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简答题(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5 11:56: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财政学简答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财政学简答题》。

第一篇:财政学简答题

1、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市场机制本身固有的缺陷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现象。

2.3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4、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地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5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6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7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它的特点是财政付出了资金,却无任何所得,它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主要由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8去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事故而面临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9是指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10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12和个人。又称为纳税主体,纳

税义务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13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根据。14体税种的选择和各税种的搭配问题。

15、国债:是整个社会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是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16支出的比重。

18、支的预算。它是一种全面反映部门收支活动的预算。19选择供应商(厂商),从国内外市场为政府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劳务的一种制度。它具有公开性、竞争性、公正性的特征,而公开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20用、银行清算及资金到达商品和劳务供应者帐户的全过程集中进行全面监控的制度。21是处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以及地方财政各级之间的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22识地运用赤字来调节经济的一种政策,亦即通过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

23、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是由支出政策、税收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24基本方针及其相应措施。它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政策体系是指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权益的税收活动。1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市场机制本身固有的缺陷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现象。表现为:垄断;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2(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2)竞争性和非竞争性。3(1)确定国家预算收支规模;(2)确定公共项目的种类和比例;(3)立法确定预算收入的筹资方式和制度;(4)预算执行监督和决算审核。4(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平衡性

5、简述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对经济分析的意义。答案:

1、分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2、经济意义:购买支出比重大,资源配置职能强;转移支出比重大,收入分配职能强。

6、简述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答案:特点:(1)不以盈利为目标;(2)可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3)可投资于具有外溢性的投资项目。范围:主要在基础设施、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产业领域。7答案:

1、必要性:(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农业部门的特殊性;(3)农业投入不足;(4)政府应提供农村公共产品。

2、范围和重点:主要投资于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和培训等

方面。

8、简述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意义。答案:

1、矫正市场分配的不公;

2、“内在稳定器”作用;

3、私人保险的局限:(1)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2)无法解决个人储蓄不足及“免费搭车”问题;(3)难以抗御系统性风险;(4)无法进行有目的的收入再分配。

9、简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答案:(1)社会保险;(2)社会救济;(3答案:(1)强制性;

(2)无偿性;(3)固定性。11(1)公平原则:包括:受益原则;能力原则;

(2)效率原则:包括:促进经济发展原则;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12源充裕,课征方便,并可抑制消费,增加储蓄和投资,有利于经济发展

13、简述所得课税的一般特征和功答案:

1、特点:(1)税负相对公平;(2)不重复征税;(3)维护国家权益;(4)课税有弹性。

2、功能:(1)筹措资金;(2)公平分配;(3)稳定经济。14答案:(1)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3)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和财产租赁所得;(4)财产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15何政策功能?答案:(1)弥补财政赤字;(2)筹集建设资金(2分);(3)调节经济。

16、简述国家预算的况。以预算形式的差别为依据,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以预算分享支出的安排方式的差别为依据,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原则: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统一性;年度性。17(1)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2)事权和财权划分(;(3)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4)预算调节制度;(5)相对稳定。

18、如何理解财政收支平衡?答案:

(1)财政平衡不是绝对的;(2)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3)局部平衡和全局平衡;(4)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5)预算赤字、决算赤字和赤字政策;(6答案:(1)物价稳定;(2)收入分配;(3)经济增长;(4)生活质量提高。20案:(1)税收;(2)国债;(3)公共支出;(3是一国中央银行为了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量的基本方针及其相应措施。它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政策体系。目标:稳定货币。工具: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

22、简述国际重复征税减除方法。答案:(1)扣除法;(2)低税法;(3)免税法;

(3(1)财政是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是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手段,所以财政的职能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2)资源配置职能:机制和手段;联系实际。(3)收入分配职能:机制和手段;联系我国收入调节的财税对策。(4)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机制和手段;联系实际。

是指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随之相应提高。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先逐年下降后逐年回升的特征。原因在于:(1)改革前,对个人-低工资、高就业;对企业-统收统支。财权和事权高度集中,比重高。(2)改革后,对个人-提高收入;对企业-放权让利。国家财政收入逐年下降,支出比重下滑。(3)1996-1997年因改革逐步到位、GDP加快增长而止跌回升,1998年积极财政政策回升、①实行重点倾斜政策,联系实际;点。要加大财政支持“三农”力度,并突出在“多予、放活”上做文章。一是全面取消农业税。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将全面彻底取消农业税。二是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三是完善并加强“三补贴”政策。四是积极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五是推进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六是全面促进农村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 ②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课税不易转嫁;③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嫁;④对垄断性商品的课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⑤从价课征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征的税负不容易

转嫁。

6、试述“拉弗曲线”及其说明的原理和政策主张。答案:

1、拉弗曲线图

2、原理:(1)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而高收入也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2)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税率

(3)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3、政策主张:减税政策

7、试述我国工商

(二)内容:

1、增值税改革:(1)转型;(2)扩大征收范围;(3)清理税收优惠。

2、消费税改革:对税目和税率进行有增有减的调整

3、企业所得税改革:(1)统一税法;(2)调整优惠。

4、个人所得税改革:

(1)混合税制;(2)降低税率,减并档次;(3)配套改革。

5、完善其他税种:(1)扩大资源税、印花税征收范围;(2)改革城建税;(3)开征教育税、车辆购置税、燃油税、环保税、社会保险税、物业税等。

8、1、指导思想:(1)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促进国家财政收入合理增长,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2)合理调节地区之间财力分配。(3)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

2、主要内容:(1)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2)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3和货币政策的配合,并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不同组合的认识。答案:、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概念;②二种政策配合的必要性: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两者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③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形式: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④我国实践

(一)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

1、增发国债

2、调整支出结构,加大科教兴国和文科卫投入

3、调整税收政策

4、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保体系

5、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实行向农村倾斜政策

(二)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政策操作的成功经验

1、刺激需求和改善供给相结合2、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相结合3、刺激需求与调整分配政策结合4、没有奉行凯恩斯主义的实行扩张政策必须减税的教条

5、充分运用财政补贴和财政贴息手段

6、松中有紧的财政政策与紧中有松的货币政策相配合7、准确判断国内外经济形势,适时调整政策分税制有待完善的问题。答案:

1、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和各级预算主体的支出职责:(1)政府职能转变;(2)明确事权划分;(3)支出职责细化。

2、逐步调整和规范收入划分:(1)改变收入划分的企业行政隶属关系标准;(2)个税和企税调整;(3)收入划分随税制调整;(4)健全地方税种。

3、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进一步完善分税制的重点:(1)归并转移支付形式;(2)减少税收返还;(3)改进和整顿专项拨款。

4、推进省(区)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1)事权和财权合理划分;(2)省管县;(3)乡财县管。

12、联系实际谈谈我国当前财政政策取向。答案:(1)必要性:实行稳健财政政策是清醒的审时度势与科学的经济调控。着眼于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确实起到了促进经济增长的初衷。但是,当经济走出通缩阴影,出现通胀压力时,积极财政政策应当适时转向。另一方面,经济又非全面过热,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有前述薄弱环节亟待加强,而且没有强烈信号表明近期会出现高通胀,因此,不宜转为紧缩财政政策。另外,目前国内投资规模仍然较大,社会资金比较充裕;国际经济复苏,将带动我国出口和利用外资增加等。这些都为调整积极财政政策、实行稳健财政政策提供了有利的内外部条件。(2)内容: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第二篇:财政学简答题论述题

简述题 主要目标时,适宜采取“紧财政,松货币”的配合模式。1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紧财政可以减少财政开支抑制总需求。松货币可以使利率下降,刺

1、经济发展水平: 激私人投资。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因素和重要因素 这种组合适用于财政赤字较大,而经济处于轻度衰退时采用。经济发展水平高,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就多,该国的财政收入

4、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总额较大,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比重也较高。当社会运行表现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技术水平失衡,治理“滞胀”、刺激经济增长成为政府调节经济的首要目标同财政收入之间存在着正比例关系。时,适宜采取该模式。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加快生产速度,提高生产质量,引起社会总产品紧货币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和国民收入的增长,从而导致财政收入的增长。松财政有助于防止经济进一步衰退,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促

2、价格因素 进经济增长,缓解滞胀。价格总水平与财政收入:价格变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主要看财政收这种组合主要在经济比较繁荣,但公共投资不足时。入增长率与物价上升率的比较 4公债的双重作用(1)物价上涨率>财政收入增长率,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实际下降; 公债的积极作用(2)物价上涨率=财政收入增长率,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实际未增长;(3)物价上涨率<财政收入增长率,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实际也增长。

3、收入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 一般说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政府在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上起主导作用,并会采取相应的收入分配政策使政府在一定的国民收入中掌握和支配较大的份额,从而有较大的财政收入规模。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政府活动定位于满足公共需要,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及收入决定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收入分配政策的选择和实施以弥补市场缺陷为主,财政收入规模就相对较小。2政府介入教育领域的理由 其一,教育具有正外部性 教育不仅使受教育的人可以从中得到很大的收益,而且整个社会也会因受教育者文化程度的提高而收益。技术进步之基础;有助于减少犯罪;可减少行政管理成本。教育具有的诸多正外部性特征,如果全部由私人投资,会使得教育市场的投资不足,这时需要政府介入。由政府部门办教育事业,有助于使教育产生更多的外在效益,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其二,教育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 从收入分配方面看,如果教育完全由私人部门提供,则市场收入分配不均等会密切关联到教育投资的不均,而不均等的教育则会延续不均等的收入,而较为均等的教育投入则有助于降低收入的不均。因此,政府提供教育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均等的受教育的机会,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其三,教育资本市场具有不完全性 教育收益要很长时间才能实现;而且教育投入和收益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教育投资究竟能获得多少回报,回报率是多高),可能会导致教育投资的不足。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必要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如果把财政政策视作政府经济调控的“左翼”,那么货币政策无疑就是的“右翼”。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用于两个不同的资金运行系统或资源配置渠道,若不相同协同配合,就起不到预期有政策调节效果,甚至会产生相互“打架”“抵消”的政策调节效应。两种政策的配合

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双松政策 当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时,生产资源大量闲置,解决失业和刺激经济增长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时,适宜采取双松模式。财政可以扩大支出或降低税率,扩大有效需要,以刺激经济增长,但可能产生“挤出效应”; 扩张性货币政策能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市场利率,能更有效地实现调节目标。

2、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双紧政策 当社会总需要极度膨胀,社会总供给严重不足和物价大幅度攀升,抑制通货膨胀成为首要调控目标时,适宜采用双紧政策。政府通过削减政府支出,提高税率等方式压缩社会有效需要; 同时,中央银行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调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支出,两者相互配合使用,可对经济产生有力的紧缩作用。

3、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当政府开支过大,物价基本稳定,经济结构合理,但企业投资并不十分旺盛,经济也非过度繁荣,促使经济较快增长成为经济运行的1、弥补财政赤字——公债的最基本、最原始的功能 公债是财政收入的补充形式,是弥补财政赤字、解决财政困难的最可靠、最迅速的手段。当国家财政一时支出大于收入、遇有临时急需时,发行公债尤其是短期的国库券,比较简捷。

2、调控国民经济运行 从经济角度看,公债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是政府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筹集建设资金 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大,从长远看,一些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见效慢的项目,政府可以通过发行债券进行筹资。

4、提供方便的投资工具 公债的消极作用:

1、弱化政府的预算约束,对政府支出规模有扩大效应; 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财政支出形成“硬约束”,政府难以通过人为增加财政支出来增加财政收入;而当公债出现之后,政府可以通过发行公债这种人为的办法来增加财政收入,于是,财政收入对财政支出的约束就变成“软约束”。

2、增加国家债务负担 包括直接负担和间接负担,间接负担指公债的发行一旦超过了合理的度,就会给整个国家和社会带来的损失。

3、会对投资形成“挤出效应” 认购公债会减少私人部门的消费和投资。5税负转嫁与商品的供求弹性。商品的供求弹性是指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供给或需求量变动的影响程度,具体为商品价格变动程度与商品供给量变动程度(供给弹性)或与商品需求量变动程度(需求弹性)的比值。对于供给弹性而言,一般来说,供给弹性较大的商品,生产者在调整和确定生产数量时有较大的灵活性,并最终能使其在所期望的价格水平上将商品销售出去;而供给弹性较小的商品,生产者调整生产数量的回旋余地较小,从而难以控制商品销售价格水平。对于需求弹性而言,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需求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较大,商品价格更多的取决于买方;而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购买量的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较小,商品价格更多的取决于卖方。显然,从税负转嫁的角度看,对供给弹性大的商品课税,税负较易转嫁,相反,则税负较难转嫁;对需求弹性小的商品课税,税负较易转嫁,相反,则税负较难转嫁。若把商品的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结合起来分析,则当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销售方的大部分税负可以转嫁出去;而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时,销售方的大部分税负只能由自身承受。在个别情况下,若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则税负由销售方和购买方等量承担。6.简述税收原则的具体内容。

(一)财政原则 税收的财政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一国税收政策的确定及税收制度的构建与变革,应保证国家财政的基本需要。这一原则与税收在组织财政收入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一致的。税收是财政收入的基本来源,国家征税的首要目的是为一定时期的政府活动筹集资金,否则税收将失去其存在的必要性。

(二)公平原则 税收的公平是指社会成员的税收负担应符合公平标准。具体包含二层意思:一是条件相同者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二是条件不同者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前者称为横向公平,后者称为纵向公平。税收公平是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的统一。从纳税人所处的纳税地位或纳税条件作进一步分析,税收公平又存在两种衡量标准:一是受益标准,二是能力标准。

(三)效率原则 税收的效率包括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两个方面。税收的经济效率是指政府在以课税方式将经济资源从私人部门转移到公共部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额外负担最小和额外收益最大。税收的行政效率是指税收征纳过程所发生的费用最小化,即税收成本最低,包括税务当局执行税收法令的成本和纳税人遵照税收法令纳税的成本。提高税收的行政效率要求税制简便.透明.易于操作和实施,税务当局的管理效率和税务人员的素质较高,社会成员依法纳税的自觉性较强。

6、简述拉弗曲线

该曲线在于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或GDP之间的函数关系

对于说明税率与税收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1)高税率不一定会促进经济增长,取得高收入,高收入也不一定需要高税收(2)取得同样多的收入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税率(3)税率和税收收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最有结合虽然在实践中是少见的,但曲线从理论上证明是可能的

7、简述“瓦格纳法则”

瓦格纳法则,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国家职能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从而导致政府经济活动不断增加,所需的公共支出也日益攀升,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政府职能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要求保证行使这些职能的公共支出不断增加。政府职能的扩大又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政治因素即国家活动规模的扩大,一是经济因素。因为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发展,政府在管理中所需要的政府支出即教育、娱乐、文化等支出的增加。瓦格纳法则是基于经验分析得出的结论,正确预测了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但瓦格纳法则未能有效地利用公共选择理论来分析公共支出的增长 8何谓粘蝇纸效应?

答:粘蝇纸效应(flypaper effect)是一种对比转移支付拨款与减税二者对提供公共物品的不同效应的理论。所谓粘蝇纸效应,是指上级政府通过转移支付拨款可以“粘住”接受拨款的一级政府,使其不会将拨款用于增加个人收入,而是用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转移支付拨款对地方支出的影响相当于给地方增加了一笔收入,这意味着转移支付降低了该地区的税收,这样,就可以反过来说,如果不采取政府转移支付办法,而是采取削减等额税收的办法,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然而,实证分析证明,情况并非如此。9试述国家预算的主要原则。

答:国家预算原则是指国家选择预算形式和体系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制定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方针。自国家预算产生之后,就开始了对预算原则的探索,形成各种各样的思想和主张。时至今日,影响较大并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的原则主要有下述五条。(1)公开性。如前所述,国家预算是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方向和政策,与全体公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国家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必须采取一定的形式公诸于众,让民众了解财政收支情况,并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

(2)可靠性。每一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必须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依据充分,数据确实,不得假定、估算,更不能任意编造。

(3)完整性。该列入国家预算的一切财政收支都要反映在预算中,不得打埋伏、造假账,国家允许的预算外收支,可以另编预算外收支预算,也应在国家预算中有所反映。

(4)统一性。尽管各级政府都设有同级财政部门,也有相应的预算,但这些预算都是国家预算的组成部分,所有地方政府预算连同中央预算一起共同组成统一的国家预算。这就要求设立统一的预算科目,每个科目都要严格按统一的口径、程序计算和填列。

(5)性。任何一个国家预算的编制和实现都有时间上的界定,即所谓预算。它是指预算收支起讫的有效期限,通常为一年(365天)。应当指出,上述预算原则是就一般意义而言的,不是绝对的。一种预算原则的确立,不仅要以预算本身的属性为依据,而且要与本国的经济实践相结合,要充分体现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一个国家的预算原则一般是通过制定国家预算法来体现的。

第三篇:财政学复习资料(主要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推荐)

财政学复习资料(主要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1财政: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的分配活动,2市场失灵:现实的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与不足 3外部性:无法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市场交易成本或收益

4纯公共产品:是指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会导致任何其他人消费的减少

5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调节,以期达到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6消费的排他性:指产品一旦被供给,不能将任何人排除在该产品的消费之外 7科斯定理:认为外部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产权界定不明确或界定不当

8庇古税:通过使卖者支付与每单位产出的边际外部成本相等的费用来实现负外部性的内部化

9公共选择: 指人们通过整治过程来决定公共产品的需求,供给和产量,从而把个人偏好转化为集体决策的一种机制或过程,它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机制

10投票悖论:虽然单个个人的偏好是一致的,但在多数票规则下却得不出一致的集体偏好

11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向企业和个人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也包括用于进行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12转移性支出:是政府为实现社会公平目标,单方面对居民和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的无偿财政拨款,不以获得同等价值的商品或服务作为补偿,受益者得到财政的转移资金后也不需要返还给政府

13瓦格纳法则: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国家职能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从而导致政府经济活动不断增加,所需的公共支出将不断增加

14财政投资性支出:也称为财政投资或公共投资,是以政府为主体,将其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中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一种集中性、政策性投资

15现收现付制:是指以横向平衡原则为依据,以当期正在工作的所有人的缴费来支付现在保险受益人开支的制度 16财政补贴:是指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政策目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财政分配,向特定的企业或私人提供的无偿性补助支出。

17支付能力原则:政府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成本费用的分配,要与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相联系

18税收收入效应:对消费者表现为国家征税之后会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的购买量,而居于较低的消费水平。对生产者表现为政府课税之后会使生产者可支配的生产因素减少,从而降低了商品的生产能力,而处于较低的生产水平。19税收中性:不对纳税人的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产生任何影响

20次优税收:是指在满足政府一定收入规模的前提下,课税所导致的效率损失或超额负担最小

21宏观税收负担:亦称总体税负,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在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过程中,以税收形式集中的收入总额。22公平定价:政府相关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产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 23债务负担率:是指当年国债累积余额占GDP的比例 24债务依存度:反映的是当年国债发型额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25李嘉图等价定理:政府支出是通过发行国债融资还是通过税收融资没有任何区别,即债务和税收等价26国债的挤出效应: 在政府的财政赤字,以发行国债的方式弥补的情况下,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减少非政府部门资金的供给,并形成市场利率上升的压力,从而引起非政府部门投资减少的现象

27复式预算:是把预算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的不同,分别汇集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从而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

28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对预算收支指标的安排,根据当年政府预算政策要求,财力状况和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需要重新核定,而不考虑该指标以前收支的状况或基数。

29绩效预算:强调预算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是政府部门按所完成的各项职能进行预算,将政府预算建立在可衡量的绩效基础上,即干多少事拨多少钱。

30用脚投票:居民在不同辖区间的迁移体现了对不同公共产品的偏好。假定居民具有迁移的完全自由,那么在竞争性的地方辖区之间,居民出于最大化自身效用的动机,会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地方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与所征收的税收之间的最佳组合,选择他们最喜欢的社区,并接受和维护该辖区地方政府的管理。

二、简答题

1、简述公共产品定义及其特征 定义:具有公共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 特征:消费的非排他性,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

2、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必要性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财政收入的基础

(2)农业是同时面临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弱势产业

(3)农业内部积累不能满足农业投资要求的客观需求

(4)农业支出项目很多具备正的“外部效应”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

3、分析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1)定义:财政通过参与财力分配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职能(2)主要内容:

①调节社会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

②调节社会资源在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配置,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 ③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3)机制和手段:

①明确政府的职责范围,确立财政收支GDP的合理比重 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③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④通过税收政策、政府投资、财政补贴和公债等手段,引导并促进民间投资,吸引高水平外资和强化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⑤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4、分析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1)定义:财政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调节,以期达到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2)主要内容:①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

②调节居民个人的收入水平

(3)主要机制和手段主要:①规范工资制度

②加强税收调节

③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5、所得课税的主要特征

(1)税负相对公平

(2)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3)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

(4)课税有弹性

6、政府预算原则

定义:政府确定预算形式和编制预算的指导思想与准则

主要原则:①公开性

②完整性

③可靠性

④统一性

⑤性

7、简要分析基础产业财政投资的必要性

①基础设施生产的规模经济性

②资本成本比维护成本和经营成本大得多

③项目建成之前有很大一部分成本须投入(沉没成本高)

④行业的进入和退出成本很高

⑤建设和回收期长

8、简述公共选择的方法论

公共选择定义:人们通过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产品的需求、供给和产量,从而把个人偏好转化为集体决策的一种机制或过程,它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和机制

方法论的三要素: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经济人假设,交易政治观

9、简述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

(1)现收现付制:以横向平衡原则为依据,以当期正在工作的所有人的缴费来支付现在保险受益人开支的制度

(2)完全基金制:当期缴费收入全部用于当期缴费的受保人建立的基金,建立储备基金的目标应当是满足未来全部受保人支付养老的资金的需要

(3)部分基金制:当期缴费一部分用于应付当期受保人开支,一部分用于为受保人建立储备基金,以满足未来保障的需要

10、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要素

(1)经济发展水平(2)经济结构因素(3)分配制度与政策(4)价格因素(5)财政政策因素

11、什么是税制

税制就是税收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府的税收组成体系及各种征管法令、制度的总称

12、财政补贴的积极效应

(1)财政补贴的含义:①它是政府无偿支出,具有转移性支出的性质;

②财政补贴与商品相对价格变动联系在一起。(2)财政补贴的社会经济意义:①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

②财政补贴可以改变供给结构(3)正确运用财政补贴:①必须正确认识财政补贴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②财政补贴的运用必须与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机制相适应。

13、次优税收的目标

(1)内在优化税收目标:通过税收自身内部的政策和制度的优化设计,实现税收的超额负担和效率损失尽可能的小;(2)外在优化税收目标:在市场失效和政策干预导致扭曲的情况下,通过税收手段弥补市场缺陷,校正扭曲,谋求效率损失最小;

14、公共定价的含义及定价政策内容

定义:政府相关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产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

定价政策:(1)纯公共定价:政府直接制定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2)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政府规定竞争性管制行业的价格

15、简述拉弗曲线

该曲线在于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或GDP之间的函数关系;

对于说明税率与税收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1)高税率不一定会促进经济增长,取得高收入,高收入也不一定需要高税收(2)取得同样多的收入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税率(3)税率和税收收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最有结合虽然在实践中是少见的,但曲线从理论上证明是可能的;

16、简述“瓦格纳法则”

定义: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GDP的比重也不断提高

因素:(1)政治因素:国家职能扩张→政府职能的内在质量提高→财政支出扩大,(2)经济因素:工业化→扩大的市场与市场主体间的关系日趋复杂→要求建立有关的司法和行政制度→财政支出增长,城市化和人口密度问题→外溢性→必须政府解决。(3)此外,把对于教育、文化、娱乐、保健与福利服务的公共支出的增长归于需求的收入弹性。即随着实际收入的上升,这些项目的公共支出增长将快于GDP的增长;

17、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2)垄断(3)不完全竞争(4)外部性(5)公共产品(6)收入分配不公平(7)经济波动

18、政府非税收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定义:除税收和政府债务收入以外的财政收入,是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的财政资金 具体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型基金等;

通常不包括公共债务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政府间转移支付收入;

19、简要分析社会保险制度的主要特征与功能

特征:(1)覆盖面的社会广泛性(2)参与上的强制性(3)制度上的立法性(4)受益程度的约束性(5)分配上的互济性 功能:(1)公平分配功能(2)社会稳定功能(3)社会补偿功能(4)调节投融资功能(5)平衡需求功能(6)保护和配置劳动力功能

20、财产课税的特征、功能及作用

财产课税是对所有以财产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统称

(1)课税比较公平(2)具有促进社会节约的效能(3)课税不普遍,且弹性较差(4)对社会财富的存量课税

作为现代国家的三大税收体系之一,部分的弥补了商品课税和所有课税的不足,成为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筹集财政收入、公平社会财富分配等方面仍然发挥着其他税系无法取代的作用

21、简述税制的构成要素

主要要素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课税标准、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免税、附加和加成、起征点和免税额、违章处理等。其中,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是最基本要素

22、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有何不同

(1)两者的作用不同。(2)对政策效益约束不同。(3)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效益约束不同。

23、简述蒂布特模型的基本原理

P250

24、简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要素

①经济因素,主要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和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 ②政治因素,体现在政局是否稳定和政体结构的行政效率两个方面 ③社会性因素,如人口状态、文化背景等因素

25、简述国债的功能与作用 P206

(1)弥补财政赤字(2)筹集建设资金(3)调节经济运行

26、决定国债期限的因素有哪些

27、简述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功能

定义: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也称自动稳定器,指财政的某些制度性安排能够自动促进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无须借助外力就可以直接产生控制的效果

主要表现:(1)税收的自动稳定功能(2)转移支付制度的自动稳定功能

自动稳定器是保证宏观经济正常运行的第一道防线,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熨平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却无法完全消除宏观经济波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28、简述我国政府预算的原则

公开性,完整性,可靠性,统一性,性

29、社会保障的特征 1)覆盖面的社会广泛性 2)参与上的强制性 3)制度上的立法性 4)受益程度的约束性

5)分配上的互济性

论述:

1、财政资源配置的职能

答题要点:

①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参与财力分配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②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

⒈调节社会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

⒉调节社会资源在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配置,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⒊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③资源配置的机制与手段:⒈明确政府的职责范围,确立财政收支GDP的合理比重。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⒊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

⒋通过税收政策、政府投资、财政补贴和公债等手段,引导并促进民间投资,吸引高水平外资和强化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⒌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收入分配职能——基尼系数 答题要点: ①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调节,以期达到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②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各国普遍使用的公平收入分配的指标是基尼系数,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处于0.3~0.4之间被视为合理区间。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已接近0.5,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当前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③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手段:⒈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⒉调节居民个人的收入水平。

④收入分配职能的手段和机制:⒈规范工作制度。

⒉加强税收制度。

⒊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3、税收的重要作用——税赋转移和归宿的一般规律 答题要点:①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

②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③课税范围宽广的税种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税种难以转嫁。④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⑤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

三、材料题

1、教材上对我国国债规模的分析(负担率论,程度)

答题要点:①国债规模总量指标。

一、当年新发行的国债规模。

二、历年累计的国债规模,即国债余额。

三、当年到期需要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

②国债规模检测指标。

一、国债借债率;

二、国债负担率;

三、国债偿债率=(当年国债余额/当年GDP)×100%;四,国债依存度。

③对我国国债国模的评析(P208)

⒈从国债负担率看,我国国债负担率维持在20%左右,变动幅度不大。这一指标的国际警戒线一般为60%,从该指标看,我国还存在较大的发债空间。

⒉从国际依存度看,国际上一般以20%为国债依存度的警戒线。除2008年我国国债依存度13.7%在警戒线内外,其余年份均超过国际警戒线,表明我国财政支出过分依赖国债收入,财政处于脆弱的状态,并对未来发展构成潜在的危险。

⒊总体判断。上述评析反映了国民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财政集中度过低,财政收入的基础 薄弱。今后国债发行规模的过大应建立在增强国家财政汲取国民收入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保持较大的国债规模,又减轻中央财政的债务负担。

2、我国进一步发国债是否会有风险?

答题要点:与上题类似。(笔者坚信题1题2属于你死我活的关系)

3、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发展城保还是农保)

答题要点:①从城乡上分,我国在城市建立了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在农村全面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②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二是辅助社会保险项目。

③农民工虽然其产生和发展来看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但是民工作为工作生活在城市中的一部分,始终把农民工列为一个特殊群体会增加农民工融入社会特别是融入社会的难度。所以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的设置需要走一个中间道路和过渡路线。2009年8月新农保政策的出台为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体系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和时机。政府应该在大力发展城保的同时兼顾农保,同时做好两者的衔接和过渡工作。

4、三农问题、发达国家支持三农的异同 答题要点:缺材料,无解。

5、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我国支持三农的财政措施及其可行性。

答题要点:①财政支出,也称政府支出或预算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需要而进行的各项开支,包括政府向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在内消耗的一切费用的总和。

②我国依据国家职能的不同,将财政支出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五大类。财政支持农业发展属于经济建设费。

③支持措施:在财政支农投入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可行性略(吹吧)

6、个人所得税免税额的分析(2000 合理吗)

答题要点:①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②个人所得税的作用:⒈可以增加财政收入。⒉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⒊有利于建立税收内在稳定器。

③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属于分类所得税,即对纳税人取得的不同所得采取分项定律、分项扣除、分项征收的模式。以上为基本概念,至于对2000额度的合理性讨论,自己从社会贫富差距角度、调动劳动积极性角度、保障低收入人群角度以及联系当下物价上涨过快,工资水平增长速度滞后的角度谈。

7、谈谈对民生财政的理解

第四篇:财政学

▲分析行政管理支出中的“三公经费”支出,谈谈你的认识

什么是“三公消费”

“三公消费”又称“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开支的、仅限于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范围。

国家工商总局财政拨款“三公经费”2010年决算情况与2011年预算情况

一、财政拨款开支“三公经费”的单位范围: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使用财政拨款开支“三公经费”的单位共有8个,包括: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机关、离退休干部办公室,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商标局(含商标评审委员会),以及总局行政学院、经济信息中心、市场研究中心、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等5个直属预算单位。

二、2010年财政拨款开支的“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

2010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数1111.40万元,决算数为957.33万元,决算比预算减少154.07万元,下降了13.86%。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413.93万元,占43.24%,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430.84万元,占45.00%,公务接待费支出112.56万元,占11.76%。具体情况如下:

(一)因公出国(境)费支出413.93万元:多边国际交流与合作支出135.64万元;出国谈判、工作磋商等支出119.85万元;境外培训、业务考察等支出158.44万元。

(二)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430.84万元:车辆购置费支出0万元(2010年未更新购置车辆);车辆运行维护费支出430.84万元。

(三)公务接待费支出112.56万元:主要用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与国内立法机构、研究机构对《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个体工商户条例》、《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规章的修改、制定的研讨论证;举办世界知识产权日纪念活动等所发生的开支。

三、2011年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情况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2011年财政拨款安排“三公经费”预算1092.41万元,比2010年预算数减少18.99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预算414万元(零增长),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预算538.41万元(较2010年下降2.36%),公务接待费预算140万元(较2010年下降4.11%)。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二〇一一年

对“三公经费”认识

(一)政府网站大多“不提”三公消费。一年公车消费多少、公费出国花了多少、公务接待费是多少?为什么现在政府难以公开三公经费?这在于基础工作不到位。针对公众关心的“三公”支出,应该建立机制公开上网,接受监督。

(二)财政拨款情况。2010年我部“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数,是指我部本级2010年财政拨款实际支出数,包括使用当年预算实际发生的支出和使用上年结转和结余资金发生的支出,不包括当年国库集中支付结余数,与部门预算执行数口径不同。

(三)行政成本应该上网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政府信息公开的状况不尽如人意,普遍存在公民知道或容易知道的就公开,公民不知道或不容易知道的就不公开的现象。

相关建议

加大政府信息网上公开力度,让民众拥有更多的知情权。“信息公开是做好监督的前提条件,互联网技术为信息公开提供了便捷经济的条件。”目前,政府部门的网站所提供的信息还远远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在网站上有计划地、较为详细地公布包括工作计划、经费预算、工作进展、单位和个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履职情况、经费使用情况、重大事件的应对处置情况等各方面的信息,通过信息及时有序的公布,自觉接受民众的监督。

要真正遏制“三公消费”现象,监督是重要的,我们不能只通过政府部门自身监督,而是必须引入第三方监督,这就有两个方面:一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各个部门的“三公消费”的预算、决算,必须通过人大常委会审批,我们必须下决心在以后的制作安排过程中让人大做一个财政预算,特别是在“三公消费”方面有一个主要的监督机构。二是下决心每年坚决公开“三公消费”的一些预算的注资,进行社会舆论监督、媒体监督和公众监督。要使监督有效,必须下决心使“三公消费”的数字要进一步细化,现在我们公布出来的“三公消费”一个总的方面,公款吃喝多少,公车使用费,出国费用是多少,没有细化,公众就无法监督,人大常委会也无法监督,没有细化,就不知道这些费用是不是合适、合理、符合公众要求。要使“三公消费”监督落到实处,“三公消费”的预算、决算要细化,细化多项,每一项的支出是不是合理,只有细化了,公众才能进行监督,才能分辨出来。

第五篇:财政学

2011年中国实施的财政政策

政策综述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9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7000亿元,继续代地方发债2000亿元并纳入地方预算,赤字规模比上年预算减少1500亿元,赤字率下降到2%左右。要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三农”、欠发达地区、民生、社会事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等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支出原则上零增长,切实降低行政成本。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审计,实施全口径监管,研究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作为整个国家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财政政策在中国经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那么,该如何落实?对此,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日前进行了回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着重把握五个方面:一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二是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三是调整完善税收政策,促进企业发展和引导居民消费。四是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五是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个税调整:

开启收入分配改革序幕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合理调整税率结构,切实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加强对收入过高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

工资薪金减除费用标准的提高不仅将使很多百姓直接受益,更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以减轻中低收入者负担为重要内容的个税改革将在“十二五”期间继续推进,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个人所得税既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税收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个人所得税的调整,也被业界视为收入分配改革的序幕拉开。

当前,收入差距扩大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民盟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总体上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不断增长,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行业间、区域间、不同群体间居民收入差距在拉大。

个税改革关乎每一位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应该说,个税改革话题的火爆折射出经济高速增长背后“国富民未富”的困境。如何实现“国民共富”,乃至“藏富于民”,中央政府着眼点,并不仅仅是某个税种的调整,而是税制通盘的深层改革。改革的背后,是政府希望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直接助益拉动内需、实现经济转型的深意。

结构性减税: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应该说,个税改革的方向,正是整个结构性减税思路的组成部分。业内人士表示,减税还是存在一定的空间,除现有的个人所得税进行改革,增值税扩围、以及对中小企业和创新企业的减税等都可以进行。

结构性减税的政策逻辑是涵养税源、“休养生息”。政府通过采取减税、退税或抵免税等多种方式减轻企业和居民税负,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不仅关乎税负的公平,更将大大增强微观经济的活力。

在内涵上,结构性减税是“做减法”,是在“有减有增”的前提下实现总体税负水平的降低。结构性减税不是大规模、全方位地减税,而是该减的减、该增的增,但政策的天平倾向于减。施行结构性减税,是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措施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指出,结构性减税具有针对性,包括减轻中小企业的税负,对居民扩大消费方面减轻税负,对国有企业的垄断利润加大管理力度等方面。它的目的是通过调整税收结构与减轻税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扩大内需。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实施了结构性减税政策,大幅减轻了企业和居民负担,促进了企业扩大投资,拉动了居民消费。仅2009年,企业和居民负担因此减轻5000亿元。

同时,对于小企业,已经推出的优惠减税措施要继续推行,而且要想方设法进一步利用。对一些草根创业行为、小企业的发展,应该更多的体现税收的优惠和支持。创新方面,企业的研发投入,怎么样更实在的得到所得税抵免等税收优惠,怎么样鼓励企业,大家一起来努力,更有积极性来创新,这对于全局来说是一个长远意义非常明显的激励导向。

我们看到,进入2011年,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继续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落实好各项税费减免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增加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优化投资结构:

落实好“新非公36条”

大力优化投资结构。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新36条,抓紧制定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和支持政策,切实放宽市场准入,真正破除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壁垒,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推

动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对民间投资的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促进社会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中的一点就是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宏观室主任张晓晶认为,首先要进行投资行业的优化,特别是向基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经济社会的薄弱环节倾斜。这些薄弱环节,包括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如科学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等领域,以及“三农”、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等领域。

其次,要进行投资主体的优化,即吸引更多的民间投资参与经济社会建设。核心是要落实“新非公三十六条”,打破行政垄断,放宽准入,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与第三产业,特别是金融、医疗等现代服务业,鼓励民间资本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区域协调发展:

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落实各项区域发展规划。

“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需要把握的又一重点。我国正着力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以期改变长久以来由东南沿海等少数地区单极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加快重点地区发展、缩小地域之间的差别,开拓区域合作的空间。

据了解,从“九五”开始,鉴于中国地区间差异越来越大,中国陆续出台系列促进区域发展的战略。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西部大开发,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上从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形成的支持东部率先发展的战略,构成中国区域发展的基本内容。当前,中国经济从南到北、由东向西、从沿海到内地,区域经济已呈现多极发展、齐头并进的态势。

2011年加快区域协调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教授毛寿龙表示,这是一个大层次。一个是国家层次的协调发展,更重要的是财政的转移支付,低于全国水平的都可以得到财政转移支付。他同时称,有时候辅助的力量更好一些。国际上也是这样,比如有一些国家钱很多,有一千多亿美元,但是那个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并没有提高。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一个风险基金,一方面财政转移支付,直接可以,但是间接就是企业家推动当地企业家创业,这样更有造血功能。

下载财政学简答题(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财政学简答题(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财政学

    财政学 第一章:市场失灵及其表现形式;公共物品的定义;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区分标准; 公共需要的特征;财政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含义及实现机制和手......

    财政学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其兴衰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兴衰。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确保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不仅有助于我国抵御经济危机,而且是预防通......

    财政学

    名词解释 1. 财政管理目标:(1)构建良性循环的财政运行机制;(2)建立有效保障财政收入合理增长的机制;(3) 构造财政支持的有效监控机制;(4)确保财政收支平衡;(5)提高财政效率;(6)管理财政风险。......

    财政学

    财政学开设院校 共98所院校 北京大学 湖南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上海大学 四川大学 中山大学 吉林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沈阳大学 浙江财经学院 上海金融学院 云南财......

    财政学

    财政学-学科组成 ①按财政分配的主体可分为: 专门以资本主义国家财政为研究对象的资本主义财政学;专门以社会主义国家财政为研究对象的社会主义财政学;对各个国家财政制度进行......

    财政学

    浅谈民间融资 2011年4月初温州龙湾区江南皮革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鹤失踪,拉开了温州老板跑路事件的序幕。从此之后温州民企老板跑路事件愈演愈烈,仅在11年9月一个月,就有接近20起,......

    财政学

    市场失灵: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产生的无法自行纠正的错误 动中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社会分配活动和相应的社会经济关系 民生财政:是我国公共财政特有的基本运作模式,它以服......

    财政学

    《财政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ECON306 课程名称:财政学 英文名称:Public Finance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 学分学时:2学分;34学时 授课对象:各专业大二、大三学生 课程简介:这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