入社区矫正的态度及接收能力事项一栏,有的只需社区签署意见,有的只需矫正机关签署意见,有的只需社区矫正领导小组签署意见。
(四)、审前评估意见书送达形式没有明确。《关于进一步加强减刑假释的规定》和《未成年被告人审前调查及未成年非监禁罪犯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意见》中对审前评估意见书的送达形式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因而我县有2例拟假释罪犯的审前评估报告是由其家属递交给司法所,之后其家属几次三番地要求司法所为其尽快调查和评价,并通过各种途径来影响司法所进行客观、公正的调查,给基层矫正机构的正常工作带来较大的困扰。
五、对今后审前评估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严格开展审前评估工作,杜绝执行过程中的任意性行为。对拟假释罪犯矫正环境评估和未成年被告人审前评估工作,不仅要受到社区矫正机构的高度重视,更应当引起诸如法院、监所等司法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为杜绝对社区矫正审前评估工作执行的任意性行为,建议将审前评估作为审理拟假释罪犯和未成年被告人案件的必经程序。这样,不仅体现了我国刑法规定的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而且更体现了我国宪法规定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
(二)、进一步规范审前评估工作,明确审前评估的主体和形式。监狱或法院作为社区矫正审前评估的委托人、区县矫正机构作为社区矫正审前评估的受托人,是社区矫正审前评估的合法主体,只有主体合法,审前评估的结果方才合法;同时,社区矫正审前评估的相关法律文书应当由委托人以邮寄或亲自送达的方式送达区县矫正机构,社区矫正审前评估结果形成书面意见后由区县矫正机构以邮寄或亲自送达的方式送达委托人;并且,社区矫正审前评估意见应当逐级征询社区(村委会)、街道(镇)社区矫正机构、区县社区矫正机构的意见才更为全面、客观。诸如上述主体与形式的规范带来的好处有:
1、确保审前评估文书的真实性;
2、确保审前评估结果的客观真实性;
3、避免罪犯家属的行为给基层矫正机构的正常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4、充分体现了我国法律的严肃性。
以上是对我县2010年以来社区矫正审前评估工作的综合调研报告,报告不当之处敬请市局领导指正。今后,我县将严格按相关法律法规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减刑假释的规定》、《未成年被告人审前调查及未成年非监禁罪犯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意见》的规定,来进一步规范本县范围内的社区矫正审前评估工作,做到审前评估走访人头全,调查核实细,资料分析准,评估报告真,更加切实地把好我县社区矫正安全管理的“入口关”。
二O一O年九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