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经费管理文件(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5 11:14: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技部经费管理文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技部经费管理文件》。

第一篇:科技部经费管理文件

http:///tztg/201109/t20110929_90076.htm

财政部 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

科技部门户网站2011年09月29日 来源:科技部

财教【2011】434号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总装备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科技厅(委、局),有关单位:

2006年,财政部、科技部共同制定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试行办法》(财教[2006]159号、160号、163号和219号,以下简称《经费管理办法》)。为进一步改革和加强科研经费管理,针对《经费管理办法》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解决的问题,现就相关国家科技计划课题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以下统一简称课题)经费管理和使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整课题经费开支范围

为适应科研活动规律的需要,落实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建立课题间接成本补偿机制,将课题经费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1.直接费用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与之直接相关的费用,主要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和其他支出等。

2.间接费用是指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在组织实施课题过程中发生的无法在直接费用中列支的相关费用。主要包括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为课题研究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水、电、气、暖消耗,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以及绩效支出等。其中绩效支出是指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为提高科研工作绩效安排的相关支出。

间接费用使用分段超额累退比例法计算并实行总额控制,按照不超过课题经费中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一定比例核定,具体比例如下:

500万元及以下部分不超过20%;

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不超过13%;

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不超过10%。

间接费用中绩效支出不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5%。

间接费用按课题统一核定,由课题承担单位和课题合作单位根据各自承担的研究任务和经费额度,协商提出分配方案,在课题预算(书)中明确,并分别纳入各自单位财务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使用。其中绩效支

出,应当在对科研工作进行绩效考核的基础上,结合科研人员实绩,由所在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统筹安排。课题承担单位和课题合作单位不得在核定的间接费用以外再以任何名义在课题经费中重复提取、列支相关费用。

二、强化预算编制和评估评审要求

课题申请单位应当在认真学习理解《经费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开发任务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按照政策相符性、目标相关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原则,科学、合理、真实地编制课题经费预算。课题直接费用各项支出不得简单按比例编列。其中,劳务费预算没有比例限制,课题申请单位应当结合单位实际和相关人员参与课题的全时工作时间,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地编制,并严格按照《经费管理办法》规定的开支范围使用;专家咨询费预算应当按照《经费管理办法》规定的标准据实编制;设备费预算编制中应当注意严格控制设备购置,鼓励共享、试制、租赁专用仪器设备以及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确有必要购买的,单位应当对拟购置设备的必要性、现有同样设备的利用情况以及购置设备的开放共享方案等进行单独说明。

课题经费预算评估评审中,有关中介机构和咨询专家应当科学合理地提出预算审核建议,不得简单化地按比例核减课题直接费用预算。建立健全课题经费预算评估评审的沟通反馈机制。

三、加强资金拨付和结存结余经费的管理

科技部、相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部门预算管理的规定,提前组织课题立项等相关工作,并按照部门预算编报的时间要求及时将预算安排建议报送财政部,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财政部及时审核并通过部门预算下达课题经费预算。科技部、相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财政国库管理有关规定及时支付资金,财政部正式批复部门预算前可以从1月1日起按“二上”预算数的1/4支付资金。

课题承担单位应当根据课题年度实施的实际需要申请预算,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合理安排支出,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的结存结余,提高课题年度预算的执行效率。

课题结存结余经费的管理按照《经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课题结存经费是指未完成课题年度经费预算减去年度实际支出后的余额,课题在研期间,结存经费应当留由课题承担单位结转下一年度按规定继续使用。课题结余经费是指课题结束或因故终止时,课题经费总预算减去实际总支出后的余额,因故终止课题结余经费还应当包括处理已购物资、材料及仪器、设备的变价收入。课题结余经费应当按原渠道收回科技部或相关主管部门,由科技部或相关主管部门按照财政部关于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简化预算调整程序

1.课题预算总额调整,课题承担单位变更等应当按原程序报财政部批准。

2.相关国家科技计划课题总预算不变,课题合作单位之间以及增加或减少课题合作单位的预算调整,应当按原程序报科技部批准。

3.课题总预算不变的情况下,直接费用中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其他支出预算如需调整,课题组和课题负责人根据实施过程中科研活动的实际需要提出申请,由课题承担单位审批,科技部或相关主管部门在中期财务检查或财务验收时予以确认。设备费、差

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预算一般不予调增,如需调减可按上述程序调剂用于课题其他方面支出。间接费用不得调整。

五、强化课题承担单位和课题合作单位的职责

1.课题承担单位是课题经费使用和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健全经费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和监督制约机制,严格课题预算调整审批程序,按时提出财务验收申请,配合做好财务审计、财务验收等工作,及时按规定办理财务结账手续,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科研、财务、行政等管理部门对课题实施的全面支撑,积极推动本单位现有仪器设备等科研条件对课题的开放共享。

课题合作单位应当按照《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对课题经费和自筹经费分别单独核算,自觉接受有关监督检查。

课题承担单位和课题合作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关于政府采购、招投标、资产管理等的规定。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课题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属于国有资产,一般由单位进行使用和管理,国家有权进行调配。企业使用课题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按照《企业财务通则》等相关规章制度执行。

2.课题承担单位和课题合作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强化间接费用的管理,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合理统筹安排绩效支出,提升科研人员工作绩效水平。

3.课题承担单位应当及时按预算核拨课题合作单位经费,并加强对外拨经费的监督管理。课题承担单位和课题合作单位不得层层转拨、变相转拨经费。

六、加强监督检查

1.财政部、科技部、相关主管部门按照《经费管理办法》规定的职责分工对课题经费通过专项审计、中期财务检查、财务验收、绩效评价等多种方式实施监督检查,严肃处理各类违法违规使用经费的行为,切实维护财经法规的严肃性。

2.建立健全信用管理机制。科技部、相关主管部门对课题承担单位和课题合作单位、课题负责人等科研人员、中介机构和咨询专家在经费管理使用、评估评审方面的信誉度进行评价和记录,作为今后参加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科研和评估评审等活动的重要依据。

3.积极推进信息公开。科技部、相关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对非涉密课题预算安排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逐步探索建立课题绩效情况公示制度;积极推进对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的行为进行公开。课题承担单位应当逐步建立课题信息公开制度,在单位内部对课题组人员构成、课题设备购置、预算调整、外拨经费、间接费用使用情况等进行公开。

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经费管理的其他有关规定,仍按照《经费管理办法》执行,其中涉及相关国家科技计划的定位、承担单位资质、课题组织等方面与相关国家科技计划管理办法规定不一致的内容,以相关国家科技计划管理办法为准。对于2011年1月1日至通知发布期间批复总预算的课题,在批复预算总额不变的前提下,分科目预算可按本通知第一条规定相应调整。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本通知和《经费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专项经费管理,切实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执行中若有问题,请及时函告财政部、科技部。财政部、科技部将针对本通知及有关科技经费管理政策实施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跟踪、指导和推动政策落实,总结、评估政策实施效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O一一年九月十四日

第二篇:经费管理文件

山西省省级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推进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改革,提高项目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财政科研经费使用绩效,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和《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省级财政科研项目是指省级财政资金予以资助的各类科研项目。

省级财政科研资金是指列入省级财政预算的科技计划、科技专项、科技基金等(以下简称科技计划)经费。

第三条

省级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坚持科学引领、创新驱动、遵循规律、改革创新、公正公开、规范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 省级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服务于山西转型跨越和低碳发展,聚焦山西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导激励和市场配置的导向作用,加快建立适应科技创新规律、统筹协调、职责清晰、监管有力的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机制。

第五条 省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做好科技发展优先领域、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等统筹协调工作。

省财政部门要加强科技预算安排的统筹协调,做好各类科技计划资金预算方案的综合平衡。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省级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工作,提高科技计划的实施成效。

第二章 科技计划的设立

第六条 省直有关部门根据我省发展战略需求和科技创新实际需要,通过省级财政部门预算设立省级科技计划。

第七条 科技计划应当明确功能定位、目标任务、时限要求和考核指标,建立健全绩效评价、动态调整和终止机制,科学组织安排科研项目,提升项目层次和质量。

第八条 按照国家规定的基础类、公益类、市场导向类和重大项目类,优化整合省级科技计划,通过撤、并、转等方式进行调整和重新设立。

第三章 科研项目分类管理

第九条 按照不同类型科研项目的特点和规律,建立相适应的组织管理方式和组织实施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第十条 基础类项目突出创新导向。重点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充分尊重专家意见,通过同行评议、公开择优的方式确定研究任务和承担者。引导支持企业增加基础科研投入,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基础研究,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紧密结合。基础类科研项目要注重人才培养,强化对优秀人才和优秀团队的持续支持。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

第十一条 公益类项目聚焦重大需求。重点解决制约我省社会公益性行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提高项目的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化需求导向和应用导向,保证项目成果服务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广泛向社会征集项目,采取专家评审和行政决策相结合的方式,评审择优或定向择优支持。加强对基础数据、基础标准、种质资源等工作的稳定支持,为科研提供基础性支撑。加强国内、国际科技合作。第十二条 市场导向类项目突出企业主体。明晰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配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通过制定政策、营造环境,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投入、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市场导向类科研项目主要采取专家评审的方式择优支持。重点支持企业根据政策引导开展的科研项目,鼓励产学研协同攻关,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企业科技研发和成果推广由企业提出需求,并先行投入和组织实施,政府多采用“后补助”及间接投入等资助方式予以支持。

第十三条 重大项目突出目标导向。重点解决我省转型跨越发展中的科技战略发展需求和低碳科技、煤基科技发展等重大共性关键技术。集中力量,聚焦重点,做好顶层设计。要设定明确可考核的项目目标和关键节点目标,采取定向择优或公开招标的方式遴选优势单位承担项目。加强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管理和节点目标考核,逐步实行项目专员制和监理制。

第四章 科研项目立项管理

第十四条 科技计划主管部门应当结合科技计划的特点编制项目指南,并于每年固定时间通过广泛知晓的方式发布。

科技计划主管部门应当扩大项目指南编制工作的参与范围,充分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并建立由产学研用各方参与的项目指南论证机制。

自科技计划项目指南发布之日到项目申报受理截止日,不得少于50天,保证科研人员有充足时间申报项目。

第十五条 科技计划立项采取部门设计和单位申报的方式进行。

部门设计是指科技计划主管部门通过调研和专家论证,提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项目。单位申报是指项目研究单位按照项目指南要求,自主提出科研项目,通过归口管理部门向科技计划主管部门提出立项申请。

第十六条 科技计划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项目申报材料的审查,健全立项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重点审查项目申请单位、项目负责人及项目合作方的资质、科研能力等内容。加强科研项目重复申报审查,避免一题多报或重复资助。

第十七条 科技计划主管部门应当完善公平竞争的遴选机制,通过公开择优、定向择优等方式确定项目承担单位,逐步实行网络、视频评审。

科技计划主管部门应当规范立项要求,公布审批流程,简化立项环节,提高公开透明度,及时向申报单位反馈评审结果和意见,实现立项过程的“可申诉、可查询、可追溯”。从受理项目申请到反馈立项结果原则上不超过120个工作日。

第十八条 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确定后,项目承担单位与科技计划主管部门签订项目计划任务书的同时,项目承担单位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要共同签署项目承诺书,并保证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提供信息不真实的将列入“黑名单”。

第十九条 科技计划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以一线科研同行专家为主的专家数据库。实行评估评审专家轮换、调整和回避制度,规范评审专家行为,提高项目评审质量。项目评估评审应当接受同行质询和社会监督。

第五章 科研项目过程管理

第二十条 科技计划主管部门应健全科研项目管理服务机制,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不同科研项目管理特点组织开展巡视检查或抽查。

第二十一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自项目完成后2个月内向科技计划主管部门提出验收或结题申请。由于客观原因不能按期完成项目计划的,项目负责人可以申请延期验收或结题,申请延长的期限不超过1年。

无特殊原因未按时提出验收或结题申请的,按未通过验收或结题处理。科技计划主管部门自收到验收或结题申请之日起1个月内,组织有关专家依据项目计划任务书验收或结题。

第二十二条 科技计划主管部门应当完善项目执行过程评价和定期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并组织进行项目执行过程评价,制定有关标准和程序,提出绩效评价报告。定期项目绩效评价由财政部门组织第三方进行评价。

第二十三条 科技计划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科研信用管理机制。建立覆盖指南编制、项目申请、评估评审、立项、实施、验收结题全过程的科研信用记录制度。对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和评审专家在实施项目管理中的信用情况进行评价和记录。

科技计划主管部门对项目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评估评审专家、中介机构等参与主体进行信用评级,并按信用评级实行分类管理。

第二十四条 科技计划主管部门应当通过门户网站等有效媒介,将项目立项、验收结果、资金安排以及绩效评价等情况依法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将项目立项、主要研究人员、经费使用、大型仪器设备购置以及项目研究成果信息向单位内部公开,接受内部监督。

第二十五条 科技计划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报告制度,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科技报告的标准和规范。明确提交的科技报告类型、格式、要求科研项目承担单位提交的科技报告。科研项目负责人应当以书面形式将所开展的科研、设计、工程、试验和鉴定等活动的过程、进展和结果向科技计划主管部门报告。科技报告提交和共享情况作为后续支持的重要依据。第二十六条 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科技管理信息与共享服务平台。按照统一的数据结构、接口标准和信息安全规范建设山西省科研项目数据库,并基本实现与国家科研项目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完善现有各类科技计划数据库,实现科技资源持续积累、完整保存和开放共享。建立统一的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向社会开放服务。

第六章 科研项目资金管理

第二十七条 规范项目预算编制,加强重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预算评估评审。项目申请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的现有科研条件和设施,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编制项目预算,并对仪器设备购置、合作单位资质及拟外拨资金进行重点说明。对项目实施可能形成的科技资源和成果提出社会共享方案。有自筹经费来源的提供出资证明及其他相关财务资料。劳务费预算要结合实际以及相关人员参与项目的全时工作时间等因素合理编制。

科技计划主管部门在项目预算评估评审中不得简单按比例核减预算。除以定额补助方式资助的项目外,依据科研任务实际需要和财力可能核定项目预算,不得在预算申请前先行设定预算控制额度。

第二十八条 科技计划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当加强项目立项和预算下达的衔接,科技计划项目审定批准后1个月内下达资金预算批复。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相关规定,结合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进度,及时合规办理资金支付。

第二十九条 规范直接费用支出管理,科学界定与项目研究直接相关的支出范围。各类科技计划的支出科目和标准原则上应保持一致。

在项目经费总额不变的情况下,项目费用中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信息传播费(或文献、出版、知识产权事务费)以及其他支出预算如需调整,由项目负责人向项目承担单位提出申请。进一步下放项目预算调整权限,严格控制项目经费中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等支出,项目实施中发生的该三项支出之间可以调剂使用,但不得突破三项支出预算总额。

调整劳务费开支范围,允许项目临时聘用人员的社会保险补助纳入科研项目劳务费科目中列支。

第三十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加强间接费用管理,建立健全间接费用管理办法。间接费用主要用于补偿项目承担单位为项目实施所发生的间接成本和绩效支出。

项目承担单位不得在核定的间接费用以外重复提取、列支管理费或相关费用,不得用于支付各种罚款、捐款、赞助、投资等。

第三十一条 科技计划主管部门应当开展事前立项事后补助、奖励性后补助及共享服务后补助等资助方式的研究,加大科研经费后补助支持力度,扩大后补助项目的适用范围。

第三十二条 项目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当编制项目经费决算报告。项目经费决算开支范围应当与项目经费预算的范围相一致,如实反映项目经费预算执行和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不一致的应当说明理由。

项目经费决算报告由项目承担单位财务部门会同项目负责人共同编制,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对重大项目经费进行审计监督。

第三十三条 项目结转结余资金与项目验收和信用评价相挂钩。项目在研期间,剩余资金可以结转下一继续使用。

项目完成任务目标并通过验收且承担单位信用评价好的,项目结余资金按规定在一定期限内由项目承担单位用于科研活动的直接支出。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在一个月内办理财务结算手续,不得长期挂账。项目未完成、资金管理存在严重问题的,项目结余资金按原渠道收回。

第七章 科研项目资金监管

第三十四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规范科研项目资金使用行为,依法使用项目资金。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擅自调整外拨资金;

(二)利用虚假票据套取资金;

(三)编造虚假合同、虚构人员名单虚报冒领劳务费和专家咨询费;

(四)虚构测试化验内容、提高测试化验支出标准等方式违规开支测试化验加工费;

(五)随意调账变动支出、随意修改记账凭证、以表代账应付财务审计和检查。第三十五条

项目承担单位要建立健全科研和财务管理等相结合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项目资金管理,在职责范围内及时审批项目预算调整事项。对于省级财政以外渠道获得的项目资金,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以及相关资金提供方的具体要求管理和使用。

第三十六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改进科研项目资金结算方式,原则上采用非现金方式结算。

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事业单位承担项目所发生的会议费、差旅费、小额材料费和测试化验加工费等,要按规定实行“公务卡”结算。

企业承担的项目所有支出也应当采用非现金方式结算。

项目承担单位对设备费、大宗材料费和测试化验加工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等支出,原则上应当通过银行转账方式结算。

第三十七条

科技计划主管部门和科技经费监管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决策、管理、实施、绩效的监督检查,加大对资金管理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建立责任倒查制度,针对出现的问题倒查项目主管部门相关人员的履职尽责和廉洁自律情况,经查实存在问题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第八章 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责任

第三十八条

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科技工作重大问题会商与沟通工作机制,落实管理和服务责任。科技计划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或修订各类科技计划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本部门内部控制和监管体系,加强对所属单位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内部制度的审查;督促指导项目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依法开展科研活动;做好经常性的政策宣传、培训和科研项目实施中的服务工作。

第三十九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履行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使用的主体责任,建立常态化的自查自纠机制,严肃处理本单位出现的违规行为。

科研人员要弘扬科学精神,恪守科研诚信,强化责任意识,严格遵守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各项规定,自觉接受有关方面的监督。

第四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违规使用项目资金的,科技计划主管部门和科技经费监管部门采取下列方式进行处罚:

(一)通报批评;

(二)暂停项目拨款;

(三)终止项目执行;

(四)追回已拨项目资金;

(五)取消项目承担者一定期限内项目申报资格。

涉及违法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并将有关结果向社会公开。第四十一条 科技计划主管部门应当将有严重不良信用记录的项目承担单位、科研人员、评估评审专家和中介机构等记入“黑名单”,阶段性或永久取消其申请财政资助项目或参与项目评审、管理资格。

第九章 附 则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此前相关规定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篇:科技部六大措施深化科技经费管理改革

科技部:六大措施深化科技经费管理改革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管理工作,科技体制改革有序推进,科技经费管理使用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财政预算管理改革不断深化。面对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进一步完善政策、创新方式,加强“十二五”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

当前,“十二五”各项科技工作已经全面启动,为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促进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科技部出台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国家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政策改革工作,修订了国家三大主体科技计划管理办法,发布了《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十一五”以来我国科技经费管理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科技经费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全过程管理逐步加强,经费监管体系初步建立。同时,科技经费管理和使用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尚需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有必要进一步深化科技经费管理改革。本次改革突出了“把握科研规律,创新管理方式”的基本理念,主要措施集中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强化承担单位法人责任,明晰权责关系,应充分发挥承担单位在项目申报和立项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在项目实施中的支撑服务作用和在经费管理使用的审核监督作用。二是完善课题间接成本补偿机制,设立间接费用,明确补偿渠道,大幅度提高补偿水平,最高可达到专项经费中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20%,增加了承担单位的管理手段和调控能力,有利于增强承担单位在项目组织实施和经费管理中的责任感,也为承担单位发挥法人作用提供了有效的财力保障。

三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增加绩效支出,有利于建立绩效管理机制,有利于提高相关单位和科研人员承担国家科研任务的积极性,有利于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四是提升预算管理科学化水平,简化优化了预算编制要求,进一步规范了预算评估评审,加强了经费管理与项目管理的衔接,建立专项经费预拨机制,解决了经费到位滞后的问题。五是适应科研活动的特点和规律,预算调整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增加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科研经费使用的自主权。

六是通过构建多层次的监管体系、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信用管理、推进经费支出绩效评价和推进信息公开透明等方式,加强经费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市科技局罗新裕

第四篇:经费管理

学校经费管理制度

为有效管理和正确使用学校公用经费,避免盲目浪费,做到合理合法,经学校教代会讨论通过,特制定本经费管理制度。

一、学校的预算内外经费均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财务人员要做到增收节支,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总务主任负责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和业务指导,总务处建立健全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

二、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和财力情况,本着“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收支平衡”的原则,合理编制财务收支计划和月财务收支计划,计划报经学校教代会批准后,财务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确保计划圆满完成。

三、经费收支实行审批制度。各校、各部门需要使用经费的必须逐层请示,汇报到主管领导。五百元以下的校长负责审批,五百到两千元以下的由经费领导小组审批,两千元以上由学校教代会讨论审批,并逐级上报、申请。

四、各项支出的原始凭证,要真实合法,符合财务制度规定,并有经办人签字,经会计审核,由校长签字,再报镇政府、县教育局、县财政局核销。

五、会计要建立中小学经费收支辅助明细帐。对每张发货票超过500元的经费支出要保留复印件。

六、会计每月月末及时向经费领导小组汇报收支结余情况,总务处定期向师生公布有关经费的收支情况,主管领导定期对所属部门的财务工作进行检查监督。

七、严格遵守物价部门核准的范围和标准进行亮证公开收费,根据上级规定,收费必须全部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禁止任何部门和个人以任何名义向学生乱收费;严禁非财务部门和个人私自收取、存放资金,私设“小钱柜”。

八、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2010年9月4日

第五篇:经费管理

河南理工大学文件 校科〔2016〕5号

河南理工大学关于

进一步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通知

校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学校科研经费支出,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河南理工大学经济活动立项管理办法》(校财〔2015〕27号)和学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现将科研经费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科研经费预算管理

纵向项目经费预算经项目主管部门批准后应严格执行,原则上不予调整;横向项目经费按照合同约定执行。科研经费预算确需调整的,须由项目负责人提出调整方案,经项目依托学院院长或科研副院长、科学技术处或社会科学处处长、财务处处长审核批准,按程序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调整。

二、严格科研经费支出管理

项目负责人是经费使用的直接责任人,经费支出应与科研任务具有相关性,不得将无关的支出在经费中列支。经费支出原则上按项目经费预算书和合同书上所填写的经费预算列支。

1.差旅费、会议费原则上只能报销项目组成员相关费用,确因开展项目研究需要而支出的非项目组成员差旅费、会议费,须由项目负责人写出情况说明,经项目依托学院院长或科研副院长审核批准后报销。

2.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组人员(含研究生)出国及外国专家来华工作,须由项目组提出申请,项目依托学院院长或科研副院长审核后,报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和分管科研工作副校长审批。发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用,经项目负责人、项目依托学院院长或科研副院长、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分管科研工作副校长逐级审批后报销。

非项目组成员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用不得在项目经费中报销。

3.项目实施过程中支付给临时雇佣人员的工资、专家咨询 —2— 费、鉴定(评定、验收)会酬金等劳务费用由项目组据实列支,经项目负责人、科学技术处或社会科学处处长审批后发至该临时雇佣人员的个人银行账户;研究生助研补助费用由项目负责人和项目依托学院院长或科研副院长审批后,发至该研究生的个人银行卡账户。项目负责人对领取劳务酬金人员的资格、标准、姓名和身份证号的真实性等负责,不得虚列、伪造名单,虚报冒领科研劳务费。

4.办公用品采购应严格控制在经费预算范围内支出,严禁在项目经费中报销与项目研究无关的办公用品。

三、严格执行科研经费政府采购制度

使用科研经费购买仪器设备、计算机及网络设备、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传真机、碎纸机、照相机、录像机、投影仪、电视机、空调等在河南省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以内或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必须全部依法实行政府采购。其中,购买仪器设备须按照《河南理工大学自然科学科研仪器设备论证管理办法(修订)》要求,由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经调研考察、可行性论证、技术参数确定等程序后,报国资处按法定程序采购。

四、严格科研外协经费管理

以合同方式委托给校外其他单位所发生的委托研发、实验材料、测试化验、工程施工等科研外协支出,在原依托项目的计划任务书、经费预算书或技术合同中有明确约定的,经项目依托学院、科学技术处或社会科学处审核后,按原依托项目的执行计划和经费预算执行;没有明确预定的,按照《河南理工

—3— 大学关于科研经费采购支出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的通知》要求,须经申请、论证、审批等程序,由国资处采取规定采购方式采购。

五、加强对科研经费支出的监督检查

学校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财务处、审计处、监察处等部门每年定期对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进行抽查,对发生违纪违法问题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并依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罚或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河南理工大学 2016年5月6日

河南理工大学校长办公室 2016年5月6日印发

—4—

—5—

下载科技部经费管理文件(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技部经费管理文件(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会文件经费收支管理办法

    开县总工会文件 开总发〔2010〕27号 开 县 总 工 会 转发《重庆市总工会关于转发〈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印发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的通知〉的通知》 全县各级工会委员......

    科技部关于企事业单位科技管理研讨会通知文件

    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 中高促字(2011)07号 关于举办‚企事业单位科技管理研讨会‛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连队经费管理

    【摘 要】本文从基层财务管理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如何加强基层财务入手,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基层财务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军队 基层 财务管理 基......

    团队经费管理

    主题词:关于团队奖励经费使用核销的规定 为了加强相关团队奖励经费(以下简称“经费”)的有效性,及时落实相关激励,特做以下规定: 1、 凡按相关文件获得团队经费的,该团队负责人应于......

    学生会经费管理

    学生会经费管理制度 一. 部门职责 (1). 遵循学生会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情况清楚,手续完备,数据准确,处理及时 (2). 及时记录,及时报销,及时总结,及时报账,账目登记清晰明了 (3). 定期向负责......

    工会经费管理

    1、工会经费收入来源 工会经费收入是工会组织为完成工会工作任务,发展工会事业而依法筹集的资金。工会经费收入来源有五个方面: (1)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 (2)建立工会组织的单位依法......

    管理学院学生社联科技部

    管理学院学生社联科技部 2013-2014学年度第*学期 工作计划管理学院 学生社联科技部 2013/03/02管理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科技部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工作计划2013年我校......

    文件-亳州市市直机关培训经费管理办法

    亳州市市直机关培训经费管理办法 浏览次数:416信息来源: 公支科发布时间:2014-05-29 14:37 亳州市市直机关培训经费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市直机关培训工作,提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