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说教材演讲稿(汪美琴四年级上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研说
逸夫小学汪美琴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是逸夫小学的语文教师汪美琴。
今天我要研说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材。下面我将从教材内容、课程标准、教学建议这三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纵横联系,说教材。
人教版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了教材的整合性,教材的目标意识、导学功能和开放性。从第一学段到第三学段,无论教材内容,还是情感价值,都是由浅入深,螺旋上升,一脉相承。
四年级上册教材有八个主题单元。九月伊始,就让我们乘着秋风学习第一单元,走进自然奇观——钱塘江大潮,孩子们被震撼了,对大自然充满好奇。第二单元安排了观察与发现,既有科学家的发现,又有同龄人的探索;既有科学精神的揭示,又有自我探索、发现意识的培养。第三单元,中外童话。承接前两个单元的亲近大自然,带领孩子们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进一步感受童话魅力。可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孩子们将带着浓浓的兴趣学习第四单元——作家笔下的动物,感受动物的可爱可敬,体会大师们不同的语言风格。第五单元——我国的世界遗产,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第六单元,人间真情,“因我有情,以我观物,故万物皆有情。”“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一篇篇充满人间真情的课文将深深拨动孩子的心弦。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第八单元科技成就。带领孩子们领略科技的神奇,学习描写或说明事物的基本方法。
每一组课文按照导语、课例(两篇精读,两篇略读)、词语盘点、语文园地的顺序排列。语文园地中又有固定栏目和机动栏目。课文按精读——略读的顺序排列。学习精读课文就是以“积累、感悟、运用”为核心,通过学习精读课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学习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利用所学的阅读方法,学习略读课文,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提升阅读能力。
二、对照课标,定目标。
(一)第二学段阶段目标
独立的识字能力
一定速度的默读;探究性阅读
修改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能策划简单的校园和社会活动
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二)依据课标要求,确定本册教学目标
识字写字
1、认读200个汉字,其中要求会写的200个。
2、硬笔楷体、整齐,写好钢笔字。注意字的结构。
阅读
1、体会感情。
2、朗读默读结合,注意阅读速度。
3、学习方法。
口语交际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2、文明交际
习作
1、学会写叙事、想象作文。
2、40分钟完成至少400字作文。
3、自改、互改作文。
综合性学习
1、能策划简单的校园和社会活动
2、培养独立活动能力
三、有效整合,说建议。
(一)教材内容的整合。
以第三单元为例,“爱的情感线”将四篇文章连缀起来。蕴涵着强烈的爱的气息。每一篇都能给人以感动。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的编写特点,我在授课时将本单元的内容进行整合。首先我利用两课时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真情。
第一学段学生已经能够归纳自然段的意思,接下来让学生把四篇课文整合在一起,或采用串联段意的方法,或采用抓重点段的方法,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一篇课文讲授阅读方法,然后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用同样的方法阅读其它几篇课文,学生感受到的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享受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作铺垫。
2、口语交际,小练笔、小笔头也可以整合在一起。学了《巨人的花园》,自然要让孩子们和巨人一起重新设计一个告示牌,感受分享的快乐。然后完成口语交际的练习,“让我们的大家”更美好。这样的口语交际,因为学生有文本内容作参考,很有的说,而且有共识,也有不同的感受,便于落实课标对口语交际的要求:在交谈中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把口语交际的内容都作为小练笔写下来,学生就不会因心中无物而苦恼,孩子们会期盼着写作文。习作就不再是孤立地训练,而是学习过程中的水到渠成。这就是我们追求的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课程资源的整合。
《语文新阅读》是语文教材的补充阅读材料,每一单元都有一个相对应的阅读链接。学了《巨人的花园》一定要读《格林童话》;学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一定要读读中外伟人的故事。
另外,还要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结识名家,学习名篇。比如冰心的《繁
星•春水》,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还有《藏羚羊的跪拜》,这些都能触动孩子们的情弦,将爱传达到他们的内心深处。
(三)学习方式的整合。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成功,都要给予充分的欣赏和鼓励,使学生体验成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愉快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当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课堂的小组合作,分享收获,从而精读课文,读出其中的味道,抓住重点词句段,品词析句,读中悟情。
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中有这样两段文字:
(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 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同样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但身患白血病的小钱是因为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的躺在病床上,而台湾青年却是在不断的余震中不顾自己的安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因为他知道大陆18岁的小钱正期待着他的骨髓。这里的静静地是他内心坚定沉着的反映。他为了海峡彼岸的小钱不在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而将自己的安危臵之度外。前后两个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将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跃然纸上。
每一课当中都有这样的语句。抓住重点词句,品词析句,便激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了读思结合的阅读习惯。
(四)多元评价,扬起自信的风帆。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了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我将通过自评、师评、互评、家长评、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每一个学生。
我们不能只以分数论成败,应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乐意写字,能写一手漂亮的字;能读懂文章,把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表达出来,甚至能礼让同学、孝顺父母……这些都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多元评价,帮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
五、总结。
办教育就是办一种志存高远的文化,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只有教师研读教材,吃透教材,合理地使用教材,让校园充满文化气息,才能构建理想中的课堂:以思维为核心,以情感为纽带,以情景为亮点,知识融入艺术,以周围世界为源泉,这就是我追求的五彩斑斓的阳光课堂。
2012-9-7
第二篇:研说教材演讲稿(修订版)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是工业街小学的语文教师袁成渊。研说教材活动在我区已经开展一年多了,我们幸福地享受着活动过程中点点滴滴的喜悦,享受着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彼此关爱。
一、导入。
生活中,只要我们用真诚的心去感受,就会发现人世间的亲情、友谊和爱。人这一生需要关心,需要呵护,需要温情,更需要爱。爱是最强大的力量,它让我们感动,使我们超越梦想,放飞希望。
今天我要研说的内容是感受真情,来自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第三单元。下面我将从教材内容、课程标准、教学建议这三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二、纵横联系,说教材。
冀教版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了教材的整合性,更加讲究知识、能力、情感的不断深入,层层递进。在所有的文化主题当中,至爱亲情占的份量最重,它伴随着学生六年的学习生活。
第一学段以亲情关爱为主题。或者以童话的形式,或者以诗歌的形式,浅浅的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与子女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伙伴与伙伴之间的真情。直白的语言传达给孩子们的是爱与被爱的温馨。
第二学段以感受真情为主题,使学生的情感世界进一步丰富。我们要幸福地享受亲情与关爱,同时还要懂得什么是爱。其中四年级下册安排了“动物是人的一面镜子”这一单元主题,告诉孩子们要与动物朋友们和睦相处,更好地诠释了爱是分享,爱是付出,爱需要奉献。
第三学段,从孩子们身边的友爱亲情过渡到人与人之间的大爱。教材内容进一步加深,情感价值得到了升华,我们不仅要爱亲人、朋友、老师、同学,还要爱生活中的所有,有爱心的人永远懂得给予比接受更快乐。
从第一学段到第三学段,无论教材内容,还是情感价值,都是由浅入深,螺旋上升。
三年级下册教材有六个主题单元。三月春天伊始,就让我们乘着春风学习第一单元,走进春天,孩子们陶醉了,对大自然充满好奇。第二单元安排了探索与发现,既有科学家的发现,又有同龄人的探索;既有科学精神的揭示,又有自我探索、发现意识的培养。第三单元,感受真情。承接前两个单元的亲近大自然,又为后面四五单元的理性分析作了铺垫。多么巧妙地衔接呀,可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孩子们将带着浓浓的情学习第四单元——儿童生活,第五单元——生活哲理。“因我有情,以我观物,故万物皆有情。”“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本册书以孩子们喜欢的安徒生及他的作品收尾,既读作品,又读作家。整册书学完了,不知不觉已将学生领入了文学的殿堂。
感受真情这一单元包括三个版块的内容。其中第一版块是课文。一把《倾斜的伞》,让我们感受到雨中外公对“我”浓浓的爱以及“我”对外公的感恩、回报。让学生从“司空见惯”中悟出真谛,从点点滴滴中感受亲情。《伙伴》讲述的是猎人、猎狗和乌鸦之间的故事。它们互相关心,彼此牵挂。对于现在 “只 1
知有己,不知他人” 的独生子女来说,有着人生指导意义。《信任》介绍了我们在桃林里自采桃子的故事,充分感受到了被主人信任的快乐。由故事谈感受,品味人生,享受被信任的幸福。《金色的蒲公英》有着借事喻理的意图,妈妈教育女儿采取了借物喻人的形式。编者把这篇课文放在本单元,所看中的不仅仅是文章揭示的哲理,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母亲对孩子的良苦用心。《巨人的花园》则以花园的变化为线索,引导学生体会是孩子们为花园带来了欢乐,带来了春意,从而认识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这五篇课文按照精读——略读——精读的顺序排列。精读课文前后各两篇,略读课文在中间。学习精读课文就是以“积累、感悟、运用”为核心,通过学习精读课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学习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利用所学的阅读方法,学习略读课文,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提升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的延伸和补充。最后再回到精读课文的教学,继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编排这五篇课文,目的是让学生积累语言,增大阅读量,提高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充分感受到人间的真情。)
阅读链接由四个版块构成:从高尔基给儿子的信中我们可以寻觅到爱的踪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体会爱的存在。“春蕾计划”讲的是中国儿童基金会救助贫困地区女童重返校园的社会公益事业。打开文本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爱的种子在学生的心底扎根。欣赏刘墉的《玉兰花》。进一步体会分享的快乐,使学生感受到爱就在自己的身边,爱伴随他们长大。归纳爱是什么,将学生对爱的理解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使他们知道自己该怎么做。(阅读链接的编排意在开拓学生的视野,对名人名作有更多的了解、提高欣赏能力)
综合学习有五个部分的内容:我的采蜜集《小雪花》与本单元的主题密切关联,小雪花没有生命,没有情感,但是在作者的眼里,它却是极富爱心的。读读背背为我们提供了唐朝诗人杜牧的《清明》,让我们体会到追思先人的内心情感,余味无穷。口语交际,关注的是学生的班集体生活,他们以“让我们的大家”更美好为主题,出谋划策,其实表现的是我对班集体的奉献。小笔头是写一件最难忘的事,所谓难忘,就是因为我的情感被震撼,在心灵深处留下印记。最后安排了漫步书林,让学生在软笔书法中运用临帖。主要介绍一些浅显的书法常识,意在引起学生对中国传统书法的兴趣。(通过综合学习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想象,提高写作能力。)
二、对照课标,定目标。
(一)本单元知识与能力目标是:
1、正确认读37个生字,掌握5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这是课标对本学段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这是落实课标对本学段阅读的要求①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是:
有效整合,以读为主。引导学生通过自读、感情读、品读、角色读,体会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这是落实课标中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的要求。)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是:
体会亲人之间、伙伴之间进而到人与人之间的那份温暖的真情。教育学生懂得被爱,学会爱别人。(这是课标中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要求。)
三、有效整合,说建议。
(一)教材内容的整合。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爱的情感线”将五篇文章连缀起来。蕴涵着强烈的爱的气息。每一篇都能给人以感动。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的编写特点,我在授课时将本单元的内容进行整合。首先我利用两课时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真情。
识字写字教学原本是一杯“苦涩的咖啡”,情趣是“一勺糖”,在“苦涩的咖啡”中加“一勺糖”,学生就急着“喝加糖的咖啡”。所以说无论在哪个学段,识字写字教学都要充满情趣化。比如:本单元当中逢、透、递、巡、逻、适都是走之旁的字,学生通过整合,脑海里出现的是知识系列,感受到的是清清楚楚的线条。
第一学段学生已经能够归纳自然段的意思,接下来让学生把五篇课文整合在一起,或采用串联段意的方法,或采用抓重点段的方法,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一篇课文讲授阅读方法,然后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用同样的方法阅读其它四篇课文,学生感受到的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享受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作铺垫。
2、口语交际,小练笔、小笔头也可以整合在一起。学了《倾斜的伞》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的温暖和快乐,让他们身在福中知福。学了《伙伴》一文,让孩子们说说他的伙伴是谁,曾经为伙伴做过哪些事。学了《信任》就要谈一谈在他们的身边有哪些被信任或相信他人的事例。学了《金色的蒲公英》就要向家长讲讲这个故事,既复述了课文,又可以提示和帮助家长提高对子女教育的艺术。学了《巨人的花园》,自然要让孩子们和巨人一起重新设计一个告示牌,感受分享的快乐。然后完成口语交际的练习,“让我们的大家”更美好。这样的口语交际,因为学生有文本内容作参考,很有的说,而且有共识,也有不同的感受,便于落实课标对口语交际的要求:在交谈中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把口语交际的内容都作为小练笔写下来,学生就不会因心中无物而苦恼,孩子们会期盼着写作文。习作就不再是孤立地训练,而是学习过程中的水到渠成。这就是我们追求的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课程资源的整合。
《童年书架》是语文教材的补充阅读材料,每一单元都有一个相对应的阅
读链接。学了《倾斜的伞》就要读一读《冰淇淋女孩》;学了《伙伴》就要读读《佛心》、《蜻蜓》、《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学了《金色的蒲公英》就不能错过《往事》、《一生走不出您浓浓的爱》、《一路放歌》;学了《巨人的花园》一定要读《百家饭》;学了《信任》自然要读《伞》。
另外,还要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结识名家,学习名篇。比如这个单元学完了,就要读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还有《藏羚羊的跪拜》,这些都能触动孩子们的情弦,将爱传达到他们的内心深处。
(三)学习方式的整合。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成功,都要给予充分的欣赏和鼓励,使学生体验成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愉快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当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引导学生精读课文,读出其中的味道,抓住重点词句段,品词析句,读中悟情。
《倾斜的伞》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抬起头,我惊讶地发现,头顶的天空不知何时已变为一片墨绿色,绿得那样深。望着外公,外公头顶上本来也应该是墨绿色的天空,现在却变了,一半是墨绿色,一半是灰蒙蒙的。)可爱的孩子们在品词析句中明白了“我”当时的心情,“我”为什么惊讶?那是因为“我”头顶的天空本应是灰蒙蒙的,在我不经意间,被那把大伞罩住了,其实罩住我的是外公的爱,绿有多深,爱就有多浓。外公头顶的那“一半灰蒙蒙”也是外公对“我”的爱,为了我外公宁愿淋湿自己。然后整合下面一段文字,感受我对外公的感恩、回报。
每一课当中都有这样的语句。抓住重点词句,品词析句,便激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了读思结合的阅读习惯。
(三)多元评价。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了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我们不能只以分数论成败,应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乐意写字,能写一手漂亮的字;能读懂文章,把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表达出来,甚至能礼让同学、孝顺父母……这些都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多元评价,帮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
五、总结。
办教育就是办一种志存高远的文化,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只有教师研读教材,吃透教材,合理地使用教材让校园充满文化气息,才能构建理想中的课堂:以情感为纽带,以情景为亮点,知识融入艺术,以周围世界为源泉,以思维为核心,这就是我追求的五彩斑斓的阳光课堂。
第三篇:教材研说学习心得
人教版数学教材研说培训心得体会
2012年3月9日,我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中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研说的培训,通过这次学习,我受益匪浅。3月9日在县教育局的精心组织下,在城关中学搭建的这个教学平台上,我有幸和来自天津市的名师、全县各校的数学教师进行了教材的交流,这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我从教材的整体安排、教学目标、教材说明、例题编排意图及课后练习等几方面和各位教师进行了讨论交流,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对教材的编排有了新的认识
新教材以新课标为依据,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教材编排也尽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引入,使抽象的数学密切联系实际,教材图文并茂,新颖活泼。围绕教材增加了“位置”、“图形的拼组”、“找规律”、“统计”四个方面,呈现出内容丰富,结构宽阔的特点。通过和老师们的交流,我对教材整体编排有了新的认识,明白了编者对例题的编排意图,对每单元的教学目标有了更加系统的理解。
我讲“左、右”的相对性时,出示了三个习题:
让大家来讨论,教师表现出了极高的探究欲望,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像图2这个题笑笑的左边可以是苹果,也可以是萝卜,只要说出以谁为参照物就行,像图3这个题,以对话的形式出现,那么对面同学的方向就和我们相反。通过这样的讨论,使我们在教学中就会感到操作起来得心应手,教学思路也非常清晰。我看到老师们这样敬业,对教材的研究这样专注,我非常感动,也为自己有限的水平感到惭愧。
二、对教师的作用有了新的定位
教师的作用应该是如何去组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进一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师,总是想在最短的时间内,灌给学生最多的知识。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
如在“左、右”一课的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说在生活中,我们常用左手做什么?右手做什么?学生纷纷联系自身实际,从各个方面来描述。然后,再引导学生找自身的左右,可以用“看谁反应快”的游戏巩固。感知群体中的“左、右”,也是引导学生在身边的第几排中去找。体验“左、右”的相对性是本课的难点,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判断老师举的是哪只手。教师不要过早地给予评价,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再由自己得出结论。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放下架子,摆正位置,摒弃“我只有教你才会”的思想和牵着学生走的教学路子,使学生能自主地学习,有不懂的问题时能够畅所欲言,进行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当提出问题之后,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而不是形式上的。
三、明确了教学的目标
由于本册教材的重点是以计算为主的二、四、六单元,教师在高年级计算教学中,要想方设法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一种特殊感情,由厌学变为乐学,这样才能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发展能力!
如教学“一次函数”一课时,教师可以问:“同学们,一支铅笔二角钱,X支多少钱?”学生齐声回答:“2X”“好!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商场去购物”(微机显示动画)大意是:一瓶汽水1.5元。学校要春游,有200个同学,每人一瓶,问需要多少钱?X人需要多少钱?”学生齐答:“1.5x。”教师说:“光能说出得数不行,必须说出想的方法,动手算算,想一想,怎样摆能算出?”这时学生非常高兴地、积极地计算。通过微机动画,为学生创设了富有情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良好的心态下开始了新课的学习。学生可能这样做:① 2X+10=Y②10X-9=Y 教师对学生的算法进行总结:①移项②合并同类项
③系数化为1.在体现算法多样化方面重点呈现计算函数的方法。
对于新增添的单元,采用合作研讨,即在课堂中学生以小组形式为学习群体,突出学生的协作与讨论,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推理能力的提高。小组内可以由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使优等生的才能得到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差等生得到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同时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总之,通过本次培训我不管是从教材的把握,还是从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等方面都有提高,收获很大。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着手培养学生兴趣,充分利用好文本,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四篇:七下教材研说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研说
一、课程总目标和本学段的课标要求
【课程总目标】
1、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智慧
3、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发展思维能力
4、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课外阅读总量400万字以上
【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要求】
新课标对初中生语文方面应具备的能力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1、识字与写字:要求能识字3500个,会写3000个左右。
2、阅读:能熟练运用各种阅读方法,阅读各类文体,能理解、鉴赏、评价作品,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写作:主要写记叙文和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要内容具体,说明文要明白清楚,议论文要有理有据。
4、口语交际: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的进行交流,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5、综合性学习:能自主组织各类活动,关注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二、教材编写意图和编写体例
1、教材编写意图
根据新课标要求,本册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从更高的层次上,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力图在内容、结构、体系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既要扩大知识容量,又要增强综合教学的整体效应,有利于全面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教材编写体例
本册教材分为五大板块:阅读教学、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名著导读、附录。
第一个板块是阅读教学,本册书共六个阅读单元,主题分别是成长故事、爱国情怀、杰出人物、文化艺术、探索自然、人与动物。共有30篇课文,其中讲读课文15篇,自读课文15篇。
第二个板块是课外古诗词背诵,有七首七言绝句和三首五言绝句,由学生熟读成诵,以丰富语文积累。
第三个板块是名著推荐与阅读,本册书选了高尔基的名著《《童年》、法布尔的《昆虫记》。这一读书活动能把课内外沟通起来,指导学生在课外读整本的书,为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打下基础。
第四个板块是附录,有临摹、欣赏颜体书法,有汉语词类表。
第五个板块是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学习,本册书共设计了六次训练,分别是成长的烦恼、黄河,母亲河、我也追星、戏曲大舞台、漫话探险、马的世界。
三、七年级下册单元阅读知识树、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
本册书共六个阅读单元。
(一)、第一单元的课文主题内容是“成长故事”,选了五篇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丑小鸭》、《诗两首》、《伤仲永》。根据课程标准和我对教材的研读,我确定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2、了解他人的成长足迹,正确对待成长中的得与失;
3、揣摩、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了解诗歌的象征手法。针对这一单元的目标和内容,我的教学建议是:
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领会作者的情感;
2、采用活动方式,速读后口头交流;
3、开展课外阅读
实践。
(二)、第二单元的课文主题内容是“爱国情怀”,选了 《最后一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土地的誓言》、《木兰诗》。我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理解课文内容,品味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
2、了解中国现代国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3、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我的教学建议是:
1、联系时代背景,深入理解作品内容;
2、注意课内外的结合;
3、注重朗读训练,开展课外阅读实践。
(三)第三单元的课文主题内容是“杰出人物”,选了 《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孙权劝学》。我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揣摩语言文字,感悟作者情怀,学习生动的描写;
2、解读文本,了解微言大义;
3、学习名人的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我的教学建议是:
1、加强诵读能力的培养;
2、通过讨论,提高学生探究意识;
3、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
(四)第四单元的课文主题内容是“文化艺术”,选了《社戏》、《安塞腰鼓》、《竹影》、《观舞记》、《口技》。我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熟读课文,理解内容;
2、品味文章丰富多彩的语言;
3、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对文化艺术有一定程度的认识。我的教学建议是:
1、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感悟、品味;
2、引导学生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了解相关知识;
3、鼓励学生接触各种各样的文艺形式,开展语文活动丰富文化素养。
(五)、第五单元的课文主题内容是“探索自然”,选了 《伟大的悲剧》《在沙漠中心》、《登上地球之颠》、《真正的英雄》、《短文两篇》。我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
3、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敢于探险和为事业献身的精神。我的教学建议是:
1、教会学生有条理的复述课文;
2、加强阅读训练和对字词句的积累;
3、引导学生抓住细节,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变化,加深理解作品内容。
(六)、第六单元的课文主题内容是“人与动物”,选了 《猫》、《斑羚飞渡》、《华南虎》、《马》、《狼》。我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精美段落;
2、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3、积累生动的词语和优美、深刻的语句;
4、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我的教学建议是:
1、精心设计朗读教学的层次,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2、联系生活体验,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3、营造适宜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解读。
四、关于综合性学习和写作的教学
七年级下册教材共安排6次综合性学习和写作的教学。第一次是“成长的烦恼”,要求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烦恼,作文训练是围绕“成长”的主题写记叙文
;第二次是“黄河,母亲河”,要求学生学会搜集资料,作文训练是以“我心目中的黄河”为话题来写作;第三次是“我也追星”,作文训练是以“我最崇敬的一位名人”为话题来写作,要求学生采用多种写作方式;第四次作文训练是“戏曲大舞台”,要求学生积累中国戏曲知识;第五次是“漫话探险”,要求学生认识探险,学会生存;作文训练是以“探险”为题材;第六次是“马的世界”,要求学生搜集有关马的资料,了解马的世界,然后写一篇关于马的作文。
五、教材的整合1、鲁迅作品的整合本册教材中选入了鲁迅的两篇文章,一篇是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篇是小说《社戏》,可以把这两篇文章整合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特别是要结合散文和小说的不同特点来进行比较阅读。
2、诗歌的整合本册教材中的诗歌包括中国诗和外国诗两大类,其中中国诗又分为古代诗和现代诗。古
代诗中又含有乐府民歌《木兰诗》和古诗10首。现代诗是光未然的《黄河颂》。外国诗包括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两首。学习诗歌部分,要注意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感知诗中的形象,体味诗中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诗歌丰富的表现力。
六、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加强文学作品的教学。要尊重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注意体验、感悟、生发,切忌某些生硬概念的灌输。要结合文学作品的特点,着力培养学生的想像、联想能力。要注意引导学生多加体会,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真善美的教育。要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深入理解作品的深刻意蕴。
2、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给学生方法,发展他们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5、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灵活命题,形式多样。
6、实行分层教学,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力争整体提高。
7、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善查工具书,写读书笔记等,做好知识的积累;认真读书、写字,字斟句酌,克服写错字、用错字的毛病等。写作方面,要仔细观察和认识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写作之前先写提纲;会自己修改文章等。这些习惯都贵在坚持,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和有意识的培养、督促。
(二)评价建议
1、学以致用。不仅要教会学生看语文书做语文题,而且提高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在用已有的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同时,语文知识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
2、注重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生活,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体会方法,把握规律。
3、主动感悟。主要看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否通过老师的指导,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分析、概括、综合、应用等能力,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2、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
3、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是扩大学生知识视野的有力途径。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5、学生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
6、组织实施各种实践活动,如诵读、演讲比赛,社会实践活动等。
第五篇:五下研说教材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研说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深入其境方知教材别有洞天,品尝其味才知教材魅力无限。今天我说的教材
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下面我将从纵横联系说课标、立体整合说教材、落实目标说建议这三方面来研说本册教材。
一、纵横联系说课标: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基本理念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形成良好的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九年义务教育一共分四个阶段,各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达成总目标。我要说的就是5—6年级目标(第三阶段),新课标对第三阶段明确规定:
(一)(1)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2)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4、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3)习作
1、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2、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3、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4)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3、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5)综合性学习
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二)通过对课标的整体解读,下面我具体说一下五年级下册的目标要求
1.认识常用汉字200个,累计识字3000,完成小学阶段识字任务。写字150个,累计会写常用汉字2300个。
2.朗读课文,要有感情。默读课文,有初步感受,并有一定的速度(每5
分钟不少于300字)。
3、略读文章,粗知大意。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课外阅读不少
于25万字。
4、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比较具体,感情真实。
5、积极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制订计划、开展活动、进行展示交流中发
挥作用。学习运用获取的资料,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二、立体整合说教材
编写特点
(1)教材编排意图: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发挥育人功能、更好发挥导学导练功能、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2)教材结构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
(3)编写体例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
1.导语:在每组课文的前面,包括本组主题简介和单元教学目标。
2.课例: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3.回顾与拓展:包含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三部分。“课外书屋”栏目有时是成语故事、趣味语文和展示台。
4.教材的最后还编排了9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
(4)人文性整合祖国灿烂历史文化《丝绸之路》西部建设艰苦奋斗《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多彩童年《祖父的园子》《童年的水墨画》《我想》忠于职守舍己救人《桥》纯真善良心愿《梦想的力量》多姿多彩异域风情《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彩色的非洲》《与象共舞》
(5)文体语体整合: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五年级下册起,共安排了4篇文言文:《杨氏之子》、《伯牙绝弦》、《学弈》、《两小儿辩日》。四篇文言文皆篇幅短小,可称“小古文”。从教材编排意图来看,确是为初中文言文学习奠定初步基础,打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启蒙之门。
教材安排了《景阳冈》《猴王出世》《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四篇近代白话文的课文这些课文的语言风格,与现代白话文有较大的差异,一些字词的用法、意思与现在不一样教师应当相应地进行一些解释。
在本组教材选入了剧本《半截蜡烛》。初步了解剧本的特点:开头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人物、布景等,然后着重写人物对话。
引入相声这种新的教学题材,活灵活现地给我们呈现了一个说话啰唆的人物形象,让人在捧腹中深受教益。
本次研究性报告是《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6)导学导练整合导向(导读)
(7)导学导练整合导学导练(课后题)交流收获(回顾拓展)、将导思、导学和导练贯穿于每组教材的始终。
借助每组前面的“导语”来导向,凭借课后思考练习题来导学、导练;凭借“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本组语文学习的收获,发现一些读写的基本方法,逐渐养成不断反思的学习习惯。(11)口语交际1.手拉手活动5.演课本剧
2.童年趣事6.讨论辩论网络问题
3.劝说7.讲人物故事
4.一件自己感动的事 8.聊热门话题
口语交际让学生学会通过讨论策划活动、学习介绍自己、交流趣事和学习劝说、讲故事、表演课本剧、聊热门话题。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第二学段口语交际的目标是,能清楚地讲出见闻,说出想法。
第三学段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的内容更为丰富不仅继续提出“讨论”“转述”这两种口语交际训练方式,而且提出了“发言”这一新的口语交际训练方式。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表达有中心有条理。
习作编排
习作的编排注意兼顾记实作文、应用文、材料作文。
语文综合运用
本册教材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单元──“走进信息世界”。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首先提出学习任务──围绕专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快速发展,体会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并学习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而后,分成两大板块──“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
三、落实目标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1)、识字写字: 独立识字重视写字
1、对于生字新词,要及时听写检测。
2、鼓励快速浏览,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达到即使没有字词典情况下,不妨碍阅读的效果。
3、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写字习惯。
(2)、阅读:词句理解读写结合朗读默读学习浏览
1、在以前的基础上,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训练。
①朗读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培养语感。
②默读 高年级的默读训练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提高默读速度。
(3)、口语交际:提高质量当众发言
1、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
2、要创设特定的情境。要体现双向互动。交际的过程并不是要学生一个一个挨着说的过程,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要在互动中使交流逐步深入。
4、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4)、习作:激发欲望修改习惯结合小练笔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明确了这一性质,就不会要求过高、急于求成或急功近利。
2、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作文指导,要从内容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使学生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放”开了,学生就有东西写。使每个学生通过讲评看到成绩与进步,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更真切地懂得应当怎样写,激起对下一次习作的渴望。
3.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结合起来培养。
(5)、综合性学习:制定计划进行交流阅读例文跟踪辅导展示交流
1、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2、阅读前四篇阅读材料,了解信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3、先后开展两项活动,或选择一项:①进行“信息改变生活”的调查并在全班交流。②阅读《把握自己》,辩论或讨论“怎样正确利用媒体。”
4、根据主题,搜集有关信息,并写报告。
(6)语言的艺术综合性学习发现搜集积累运用
(7)课本剧表演《半截蜡烛》通过合作的形式,将课文改编成剧本演一演,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创造性探究活动,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三)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相关配套阅读材料、其他图书、报刊、工具书、教学挂图,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场所,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以上是我研说教材的全部内容,在此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