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日月潭的传说2教学设计韦海涛
杨集中心小学三年级(下)语文教案
课 题23、日月潭的传说(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10个生字。、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通过了解大尖和水社克服重重困难救出了太阳和月亮的动人故事,学习他们不畏强暴、不畏艰辛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课文中的10个生字。
2.难点:不畏艰辛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默写词语
2、讲述《日月潭的传说》这个故事
1、第九自然段大尖和水社来到阿里山,在小鸟和百兽的帮助下,找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课文没有具体写出来;
第九自然段恶龙终于被制服了。恶龙是怎样被金斧头和金镰刀制服的,课文也没具体写出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把概括叙述的情节扩充得具体详细些。
2、默读课文,发挥想象,把课文中的空白处能说一说。
读了这个传说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
可以从人物、传说故事本身甚至你对故事结尾质疑“太阳和月亮难道被大尖和水社同时举上了天空”
认真完成练习册
读拓展阅读
第二篇:日月潭的传说1—教学设计韦海涛
杨集中心小学三年级(下)语文教案
课 题23、日月潭的传说(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10个生字。、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通过了解大尖和水社克服重重困难救出了太阳和月亮的动人故事,学习他们不畏强暴、不畏艰辛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课文中的10个生字。
2.难点:不畏艰辛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了解日月潭的传说吗?知道的请你谈一谈。
二、读通顺全文,能概括故事内容
1、用心读文,读通读顺,并能概括故事内容
2、检查读书情况
三、理清故事脉络,讲故事
1、大尖和水社为什么要找回太阳和月亮?
2、他们是怎样找回太阳和月亮的?
3、默读课文回答问题,并理清故事脉络。为讲故事做准备
4、讲故事比赛
四、书写习字册
重点指导难写字
第三篇:花瓣飘香2教学设计韦海涛
课 题
6、花瓣飘香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
3、抓住关键词通过充分地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充分地读懂课文,通过朗读体验语义语境。
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入境入情,充分体会小女孩话语中蕴含的真挚、纯朴的亲情。2.难点:让学生充分地读懂课文,通过朗读体验语义语境。
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入境入情,充分体会小女孩话语中蕴含的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过程
过渡:(指板书)小女孩摘下带露水的花瓣是为了让生病的妈妈高兴,小女孩藏起对爸爸的思念,听妈妈的话、细心的照顾妈妈是为了让远方的爸爸放心,小女孩只摘花瓣不摘花是为了不影响别人赏花,这一切都说明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
1、这样善解人意的小女孩摘了你家门前的花瓣你忍心责怪吗?课文中月季花的主人有没有责怪她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愿意读读他们俩的对话吗?
2、同桌练读。请两组同桌对话。
3、全班分角色对话练习。
4、小女孩的乖巧懂事不仅感动了我们,也打动了课文中的“我”,引读“第二天清晨——”。
小朋友们知道“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1、老师写了一首来赞美这个懂事的小女孩。你们愿意听听吗?
2、有一位小朋友向老师提一个问题:为什么课文用花瓣飘香做课题呢?我觉得这位小朋友很会动脑,你能从小诗中找找答案,帮她解决这个问题吗?
3、小女孩摘下带露水的花瓣是为了让生病的妈妈高兴,小女孩藏起对爸爸的思念听妈妈的话、细心的照顾妈妈是为了让远方的爸爸放心,小女孩只摘花瓣是为了不应向别人赏花,这一切都说明小女孩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她就像着花瓣一样散发出淡淡地清香,深深的打动了每个人。你们想不想写几句话来夸一夸这个小女孩吗?把这些赞美的话寄托在你手边的花瓣上,贴到黑板上,让它们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4、学完课文后,你想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呢?和几个小朋友一起讨论,课后把你的设想些在花瓣上,也贴成一朵花形,让这花瓣继续飘香。
第四篇:放飞蜻蜓2教学设计韦海涛
杨集中心小学三年级(下)语文教案
课 题
19、放飞蜻蜓(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细读课文,了解蜻蜓的知识,懂得蜻蜓是益虫;能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蜻蜓,从而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激发探究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3、研读文本,以读促写,能模仿课文的写法来介绍一种小动物。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激发探究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因题设疑。
1、结合课题,提醒学生注意“蜻蜓”两个字的结构。
2、启发学生围绕课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3、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找出难理解的句子重点指导学生朗读。
1、围绕“陶行知怎样劝孩子们放飞蜻蜓”这一问题,找出五处描写陶行知语言的句子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深入体会。重点体会:
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一个名叫翠贞的小女孩的头说:“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
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
2、说说蜻蜓各部分的特点及功能。
3、讨论陶先生讲这些的目的。
4、每次陶行知说完话后,孩子们有什么表现?从孩子们的反应进一步衬托出陶行知的平易近人、对孩子们的关爱。
1、放飞了蜻蜓孩子们什么心情?读出这种感觉。
2、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垫。
第五篇:少年王勃2教学设计韦海涛
课 题
9、少年王勃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忘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重难点
1.重点:背诵三、四自然段
2.难点:感受王勃登上滕王阁观看到的美景与他写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学习生字
1、分析字形
2、注意以下几个字的写法:
督:监督别人要用眼睛,所以下面是个目。
宴:上中下结构,写得应紧凑些。
序:田野的野右半部分,不能多撇。
二、初读课文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少年王勃》,谁能说说王勃是个怎样的人?(板书:有才气)
2、其实全文处处都能体现出王勃是一个有才气的人,请大家默读课文,仔细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勃是一个奇才?
(一)交流以上问题:那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勃很有才气?
1、学习第一节:
出示:听说王勃很有才气,便邀请他也来参加。
说明王勃的才气早已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了。
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节:
出示: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A、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这样的一个场合,都督会请些什么样的人?
B、这么多有才学的人为什么都不敢答应呢?这说明了什么? 指导朗读
3、学习第四节:
出示: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
王勃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写的文章令都督都拍案叫绝,认为是难得的一个人才。由此可以看出王勃才思敏捷、才华横溢、才智过人。从都督惊讶的语气中也可体会到他是一个奇才。
指导朗读。
4、学习第五节
王勃写的这篇《滕王阁序》,成了千古传诵的名文。
“千古传诵”说明王勃写的文章影响广泛深远,不愧为是一个奇才。
指导朗读。
(二)王勃胸有成竹的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滕王阁序》,他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图画呢?
1、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画的是怎样的情景?
王勃用那一句诗把看到的美景写下来的?
2、出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谁愿意读一读?
3、你知道这句诗的意思么?文章有一节描述的就是这句诗的景色,谁能找出来读一读?(出示第三节)
4、你知道“落霞与孤鹜齐飞”描写的什么样的景色?
你能找到“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什么意思的句子么?
5、老师读诗句,学生读意思。
6、王勃看到的景象很美,写得更美,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师范读,教读书方法,边读边想,生个别读,注意情感)
7、然后再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注意断句和节奏)
8、指导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