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比较财政学期末论文
比较财政学期末论文
——浅谈财政理论的变迁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浅谈财政理论的变迁
摘要:和传统的财政学类似,比较财政学的体系也包括这三部分,即财政学说比较,财政制度比较,财政政策比较。本文将从财政学说的角度来领略
比较财政学的风采。纵观世界各国,财政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而财政理论作为经济社会活动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至今不过200多年,本文将以公共财政理论的变迁为例,探讨古今中外公共财政理论的发展
变化。
关键词:西方公共财政理论中国财政理论
一西方公共财政理论变迁概况 众所周知,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较之其他学科的形成和发展要晚得多。它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的。英国重商主义学派托马斯·曼倡导的“贸易差额论”,“国防财政论”就是西欧各国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资本主义发展与专制君主利益相一致的产物。威廉·配弟的《赋税论》被誉为西方最早的财政学专著,是在重商主义走向古典经济学派过渡阶段,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货币关系扩大,为满足新兴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斗争需要出现的,并没有完全摆脱重商主义理论的影响。西方国家财政理论真正具有科学的性质,始于18世纪中叶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处于迅速发展上升时期,古典学派最杰出的代表亚当。斯密顺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集前人财政理论之大成,予以融会贯通,于1776年出版了财政学说专门论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对国家财政进行了深入系统的专题研究,全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积极宣扬经济自由、发展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主张国家职能越小越好,政府只要能起着“城市警察”的作用就足够了。国家财政支出必须限制在国防、司法、公共工程建设和维护公共机关的需要。国家财政收入来自君主或国家财产收入和来自赋税收入两个方面,并以地租、利润和工资三种收入作为课税划分依据,提出了著名的税负公平、确实、便利、节约四大原则。《国富论》的问世,使西方财政理论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完整而庞大的体系,为公共财政奠定了理论基石,对资本主义各国在财政理论上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人们都称亚当·斯密为西方财政学的鼻祖,创立了具有现代意义的财政学。亚当·斯密的财政思想及其政策主张,经过大卫·李嘉图的继承和发展,对西方各国公共财政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
19世纪最后20年,自由资本主义开始向垄断过渡,到20世纪初形成了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从而要求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逐步取代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由于各种社会矛盾激化,1929—1933年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波及最广、最深刻、最剧烈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从美国开始,很快冲击到整个资本
主义世界的各个角落,导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量下降了1/3到2/5.例如英国下降了23.8%,法国32.9%,德国40.6%,意大利33.1%,美国下降达46.2%。
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资产阶级过去传统的经济政策破产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代表的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广为传播。凯恩斯主义者以《通论》为理论基础,把经济危机的根源归结为“有效需求不足”,要求政府放弃自由资本主义原则,实行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提出了政府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增加投资,刺激消费,实现充分就业的一整套理论政策体系。西方国家以凯恩斯主义理论为根基,普遍推行赤字财政政策,增加公债发行,强化税收功能,扩大政府开支等扩张性财政政策,从生产、分配、流通领域调控国民经济运行。国家职能已从过去的“城市警察”拓展成为全面干预经济社会的重要工具。凯恩斯主义风行一时,几乎主导了近半个世纪西方的财政理论基础。到了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严重失业与剧烈通货膨胀交替作用同步上升的“滞胀”的局面,表明凯恩斯主义的失效。西方国家先后又产生了一些同凯恩斯理论相悖的经济学说,财政理论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如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的财政理论及其政策主张,反对国家干预经济。西方公共财政理论演进的历程表明,根植于私有制经济基础各学派的理论依据,政策选择虽各有差异,其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目标始终是一致的。
二中国传统财政理论的贡献与不足中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博大精深,散见于各代典籍的财政思想以及理财之道的论说汗牛充栋,而且都十分重视“定赋税,制国用”,财政收入轻赋薄敛,注重财源培养,支出省财节用,藏富于民。中国春秋时代儒家的财政观点就普遍主张减轻徭役,薄敛赋税,即轻徭薄赋之说。我国古代众多的财政论说,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几千年漫长的演进和发展,均有所充实和更新,例如唐代刘晏、杨炎的财政思想,宋朝王安石的财政思想,以及明代丘濬的财政思想等等,对于指导封建王朝的财税改革均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时代的局限,中国古代众多的财政思想始终未能形成系统的财政理论体系,更无专门的财政学论著。我国现代财政基础理论和专门著述的研究起步较晚。我们所见到由中国学者撰写出版的财政学著作,如陈启修著《财政学总论》、李权时著《财政学原理》、何廉、李锐著《财政学》等等,都是民国时代的产物,至今还不到100年。这些著作的理论基础,内容及结构体系,基本上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财政理论的翻版,即“公共产品论”或“公共财政论”的通盘移植,既无多少新意,又无中国特色。
三新中国财政理论体系在曲折中前进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财政学界开始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财政学科的本质、职能、原则、经济范围及其属性。50年代初有的学者虽然也提出过财政是国家在满足其需要,进行社会财富分配与再分配的经济行为的界说,我认为这一命题,只简要回答了什么是财政,而没有触及财政本质的深层次研究,更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分析或专门著述。由于建国初期的特殊历史背景、经济学“唯我独尊”,国内理论研究一边倒,完全排斥西方经济学理论。我国财政学基础理论建设受到苏联财政理论影响极深,把财政学研究的对象界定为货币关系体系,即“货币关系论”的观点,在国内占居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但是,货币关系论的理论在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财政问题,出现了很大困难,许多历史事实缺乏充分依据支持自己的论断,难以自圆其说。有鉴于此,50年代后期,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国内一些学者对货币关系论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我国老一辈财政学家西南财经大学许廷星教授从国家实现其职能参与社会产品分配形成的分配关系入手,以参与分配的主体为标准,把社会再生产中的分配区分为经济属性分配和财政属性分配两大类型,于1957年在国内首次明确提出了“财政学的对象是国家关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过程中的分配关系”及其理论体系的全新见解,即“国家分配论”或称“国家分配关系论”。中国人民大学王传纶教授认为把“分配关系分为社会经济分配关系和国家职能所发生的分配关系(也就是财政的分配关系)”,“财政学的对象就是客观存在的财政分配关系”,“把财政同国家的职能相联系,由此来规定财政学的对象,其基本方向是正确的”。财政学家李成瑞在评价“国家分配论”的文章中指出:“‘分配关系论’的提出,对于财政本质的探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著名财政学家许毅教授在《广义财政学体系初探》一文中对“国家分配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作了全面系统地客观评述。指出“‘国家分配论’是我国财政学界在50年代经过一代人的努力,在扬弃了西方资本主义‘公共消费’、‘公共财政’理论影响后,转而从前苏联引进的‘货币关系论’发展而来的。
我国50年代后期所产生的“国家分配论”,在老一辈财政学家的积极支持、倡导和坚持下,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不断充实和发展,已被学术界绝大多数学者、专家所接受,形成共识,成为新中国现代财政学基础理论建设的主流派。这一研究成果的提出,在实践中的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在国内财政基础理论研究中长期居于支配地位,完全是老一辈财政学家和部分中青年学者共同劳动的结晶。
80年代以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国财政理论探索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理论界相继提出了“社会再生产论”,“剩余产品论”,“社会共同需要论”等各具特色的不同观点。随着改革开放深化,西方经济理论的大量引进,财政基础理论探索日益成为理论界的热门话题。报刊杂志在这方面刊出了大量文章,发表了不少议论,紧密围绕“国家分配论”与中国“公共财政模式”两大基础理论。
我认为关于公共财政理论的深入探索,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中国实际,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以追求真理为最高职责,既要继承老一辈学者潜心研究的优秀成果,使之丰富和发展,又要吸收借鉴世界各国财政理论的精华,为我所用。切忌随波
逐流,照搬照套。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外国的东西不研究中国这块土壤有多大需求,简单拿来是不会成功的。
参考文献:
1.《中国财政政策理论与实践》„„„ 金人庆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外国财政理论与实践》„„„„„„ 李俊生、李贞 经济科学出版社
3.《中国财政经济理论前沿》„„„高培勇、杨之刚、夏杰长 社会科学出版社
4.《公共财政理论》„„„„„„„龚六堂 北京大学出版社
5.《财政学与中国财政:理论与现实》„„„„„ 马寅初 商务印书馆
第二篇: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 财政理论(第一章)
Ⅰ市场失灵:
一、市场失灵的概念和主要表现
(一)概念:市场失灵指的是在市场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由于市场天然无法有效配置所有资源,而引起的收入分配不公平及经济社会不稳定的态势。
(二)主要表现:
①资源配置失效:信息不充分也不对称;竞争失灵;外部性(含义:是指某一个个体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个体,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有正负外部性之分);偏好不合理
②收入分配不公平
③市场经济的宏观不稳定性
二、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区别
(1)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在产品消费中,很难将其他消费者排斥在该产品的消费利益之外;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只有其产权所有者拥有享有该产品的权利,并且能够将他人排除在享用该产品之外
(2)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消费者消费某产品时并不能影响其他消费者从该产品中获得利益;私人物品具有竞争性,随着消费人数的增加,边际成本也随之增加。
两者的区别:(1)提供主体不同:公共物品由政府提供,私人物品由市场提供;
(2)特征不同: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3)用途不同:公共物品为了满足公共需要,私人物品为了满足私人需要
三、政府失灵原因:
政府决策失误、寻租行为、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也可视为政府干预失误、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越位:是指应当而且通过市场机制办好的事情而政府却通过财政手段人为地参与 缺位:是指该由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办的事情而政府没有办好或没有办
Ⅱ、财政
一、财政的含义及特征
(一)含义: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活动。
(二)特征:
1、财政运行是财政收支的矛盾统一:财政收支是财政运行的主线,全部财政都是围绕财政收支运行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有两条渠道:一是市场,二是政府。财政收支过程就是政府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财政收支运行的规律是,由政府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公共物品,满足公共需要。同时财政又必须制定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现代财税制度,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和收费制度以及建立事权与手指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并合理安排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提高使用效率。
2、财政运行是财政规律与财政政策的矛盾统一
3、财政是公共性与阶级性的矛盾统一
二、财政在公共物品提供过程中充当的角色: 财政在公共物品提供过程中充当组织、提供的主体,同时也是公共物品提供方的财力保障的源泉
Ⅲ、财政职能:
一、资源配置职能
(一)含义:通过财政收支活动以及相应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实施,可以实现对社会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结构与流向进行调整与选择。(组织收入、安排支出)
(二)基本内容
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 调节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
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③执行工具:实现资源在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合理配置;财政支出;税收
二、收入分配职能
(一)含义:是指财政的经济职能中对参与收入分配的各主体利益关系的调节,达到收入公平合理分配目标
(二)基本内容
调节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调节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调节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三)执行工具: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与范围;转移支付;税收
三、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
(一)含义: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调整,使整个社会保持较高的就业率,实现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以及经济持续增长等政策目标
(二)基本内容
调节社会总需求,调节供求总量的大体平衡 调节社会供求结构上的平衡
(三)执行工具:设置对经济自动调节的财政制度以及运用财政政策(扩张性,收缩性,中性)
Ⅳ、为什么公共物品应由国家来提供?
一、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的不同决定的。
二、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其需要或消费是公共或是集合的,每个消费者都不会自愿购买,存在“免费搭车”造成效率损失问题。
三、提供公共物品是政府活动的领域,是其首要职责。
第二部分 财政分配过程(第二章—第十二章)Ⅰ、财政支出
一、财政支出的原理:即解决效率问题
(一)财政支出的适度规模:
1、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1)宏观因素:
①经济性因素: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政策等。经济性因素始终是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甚至是决定性因素。
②政治因素: ⅰ政局是否稳定,当一国发生战争或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性事件时,财政支出的规模必然会超常规地扩大,而且事后一般难以降到原来的水平。
ⅱ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其与一国的政治体制和市场经济模式有关,单一制国家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高一些,而联邦制国家则低一些。行政效率看一国的行政机构如何,若果行政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则经费开支则会更多一些。
ⅲ政府干预政策。
③社会性因素,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化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财政支出规模。
(2)微观因素(略)
2、财政支出的理论基础(1)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是确定政府提供公共物品规模和财政支出规模的基本依据。一般而言,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财政学研究的是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市场提供私人物品之间的恰当组合,以及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所花费的成本和代价,合理地确定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范围和财政支出的规模。
(2)公共生产: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设计公共物品的生产问题,因为公共物品可以由政府直接组织生产,即所谓公共生产,也可以由私人生产,政府来购买。
3、财政支出的变化趋势:
瓦格纳法则: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会提高
(二)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
一方面,按照社会公共需要的先后次序,合理安排财政支出范围;另一方面,根据当前的经济政策目标,在增量支出中逐步调整和理顺生产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比例关系。
在调整财政支出过程中,在适当提高财政投资支出比重的同时,重点应放在控制消费性支出的快速增长上。而控制消费性支出过快增长的措施是在明确政府职能的前提下,精简机构,控制行政机关人员的支出权利,以此达到削减消费性支出的目的。
(三)支出的效益
1、支出效益的评价指标
(1)成本效益分析法:通过比较项目的全部成本和效益来评估项目价值的一种方法,成本效益分析作为一种经济决策方法,将成本费用分析法运用于政府部门的计划决策之中,以寻求在投资决策上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
(2)最低成本法:与成本效益分析法主要的区别在于,御用货币单位计量备选项目的社会效益,至计算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作为择优的标准。因此最低成本法适用于评价那些成本易于计算而效益不易计量的支出项目。
2、公共定价:
(1)公共定价的含义:
公共定价是指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价格和搜狐费标准的确定。
(2)公共定价是针对什么的?它与市场定价有何不同? 公共定价是针对准公共物品的,准公共物品具有市场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其由市场提供,具有一定的公共性,政府在其中对市场进行定价。
公共定价与市场定价区别在于两者针对的对象和机制都不同,公共定价针对的是公共物品,市场定价针对的是私人物品,公共定价采取的定价机制是由政府直接指定自然垄断行业和价格或者是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而市场定价所采取的定价机制是由市场进行自主定价、自主竞价,政府不进行干涉。
3、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
(1)决策效益:加强财政管理,建立稳固、平衡的财政(2)政府采购的作用和意义: ①含义: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形式、方法和程序,对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购买。
②作用:
ⅰ有利于政府部门强化支出管理,硬化预算约束,在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下,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ⅱ通过招标竞价方式,优中选优,具体的采购实体将尽可能地节约资金,提高所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质量,提高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效率。
ⅲ由于政府采购制度引入了招标、投标的竞争机制,大大减少了采购实体与供应商之间的共谋腐败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供应商和采购实体是最大利益者,而国家是最大损失者的问题。
ⅳ各国政府之间的采购,有利于对外经济的交往
二、财政支出的内容
(一)购买性支出:行政、国防支出(纯公共物品);科教文卫支出
1、行政管理支出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1)问题:①行政管理支出增速过快,影响其他支出。②支出结构不合理,挤占其他支出。③支出效率低下。
(2)改革:①科学界定政府职能范围 ②简政放权
③加强预算监督。
2、社会保障政府介入的原因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险制度必须由政府来组织实施,理由如下:
(1)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由于市场经济存在种种缺陷,市场的分配机制必然拉大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出现分配不公,甚至使一部分人最终在经济上陷入贫困,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虽然不能通过行政手段在初次分配领域干预收入分配,但可以采取收入再分配措施来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矫正市场分配的不公。
(2)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还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3)私人保险或商业保险由于存在种种局限,不可能完全向人们提供基本保障。其原因表现为:
①由于私人保险市场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会导致私人保险市场失灵 ②商业保险无法解决个人储蓄不足以及“免费搭车”的问题 ③商业保险市场那一抵御系统性风险
④私人保险市场无法进行有目的的收入在分配
3、政府投资性支出(1)政府投资的必要性
①在市场失灵的时候可以有效控制市场;②作为宏观调控手段,根据宏观调控的目标对非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调节
(2)政府投资的特点(与私人投资的区别)
①目的不同。私人投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政府投资不以盈利为目的,为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
②范围、资金不同。私人投资资金来源于自身积累和社会筹集,从盈利为目的,一般投资周期短,见效快的短期性投资。政府投资资金大部分为无偿取得的,投资长期或大型项目。
③管理方面:政府投资更加透明严格,私人投资的私人性更强一些。(3)对农业投资的必要性 农业的基础地位:
①农业为人类提供基本生存资料。②农业是工业发展的起点和基础。③农业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农业特征:
①农业部门的社会经济效益大而直接经济效益小,大量经济投资要通过加工 流通部门辗转折射出来。
②农业对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的依赖性较强,而这些条件具有公益性质,花钱多,涉及面广,个别单位和地区往往不愿承担或无力承担,这就是需要政府来承担这种投入职责。
③农业是风险产业,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同在,生产难免有周期性波动。④农业产品需求弹性小,市场扩张处于不利地位,加之农业需用固定资产多而利用率低,生产周期长,而资金周转慢,从而农业在市场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农业现状:农民收入低,生存空间小。(4)政府如何介入农业投资:
①以立法的形式规定财政对农业的投资规模和环节,使农业的财政投入具有 相对稳定性。
②财政投资范围应有明确界定,主要投资于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 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和培训等方面。
③财政投资虽然是必须的,但一般占农业投资总量的比例较低。④注意农业科研活动,推广农业技术
(二)财政支出的转移性支出
1、社会保障:(1)含义:是指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法规,在劳动者或者全体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伤残丧失劳动能力或丧失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事故而面临生活困难时,向其提供必不可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服务。
(2)社会保障与财政的关系:
①财政与社会保障都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
ⅰ本质上讲,财政与社会保障的分配主体一样,都是国家,且都具有强制性的特征。ⅱ从资金来源形态伤来看,二者的客体也相同,都来源于国民收入。
ⅲ财政通过社会保障税的形式征集社会保障资金,以满足国家保障资金的需要。②社会保障谁既是社会保障筹资的重要手段,也是一项财政收入形式。③社会保障支出是财政支出中的一项重要支出。④社会保障预算应是财政预算的组成部分。
⑤社会保障预算是国家财政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3)我国社会保障的问题及改革 ①存在的问题:
ⅰ社会保障覆盖面窄,社会化程度低。ⅱ社会保障水平低,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ⅲ社会保障体制落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ⅳ保障待遇与就业制度相联系。差别过大与平均主义并存。ⅴ社会保障的筹集模式不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我国目前的筹集模式为现收现付型,这种模式适用于人口年轻化。
②改革:
ⅰ加快社会保障的相关立法工作,完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ⅱ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ⅲ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管理。
2、财政补贴
(1)含义:财政补贴是一国政府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形式及制定的方针政策,为达到待定的目的,对指定的事项由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补助支出。
(2)作用:①纠正不合理的价格结构,有助于价值规律发挥作用。②纠正市场缺陷,借以实现国家的社会福利目标。(3)与税收支出的关系:
财政补贴+税收支出=转移性支付
3、税收支出
(1)含义:税收支出泛指与正规税制结构相背离的特殊减免条款项目构成的“收支出体系税”。
(2)与财政补贴的区别:
①政策受益人不同:财政补贴的政策受益人是企业,税收支出的政策受益人是纳税人 ②政策目标不同:财政补贴是为了提高市场价格,税收支出是为了鼓励纳税人纳税 ③支出方式不同:财政补贴是列支,税收支出是减收(3)联系:
税收支出隶属于转移性支出
Ⅱ财政收入
一、财政收入的原理
(一)含义及分类
1、含义:财政收入是国家为履行公共职能,满足公共支出需要,依据一定的权利原则,通过国家财政集中的一定数量的国民收入。
2、按收入形式分类:(1)税收收入。(2)国有资产收益。(3)债务收入。(4)收费收入。
(二)税收成为国家财政收入主要形式
1、税收收入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依照法律规定标准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比较固定的形式。
2、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基本特征,不受生产资料所有权归属的限制,因此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最可靠的基本形式。
3、税收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而取得收入的最有效方式。
4、税收还具有调节经济运行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作用。
(三)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根本因素: 一定时期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水平规模的大小,最终取决于该国或该地区的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品的高低。
2、价格因素:价格影响价值的实现,从而对财政收入产生影响。具体为:(1)价格水平升降。(2)现行税收制度。
(3)产品比价关系的变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3、体制因素,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财政集中度高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
二、财政收入的内容
(一)税收的原理(构成要素):
1、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区别:
(1)纳税人:纳税人即纳税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业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2)负税人: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在实际生活中,有的税收由纳税人自己负担,纳税人本身就是负税人,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有的税收虽然由纳税人缴纳,但实际上是由别人负担的,纳税人和负税人不一致,这既是通常所说的税负转嫁问题,如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等。
2、起征点与免征额的区别(1)含义不同:
起征点:是指税收法律制度规定的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免征额:是指免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2)当征税对象的数额大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采用起征点制度的要对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征税,采用免征额制度的进队征税对象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3)起征点制度照顾的是低收入者,免征额制度是对所有纳税人的照顾。
3、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区别 比例税率:是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统一按一个比例征税。在比例税率下,同一课税对象的不同纳税人的负担相同,具有鼓励生产、计算渐变和有利于税收征管的优点,一般应用于商品课税。比例税率的缺点是有悖于量能纳税原理。我国大部分税种采用的都是比例税率。
累进税率:是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就越高,数额越小,税率就越低。累进税率可以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
4、税收原则:(1)公平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就是政府征税,包括税制的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应确保公平,遵循公平原则。公平是税收的基本原则。
(2)效率原则
税收效率原则,就是政府征税,包括税制的建立、税收政策的运用和整个税收管理,都是应讲求效率,遵循效率原则。税收不仅应是公平的,而且应是有效率的。这里的效率,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行政效率,也就是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它要求税收在征收和缴纳过程中耗费成本最小;二是经济效率,就是征税应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或者,至少对经济效率的不利影响最小。
(3)财政原则——适度原则
税收适度原则,就是政府征税,包括税制的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应兼顾需要与可能,做到取之有度。这里,“需要”是指财政的需要,“可能”则是指税收负担的可能,即经济的承受能力。遵循适度原则,要求税收负担适中,税收收入既能满足正常的财政支出需要,又能与经济发展保持协调和同步,并在此基础上,使宏观税收负担尽量从轻。
5、税负转嫁:
(1)含义:税负转嫁亦称税收负担转嫁,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通过经济交易过程,将所缴纳税款全部地或部分地转移给他人负担,自己不负担或者少负担税收的一种经济现象。
(2)条件:
①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能转嫁: ②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③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交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难以转嫁 ④生产者谋求利润的目标与税负转嫁的关系(3)方式:
①前转②后转③散转④消转⑤税收资本化(4)规律:
①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不易转嫁。
②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③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税负较易转嫁,课税范围较窄的商品税负难以转嫁。④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不易转嫁。⑤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易转嫁。
6、商品劳务课税与所得税的区别:
(1)课税对象不同:商品税务课税的课税对象为商品、劳务所实现的价值而,而所得税的课税对象为所得额
(2)税负转嫁不同:商品劳务课税一般能转嫁;而所得税一般不能转嫁。(3)收入功能能力不同:商品劳务课税收入功能更强;但所得税收入功能较弱
(4)管理成本不同:商品劳务课税的管理成本较低,易于管理;而所得税的管理成本较高
7、增值税的含义和优点:
(1)含义:是以商品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新增加水或商品的附加税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有增值不征税。
(2)优点:
①有利于贯彻公平税负原则 ②有利于生产经营结构的合理化 ③有利于扩大国际贸易往来
④有利于国家普遍、及时、稳定地取得财政收入
(二)、国债:
1、含义:
国债是国家公债的简称,是一国中央政府为了筹集财政资金而举借的债。①国债的债务人主体是一国的中央政府
②国债所筹集的是财政资金,而非一般的投资资金、经营资金或其他资金 ③国债是一种特征的财政范畴 ④国债的担保物是中央政府的信誉
2、国债的功能: ①弥补财政赤字
方法:增加税收、增发通货(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向银行透支和借款)、举借国债 ②筹集建设资金
③调节经济运行的表现:
ⅰ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实现两者的基本平衡。
ⅱ调节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促进两者的相互转化和基本协调。ⅲ调节投资结构,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3、国债负担: ①含义:是指政府向企业、居民家庭举借国债以及为了筹集偿还国债本息所需资金向企业、居民家庭征税,从而给这些企业、居民家庭的生产经营和生活消费等方面造成的各种不利影响。
②衡量国债负担的指标: ⅰ国债负担率: 国债负担率又称国民经济承受能力,是指国债累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这一指标着眼于国债存量,反映了整个国民经济对国债的承受能力。国际公认的国债负担率的警戒线为发达国家不超过60%,发展中国家不超过45%。
ⅱ国债依存度:
国债依存度是指当年国债发行额占当年中央财政支出或财政支出的比率。该比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中有多少是依赖发行国债筹措资金的指标。当国债发行规模过大、债务依存度过高时,表明财政支出过多依赖债务收入,财政状况脆弱。国际上关于国债依存度公认的警戒线是20%。国债依存度,表明财政支出靠债务收入的安排程度,该指标越高说明财政对债务依赖性越强,对财政未来发展威胁也越大。
ⅲ国债偿债率:
国债偿债率是指某年的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即当年财政收入中用于偿还债务的部分所占的份额,该比率衡量的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中央政府偿还债务的能力,该比率越低,说明中央政府的偿债能力越强。公式:国债偿债率=(当年还本付息支出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100%。
第三部分 财政管理(第十三章—第十七章)
一、国家预算:计划管理
(一)含义:
1、是政府在每一个财政的全部收支结构一览表。
2、是经法律程序批准的政府公共财产收支计划。
3、放映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方向。
(二)功能:
起到规范监督,约束作用,是政府活动的财力保障。
(三)分类:
1.从政府级次看,政府预算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2.从编制形式看,政府预算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单式预算
(1)含义:是将政府的全部财政收支汇集编入一个统一的预算表之中,而不区 分各项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的预算形式。
(2)优点:符合预算的完整性原则,整体性强,便于立法机关审批和社会公众 了解。
(3)缺点:没有把全部的财政收支按经济性质分列和分别汇集平衡,不利于政府对复杂的经济活动进行深入分析。
复式预算:
(1)含义:是把预算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的不同,分 别汇集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从而编成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预算。
(2)优点:科学严谨、便于政府对财政活动进行分析,有利于对收支的控制。(3)缺点:复式预算总体功能较弱,编制和审批比较复杂,对预算管理水平有 较高的要求。
3.从计划指标的确定方法上看,政府预算可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4.从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角度看,政府预算分为正式预算和临时预算 5.从预算内容的分合看,政府预算分为总预算和分预算
(四)原则
1.完整性原则:政府预算应该包括全部财政收支,反映政府的全部财政活动。2.统一性原则:各级政府编制一个统一的预算。
3.可靠性原则:预算收支每一个项目的数字指标,都必须运用科学方法,语句充分的资料,进行正确的计算与填列,不得造假、估算或编造。
4公开性原则:全部财政收支必须经过立法机关审查批准,而且要采取一定形式向社会公布。
5.性原则
(五)预算管理的问题:
1、约束力不足
2、透明度不够
3、规范力度不足
二、预算管理体制:部门的利益分配
(一)含义:
处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以及地方财政各级之间的财政关系的基本体制,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是国家预算编制、执行、决算以及实施预算监督的制度依据和法律依据。
(二)内容:
1、事权的发生(事权与支出划分的依据、原则):(1)依据:
①公共物品的受益范围:全国性公共物品由中央政府提供,地方性公共物品由地方政府提供。
②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职能分工:
ⅰ收入分配职能、稳定增长职能主要应该由中央政府来承担。ⅱ资源配置职能根据受益范围不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别承担。
③蒂布特模型与地方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各个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竞争”,也会促使其更有效地提供人们所需要的公共物品和服务。
(2)原则:
①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应该由中央政府出面提供。
②由本地居民享用的地方公共物品应由地方政府负责提供。③对跨地区以及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项目和工程,中央政府应出面组织或在一定程度上参与。
④对于收入分配差异问题,应由高级次的的政府出面进行调节。⑤坚持事权和支出划分的法律化原则。
2、财权与财力的划分
3、地方预算平衡:转移支付的功能
(1)弥补纵向财政缺口,是指由于中央收入占主导地位而地方又承担更多的支出责任所形成的地方财政的财政赤字,这种赤字要靠中央通过转移支付形式给予弥补(2)弥补横向财政缺口,是指由于规范统一的收支划分方法,形成一些地方的收入能力不能满足支出需要的缺口,转移支付是为了保证各地区间具有大体均衡的最低公共服务水平。
(3)弥补地区性公共物品辖区间的外部效应。在由地方政府提供地方性公共物品的情况下,可能存在外部效应的问题,这就需要上级政府给予一定的配套补助或拨款,弥补外溢受益的成本,从而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4)支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一个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大国来说,均衡地区间的发展则是一个发展战略性问题。
(三)分税制:
1、含义:是指在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范围的基础上,主要按税收来划分各级政府的预算收入,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负有明确的平衡责任,各级次间和地区间的差别通过转移支付制度进行调剂。
分税制是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的划分,是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划分,是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预算编制与资金调度。
2、存在的问题
①事权和支出范围越位。目前实施的分税制没有重新界定政府职能,各级政府事权维持不甚明确的格局,存在越位与错位的现象,事权的错位与越位导致财政支出范围的错位与越位。
②部分财政收入划分不合理。税收收入没有严格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并依此确定应属何级财政收入,存在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企业所得税的不规范做法。一些应为中央税的税种,如所得税被定为地方税。地方各级政府间按税种划分收入未落实。
③地方税收体系不健全。目前,地方税种除营业税、所得税外,均为小额税种,县、乡级财政无稳定的税收来源,收入不稳定。地方税种的管理权限高度集中在中央,地方对地方税种的管理权限过小。
④省以下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主要是地方各级政府间较少实行按事权划分财政收支的分权式财政管理体制。县级财政没有独立的税种收入,财政收入无保障。
⑤转移支付不规范。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存在一些缺陷:政府间财政资金分配因保留包干制下的上解、补助办法,基本格局未变;采用基数法实行税收返还不合理;中央对地方专项补助发放的条件、程序、使用管理无法可依;地方政府之间如何转移支付不明确。
(四)综合管理
1、财政平衡:(1)含义:
①财政平衡是相对的。
②财政平衡是一个期间性概念。
③财政平衡反映了某一财政主体的财政收支状况。④财政平衡应该是真实的平衡。
(2)财政赤字和赤字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①概念不同
财政赤字:是指一定时期内政府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所出现的差额,即余额为负。赤字财政:是政府扩大支出但不增加收入或是减少收入但不减少支出,有意识地通过财政赤字来调节经济,实现经济目标的主动政策。
②背景不同
财政赤字背景:经济萎缩
赤字财政背景: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经济下行 ③措施不同
财政赤字措施:政府会有意识地增加节支,完成平衡任务,所以赤字规模不会太大。赤字财政措施:政府会有意识地扩大赤字,使赤字达到相应的规模。④运行机制不同
财政赤字:客观原因造成
赤字财政:主观故意,赤字财政一定会造成财政赤字
2、财政政策
(1)含义: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知道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2)工具:
①税收:税收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具有形式上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特征,这些特征使税收调节具有权威性。
②公共支出:是指政府满足纯公共需求的一般性支出,它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大部分。
③政府投资:是指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支出,它最终将形成各种类型的固定资产。④国债:国债作为一种财政信用形式,最初是用来弥补财政赤字的,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国债已成为调节货币供求、协调财政与金融关系的重要政策手段。
(3)类型:
①相机抉择财政政策与自动稳定财政政策比较
ⅰ相机抉择:施以外力。自动稳定:自动发挥效应。ⅱ相机抉择:影响力大,能扭转经济态势,平衡被打破。自动稳定:影响力小,经济总体态势不变,处于平衡状态。②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比较:
ⅰ背景不同:经济萧条时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经济过热时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ⅱ措施不同:扩张性财政政策:减税增支。紧缩性财政政策:增税减支。
ⅲ效果不同:扩张性财政政策: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恢复,但可能带来通胀。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内需,使经济适度减速,但可能使经济萎缩。(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 ①二者内在联系:
ⅰ相互直接的资金往来。
ⅱ结合部:国有企业的流动资金存在银行,固定资金归财政部管。②区别:
ⅰ政策主体不同:货币政策主体是央行,财政政策主体是财政部门。ⅱ政策目标不同:货币政策解决总量问题,财政政策解决结构问题。ⅲ政策手段不同:货币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贴现、公开市场业务。财政政策:税收、国债、财政补贴、预算。
ⅳ运行机制不同:货币政策:间接。财政政策:直接。
ⅴ政策时滞不同:货币政策决策时滞短,执行时滞长。财政政策决策时滞长,执行时滞短。
3、对外经济关系
(1)国际税收:按照减除国际税收协定,起到消除重复征税的税收管理,形成利益的再分配
(2)重复征税的后果:纳税人负担过重,从而干扰跨国经济活动。(3)减除国际税收协定的原则:属地原则优先,属人原则居后。
第三篇: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2008级国际贸易与金融系财政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P16 或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性的最根本保证)P17
2、完全竞争的市场能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P18
3、完全竞争的市场要求(所有的生产者都具有充分的信息)P21 或完全竞争的市场要求(每一个市场都有众多的买者和买者)P20
4、公平的标准是(起点公平,规则公平,结果公平)P48
5、财政支出是(政府履行职能的表现)或(是政府经济职能的集中体现)P56
6、财政收入总量制约着(财政支出总量)P101
7、净现值标准是(实践中最常用的决策标准)P112
8、比例税率计算简单,但是(调节收入的效果不够理想)P205
二、判断题
1、政府的收入造成纳税人的损失(√)P106 ★
2、为了追求社会的最大效益,局部损失是不允许的(×)P107
3、财政支出的效益只能用一种方式评价(×)P108
4、财政支出目标之间可能会发生冲突(√)P109
5、成本不同于支出(√)P109
6、效益包括实际产出效益和金融效益()
7、现实生活中市场失灵现象大量存在(√)P110
8、社会贴现率只能以市场利率为参照标准(√)P111
9、投资利率比消费利率大得多(√)P111
10、成本效益分析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政府决策者做出有效率的支出决策(√)P111
11、收益-成本标准通常能给出正确答案()★
12、累进税率调节收入的功能较强(√)P205
三、概念题
1、公共产品(P21):
指那些在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2、免费搭车(P72):
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
或是指不为提供现有数量的公共产品的成本提供任何费用而享受其利益的经济人理性行为
3、禀赋(P48):
指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原始的资源占有状况。
4、外部效应(P21):
指某些人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但这些人却未承担该影响给他人造成的损失,或未获得该影响给他人带来的利益的经济现象。
5、正的外部效应(P52):
指某种活动给他人带来利益,即供给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从而相应的物品市场不能充分提供,会造成供给不足和效率损失(比如治理污染)。
6、负的外部效应(P52):
指某种活动给他人增加了成本,供给者的成本小于收益,不完全承担自己收益的代价(环境污染),因而会导致相应的物品供给过度,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损害他人利益。
7、充分条件(P55):
是政府经济活动在取代私人活动后,与单纯私人经济活动相比表现出更高的效率。
8、财政职能越位(P54):
指应当、而且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办好的事情,而政府却通过财政手段人为地参与,如政府代替市场参与竞争性行业的投资。
9、财政职能缺位(P54):
是指应该由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办的事情而财政没办或者没有办好,如公共设施、义务教育、环境保护等投入不足等等。
10、瓦格纳法则(P94):
“瓦格纳法则”即政府活动扩张论,是指随着人均GDP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率相应提高。
11、财政支出结构(P100):
指各项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关系。
12、效益(P107):
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所费”和“所得”的对比关系。
13、内源性效益(P108):
是指财政支出本身所产生的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14、成本效益分析的六个基本步骤(P108):
①确定政府项目要实现的目标;②列举成本和效益;③测算成本和效益;④测算贴现成本和效益;⑤选择决策标准;⑥选定项目。★
15、直接成本(P109):
是指政府项目使用的直接投入物的成本,比如该项目所投入的劳动力、资本、外汇等的成本。
★
16、间接成本(P109):
是指政府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所导致的外部成本,通常表现为给人们带来不便、不舒服、不愉快或境况变差,很难以定量方式直接估价。★
17、直接效益(P109):
是指政府项目所导致的产出增加或生产率提高并由该项目产品的直接使用者享有的效益。
18、间接效益(P109):
是指政府项目产品的非使用者所获得的外溢或外部效益。★
19、实际产出效益(P109):
是指能导致社会福利发生变化的总物质生产可能性的变化。★20、金融效益(P109):
是指对社会没有产生实际福利效益的分配变化。★
21、社会贴现率(P110):
是指整个社会愿意用将来消费换取现在消费的利率。
22、税源(P204):
是税收收入的来源,即各种税收收入的最终出处。
23、计税依据(P204):
是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解决征税的计算问题。
24、平均税率(P204):
是纳税人实际缴纳的税额与课税对象的比例。★
25、速算扣除数(P205):
是指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与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的差额。
26、直接税(P207):
是指税款由纳税人直接负担,不易转嫁的税种,如所得税。
27、间接税(P207):
是指税收负担能够或较易转嫁给他人的税种,如增值税、消费税。
四、简述
1、凯恩斯的经济思想:P41(或参见论述题第一题)
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在于需求不足,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政府只当“守夜人”的教条必须抛弃。财政支出直接就可形成社会有效需求,从理论上完全可以弥补私人部门的需求的不足部分,使经济达到均衡(充分就业)。
2、货币主义的财政政策:P41 货币学派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M.弗里德曼为主要代表人物。他强调经济生活中的个人自由,即消费者的自由选择和生产者的自由竞争,极力反对政府干预经济,重点强调货币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政府应该从对市场的干预中解脱出来,最大限度的让市场发挥作用;控制通货膨胀比减少失业更具有现实意义;主张从压缩财政支出入手,控制通货膨胀;反对用减税和扩大政府开支等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主张以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代替凯恩斯主义的财政、金融政策。
★
3、帕累托最优:P48 指这样一种状况,就是当经济处于要改善社会中任何一人的状况时,必然会损害其他人的状况,或者说不存在当一个人的状况得到改善时,其他人的状况不会受到损害其他人的情况,这时我们就称之为帕累托最优状态,也就是达到了最优化的效率。
★
4、市场机制失灵:P51 市场机制是一种高效率的经济运动机制,但这种机制并不万能,其自身有固有的缺陷,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失灵——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达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和社会福利的最佳状态。市场失灵主要包括两重涵义:其一是单靠市场机制不能达到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目的;其二是对那些以社会目标为主的活动市场无能为力。
5、垄断:P20 垄断是指资本家为赚取高额利润,通过兼并或联合的方式控制着某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商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在垄断市场中,买者或卖者是数量、产品差别、产品之间的不可替代性以及生产成本递减等因素都会增强单个厂商或少数厂商影响市场的能力。垄断的存在意味着厂商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可以认为地控制厂品的产量或厂品的价格。这样必然发生资源不合理的流动,使资源配置偏离最有效率的状态。
★
6、购买性支出:P92,P117 购买性支出是政府在市场上直接购买所需商品,劳务和公共工程方面所形成的支出,反映了政府在市场的交易活动中对社会资源直接配置和消耗的份额,是社会总购买力的组成部分。
从具体内容看,它包括政府用于国防,治安,行政管理,教育,科研,公共保健,环境等方面的消费性支出和用于经济调控的公共投资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使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相交换。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财政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
购买性支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有偿性,等价性,资产性和消耗性。
★
7、转移性支出:P92,P145 指不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而是政府按分配政策,单方面地、无偿地直接拨付给单位和个人,由其自行使用、形成社会购买力的支出。
转移性支出的基本形式是各项政府补助,如社会保障支出、政府的价格补贴支出等,政府的公债利息支出也属于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是通过支出过程,将财力从政府转移到受领者手中,支出结果是资金所有权,即购买力的转移,对收入分配有直接影响,但对社会生产和就业以及社会总供需状况的影响则是间接的,是通过资金接受者的行为来实现。因此,这种分类对研究财政收支与市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财政转移性支出主要包括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税式支出等。
8、购买性支出作用:P92,P118 购买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使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相交换。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财政活动对政策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购买性支出的经济效益有:
(1)直接接入资源配置,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2)直接引起市场供需对比状态的变化,影响生产和就业规模;(3)对生产和就业的刺激,扩展作用,会间接影响收入分配。
9、转移性支出作用:P92 转移性支出则是通过支出过程,将财力从政府转移到受领者手中,支出结果是资金所有权,即购买力的转移,对收入分配有直接影响,但对社会生产和就业以及社会总供需状况的影响则是间接的,是通过资金接受者的行为来实现。因此,这种分类对研究政策收支与市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10、可控制支出:P93 指不受法律和契约的约束,可由政府部门根据每个预算的需要分别决定或加以增强的支出,即弹性较大的支出。
11、不可控制支出:P93 指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必须进行的支出,即刚性很强的支出,主要包括失业救济、养老金食品补贴、债务利息支出、对地方政府的补贴等项支出。
★
12、影子价格:P110(金融班已删除此题)
影子价格的确定方法多种多样,取决于要估价的商品或服务的类型。
在完好的市场中,一种商品的影子价格等于市场价格,因为此时的市场价格既等于消费者的边际支付意愿,又等于生产者的边际机会成本。由于不存在外部性,消费者和企业的私人效益和成本等于整个经济的效益和成本。而且,如果市场运行完好,也就不存在缺失市场,从而也就没有不适合市场销售的物品。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市场失灵现象大量存在,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不等于它们各自的影子价格。当市场被扭曲或市场缺失时,就需要找到影子价格。
因此,政府的成本——效益分析需要通过影子价格而非市场价格确定一个项目是否应当付诸实施。
★
13、征税对象:P203 又称课税对象,是征税的客体,是指对什么东西征税,征税的标的物,它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也是税制的基本要素之一。不同税种的征税对象不同,而每种税必须首先确定其征税对象,因为它决定着税种的名称、课税范围,决定着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区别。在现在各国,一般把课税对象区分为商品,所得,财产三大类。在我国的分类则包括商品,所得,财产,资源和行为五种。
★
14、纳税人:P204 是征税的主体,是宪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每一税都要规定其纳税人,通过规定纳税义务人落实税收义务和法律责任。国家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可以使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15、负税人:P204 是指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或个人。它与纳税人有时是一致的,如在税收负担不能实现转嫁时。有时是不一致的,如在税收负担实现转嫁时。也可以这样理解:纳税人是法律上的纳税主体,而负税人则是经济上的纳税主体。
★
16、税率:P204 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它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体现了征税的深度。在征税对象确定以后,税率高低决定了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纳税人的负担水平,因此,税率就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税率有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之分。
税率的基本形式有三种: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
17、实际税率:P204 是指纳税人实际缴纳的税额与征税对象的比例。它反映纳税人的实际纳税负担。
实际纳税过程中,由于计税依据、减免税、税率制度、征收管理上的漏洞等原因,纳税人的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存在着差异。税法中只规定名义税率,但在研究税收制度时,应注意分析实际税率与名义税率的差别。
18、边际税率:P204 是指随着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加,纳税人所纳税额的变动额与课税对象额之间的比率。即最后一个单位课税对象所使用的税率。
19、比例税率:P205 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比例的税率。这种税率不因征税对象的多少而变化,比例税率计算简单,但调节收入的效果不够理想。在具体运用上,比率税率又可以分为单一比率税率、差别比例税率和幅度比例税率。
20、纳税环节:P206 是税法规定的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缴纳税款的环节。如果一个税只确定在一个环节缴纳,叫一次课征制,如我国的消费税。如果一种税确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节缴税,叫多次课征税,如我国的增值税。
★
21、累进税率:P205 是把课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等级,从低到高分别规定逐级递增的税率。征税对象越大,税率越高;征税对象越小,税率越低。一般适用于所有额的课税。
相对于比例税率而言,累进税率调节收入的功能较强,但计算较复杂。在具体运用上,累进税率的形式主要有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两种。
★
22、全额累进税率:P205 是把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照与其对应等级的税率一次计征,即安全部征税对象适应的最高一级税率同一征税。其名义税率一般与实际税率是一致的。
全额累进税率在调节收入方面要比比例税率合理,但在级距地临界点附近,税收负担极为不合理。
五、论述:
一、凯恩斯学派的财政观点和政策主张:P41 1)实行国家干预的经济和财政政策。凯恩斯提出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认为经济危机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即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引起的。要消除经济危机,就必须刺激有效需求。因此,政府必须扩大财政开支,大量发行公债,推行财政赤字政策。
汉森则把财政赤字政策和经济周期联系起来,认为在萧条时期,政府应推行赤字预算的政策,以弥补有效需求不足;在繁荣时期,应推行预算盈余的政策,以减少有效需求。
这种旨在调节有效需求以熨平资本主义经济波动的政策,被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
2)把税收作为调节社会经济的重要手段。
凯恩斯认为国家应通过改变租税体系,限定利率或其他地方法,指导和刺激消费需求。后凯恩斯主义者还把税收和投资联系起来,根据国家干预经济的需要,实行增税或减税,以谋求缓和经济衰退。
汉森主张利用快速折旧鼓励企业投资。美国的C.R.麦克唐纳认为,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对调节供求关系有着自动稳定的作用。
3)用发行公债的办法来弥补财政赤字。
认为通过举债,可以扩大政府购买支出,兴办和扩大公共投资,弥补私人消费之不足,达到增加就业、繁荣经济的目的。(见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凯恩斯主义税收思想)
二、供给学派的财政政策:P42 供给学派: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派 代表人物:A.B拉弗,P.C罗伯茨等人
供给学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需求会自动地适应供给的变化,重新肯定了萨伊定律,把滞胀的原因归咎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供给学派发对凯恩斯的赤字财政政策,供给学派竭力主张大幅度减税,特别鼓吹降低边际税率的作用。他们认为减税能刺激人们多工作,更能刺激个人储蓄和企业投资,从而大大促进经济增长,并可抑制通货膨胀。他们还宣称,减税后政府税收不但不会减少,还会增多。拉弗首次把税率与税收的关系制成模型,画在直角坐标图上,即著名的拉弗曲线。
供给学派虽然同意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但在控制货币数量增长的目的和措施上,同货币学派大相径庭。供给学派认为,控制货币数量增长的目的不应只是与经济增长相适应,而是为了稳定货币价值。货币价值保持稳定,人们的通货膨胀心理就会消失。在安排货币收入时,人们就乐意保存货币,不去囤积物资,选择生产性投资,不做投机性投资。同时,货币价值稳定,又是保证财政政策,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如何保持货币价值稳定,拉弗、万尼斯基、肯普等坚持必须恢复金本位制。
三、论偏好的不合理:P53 个人偏好的合理性是市场竞争结果合理性的前提条件。但在现实市场中,并不是每个人的要求、愿望都是合理的。可能某种产品给个人带来的利益较大,但消费者本人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只是给予它较低的评价,即只有在低廉的价格下才愿购买;或者相反,某种物品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并不大,甚至有害无利,但消费者却给与较高的评价,愿意以高价购买。
我们把消费者的评价低于合理评价的物品称为优值品(如教育,有人不愿为子女上学付出代价,导致学龄儿童弃学经商等);将消费者评价高于合理评价的物品称为劣值品(如吸烟、购买毒品)。这两种情况也都决定了政府干预的必要。
四、论收入分配的不公:P22、P53 分配不公是指市场的要素禀赋分配会导致社会收入分配出现两极分化、贫富差距加剧的问题。
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的目标是实现效率,这就决定了收入的初始分配首先是按要素禀赋分配。由于每个人的禀赋或挣钱的本事不同,参与竞争的条件、实力、能力不同,而且这些不同往往受家庭出身、家庭结构、性别、遗产继承等许多个人不能左右的因素的影响,这样就会产生收入分配结果的不公平,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甚至失去基本的生活保障。这种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和凝聚力,也不符合社会的道德观念,因而也需要政府的干预,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市场机制下的收入分配标准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拥有生产要素的种类和数量多的人得到的收入就多,反之,则少。私有财产制度和垄断的存在,必然造成社会在收入和财富分配上的两极分化,产生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状况。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公平在一定的限度内属于经济问题,但当它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成为严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产生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公的市场机制自然不可能解决这一问题。
对分配不公的财政介入:由于不公平分配本身就是市场经济作用的结果,因而解决不公平分配问题就必须依靠政府,而政府只能采取财政手段给予解决。政府可以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财产税、遗产税来大幅度削减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和财产;同时又通过大量的转移支出来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从而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目标。
★
五、论净现值标准:
为了确定一个项目的收益是否大于其成本,需要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即按净现值标准判断一个项目是否可行。用实际社会贴现率可算出贴现一个项目发生在每一年的收益和成本,从而得到该项目收益和成本的现值。一个项目的净现值就是收益现值减去成本现值。如果一个项目的净现值是正值,该项目就是可取的;如果不存在具有更高净现值的其他项目,该项目就应当实施。净现值是决定实施还是放弃一个项目的良好标准,因为它衡量的是该项目创造的对社会财富的净增加。P112
★
六、我国的五大类税收分类:
1.按征税对象为标准,我国把税收分为五大类:①对流转税的征税。如营业税、消费税、增值税。②对所得税的征税。如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③对资源的征税。如资源税。④对财产的征税。如房产税、车船税。⑤对特定行为的征税。如印花税、筵席税。
2.按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分类: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是指税款由纳税人直接负担,不易转嫁的税种。如所得税。间接税:是指税收负担能够或较易转嫁给他人的税种。如增值税、消费税。
3.按计税依据分类,可以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从价税是指以征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照一定比例征收的税,如增值税,营业税;从量税是指以征税对象的数量为依据,按规定的固定税额计征的税,如资源税。
4.按税收收入的所有权分类,可以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
税。中央税是指收入划归中央的税种,如消费税;地方税是指收入划归地方的税种,如资源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是指税收收入在中央与地方之间按一定比例分成,如增值税。
5.按税收和价格的关系分类,可以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价内税是指以含价格作为计税依据而课征的税,如消费税;价外税是指以不含谁的价格作为计税依据而课征的税,如增值税。P206
★
七、超额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是把课税对象按其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个等级,每个等级规定相应的税率,分别计算各等级征税对象的税额,各级税额之和为应纳税额,既当征税对象提高一级时,仅就超过的部分按提高后的税率计算税额。超额累进税率能够比较真实地调节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但计算相对复杂。在实际工作中,常使用一种简单的计算方法,叫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是指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与按超额与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的差额。
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我国在税率的应用中,还采用超率累进税率,如现行的土地增值税就采用了四级超额累进税率。P205
(注:标有“★”的都是课上老师说要考的)
考试时间:2010年6月22日星期二
早上10:30——12:30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桂园三栋
409室全体成员
2010年6月10日
第四篇:财政学期末复习要点
2012财政学
一、学科定位:
应用经济学
二、财政学的主要线条
财政学的逻辑起点以及财政学的职能等理论-----财政支出-----财政收入-----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财政客观调控-----涉外部分
三、财政学的几大知识板块及关注重点:
基础理论部分:
市场失灵及其表现:
帕累托最优无法实现,市场机制下收入分配不公和宏观经济失衡的现象。
表现:
1.资源配置领域市场失灵:外部性问题 公共产品问题竞争失效和规模收益递增问题 市场不完全 信息不对称 偏好不合理-优劣值品问题
2.经济稳定领域市场失灵:表现为 失业和通货膨胀
3.收入分配领域市场失灵:效率与公平问题 贫富悬殊加剧
公共产品:于私人产品相对,具有联合消费和共同获益性质的产品或服务。它在使用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外部效应:是指某人或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影响了他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
什么是财政?(定义):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的收支活动,他是一国政府采取某种形式(实物、力役、价值)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为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而实施的分配活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三大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政府选择某种消费品对其提供资金的职责和功能。
2.收入分配职能:财政的固有职能,即聚财和公平分配收入。
3.经济稳定发展的职能 解释自己写。
什么是公共财政?:
国家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他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模式。其内涵包括:
财政起因于市场失灵财政活动的对象是为市场经济中的家庭和企业提供公共服务,财政活动的目的是满足公共需要,财政选择是公共选择的过程。
特点是什么?:1.他是弥补市场失灵的财政。2.他是为市场提供一视同仁服务的财政 3.他是非营利性的财政 4.他是法制化的财政
财政支出部分:
瓦格纳法则: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将会提高,这就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
政府支出的分类及不同经济影响:按性质,新的政府支出分类方式,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
1.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以购买者的身份在市场上采购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用于满足社会
公共需要。政府购买性支出,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即实行等价交换。对市场运行而言,购买性支出,对消费和生产具有直接影响,可广泛用于调节各项经济活动。一定时期内政府购买性支出的规模与结构,对市场物价、有关产业发展有重要调控作用。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国民经济面临工业化的繁重任务,政府财政支出中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
2.政府投资性支出: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
期项目;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
3.转移性支出,是指预算资金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转移
性支出,由于是价值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就不可能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而是为了实现政府特定的经济社会政策目标。与购买性支出相比,转移性支出的重点在于体现社会公平,而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则是间接的。在经济发达国家,市场发育程度高,社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政府一般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财政分配政策重点倾向于体现社会公平,因而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这种分类方法的优点是,以此可分析政府预算政策在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权衡和选择,以及政府对市场运行干预的广度、深度。
税收支出及其形式:
税收支出:以法律条款规定的 对于特定的活动或纳税人的各种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可分为照顾性支出 和刺激性支出
形式 税收豁免税收抵免 纳税扣除 优惠税率延期纳税盈亏相抵 加速折旧 退税 财政收入部分
现行税制体制概况及其改革方向:
税收是中国政府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也是国家用以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对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经过1994年税制改革和几年来的逐步完善,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税收制度,对于保证财政收入,加强宏观调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税制改革三大做法
(一)所得税:
降低税率、拓宽税基、减少档次,个人所得税与公司所得税一体化
(二)一般消费税:
增值税的改革继续呈现扩张的趋势,普遍开征增值税或提高增值税的标准税率
(三)绿色税收备受重视
开征“绿色税收”,重视税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
改革思路2:
1、合理调整直接税和间接税,建立双主体税制结构模式
(1)优化流转税体系:改革增值税 营业税 消费税 关税
(2)优化所得税体系,增强其经济调控功能特别是个人所得税
2、规范税费改革,进一步优化我国税制
费改税改革 税为主 费为辅
3、建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制度如环境税
4.建立健全相关法规 完善税收征管模式
存在哪些税类,税种?:
(一)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所得课税、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
(二)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直接税和间接税
(三)课税标准分类:从量税和从价税
(四)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价内税和价外税
(五)按税收的管理权限和使用权限分类:中央税和地方税
近期税改的主要税种?
税负转嫁与归宿:
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提供售价或压低购进价格等方法,将其缴纳的税款转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
前转:指纳税人通过提高商品售价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
后转:指纳税人在无法实现前转时,通过压低商品购进价格将税负转给供应者。
消转:指纳税人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自我消化税款。
税收资本化:指要素购买者将所购资本品的未来应纳税款,在购入价中预先扣除,由要素出售者实际承担。
影响税负转嫁的主要因素:
(一)税种因素
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
(二)商品的供求弹性
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
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三)课税范围
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嫁
(四)课税商品生产与销售的竞争程度
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
(五)计税标准,从价税还是从量税
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
几大课税理论 特别是最适课税理论
国债
什么是国债?
李嘉图等价定理及意义:
定理 某些条件下政府无论是用债券还是税收筹资,其效果是等价的核心思想:公债不是净财富公债无非是延期的税收 在理性消费者的眼中 税收和债券是等价的。因此发行债券不会提高利率 不会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不会增加通胀的压力
意义:公众是否将债券作为其财富的一部分,关系到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政府如果用公债代替税收,公众将增加即期的消费量。所以公众面对发行公债是否会采取不同的行为对于政府的财政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预算及预算理论
国家预算: 是政府的基本收支计划,是政府集中和分配资金、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财政机制,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它反映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方向和国家政策。体现国家权力机构和全体公民对政府财政活动的制约和监督。
什么是预算管理体制: 所谓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其核心是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以及集权和分权的关系问题。预算管理体制是国家预算编制、执行、决算以及实施预算监督的制度依据和法律依据,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主要包括:确定预算主体和级次;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现行体制的特点: 财权财力的集中与分散的问题。核心是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以及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问题。
1994年来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实施的成就,问题及进一步完善:
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的划分
(2)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
(3)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
(4)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以及有关结算事项的处理
(5)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带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
1995-2002年的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
1999年、2001年调整工资转移支付
2000年起,加大对民族地区转移支付 的力度
2002年起,一般性转移支付 标准收支差额和转移支付系数
二 分税制的运行情况及进一步完善
(一)成效:总体运行良好,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1、政府间财政关系趋向规范
2、促进了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两个比重”
逐步上升,增强了中央宏观调控能力
3、地方各级政府的理财思路发生明显转变,促进了产业结
构的合理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4、强化了对地方财政的预算约束,提高了地方坚持财政平
衡、注重收支管理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5、财政税务机构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
(二)现行分税制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完善
1.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划分范围和各级预算主体的支出职责
2.逐步调整和规范收入划分
3.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进一步完善分税制的重点
现行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制度不合理
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政府间转移支付: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之间,在既定的职责、支出责任和税收划分框架下财政资金的无偿转移。包括上下之间的纵向转移和地区之间的横向转移,一般以纵向转移为主。
宏观调控部分
什么是财政赤字:是指在某一财政,计划的财政收支是平衡的,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主客观不可预测性因素的影响,致使决算出现收支差额。强调事实,预算的执行结果 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
(一)财政赤字的不同融资机制:1.赤字债务化 2.赤字货币化
(二)赤字不同弥补方法的经济效应: 1.债务化融资的经济影响 2.货币化融资的经济影响
我国财政赤字已成为发展经济的手段
1、经济增长效应
2、改革效应
3、拉动效应
(三)我国财政赤字并没有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
1、有利的社会经济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大规模的财政补贴对于平抑物价起到了很大作用
3、及时而迅速的财政政策调整保持了宏观经济的稳定
什么是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包括哪些政策,区别是什么?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汲水政策,补偿政策两者的区别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地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实现财政目标。
相机抉择财政:汲水政策,补偿政策。
汲水政策:指在经济萧条时期进行公共投资,以增加社会有效需求,使经济恢复活力的政策。
补偿政策:指政府有意识地从当时经济状态的反方向上调节经济变动的财政政策,以实现稳定经济波动的目的结合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应用相关财政学原理,谈谈我国当前财政政策的目标,类型及主要财政政策目标:指财政政策的执行或实施所要达到的目的。
目标:
(1)经济的适度增长
(2)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
(3)收入的合理分配
(4)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再就业机会
(5)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财政政策工具:
(一)税收
(二)公共支出
(三)国债
(四)政府投资
(五)预算 以及财政补贴等
1998年 2009年积极财政政策措施
涉外部分
减除国际重复计税的几种方法,抵免法,免税法等
税收饶让
第五篇:比较教育学期末预测试题
1.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意义
(1)可以扩大眼界,增长见识,并且加深对本国教育制度和教育工作的认识(2)可以汲取外国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作为本国教育改革的借鉴(3)可以促进国际了解,促进国际文化交流(4)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2.外国比较教育研究的三个这要发展阶段及特征
第一阶段:(19世纪)是学科的倡导阶段。方法上的特征是访问与借鉴。法国的朱利安第一个提出比较教育学的概念,法国的库森,美国的贺拉斯.曼等人在介绍和借鉴外国教育制度方面做了有益的工作。
第二阶段:(本世纪上半叶)是科学的形成阶段。方法上的特征是因素分析。美国的康德尔,英国的汉斯,德国的施耐德是著名代表人物。
第三阶段:(本世纪50年代以来)是学科的蓬勃发展阶段。方法上的特征是综合研究。这个阶段,研究规模迅速扩大,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成果大量增加。
3.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回应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问题的关切
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础。
提高基础教育水平。要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主要表现为:普及学前教育,一年普及率和三年普及率分别由2009年的74%、50.9%达到2020年的95%、75%;提高基础教育水平不仅体现为受教育年限的延长和普及程度的提高,更体现在教育质量的提高上,要把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战略主题,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强调通过更新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评价制度、改革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要把促进公平作为战略重点,基础教育是重点保障对象。一是重点体现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提出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率先在县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十年内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二是加快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加大对革命老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努力缩小区域差距;三是加强困难群体子女教育保障,健全国家资助政策,逐步向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延伸,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推动逐步实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制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后参加升学考试办法;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推动形成政府为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质量。
努力解决义务教育择校和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着力解决择校问题要标本兼治,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缩小校际差距的主要措施是要率先实现县区内的教育均衡发展,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区(县)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的办法。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在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通过发展民办教育等措施提供选择机会。对于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一是要求各级政府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统筹规划,整体推进。要求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通过调整教材内容,改革考试评价制度,规范办学行为等推进减负。二是要求学校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丰富课外校外活动。三是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主动配合学校的减负工作。
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一是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的教育权利。同时进一步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二是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和关爱服务体体系,健全动态建设机制。设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教育工程,改扩建劳务输出大省和读书困难地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改善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寄宿条件,加快农村寄宿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要求的内容。
第五,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要采取多种形式保障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二是加强师德建设,健全管理制度,制定教师资格标准,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系列,设立正高级教师职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积极推进示范生免费教育,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费用列入政府预算,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三是以农村教师为建设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薄弱学科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创新和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代偿机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农村学校任教。
4.简述日本90年代基础教育的改革
(1)改变教育内容和方法:日本根据新的教学大纲,从1992年起,在小学取消了社会和理科,开设了生活科。
(2)加强道德教育。作为一个东方文化圈的国家,日本历来高度重视对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日本认为,培养心灵丰富的人,特变是在急剧变化的未来社会,培养具有自我生活方式的人,形成基本的生活习惯和社会所期望的人际关系,形成必要的道德是非常必要的。
(3)加强学生指导和毕业出路指导,学生知道是指根据儿童的个性特点,去发掘和培养每个儿童的内在精神世界。特别是加强对厌学儿童和中途退学等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在毕业出路指导方面,提出要改变偏重分数的评价和决定学生未来出路的做法,充分顾及到每个学生的能力,适应性和愿望,使指导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
(4)改善办学条件,制定改善计划,增加教师编制,缩小班级规模实行小班制,各班人数规定为40人,以新增和改建中小学校舍为中心,增肌教育经费投入,并对室外教育环境加强设施设备的配备。
(5)提高教师素质,80年代以来,日本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突出地位,为此重视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大抓教师素质的提高。
(6)改进学校管理,强调实施校务分掌制度,建立教职员的服务规范。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当地社区的联系与协调。强调要用一批青年教师担任校长和教导主任,制定认识计划以实现中小学干部队伍的年轻化。
5.俄国联邦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问题:①改革进程受阻②教育立法收效甚微③经费匮乏成为教育危机的突出特征④普通学校教育质量普遍下降。
对策:①管理体制的改革。俄联邦独立后后,改变过去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实行中央,地区,地方,三级分权管理。
②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俄国实行办学体制改革,赋予国内,境内,境外,所有公民,公司,社会组织和机构办学权,只要其复合办学条件。
③国立,市立教育机构非国有化和非垄断化构想。
④大力开展教育科研。俄国的教育科研机构保持了前苏联的传统,人在努力克服困难在探索新的社会条件和国际环境下,教育如何求生存如何求发展 用高水平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指导教育实践,并深入实践,从中获得灵感。
6美国现行教育的主要特点
① 地方教育自主。美国拥有移民自办教育的传统,一直受到尊重。各州拥有州内教育全权的的体制确立后,州又把相当多的权力分给学区民选的学区教育委员会具有相当大的独
立性和自主权。②社会团体参与。在联邦,州和地方教育行政体制之外,还有众多地方或非官方的社会团体在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作用。③多元文化兼容。美国是世界上移民最多的国家,如何使来自社会各国的社会背景,宗教信仰,生活习惯,语言文化各不相同的移民迅速有效的规划美国,成为美国的公民,即使美国的宗旨也是教育历来的宗旨。④办学形式灵活。美国教育是在商品经济的竞争激烈与社会变革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具有强烈的自由竞争和追求社会适应性的固有特点。⑤大众教育与天才教育结合,它是美国利益的根本所在,也是美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它的重要特点。
7.如何认识培训合格的教师保证义务教育成功的关键
①建立和发展师范教育体系,培养合格教师
举例:发达国家要求教师一般都是大专水平教育,有的甚至要硕士学历;1975年法国开办巴黎师范学校,并规定每个省都要开办一所师范学校,提高教师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我国教育部与省共建了五所师范大学,并实行免学费,免住宿费,补贴生活费的政策,足以表明我国重视发展教育体系来保证教育成功。
② 重视教师在职进修,提高教师水平。
举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很短时间内实施初等义务教育,接着又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十一年义务教育,学校和在校师生猛增,未接受师范教育的毕业生大量加入教师行列,为提高这批人的质量,政府规定:普通教育部门的教师都要成为有资格的教师,凡是学历不够或未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的中小学教师,必须到教师进修学校脱产学习或接受函授教育。③ 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举例:日本重视基础教育,为了保证优秀的人才从事义务教育工作,以便提高学校教育水平,专门制定了一项提高义务教育各学校教师工资的特变措施法-------《为提高学校教育水平,确保义务教育诸学校教职员人才的特别措施法》 ; 德国教师的工资比其他职业工种优厚,小学教师平均工资为2700-3100马克,中学教师平均工资为3500马克,工人平均工资为2500马克,教师的平均工资是工人平均工资的一倍半。
8.简述世界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①教育的终身化②教育民主化③教育的个性化④教育信息化⑤教育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