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精确新闻应具备的条件(合集)

时间:2019-05-15 11:22: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视精确新闻应具备的条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视精确新闻应具备的条件》。

第一篇:电视精确新闻应具备的条件

电视精确新闻的优缺点

——以《时空调查》为例

在进入今天的主题之前,首先强调一下,精确新闻不等于数字新闻。精确新闻一诞生就以确切的数据统计和严谨的研究方法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精确新闻强调调查和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很多人容易将精确新闻与数字新闻混为一谈,虽然二者都与数字有不解之缘,但又有所不同。简言之,数字新闻注重事物变动的结果,精确新闻注重事物变动的过程;数字新闻较简单,追求一目了然;精确新闻较复杂,追求细微差别和精确结论。

就目前的情况来讲,出现在荧幕上的精确新闻少之又少,有的电视新闻栏目的特征较为贴近精确新闻——比如齐鲁频道《每日新闻》中的民意调查,每期节目的过程中都会提出一个问题让观众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态度,但是严格地来无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样本的采集,将其列为精确新闻的行列并不合适。综合来看,比较符合精确新闻要求的电视精确新闻栏目应该是,2005年9月12日央视《东方时空》栏目推出的一个板块——《时空调查》。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时空调查》。《时空调查》是电视杂志栏目《东方时空》的一个版块,《东方时空》节目自1993年创办以来,经历过多次改版,第三次改版是在2004年9月1日,《东方时空》移师晚间黄金时段,联手央视一套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推出晚间强档新闻版块。这次改版后经过多次完善,最终形成了包括《时空连线》《时空看点》《东方之子》《百姓故事》《时空调查》等子栏目的电视新闻杂志栏目。而《时空调查》就是以聚焦社会热点,关注观众反馈,用数字表达观点,用数字解读国计民生为特征进入人们的视野。《时空调查》版块每期十分钟左右,针对一些比较贴近国计民民生的话题展开调查,通过对民意数据的分析做出评论。(插入片段)2008年3月20日《时空调查》播出《盘点“两会”民生热点》这期节目之后淡出观众的视野。从2005年9月12日第一期节目《结婚,谁还需要介绍?》到2008年3月20日的《盘点“两会”民生热点》,历时两年半《时空调查》共播出272期节目,这里就以时空调查为例,通过对这个栏目来重点分析电视精确新闻的优缺点同时探讨电视精确新闻应该具备的条件。

一、电视精确新闻的优势

(一)题材——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

首先来看一下《时空调查》的部分选题——《八成考生青睐拿到分数后填志愿》《餐馆禁烟为何难》《相比日韩 中国小学生压力大》《简装房:有多少事情需要重来?》《北京停车场调查》《炒股什么最重要》 《 新老股民认识差异大股民众生相》《七成受访者不介意于丹误读典籍 享受心灵鸡汤》《外国人看中国:在中国生活满意吗》《外国员工看中国同事》《外国人想象中的中国与现实》《外国人学中文主要出于工作需要》《你收到过完税凭证吗?》《奥运门票好买吗?》《有多少人开过虚假收入证明?》《我们需要路边摊吗?》„„通过这些选题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题材都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时空调查》提倡“用数字掌握生活”的口号,它普遍关注的是公众话题,所表达的是一种平民话语。首先,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中,凡是遇到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由于时间、信息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只能采访少数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现场目击者和政府官员等,了解他们对新闻事件的看法,却无法反映普通老百姓的意见。其次通过精确新闻报道方法,人们就可以通过民意调查的方式,迅速获取公众的意见,反映普遍的民意。这样,精英的意见和民众的意见很好地结合起来了,这样就可以帮助受众更好地了解新闻事实的真相。而且精确新闻报道重视民情、民意,体现出强烈的公民意识。它们把目光转向社会底层,镜头对准了普通老百姓,客观公正的反映公众的民情民意就成为精确新闻的一大显著特色。

(二)表达方式——新闻由头+数据解说+深度采访+评论

比如《时空调查》的一期节目《医院实习生,看你没商量》,节目首先讲述了一位女士的经历——这位女士在快分娩的时候在医院被医生带着一群男女实习生进行检查,医生根本就没有告知我,弄得我好尴尬,也没有勇气表达自己的不满,只有忍耐。随后,节目公布本期节目的几个调查数据:您在医院治疗检查时,有没有遇到过实习生观摩?当您被观摩时有什么感受?接下来就是深度采访——一个案例:青岛的一位女士因医院没有经过自己的允许在其进行人流手术昏迷过程中,让实习生对手术过程进行观摩,遂以隐私权受到侵犯而将医院告上法庭,法庭最终判决医院赔偿原告精神损失费1万元人民币。同时对专家以及街头上的行人进行了采访。之后,主持人根据“医院组织实习生观摩您是否理解?”“您是否愿意接受实习生的观摩?”“在什么情况下您更愿意接受实习生的观摩?”“您如果被观摩过有没有被告知?”等问题的调查数据进行深度解说和评论,(插入视频)并在最后提出医院要和患者进行沟通,并且体谅和尊重患者。

采取这种形式的好处在于——

首先,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报纸新闻是将记者采访所得的事实材料以文字、图片、表格等符号形式传达给读者,一旦成型便是以静态的方式保存,读者接受新闻信息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打破报纸版面编排的顺序跳跃、选择性地阅读,也可对新闻进行反复、充分、深入的解读。报纸采用“精确新闻”的报道方式,正好与其擅长文字、数字、图表的报道特点结合在一起的。而电视不同,电视具有“声音拽不住画面拉不回”的特点,电视新闻要求以画面表现为主,文字解说为辅,而精确新闻则是以文字和数据表现为主,画面则是可有可无的。精确新闻报道成功的关键是前期调查统计的科学性。也就是说,精确新闻是以量化的数字语言描述新闻事实,调查统计数据的准确采集和精确分析是作为新闻价值得以体现的。所以,只有在展示数据的同时加上深度采访和主持人的解说及评论,才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时,在数据讲解的过程中,配以背景音乐、加上醒目字幕、播放电脑动画等手段的运用,可以使观众抓住细节,记住播报的数据,为了让观众对数据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三)数据来源——电话、短信、网络、权威调查中心

有的电视民意调查采用的是电话、短信调查(比如《每日新闻》,每一期节目都要针对社会热点提出一个问题,让观众通过电话或短信投票来表达意见。虽然电视节目播出过程中的电话、短信调查存在不合理性,比如其数据主要来源于正在看电视的人群,不具有全民代表性,但是,这也是表达公众意见的良好渠道。许多观众在观看新闻的同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或意见,给传统的传播语境带来了新鲜的空气。

《时空调查》的新闻报道最主要采用网络调查,其网络调查的数据来源为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ToM网和央视网等网站,其发布的信息具有权威性和可靠性。它也为调查人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具有很多先天优势的问卷调查工具。与传统调查方式、邮件问卷调查、人员访问和电话访问相比。网络调查有许多的优点:一是更高的应答率。网络调查是通过方便应答者而非调查者来完成的,它比传统方式有更高的应答率,因为可以直接用电子邮件与应答者联系。而网络调查的保密性,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比电话和人员访问更能提高应答水平。通过网络受访的人员比填写印刷问卷的人要回答更多的问题。二是更少的花费。很多网络调查只需要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可以了。通过网站发布在线调查问卷,由网民自愿填写,然后通过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信息整理和分析。因此这种方法不需要雇佣或培训访问员,节省了传统调查中耗费的大量人力和物力。三是快捷的回收速度,满足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要求。网络可以将调查问卷发送给全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人,瞬间即可到达。而且网络调查大大节约了传统调查方式中数据的记录、整理和输入时间,网民可以马上查看到阶段性的调查结果。(比如05年11月18日的《期房问题知多少》,当是人们对是否取消期房的销售制度存在很大争

议,《时空调查》进行了网上调查,并将数据反映了出来,及时满足了当时人们表达自己观点的要求,而这一点在传统的调查中是体现不出来的。)四是交互性好。在网上调查时,被调查对象可以及时就问卷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可减少因问卷设计不合理导致的调查偏差。被调查者也有足够的时间充分地了解问卷的问题。

同时,某些电视精确新闻报道还会采用一些权威机构的数据,比如2005年9月29日播出的《医药费重压下的农民:丈夫为绝症妻子申请安乐死》这期节目,当时刚刚发生的新闻事件是吉林省盘石市的农民刘高伟代替28岁的患病妻子提出的安乐死的请求,而原因就是付不起医疗费,妻子又不堪重病的折磨。《时空调查》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的调查数据来解析农民的贫困状况、负债理由、贫困原因。而这些来自权威机构的数据,比网络调查更权威更有说服力。

二、电视精确新闻的劣势

(一)选题较浅,偏于琐碎

目前来讲,中国的电视精确新闻报道选材较浅,举几个《时空调查》的题目做例子——《你怎么看待谢师宴》《孩子该吃什么苦》《孩子去哪儿找玩伴》《怎样见义勇为》《放假了孩子跟谁玩儿》„„这些选材与生活较为密切这是其优点,但是还应看到,从民意调查发展而来的精确新闻学,理应为全社会负责,它要解决的远远不应仅仅限于加长邻里的一些琐事,而应该上升到全社会的高度,为社会的构建、为各种制度的完善、为表达人民的心声尽一份力量。

(二)不利于发挥受众的主观能动性

当报纸上出现精确新闻时,读者可以根据文章罗列出来的各种数据以及图表等做出不同的推测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是电视精确新闻则不同,它一般都是通过主持人来对各项数据加以解析,进而推出主持人或节目的观点。比如2006年11月14日的《你为什么看中医》中的一段,主持人根据“如果同样的病中西医都能治,你会怎么做?”这一问题的调查数据得出这样的结论“有1/4的人,他们是相信中医多过相信西医,如果有毛病的话他们首先会去看中医。那么这在中国只占到1/4,也就是说是少数。”接下来就为什么大部分人选西医进行了讨论。事实上,通过这组数据能够做出的推断远不仅仅是这一个,比如:百分之三十六的人首先选西医是不是说明西医在群众中的威信更高一些?四分之一的人选择中西医结合,这样是不是更保险一些?等等。但是,在节目的播出过程中,观众会随着主持人思路走下去,进入下面的部分,这样就使得观众的视线和思维受到限制,没有较好的发挥观众的主观能动性。

(三)数据陷阱 首先,网络调查存在两个最致命的缺陷——一是自荐偏差二是网民并不能代表全民。互联网问卷调查最严重的缺点就是自荐偏差,这是因为在互联网上很难对样本进行验证。网络调查只从愿意回答问题或给出个人联系方式的网民中抽样,这很容易引起偏差。比如,2006年11月14日的《你为什么看中医》,其中的一个问题是“你曾经看过中医吗?”调查结果是有百分之九十二的人看过中医,实际上这个数据并不精确。当人们在浏览网页时看到这个问题时,一般只是那些看过中医的人会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并对之进行作答,而没有看过中医的人对这个问题不会有太大的兴趣,选择回答此问题的几率相对较小。也就是说,这里的百分之九十二并不能代表现实中的百分之九十二,它是一个存在严重偏差的数据。同时,网民并不能代表全民,据CNNIC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披露,截至2009年6月30日,中国的网民规模达到3.38亿,虽然这个网民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网民数量仅占我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况且网民主要以青少年为主,对这个群体的调查数据并不能说明全民性的问题。

另外,数字是可以被摆布、操控的。电视精确新闻报道中,节目主持人往往会利用一些数据来为其观点提供依据,有的时候会误导受众。

比如《医院实习生,看你没商量》,主持人在分析数据的时候,为了说明医院在组织实习生进行观摩时应该提前告知患者,是这样说的:“如果你被观摩过,有没有被事先告知,没有占到94%”,实际上这个数据由于自荐偏差本身就存在争议,而主持人 为了表达其观点反而更进一步强调了这个数据,这样容易误导受众。

第二篇:电视新闻稿 新闻策划

在我们的校园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无论风吹雨打,从不抱怨。在校园篮球场的某个小角落,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老大爷。你在这里工作了十几年了?我在这里工作十几年了,我觉得不辛苦,我觉得待在家里还不好些,在外面看看报纸也就好一些。你如果不读书不看报,有句老话,人不学就变笨,刀不磨就变钝。对于老大爷这种行为,我们同学们有什么看法呢? 反正我挺喜欢读书的。这个老大爷虽然是为了生存才在那里卖水,可能为了打发时间才读点报读点书来充实自己的生活,我挺赞同这种想法能够排除外部的干扰得到心灵的慰藉。对于拥有优越读书环境的大学生还不好好珍惜这种资源你怎么看因为我从踏入大学的第一步开始,我就觉得大学生是来生活学习的不是来享受的,所以我觉得他们还没长大吧。我觉得老大爷很有情调。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一般老人看书看报的还是比较少,至少说明他热爱生活,这个年龄段的生活还是可以的,有心情坐下来晒太阳看书看报。老大爷没有好的读书条件,但是他却没有放弃这种读书思考的机会,这给我们有优越读书条件的大学生带来很多思考。

第三篇:企业管理者应具有的特质

企业管理者应具有的特质

一、每天读1份报纸

二、讲话简明扼要思路清晰

三、每周十名员工进行沟通

四、每周参加1次业务部门例会

五、掌握时间,作息规律

六、包容之心

七、替员工保守秘密

八、不怨尤,不比较,不计较

九、找到解压方法

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谦善待人。

第四篇:大学生应具有的法律意识

大学生应具有的法律意识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对于法律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和情感、态度的总称。它包括法律认知、法律情感与意志、法律价值观三大部分。法律认知是人们关于社会法律现象科学认识活动的结果,它是人们关于法的一般理论和法律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法律情感是指社会主体对法现象的主观心理态度或心理反应,是社会主体主张权利,为权利和法律而斗争的内在心理动力,是一个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法律意志是社会主体为维护法律的尊严,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斗争的主观心理基础,表现为主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畏强暴、不畏诱惑和胁迫的坚强的守法精神和护法品格。[1]法律价值观,包括法律评价、法律理想和对法律价值(如公平、正义、自由等)的理解与接受。

一、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1)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当前我国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

(2)大学生法律观点偏差,法制观念淡薄。很多大学生在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会选择沉默,而不是去争取他们的利益。

(3)高等院校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违法犯罪现象。较为典型的就是马加爵事件,马加爵为了报复那些伤害他尊严的人,选择走上犯罪的道路。还有2002年1月29日和2月23日,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和硫酸的饮料,倒在北京动物园饲养的狗熊身上和嘴里,造成多只狗熊受伤。刘海洋在被拘留后说,自己学了法律基础知识。

上述情况表明由于受社会负面文化和学生自身道德以及心理成熟程度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面对这种情况,对大学生加大法制教育的力度、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势在必行。

二、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调查表明,28.49%的大学生表示愿意接受“法制教育”,其中有11.34%的人把自己最愿意接受的教育内容选定为“法制教育”;38.04%的大学生已明确意识到自己法律意识方面的不足,认为自己必须“积极学习法律知识”。[2]这表明,大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比较高,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有利条件。

基于此,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主要途径是:

首先,高校法律教育要回归重在素养的本位。即教育和人事部门必须努力破除就业至上的评价体制,要科学定位就业与学业、知识与素养的关系,重建就业与学业并重、学业优先,知识与素养并举、素养优先的评价体系。

其次,法律文明要对行为习惯起到培育作用。知识内化为素养要经历一个不断积累、逐渐形成行为习惯,由自在转变为自觉的过程。

再次,法律环境要形成无所不在的外部约束。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形成与整个社会的法律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为此,一要努力优化法律环境,有法必依,切实维护法律尊严;二要十分注重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运行,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屈服于特权,努力消除司法腐败。

据此,我们可以将大学生法律意识表述为:大学生群体对法、法律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即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

注释:

[1]刘旺洪.法律意识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12-13:73.[2]陈建新,袁贵礼.中国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透视.社会科学论坛,2002(4):89.

第五篇:团队应具有的核心理念

团队应具有的核心理念:积极倡导“五种精神、四个意识”。将团队精神、敬业精神、拼搏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责任意识、合作意识、争优意识、质量意识作为教师作风建设的标准,

下载电视精确新闻应具备的条件(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视精确新闻应具备的条件(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视民生新闻刍议论文

    民本语境下的电视民生新闻刍议 董平 【关键词】:以民为本、以生为纲、第一现场、民本传播理念21世纪以来,民生成为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话题,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新年贺词中......

    高速路收费员应具有的素质

    高速路收费员应具有的素质 收费工作是高速公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目标是由收费目的、意义和任务所决定。收取车辆通行费的目的主要是养路、护路和偿还建路借款,其意......

    入党积极分子应具有的价值观

    敬爱的党组织: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价值观,然而这种价值观又会因职业的不 同,身份的不同,阶级的的不同而差生差异,在上了星期六的党课之后,我想谈谈我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应具有......

    面试时,答复质询应具内容

    应试者千万不要反唇相讥,只能设法制造愉快的说话气氛。应试者站在主考官的立场来看,则不难明白对方希望怎样的答案。让对方从你最明智的回答中,而觉得自己所提的是最好的质询,这......

    高速路收费员应具有的素质

    高速路收费员应具有的素质收费工作是高速公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目标是由收费目的、意义和任务所决定。收取车辆通行费的目的主要是养路、护路和偿还建路借款,其意义......

    浅谈校长应具有的作风

    浅谈校长应具有的工作作风常言道:自身正,方能正人。校长的工作作风是校长本人思想觉悟、专业素养、责任心、工作能力、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 一个有事业心、责任感强、工作严谨......

    优秀班主任应具有的品质

    优秀班主任应具有的品质 班级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因为班主任工作是一种塑造人的心灵,雕琢人的情感与性格的科学劳动。一个好的班主任,首先是管理学生,其次是管好学生,要......

    记者应具有的采访意识

    记者应具有的采访意识 怀疑意识。所谓“怀疑意识”是指在调查采访时,采访记者始终要保持一种警惕,不要轻易相信眼前看到的场景,耳朵听到的话语,用足够的怀疑来作出冷静的判断,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