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案(学生使用)

时间:2019-05-15 11:00: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6课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案(学生使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6课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案(学生使用)》。

第一篇:第6课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案(学生使用)

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案

(一)姓名班级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2.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写法。3.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自学指导

1、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

2、识记字词:

hài lǔsǒnghuángchuāngmùpīlìjíedàn 骇掳悚惶急疮疤渴慕霹雳诘问惧惮

3、整体感知课文:

1、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的是什么。A、B、C、D、E、F、G、○

2、思考: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详写事件:略写事件:理由:

课堂探究

1、仔细研读课文第1—5自然段,从这几个自然段的描写中,长妈妈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特点:

这样写的原因:

2.分角色朗读6—17自然段,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A、B、C、当堂训练

熟读课文,进一步把握文章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案

(二)姓名班级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继续探究课文内容,深入理解长妈妈其人,理解作者的情感。

自学指导

1、齐读第18—28自然段,指名学生复述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

经过:结果:

2、文中哪些地方抒写了作者这种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课堂探究

1、文章中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前后有什么变化?前半部分充满贬义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怀念么?

态度变化:

2、读了这篇课文,你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吗?试着对你的同桌表述出来。

当堂训练

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象阿长那样关心你、并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是怎样看待他们的?先对你的同桌讲出来,然后告诉我们大家。

第二篇: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学案 人教

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学案

教师寄语: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陌生字词,达到会读、会写、会用。

2、认识阿长的品格风貌和作者对阿长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刻画人物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1、学习鲁迅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来塑造人物的写法,即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2、对重要语句深刻含义的理解和主题深度的把握。

学习过程:

基础知识: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以下字音。

骇掳悚絮说惶急疮疤诘问渴慕霹雳辟头画舫

2、查工具书,记住下列词语的释义:

惶急:恐惧着急。

诘问:追问、责问。

惧惮:惧怕。惮,害怕。

疮疤:疮口表面所结的痂。

毫不相干:一点关系也没有。

情有可原:这种情况有可以原谅之处。

深不可测:深度大,难以测量。形容深奥难以理解。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名,说出。

整体感知:

3、自由读课文并思考: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怎样?边读边从课文中标出表示作者对阿长感情的词句。

自主理解:

4、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用“阿长是一个的人”说一句话,全方位感知人物。可以

用心爱心专心 1

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提示: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说)。

合作探究:

5、同学们分小组联读课文,用简要的话概括文章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

6、这些事中哪些地方写得最细,最精彩,请找出来,并用“写得好,它写出了”的句式进行品析并说话。

品味语言:

7、本文的语言有的含义深刻,有的诙谐幽默,有的感情浓烈,细细品味,妙趣无穷。示例:“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倒应该我退让。”

品味:这是“我”听了长妈妈给“我”讲了长毛的故事之后的心理反应的一段文字中,作者以儿童的心理来认识长妈妈的“伟大神力”,实际上是对长妈妈的愚昧迷信以一种苦笑进行讽刺。整段文字寓庄于谐,增添了幽默风趣之感。

想象创新:

8、我们假设阿长现在还健在,她读了鲁迅这篇文章,会对鲁迅说什么呢?请联系课文内容与人物性格特征,放飞想象的翅膀,赋予人物新的时代特色,代长妈妈说些话。

学习小结:

9、通过本文的学习,我的收获是„„

达标检测

10、为下列词语中加括号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1)、莫(名)其妙()

A名字B说出C名誉D有名的(2)、(念)念不忘()

A惦记,常常地想B念头C读D“廿”的大写

(3)、(疏)懒()

A分散B不亲密C粗心D不熟悉

(4)、烦琐之(至)()

A极B以至C到D至于

11、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作者是,原名,他是我国伟大的、、。

12、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13、阿长把《山海经》买回时,“我”有什么反应?体现了怎样的心情?

弄墨园:

14、运用本文中学过的人物描写的方法,描写你班里的一位同学,请同学们猜猜他(她)是谁。

附:达标检测题的参考答案:

10、(1)、B(2)、A(3)、C(4)、A11、《朝花夕拾》鲁迅周树人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2、如说人死为“老掉了”,不能进死了人和生了孩子的屋子等质朴的品质和迷信的缺点。

13、“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写出了“我”的吃惊,对她产生新的敬意,对阿长真挚的感激、敬爱之情。

第三篇: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

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

一、阅读知识点

1、详略得当:

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其中详写了哪件事,作者为什么这么安排?

2、课文的前半部分,作者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但在这些充满贬义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怀念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语言运用

1、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书。

用修辞手法对书进行描写,抒发自己对书的喜爱之情。

2、用排比句写一段议论抒情的句子,抒发对阿长的尊敬、感激、思念之情。

第7课《背影》

一、阅读知识点

1、线索:

课文多次多角度描写“背影”,作者以()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先做(),后到(),感情自然。

2、详略得当:

文章剪裁详略得当,详写了()的过程,其中也分主次,()的过程写的较详细,写()的笔墨,又特别详细。

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3、人物描写的方法:

按原文填空

我看见他„„蹒跚地()到铁道边,慢慢()身下去,尚不大难。„„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显出努力的样子„„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仔细体会这些动词的作用。并仿写一段话。

二、语言运用

1、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开头。请你用对比的手法,写一组排比句开头。

2、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给文章补个结尾。

第8课《台阶》

一、阅读知识点

1、人称:

记叙人称有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采用第一人称来写便于(),读起来有一种()感和()感。采用第三人称来写,不受()和()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叙述。

第9课《老王》

一、阅读知识点

1、揣摩语言:

比较下边两个句子,说说(1)在表达上的好处。(1)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2)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僵僵地站在门口。

2、理解句子含义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第10课《信客》

一、阅读知识点

1、赏析句子:

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

二、语言运用

1、你能不干这档子事吗?不能。说什么我也是同乡,能不尽一点乡情乡谊?

这是两个()句。请将它们改成抒情的肯定句。

*请根据特定的情景增加词语,使下面的文字表现出特定的内容。

早晨,太阳发出光芒,树上的鸟儿鸣叫着,树下的流水流向远方

(1)扩展后抒发欢快愉悦的心情

(2)扩展后抒发苦闷伤感的心情

第四篇: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学导案

课题:阿长与《山海经》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从典型的事件,了解阿长的性格特点;

2、理解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文抓住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4、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1、感悟内容,了解阿长的性格特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1、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理解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

导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可从简单介绍《山海经》一书导入本文。(嫦娥奔月、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皆出于本书)

二、课前检测,读准加点的字音。

骇惶急疮疤掳渴慕霹雳 .......

悚诘问惧惮 ...

三、从下面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用一个词语,写一段描述人物性格的话。

A疏懒惶急深不可测惊悚渴慕

B不能不却

三、整体感知

1、初读本文,概括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四、研读课文,解答问题。

1、文章前两段介绍了什么?从中可看出“长妈妈”怎样的社会地位?

2、作者写了阿长哪些令“我”讨厌的生活习惯?可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3、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为人如何?

五、课外作业

在成长中,一定有你印象深刻的普通人物,请你把他(她)的外貌写出来,要求突出特点,字数60字左右。

导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 研读课文,解答问题。

1、哪些词语和句子最能表现我对《山海经》的渴望。

2、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表现了“我”什么心理?

3、阿长把《山海经》买回时,“我”有什么反应?体现了怎样的心情?

4、“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实有伟大的神力,”为什么说“她确实有伟大的神力”?

5、作者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刻画了长妈妈的形象,请用的一句话(60字以内),提炼出长妈妈的形象。

6、感悟本文的主题:

二、语文知识积累: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

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扬”即褒扬、抬高。“抑”即贬低、按下。往往是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贬抑落笔,先给读者以假象,把读者的判断引向相反的方向,到一定的时候揭示真相,使读者突然感悟,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找出文中能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

三、课外作业:

在成长中,一定有你最喜爱的一本书,一句名言或者是一次经历,请你选择其一,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约300字的片段描写)

四、课外阅读。

有滋有味的贫穷生活

(日本·岛田洋七)

①我读小学低年级时,大家都穷,很多孩子都吃不饱饭。

②到朋友家玩,发现一个有趣的东西——西瓜做的面具。因为那里是农家,有堆积如山的西瓜。就像现在万圣节时大家用南瓜做的面具一样,那个面具是用西瓜皮做的。“真有趣,真好玩。”见我赞不绝口,朋友就把那个西瓜面具送给了我。我喜不自胜,很郑重地抱回家给外婆看。“阿嬷(mó称呼老年妇女),好不好看?”“哦,很有意思。”外婆也赞同地看着。

③晚上睡觉时我把西瓜面具放在枕边,打算明天带到学校向同学们炫耀。可是早上醒来,一睁眼,发现枕边的西瓜面具已经无影无踪了。外婆去上工了,不在家,我没办法,只好上学去。

④放学回家后,再问外婆:“阿嬷,我的西瓜面具到哪里去了?早上起来就没看了。”“啊,那个啊„„”外婆笑嘻嘻地让我看看玻璃盘子,“看,很好吃吧?”西瓜皮正腌在盘子里。

在穷人生活中,最要紧的是每天的饮食。屋子虽破,还能遮风避雨;衣服不求奢华,也不愁缺欠,总有表哥穿过不要的给我。只有饭是每天非吃不可的,因此外婆在吃的方面也就格外精明。

⑤首先,外婆很爱喝茶。喝过茶就会有茶叶渣,她把茶渣晒干,用平底锅煎脆后洒上盐巴,就变成“茶叶香松”。如果在现在,可以打着富含茶素的“外婆香松”称号大卖特卖也说不定。

⑥再就是鱼骨头。“鱼骨含有钙质,吃吧。”外婆这么说着,连很粗的鱼骨头都叫我吃下去。但总有些鱼骨头是肯定嚼不碎的硬骨头,像鲭鱼的骨头。每次吃完鱼肉后,外婆就把鱼骨头放在碗里,倒进热开水,冲成骨汤喝下去。这还没完哪,剩下的鱼骨头再晒干,用菜刀剁碎,压成粉,当作鸡饲料。其他还有苹果皮、有伤痕的蔬菜等等,都被外婆当作了鸡饲料。

⑦外婆总是不无得意地说:“只有可以捡来的东西,没有应该扔掉的东西。”

⑧说到捡来的东西,河滨“超级市场”每年都有一场美食盛会。那就是盂兰盆节。在九州岛,盂兰盆祭祀的最后一天有送神的“精灵流”仪式,就是在小船上载着鲜花食物,顺着河水漂流而下。

⑨你大概已经猜到,从上游漂流下来的小船,当然又被外婆的木棒拦住了。外婆捞起小船,拿起上面的苹果、香蕉等水果。我是很想吃苹果、香蕉,可是第一次看到外婆这么做时,担心遭老天惩罚。“阿嬷,这是供给菩萨的东西吧?”“嗯。”“这样做不会遭老天惩罚吗?”“什么话?这样放任它们漂下去,水果腐烂了,会污染大海,也给鱼类带来麻烦。”她说着,捞起一艘艘小船,手不停歇地只顾拿起水果。“可是„„”外婆继续说:“船上还载着死人的灵魂,不好好送回河里不行。”说着,又把小船恭敬地放回河里,并双掌合十说:“谢谢。”

⑩外婆是虔诚信佛的人。她每天早上供佛的食物从不马虎,即使这么穷,外婆对寺庙的捐献和佛事的供奉,也绝不吝惜。

(11)如果有菩萨因为我们这每年一度的美食盛会而惩罚我们,会让人觉得菩萨没有菩萨心肠。贫穷的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叙写了外婆的精明安排使我小学时贫穷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事。

2、“会让人觉得菩萨没有菩萨心肠”这句话中,两个“菩萨”分别是什么意思?

(佛教佛家语)佛、神;仁

慈。

3、从全文看,外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中怎么表现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外婆是个精明的人,如在吃的方面,用茶渣做“茶叶香松”,对鱼骨头的处理,盂兰盆节捞食物等都能看出外婆极为精明。(如答为:外婆是虔诚信佛的人。她每天早上供佛的食物从不马虎,即使这么穷,外婆对寺庙的捐献和佛事的供奉,也绝不吝惜。未注意结合全文,扣分)

4、体会文末“贫穷的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所蕴含的情感,并简要说说它在本文结构上的作用。情感:贫穷的生活环境里也可以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这蕴含着作者乐观的情感(或:蕴含着作者对外婆精明安排的赞叹、钦佩、感激之情)(言之有理即可)。作用:总结全文,照应文章题目。

5、“只有可以捡来的东西,没有应该扔掉的东西。”一句有什么含义?俗语也说“要富日子穷过”,这些对如今物质生活比较富裕的我们来说,有什么启发?

东西应该充分利用,不能随意认定为垃圾而抛弃(或:在别人眼里的废物,有很多可以利用)(大意对即可);启发:应该节俭、惜物(能扣节俭、爱惜物品、不奢侈等谈即可给

分)。

1、叙写了外婆的精明安排使我小学时贫穷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事。

2、(佛教佛家语)佛、神;仁慈。

3、(5分)精明的人(2分),如在吃的方面,用茶渣做“茶叶香松”,对鱼骨头的处理,盂兰盆节捞食物等都能看出外婆极为精明(3分)。(如答为:外婆是虔诚信佛的人。她每天早上供佛的食物从不马虎,即使这么穷,外婆对寺庙的捐献和佛事的供奉,也绝不吝惜。未注意结合全文,给2分)

4、(6分。每项3分)情感:贫穷的生活环境里也可以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这蕴含着作者乐观的情感(或:蕴含着作者对外婆精明安排的赞叹、钦佩、感激之情)(言之有理即可)。作用:总结全文,照应文章题目。

5、(6分)东西应该充分利用,不能随意认定为垃圾而抛弃(或:在别人眼里的废物,有很多可以利用)(3分。大意对即可);启发:应该节俭、惜物(3分。能扣节俭、爱惜物品、不奢侈等谈即可给分)。

第五篇:阿长与山海经学案

《阿长与山海经》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鲁迅通过本文要表达的感情。

2、分析阿长的人物形象。

3、学习围绕中心选材并突出重点的写法。

重点:掌握阿长的人物形象及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难点:作者儿时与写作本文时不同的角度和情感。

预习内容:

1、巩固有关鲁迅先生的文学常识:鲁迅原名,浙江人,的、、。代表作品:小说集、,性散文集,散文诗集,杂文集、等。第一篇白话小说,历史小说集。本文出自,是一篇。

2、将本文中的生字、易错字制成测试小卷备考。

3、朗读文章,按三步法整体感知。

1)文章写了哪些事情,最主要的是哪件?

2)作者写这篇文章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3)这么多的材料,作者是如何选择和安排详略的?

导学内容:

1、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有一个情节为全文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这是哪个情节?涉及到那个人物?

2、基础知识过关:提问文学常识、字词试卷检测。

3、朗读课文(此起彼伏式)

4、整体感知

1)课文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2)课文前半部分,作者是如何写他“憎恶”“讨厌”阿长的?在这些充满贬义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和怀念吗?

5、细心品味

仔细阅读课文中买《山海经》的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2)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

3)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6、问题研究

1)为什么题目上不写“长妈妈”而写“阿长”?

2)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笔墨不多,为什么不写她是怎么买到的?为什么此前此后反倒写了不少?

3)鲁迅怎样描写阿长的?这些描写有什么特色?

7、在你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学习运用围绕中心选材并突出重点的写法,写一篇文章。

下载第6课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案(学生使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6课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案(学生使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阿长与《山海经》学案

    阿长与《山海经》学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掌握课文的生字生词,整体感知课文。 2、准确把握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领会作者......

    阿长与《山海经》 (学案一)

    7阿长与《山海经》 (学案一) 设计人: 温馨提示: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格言联璧· 处事》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山海经》相关常识;识记重点字词,理解重点句......

    阿长与山海经 导学案

    《阿长与山海经》跟踪练习 1.给加点字注音或写出汉字。 憎恶()惧惮()粗拙() 哀悼() 震悚() .....chuāng()疤孤shuāng()jié()问pī() 雳渴mù()惊骇()掳走()zhòu骂() .. 2.本文选自散文集《》,作者,原名......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阿左旗四中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主编:马惠娟使用教师:八年级语文备课组审核:马惠娟审批: 授课内容:阿长与《山海经》 授课时数:2课时 第 一 课 时 学习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体会文章详......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详略得当以及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够准确把握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并体会本文先抑后......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记叙的顺序。 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以及详略得当的写法。 3、认识阿长的品格风貌和......

    阿长与《山海经》

    目标:1.了解《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阅读之二《阿长与〈山海经〉》学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阅读导学 阿长是鲁迅小时侯的保姆。本文记述了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

    阿长与《山海经》

    6、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备课者:郑时仁 目的要求: 1. 围绕中心选取材料;选取材料详略得当。 2. 学习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掌握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