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场经济概论》社会实践调研选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社会调研选题
1.关于某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查研究
2.关于某地产业结构调整状况的调查研究
3.关于某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调查研究
4.关于某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
5.关于某地外资企业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
6.关于某地各类民营企业经营发展的调查研究
7.对某地私营企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的调查研究
8、关于某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
9.关于某地城乡收入差距的调查研究
10.关于某地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调查研究
11.关于当前社会贫富差距状况及其原因的调查研究
12.关于某地农民经济收入增长状况的调查分析
13.关于某地农民收入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研究
14.关于某地农业现代化生产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
15.关于某地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调查研究
16.关于某地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调查研究
17.关于某地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调查研究
18.关于某地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制建立问题的调查研究
19.关于某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的调查研究
20.关于某地农村贫困问题及扶贫开发的调查研究
21、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与手段研究
22、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研究
23、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要求:各小组在以上选题中任选一个,作为本小组调查研究的课题,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每个小组必须撰写一篇4000字以上的研究论文或调查报告(要有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各小组的研究选题不得重复。12月21日前提交给任课教师。
2012年11月10日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调研选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社会实践 调研选题
依据学员自身特点和休假地的具体情况,学员可以自主选择调研选题和调研方向,以下 选题和调研方向仅供参考。
(1 调查家乡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职业的变化情况, 联系唯物史观的交往理论, 写一篇 关于农民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2 调查家乡所在地(农村、城市、部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 哪些变化,这种变化进步的方面、存在的问题,运用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 证关系原理,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完成调查报告。
(3 深入社区、乡村, 调查人们的业余生活时间的支配情况, 联系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 理论,撰写一篇关于人们闲暇生活情况及问题的调研报告。
(4调查一个村庄、社区、中队(站、所 ,对基层民主建设的状况(如村民委员会的 建设、居民委员会作用的发挥、士兵委员会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分析基层 民主建设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的地位、途径等问题,完成调查报告。
(5 调查一部分人群, 了解大家对改革开放形势的看法, 如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最希望政府干的事情、最不满意的方面,初步掌握目前人们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总体认识,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给以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6 调查公安边消警基层部队(就近的消防中队、边检站、边防派出所 官兵关系状况, 运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原理,分析建设良好的官兵关系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 性以及实施途径,撰写调查报告。
(7 调查所在地区人们的收入的主要来源、分配情况, 根据唯物史观的所有制理论写一 篇正确认识当前人们收入构成状况及原因的报告。
(8改革开放 30多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城乡的社会面貌发生 了深刻变化,但也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调查城乡人们在操办婚丧红白喜事过程中的消费 和费用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的对策,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分 析移风易俗的重要性、措施及建议,完成调查报告。
(9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我国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调查不同职业群体、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人们的对 “ 幸福 ” 的认识, 包括 “ 幸福是什么、怎样获 得幸福、幸福的标准是什么 ” 等,运用价值观有关理论加以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10实地调查一个乡村、社区、企业、学校等,了解该单位文化建设的突出做法和经 验,写一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方面的调研报告。
(11就近深入农村、企业、基层部队,调查当前干群关系状况,联系党的群众观点群 众路线,发现先进典型,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从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 益的视角,提出改善干群关系的对策建议,撰写调研报告。
(12调查了解所在地区人们的文化生活现状,总结提炼经验,分析不良文化的表现、危害,分析现实生活中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地位、作用,撰写调查报告。
(13通过调查所在地区与其他发达地区发展存在的差距、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关系 等方面的情况,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写一篇关于当地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调查报告。(14通过调查所在地区人们的宗教信仰状况,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写一 篇有关当前社会生活中人们理想、信仰、信念建设的调查报告。
(15通过调查所在地区改革开放 30多年来人们的职业、阶层、生活方式的变化情况, 写一篇当前社会阶层状况的调查报告。
(16调查一个村庄、企业、城市社区的环境生态状况,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所 在地区生态的现状、取得的进步、存在问题、原因及解决的设想等,撰写调查报告。
(17当今时代是一个网络时代,网络已经走入了人们的生活。调查所在单位、社区、乡村人们的上网状况,写一篇关于人们网络生活情况的调查报告。
(18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人们对教育给予了空前的重视,随着大学生就业困难 的加深,一些家庭对于高等教育的期望又存在下降趋势,调查所在地区若干家庭教育投入的 情况,写一篇关于 “ 教育投入与人的发展 ” 方面的调查报告。
(19调查所在地区城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情况、困难家庭生活状况,国家政府和社会 对困难弱势群体的关注状况,找出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完成调查报告。
(20调查所在乡村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情况,少年儿童辍学、失学情况,写一篇关于 当前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调研报告。
(21结合个人从小学到中学、大学的求学历程和切身感受,分析我国基础教育中成功 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设想,撰写调研报告。
(22调查所在地区赌博现象存在的状况,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社会危害,提出治理 的设想,完成调查报告。
(23调查所在乡村、街道、社区、企业、学校等共青团组织的活动情况和作用发挥, 撰写调查报告。
(24 随着社会的变化, 家庭这个社会的细胞也在发生着变化:如父权家庭的逐步消亡、子女数量的减少等等。由此,传统的家庭让位于新家庭。调查你的家乡,考察这种变化并分 析这种变化对未来社会的影响,撰写调查报告。
(25调查近年来所在家乡交通、饮水、卫生、教育、文化生活等方面情况,运用科学 发展观的有关理论加以分析,撰写一篇调查报告。
(26围绕“八荣八耻”的某个专题,就自己身边发生的新变化进行细致观察,深入思 考,撰写调查报告。
(27调查家乡某一个农村近几年来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结构变化,撰写调研报告。(28就近调查一个消防中队(或边防检查站、派出所近年来“三基”工程情况,写 出调研报告。
(29就近调查一个社区,了解近年来居民收入和消费状况,人民对当前物价指数上涨 的看法,写出调研报告。
(30就你休假所在社区、乡村、部队就人民群众对党的近期的重大方针政策、政府的 重大举措的反映和评价, 搞一次问卷调查或入户调查, 做好材料和数据分析, 写出调研报告。(31 调查你休假地社会治安状况, 掌握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提出改进建议,完成调研报告。
(32调查一个县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情况,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访谈、实地考察 等多种途径,掌握丰富资料,做出综合评价,完成调研报告。
(33调查一个县(区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出理性分析,提出发 展建议,形成调研报告。
(34调查家乡所在地的新农村建设特别是旧村改造情况,掌握第一手的数据资料,分 析其中的得失,提出改进的建议,形成调研报告。
(35调查休假地社会稳定情况,分析维稳形势,找出影响稳定大局的主要因素,提出 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写出调研报告。
(36调查所在乡村近几年村民自治民主建设的总体情况,分析其带来的新变化,找出 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完成调研报告。
(37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基础建设项目的实施,动迁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成为矛 盾的激化点,调查所在地区拆迁纠纷状况,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的意见或建 议,撰写调研报告。
(38到休假所在地的政府、信访办、法院等单位,了解近年来群众上访案件发生的总
体状况,分析案由、类别,梳理群众最关注、最不满意的问题,撰写一篇对策性研究报告。要求
(1 学员可以参照以上选题,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在其中任选一题, 也可以根据自己 生活环境中的实际情况,另行确定调研方向。
(2调研报告的具体题目由学员根据具体情况自行确定。(3每篇报告字数一般不少于 3000字,所附案例材料则字数不限。
在新学期报到的同时,以学员队为单位,将调查报告和案例材料收齐,由各队课代表交 给授课教师。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调研选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社会实践调研选题
依据学员自身特点和休假地的具体情况,学员可以自主选择调研选题和调研方向,以下选题和调研方向仅供参考。
(1)调查家乡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职业的变化情况,联系唯物史观的交往理论,写一篇关于农民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2)调查家乡所在地(农村、城市、部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进步的方面、存在的问题,运用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完成调查报告。
(3)深入社区、乡村,调查人们的业余生活时间的支配情况,联系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理论,撰写一篇关于人们闲暇生活情况及问题的调研报告。
(4)调查一个村庄、社区、中队(站、所),对基层民主建设的状况(如村民委员会的建设、居民委员会作用的发挥、士兵委员会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分析基层民主建设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的地位、途径等问题,完成调查报告。
(5)调查一部分人群,了解大家对改革开放形势的看法,如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最希望政府干的事情、最不满意的方面,初步掌握目前人们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认识,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给以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6)调查公安边消警基层部队(就近的消防中队、边检站、边防派出所)官兵关系状况,运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原理,分析建设良好的官兵关系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以及实施途径,撰写调查报告。
(7)调查所在地区人们的收入的主要来源、分配情况,根据唯物史观的所有制理论写一篇正确认识当前人们收入构成状况及原因的报告。
(8)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城乡的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也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调查城乡人们在操办婚丧红白喜事过程中的消费和费用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的对策,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分析移风易俗的重要性、措施及建议,完成调查报告。
(9)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我国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调查不同职业群体、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人们的对“幸福”的认识,包括“幸福是什么、怎样获得幸福、幸福的标准是什么”等,运用价值观有关理论加以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10)实地调查一个乡村、社区、企业、学校等,了解该单位文化建设的突出做法和经验,写一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方面的调研报告。
(11)就近深入农村、企业、基层部队,调查当前干群关系状况,联系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发现先进典型,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从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视角,提出改善干群关系的对策建议,撰写调研报告。
(12)调查了解所在地区人们的文化生活现状,总结提炼经验,分析不良文化的表现、危害,分析现实生活中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地位、作用,撰写调查报告。
(13)通过调查所在地区与其他发达地区发展存在的差距、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情况,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写一篇关于当地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调查报告。
(14)通过调查所在地区人们的宗教信仰状况,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写一篇有关当前社会生活中人们理想、信仰、信念建设的调查报告。
(15)通过调查所在地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们的职业、阶层、生活方式的变化情况,写一篇当前社会阶层状况的调查报告。
(16)调查一个村庄、企业、城市社区的环境生态状况,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所在地区生态的现状、取得的进步、存在问题、原因及解决的设想等,撰写调查报告。
(17)当今时代是一个网络时代,网络已经走入了人们的生活。调查所在单位、社区、乡村人们的上网状况,写一篇关于人们网络生活情况的调查报告。
(18)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人们对教育给予了空前的重视,随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加深,一些家庭对于高等教育的期望又存在下降趋势,调查所在地区若干家庭教育投入的情况,写一篇关于“教育投入与人的发展”方面的调查报告。
(19)调查所在地区城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情况、困难家庭生活状况,国家政府和社会对困难弱势群体的关注状况,找出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完成调查报告。
(20)调查所在乡村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情况,少年儿童辍学、失学情况,写一篇关于当前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调研报告。
(21)结合个人从小学到中学、大学的求学历程和切身感受,分析我国基础教育中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设想,撰写调研报告。
(22)调查所在地区赌博现象存在的状况,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社会危害,提出治理的设想,完成调查报告。
(23)调查所在乡村、街道、社区、企业、学校等共青团组织的活动情况和作用发挥,撰写调查报告。
(24)随着社会的变化,家庭这个社会的细胞也在发生着变化:如父权家庭的逐步消亡、子女数量的减少等等。由此,传统的家庭让位于新家庭。调查你的家乡,考察这种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对未来社会的影响,撰写调查报告。
(25)调查近年来所在家乡交通、饮水、卫生、教育、文化生活等方面情况,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理论加以分析,撰写一篇调查报告。
(26)围绕“八荣八耻”的某个专题,就自己身边发生的新变化进行细致观察,深入思考,撰写调查报告。
(27)调查家乡某一个农村近几年来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结构变化,撰写调研报告。
(28)就近调查一个消防中队(或边防检查站、派出所)近年来“三基”工程情况,写出调研报告。
(29)就近调查一个社区,了解近年来居民收入和消费状况,人民对当前物价指数上涨的看法,写出调研报告。
(30)就你休假所在社区、乡村、部队就人民群众对党的近期的重大方针政策、政府的重大举措的反映和评价,搞一次问卷调查或入户调查,做好材料和数据分析,写出调研报告。
(31)调查你休假地社会治安状况,掌握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改进建议,完成调研报告。
(32)调查一个县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情况,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访谈、实地考察等多种途径,掌握丰富资料,做出综合评价,完成调研报告。
(33)调查一个县(区)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出理性分析,提出发展建议,形成调研报告。
(34)调查家乡所在地的新农村建设特别是旧村改造情况,掌握第一手的数据资料,分析其中的得失,提出改进的建议,形成调研报告。
(35)调查休假地社会稳定情况,分析维稳形势,找出影响稳定大局的主要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写出调研报告。
(36)调查所在乡村近几年村民自治民主建设的总体情况,分析其带来的新变化,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完成调研报告。
(37)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基础建设项目的实施,动迁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成为矛盾的激化点,调查所在地区拆迁纠纷状况,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的意见或建议,撰写调研报告。
(38)到休假所在地的政府、信访办、法院等单位,了解近年来群众上访案件发生的总
体状况,分析案由、类别,梳理群众最关注、最不满意的问题,撰写一篇对策性研究报告。
要求
(1)学员可以参照以上选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其中任选一题,也可以根据自己生活环境中的实际情况,另行确定调研方向。
(2)调研报告的具体题目由学员根据具体情况自行确定。
(3)每篇报告字数一般不少于3000字,所附案例材料则字数不限。
在新学期报到的同时,以学员队为单位,将调查报告和案例材料收齐,由各队课代表交给授课教师。
第四篇:《市场经济概论》教学辅导三
《市场经济概论》作业三讲评
第九章的主要知识点:
◆国内生产总值(英文缩写GDP)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有不同的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其中主要有支出法、收入法,以及部门法。我们这里简单介绍这三种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三种方法计算所得出的结果,从理论上说应该是一致的,因为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计算同一国内生产总值。但在实际上,这三种方法所得出的结果往往并不一致。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包括一系列总量指标和明细账户,从而能全面地反映一国或地区国民经济运行的过程和全貌。在这个体系中,有五个基本的总量指标,除了国内生产总值外,还有其他四个指标。即 国内生产净值、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与国民收入
◆国民经济中有一个基本的恒等关系。总支出代表了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需求,而总收入和总产量代表了社会对最终产品的供给。因此,在国民生产总值核算中有一个恒等关系。
第十章主要知识点:
◆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时的国民收入是均衡的国民收入。当不考虑总供给这一因素时,均衡的国民收入是由总需求决定的。
◆消费函数是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储蓄函数是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在既定的收入中,消费与储蓄是成反方向变动的。增加消费国民收入增加,增加储蓄国民收入减少。
◆乘数理论是指自发的总需求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乘数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从而使总需求和国民收入增加得就越多。
◆乘数发生的作用是有条件的,只有在社会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总需求增加才会产生乘数效应。此外乘数作用是双重的。
◆总需求曲线表示物价水平与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物价水平与总需求量之间是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除物价水平之外的其他因素变动引起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表示既定物价水平时,总需求量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表示既定物价水平时,总需求量减少。
◆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表明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是可以增加的。
◆短期总供给曲线表示短期中物价水平与总供给量之间的关系,短期总供给曲线表示短期中物价水平与总供给量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表示在长期中,物价水平与总供给量无关。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位置由经济的潜力决定,随着经济增长向右移动。
第十一章主要知识点:
◆周期性失业定义,周期性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
◆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根据严重程度可以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速的通货膨胀和超速通货膨胀。
◆由于总需求过大或增加过快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由于成本增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菲力普斯曲线表示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不同经济学流派对菲力普斯曲线作出了不同解释,得出了不同政策结论。
第十二章主要知识点: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达到既定的经济目标或者说国家其他目标而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以及公债的发行、公债的偿还做出的决策。
◆具有自动地调节经济,使经济稳定的机制,被称为内在稳定器,或者自动稳定器。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以及各种转移支付。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政府开支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支出减少,即以政府开支代替了私人开支。这样,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作用就被减弱。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存在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会引起私人投资与消费减少。
◆财政政策运用: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就要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扩张性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经济的政策。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则要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压抑总需求,以实现物价稳定。
作业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四种产品中应该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是(A)。
A、当年生产的拖拉机
B、去年生产而在今年销售出去的拖拉机
C、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拖拉机
D、生产商今年计划明年生产的拖拉机
2.在下列四种情况中应该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是(B)。
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
B、居民用来自己食用的面粉
C、粮店为居民加工面条的面粉
D、田里收上来的小麦
3.在下列四种情况中作为最终产品的是(d)。
A、公司用于联系业务的小汽车
B、工厂用于运送物品的小汽车
C、旅游公司用于载客的小汽车
D、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的小汽车
4.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C)。
A、有形的产品
B、无形的产品
C、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产品
D、供给生产阶段投入所需产品
5.支出法又称(C)。
A、要素支付法
B、部门法
C、最终产品法
D、要素收入法
6.按支出法,应计入私人国内总投资的项目是(C)。
A、个人乘坐购买小汽车
B、个人出行购买游艇
C、个人居住购买住房
D、个人购买的冰箱
7.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是核算(B)。
A、国民收入
B、国民生产总值
C、国民生产净值
D、个人可支配收入
8.国民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的差别是(A)。
A、间接税
B、直接税
C、公司未分配利润
D、折旧
9.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C)。
A、直接税
B、间接税
C、折旧
D、公司未分配利润
10.个人收入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差别是(A)。
A、个人所得税
B、间接税
C、公司未分配利润
D、折旧
11.三部门经济中,总需求的表达式为(A)。
A、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B、总需求=消费+储蓄+税收
C、总需求=消费+投资
D、总需求=消费+政府支出+出口
12.三部门经济中,收入的恒等关系可表为(B)。
A、I+S≡G+T
B、I+G≡S+T
C、I+G+X≡S+T+M
D、I≡S
13.政府支出是指(A)。
A、政府购买各种产品与劳务的支出
B、政府购买各种产品的支出
C、政府购买各种劳务的支出
D、政府的税收
14.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B)。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D、等于2
15.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B)。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D、等于2
16.引致消费取决于(C)。
A、自发消费
B、边际储蓄倾向
C、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D、收入
17.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B)。
A、价格水平下降
B、收入增加
C、储蓄增加
D、利率下降
18.根据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因素是(A)。
A、收入增加
B、利息率提高
C、人们预期未来的价格水平要上升
D、政府支出增加
19.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A)。
A、消费减少
B、储蓄减少
C、消费增加
D、政府支出增加
20.在以下四种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C)。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 B、边际消费倾向为0.4 C、边际消费倾向为0.75 D、边际储蓄倾向为0.2
21.自发总需求增加100万元,使国民收入增加了1000万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消费倾向为(b)。
A、100%
B、10%
C、90%
D、50%
22.IS—LM模型研究的是(B)。
A、在利息率与投资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决定
B、在利息率与投资变动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决定
C、把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起来,研究总需求与总供给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影响
D、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决定
23.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的条件是(b)。
A、自发总需求增加
B、自发总需求减少
C、价格水平下降
D、价格水平上升
24.利息率提高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C)。
A、增加
B、不变
C、减少
D、不能肯定
25.假定货币供给量不变,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的增加将导致货币的投机需求(C)。
A、增加
B、不变
C、减少
D、不能肯定
26.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需求增加会引起(A)。
A、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B、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不变
C、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D、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27.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减少会引起(C)。
A、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B、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C、国民收入减少,利率升
D、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28.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原因是(B)。
A、政府支出的减少
B、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C、私人投资减少
D、货币供给量减少
29.当价格不变,总供给可以增加时的总供给曲线是(A)。
A、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
B、短期总供给曲线
C、长期总供给曲线
D、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平行移动
30.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是一条(A)。
A、与横轴平行的线
B、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C、与横轴垂直的线
D、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31.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A)。
A、经济中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
B、经济中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C、在价格不变时,总供给可以无限增加
D、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失业
32.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表示(c)。
A、价格水平上升,总供给增加
B、价格水平下降,总供给增加
C、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减少
D、价格水平下降,总供给减少
33.在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时,总供给增加引起(B)。
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不变
C、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
34.总需求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与价格同方向变动的总供给曲线是(B)。
A、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
B、短期总供给曲线
C、长期总供给曲线
D、不能明确肯定
35.在短期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减少引起(c)。
A、价格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增加
B、价格水平下降,国民收入不变
C、价格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减少
D、价格水平上升,国民收入增加
36.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a)。
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37.在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制止通货膨胀的最有效办法是(B)。
A、刺激总需求
B、刺激总供给
C、抑制总需求
D、抑制总供给
38.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D)。
A、一国每年所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货币价值;
B、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的收入
C、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的收入
D、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
39.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是(B)。
A、社会上的各种资源已得到了充分利用
B、社会上的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C、边际消费倾向小于0
D、边际消费倾向大于1
40.LM曲线是描述(B)。
A、物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的关系
B、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的关系
C、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D、物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41.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C)。
A、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B、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
C、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D、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
42.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当总供给曲线为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增加会引起(B)。
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不变
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国民收入不变,价格水平下降
43.总需求曲线是表明(D)。
A、物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B、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C、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D、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收入)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44.失业率是(A)。
A、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B、失业人数占人口总数的百分比
C、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D、没有工作的人数占整个国家人数的百分比
45.充分就业的含义是(B)。
A、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
B、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C、消灭了周期自然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D、消灭了摩擦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46.各国的自然失业率是(B)。
A、始终不变的 B、由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C、零
D、实际的失业人数和有劳动能力的总人数的比率
47.引起摩擦性失业的原因(C)。
A、工资能升不能降的刚性
B、总需求不足
C、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
D、技术进步
48.周期性失业是指(B)。
A、由于某些行业生产的季节性变动所引起的失业
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C、由于劳动力市场结构的特点,劳动力的流动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变动所引起的失业
D、工资刚性所引起的失业
49.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a)。
A、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50.属于内在稳定器的财政政策工具是(A)。
A、社会福利支出
B、政府公共工程支出
C、政府购买
D、货币供给
二、判断正误题(你认为是正确的判断,在后面的括号里填上√,错误的填上×)并简要说明理由。
1.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是计算国民收入。(错)
2.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错)
3.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错)
4.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的价值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的价值都应计入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错)
5.用作钢铁厂炼钢用的煤和居民烧火用的煤都应计入国民生产总值中。(错)
6.同样的煤,在生产中作为燃料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作为燃料就是最终产品。(对)
7.某人出售一幅旧油画所增值的部分,应该计入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对)
8.如果农民种植的粮食用于自己消费,则这种粮食的价值就无法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内。(对)
9.居民购买住房属于个人消费支出。(错)
10.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致的。(对)
11.国民生产总值减去折旧就是国民生产净值。(对)
12.个人收入等于消费与储蓄之和。(对)
13.国民收入等于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之和。(对)
14.个人收入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错)
15.均衡的国民收入一定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错)
16.消费和储蓄都与收入成同方向变动,所以,收入增加,消费和储蓄都可以增加。(对)
17.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一。(对)
18.自发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它取决于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错)
19.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增加储蓄会使国民收入减少,减少储蓄会使国民收入增加。(对)
20.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对)
21.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大。(对)
22.在任何情况下,乘数原理都是适用的。(错)
23.IS—LM模型与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都是总需求分析。(对)
24.IS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物品市场的均衡。(对)
25.在物品市场上,利率与国民收入成反方向变动是因为利率与投资成反方向变动。(对)
26.LM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物品市场的均衡。(错)
27.增加国民收入的方法是增加财政支出或增加货币量。(错)
28.总供给曲线的不同情况主要取决于资源利用的情况。(对)
29.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对)
30.在短期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对)
31.在长期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错)
32.当考虑到总供给时,总需求变动对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的影响就不一样。(对)
33.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对)
34.在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采用刺激总供给的政策来对付通货膨胀,比采用抑制总需求的政策要更为有利。(对)
35.无论什么人,只要没有找到工作就属于失业。(错)
36.衡量一个国家经济中失业情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失业率。(对)
37.充分就业与任何失业的存在都是矛盾的,因此,只要经济中有一个失业者存在,就不能说实现了充分就业。(错)
38.需求管理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
39.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增税。(错)
40.内在稳定器能够消除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错)
第五篇:《概论》实践调研报告参考选题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
调研报告参考选题
1、我的中国梦——环保与经济发展协调
2、中国周边安全新态势——以中×关系为例
3、中国梦圆与深化改革开放研究——以××生产与出口为例
4、城镇化问题研究——以某省(或市)为例
5、大学生对社会热点关注调研——以某大学为例
6、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现状与问题调研——以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为例
7、大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调研——以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为例
8、我国的养老模式探索
9、我们的大学——我校学生对立信未来发展的期盼调研
10.上海的红色资源使用情况调研
11、总书记政治思路的认知及展望
12、李克强总理施政方向的认识及展望
13、中共十八大召开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承前启后意义
14、我校图书馆资源及使用情况调研
15、我校体育设施的使用情况及问题
16、大学生日常消费情况调研——以立信为例
17、民生问题之我见——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
18、大学生关于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的调研
19、物价上涨背后的民生问题的调研——以××为例
20、当代大学生对于食品卫生安全情况调研——以××为例
21、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调查与分析
22、透视新时期大学中的课桌文化—以××大学为例
23、关于大学生网上购物的调查与研究——以××大学为例
24、关于口水歌盛行的原因以及大学生对此真实看法的探讨
25、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以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为例
26、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调查——以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为例
27、关于大学生与父母交流与沟通的调查报告
28、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校园环境调研
29、城乡收入差距的调查与分析
30、大学生就业/勤工俭学问题调查与分析
31、教育公平与农民工子女同城待遇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32、大学生网络问政的调查与分析
33、我国民间文化的保护问题调研——以××市或××镇为例
34、我校学生信仰情况调研
重要说明:
1、如果是实地调研,请提供调研问卷或实地拍摄的照片(电子版即可)。
2、如是二手资料调研,请于文末附详细规范参考文献目录。
3、如自治短剧等创新形式,请提供脚本及视频。
其它格式要求,请参考公邮中的“调研报告格式规范要求”文件。
“概论”教研室二0一三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