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品德与社会教学模式
新城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模式
教学5+2模式
1、析题初读:板书课题,抓住重点字词简析引入课文主题,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知识线索。
2、读图析文:认真观察课文插图,紧扣课文内容理解图中表达的意思。
3、设疑探究:教师或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和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探究。
4、交流展示:组与组之间交流,展示探索研究成果。
5、调查反馈:根据课文的要求,开展相关的社会调查,把知识技能展现,感悟、反馈所学知识,并受到思想,情感的教育升华。
第二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模式
小学《品德与社会》互动式教学策略
(讨论稿)
1、“互动式教学”的内涵。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冲破旧的教学观念、改革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按照现代的教学理论应用的新的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教学,为学生创造愉快与和谐的学习气氛,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培养他们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采取鼓励手段,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互动就是相互作用,根据教育系统论,可以把教学视作一个系统,组成系统的要素是教师、学生、媒体等,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既不是让它们相互孤立,也不能过于强调一种要素的作用而偏废其它要素。坚持互动式教学理念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坚持从教育系统和外部环境之间,教育系统内整体与部分之间,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等关系中考察、研究系统,以求得问题的最优化处理。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目标。这就是实现教学中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师生与媒体的相互作用和共同的完善。在师生中形成多元的合作、竞争、共享,在媒体与师生之间的互动中,让师生在使用媒体中得到快捷、直观、高效的收获,同时经过师生之间的改造和开发,使媒体更丰富、多样、高效率,交互性更强。
互动式教学是多种要素和谐互动的一个过程。从本质上讲,互动式教学是新型的课程建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培养创新意识、孕育创新思维的过程。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它的动态性,它研究的是“用什么方式促进教学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它要求因学科性质、教科书内容、教师个性、学生差异不同而不同,要求在动态中寻求最优。但总体而言,能从学情出发、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设计出有针对性和思考性的问题、整合各种媒体的功能是共同的要求。
2、“互动式教学”的特点
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媒体等多方互动,体现了如下几个特点:
(1)实践性
互动式教学不是简单地告知学生一个问题的结论,而是要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实践、调查等方式搜集资料,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资料逐步推导,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进而对理论知识进行实例、实践论证,在知识学习上贯彻一条“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路线,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综合性 具体体现在:
知识综合:互动式教学不但要求学生具备学科知识,还要具备如何质疑,如何观察,如何调查,如何社交等方面的知识。
能力综合:不但要具有一般学习能力,还要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归纳信息的能力。
活动的综合:不但有师生的教学活动,还有个体活动,群体活动;理论探讨活动,实践调查活动;经验积累活动,开拓创新活动。
(3)自主性
互动式教学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全过程,保证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他们在课堂中充分发表意见,大胆质疑,求异创新,有一个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机会,有利于个性发展。课堂教学成了学生成果的展现,学生受到极大鼓舞,他们的创造力被进一步开发出来。
(4)研究探索性
互动式教学,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了重大的改革,教师成了课题的组织者和发动者,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教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使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学习。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联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去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基本环节有:课前活动,自主准备——创设情境,激情引趣——活动体验,探究互动——多元评价,知识建构——拓展知识,迁移发展。
具体操作:
1.课前活动,自主准备。
这个过程的实质是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现场调查、参观访问”等活动获取事实材料,同时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及整理信息的能力,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做好物质或知识的准备。因而重视课前的收集是非常必要的。怎样收集整理呢?学生要在成人(家长、老师等)指导下,通过图书、报刊、电视、网络等方式搜集资料。在此过程中,老师要向学生交代清楚收集资料的内容范围、途径、目的、指导儿童对资料整理、筛选、整合,利用资料来交流和分享信息。
2.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课始,教师根据儿童年龄特点,依托儿童现实生活,搭建生活平台,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有实物情境、故事情境、问题情境、多媒体情境、谈话情境及小品表演情境等,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同时,在导课时还应注意:准、实、快。准是准确定位导课的作用;实是注意导课的实效性;快是快速切入教学内容,力求高效。
3.活动体验,探究互动。
根据设计的教学情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探究,进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人机之间的信息交流。
探究是互动的前提基础。根据设计的教学情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索,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
①观察、调查。
这个过程的实质,就是要学生通过观察、调查社会问题,搜集资料,获取事实材料,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提供事实根据。
由于一节课的内容较多,这样就要分小组分工进行,具体步骤为:首先要确定调查项目,根据教学目标规定的内容的数量确定调查项目的数量,每个调查项目可提供正反事例各一个。其次,根据调查项目进行分组,开展小组调查。调查的形式可采用访谈、问卷或查阅文献等方法进行。再次,学生根据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学生经过调查收集到的事例可能会有很多,这时就要根据调查报告选定典型事例,准备发言稿,用作课堂发言。在观察、调查阶段,教师以平等地位参与,进行必要的指导。同时,根据学生的发言稿进行备课,制作多媒体软件等。实际上,这一阶段也是教师备课和学生预习阶段。
②交流、讨论。
这个阶段在课堂教学开始时进行。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事实材料对照课本观点进行讨论。讨论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对教科书观点作出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作必要的引导,如你是否同意课本的观点?同意的事实根据是什么?不同意的事实根据又是什么?你准备质疑什么问题等等。
③发言、提问。
这个阶段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或核心环节。在这个阶段,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以事实为根据,充分表明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见解,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据。由于事前学生做了大量的调查,搜集了很多材料,教师可根据学生准备发言的材料制成图片、录像等,在学生发言时放映出来,增强教学效果。学生主体发言的内容除了用事实说明教科书的观点外,还应包括学生向老师提出疑问。对于学生的疑问,教师应当正面引导,积极评价,鼓励他们大胆提问的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④质疑、辩论。
学生发言完毕,教师回答了学生的疑问后,其他同学可针对学生的发言和老师的回答提出质疑。对学生的质疑,我们采取辩论的方式加以解决,可采取学生分组辩论和师生辩论两种形式。在辩论中,我们注意训练学生善于运用事实根据表明自己的观点,善于维护自己的观点,敢于和善于与人争辩,同时要求学生学会冷静倾听和思考别人的意见,要在平等的气氛中展开争辩,当发现别人的意见被证明为正确时,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从而清楚认识自己观点的合理之处与不足,使结论更趋于合理和完善。
在师生辩论中,教师应有民主意识,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辩论,不发号施令和批评指责,以免压抑学生的创造性。对于学生的质疑和有创见的见解,应给予积极评价,加以鼓励。
4.多元评价,知识建构。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教会学生归纳知识的方法,对学生归纳不完善的地方,作适当补充说明,完成知识的建构,并进行诊断性测试。在测试的基础上,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使学习效果得到及时反馈,肯定学生的成绩,树立其自信心,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评价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相结合。
评价内容包括:①学生的活动状态:学生活动是否充分,体验、感悟是否深刻;②学生的参与状态:积极参与的学生多少,学生能否调动自己的情感和经验,主动参与教育,参与过程长短、程度深浅。③学生的思维状态:学生思考是否充分,思维是否活跃。④目标达成状态:通过课堂教学,使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在不同学生身上的达成度的多少等。
5.拓展知识,迁移发展。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只是完成了认识上的一次飞跃,但整个认识过程还未完成,还应进一步深化、迁移认识。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可以通过展示拓展性材料,提供新的变化了的问题环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提高迁移应用能力。方法有:画一幅宣传画、出一期墙报、小制作、设计一句广告词、班级竞赛、课下调查、回家做一做(试一试)等。
第三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模式
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基本步骤
品德与生活课堂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该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生活性、开放性、活动型。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我校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建议品德与生活课堂的基本程序是: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课伊始,教师可采用多种有情趣的、符合学生特点的导入形式,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动画导入、歌曲导入、游戏导入、故事导入等等。
2.开展活动,体验感悟。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经验性课程和体验性课程。在课堂上,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多角度地体验感悟,学会换位思考,提高道德感受能力。
3.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教师可以把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入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体验、讨论交流、分组辩论等多种形式辨别对错,进一步提高认识,指导行动。
4.总结升华,引领生活。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的收获,同时教师要激发学生继续完成课后的观察、探索与体验,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让品德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丰富经验,形成正确的道德情操与价值观。
小学体育教学基本步骤
一、调动情绪激发兴趣阶段。
具体操作步骤: 课堂常规
1、教师整队(一、二年级):体委整队(三、四、五、六年级)
2、报告人数
3、师生问好
4、检查服装
5、宣布本课内容
6、提出目标要求
7、安排见习生活动
8、队列队形联系
二、合作探究激活思维阶段
1、跑步:通过跑步达到活动身心之目的,主要采用跑走交替(一、二年级),慢跑200米(一、二年级)、慢跑400米、自由场地跑、绕图形跑等。
2、活动操:通过做操达到活动身心之目的。
主要采用徒手操、拍手操、广播体操、韵律操、动物模仿操、持机械操(球操、棍棒操、绳操等)
3、游戏:通过小型多样、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来达到活动身心之目的。如:老鹰抓小鸡、快找伙伴、钻山洞等。
四、稳定情绪恢复身心阶段
具体内容:
1:放松,主要通过游戏、舞蹈、抖动、轻松大步走等活动来达到身心放松。
2: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及学生纪律表现情况。3:收拾器材,清理场地。4:师生再见。我们认为:
各校的环境、场地、设备器材、教学人员各有不同,各乡校的教学“环境”也不一样,所以,教案设计不应“死板”,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
第四篇: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教学模式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模式
《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实现社会性发展为宗旨的一门综合课程,其学习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品德课堂教学效率,最大限度的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课程实施特点,针对不同学段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范式进行了深入具体的研究,以促进品生品社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课前5分钟展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发展要求,设计课前五分钟展示活动,主题自定,建议展示主题化、系列化,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一、活动导入,唤醒生活
二、活动探究,自主建构
三、交流互助,自主感悟
四、实践操作,内化认识
五、拓展延伸,践行生活
(1)、拓展作业
(2)现场情景测试
Ⅰ《品德与生活》活动建构式教学范式及研究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并在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通过课程的实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为了提高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必须在形态、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构建符合本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课程实施方式。为此,结合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特点,我们对“活动感悟—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进行了变式研究,探索了活动化教学范式,使之更符合低年级学生道德发展的需要。
一、基本思路
活动化教学范式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究、交流互助、合作共振的基础上,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自主建构知识技能、方法与态度,促进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实现发展。
二、教学范式的基本结构
(一)活动导入,唤醒生活
导入新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主要是为学生即将进行的新课学习做好心理准备,为新课的学习选准切入点。导入新课中,我们可以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的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也可以提出学生感兴趣而又一下子难以解决的问题,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唤醒生活,引发思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也可以采取游戏法,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走入学习;还可以选用学生感兴趣的童话、视频等,调动学生走进情境,参与学习,等等。无论哪种形式,都应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如:教学一年级《动物哪里去了》一课时,教师播放雪花飘舞中小鹿斑比在森林中孤独徘徊的身影,引发学生产生疑问:斑比的朋友哪里去了?从而引发学生想要寻找冬天的动物的探究欲望。
(二)活动探究,自主建构
活动是品德课程的主要形态,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的共同中介。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直接参与调查、观察、实验、讨论、制作、模拟表演、游戏等各种活动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绪体验,让学生在活动探究中自主建构对事物的认识,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完成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建构目标,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如:《动物哪里去了》一课,教师设臵了寻找斑比朋友的探究活动,在探究中自主建构冬天动物的过冬方式。
(三)交流互助,自主感悟 学生拥有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对事物的看法也有着不同的观点,因此,教学中需要结合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经验和看法,并在相互交流中实现互补和拓展,从而进一步加强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如《动物哪里去了》一课,在上述找朋友自主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在交流中发现并纠正不科学的动物过冬方式的认识,并适时渗透保护小动物的德育教育。
(四)实践操作,内化认识
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实践活动,在动手动脑中形成的。因此,结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特点,设计有趣的实践操作活动,如“做一做”“画一画”“试一试”等,可以有效促进学习内容与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接轨,促使学生内化道德认识,转化实际行为。如:《动物哪里去了》一课,在了解了冬天里动物的行踪之后,教师设计了我为小动物盖房子的实践操作活动,请学生画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并为其画上美丽的洞穴,再为洞穴制作合适的洞盖。在学生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中,既巩固了对本节课知识的认知,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心,渗透了爱护小动物的德育教育。
(五)拓展延伸,践行生活
这是教学效果的延展阶段,通过设计拓展活动,使教学延伸到课外校外,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回归生活,激励学生进行道德行为实践,在生活中践行道德认识。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在生活中的自然体现更有利于解决一些实际的生活问题,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种拓展延伸可以联合学校、班级、教师、家长、社区形成合力,可根据课程内容延长评价时间和扩展评价内容,以评价进一步促进德育教育效果的延时性。如:一年级《今天我值日》一课,教师可设计如下拓展作业,开展“弯弯腰爱班级”活动,期末将根据每个同学的表现评选班级之星,从而使学生爱护班级环境这一德育行动一直贯穿下去。
以上是针对低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对活动建构式教学范式进行了诠释。在品德课程活动建构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活动的过程中,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在活动建构中要注意进行适当的活动环节的铺垫和点拨、引导,发挥辅助和主导的作用。通过有效的铺垫和点拨,引导学生反复地把外来的新概念和新观点与原有的进行比较,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新概念和新观点的含义,彻底改变原有的不正确或不清晰的观点,把新知识构建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教师只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辅助者,而不是主宰者,不能全盘包揽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过程。
第二,要正确处理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活动建构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追求活动的形式,而应注意活动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增强活动的实效性。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能帮助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能促进教学内容的深化和学生情感的升华,但若是流于形式,则会造成课堂上一片混乱,无法圆满达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学中每一个活动的开展都应紧紧围绕中心任务来设计,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需要。
第三,认清活动的内涵和本质。活动的真正内涵应是思维在动、情感在动,学生只有思维调动起来,和其他人的思想发生碰撞,才能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使自身的创造性品质得以张扬;同时学生的情感也应在活动中受到震撼,逐渐升华,最终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Ⅱ《品德与社会》生活体验式教学范式及研究
三四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逐渐扩大,学生的生活轨道由家庭、学校逐渐趋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开始接触更多的社会规则,需要掌握更多的生存技巧。针对学生发展的需要,三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以螺旋上升的形式深化了家庭、学校、家乡等不同领域中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因素,而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就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因此,结合三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我们探索研究了生活体验式教学范式。
一、基本思路
生活体验式教学范式是按照“情境—互动—合作—发展”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的,其基本思路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创设生活及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与各种学习媒介发生的多维互动中,链接生活、体验生活,在师生的合作探究中感悟生活,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生活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以良好的道德行为践行生活,从而实现师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范式的基本结构
(一)创设情境,链接生活
情境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能有效激发学生构建知识的兴趣,为学生提供情感升华的思考和对比场景。
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现实行为,采用适当方式,如生活事件回放、设臵生活问题、创设模拟情境、播放影像资料等,创设学习内容与生活的链接情境,引发学生在情境下自主链接生活、唤醒生活,拉近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生活探究兴趣。如《不同的购物场所—去哪儿买东西》一课中教师创设了如下情境:出示购物清单(海尔电冰箱、蔬菜、米面、运动鞋、书籍等),请同学们帮忙建议去哪里买上述物品?上述生活问题的设臵,使学习内容与生活中的购物经验有机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多维互动,体验生活
生活情境的创设仅仅是课程的开始,对问题的初步解决也只是打开了学生的生活之门,随着活动的逐渐展开,学生们将进一步体验生活的奥妙。
结合上述情境的展开,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究和认知,在此环节中,学生积极展示和充分暴露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在互动交流中,对已知知识和技能、已有情感和态度进行验证和质疑,从而更加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如《不同的购物场所—去哪儿买东西》一课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积极提出建议,并在初步交流中认知不同的购物场所的种类,教师板书列出学生提议的各类购物场所,帮助学生丰富生活认知。
(三)合作探究,感悟生活
通过多维互动,学生对生活的认知在交流中虽有所拓展,但也只是丰富了相关的生活经验,对生活的深入认知仍很肤浅,对某些问题仍存在一知半解。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伴随着新的疑惑、新的问题的产生,以及想要验证自己、他人、教师、教材的理论和观点的更迫切的心理需求,组成学习合作小组,凭借组员们搜集的相关信息自主进行小范围的合作探究(如:前后左右及同位),人人说问题,谈看法,达成组内基本共识,然后再在全班范围内与其他各组进行交流和争辩,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其它学习媒介间的多维交流,达成对问题的深入认知。如《不同的购物场所—去哪儿买东西》一课中,针对板书中呈现的某类商品可供选择的多个购物场所,提出问题:究竟去哪一个购物场所购买?不同的购物场所之间有何区别?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组讨论,在合作探究中更加深入生活,研究生活,并在交流中感悟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感悟社会的发展对人民生活的促进。
(四)践行生活,实现发展
学生良好的品德的培养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后回归生活,指导学生的生活行为,促使学生内化道德要求,实现社会性发展。在此环节中,教师根据学生合作探究的情况,为促成学生发展目标的深入和达成,由教师或学生再创富有实践性的新情境和新要求,以检验学生的认识用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去践行生活,进一步深化、扩展、修正和完善认识,使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得以全面和均衡的发展。如:《不同的购物场所—去哪儿买东西》一课中可布臵如下生活体验任务:帮妈妈做一次家庭购买,并将购买的物品、购物场所、购买心得记录下来并与同学交流。以上简要介绍了三、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体验式教学范式的基本结构。在这种教学范式中,学习过程紧紧围绕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的认知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在合作交流中更进一步深入生活、审视生活、反思生活、践行生活,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有效地实现了社会性发展。
Ⅲ《品德与社会》专题研究式教学范式
五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资料对社会现象和事件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五六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内容进一步扩展,引领学生走进祖国的历史、走进祖国的壮丽山河,学生的研究视野从中国走向了世界,不仅要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公民,更要成为一名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人。面对课标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建立联系发展的思想及观点、透过现象发现事物本质的思维及认识能力以及全球化的研究视野。为了适应课标和学生发展的要求,我们探索研究了专题研究式教学范式。
一、基本思路
专题研究式教学范式旨在从繁杂开放的学习内容中选取富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研究内容,引导学生开展全方位的研究,不仅了解历史事件、地理风貌及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相关资料,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轨迹,更能够对历史事件、地理风貌及人类社会发展历程进行细致的思考和理解,从而能够透过资料得出科学的结论。在典型研究的基础上,能够跳出教材、跳出地域,进一步开阔研究视野,运用所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对相关或相近历史事件、地理风貌及人类社会发展进行拓展研究,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二、教学范式的基本结构
(一)创设情境,激发研究兴趣 有效的情境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能够引导学生拓展研究方向,进一步生成探究问题。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习主题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如呈现图片、设臵问题等等,引发学生深入探究的研究兴趣,围绕主题生成不同侧面的研究专题。品社五年级下册《母亲河哺育了我》一课,教师出示黄河流域风光图片,图片呈现的内容较全面,涉及到农业、水利、风光等多个视角,学生在观赏图片的基础上,初步领略黄河流域的风光,感受黄河的气势蓬勃,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同时激发学生研究黄河的兴趣,生成研究专题:黄河的发源地、黄河为什么是黄色的、黄河沿岸的风貌及特产、黄河对沿岸生产生活的影响等等。
(二)选择研究专题,制定研究计划
在生成研究专题的基础上,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专题。根据选择的专题组建专题研究小组,组内合作制定研究计划,并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弥补计划的不足,并引导学生制定较为规范的研究计划表,主要内容包括:研究专题、研究时间、研究成员、研究分工、研究方法及途径、研究结论/报告。如:《母亲河哺育了我》一课,学生根据自主选择的专题,组建不同的专题研究小组,黄河流域的古老文化研究、黄河对两岸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黄河流域的旅游资源研究、黄河流域的水力资源研究等等。注:如若教学中设计了这一环节,那么本课将分课时来进行,第一课时主要的任务就是制定研究计划、完善计划,为课下研究做好准备。
(三)分工合作,专题研究
学生在组建研究小组的基础上,利用课下时间开展专题研究。学生利用网络、书籍、调查、访问等方法围绕研究专题开展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初步结论。这一环节最好能利用课下时间充分实施,并尽量保证学生的研究时间。如:《母亲河哺育了我》这一课,教师可根据学习目标设计长达两个星期的研究时间。课下学生走进图书馆或上网查询,观看相关纪录片等,课上各研究小组则进行资料的汇总及整理,教师也投入到学生的小专题研究中,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师生共同参与研究过程,在研究中增进感情,共同感受成功的快乐。
同时,这一环节也可以在选取典型研究专题的前提下,在课堂上实施,要求学生课前积极准备相关资料,课上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分专题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及分析,实现专题的组内资源共享。
(四)汇报交流,升华认识
学生在分组研究的基础上,达成基本的认识,得出初步结论。教师引导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在全班进行专题研究交流及展示,对相关研究专题的认识进一步升华。在交流中教师适时发挥辅助作用,抓住学生交流中的契机通过设臵问题等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走进资料,更深入的研究、思考资料,从而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交流中实现知识和认识的拓展仅是一个方面,研究和交流中还应注重学生情感的提升,引导学生挖掘感悟资料中隐性的德育教育因素。如《母亲河哺育了我》一课,黄河流域的古老文化研究小组,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重点交流展示了半坡文化、彩陶文化、著名的民间艺术、秦始皇兵马俑等研究成果,师生在交流中也进行了适当的补充拓展。同时在学生交流黄河流域古老文化的过程中,教师也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感受古代劳动人民那种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及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整体认知,拓展研究
分专题研究仅仅使部分学生对某一个研究专题拥有了较为权威的发言权,系统说来还只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只是停留在对研究主题的一个侧面的认识上,实际上还没有实现对事物的整体认知。因此,在分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研究主题进行整体认知及梳理,将不同侧面的研究综合起来,从而形成对研究事物的系统全面的认知。
典型研究仅仅是通过研究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学生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对一个事物的研究上,而要运用建构起来的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拓展研究视野和研究领域,研究更为广阔的生活世界。
三、专题研究式教学范式需注意的问题
1、注意研究过程的完整性。学生的小专题研究是需要时间的,学生的小专题研究不应只体现在课上小组交流的十几分钟内,一定要让学生亲身体验整个研究过程,给学生充分的研究时间和空间,相信学生的研究潜力和研究能力,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研究中动手、动脑,体会研究带来的快乐。
2、研究成果的展示形式要丰富多彩。大多数课上学生研究成果的展示只限于学生的口头交流,这种展示形式不免过于单一,因此在口头交流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成果展示活动,如可以引导学生将研究内容分专题制作成剪报、手抄报、幻灯片、电子网页、图片展等形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成果展示,这样既锻炼了学生搜集、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后续研究的积极性,感受成功的喜悦。
3、注意研究成果的系统化。在学生分小组、分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学生撰写了研究报告,制作并展示了专题研究剪报、手抄报、电子网页等专题研究成果,但这种研究及其成果仅是专题性的,还带有片面性,不利于学生对事物形成整体的认知。教师在肯定学生专题研究成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打破原有小组的划分,让不同专题小组的成员再组合,并合作完成关于研究主题的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报告、简报、手抄报、电子网页等,使学生在重新分组合作的基础上建构对研究主题的系统全面的认知。如《母亲河哺育了我》这一课,学生分组展示了各自的研究成果,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重新组合,举行以《滔滔黄河》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展,学生们将来自不同研究主题的精华集结起来,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审视、思考、诠释“母亲河”,从而获得了对“母亲河”的整体认知。
4、实现研究专题目标的不断深化。研究目标具有一定的预设性,但在研究的过程中,随着研究的深化,研究目标也在不断的深化和提升,教师应在教学典型活动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从而以点带面,实现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如在《母亲河哺育了我》一课中,学生在研究黄河流域对两岸工农业生产的影响时,不仅搜集了黄河对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还深入分析了其产生的消极影响,并在分析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后果,呼吁所有的学生行动起来,宣传保护母亲河,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使学生自身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了强化,教学目标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提升。
专题研究式教学范式的实施使学生成为问题和教材的研究者、发现者、拓展者和评价者,通过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教师也由“教学”而变为“助学”,即帮助学生有效的学习,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述三种教学范式只是《品德与生活(社会)》在课程实施中的几点建议,课堂教学应当在学生自主参与的前提之下,以多种不同的活动引导学生的学习。因此,希望各位学科老师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这片广阔而开放的研究天地中展现你的风采。
第五篇: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模式
“两段四步八环”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模式
两段是指把每一课分成两大阶段,即第一阶段为自主学习,第二阶段为课上展示交流。这是根据市教研室的要求:按每一大课准备,采取大预习,大展示的精神来确定的每一课的上法。(突出了自主学习和展示交流。)
四步是指每一课可以按照四个基本的步骤来上,分别为: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达标检测、总结提升。
八环是指每一课要按照八个基本的环节来组织,分别是:
自主学习(收集整理、组内交流)展示交流(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达标检测(课内巩固、知识检测)总结提升(系统梳理、总结提升)
1、自主学习(收集整理、组内交流)。
根据学案的要求,利用课下时间,通过参观、采访、调查、阅读、上网查询等方式,收集一些资料,并自主整理收集到的资料,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探究,旨在锻炼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和合作共享态度。
2、展示交流(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组织各小组在班内展示交流,交流的方式要发挥好小组的作用,根据学习内容、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展示,可以采用游戏、模拟表演、讲故事、小制作等方式在班内交流,在展示中对于一些学生说不完整、或疑惑之处等,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解决,尽量发挥小组的作用,教师也要适时适当地进行点拨,共同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途径,达到解决解决问题的目的。
3、达标检测(课内巩固、知识检测)。
先对一些基本知识进行巩固,然后针对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进行检测,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4、总结提升(系统梳理、总结提升)。
对学习的知识进行简单梳理,科学评价,再次明理,升华学生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