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考核样卷1(语文)

时间:2019-05-15 11:01: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考核样卷1(语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考核样卷1(语文)》。

第一篇:2013年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考核样卷1(语文)

2013年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考核样卷

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考核样卷(小学语文 课文解读)

阅读下面的课文,然后完成题目:【课文】

教材内附

【题目1】(40分)正确深入解读课文,是上好语文课的前提,也是因为即使必须修炼的内功。请从教师的角度解读这篇课文。

提示:可从文体、题目、内容、结构、语言、情感、形象等方面解读;可从作者为什么写、写了什么、怎么写、写得怎么样等方面解读;可从编者为什么选编、对学生的写作有何帮助的角度分析;可从课文的特点、亮点、重点、难点等方面分析。避免概念化、表面地分析。分析:本文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作者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先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洞口和来到外洞;再写怎样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行文中还有一条线索,即作者多次写到水。在途中是“一路迎着溪流”,来到洞口时,发现“那溪流就是从洞里流出来的”;“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在内洞,作者看到了“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听到“声音轻轻的”。以上两条线索十分清晰。文章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游览的时间和地点。又以简洁的语言写了途中所见的景物,再以具体、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双龙洞的特点。在记叙中,作者的语言朴素,真实可感。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二是让学生通过感悟按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学习有条理叙述的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和朴实。本文教学的重难点是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题目2】(40分)请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你设定的学生年级与学生学习程度,考虑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应该学些什么?并什么理由。

分析:小学四年级学生正处在由低年级向中高年级过渡的时期,掌握了相对较多的知识,以及一定朗读技巧,形成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比较强烈的表现欲望。四年级的学生能够在读的过程中想像课文中描述的情景,但他们对文字深入的理解,对课文思想深层次的挖掘,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激发。因此本课学习要求学生初读时读准字音,读通语句,完成识字任务,同时能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再读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齐读、默读、美读让学生的读一次有一次的提高,让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有着心灵上的碰撞,使学生能感悟出语言文字背后的情韵,把自己对文本的融合体会表达出来。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录像播放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导游解说,把课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内化语言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读书悟文能力。在复述课文之后,教师相机引导拓展延伸结合课外资料让学生自由选择一处景点按一定顺序写出景物特点,感悟作者写作方法,从而达到学以致用,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题目3】(20分)根据你设定的学生年级,制定学习本课文的学习目标2-3个(生字词的目标与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目标可略)。

分析:四年级下册的阅读教学,既要完成中年级阅读学习目标,又要为高年级的阅读做准备,在语文教学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阅读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观,感受大自然的壮丽。

3、感受双龙洞的魅力,培养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迁移练习,结合课外资料让学生自由选择一处景点按一定顺序写出景物特点。

本课教学过程我主要分为五个环节:复习检查、精读感悟、展开想象、当小导游、拓展延伸。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课一开始,先用课件对课文中出现的词语进行复习,再通过“《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及“去双龙洞的路上,作者看到的景色是什么样的?”这两个问题来回顾课文内容,引领学生再次走进文本,进入本课第二个环节。

(设计意图:复习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巩固旧知,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做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二)、课件引领,引导学生感悟文本:

教学洞口的特点时,我适时出示课件:作者先游览了洞口,你觉得洞口有什么特点?立刻有学生说:“突兀森郁。”老师随即出示课件“突兀森郁”这个词语对学生进行词语训练,学生再通过观看洞口的录像,感悟了词义,这种教学方法比老师以词解词要高明得多。

教学外洞的特点时,师:“外洞究竟有多大呢?”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然后让学生观看外洞的录像,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进行语感训练,外洞究竟有多大了然于心。

教学孔隙的特点时,师:“我们是怎么由外洞进入内洞的?”学生回答后,出示课件:小船很小,用绳子拉船进出孔隙。(结合图片)学生通过感情朗读进洞时的感觉,读中悟文,感知孔隙之窄、矮、险。教学内洞的特点时,师:“外洞这么大,内洞是什么样的?”然后让学生观看内洞的录像,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进行语感训练,感知内洞的黑、奇、大。

(设计意图:“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自悟,边读边想象,以读促悟。借助图片、录像等电教手段创设情境,努力营造自主阅读、积极对话的氛围,让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有着心灵上的碰撞,使学生能感悟出语言文字背后的情韵,把自己对文本的融合体会表达出来,把课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使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三)、创设情境,启迪学生展开想像:

当教师问学生对内洞的什么景物最感兴趣?学生说出石钟乳、石笋时,老师随即出示课件──石钟乳、石笋,孩子们好奇心强,兴趣浓厚,聚精会神地观看之后,老师问:“这些石钟乳、石笋好看吗?”学生说:“好看。”老师问:“那书上怎么写的呢?”生齐读:“那些石钟乳、石笋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老师随即接到:“那么要是比作什么,就更值得观赏了。”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这些石钟乳、石笋像什么?”老师发图片,结合课件启发学生想像。学生踊跃发言:“有的像微笑的弥勒佛„„”“有的像金碧辉煌的宫殿„„”“有的像仙女下凡„„”全班同学纷纷举手发言。(设计意图:想象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对学生想象思维的训练与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在抓重点段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进行想像思维的训练。这样就充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插上了想像的翅膀。)

(四)、录像激情,启发学生口语交际:

学生兴致勃勃地学完课文之后,老师说:“双龙洞如此迷人,下面谁愿意当导游,带领大家到此一游?”一女生走到台前,老师引导:“这位导游小姐,现在下面都是游客,你怎么称呼他们?”该生随口接到:“各位先生、各位女士,你们好!欢迎你们来浙江金华的双龙洞来参观„„”播放录像,导游解说,游客提问。

(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在内化语言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读书悟文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五)、拓展延伸,感悟作者写作方法:

在同学们跟随导游饱览了双龙洞迷人的景色后,导游相机说道:“其实下面的游客呀,可能比我了解得还多,对双龙风景区你们知道的也可以给大家讲讲呀?”同学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因为课前老师发给他们的资料,已积累在胸,此时生生互动,人人情绪激昂,老师随即总结:其实像金华风景区这样的景点还有很多,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川秀丽,以后有机会去游览,希望你们做生活的有心人,用眼看,用心记,学习叶圣陶爷爷的写作方法,也写下脍炙人口的名篇。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延伸,可以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思维,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学要求: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

3、学习本课生字。掌握“浙江、杜鹃、明艳、蜿蜒、聚集、孔隙、臀部、稍微、漆黑、观赏、盘曲而上、变化多端”等词语。

4、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

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把由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写具体的。

2、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具准备: 介绍双龙洞的VCD,课文录音带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到过哪些城市去旅游呢?它有什么独特的风光呢?今天,我们准备跟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到浙江省的金华去旅游,你想去吗?

2、播放配乐的课文录音。

3、出示课题,释题引入。[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

(1)课题中的“记”是什么意思?(“记”即记录之意,记的是游览的经过情形。本文是一篇游记。)

(2)叶圣陶爷爷游完双龙洞后是怎样写这篇游记的呢,让我们随着课文再观赏这神奇的双龙洞,好吗?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

二、探寻游踪,理清条理。

1、文中写到洞中双龙的句子有哪些?(这是“双龙洞”名称的由来)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游览顺序)

3、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景点?根据作者游览的顺序,画一张游览示意图。(四人小组合作)[板书]

4、汇报交流,理清作者游览的路线。

金华→罗甸→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三、品读交流,理解深化。

(一)品赏路上的见闻。

1、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来读一读。

2、交流: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板书:山色水声]

3、引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景象。

4、理解句子“一路迎着„„变换调子。”(老师朗读,学生想象,播放VCD)

(二)游览外洞和内洞。

1、自由读第4自然段,外洞有什么特点?(洞口宽,洞内大)[板书:宽、大]

2、导读“洞口很宽,像„„。走进去很大,仿佛„„”体会打比方的独到之处。

3、我们随叶圣陶爷爷来到外洞,必须干什么?四人小组研读第5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把从外洞到内洞的过程写具体的。

4、交流:读了第5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A:孔隙的特点——窄、矮[板书:窄、矮]

B:作者的感受——好奇、险[板书:险]

5、朗读“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就登陆了。”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形。

6、我们来到内洞,发现了什么?先自己理解第6自然段,再同桌交流。

A:内洞的特点——黑(一团漆黑)、奇(洞顶双龙,洞内石钟乳、石笋)、大(比外洞大得多)

[板书:黑、奇、大]

B:作者的感受——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很大

四、情境再现,总结延伸。

1、观看游外洞内洞的VCD。

2、说话训练:假如让你当游双龙洞的一个小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旅客介绍双龙洞呢?(根据游览示意图,注意导游的用语。)

(先四人小组练说,再个别上台表演。)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你最喜欢的段落。

4、总结:叶老游完此洞后依然兴致勃勃,又沿着溪水往上走,去观赏上一个洞——冰壶洞,冰壶洞另有一番美丽的风光,他写了另一篇游记,编在中学课本里,大家可以找来一读,也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字音。

浙(zhè)呈(chéng)稍(shāo)是翘舌音;

臀(tún)蜿(wān)蜒(yán)源(yuán)是前鼻音。

多音字:“盘曲(qū)而上”、“系(jì)着绳子”、“像桥洞(shì)的”

2、注意字形。

蜒、臀

3、理解新词。

盘曲而上——盘绕着,弯弯曲曲地上去。

明艳——指色彩明亮鲜艳。

突兀森郁——山高耸着,山上树木繁密。

蜿蜒——原指蛇看爬行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洞顶的双龙弯弯曲曲的姿态。

变化多端——端,项目。变化多种多样。

颜色各异——异,不同。颜色各不相同。

二、复习巩固。

1、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2、作者游览的路线是怎样的?每一处景点有什么特点?

三、整体回归。

1、简单交代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内容。

2、根据图示,对照课文,按照游览的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归纳段意。

一(1)交代游览的时间和目的地。

二(2—3)讲路上的见闻。

三(4)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

四(5)介绍从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情形。

五(6—7)介绍游览内洞的情景。

六(8)讲乘船出洞。

3、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四、学习写法。

1、叙述有条理,贯穿全文有两条线索:一是游览的顺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二是泉水流经的路线:深黑的石洞→内洞→孔隙→外洞→洞口→流下山,作者正是迎着溪流上山入洞的。

2、作者移步换景,情随景变,既描述出双龙洞的神奇景色,又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课外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完成《学习辅导》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

第二篇:2012温州市中小学语文教师学科素养提升测试样卷

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测试样卷

小学语文(三、四年级)

应考教师须

1.本卷共三大题,6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在密封区内填写校名、姓名、学科、准考证号。

3.答题要做到书写端正,字迹清楚,行款整齐,卷面整洁。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知:总分

阅读下面的课文,然后完成题目:

1.认真阅读与课文《燕子专列》有关的单元说明、泡泡语、会读会写的生字、练习等辅助材料,谈谈上述辅助材料对课文解读有何帮助?(12分)

(1)【单元说明】:让天空碧蓝,让河水清澈,让草木茂盛,让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阅读这组课文,让我们看看人们对待动物、植物的态度和做法有什么不同,结果怎样。在学习本组课文的过程中,请你留心周围的环境,再想想,为了保护周围的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

分析:(2分)

有助于了解编者单元编排的意图。

(2)【泡泡语】:“能够作出这个决定真了不起!”(针对“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

分析:(2分)

提示文本的重点、难点,有助于学生对文本重点、难点的理解。

(3)【会认会写的生字】:

会认的生字:欧、洲、瑞、启、殊、骤、跋、涉、濒、覆、厢

会写的生字:欧、洲、瑞、士、舒、启、殊、骤、涉、濒、疲、政、踏、救、载 分析:(2分)

这是教材提供的会认会写的生字,具体到课时、学生的实际,还需精选。

(4)【练习】:

(1)这个故事很感人,我一定要读出感情来。

(2)我们来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从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3)我想对贝蒂说几句话,再写下来。

分析:(6分)

这是精读课文的重要内容之一,往往提示学习的方式方法、内容的重点难点。不同的练习有不同的侧重点。如练习1根据课文的特点,提出了学习本文的主要方法和要求:有感情地朗读 ;练习2关注重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也提示了学习方法和内容;练习3同样明确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 把握人物特点,用读说写结合的方式。

2.分析课文标题“燕子专列”的特点?(8分)可分析题目的特点和作用。

3.请你分析课文开头与结尾各有什么特点?(10分)可从课文的构思、或课文的结构、或学生的学习运用等方面分析。

文章开头特点:

文章结尾特点:

4.请你从“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等方面对课文进行分析,也可以根据文本解读的其他方法分析课文。(30分)

(1)从教师角度分析;(5分)

(2)有清晰的思路、有重点难点特点的分析;(20分)

(3)表述准确、书写规范;(5分)

5.请你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以三年级下册学生的学习角度,列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并简要说明理由。(30分)

(1)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分析;(5分)

(2)列出适合学生学习内容的要点,有简要理由;(20分)

(3)表述准确、书写规范;(5分)

6.请你根据内容解读和学情分析,预设本课文的课时学习目标(一课时)。(10分)

(1)一课时教学目标,写明第几课时,共几课时;(2分)

(2)目标具体、准确;(6分)

(3)目标表述规范。(2分)

2012年温州学科素养小学语文卷及参考答案(部分题目有出入)

《黄山奇石》文本解读

1.认真阅读与课文《黄山奇石》有关的单元说明、泡泡语、会读会写的生字、练习等辅助材料,谈谈上述辅助材料对课文解读有何帮助?(12分)(1)【单元说明】: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幅多彩的图画。分析:看到这段单元说明,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本组教材以“秋天”为专题进行编排。所选内容为《识字1》《秋天的图画》《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古诗两首》。其中《识字1》是三组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既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又描绘了秋天的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三组词语排列有序,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秋天的图画》勾画出了一幅秋天山野的美丽图画,道出了劳动创造美的真谛。《黄山奇石》描述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些奇石因其外形而得名,而且一块奇石就是一个美丽的童话。《植物妈妈有办法》以拟人的手法介绍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让孩子们在领略植物王国的奇事的同时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奇妙。《古诗两首》选取的是苏轼的《赠刘景文》和杜牧的《山行》,是两手描写深秋时节美景的古诗。本组教材内容十分丰富,以秋天为线索,又不局限于秋天的景色。学生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秋天的美好,体会美好的生活是勤劳的人们创造的,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2)【会认会写的生字】:会认的生字:区、尤、其、仙、盘、峰、胳、膊、巨、当、脖、著、形、状会写的生字:尤、其、区、巨、它、安、块、站分析:这是教材提供的会认会写的生字,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选择重点生字进行教学,不必面面俱到。难读:“胳膊”的“膊”读轻声;峰、当、形、状为后鼻音,提醒学生要读准。难写:“区—巨、它—安”字形相近。在指导写字时,要注意指导学生写好形近字相同的部分,提示“区、巨”的笔顺。提醒学生“尤”和“龙”的区别。难懂:尤其、奇形怪状(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义)

(3)【练习】:读读背背: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想想说说:想一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奇石的养子,再挑一块说一说。分析:课后练习是精读课文的重要内容之一,往往提示学习的方式方法、内容的重点难点,不同的练习有不同的侧重点。如“读读背背”根据课文的特点,提出了学习本文的主要方法和要求:朗读并背诵。“想想说说”关注了文本的表达和拓展,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要关注课后练习,把它作为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

(4)【泡泡语】:黄山石真奇特,咱们去找找黄山奇石的图片。分析:泡泡语往往提示学习的方法或者文本的重难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比如本课的泡泡语“黄山石真奇特,咱们去找找黄山奇石的图片。”可鼓励学生搜集有关黄山奇石的资料,给黄山奇石起名字,把黄山奇石介绍给更多的人,同时更能激发学生热爱黄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5)【插图】:本文插图很多,对文本解读有何帮助?分析:低段的学生在理解事物时多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而课文的插图就是帮助他们理解课文最好的载体。《黄山奇石》种的三幅插图分别描绘的是“仙桃石”“猴子观海”和“仙人指路”,文字描写配上图画,可说是图文并茂,为理解课文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三幅插图,再朗读相应的三段文字,在朗读中体会黄山石的奇,增强感性认识。

2.分析课文标题“黄山奇石”的特点? 分析:这篇课文主要就是围绕着“奇”

展开的,并按“点明黄山奇石有趣——介绍奇石——引发想象”这一线索安排材料。而课题《黄山奇石》就点明了本文主要的表达内容,指出了是哪里的石头,是怎样的石头。而一个“奇”字也吸引了读者,“奇石”到底是怎样的石头呢?使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和阅读期待,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情绪基础。

3.请你从“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等方面对课文进行分析,也可以根据文本解读的其他方法分析课文。(30分)分析:《黄山奇石》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教材的一篇看图学文,生动地介绍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趣的奇石、怪石,课文语言生动、描写形象,富有情趣。课文先总写景色秀丽神奇,再用浓墨重彩具体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四块神奇怪石,其他几块简写。作者采用“总分”和“点面”结合的方法,把黄山奇石写得栩栩如生,神奇有趣。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先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然后概括地描写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还特别指出了黄山的奇石有趣极了。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落,其构段方式有所不同,各具体形象的介绍了一处奇石的景点,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的介绍了其它怪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为了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课文中配有四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分别与课文得一、二、三、四自然段相对应,便于学生了解这些奇石的形状,在头脑中浮现出这些奇石的样子。本文图文并茂,文章抓住一个“奇”字,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原本无生命,但在作者笔下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令人无限神往,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在学习过程中,识字、写字是二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则是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体会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

4.请你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以二年级上册学生的学习角度,列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并简要说明理由。分析:本文在介绍奇石的描写上语言生动形象,读来妙趣横生,可引导学生朗读并背诵,积累并运用。在介绍奇石的过程中,作者采用“总分”和“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这种写法在我们小学阶段是很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但是何谓“总分”,何谓“点面”,在二年级的学生脑中恐怕还没有形成概念,在教学中可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感知渗透,并试着让学生运用表达。二年级的学生,进入三年级后作文表达也将从段落转为篇章,所以在写作方法的学习上很是重要。课文结尾简单描述了“天狗望月”等奇石,并指出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岩石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留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也是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想象的好材料,可以让学生想像“天狗望月”“狮子抢

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的样子,动笔画一画;还可以结合学生找到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根据奇石的样子起名字,培养想象表达能力,充分调动和挖掘学生智力因素。

5.本篇章课标中基础知识生成训练有哪些?感悟理解有哪些?1.基础知识生成训练(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想一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奇石的样子,再挑一块说一说。2.感悟理解(1)看图读文。通过教师范读、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黄山石的奇,表达出对黄山石的赞叹之情。(2)表演读,像导游给游客介绍一样朗读,或者是背诵,把自己喜欢的部分介绍给大家。

6.请你根据内容解读和学情分析,预设本课文的课时学习目标(一课时)。分析:本文教学分两课时进行,下面阐述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认识

“区”“尤”等14个生字,读准“胳膊”“形状”等字音,理解“尤其”“陡峭”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比较流利地读好将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

3、通过学文、看图,初步体会黄山奇石的“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美。

4、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考核样卷

(小学语文 课文解读)

说明:

1.本卷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2.一律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3.书写端正、清晰;

4.本卷满分100分。

阅读下面的课文,然后完成题目:

【课文】教材内附

【题目1】(40分)

正确深入解读课文,是上好语文课的前提,也是因为即使必须修炼的内功。请从教师的角度解读这篇课文。

提示:可从文体、题目、内容、结构、语言、情感、形象等方面解读;可从作者为什么写、写了什么、怎么写、写得怎么样等方面解读;可从编者为什么选编、对学生的写作有何帮助的角度分析;可从课文的特点、亮点、重点、难点等方面分析。

避免概念化、表面地分析。

【题目2】(40分)

请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你设定的学生年级与学生学习程度,考虑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应该学些什么?并什么理由。

【题目3】(20分)

根据你设定的学生年级,制定学习本课文的学习目标2-3个(生字词的目标与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目标可略)。

第三篇:转载: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转载: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转载: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局直属各学校、单位: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浙教师

第四篇:2012年温州市教师学科素养考核中职德育答案

2012年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考核试卷

中职德育学科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

一、教学目标设定(本题有3小题,共50分)

1.主题三的教学总体目标: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10分)

2.①重点:犯罪的基本特征。理由:是本单元核心内容,学好这这一内容有助于学生认清罪与非罪的界限,明辨是非,为其他教学要求的顺利达成奠定基础。(10分)

②难点:青少年如何预防犯罪。理由:是本单元教学的落脚点,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需要知行统一才能落实。(10分)

(本题答案仅供参考或示例。若依据文本,同时结合学情,确定其他内容为重点、难点,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3.知识与技能目标:熟记犯罪的概念和特征,明确刑罚的含义和种类,了解常见青少年犯罪类型及青少年犯罪的新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典型案例的学习和剖析,通过阅读、应用、体验等方式,理解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探究分析案例并能够变式应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真正理解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危害性,深刻认识犯罪是一条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积极预防犯罪,远离犯罪。

(20分)(本题答案仅供参考或示例。教学目标的描述若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可操作性强,符合新课程理念,言之有理即可。)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题有1小题,共20分)

4.“情景在线”部分主要通过贴近生活的素材,激发学生兴趣,启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如《青春拒绝犯罪》“情景在线”以法律宣传图片和拟一份倡议书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其主动学习。(10分)

“认知明理”部分对知识进行比较系统的阐述。如《青春拒绝犯罪》“认知明理”阐明了犯罪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刑罚的特征和种类、常见青少年犯罪类型及青少年犯罪的新特点等,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10分)

三、教学资源的选择与运用(本题有2小题,共30分)

5.甲教师从文本出发,试图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有其可取之处。但新课程理念要求德育课教学应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体现时代感。甲教师采用1985年的电影素材,与现在90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教学资源因陈旧难以使学生产生共鸣。(10分)(不拘泥于参考答案,能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辨证地分析,言之有理,均可给分。)

6.乙教师围绕上述案例实施本单元教学突出了生活德育的主线。乙教师所选用的案例具有以下优点:①生活性和典型性。关注社会现实,取材于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可信度与实效。②针对性。切合文本的主干知识,有利于突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③蕴含着问题性,包含可供分析的素材,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20分)(本题答案仅供参考或示例。凡分析能体现新课程理念,言之有理,均可给分。)

第五篇:教师学科素养考核

接教育局通知,今年暑期师德学习期间将进行学科素养考核,详见教育局网站乐教政[2012]16号文件。请每位教师高度重视,认真阅读文件,并按文件要求做好考核准备。文件简要内容如下:

1、考核对象:中小学在职全体教师。女教师年满50周岁、男教师年满55周岁可自愿参加。

2、考核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思品、历史与社会、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心理健康,跨科教师可自选参加一个学科的考核。

3、考核内容:考核内容以2011年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培训主题及内容为主,围绕教学内容的文本解读和拓展,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利用教学资源,专业阅读和学科技能以及人文科学知识等,突出学科特点,注重学以致用。具体安排见《2011学年“乐清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各学段校本培训主题安排表》。

4、考核形式:考核分为测试与考查两项。测试统一采取书面测试的方式进行。

考查采取材料查阅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查内容分三项:一是专业阅读,二是学科技能,三是参加校本培训情况。专业阅读结合校本培训的读书活动,以教师读书体会或心得为主;学科技能考查项目由学校根据市教师进修学校提供的《2012年乐清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各学科技能考查项目表》中三项选择一项组织考查。

5、考核时间:全市统一书面测试时间为2012年8月暑期师德培训期间,时间一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下载2013年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考核样卷1(语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考核样卷1(语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2013年教师学科素养考核实施方案(共5则范文)

    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2013年教师学科素养考核 实 施 方 案 为进一步深化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提升校本培训质量,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根据《关于做好2013年全市中小学教师学科......

    2012年平阳县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比赛

    2012年平阳县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比赛 文本解读试题 老师们,请结合所提供的本学科教材文本,解答以下问题: 一、教学目标设定与重难点分析。(本题有2小题,共20分) 1.根据本节教材内容......

    教师素养大赛音乐学科考核知识

    教师素养大赛音乐学科考核知识 (一) 一、选择题: 1、下面哪条符合小学3 ~6 年级音乐表现的要素( ) A、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 B、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

    2012年温州市教师学科素养考核高中(含中职)心理健康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

    高中(含中职)心理健康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 一、教学目标设定和教学内容分析(本题有4小题,共50分) 1.(10分) 1.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距离过大;2.自主性缺乏或不足;3.自我菲薄与自我陶醉;4.沉迷......

    小学语文教师学科素养提升总结

    本学期响应上级号召,我校大力掀起教师学科素养提升活动,我也根据自己的情况,我进行了学科素养提升。通过一学期的努力,我觉得自己学科素养有所提升,让自己更好的服务于教育事业,奠......

    小学语文教师学科素养提升总结

    小学语文教师学科素养提升总结 本学期响应上级号召,我校大力掀起教师学科素养提升活动,我也根据自己的情况,我进行了学科素养提升。通过一学期的努力,我觉得自己学科素养有所提......

    小学语文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计划

    小学语文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计划 现代教育的形式,对我们教师自身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实现以“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不断发展自己”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目标,提高我们教师的教育素养和......

    温州市申报中高级教师职务专业知识水平考核1

    2006年温州市申报中高级教师职务专业知识水平考核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6-07-24 16:09:35 / 个人分类:教研信息查看( 106 ) / 评论( 2 ) / 评分( 0 / 5 ) 2006年温州市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