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习惯性违章管理制度
国电康平发电有限公司标准
习惯性违章管理制度
1目的意义:为了规范工作人员的安全行为,杜绝习惯性违章现象,确保人身安全,制定本管理规定。
2引用标准:
《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安全生产工作奖惩规定》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
《安全管理制度(措施)汇编》
3使用范围:
国电康平发电有限公司设备部电气检修班范围内从事生产工作中发生习惯性的检查考核管理。解释权属于电检班。
4反习惯性违章管理
4.1在电检班安全生产工作中,开展反习惯性违章工作,全体职工应自觉遵章守纪,不发生违章作业现象。
4.2坚持不懈地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掌握《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设备及工器具操作使用规程、检修规程等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增强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4.3职工有权拒绝违章作业,职工有权制止任何违章作业行为。
4.4班组建立纠正习惯性违章记录本,记录要求: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查地点、发现违章现象(是否)、违章内容、违章人员、处理结果等。
4.5班长、技术员应当按照《各级人员安全职责》的要求,对现场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工作,及时纠正习惯性违章现象。
5考核规定:
5.1凡是不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规定的条例者;凡是不执行《检修规程》《运行规程》规定的条例者;凡是不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制度、规定及安全技术措施者。均为违章现象。考核责任人(当事人)50-100元。
5.2发生下列表现之一者视为违章,考核违章责任者(当事人)20-100元。
(1)不按规定着装进入生产现场,考核责任者(当事人)20-50元;
(2)高空作业不使用安全带或不采取其它防护措施者,考核责任者(当事人)50-100元。
(3)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者,考核责任者(当事人)100-200元。
(4)违反规程无票作业、无票操作者,考核责任者(当事人)50-100元。
(5)进入生产现场、施工现场不带安全帽者,考核责任者(当事人)50-100元。
(6)违反工器具管理使用规定或使用不合格的工器具者,考核责任者20-50元。
(7)无特种作业证从事特种作业者,考核责任者20-50元。
(8)高处作业时上下抛掷工具材料,不使用工具袋者,考核责任者(当事人)50-100元。
(9)不执行动火票制度、在防火禁区随意动火、吸烟者,考核责任者(当事人)100-200元。
(10)已签发的工作票或已执行的工作票有严重错误者,考核责任者(当事人)50-100元。
(11)工作前不宣读工作票、不进行安全措施交底者,考核责任者(当事人)50-100元;考核班组相关责任人50-100元。
(12)工作票中的安全措施不完全实施者,考核责任者(当事人)50-100元。
(13)邻近带电设备作业时应设而未设专人监护者考核责任者(当事人)50-100元。
(14)专职监护人没有进行不间断监护、擅自脱岗者,考核责任者(当事人)50-100元。
(15)不按规程或安全措施规定进行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者,考核责任者(当事人)50-100元。
(16)未得到工作负责人开始工作的命令即开始作业者,考核责任者(当事人)50-100元。
(17)检修人员擅自扩大工作范围者,考核责任者(当事人)50-100元。
(18)不认真核对设备标志,误触、误碰带电设备、误入带电间隔未造成后果者,考核责任者50-100元。
(19)擅自拆除“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禁止开启有人工作”、“在此工作”、“止步,高压危险”、“从此上下”、“禁止攀登”牌者,考核责任者(当事人)20-50元。
(20)未按规定设置、使用安全防护设施者,考核责任者(当事人)50-100元。
(21)擅自解除、移动、更改、安全防护设施者,考核责任者(当事人)50-100元。
(22)起重现场不设专人指挥者,考核责任者(当事人)20-50元。
(23)酒后作业、酒后驾驶者,考核责任者50-100元。
(24)无证驾驶或把车交给无证人员驾驶者,考核责任者50-100元。
(25)电气设备无接地接零保护,使用电动工器具、设施或应装设漏电保护器而未装设者,考核责任者50-100元;考核班组50-100元。
(26)不按规定电压装设行灯或进入金属容器内使用行灯电压与规定不符者,考核责任者50元。
(27)进入容器内作业,人孔门处未设专人监护或监护人脱岗者,考核责任者(当事人)50-100元。
(28)大型施工项目没有安全技术方案或未经审批,大小修项目没有安全技术措施或未认真实施者,考核责任者(当事人)50-100元。
(29)不按期办理工作票手续、工作票所列工作任务与实际不符者,考核责任者(当事人)50-100元。
(30)工具不合格,不及时修理和报废者,考核责任者(当事人)20-50元。考核班组100元
(31)使用砂轮、移动砂轮、角向砂轮、磨光机等工具不戴防护眼镜者,考核责任者(当事人)50-100元。
(32)电动、安全工器具不进行定期检验或检验不认真者,考核班组安全员50-100元。
(33)各类工器具不按规定管理或管理混乱者,考核班组安全员50-100元。
(34)各类工器具报废,没按规定履行有关手续者,考核班组安全员50-100元。
(35)动火工作消防器材不完备,应测氢含量而未测者,考核责任者(当事人)50-100元。
(36)消防器材不按规定维护检查,库内物品摆放不符合防火要求者,考核责任者(当事人)50-100元。
(37)在生产(施工)现场、检修间、库房及值班室内吸烟,考核责任者50-100元。
(38)大小修现场,未实现定置管理,未采用安全围栏划分检修区域者,考核责任者50-100元。
(39)因工作需要破坏电缆阻燃措施,在工作结束后未立即恢复或将电缆测温设施踩坏者,考核责任人50-100元。
━━━━━━━━━━━━
第二篇:“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
上一篇 / 下一篇2008-09-04 08:22:31 / 天气: 阴雨 / 个人分类:安全论坛
查看(117)/ 评论(0)/ 评分(0 / 0)
在我们的安全生产中,习惯性违章是一个顽疾,在日常工作中,很多人习以为常,一些被熟视无睹的“习
惯性违章”,正是安全生产的 “定时炸弹”,应值得我们引起高度重视。
习惯性违章就是那些在生产操作中沿袭不良传统做法,违反安全生产操作技术或操作规程的行为。如用手伸进刮刀或机器内部“作业”,佩戴安全帽时下颚带不系紧,驾驶车辆提前拐弯等等,不一而足。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也知道习惯性违章不妥,但有的为了省事,明知故犯;有人抱着“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或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命运心理,自以为曾经有那么多次习惯性违章都平安无事,即会心存侥幸地“再来一次”;还有人抱着“大家都这么干的,一人不拗众”的盲从心理,等等。这说明,安
全的敌人是自己。
习惯性违章者一次无事,二次无事,久而久之,就会传染他人,扩大习惯性违章的影响范围。而习惯性违章是潜在的,稍不留意,稍有闪失,事故可能就出现了。事故一出现,必将伤害自己,伤害他人。所以说,习惯性违章的危害是巨大的。因为习惯性的违章行为已在实施者脑子里先入为主,占据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如果我们自己不用理智去克服,靠别人教育是很难听进去的,至少效果不好,具有排
他性。
总之,为了安全,为了健康,我们每个人都要善于为自己敲响警钟,严格自律,不断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用理智克服任性,用科学代替蛮干,为自己铺平安全健康之路。切莫让易引发安全事故的不
良习惯与你常伴!
第三篇: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
目录习惯性违章表现形式
习惯性违章特点
习惯性违章的成因
习惯性违章的纠正及预防
习惯性违章
含义
习惯性违章大多属行为性违章的范畴。所谓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
编辑本段习惯性违章表现形式
习惯性违章的表现形式有多种,按照违章的性质来划分,可分为以下三种:
(1)习惯性违章指挥。
(2)习惯性违章作业。
(3)违反劳动纪律。
编辑本段习惯性违章特点
(1)习惯性违章具有较强的顽固性。
(2)习惯性违章容易使人丧失应有的警惕性。
(3)习惯性违章具有一定的生存土壤和环境。
(4)习惯性违章是引发事故的必然因素。
指固有守旧不良作业传统的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这是一种长期传下来的违章行为,不是在一代人身上偶尔出现,而是几代人身上反复发生,经常出现的违章行为。习惯性违章的三大特征是具有普遍性、反复性、顽固性。习惯性违章是长期逐渐养成的、经常发生的、违反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 的作业行为,是人为失误造成的。它的特点是:经常地、反复地发生;涉及面广,有操作者、指挥者和管理者;可能不导致严格后果,容易被人忽视,成为一种普遍倾向。
编辑本段习惯性违章的成因
1、历史原因:可追溯到50年代末期,特别是大跃进和文革期间,企业各项安全规章制度遭到严重破坏,违章违纪现象滋生蔓延,很多已成为不良的习惯性行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拨乱反正,恢复和健全了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创造了安全生产的有利条件,然而时至今日,仍有人把规章制度视为“条条框框”,甚至以为“执行不执行无所谓”,仍然坚持违反安全规程的不良习惯做法。
2、社会原因:一些职工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养成的不良习惯,也是产生习惯性违章的一个因素。同时具体的习惯性违章的做法,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如前所述,一些习惯性违章现象之所以在几代人身上反复出现,正是上行下效或师授徒仿的结果。
3、心理原因:旧技能的干扰是形成习惯性违章的重要原因,从新中国建国之初到现在,我国工业发展很快,新的生产工具和工作方式不断地更新。然而有些工人习惯了以前的做法,总觉得新做法不如以前的做法得心应手。因为这些老做法经过长期的劳作已操作自如,从信息输入、判断到输出的全过程已渗透入脑以达四肢,因而要掌握新的操作方法和工艺流程,就必须排除老做法和老流程的干扰,而在这新旧交替过程中,很容易使人离开新的轨道而步入旧辙,即导致习惯性违章行为。麻痹大意、侥幸心理、自以为是、求快图省事等是支配习惯性违章行为的思想因素。
编辑本段习惯性违章的纠正及预防
1、职工个人怎样预防习惯性违章?① 要明确预防习惯性违章工作的目的意义,自觉破除模糊意识,端正态度。② 要重新学习本专业的安全规程;③ 要力戒在自己身上出现习惯性违章;④ 当别人制止自己的习惯性违章时,应虚心接受;⑤ 当发现习惯性违章行为时,应勇于制止或劝阻,使
其消灭在萌芽状态;○6要善于从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中予以借鉴,不断提高自己的防护能力;
2、怎样抓习惯性违章的预防?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真正把反习惯性违章工作的重点放在抓预防上;其次,要多做打基础的工作,进行超前预防;再次要善于抓苗头,见微知著,把习惯性违章消灭在萌芽状态。第四,要举一反三,抓好整改工作;第五,全面抓好落实工作,把预防工作做到每一个人身上,每一个作业环节上,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特别是要做好重点人和薄弱环节的工作;第六,探索规律,掌握预防的主动权。
3、预防习惯性违章要抓好五个“结合”:一是预防习惯性违章要与安全风险抵押相结合;预防习惯性违章要与安全标准化作业相结合;预防习惯性违章要与企业“创一流”工作相结合;预防习惯性违章要与安全检查相结合;预防习惯性违章要与安全竞赛相结合;
4、对习惯性违章者的处罚原则及手段:对于习惯性违章者要坚持重罚的原则。一些企业习惯性违章现象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处罚不严,失之于宽。事实证明,只有从严惩处,罚得使人心痛并彻底醒悟,才有可能铲除习惯性违章。对于习惯性违章者的处罚手段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 让习惯性违章者抄写安全规程;
② 让习惯性违章者做检讨,写出保证书;
③ 让习惯性违章者当义务安全员,纠正违章行为;
④ 举办培训班,让习惯性违章者学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⑤ 对严重的习惯性违章者采取下岗待业措施; ⑥ 利用宣传媒介对习惯性违章行为予以暴光;
第四篇: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危害匪浅
习惯性违章是一种因沿袭不良习惯和错误做法而在现场作业或施工过程中故意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在电力生产过程中,习惯性违章屡见不鲜,如作业前不认真填写操作票(工作票)、不认真审核操作票(工作票)、不携带操作票(工作票)到施工现场;作业前不交代注意事项、不落实安全措施;作业时不停电、不验电、不挂接地线;作业时不使用安全工器具、不穿戴防护用品;作业时不认真进行监护、不严格按 顺序逐项进行操作,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或许在有些人的心目中,这些都是小事一桩,无非是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不穿绝缘鞋、不填工作票等而已,只要完成任务,不出事故,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对此,若听其自然,任其发展,必将酿成大祸,后患无穷。
违章是事故的温床和祸根,是安全的大敌和杀手,是管理的漏洞和死角。习惯性违章是违章中一股顽固守旧的势力,滋长快,根绝难,危害大。
(1)习惯性违章将导致发生事故或埋下隐患。
它是一种习以为常的工作恶习,是造成事故的主要根源。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在电力生产建设中,有9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直接违章所造成,而这些直接违章绝大部分是重复频发的习惯性违章。虽然有些习惯性违章并不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但埋下了事故的隐患,如不戴安全帽,就有可能被掉下来的螺丝砸中头部;不系安全带,就有可能从高处坠落„„。因此说,不彻底消灭违章就无法保障安全。
(2)习惯性违章将淡化安全意识并麻痹思想。
违章者大 都认为违章不等 于事故,事故不等于死人;习惯性违章不但是不大出格的“光荣缺点”,而且还能突破“陈规陋习”的束缚,“省心、省力、省事”。可见,习惯性违章之所以积习难改,主要在于能尝到不少“甜头”,在于有侥幸心理作怪,无疑是慢性中毒,慢慢侵蚀着安全生产的肌体,造成思想麻痹大意,工作 粗心大意,施工随心所欲,安全视为儿戏,安规看成多余。有章不循、违章指挥势在必然,我行我素、明知故犯屡见不鲜,若长此以往,安全观念自行消失,安全意识不断淡化,安全形势岌岌可危。
(3)习惯性违章将放松安全管理且纪律松弛。
违章是缺乏安全管理的一种表现形式,习惯性违章是安全管理的一种极大隐患,违章越演越烈,管理越来越差,安全越无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的成败,领导是关键,从发生的事故看,有的领导好人作风盛行,对习惯性违章不指出、不阻止、不敢得罪人、听之任之;有的领导安全观念淡薄,对习惯性违章造成的事故隐瞒不报,欺上瞒下,姑息迁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出了事故抓一抓,不出事故放 一边;有的领导 短期意识严重,重经济效益轻安全生产,重施工进度轻预防措施,甚至拼人力,拼设备,超负荷运转,带缺陷运行,不惜设备安全,不惜生命安全,违章作业,违章指挥,急功近利,疏于管理。上枉下曲,上行下效,久而久之,纪律日渐松弛,制度形同虚设,管理日益混乱,安全无从谈起。
违章是事故的前奏,事故是违章的结果。嫌麻烦、图省心、省力气、惜小钱、抢速度、必将酿大祸。违章不除,事故难绝。习惯性违章危害匪浅,消除习惯性违章刻不容缓。
第五篇: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和尚出家后,开始学剃头。老和尚先让他在冬瓜上练习,小和尚每次练习完剃头后,将剃刀随手插在冬瓜上。后来在给老和尚剃头时,也将剃刀随手插在了老和尚的头上。
这个故事说明很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习惯性操作而造成的。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有章不循,坚持、固守不良作业方式和工作习惯的行为。工作中我们往往为了图省时、省力,而选择一些捷径,不按着操作规程来操作,起初并没有发现什么安全隐患,慢慢地便放松了警惕,事故由此产生。习惯性违章是安全生产的大敌,是事故的源头。杜绝习惯性违章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是一个烦琐的工作,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工作,我们不应该把安全工作看作是走过场的事情,而是要把它实实在在地去做,他影响着全局的安全局面乃至整个社会。
但是我们知道,一个人最难克服的困难就是改正自己的习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话不无道理。大家都在为改造自己的不良习惯做着不懈的努力,现在我们的工作现场的安全环境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习惯性违章还是没有完全杜绝,这些违章具有普遍性和习惯性,是沿袭不良习惯和错误做法的行为,往往被人疏忽,然而忽视过后得来却是一个个惨痛的教训。
如何消除我们工作中的习惯性违章,我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首先要从“头”做起:所谓“头”就是领导的重视程度及自身的安全意识,要将安全牢记心中,按章操作。其次是从“中”抓起:所谓“中”就是在工作中大家相互监督,发现违章操作立即制止,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消除。最后是“收尾”:就是在工作结束后对本次工作的安全总结和防范措施,以上这些措施看似容易做起来难。如果我们能把这三项工作做好做扎实,那我们的安全局面将会呈现一个良好的势头。
在工作中,好习惯将使我们的工作更安全,坏习惯只能害人害己,危害他人,所以我们万万不能违章行事,尤其不能发展为习惯性违章。只有大家从自身做起,养成按章办事的良好习惯,相信事故与我们无缘,我们企业安全的天空才会一片明朗。
二十二车间孙庆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