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课题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和撰写步骤
教育课题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和撰写步骤
陈伟忠发布时间: 2010-11-4 2:24:46
教育课题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和撰写步骤
一项教育课题的研究工作通过查阅教育文献、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整理分析资料等步骤,按计划完成了任务后,需要对整个研究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用文字表达出来,形成一份该教育课题研究的书面材料——课题研究报告(论文、专著)。这种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文字加工和表述的过程,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环节。做好这项工作,不仅是为了科学、全面地总结课题研究工作,而且是为了向教育界以及社会提供教育科研信息,以丰富教育理论宝库,推动教育教学实际工作。
一、教育课题研究成果的类型和结构
教育课题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研究的任务不同,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也不一样。一般来说,中小学教育课题成果表述形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教育课题研究报告,另一类是教育课题研究论文。教育课题研究报告是描述课题研究的过程、结果和发展的文献,是报告课题研究情况、建议、新发现和新成果的文章。教育课题研究论文是以理论分析为主要写作方法的。它以阐述对某些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或教育理论问题为主要内容。无论是研究报告,还是研究论文,它们的结构是内容的表现形式,是作者对研究结果在写作上的布局、谋划和安排。文章要讲究逻辑,开头、中间、结尾要有一种内容的联系而不要互相冲突,这是对教育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的基本要求。当然,由于选题的不同,研究目标、研究过程、研究方法、逻辑推理和所得出的结果不同,“内容决定形式”,所以撰写的研究报告或论文所采用的结构、体例会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但是,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教育课题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人们普遍认为,教育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最好能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格式。于是,我们归纳出研究报告或论文表达方式的共同特点,形成了大家常用的结构形式,即所谓“老三段”,包括导言(绪论)、正文(本论)、结论等三部分。如调查报告可分为:
一、导言;
二、正文;
三、结论等三个主要部分。实验报告可以分为:
一、引言(课题的提出);
二、实验过程和结果;
三、讨论和结构等三个主要部分。研究论文包括:
一、绪论;
二、本论;
三、结论等三个主要部分。
(一)、导言(绪论)的撰写
导言(绪论)是教育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的开始部分,要写出以下几方面内容:
⒈阐明研究课题及其意义,反映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
这部分的内容是全文的引子,写好它十分重要。为此要做到:第一、语言要简洁,篇幅不能过长;第二、阐述要明确,应给人以清晰的印象;第三、揭示研究课题的意义要实事求是。
⒉介绍文献查阅的情况,指明本研究课题所处的理论背景,即根据查阅的文献,简单地介绍前人或他人有关这个课题的研究情况,以及达到的水平,然后引出本课题研究有何发展的叙述。
鉴于导言这一部发所述的内容,有人也直接以“课题的提出”或“课题的目的和意义”作为该部分内容的标题。
(二)、正文(本论)的撰写
⒈叙述研究情况,揭示本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
在实验报告中,应写清楚研究假设的提出、研究对象的确定、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变量的分析、控制,实验过程,所测得的数据以及统计处理方法等。
在调查报告中,一般按调查所得的材料的逻辑分析顺序来写,事实的穿插服从于逻辑。
在经验总结报告中,一般应围绕经验总结的主题(总观点)来组织材料,并在文中设小标题,但要注意所叙述的若干个问题的内在有机的联系。
⒉阐述课题研究的理论观点,体现本课题研究成果的理论价值
在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的正文部分时,有的研究者常常运用小标题来概括中心、处理材料、安排层次。小标题的制作形式多种多样,下面介绍几种。
A.递进式,即各分论点紧扣中心论文,层层递进
B.并列式C.总分式D.对比式
(三)、结论的撰写
结论是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的最后部分,它是研究者经过反复研究后形式的总体论点,是整个研究报告的实质部分。结论往往还包含着对研究的简要自我评价,指出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不足,提出在现有基础上可继续开展研究的问题或方向。
二、教育课题研究撰写的一般步骤
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从构思到最后定稿,其撰写过程大致可以分为确定题目、拟制提纲、写作初稿、修改定稿、誊清打印等五个步骤。
(一)、确定题目
题目是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的窗口,能对文章内容作出高度的概括,它必须能大体反映课题研究的意义、方向、内容、结果,展现全篇的格调、色彩。有时为了充分而又确切地表明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加上副标题。一个好的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的题目应达到以下几点要求:⑴新颖;⑵准确;⑶简明
论文的选题与课题的选题有区别又有联系。一般讲课题选择主要是指确定研究思考的方向,课题选择的过程也是对课题研究的涉及过程,而论文选题则是指恰当的文字形式把上述课题研究的成果表达出来,它是科研成果的显现。
(二)、拟制提纲
拟制提纲,是以提要或图表的方式将论文的观点、材料的组合及其层次脉络表现出来。提纲的主要内容,包括标明论点,安排层次两大部分。拟制提纲时,还须注意:⑴要形成正确的思路;⑵要安排好结构;⑶正确使用资料,要考虑好篇幅。
(三)、撰写初稿
这是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的“施工阶段”。在初稿酝酿过程中,还要多参考其它文章,不仅看“写些什么”,还要剖析、琢磨它是“怎样写的”,如怎样立意,怎样步局以及怎样使用语言等。在写作中要注意:⑴每一部分每段每节都要使论点、论据、论证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逻辑的统一;⑵手法多样准确;⑶一鼓作气,一气呵成(四)、修改定稿
“文章不厌百回改”“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对初稿的修改应从多方面入手:(1)是论点的斟酌与修正,首先要通读全文,抓住内容的主要方向,集中注意力去检查自己的写作意图是否已经表达清楚。主题是否表明明确、恰当,特别是要贯插全文的中心论点是否正确、鲜明。另外,经斟酌修正后的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所提出的论点,应做到“新”和“真”。(2)是材料的核对与增删。要使材料和观点达到高度统一,要毫不足惜地删去与观点不一致的材料,进一步选择和充实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3)结构的调整和理顺,从总体上看布局是否合理,层次安排、段落划分以及过渡照应、开头结尾是否恰当。(4)语言的润色和推敲。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的语言贵在精确、严密。应仔细琢磨词句是否正确表达了内容,删去可有可无的文字,使文章显豁、醒目,同时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五)、誊清打印
第二篇:课题研究成果的撰写要求
研究成果的题目*(不超过20个汉字)
作者署名
(单位名称 地址 邮编)
[摘要]
[关键词] ××××;××;×××
引言:
正文:
结论:
[注释]:
[1]
[2]
[参考文献](同注释部分)
[附录]
二、各类研究成果的内容结构(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子课题特点选择本校的研究成果类型)
1.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
(1)题目 研究报告的题目一般都采用研究项目(课题)的名称,如:《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报告。
(2)摘要 摘要又称为提要,是对成果内容准确的概括。摘要写作的要求是精练、明确,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对成果的主要观点、内容加以介绍。摘要一般不超过二三百字,用第三人称表达,不要加评价性的语句。
(3)关键词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由反映研究成果主要内容的名词术语组成,一般列出3~5个,必要时可以增加,但最多不要超过8个。关键词的排列顺序应该是先大后小,即内涵较大的词的放在前面,内涵较小的词放在后面。
(4)引言 内容包括课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成果、问题及发展趋势、该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5)正文 正文部分主要论述研究的对象、方法、过程,研究的结果和分析。
研究的对象主要介绍课题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及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特别要阐明课题中的主要概念和术语。研究的方法和过程主要介绍课题研究的设计、研究对象的取样、研究因素的实施与控制、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处理方法,目的是让读者了解研究的全过程,以便评价整个研究的科学性、正确性,并就此决定是否认可该项研究课题所得到的结论。
研究的结果与分析是研究报告的核心部分,一般用文字、表格、图形来描述研究的结果,将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对假设的结果进行描述和检验,并进一步对当前教育理论或实践的发展提出新的认识、建议和设想。
(6)结论 结论部分是研究成果的总论点,是全篇文章的核心。在结论中要明确指出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尚待研究。
(7)注释 在研究成果中,引用相关文献或他人的研究成果、观点,都需要采用注释的方法加以说明,以示对别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引用原文,要用引号“ ”注明;引用原意,则在引文前面加冒号注明。引文注释一般有三种方式:
夹注 又称为文中注、段中注,即在引文后面用括号将其出处和转引处注明。
脚注 又称为页下注,将引文出处置于当页正文下方,用序号排列,并用细线与正文隔开。
尾注 又称为文尾注,将引文出处按序号统一编排于基本项后面。
中文引文注释的格式如下: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8)参考文献 在注释的后面,一般应列出研究过程中和形成研究成果的过程中主要参考过的著作和文献。参考文献的格式与注释的格式相同,只是一般不再注明起止页码。文献的排列顺序以对项目研究所起到作用的大小和主次而定。
2.实验报告的基本结构(1)题目 实验报告的题目一般都采用研究项目(课题)的名称,如:《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研究》的实验报告。
(2)摘要 同前
(3)关键词 同前
(4)引言 内容包括课题实验的目的、内容、范围(实验对象和时间),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实验要解决的问题。
(5)正文 正文部分由实验的方法、过程和结果组成。
实验方法和过程包括实验对象的选取(样本量、特征、条件、取样方式等);实验研究变量的实施与控制(实验的时间、观测指标、条件控制等);实验资料的收集、整理所采用的方法;实验研究中出现的主要概念、专有名词的内涵与外延;实验过程中所采用的特殊工具、方法和手段等。
实验结果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实验中所收集的原始资料和观测资料经过初步分析后的结果;二是对资料整理后,采用逻辑分析、系统科学分析、模糊数学分析和教育统计分析后,所得到的实验的结果。在表述实验结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实验结果的呈现应以事实、数字、图表为主,注意运用大量的经过科学方法处理、分析后的数据来证明实验结果,以增强说服力。
② 实验结果中所列举的数据,必须从实验中所获取的资料中得来,要有据可查、实事求是,经得起复核。
③ 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量化处理和客观分析,从变量之间的关系揭示教学的规律。
④ 实验结果要经得起验证。
(6)结论 在结论部分,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使实验结果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7)注释 同前
(8)参考文献 同前
(9)附录 包括实验研究中取得的重要原始数据资料和实验中不可缺少的仪器、设备、教材、测验量表、试卷等。3.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
(1)题目 调查报告的题目一般都采用研究项目(课题)的名称,如:《关于中小学生参加网上活动的调查》报告。
(2)摘要 同前
(3)关键词 同前
(4)引言 阐述调查问题的原因、背景,调查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的动态及现状等。
(5)正文 包括调查研究工作的组织、时间地点,范围以及抽样方法,调查的内容、方式和结果。
在此基础上,把调查所获得的大量材料、数据,用科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处理后,分别用文字、图表进行明确的描述,要求做到数据确凿、事件典型、材料可靠。
(6)结论 在对整个调查内容进行科学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和规律,找出问题的症结和关键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和建议。
(7)注释 同前
(8)参考文献 同前
(9)附录 调查报告应将原始资料,如调查问卷、原始数据、访谈记录等附在文后,便于读者和专家鉴定调查材料的真实性、科学性,也可供研究人员参考。
4.研究论文的基本结构
(1)题目 研究论文题目的格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 命题式 以准确的判断或假设反映文章研究的问题,如: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② 对称式 用两个词性和结构相对称的短句组成题目,如:发展教育技术,促进教育改革。
③ 主辅式 由一个主句和一个辅句(从句)组成题目,如:寓教于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④ 正副式 由一个正标题和一个副标题构成题目,如:网上适应性学习资源的重复利用——介绍一个可以描述适应性学习对象的扩展元数据规范。⑤ 连接式 用破折号或冒号将题目前后两部分连接起来,如: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
(2)摘要 同前
(3)关键词 同前
(4)引言 阐明论文的目的、意义、背景、原因、方法等内容,其中提出问题是引言部分的核心,是论文的价值所在。
由于论文篇幅不大,引言要直奔主题,直截了当地阐明自己的观点,点出本文的主题思想。具体写作时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 用提问质疑的方法,揭示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背景,提出要探讨解决的问题和存在的疑问。
② 用陈述交代的方法,说明该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价值,以及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作者研究本课题的宗旨、方法和手段。
③ 用商榷立论的方法,指出别人论点或论据中存在的错误和值得商榷的问题,以批驳的方式引出作者的观点。
(5)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旨在展开课题、提出论点、表达研究成果,进行系统论述。在写作中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① 理论观点的确立在篇幅上应占全文的大部分。可采用总论、再分论、后总结的方式,也可采用先总论、后分论的方式构建论文体系框架,形成一个由中心论点、分论点、小论点组成的相互贯通的理论观点体系。
② 每一级论述都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中心论点的论证与陈述过程应涉及到分论点的呈现方式和整个正文部分的逻辑结构,从而使正文成为一个由中心论点统帅和涵盖的有机整体。在论述中,各论点都要有充分的论证和严密的论据。
③ 正文的写作要注意层次、段落的划分,叙述中要分清主次,结构合理。
(6)结论 结论是对全文的综合,是从论证得出的基本结果或课题要解决的答案,是对研究成果进行更高层次的精确概括与提炼,因此应写得简明扼要,精炼得当。撰写结论的基本方法有:
①总结式 综合、归纳全文后得出的结论,而这个结论往往就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②评论式 在全文论证的基础上,写出作者对成果的评价。特别是一些鉴定性的论文、填补某学科空白的论文或纠正了某项错误的论文,都要在结尾前对前人的成果作重要的补充。
③问题式 有的研究课题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出问题,在结尾时要用概括性的语言把问题集中提出来。
④建议式 论证式、调查式的课题成果是为了向有关机构提供决策咨询,因此在结尾时要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建议与对策。
(7)注释 同前
(8)参考文献 同前
第三篇:教育研究成果表述习题及答案
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成果表述习题及答案(第7章)
一、选择题
1、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成果主要表现为()
A.学术论文 B.实验报告C.教育调查报告 D.教育经验总结
2、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主要部分是研究的()
A.结果 B.方法C.讨论 D.目的3、以教育理论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是()
A.实验报告B.学术专著 C.观察报告D.调查报告
4、学术论文一般包括()
A.题目、摘要、引言、正文、结论与讨论、注释与参考文献等部分
B.题目、摘要、引言、正文、结论等部分
C.题目、前言、方法、结果及讨论等部分
D.题目、前言、正文、结论及附录等部分
5、教育研究报告中列举参考的书籍,表述的主要项目和顺序是()
A.书名、作者姓名、出版单位与时间、页数
B.出版单位与时间、作者姓名、书名、页数
C.出版单位与时间、页数、作者姓名、书名
D.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单位与时间、页数
6、教育实验研究报告一般包括()
A.题目、摘要、引言、正文及注释等部分
B.题目、摘要、引言、正文及结论等部分
C.题目、前言、方法、结果及讨论等部分
D.题目、前言、正文、总结及附录等部分
7、下列陈述中不符合报告研究结果的要求的是()
A.事实与数据相结合B.定性与定量相结合C.客观与主观相结合D.一般与典型相结合8、学术专著是()
A.以教育事实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
B.以教育理论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
C.综合性科学研究成果
D.以研究过程和发现的事实为主要内容
9、以教育事实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主要包括()
A.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报告等
B.学术论文、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等
C.学术论文、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报告等
D.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教育观察报告等
10、教育调查报告一般包括()
A.题目、摘要、引言、正文及注释等部分
B.题目、摘要、引言、正文及结论等部分
C.题目、前言、方法、结果及讨论等部分
D.题目、前言、正文、结论及附录等部分
二、简答题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三、分析论述题
如何根据实验研究报告,判断一个教育实验的设计、程序是否规范?
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B
4、A
5、D
6、C
7、C
8、B
9、A
10、D
11、A
二、简答题
1、答:教育研究成果的撰写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一)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
学术论文的中心是创新,能反映作者在研究探索中获得的新见解,新理论。它所阐述的内容是“前人所没有研究过”,“前人所未知的”,或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新的材料、从新的理论高度进行探索。从而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然而,所谓创新,也并不是说一篇论文从头到尾都要新,但要有一些新的开拓,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发掘出一些新的研究成果。
同时,创新必须建立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要用充分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或精确可靠的实验观察数据资料来证明科研成果;论文内容要事实求是,从实际出发,无论是立论还是分析、论断,都要恰如其分,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理论观点表述要准确、系统和完整。
(二)观点和材料的一致性
观点和材料的统一主要在于如何选材。选材不是按研究者的主观愿望任意“裁减”取舍,而应符合以下要求:
1、要紧紧围绕研究的主要问题选材,分清层次;(2)选取典型的、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材料;(3)选取真实准确、符合客观实际的材料,也就是说要鉴别材料的真伪和价值程度;(4)要尽可能选取新颖生动、反映时代感的材料。
(三)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
教育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若干代人的不懈努力。每一代人总是在前人或他人研究基础上往前推进,因此在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撰写中,必须正确处理借鉴吸收别人研究成果与自己独立思考的关系。一方面不能自持甚高,故步自封,无视前人与他人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那种为介绍而介绍,对所引用的观点及文献只述不评或者任意引申发挥的做法也是不妥的。
(四)语言文字精练简洁,表达要准确完整
研究报告和论文的语言文字要准确、鲜明、生动。准确是指忠实客观地反映现实,切忌浮华夸张;鲜明是指要点、要义或要据,要清楚明白。生动是指语言有文采,不生硬。
三、分析论述题
1、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它将实验报告与教育实验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这要求考生无论是对于实验报告的内容还是教育实验都必须十分的了解,考生可围绕以下十点作答。
答:根据实验研究报告,判断一个教育实验的设计、程序是否规范可作以下分析:
(1)标题是否较好地反映了该研究,是否内含有该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2)对研究目的的陈述是否清晰(性质、意义、交代、阐述是否清楚);
(3)文献检索是否很好地提供了该实验研究的背景;
(4)理论假设用语是否明确,命题的论证根据是否充分;
(5)取样是否科学(样本的代表性、容量如何);
(6)自变量、因变量及操作定义的确定是否合理;
(7)该实验属于何种类型,对无关因素控制采用什么方法,控制程度是否合理;
(8)实验所得数据的测量手段、操作过程及数据的整理分析是否有效、可靠和客观,收集的资料是否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系统性;
(9)研究所讨论的问题和结论是什么,在分析误差基础上进行的归因是否客观和符合逻辑;
(10)实验报告的写作是否客观(真实)。
第四篇:实验班和非实验班识字课题研究成果分析
实验班和非实验班识字课题研究成果分析
育才二小 黄礼珍
“人生识字聪明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在小学阶段,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识字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一工具促进其它各学科学习的质量。新课标也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这样的目标,与原来仅仅注重识字与写字的知识和技能的目标,是不同的。培养学生对汉字和汉字学习的态度与情感,其价值本身就异常重要。但我们的孩子,毕竟不是神童,要在一年内,实现对线条和笔画组合的字的熟悉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低年级儿童特别是初入学儿童识记字形是学习的难点,何况又要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点燃热爱语文的大语文观。为此,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这些陌生 的汉字?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借着学校识字课题的东风,沐浴着校园浓浓的识字氛围,我们二年级语文组在学校的倡议下,组织了识字实验班和非实验班进行了研究。所谓实验班,就是学生在完成正常进度的识字任务后,还要循序渐进的根据学校编制的《低段识字教学手册》进行大量的课外识字。非实验班则只需完成第一项,即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识字。那么,这一年半的时间,我们的教师在识字教学中齐探讨,共同遵循低年级儿童心理的特点,以及对字形的认知过程规律,以求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主动快乐识字。现将我们实验班和非实验班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分析如下:
一、识字量上的逐渐提高
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学生,非常显著的一点区别就体现在识字量上。新课程标准是要求小学阶段必须实现认一定数量的字,我们所有的老师都在为此努力。实验班的学生,每天放学回家后,都要和父母一起,遵照《识字手册》,自由地完成一定量的课外识字。每位孩子的父母都积极配合了学校的工作,并且认真向老师反馈自己孩子当天的识字情况。如此,一年、两年,坚持下去,这批孩子的识字量明显大于非实验班的孩子。我们教师深有感触,实验班孩子的阅读障碍越来越少、朗读比赛中一些生僻字也能叫出名字、“我是识字小达人”比赛中更胜一筹、自由表达中语言越来越连贯、清晰„„
二、识字方法上的大胆创新
“好方法胜过好记性。”实验班的学生在通过一年半的摸索前行中,识字量越来越大,这与他们是个会学习的人密不可分。他们慢慢得学会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比如:
1、直观识字。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儿童的天性明显要求直观性,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图像,借助儿童形象思维的优势,让他们把文字想象成一幅幅具体形象的图画。学生识字时乐在其中。
2、生活识字。《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使用结合。”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学生在生活环境中,随时都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可以充分利用生活这个大课堂。我们的识字课题研究最重要的方式方法也正在于此。
3、游戏活动识字。游戏对儿童的意义犹如事业、工作、公务对成年人具有的意义一样。玩是儿童的天性,在平日里和学生相处时,一说到做游戏,孩子们总是情绪高涨,兴趣盎然,无论多复杂的游戏规则都会静静听讲,牢牢记住。在识字教学中也可采用游戏识字。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提出“快乐教育”,尽量使儿童于快乐中掌握知识,他认为儿童欲望的正当满足能导致精神上的愉快,而这种愉快反过来又能成为求知的动力。由于儿童的注意力稳定性不强,游戏活动可在一定程序上控制他们的注意力,使孩子们在游戏的乐趣中,在亢奋的精神状态和愉快的情绪中,充分调动他们各种感官协同感知,培养他们的注意和思维,提高识字效率,减轻识字疲劳。
4、编故事、创情境识字。《新课标》中提出: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课上,老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写字。小学生爱听故事,尤其是童话故事,小动物活泼可爱的形象让他们感到亲切,自然就印象深刻。我们班的学生就非常乐意通过编字谜、编故事的方法来识记生字。
三、识字意愿上的天然生成 诚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成就感”更能促使学生化外识字因素为内因,从而主动去识字。当学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词汇、海量阅读了书籍、掌握了扎实的识字方法,识字还是难题吗?当然不是。学生在一次次的收获中,感受到了识字带来的乐趣,孩童小小的“成就感”使其自发的去识字,并最终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
当然,在实验中不管实验班还是非实验班,我们都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对于一些入学年龄小,学习能力稍差一些的学生来说,完成课本之内的识字任务都比较吃力,对他们不能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课外识字是本着自由、自主的原则进行的,这样,学生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将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或“一帮一”的合作形式,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只有通过不断的实验,不断变化教学模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地进行探索,才能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第五篇:医学论文撰写的方法和步骤
医学论文的撰写方法,不单是一般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修辞,而是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在文字上的一种科学的表述和再提高,是撰写者在实际过程中知识广度和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医学科学自身发展的结晶。医学论文的撰写一般分为资料的准备、构思、拟定提纲、拟写草稿、修改等过程。
㈠、资料的准备
首先是围绕问题收集资料和研究资料,虽然在课题研究或临床观察之前,已对有关资料和学术动态进行了搜集和分析,但是在撰写科研论文时仍要查阅大量有关文献,以作为对已掌握的文献的补充、有人作过统计,国内外多数科学工作者查阅文献的时间约占整个科研工作的三分之一,如果没有这些最新的参考文献,要想使
论文达到新颖和独创性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查阅搜集文献在整个科研和写作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搜集资料的目的,是为撰写论文开拓思路,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在搜集资料时,应根据论文的需要,把与科研课题有密切关系并要引用的资料做好卡片,注明文献的出处、作者、题目、杂志名称、卷、期、页数、年代等,漏一不可。否则等到文章写好后,注明参考文献时才发现缺少项目,又得重新查找,白白浪费时间。
一般搜集资料分三步法:①根据研究课题选择检索工具;②确定检索方法;③查阅原始文献。搜集论文需要的文献资料应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在方法上沿用前人的,或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②在理论认识上支持本文观点的;③前人研究的结论与自己文章所述不同,需要加以说明的;④前人对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存在争议和正在探讨的。将这些资料搜集好后,编好序号,以备撰写文章时使用。
其次是对研究材料的准备工作,它包括对材料的取舍和整理,对实验观察数据资料的分析处理,合理选用适当的图、表和照片等等。这部分工作有时在试验结果分析时已经完成。
第三是提炼观点,明确结果,提出结论。在上述准备工作完成以后,要根据有关文献资料和实验观察所得的资料,重新核对试验设计中所包含的思想,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一下设计中哪些观点在理论上成立,而在试验中得到证实;哪些观点在试验中没有得到证实或未完全证实,需要修改;哪些现象和指标超出原
来设想,而且可能有新的启示,需要进行新的分析。通过对试验材料的分析,提炼出试验材料能说明的观点和能得到的结果,提出结论,使试验材料和理论认识充分结合起来。
通过以上的准备工作,使理论和实践达到充分的统一,从而提高论文的水平。
㈡构思
构思是对整个文章的布局、顺序、层次、段落、内容、观点、材料、怎样开头和结尾的思维,构思是写文章不可缺少的准备过程,构思时文章的主题中心要明确,用以表现的材料要充分、典型、新颖,结构上要严谨、环环相扣,只有潜心构思,才能思路流畅,写好提纲和文章。
㈢拟定提纲
撰写论文之前,应先拟定提纲作为全文的骨架,使其形成结构,疏通思路的作用。拟定提纲,一方面可帮助作者从全局着眼,明确层次和重点,文章才写得有条理,结构严谨。另一方面,通过提纲把作者的构思、观点用文字固定下来,做到目标明确,主次分明,随思路的进一步深化,会有新的问题、新的方法和新观点的发
现,使原来的构思得到修改和补充完善。提纲是论文的轮廓,应尽量写得详细一些,提纲的拟写多采用标题式和提要式两种。
标题式提纲,以简明的标题形式把文章的内容概括出来,用最简明的词语标示出某部分或某段落的主要内容,这样既简明扼要,又便与记忆,是医学科研工作者常用的写作方法。例如实验研究型论文提纲通常用以下结构:
题目:……
1、课题对象:
①课题的提出;
②研究的目的。
2、材料与方法:
①实验目的、原理、条件、仪器和试剂;
②实验方法:分组情况,观察指标,记录方法;
③操作过程;
④出现问题和采取的对策。
3、结果与分析:
①结果;
②统计学处理;
③结果的可信度;
④再现性。
4、讨论(结论)。
5、参考文献
提要式提纲,是在标题式提纲的基础上较具体较明确提要式地概括出各个层次的基本内容,实际是文章的缩写。
以上两种提纲形式,可根据自己的写作习惯选用,无论选择那一种,其目的在于启发写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应做到既有纲可循,但又不拘泥于提纲,尽可能地拓宽思路,才能写出好的论文。
㈣、拟写草稿
拟写草稿就是根据提纲,把要写的内容依次连接起来,把实验数据和资料进行归类分析。它是对论文内容和形式的再创造过程,也是论文写作最重要的阶段。
草稿的拟写方法有多种,实验研究论文的撰写多采用顺序写作法,即按照医学文的规范体例或提纲顺序阐述自己的观点,分析实验数据。也可采用分段写作法,此种写作法多是作者对论文的中心论点已经明确,或提纲已形成,但对某一层次的内容没有把握或没有考虑成熟,而暂放一下,可先写好已经成熟的段落内容,待
内容成熟或进一步实验后再写作,这样不受顺序的先后限制,采取分段写作,最后依次组而形成初稿。完成全文后,需进行前后对照检查,使全文风格一致,层次清楚,衔接紧凑,这种写法最好每次完成一个完整的部分。
㈤、修改
修改是论文写作中不可缺少的工作。无论是初写者还是经验丰富的作者,在初稿完成后都要经过一番审读、推敲、修改才能定稿。有人认为完成初稿只是完成写作的一半工作。作者把自己的科研成果以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搞科研费心事,写作费心事,修改更费心事。修改是对初稿内容的进一步深化
和提高,对文字进一步加工和润色,对观点进一步订正。
修改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文题是否相符;论点是否鲜明;论据是否充分;论证是否严密;布局是否合理;结论是否科学客观;用词是否符合医学术语;文稿是否符合医学论文写作规范或稿约要求;标点符号应用是否正确;有无错别字等等。有时,由于作者自己的思路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对文章的某些问
题认识不足或对初稿的偏爱,一时难以对文稿恰当的增补和删减,为了保证质量,还要请内行专家修改或提出意见,这样才能使文章质量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