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任班主任、辅导员集中培训实施方案
为适应我院创建全国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的总体工作要求,切实加强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建设,规范学生管理,提高业务水平,实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培训上岗、持证上岗。我部拟在八月中旬对全院新任班主任、辅导员及学生助理进行一次集中培训。具体方案如下:一、培训对象: 全院新任班主任、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及学生助理。
二、培训目标:通过集中培训,使新任班主任、辅导员及学生助理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工作的要求和职责;学习如何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开展党团组织活动,抓好学生宿舍的管理,掌握国家资助政策及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工作等等方面,以便尽快提高业务能力,提升我院学生管理工作水平,更好地促进我院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培训时间及地点:时间:8月15日至8月17日三天 地点:学术报告厅
四、组织办法和要求:
1、以分院和宿管中心为单位,于7月1日前组织报名参加。
2、原则上各培训对象都要求参加培训,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的,要办理请假手续。
3、严格考勤制度和学习纪律,缺席三次以上者考核不合格,不予上岗。
五、培训内容及安排:时间培训内容主讲人地 点8月15日上午8:30开班仪式学工部部长郭志江报告厅8月15日8:40-11:30第一讲:班主任、辅导员的职责与使命8月15日14:30-16:30第二讲: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机械学院党支部书记江长华报告厅8月16日8:30-10:00第三讲:如何做好宿舍管理工作宿舍管理中心主任 焦江福报告厅8月16日10:10-11:40第四讲:如何指导班级团支部开展工作院团委副书记洪旺元报告厅8月16日14:30-16:30第五讲:国家资助政策解读院资助中心主任王贤明报告厅8月17日8:30-10:00第六讲: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识别与处理院心教中心王思老师报告厅8月17日10:10-11:40第七讲:教师压力与情绪管理院心教中心周燕琴副教授报告厅8月17日下午学习讨论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助理分组讨论待定
第二篇:新任班主任、辅导员集中培训实施方案
为适应我院创建全国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的总体工作要求,切实加强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建设,规范学生管理,提高业务水平,实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培训上岗、持证上岗,新任班主任、辅导员集中培训实施方案。我部拟在八月中旬对全院新任班主任、辅导员及学生助理进行一次集中培训。具体方案如下:
一、培训对象:
全院新任班主任、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及学生助理。
二、培训目标:通过集中培训,使新任班主任、辅导员及学生助理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工作的要求和职责;学习如何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开展党团组织活动,抓好学生宿舍的管理,掌握国家资助政策及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工作等等方面,以便尽快提高业务能力,提升我院学生管理工作水平,更好地促进我院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培训时间及地点:
时间:8月15日至8月17日三天
地点:学术报告厅
四、组织办法和要求:
1、以分院和宿管中心为单位,于7月1日前组织报名参加,规划方案《新任班主任、辅导员集中培训实施方案》。
2、原则上各培训对象都要求参加培训,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的,要办理请假手续。
3、严格考勤制度和学习纪律,缺席三次以上者考核不合格,不予上岗。
五、培训内容及安排:时间培训内容主讲人地
点8月15日上午8:30开班仪式学工部部长郭志江报告厅8月15日8:40-11:30第一讲:班主任、辅导员的职责与使命8月15日14:30-16:30第二讲: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机械学院党支部书记江长华报告厅8月16日8:30-10:00第三讲:如何做好宿舍管理工作宿舍管理中心主任
焦江福报告厅8月16日10:10-11:40第四讲:如何指导班级团支部开展工作院团委副书记洪旺元报告厅8月16日14:30-16:30第五讲:国家资助政策解读院资助中心主任王贤明报告厅8月17日8:30-10:00第六讲: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识别与处理院心教中心王思老师报告厅8月17日10:10-11:40第七讲:教师压力与情绪管理院心教中心周燕琴副教授报告厅8月17日下午学习讨论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助理分组讨论待定
第三篇:一年级新任班主任培训
一年级新任班主任培训
大同二小
李黎
孩子上一年级了,意味着他们一生学业的开始,从幼儿园能否顺利过渡到小学,对孩子将来的学习、生活具有重大意义。本人从事小学低年级教育教学工作,在多年工作实践中体会到:一年级新生入学教育不仅是教材上两节课的内容,而是一项较长时期的工作,支个小妙招与大家分享。
【妙招一】:和学生见好第一面
首先,我开诚布公地把自己的姓名、兴趣和爱好介绍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和蔼可亲。其次让他们个个地上讲台来进行自我介绍,通过介绍,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周围环境、个人交往和兴趣、爱好等情况。这样,在较短的时间里,我就对学生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学生也消除了对我的陌生感和害怕的心理,很快和我交上好朋友。
【妙招二】:用心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
当你亲切地叫到某些学生名字的时候,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孩子那惊奇而又开心的笑容在她的脸上绽放。他们会和同伴们自豪地说:“老师记住我的名字了”。回家后也会把这件事与家人分享,觉得老师很关心自己。为了更好的表现,他们会按时上学,上课认真听讲,帮助同学,关心集体......孩子入班后,老师怎样更快记住孩子们的名字呢?
1、编排座位后,写座次表。
2、请家长与孩子一起制作名片放置在课桌前方。
3、课下与孩子们玩耍,和他们打成一片。
【妙招三】:常规训练
1、学会听铃声,知道上课、下课铃响后自己要做什么。
上课:把书放在桌子左上角,坐端正等老师来上课。
下课:自觉的,轻轻地把小凳子放到桌子下面,等老师离开后再出教室,知道上下楼梯靠右行,课间不追逐打闹,及时上厕所不尿裤子。
2、记住自己的班级名称,如:一二班
3、知道班主任是谁,叫什么名字。
4、怎样站好队。(体育队、路队、升旗队)
首先把学生按六队排列(三排女生、三排男生)合理分配,然后按顺序逐一记下每一排学生的名字,为站好队走好第一步。第二步,用1——3节课来练习站队。(可以运用集合、解散的方式练习)第三步,利用体育课跟课强化,让体育老师协助加强训练提高记忆,(有意记忆:我是第几排第几个)快速记住自己的位置,并且站好队。经过一星期的训练,孩子们就能有意识的记住自己的位置。
5、书和文具的摆放。
为减轻孩子书包负担,一开学,我就教孩子们怎样合理使用书包以及书和文具的摆放。发新书后,我要求孩子们有条理的摆放书和文具,如:左边摆放书,右边摆放作业,中间摆放彩笔、卷笔刀等。下午放学,只带书面作业,不用把所有的书都带回家,这样背来背去孩子真的很累!好习惯要在不断落实中完善,所以,我总是不定时检查每个书桌并及时表扬鼓励。一个月后大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们不仅会整理自己的书桌,还主动帮助同学整理书桌。
6、值日生的职责。(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一年级新生由于刚跨入小学,对小学生活比较陌生,与幼儿园生活有太多的不相同,再加上他们好动、好奇,又是独生子女,在行动上较自由、散慢,要他们在短期内达到规范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如何才能让他们快速接受并形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呢?
我觉得身教这种教育方式比批评责骂和训斥效果好得多,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境界。如:我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中,先向全班同学安排了《小岗位责任制》,达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使每一个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岗位责任。但是他们毕竟年龄小,贪玩又不自觉。于是,我选出了责任心强的同学当组长检查卫生情况,我还把前后桌的同学分为一个小卫生组,选出小组长不定时地检查卫生保持情况。有时,我走进教室,看到地上的纸屑,就不动声色地把它们拣起来放到垃圾桶里;地上脏了,主动拿扫帚扫干净;桌面脏了,自己擦一擦;桌椅歪了,排一排……等等,久而久之,学生在我的无声身教教育下,潜移默化的受到了感染。从开学的第一天,我就要求学生做到:只要离开座位小凳子就要放在桌子下面。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现在,我们的教室卫生能做到地面整洁,桌椅整齐,即使有时不小心掉下些许纸屑,或有些地方脏了,学生们都会主动拣起来或自觉扫一扫。在这样整洁的环境中,学习也是一种乐趣。【妙招四】:与科任老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在这里特别感谢我的好搭档李雪琴和任东霞两位老师,平日里与我和睦相处,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从点滴小事强化训练、抓落实。所以,优良班风、优秀班级自然形成离不开两位老师的大力支持!
【妙招五】:家校共育
1、建立学生通讯录。
2、建立校讯通。
3、召开新生家长会。
精心制作家长会ppt课件,通过家长会使家长了解小学生应该怎样从幼儿园转型,不光从学习上严格要求孩子,更重要的是结合学校以及班级主题活动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家长心里有了头绪,就会积极响应号召。班级工作就会开展的有声有色。一次有质量的家长会,会给班主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4、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
我特别喜欢这样一句话:“礼多人不怪”,抓住时机与家长交流合理引导家长积极配合班级各项工作,为孩子创设和谐融洽的成长空间,各尽其责。家校双方形成合力,促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四篇:新任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宣章屯镇中心小学新任教师培训的实施方案
【摘 要】新任教师没有教育教学经验、不了解学校常规工作、难以及时适应新环境,对他们的培训要针对这几个特点,以教师发展为旨归,从专业的角度规划,做到短期集中与校本培训有机结合,重点达成三方面具体目标:一是职业道德规范的熏陶和专业理想的培育,二是基本常规的顺应和基本技能的具备,三是环境的基本适应和群体的基本认同。
【关键词】新任教师;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定位;实施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全员培训要按照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遵循教师成长规律,着力抓好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岗位培训和骨干教师研修提高。”《意见》将新任教师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明确了其培训目标和培训时间。培训什么,怎么培训,是组织实施新任教师培训必须回答的两个主要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新任教师特点和《意见》相关内容的分析,参考有关培训实践案例,提出新任教师培训的内容方式定位及其实施路径。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为依据,遵循青年教师的成长规律,结合我校新任教师的实际情况,坚持教、学、用相结合,讲求实效性和时效性原则,开展新任教师试用期教育教学培训工作,力求让新任教师尽早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二、新任教师基本特点和培训目标
(一)新任教师的基本特点
新任教师是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处于准备期(学生)向适应期(教学新手)跨进的起始阶段(或者称为“适应前期”)。在准备期,他们应积累了一定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了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性,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新任教师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1.没有教育教学经验。由于对教师角色刚由想象进入参与,他们往往凭借着学生时代教师给予他们的教育教学上的直观感受,进行机械的模仿。他们“育”不作为、“教”不得法,使得他们有强烈的焦虑感。
2.不了解学校常规工作。虽然他们掌握了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的理论知识,但是他们各自所在的学校有着自己的具体规定和要求。对工作的不适应,往往导致出错较多。这使得他们易于产生失败心理和很重的失落感。
3.难以及时适应新环境。由于初来乍到,没有和其他教师形成和谐的同事关系。由于刚从学生时代的集体生活步入个体生活,生活上会遇到许多困难。两者之间的差异往往引起他们的孤独和寂寞情绪。
(二)新任教师的培训目标
比较《意见》对新任教师岗位培训目标描述,可以准确定位新任教师培训目标应该为三个方面:
1.职业道德规范的熏陶和专业理想的培育。通过培训,掌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形成教师专业理想,树立教育事业心,以正确的教育思想教书育人,有教育责任感。
2.基本常规的顺应和基本技能的具备。通过培训,掌握教学工作常规和班级工作常规,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能力水平。
3.环境的基本适应和群体的基本认同。通过培训,熟悉学校的基本情况,适应工作和生活环境,初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得到本校教师群体的基本认同。
二、培训对象
2013年参加教育工作的小学教师。
三、培训形式
坚持以“师带徒”为主要培训形式,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通过现场诊断和案例教学解决实际问题,采取跟岗培训和情境体验改进教学行为,利用行动研究和反思实践提升教育经验,确保培训实效。
四、培训时间:一年
五、新任教师培训的内容方式:
新任教师的基本特点和培训目标决定了培训的内容和方式。笔者认为培训内容应该定位在“五基”,培训方式应该定位在“两位”。
(一)培训内容——“五基”
通过短期集中培训和校本岗位研修,形成基本的教师专业情意,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常规,熟悉学校的基本情况,获取教师群体的基本认同。
1.基本的教师专业情意。教师的专业素质包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其中,教师的专业情意则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和专业性向。以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重点,是新任教师形成专业情意的基本内容。
2.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学生教育、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的准备、实施、评价和研究的基本技能。这些是新任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成为其专业成长的基础,并在实践中积累实践性知识。
3.基本的教育教学常规。学校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内容、一般过程及其要求。这些是新任教师实现由学生向教师角色转变、逐步胜任工作的关键,还是他们顺应学校、适应群体的必然要求。
4.学校的基本情况。学校的规章制度,学校的特色和文化,以及本校的学生和家长等。这些是新任教师适应校园文化和工作环境的“必修课”,其意义在于帮助他们通过对学校、学生和家长的熟悉,定位自我角色和价值。
5.群体的基本认同。参加学校的主题教育和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等。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在交往中被他人逐步了解、主动接受,在活动中表现自我、建立自信,在过程中寻找到归属和位置,从而调适心理、缓解压力。
“五基”的目标指向,不仅仅立足于专业上的准备,而且关注新任教师的行为准备和心理准备。因而,其培训的过程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
(二)培训方式—— “两位”
由于新任教师已是正式的教育工作者,其角色决定了他们要满足学生及其家长对教师的一般要求,要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成为一名合格教师。他们既是教师(工作上),也是“学生”(专业上);既要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也亟需通过培训发展自我。因此,新任教师的培训,从培训所应起到的作用上看,一是“归位”,二是“站位”。
1.归位。通过短期集中的学习,使新任教师了解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情况及其对教师素质、课堂教学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了解本地(如,县教育局、乡镇中心校)对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的基本要求。短期的集中,可由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组织实施,也可由乡镇中心校组织实施。这是前提。其目的有二:一是进行“补课”,缩短职前教育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差距;二是引导“中规”,能够按照规范要求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既归专业之位,又归操作之位。
2.站位。通过岗位上的实践研修,使新任教师由“了解”到“掌握”,顺应学校环境,能够基本胜任教育教学工作,适合教育教学要求(即“站位”:站好自己的岗位)。为此,要引导他们参加学校的主题教育,观察活动,写活动记录和活动思考。参加学校等教学研究活动,观察课堂,写听课笔记和评课意见。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设计教育活动方案,组织活动,并进行反思;上公开课,陈述教学设计,撰写课后小结。
四、新任教师培训的实施路径
以下围绕新任教师培训的目标提出培训实施的基本路径:
(一)职业道德规范的熏陶和专业理想的培育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这是新任教师的必修课。除了通过专题讲座、师德报告和文本阅读等方式进行职业道德规范的熏陶外,校长、教导和带教老师要负起对新任教师职业行为的观察、指导责任。通过榜样示范、“现身说法”、行为矫正、肯定激励等方式,培育其专业理想,即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以形成追求专业发展,并献身教育工作的动力。
(二)基本常规的顺应和基本技能的具备
基本常规和基本技能包括教学工作常规和班级工作常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作为新任教师,一方面要熟悉本地本校对教学工作(备教批辅考研)的一套制度,能够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实施学科教学工作,并随时得到指导和帮助。一方面要在协助班主任组织、管理班级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班级工作的常规内容和要求,奠定担当班主任的基础。因此,学校应给予新任教师“地位”——班主任的副手,创设岗位训练的“平台”——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组织班级活动。这是作为教育者的新任教师在培训上的必然选择。
(三)环境的基本适应和群体的基本认同
新任教师所处的环境,不仅是物质上的,如办学条件、食宿条件等,还包括地理位置、人文环境和学校的文化氛围、人际环境等。作为学校管理者,对群体中新成员的关心照顾不能仅留在生活上,更为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关照。多与新任教师谈心,不定期与他们共餐;引导他们参与学校集体活动、文化体育活动等,带着他们参加家访和社区活动;宽容他们的“错误”,多鼓励多表扬;给予“抛头露面”的机会,等等。通过这些让他们被集体认同,成为群体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员。这其实也是一种“培训”,但却常被忽视。
综上所述,新任教师的培训要本着帮助他们解决来自学生、家长、同事和校长的,来自制度、规章、学校文化和专业诉求的挑战;要在他们基本专业行为形成和专业理想塑造的关键期,不停位于眼前(“岗前”培训),而“远视”于他们将来的专业成长。
第五篇:辅导员培训实施方案
辅导员培训实施方案
辅导员培训工作是提升辅导员工作水平的重要保障,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的通知‣(教思政厅„2006‟2号),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2004年16号文件、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加大辅导员培训力度,建立和完善辅导员校内培训体系。
二、培训目标
以校内组织的辅导员系统培训为主体,构建分层次、多形式、重实效的培训格局,通过培训从整体上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培养和造就一支与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专家型辅导员队伍和高素质的党政后备干部队伍。
三、培训原则
(一)实现个人发展与队伍建设相融合。将辅导员个人发展纳入辅导员队伍整体发展规划,使辅导员明确发展目标,提升辅导员业务能力,促进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二)强调理论培训与工作实践相统一。紧密联系新形 1
势和新任务,结合辅导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把学习理论同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推进工作结合起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
(三)促进培训质量和培训效益相协调。实现培训资源有效整合,按照理论创新、体制创新、方法创新的要求,积极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育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和创新辅导员教育培训的内容与模式。
四、培训体系
(一)岗前培训:重在应知应会的教育,帮助辅导员认知岗位,熟悉工作环境,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岗位适应能力。新聘辅导员必须接受岗前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上岗证书。
(二)在岗(日常)培训:重在学生工作相关专题教育,帮助辅导员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学生工作的知识,强化辅导员的专业技能,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能力。
(三)校外(骨干)培训:重在业务实践能力的提升,选拔优秀辅导员参加境内外交流考察和进修深造,选派辅导员参加挂职锻炼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辅导员完成与学生工作相关的专业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支持辅导员攻读学生工作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
五、培训对象
全校专、兼职辅导员与其他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关人员。
六、培训管理
(一)培训周期
每三个学为一个培训周期。
(二)培训内容
1.理论政策模块: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团建设理论、思想道德修养、形势与政策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法规、行政管理概论等。
2.工作实务模块:学生党团建设工作、学生班级建设和管理、学生事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突发事件处理等。
3.人文素养模块:哲学、法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专业知识和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三)培训方式
以专题讲授为主,以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主题讨论、视听教学、团队训练、工作沙龙等方式为辅。
(四)培训要求
辅导员在培训周期内,原则上参加岗前培训不低于40学时,在岗培训不低于200学时。
(五)培训考核
辅导员培训考核采用考查方式,成绩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级,以辅导员参加培训的出勤情况、作业质量评定。已参加相关课程的进修或培训的辅导员可申请免修。
七、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生处作为辅导员培训的主管部门,承担辅导员培训工
作的组织协调和综合管理职能,负责制定辅导员培训规划和相关制度。党委党校作为辅导员培训的主要阵地,负责做好培训教学管理工作。各学院、研究院要创造条件,支持辅导员参加培训,确保培训工作的秩序和质量。
(二)整合培训资源
学校要从校内具有较深理论功底与丰富实践经验的党政领导干部、教师、优秀辅导员和校外专家学者、高层管理人员中选聘培训教师,不断优化师资配置,建立高水平的辅导员培训师资库。组织编写贴近我校辅导员培训需要的精品教材,制作相关课件,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绩效突出的辅导员培训课程体系。
(三)明确相关政策
辅导员培训纳入学校师资培训的总体计划和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培训经费列入学校经费预算。经学校推荐在职攻读学位和国内外业务进修的专职辅导员,享受学校专任教师和党政管理干部的相关政策。学生工作部(处)建立辅导员培训登记备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