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书《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研究》(精选5篇)

时间:2019-05-15 11:13: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书《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书《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研究》》。

第一篇: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书《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研究》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书

学科分类____中学英语_______

课题名称__《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研究》_

立项编号____L 0 8 0 5 1 1 0 0 4______

课 题 主 持 人_____ 符雪芬_______

主持人所在单位___临 颍 县 第 一 中 学______

填表日期_____ 2 0 0 8年10月_____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说明

1、本表适用于已被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批准立项的研究课题。

2、此表格需在收到立项通知三个月内,通过电子邮件和信函方式发送给省基础教研室课题管理办公室及各市教研室课题管理负责人。

3、主要参与者不包括课题主持人。

一、基本情况

二、研究方案

第二篇:《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研究》(最终版)

《新课改下初高中学科衔接的教学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四川省罗江中学校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现状分析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后,包括优生在内的大面积学生出现学习成绩急剧滑坡、学生心理落差大的现象,产生“衔接错位”的问题,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对此非常焦虑和不安,希望寻求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给他们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以期实现顺利过渡,更好地完成高中学业,更好地体现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几乎人人都知道,高一是基础,高二是关键,高三是飞跃。如果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后,学生能较快适应高中生活,就能顺利完成学业,也更容易在高考中化茧成蝶,圆升学再造之梦,实现人生的第一个目标;如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难以适应,学生在焦躁不安中,那么高一的基础没打好、高二的关键没把握住,高三就很难实现飞跃,有些本来就比较优秀的学子可能就蛹死茧中,给学生、家长和教师留下诸多遗憾。

初高中衔接的问题,是一个全国的普遍性问题。罗江中学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学,初高中一体化学校。虽然学校在初高中衔接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但仍出现了初高中衔接的问题,而各乡镇来的学生表现更为突出。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初中生升入高高后,除了在学习内容、学习节奏、学习方法等方面不适应外,还有在心理、对教师、对环境等诸多方面的不适应,由此引发了初高中教学上的一个“断层”。因此研究初高中各学科教学的衔接,寻找一条跨越教学断层的途径,实现无缝衔接,使初中学生能尽快地适应高中学习,让更多学生顺利“过桥“对于我们这个生源锐减、教学要求高,教学压力大的中学非常重要;同时这也是其他城市中学、农村中学普遍存在和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这个课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对我校和其他学校提供解决问题的理论指导和操作模式。

通过查阅图书馆相关著作、资料及搜索互联网发现,同类课题在国内个别地方已有所涉及,但数量有限,更多涉及是小学和初中的衔接,如广东等省区、北京市教科院的梁威研究员进行的小中数学衔接研究。通过这些研究,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了阶段教育衔接中的一些问题。由此可见,只要能运用一些新的方法,教师可以有效地缓解新教育阶段给学生带来的各种不适应状况。但国内的研究更多研究中小学教育教学衔接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一学科,这就针对不同学科难以形成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衔接策略和体系。

中小学教育衔接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尽管各国的国情及教育制度不尽相同,但大家都在谋求一个重要的目标,实现不同阶段教育的良性循环,杜绝“断层”现象的出现,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意大利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深刻的教育改革,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教育的任务,内容也涉猎到不同阶段的要求和衔接问题。

二、选题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材的不断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结合我校实践情况,我们开展了此课题的研究工作。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主要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衔接, 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衔接,学习兴趣及情感衔接等方面研究。本课题的研究符合国家素质教育改革的方向,也符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同时与我校目前的教改措施相一致,因此,此课题得到各方面领导和广大教师的支持。我们的设想是:从研究初

三、高一学生的教学现状和心理特点入手,强化初中毕业年级和高中起始年级的教学,针对该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探索、优化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探讨落差出现的根源,加强心理疏导。

关于不同教学阶段衔接的论文并不少见,但从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情况来看,大部分采用的是思辨性或描述性的方法,也就是说教研重点是对教学工作发表议论和看法,或就单一学科进行阐述,并在论述过程中举一些例证。这类文章往往缺乏系统的理论性指导,实际操作性也不强,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也缺乏实践证明的有效性。而且对学生心理状况的研究、学生成绩下降的成因缺乏实验数据支撑和相应解决对策。因此,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促进教学领域中有关衔接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和补充,形成较为系统的初高中衔接理论和行之有效的衔接策略,供各类普通中学的师生学习、参考、借鉴。

本课题的研究,将促进教材的更新和完善;促进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更新和选择;促进初高中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合格的初高中教师队伍的培养和打造;促进教师对过渡阶段学生心态的把握。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养成。以期帮助初升高衔接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促进教育的顺利过渡,让学生在初高中过渡中顺利跨越“断层”,保证高中教育及时有效的发挥,更好地为各类高等学校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重难点

(一)研究教育教学中的衔接

衔接之一——教师熟悉教材,衔接教学内容。教师熟悉初高中教材内容,把握教材体系的内在联系并在自己的教学中注意比较性联系和有机渗透,为学生的学习作好铺垫。加强初高中教师业务交流,开展教研活动,增强对衔接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感性认识。

衔接之二——用新课程理念,衔接教学方法。高一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出现把以往旧的教学经验用在新的同学身上,结果是学生学得很苦,教师教得很累,教、学严重分离。基于此,在初三的教学活动中,让高一教师多听初三教师的课,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初三教师多听高中教师特别是高一教师的授课,两者的结合,可以产生结合点,给自己的教学把把脉。比如初三教师在教学内容上适当拓展,让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相对顺利,也能较快的适应。通过相互听课及教学研讨,把握初高中教学方法的特点,并适当渗透运用到各自的教学中去。初高中教学共同的宗旨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和多方面的能力。

衔接之三——了解学生心理,衔接师生交往。初高中教师在师生交流问题上存在方式的不同,造成学生心理变化的差异,让衔接老师提前熟悉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思想状况。通过集体教育与个别谈心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地保证学生身心发展的平稳过

渡,尽快适应高中生活。

(二)研究学习方法上的衔接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学习方法上的顺利衔接。衔接之一——加强动机教育,衔接学习心理。开展初升高时期学生的学习动机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远大的理想。

衔接之二——培养自觉行为,衔接学习能力。优秀是一种习惯,完成由初中良好习惯的初步养成变成高中一种自觉的行为目标的训练。同时围绕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善于吸取他人的学习方法,并结合自身特点,形成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

衔接之三——培养各种能力,衔接学习方法。初中阶段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感知能力、识记能力、思维能力、创新等诸方面的能力,为高中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

(三)本课题研究的重难点:

1、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高一新生在很多方面都感到不适应,包括学习内容、学习节奏、学习方法、对教师的适应等各个方面。由于高中对每个学生的要求达到成人标准,比如在推理、想象、运算、创新、研究的能力要求大幅度提高,而且试题难度增大,知识容量加大,学习节奏加快,理解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增强,自主学习要求进一步提高,对于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一度时期很难适应。

①初高中学科教学衔接策略研究,打好扎实的学科基础。

②初高中学生学习指导衔接策略研究,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2、本课题研究的难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面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入,看问题从接受到更多的独立思考,因此初高中德育的衔接策略研究——如何更好更进一步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课题的一个难点。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目标

1、调查研究法:设计各类问卷,如高一教学现状、学生学习心理调查;初三和高一学生学习方法对比;初高中学科衔接的教学策略研究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座谈。

2、文献研究法:查阅文献,通过Internet查阅资料,借鉴和运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3、个案研究法:建立部分初

三、高一学生的成长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过程。

4、比较研究法:比较各类型学生与各种教学手段的情况,寻找其中的规律,探求合适的教学方法。

5、经验总结法:及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五、课题的预期成果及成果形式

(一)主要阶段性研究成果

(二)最终研究成果

六、研究步骤及阶段性目标

本课题计划利用2013年10月——2015年12月循序渐进、科学严谨地进行研究: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时间:2013年10月——2013年12月

负 责 人:冷文毅 李明

研究内容:

1、申报立项:制定研究计划,申报立项(已获得立项)。

2、分析现状:组建课题研究小组,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科研现状。

3、确定对象:确定获得研究数据的学校、年级、班级,就初、高中学生管理、初高中师生情感、初高中教材、初高中教法学法、初高中德育工作、初高中家长工作、初高中学生心理等衔接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为课题的实施制定出具体而行之有效的方案。

4、设计问卷:①高一教学现状、学生学习心理调查;②初三和高一学生学习方法对比。

5、个别交流:找初

三、高一部分学生就学习心理、学习方法进行交流座谈,做好记录。

6、建立档案:对部分初

三、高一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建立调查跟踪档案。

7、撰写报告:分析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得出相关结论,结合座谈记录,撰写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

时间:2014年1月——2015年7月

负 责 人:石浩 陈自元 冷文毅 李明

研究内容:

1、深入调研:本课题进入实质性的探索与实践研究阶段,课题组将通过更加有效的科研、管理和培训方式,以学校初

三、高一学生为重点研究对象,着重做好深入调研,了解情况,撰写论文。

2、定期讨论: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挖掘和探索,定期集中讨论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共同研究出解决的方案,为以后的深入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3、学习能力下降研究:利用相关研究资料,结合准备阶段所研究得出的调查报告相关内容,深入实际进行研究,科学撰写科研论文《高一学生学习能力下降成因分析》。

4、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成立以学科为单位的研究小组,即子课题研究小组。

主要研究任务是根据学科特点,理清衔接的知识要点,知识关联性研究,通过各科研小组(中高考科目为主)研究的衔接成果,科学撰写科研论文《高初中学科知识关联性研究》,对各科知识的衔接进行系统深入地分析,做到初

三、高一学科知识系统衔接,编写适合我校实际的衔接教材。

5、提出教育教学策略。高初中教育教学策略研究:通过高初中各科研小组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及初步研究成果,科学撰写科研论文《高初中教育教学策略初探》,对各科在初

三、高一的教育教学策略加以研究,最终形成系统性的教育教学方法。

6、衔接教育教学策略研究:通过分别研究的高初中教育教学策略,总结归纳初

三、高一教育教学策略的异同点,科学撰写科研论文《初高中学科衔接的教学策略研究》,去粗取精,寻找到更为高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快实现初高中学习过渡。

7、调整深入:发现新问题,调整研究方案、研究方向,深入实践研究,得出具有较强指导性的课题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时间:2015年8月——2015年12月

负 责 人:陈自元 石浩 冷文毅 李明

研究内容:

1、汇编文集:收集整理阶段性研究成果,汇编成文集。

2、实践检验:将研究成果进行教学的实践检验,不断改进、完善,最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能指导实践、形成具有操作性强的评价模式和方法,完成课题的研究。

3、申报结题: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初高中学科衔接的教学策略研究》,申请结题,申报成果。

七、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组织保证:学校高度重视课题研究,研究风气浓厚,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证。有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很高的责任研究成员,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保证;有一支年富力强且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人力保证。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均为专职教师,有55个教学班,同时各乡镇学校为课题提供研究平台,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时间、人力和研究对象。

本课题组采用既分工又合作的方式,既发挥个人优势又注重精诚团结。

(1)石浩负责课题的分项研究和全面研究,并确保研究经费等物质保证的落实、报告和阶段性成果的审核修改等工作;

(2)陈自元主要负责课题的具体管理,进行分项研究,联系总课题组和省市县

教科所或教研室,召集各研究小组进行富有成效的研究并对报告和成果进行审核和修改;

(3)冷文毅进行分项研究,联系课题具体研究对象,对研究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撰写研究报告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

(4)李明进行分项研究,着重对初

三、高一的教师、学生的调查进行具体实施,包括问卷发放、访谈记录,并对部分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建立相关档案,形成初步成果,为课题组提供准确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课题组四位主研人员的研究要贯穿课题的始终,对问卷、访谈记录进行分类整理,对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主研人员必须选择学生或班级进行个案研究,积极撰写各阶段的论文,形成个人研究成果,最后集思广益,撰写成阶段性报告,形成集体阶段性研究成果,最后集结成总的研究成果。

(5)各子课题主要由学科教研组长担任负责人,开展适合本学科特点学科知识、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3、物质保证:

(1)学校具有进行科研的物质基础,有专项教育科研资金。

(2)学校电视台、多媒体教室、远程教育网、校园网等多种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工具,为本课题的资料的查询和相关研究动态的了解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3)有德阳市教科所、罗江县教研室和部分学校的大力支持,保证了科研工作稳步推进和顺利开展。

八、主要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版

2、张春兴著.教育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初中新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中考科目为主)

4、高中新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高考科目为主)

第三篇:2012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2012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各学科选题参考

重点提示:本选题参考是基于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形势与任务,以及各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提出的,虽然给出了比较具体的研究范围,但其中仅有极少题目适合直接用作具体的研究课题名称,大部分题目还需要细化、分解。为此,各地教育、教研、管理工作者在筹备申报立项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但绝不可拘泥于这些题目,应从自己所处的地域或学段实际出发,针对所属学科的内涵、外延或要素、特点,运用科学、合理、适切的研究方法,发挥课题组自身优势,自拟研究方向,选定科学性、可行性、可操作性、独创性都比较强,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适性、有推广价值的具体研究课题,力戒那些科学性差、脱离实际、大而无当、力不从心的研究选题。

小学数学

1)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新课程理念下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实验与研究

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研究

4)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

5)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实验与研究

6)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实验与研究

7)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实验与研究

8)小学数学探究学习的实验与研究

9)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10)小学数学大班额教学策略的实验与研究

11)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12)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方式研究

13)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验研究

14)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构建与研究

15)小学数学校本教研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第四篇:2010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附件1:

2010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各学科选题参考

本选题参考基于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形势与任务以及各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的现状,给出了比较具体的研究范围,有一部分适合作具体的研究课题名称,但更多的还需要细化。为此,各地教师和教研、管理工作者在筹备申报立项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但不必拘泥于这些题目,应从自己所处的地域或学段出发,可具体区分为城市、农村学校,或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省示范性高中),自拟研究方向,选定科学性、可行性、可操作性、独创性都比较强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适性、有推广价值的具体研究课题,力戒科学性差、大而无当、力不从心的研究选题。01中学语文

1)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理论与实践 2)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 3)中学语文评价研究

4)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5)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6)中学语文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7)高中语文新课程必修课教学的研究 8)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课教学的研究

9)高中语文新课程与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研究 10)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11)高中语文新课程与高考改革研究 02小学语文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2)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研究 3)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 4)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的研究

5)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研究 6)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 7)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 8)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9)小学语文新课程典型课例的研究 10)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 11)小学语文校本教研的研究

12)小学语文教学中转变师生关系的研究 13)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03中学数学

1)中学数学课标教材的对比研究

2)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研究 3)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4)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实验与研究 5)中学数学教学方式与策略研究 6)中学数学典型课例研究

7)中学数学新增内容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 8)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活动课程的实践研究 9)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10)中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11)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实验与研究

12)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机整合的实验与研究 13)中学数学校本教研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14)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5)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发展状况的研究

16)中考、高考命题中如何考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研究 17)中学数学教学研究工作的问题与改革方向的研究 18)高中数学选修课程教学的实验与研究 04小学数学

1)新课程小学数学典型课例研究

2)新课程理念下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实验与研究 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研究 4)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

5)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6)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实验与研究 7)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实验与研究 8)小学数学探究学习的实验与研究 9)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10)小学数学大班额教学策略的实验与研究

11)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12)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方式研究

13)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实验研究 14)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15)小学数学校本教研的研究 05英语

1)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纵向比较(含人文教育内容)2)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研究 3)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研究

4)中小学英语教学过程及考查方式的分析研究 5)中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6)中小学英语教师教育和培训方式、内容及其效果研究 7)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提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8)中小学英语不同考试的体制、结构与功能研究 9)中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10)英语学习策略的训练与运用研究

11)当前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2)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与评价融合的研究 13)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与评价融合的研究 14)新课程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研究 15)新课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16)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17)新课程英语高考的发展研究 06物理

1)新课程物理课程标准的研究 2)新课程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研究 3)新课程下物理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

4)新课程下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研究 5)物理教学中渗透学习策略与方法教育的研究 6)高中物理新课程选修模块教学的实验与研究

7)科学方法教育在某版本物理教材中的体现与实施研究 8)物理专题研修的实施研究

9)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策略研究

10)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中科学探究的实施研究 11)以校本教研促进物理教学质量提高的研究 12)关于中学物理与科技和社会联系的研究 13)对我省“3+理综”高考模式的研究 14)高考理综物理教学与复习方法的研究 15)新课程高考物理试题研究

16)关于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07化学

1)化学课程标准在不同版本教材中呈现方式的研究 2)如何把握高中必修模块中化学知识的教学要求 3)化学教学中体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研究

4)化学课堂实施科学探究、合作学习的策略与案例研究 5)关于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6)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设计问题

7)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化学课堂教学的研究 8)化学新课程中有效开发与整合教学资源的研究 9)化学新课程评价方式与中考改革的研究 10)化学课堂中学生互评的有效性研究

11)高中化学模块学分认定方案及评价方式的研究 12)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优化化学实验教学 13)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重整 14)化学教师适应新课程、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的研究 15)校本化学教研内容和方式的研究 08生物

1)生物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2)生物学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研究 3)生物学教学效益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研究 4)生物学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 5)生物学课堂教学的评价研究

6)河南省现行中招学业评价模式下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7)提高生物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8)中学生物科技活动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9)农村中学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10)中学生物学实验与探究性项目的可行性与改进的研究

11)中学生物教学促进当地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12)中学生物校本教研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13)中学生物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形成的研究 14)网络环境下生物学教学与管理的方法研究

15)“3+理综”高考模式下的新课程生物教学策略研究 16)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室配置方案的研究 17)高中生物新课程模块教学策略研究

18)高中生物新课程探究性活动教学的策略研究 19)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建模教学的研究 20)农村高中实施生物新课程的困难及对策研究 09政治

1)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材建设研究 2)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3)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艺术研究 4)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情况专题研究 5)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 6)思想品德新课程中招考试相关问题研究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问题研究 8)中华传统美德在德育课程中的体现研究 9)思想政治新高考试题的开放性研究 10)地方德育课程、学校德育课程研究

11)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新课标、新教材研究 12)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13)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研究 14)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考试相关问题研究

15)“3+文综”高考模式下政治试题特点与教学、复习策略研究 16)生活德育实践研究

17)初中(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18)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整合的研究 19)经济、政治、文化、哲学领域中重大时事热点专题研究 20)思想政治课程的动态化、校本化开发与实施研究 21)中外德育课程比较研究

22)优化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研究 23)中学时事政策教育问题研究 24)中学法制教育问题研究 10小学品德、社会

1)对教师(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研究

2)关注学生生活、开发和利用德育资源的研究(可从教材、家庭、社会、学校、班队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传统美德教育等某一方面入手进行研究)3)小学生养成教育研究

4)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模式研究

5)德育课程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研究 6)小学德育课实施开放教学的研究 7)关注生命成长,建设和谐校园

8)新时期如何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研究 9)信息技术与小学德育课整合的研究 10)小学德育评价体系研究

11)小学德育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研究

12)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有效教学研究 13)小学德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 14)兼职教师如何上好小学德育课 15)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16)农村小学品德课教学模式研究 17)打工子女品德现状研究

18)新时期家长学校教学内容及方法途径研究 19)小学品德课教师基本功及能力培养的研究 20)品德课堂师生交流问题研究

21)德育课程实施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2)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公民教育状况研究 11历史

1)历史课程改革与学生历史素养培育研究 2)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评价问题研究 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实践 4)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5)初中历史课堂典型课例研究

6)初中历史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整合的研究 7)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与能力提高的研究 8)校本教研与历史教师备课能力提高之研究

9)地方课程《省情》(河南历史)的开发、有效使用问题研究 10)“3+文综”高考模式下历史试题特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12地理

1)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编制研究 2)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结构分析研究

3)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与整合研究 4)“3+文综”高考模式下的地理试题特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5)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不同版本教材的优化研究 6)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地理教学模式的研究 7)初中地理课堂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 8)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典型课例研究

9)普通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关系的研究 10)普通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

11)初中(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方法与能力形成的研究

12)初中(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13)初中(高中)地理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研究 14)网络环境下地理教学的方法研究

15)地理教育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的方略研究 13体育与健康

1)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实验研究

2)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体能发展的实验研究 3)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的研究

4)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研究 5)体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研究 6)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实验研究 7)体育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实验研究 8)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 9)体育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改革实验研究 10)体育教学中学法与教法的改革实验研究 11)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的研究

12)高中体育与健康选项教学实施方案的研究 13)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方式与方法的研究 14)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的研究 14音乐

1)县(区、市)农村小学(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2)小学(初中)音乐课教学评价标准的研究 3)小学(初中)音乐课调节教学方法的研究 4)小学(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研究 5)小学(初中)音乐唱歌课教学方法的研究 6)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计划的研究

7)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的研究 8)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评价方式与方法的研究

9)高中音乐《歌唱》与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比较研究 10)高中音乐新课程选修模块教学实施研究

11)确保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改音乐教学顺利实施的调查研究 12)开发和利用学校、社区、家庭和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的研究 13)开展音乐教育教科研方法的研究 14)开展综合性音乐活动方法的研究 15美术

1)中小学美术教育普及与提高关系的研究

2)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律、特点以及发展态势的研究

3)基于课程改革的中小学美术教育课堂教学研究

4)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案例分析及教学手段、方法的创新和实验的研究 5)中小学美术教育考试评价机制改革的研究 6)在中小学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研究

7)本地(校)美术教育资源调查以及整合、利用的研究

8)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美术教育教学质量效益的研究

9)新课程高中美术鉴赏与传统高中美术欣赏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比较研究 10)充分利用本地美术资源上好高中美术课的研究

11)在师资、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开展高中美术新课程教学的研究 12)普通高中美术教育状况调查与新课程实验推进策略的研究 16幼儿教育

1)幼儿园课程园本化研究 2)幼儿心理与健康教育研究 3)幼儿语言教育研究 4)幼儿艺术教育研究 5)幼儿社会教育研究 6)幼儿数学教育研究 7)幼儿学习方式方法研究

8)幼儿园环境创设与教育的研究 9)幼儿园玩教具有效性研究 10)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11)幼儿教育有效性研究

12)民间文化资源与幼儿教育研究 17心理健康教育

1)学生常见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干预研究 2)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3)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辅导研究 4)学生学业问题常见表现及教育对策的研究

5)心理故事在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方面的实效性研究 6)心理漫画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中的实效性研究 7)心理剧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中实效性研究 8)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性生理和性心理教育

9)儿歌在培养学生积极心态、自信心、情绪调控能力、承受能力、交往能力、积极思维力等好性格培养的研究

10)教师积极心理品质与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 11)教师心理健康维护与心理健康能力提升研究 12)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1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方法、模式的研究 1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15)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与推进素质教育研究 16)学生、家长、教师互动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研究 17)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研究

18)学校心理咨询常用技术在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研究 19)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与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的(软硬件)研究 20)校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基地建设的研究

(可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选择题目,课题越具体越好)

18综合实践活动

1)实践活动课程管理与实施策略研究 2)有效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途径研究 3)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式研究

4)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5)高中研究性学习指导方法研究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研究 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研究 8)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 19通用技术

1)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策略研究 2)通用技术课程师资建设研究 3)通用技术课程评价研究

4)通用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5)通用技术教室装备研究

6)通用技术课程的政策保障机制研究

20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学习策略和教学策略研究 2)信息技术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研究 3)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4)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研究 5)信息技术环境建设研究

6)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7)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研究 8)信息技术教学分析与教学评价研究 9)网络环境下教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10)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11)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软件的研制开发与应用研究 12)高中信息技术模块教学和学业水平考试研究 13)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模块开设和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21现代教育技术

1)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建设与应用研究 2)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4)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5)中小学校园网建设与网络资源建设研究 6)中小学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22小学科学、劳动与技术教育

1)小学科学课程中有效开发与整合教学资源的研究 2)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小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研究 4)小学科学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 5)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6)小学科学新课程典型课例研究

7)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8)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评价研究

9)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10)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学段培养目标研究

11)多媒体在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3绿色证书

1)绿色证书教育如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2)加强学校绿色证书教育教学与管理的探索 3)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教师考核与评价研究 4)绿色证书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5)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研究 6)绿色证书教育实习(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探索

7)绿色证书教育实习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8)绿色证书教育中实践性教育活动的实施研究

9)如何做好绿色证书教育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 24复式教学

1)小学复式教学课堂创新模式研究 2)小学复式教学课堂结构优化研究 3)小学复式教学课型及其教学结构研究 4)小学复式教学的规律及特点研究 5)小学复式教学素质教育模式研究 6)复式教学班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研究 7)复式教学过程中学习资源的应用研究 25综合类

1)优化教学过程的实验研究

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 3)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4)新课程典型课例研究 5)新课程课堂教学艺术研究

6)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改革的实验研究 7)转变课程实施取向的实践研究 8)实施网络教研的实践研究

9)新课程背景下创新教研方式提高教研水平的实践研究 10)实施区域教研(联片教研)的实验研究 11)教学资源(库)开发、建设和共享的研究 12)校长提高新课程执行力的研究

13)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管理制度改革研究

14)新课程背景下改革教师评价内容、方式方法的研究 15)新课程背景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途径研究 16)普通高中教学班与行政班管理方法的研究 17)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管理的实验研究 18)高中新课程学生选课指导的有效性研究

19)新课程背景下常规教学方式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20)新课程学科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发展研究 21)新课程课程标准、教材理解与教学设计研究

22)新课程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标准、内容与方法研究 23)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大班额问题的对策研究 24)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的研究 25)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26)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 27)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28)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实践研究

29)以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实验研究 30)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31)河南省地方课程开发、使用、管理的实践研究 32)特色学校创建与发展研究

33)青年教师培养的制度、方法研究 34)师德建设相关问题研究

35)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相关问题研究 36)中小学生德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第五篇:中小学英语学科衔接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中小学英语学科衔接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靖江市孤山中心小学 江婷

一、课题的提出与界定

(一)课题的提出

21世纪初教育部提出了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外语教育教学管理的思想,这种思中。小学与初中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两个阶段,它们彼此独立又相互连接。改革开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及成果颇多,但有关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却不多,已语教学衔接的研究在我市还缺乏成功的经验。我市自全面进入课程改革实验后,面存在两大难题:

一是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均值得关注。目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仍中又从简单的问候语等基本问候重复学习的现象,特别是对在小学打下了良好的英言,进入初中后,重复学习,势必浪费时间,机械重复,影响学习的,泯灭拔尖语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导致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下降及教师工作的重复、低效此,开展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是我们老师迫在眉睫,义不容辞的科研工作 二是中小学英语课程的目的、教法和评价方式不一致,导致小学生进入初重不适应的情况。小学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习英英语的自信心;小学英语教学主要通过视、听、说、读、写、玩、演等教学手段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而初中阶段英语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主,渗透语法知识的讲解学目的;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既关注结段和形式。中小学教师之间由于时间、空间、场所的限制,存在着严重的各自为方面相互脱节,极大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中小学英语教学如何衔接,如何促进

(二)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所界定的“中小学”是指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从英语教学目观念,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能力培养等方面如何铺垫、衔接学效率及学生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一)研究内容

1、研究我市现行初一和小学英语教材体系中的衔接问题,切实有效地提高

2、研究现行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方式方法、教育评价标准、方式对衔接的影学法和教育实践的连续性。

3、研究现行中小学学生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学习动机等智力因素和非接工作。

(二)研究目标

1、探索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衔接

2、探索学生知识与能力衔接的有效途径与方式。

3、探索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三、研究方法与措施

(一)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对中小学的英语课程与实施(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调型调查等),分析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展开研究。

2.文献法。查阅国家有关中小学英语课程与实施(教学)的相关信息,确定果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3.总结法。探索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总结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最华,形成文字。

4.行动研究法。鼓励教师将教学行动和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发现、筛选和研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不仅提高教育科研的即时应用价值,而且以此帮

(二)研究措施

1、组成课题研究的队伍

由学校英语组所有成员共同研究。课题负责人:刘玲 江婷

课题成员:范小建 翁丽 季桂萍 徐佳

2、提高参与课题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

(1)课题研究的先导是理论学习,研究者只有掌握了现代教育理论,转变陈旧领域。据此,我们积极组织了课题组全体成员学习国内外现代教育经典理论、新法等。

(2)组织钻研中小学两方面的教材以及衔接教学相关的文献、资料,明确研力和科研能力。

3、开展形式研究的活动

(1)组织六、七年级的教师相互听课,了解中小学现状。

组织中小学教师相互听课。听完后再评析。通过听课评析交流,小学教师方法、教师的评介方法以后,就能使自己的研究变得有的放矢;而中学教师了解挥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优势,充分挖掘的潜力,更好地进行中学阶段的学习,(2)开展衔接教学观摩课、教学经验介绍与论文交流等教研活动。我们定期开展了研究成果的汇报会,如阶段性的研讨课、经验介绍会,并

四、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学术价值

(一)主要成果

1、发现了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材内容与认知结构的脱节

相对而言,学生在小学阶段听、说、读的训练较多,写的训练较少。不少学糊不清,词汇的遗忘率较高,对单词、句子会读但不会写,甚至对学过的单词即不有些学生缺乏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科学学习方法。

(2)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脱节

小学的教学手段主要是说、唱、看图、做游戏等;中学的教学手段主要是任略的指导。中学老师不太注意中小学教法、学法的衔接,学生丧失对英语的学习强。

(3)教学环境与学习环境的脱节

小学生步人中学之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学的面孔变生疏了,英语教语教材的内容也变了而初中英语教师往往忽视了对教材的灵活处理,也忽视了师生习惯行为的衔接。

2、找出了衔接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使学生无法在知识上衔接

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从2001年起一般从三年级开始。但至今还有少数小学由于条件所限,无法从三年级开设英语是偏远的农村地区小学,其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英语水平往往没有真正达到《课标学学生一起升入初中后,其整体水平显得参差不齐。初一英语教师往往忽略了学成部分学生学习困难,部分学生因机械重复而失去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的差异使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适应不了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 在小学,英语教师基本上是采用直观法组织教学活动。小学生通过感知语言中之后,语言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学生除了感知材料外,还必须理解语言材料一旦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不吻合,学生就适应不了理性就会相脱离。

(3)环境变化的差异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产生障碍

小学生进人中学后,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环境。他们对校园环境、师生环境初一学生对新教师的教学不适应,包括新教师的教学方法、板书、讲课时的声音图文并茂,讲究趣味性、直观性;而中学英语课文比较复杂,学生对此感到既好奇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4)英语教学方式的差异是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重要原因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经常利用游戏、唱歌、模仿等形式,这些教学形式适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而当他们步入中学后,教师从培养小学生的“好奇步学习英语的信心”转化。学生再也不会认为英语学习是“好玩”的了,而是作这种情绪变化,学生就容易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

3、总结了解决衔接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1)注意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的衔接

中学英语教师要通读小学英语教材,可经常去听小学英语课,掌握小学英语语的相同相异处,找准衔接点,包括词汇、语法项目和语言功能等。教师可将初一分进行整理编排,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加强或跳跃教学。在教学过弱,突出新授”。

(2)注意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兴趣的衔接。

初一教师应注意给学生设置过渡地带。在初一教学的起始阶段,更宜采用续把唱歌、游戏、竞赛等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愉快的气氛中学缓冲时期,以适应初一的教学。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语言要生动,注重教学的有意义的情境中,培养学生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能力。这样,既可以维持和质量地实施了目标教学。

(3)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衔接

中学英语教师应维护好学生在小学阶段原有部分好的学习的习惯,如,积音、跟读及朗读等。教师还应同时让学生明白进入中学阶段有哪些习惯和方法应阶段,教师不仅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更要在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和好预习及复习、作业、考试等习惯和方法方面进行有意识的提醒、训练和培养。到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注重师生情感的衔接

教师要认真上好一堂导言课。在导言课中,教师要作自我介绍,包括教师的等。其目的是让学生尽量多地了解老师,排除师生情感沟通道路上的障碍;教师出具体的学习要求、方法、建议等。教师还要创造宽松友好的课堂英语教学环境好学、严谨治学的行为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心理学生表扬,少给学生指责和批评,及时鼓励学生的成功,耐心诱导、启发学生学情,获得他们的敬佩和信赖。(5)注重教学评价内容和形式的衔接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一第一学期的考试要求不宜太高,既要学学过的内容,避免过难、过偏的内容。考试形式既要考虑笔试,又要考虑听力测又要考虑能力培养的训练;分值尽量合理,考分不宜偏低,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

4、增强和提高了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通过四年的教学研究,教师们意识到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的认识获得全面、和谐、主动、积极、富有个性发展的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法,研究学生学法、策略,研究影响学生教育的因素等,使教与学有机融合,同致性和发展性。

通过课题研究,所有教师加强了理论学习,增强了衔接教学的观念,积极探在思考中不断升华自己的科研水平和能力。课题组教师已写出了数篇有关于衔接或省级获奖。

(二)课题的价值

本课题从我市英语学科教学实际情况出发,解决了中小学英语在教学内容惯、学习方法等的衔接,使教师与学生能尽早尽快地相互适应协调运转,有助于小到师与生,教与学的双向适应,从而使英语教学少走弯路,减缓坡度,避免分化语教学质量的目的。课题研究成果对于有效地提高中小学的英语教学质量,具有语学科优秀教师的培养提供一个理想的平台,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对教育教学

五、课题研究的思考

虽然本课题已结题,但我们对中小学衔接教育的研究还在继续探索和深入。

1、我们的已有研究成果应该及时更大范围地向学校推广,使成果服务于小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2、从中小学衔接教育的研究中发现,我们的研究不单停留在初一和六年级段,这样的研究才是完整的。

3、学生良好学习方法、习惯的培养是学校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而且每一届法也要不断适应这种新变化。

下载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书《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研究》(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书《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研究》(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