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2号文件促进贵州加速发展(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12:14: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务院2号文件促进贵州加速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务院2号文件促进贵州加速发展》。

第一篇:国务院2号文件促进贵州加速发展

国务院2号文件促进贵州加速发展

13日,国务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这是1990年以来国家为贵州省专门制定的第一个全面系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意见》对贵州省在全国的战略定位、空间布局和交通、水利、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扶贫开发、社会事业、改革开放等重点发展任务作出全面部署,并从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对口支援等7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突破性支持政策。

据了解,2011年1月,国家发改委率队赴贵州进行前期调研,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座谈,并形成共识,争取国务院出台支持贵州加快发展的政策文件。2012年1月12日,《意见》正式由国务院以国发(2012)2号文件出台实施。

《意见》提出到2015年,贵州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接近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据统计部门对6个方面23项指标的初步监测情况显示,2010年贵州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62.4%,全国为80.1%,西部地区为71.4%。总体看,贵州省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比全国落后8年、比西部平均水平落后4年,其中人均生产总值、城镇人口比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比、单位GDP能耗等主要指标与全国、西部平均水平差距较大。

贵州省提出,将紧紧抓住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主基调,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着力加强交通、水利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全面提升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条件;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构建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着力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彻底改变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城乡面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幅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第二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2〕2号文件)解读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2〕2号文件)解读

国发〔2012〕2号文件对于贵州省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一是文件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以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系列发展思路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对贵州省提出的主基调、主战略等给予了充分认可。

二是文件从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对口支援等七个方面提出了119项支持贵州省加快发展的突破性政策,并明确对贵州省实行差别化产业政策,允许贵州省开展电力直供、以质抵量实行耕地占补平衡等,这些支持贵州省加快发展的重大政策效应将很快显现。

三是文件明确了在贵州省实施的试点13项、示范15项、重要规划10项和重大工程项目176项。批准贵州省做试点示范,就是允许贵州省先行先试、先人一步、率先突破;要求贵州省做规划、实施具体的工程项目,也是对贵州省的特殊支持。

四是文件全文使用“加快”一词达53次、“加大”一词达41次、“加强”一词达65次,充满了对贵州省“稳中求快、快中保好、能快则快、又好又快”和“后发赶超”的希望。文件的出台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贵州省各族干部群众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国家民委等国家有关部门高效工作、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上下积极争取、共同努力的结果。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主基调,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着力加强交通、水利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全面提升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条件;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构建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着力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彻底改变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城乡面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幅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对贵州的战略定位(三区四基地一枢纽一屏障)

文件提出,贵州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特色轻工业基地、以航空航天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和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要把贵州作为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

●阶段性发展目标

到2015年,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工业化、城镇化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明显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石漠化扩展趋势得到初步扭转,森林覆盖率达到45%;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扶贫对象大幅减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接近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到2020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水利工程体系基本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石漠化扩展势头得到根本遏制,森林覆盖率达到50%,环境质量良好;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空间布局(四个功能区规划)

——黔中经济区。建设以贵阳—安顺为核心,以遵义、毕节、都匀、凯里等城市为支撑的黔中经济区。

推进贵阳—安顺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贵安新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资源深加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黔北经济协作区。以遵义、铜仁为节点城市,以黔北、黔东北为腹地,积极构建连结成渝经济区和黔中经济区的经济走廊。重点发展航天等装备制造、金属冶炼及深加工、化工、特色轻工、旅游等产业。推进武陵山地区经济协作和扶贫攻坚。

——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区。以毕节、六盘水、兴义为节点城市,充分发挥能源矿产资源优势,建设我国南方重要的战略资源支撑基地。重点发展煤电煤化工、钢铁有色、汽车及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建设。

——“三州”等民族地区。加快推进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及其他民族自治地方跨越发展。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磷煤化工、新型建材、民族医药和农林产品加工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区。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

●几个关键问题的解读

一、关于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

【意见确定】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约用地、完善功能的原则,推进城镇化进程,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引导产业向城镇和园区集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举 措】 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发展产业园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亮 点】 加快贵阳、遵义、安顺、六盘水等老工业基地改造,推进万山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赫章、务川、六枝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统筹规划以贵阳为中心、连接重要节点城市的快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研究贵阳—安顺—六盘水等城际轨道项目。支持贵阳、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区位,提高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率。支持遵义、六盘水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加大农村饮水、道路、供电、沼气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安排农村群众直接受益的中小型民生项目等等。

【深度解读】并行不悖地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城镇化滞后,城乡二元结构突出是贵州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总体上看,贵州城镇体系还在完善和建设的过程中,尚未形成大中小功能协调配套的城镇体系。主要表现为,一是城镇化水平低,2011年贵州城镇化率为35%,低于全国水平约15个百分点左右,与周边省份相比也存在着较大差距;二是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城市等级结构不合理;三是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弱,部分县城和重点镇人口也比较少,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对广大农民的吸纳能力不够,对广大农村的带动能力不强。

在加快城镇化发展中,统筹城乡发展,并行不悖地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尤为艰巨。《意见》充分肯定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城镇化带动战略”,提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一是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强调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培育黔中城市群,打造一批节点城市和特色小城镇,提升中小城市承载能力。特别提出,可“根据经济发展需要适时研究调整优化行政区划。”这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一脉相承。基于贵阳市在全省发展中的地位,提出把贵阳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城市、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重要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进一步明确了贵阳市的发展定位,有助于贵阳提速发展,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和黔中经济区崛起的“发动机”,带动全省加快实现跨越。《意见》提出加强黔中城市群与六盘水、铜仁、兴义等城市的联系,有助于区域间要素流动和功能整合,形成全省区域竞相发展格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二是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针对贵州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弱的状况,《意见》提出了交通、给排水、供气、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尤其是突出强调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要提高区域间快速通达能力,统筹规划以贵阳为中心、连接重要节点城市的快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建设,这将有利于加强各市州之间的横向联系,深化区域合作。三是有序发展产业园区。产业集聚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我省城镇化的滞后,根本原因在于产业发展滞后。为确保贵州工业化进程沿着健

康有序轨道科学推进,《意见》提出要规范发展产业园区,提出“三个支持”:支持贵阳、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区位,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支持贵州依托重点工业园区积极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这将有利于强化城镇化的产业支撑,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加速城镇化进程。四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的目标在于通过“以城带乡”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意见》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城乡统筹的重点工作,强调“繁荣和发展县域经济,着力打造一批经济强

县”,“发展城郊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提出在遵义、六盘水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将有助于以点带面、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五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从水、路、电、气、房和优美环境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强调要“重点安排农村群众直接受益的中小型民生项目”。提出全面推广我省富有成效的“富在农家、学在农家、美在农家、乐在农家”创建活动,这将有助于缩小我省城乡发展差距,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二、关于现代农业

【意见确定】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产业化经营,走高产高效、品质优良、绿色有机、加工精细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举 措】 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亮 点】实施山地高效立体农业工程,建设贵阳、遵义、毕节等山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铜仁、黔东南、黔南生态农业示范区、安顺山地农业机械示范区以及黔西南、六盘水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重点培育和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形成若干具有当地特色和资源优势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支持贵阳花溪农产品、遵义虾子镇辣椒以及黔东南榕江、黔南独山和黔西南册亨蔬菜等批发市场建设。探索农村集体和农户在当地资源开发项目中入股,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等。

【深度解读】强化农业基础地位,走具有贵州特点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贵州地貌类型的复杂性与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品种丰富,杂、小、优、精,朝着有机农业的方向发展,走自己特色的路子,有可能在全国农业中一枝独秀。目前,贵州农业结构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林牧渔比重低、经济作物比重低、农产品商品率低、产业化程度低等特点,尤其是在许多偏远农村,基本上还处于“吃饭靠种田、养猪为过年、喂鸡喂鸭换油盐”的自然经济状态,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针对贵州农业实际,《意见》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任务。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出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巩固发展油菜、马铃薯等传统优势农产品,积极推进茶叶、干鲜果等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小杂粮。同时立足不同区域特色,实施山地高效立体农业工程,把全省划分为山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生态农业示范区、山地农业机械示范区和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在北部地区建设粮、畜、茶生产基地,在南部地区建设面向珠三角地区的蔬菜、精品水果生产基地,在西北部地区建设草食畜牧业和马铃薯生产基地,将有助于我省农业发挥山地农业比较优势,形成“区域化布局、集约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推进”的发展格局。二是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着眼于让农民分享产业化经营成果,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强调既要通过重点培育和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建设若干具有当地特色和资源优势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紧密利益共同体等方式,又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等组织发展,走一条有贵州特色的高产高效、品质优良、绿色有机、加工精细的现代农业发展路线,不断推进贵州农业产业化。三是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离不开健全的农业服务体系,为此,《意见》提出要加强农业科研院所的基础能力建设,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等服务体系,扶持农村物流企业发展,推进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等重点工作。四是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贵州特色农业具有阶段性上升空间和较大的富民潜力。为此,《意见》提出要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重点发展特色种养业、山地农业、设施农业和庭院经济,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同时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实施农民创业促进工程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还提出要探索农村集体和农户在当地资源开发项目中入股,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三、关于扶贫开发

【意见确定】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发展为重点,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举 措】 完善扶贫开发工作布局,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支持民族地区跨越发展。

【亮 点】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向贵州倾斜,扶贫相关试点优先安排在贵州实施。支持黔东南州实施凯里——麻江同城化发展,加强清水江、都柳江等流域综合治理,有序发展林浆纸一体化,建设西南林产业基地,率先开展自治州辖区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支持黔南州建设瓮安——福泉地区磷煤电一体化基地和中药材、茶叶种植基地,支持水族文化博物馆建设。支持黔西南州建设滇桂黔三省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和西江上游经济区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加工基地等。

【深度解读】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确保贵州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11年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脱贫致富步伐不断加快,纵向比成效显著。但横向比,与西部各省市区的差距还在不断拉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贵州扶贫开发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强调贵州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是西部和欠发达地区与全国缩小差距的象征,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当前,面广量大程度深是贵州贫困问题的突出特点。在全国“11+3”连片特困地区中,贵州涉及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三个片区,覆盖全省65个县级行政区、1150个乡、14451个村,分别占全省总数的73.9%、79.5%和82.3%。贵州还有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占全省总数的56.8%。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新国家扶贫标准计算,贵州贫困人口达1521万,无论是贫困人口总数还是贫困发生率均居全国前列。2010年,贵州农民人均纯收入3472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8.7%,处于全国后列,而以麻山、瑶山为代表的极贫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更低。贵州贫困问题还有一个尤为突出的特点,就是与民族地区发展问题长期并存,黔东南、黔南和黔西南远滞后于全国30个自治州的发展水平。针对贵州贫困状况,《意见》把贵州定位为“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并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新思路,确定了“深入推进扶贫开发,促进民族地区跨越发展”的重要任务。一是完善扶贫开发工作布局。根据新时期扶贫开发总体要求,逐步形成以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为主战场,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乡、贫困村为突破口,以贫困户为着力点的扶贫开发工作布局,提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和滇桂黔石漠化区三个片区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劳动力基本素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同时提出要继续实施整村推进,促进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调动农民积极性参与扶贫项目。二是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提出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对贵州的投入力度,明确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向贵州倾斜,扶贫相关试点优先安排在贵州实施。同时,支持贵州整合资源,创新体制机制,集中人财物力,重点加强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扶贫攻坚会战,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三是支持民族地区跨越发展。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人民的小康。把民族地区发展作为区域开发工作的重点,是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新思路的具体体现。《意见》提出把“三州”民族地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旅游休闲度假、民族文化保护和生态文明示范区,同时分别对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的产业发展重点作了规定,尤其是提出要“编制相关专项建设规划”,这是支持民族地区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意味着国家将设立专项建设资金支持“三州”等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打造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为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工作探索和积累经验。深入推进扶贫开发促进民族地区跨越发展

四、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意见确定】 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开发,不断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举 措】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区域合作、扩大对外开放。

【亮 点】 在贵州率先开展全国电力价格改革试点,探索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直接交易方式方法。理顺煤电等产品价格关系,适时调整西电东送电价。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要素自由流通,构建产业分工协作体系。把贵安新区建设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形成以航空

航天为代表的特色装备制造业基地、重要的资源深加工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鼓励在土地、投资、科技创新等领域先行先试。

【深度解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对内对外开放,为破解我省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主要制约因素,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提出了指导意见。

近年来,我省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逐步扩大。行政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有效推进。同时,投资环境加快改善,招商引资规模迅速扩大,产业园区建设明显加速,外贸规模逐步扩大,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层面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体制机制不活,行政效率不高,非公经济发展缓慢,对外开放水平低等问题仍然突出,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发展活力的任务十分繁重。

《意见》针对我省改革开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了改革开放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这是实现贵州加速发展的源泉。《意见》针对我省体制机制创新提出了九个方面的具体内容,重点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和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四大改革,对我省深化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意见》从创新体制机制的角度出发,首次从国家的层面明确支持贵州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明确支持我省开展直供电试点,明确支持我省适时调整西电东送电价。二是深化区域合作。加强区域合作是贵州加速发展的必然选择。《意见》从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黔川渝开展若干重点产业合作,积极参与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建设,积极推进攀西—六盘水经济区规划建设,推进滇黔桂在西江流域航运、能源、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承接产业转移、打造东西合作示范基地等6个方面,对我省开展全方位的区域合作指明了方向。三是扩大对外开放。扩大开放是我省实现加速发展的主要路径。《意见》对我省扩大对外开放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具体的支持。要求我省要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广阔平台,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并明确提出要支持将贵安新区建设为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支持我省有条件的地方设立海关、综合保税区和加工贸易承接基地,支持我省建设国家级出口基地等。

五、关于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和对口支援政策

【意见确定】充分考虑贵州的支出成本差异,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地方标准财政收支缺口,中央财政在现有资金渠道内加大对交通、水利、教育等领域支持力度。

【亮 点】 中央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以下(含县)以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市地级配套。在安排土地利用计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等方面,加大对贵州的倾斜支持力度。逐步提高贵州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动态调整机制,中央财政按规定给予补助。创新对口支援方式,支持支援方和受援方共建产业园区,推动招商引资、企业合作和利益共享。

【深度解读】支持政策具有足够的含金量

《意见》在提出进一步促进贵州发展的重点任务后,从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和对口支援等7个方面明确了支持贵州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保障。这些政策措施不仅针对性、操作性强,而且具有足够的含金量。

从政策内容看,《意见》突出了五大特点:一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提出要加大中央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和中央财政加大对贵州交通、水利、教育等的支持力度。对符合相关规定的部分产业企业可实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国家有关部门专项建设资金要提高对贵州公路、铁路、民航、水利、市政公用等建设项目的投资补助标准和资本金注入比例。为扩大贵州投资规模,提出要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限额;鼓励保险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支持贵州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扶持发展创业投资等。二是突出差异化产业政策。提出实行差别化的产业扶持政策,在国家产业政策允许范围内,适当放宽贵州具备资源优势、有市场需求的部分行业准入限制;优先规划布局并优先审批核准“有条件在贵州加工转化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项目”。三是突出先行先试。为增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意见》在多项重点任务中提出贵州要开展和推进诸多试点,在支持政策中又强调,要支持在贵州开展煤炭矿业权审批改革试点;在贵州开展国土规划编制试点;将贵州确定为全国开发未利用低丘缓坡实施工业和城镇建设试点地区,计划指标单列管理。

在毕节试验区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制度配套改革试点。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推进资源税改革,完善水电税收政策。四是突出发展能力建设。明确要求要改善基础条件,提高发展保障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智力支撑能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五是突出民生保障和改善。提出要加大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力度,促进贵州社会公益事业协调发展;要组织东部发达城市“一对一”对口支援贵州欠发达市(州)等。国家对我省的支持政策主要体现在第十部分,其他部分也包含了大量政策措施。

当前,我省正处在一个加快发展的关键期,既需要有较强的内生动力,也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意见》为我们搭建起了加快发展的政策平台,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逐条梳理把握,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把《意见》提出的政策措施与国家西部大开发、扶贫开发等新政策有机衔接,加强协调,形成强大的政策合力,大力抓好落实,把国家的政策支持尽快转变为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成果,转变成全县人民的福祉。

第三篇: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发2号文件情况汇报

黔南州农业委员会贯彻落实

国务院国发2号文件及省《实施意见》

情况汇报

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国发2号文件精神及省《实施意见》,是推动我省加快发展,加快转型,赶超进位,推动跨越的重要抓手。为切实加快黔南农业产业发展,根据国发2号文件和省《实施意见》精神,黔南州农委积极组织学习和狠抓落实,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制定了工作方案,现在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措施

1、提高认识,增强做好争取项目工作的责任感。把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和省《实施意见》精神作为当前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抓实,深刻领会,把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巨大支持变成奋发图强、赶超跨越的强大动力,抢抓先机,增比进位,全力推动黔南州经济大腾飞、发展大跨越,2、加强领导,确保向国家部委争取项目和已争取到的投资项目工作落到实处。成立了由农委主任任组长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以国发2号文件和省《实施意见》出台为契机,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到人,任务到人的工作机制。建立“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责任”的工作格局,及时做好项目信息和相关资料的上报工作。

3、夯实项目投资基础,提高争取项目成效。认真做好项目规划。结合“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和本地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围绕我州“185农业产业化工程”和畜牧、茶叶、蔬菜、林果、药材、烤烟等六大特色抓好重大项目的中长期规划,发挥规划的指导性作用,以规划为导向,要着重超前谋划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农户作用强的大项目,谋划一批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中小项目,不断充实和完善农业系统项目库。

4、加强交流沟通,为切实加快黔南农业产业发展,州农委班子成员积极谋划,向上,积极向省农委申报项目,及时了解国家在贵州省的投资意向;平级,主动和州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落实项目筹建和申报项目;向下,督促相关县市结合自身实际,及时开展项目申报和招商引资工作。

二、取得的初步成效1、2011年争取到的投资项目情况

2011年,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关怀下,全州农委系统共争取到的投资项目共122个,资金总投资17387.11万元,其中国家投资8986万元,省级资金4593.25万元,地方资金3245.4万元。已批复实施项目100个,资金总投资9799.11万元,其中国家资金4269万元,省级资金4450万元,地方资金823.6万元。目前,按照项目批复的要求,各县市农业部门正在加快项目建设,项目总体完成任务的60%以上。

2、2012年拟向国家部委争取项目情况

2012年,全州农委系统向国家部委申报项目涉及种植、养殖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共105个,项目资金总投资483092万元,其中国家部委级资金367431.5万元,省级资金81547.75万元,地方资金32612.75万元,农户自筹资金1500万元。目前,正在进行项目申报的有关对接、评审等相关工作。

三、下步工作打算

1、认真对照国务院国发2号文件及省《实施意见》内容,做好各方面工作,制定更详细的工作措施,完善资料收集、整理和总结,确保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发2号文件及省《实施意见》精神落到实处。

2、提高各科(室、站、办)服务质量和人员工作水平。做好招商引资和业务培训培训工作。

3、加强与省农委、发改委沟通及州发改委、各县市等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积极推进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发2号文件及省《实施意见》各环节工作。

4、加强对已实施、正在实施和准备实施项目的管理和监督,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黔南州农业委员会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一日

第四篇:国发2号文件为贵州全面加快发展搭建平台

国发2号文件为贵州全面加快发展搭建平台

新华08网贵阳1月29日电(记者周芙蓉)国务院春节前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即国发〔2012〕2号文件,对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给予了全面、系统的支持和安排部署,为贫困和落后的贵州尽快实现富裕搭建起了一个高起点的平台。

农民收入低、贫困人口多,“三化”滞后

农民收入低、贫困人口多,是贵州当前最为突出的困难和问题。2011年,贵州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占全国平均水平的60.9%;按照2300元的国家新扶贫标准,全省还有农村贫困人口1521万人,占全省农村人口的66%,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

贵州省省长赵克志分析说,贵州农民收入较低、贫困人口很多,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县域层面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滞后。

“三化”滞后,导致当地产业不发达,就业岗位严重不足,农民缺乏持续增收的途径;导致工业经济规模小、城镇经济实力弱,对农村带动能力不强,农村发展不起来;导致工业和城镇对农产品需求不足,农产品变不成商品,经济效益得不到提高。由于“三化”滞后,县和乡镇财政增长缓慢,改善民生缺乏保障,存在大量贫困县和贫困乡镇。从财政收入看,2011年,贵州有29个县一般预算收入在2亿元以下,占总县数的1/3;2亿至5亿元的有30个,5亿至10亿元的有20个,10亿元以上的只有9个。

作为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贵州扶贫开发任务繁重,面临四大突出问题:

一是扶贫开发的任务十分艰巨。贫困人口大都分布在深山区、石山区、边远山区、高寒山区、地方病多发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自然条件恶劣,扶贫开发成本很高,是扶贫攻坚的“硬骨头”。特别是国家提高扶贫标准后,贵州贫困人口增加了一倍。

二是脱贫人口返贫的因素十分复杂。在刚刚脱贫的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收入不稳定,因灾、因病、因学、因生育、因失业等返贫现象突出。常年返贫率约在10%左右,重大自然灾害年份则达到25%。

三是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问题十分突出。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包括贫困地区在内的农村要素流失加剧,贫困地区面临农业萎缩、农村凋敝、农民更加贫困的危险。在农村低保制度全面建立的情况下,少数干部存在“以低保代替扶贫”的思想,对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力度有弱化的危险。在机构改革中,受机构编制约束,一些地方对扶贫机构进行了合并,特别是个别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没有按照《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管理办法》设置机构,扶贫部门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四是扶贫资金的供需矛盾十分尖锐。由于财力有限,投入到扶贫开发的资金十分有限,与扶贫需求的矛盾尖锐。就实施整村推进来说,每个贫困村(行政村)需投入资金300万元左右才能取得较好效果,而贵州目前平均每村只投入50万元,目前贵州尚未实施整村推进的还有5000多个贫困村,资金缺口较大。

赵克志说,“三化”滞后与贵州县域经济、民营经济落后互为因果,加快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统筹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扶贫开发,已成为贵州十分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明确战略定位,确定发展目标

《意见》是1990年以来首个从国家层面系统支持贵州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意见》明确了贵州发展战略定位: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特色工业基地、以航空航天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和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

《意见》确定了贵州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工业化、城镇化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明显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石漠化扩展趋势得到初步扭转,森林覆盖率达到45%;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扶贫对象大幅减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接近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到2020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水利工程体系基本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石漠化扩展势头得到根本遏制,森林覆盖率达到50%,环境质量良好;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意见》确定了贵州经济发展空间布局:按照“黔中带动、黔北提升、两翼跨越、协调推进”的原则,构建黔中经济区,加快建设黔北经济协作区,积极推进毕水兴(毕节、六盘水、兴义)能源资源富集区,大力支持“三州”(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等民族地区跨越发展,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意见》共11部分,包括:总体要求;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支撑能力;全面实施“三位一体”规划,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深入推进扶贫开发,促进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任务等。

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说,《意见》将贵州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了“两步走”的发展目标;着眼于解决影响和制约贵州发展的突出问题,明确了一系列支持贵州破解难题、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非常全面,非常具体,政策含金量非常高,对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给予了全面、系统的支持和安排部署。

“三化”兴“三农”,全力发展县域经济

针对贵州实际,结合《意见》,未来几年,贵州将统筹抓好“三农”“扶贫开发”“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四项工作。具体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带动农村,推进“三化”兴“三农”,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集中。全力突破县域经济发展缓慢这一薄弱环节,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为贵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更加有利的基础条件。

贵州将用4年时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由目前的60︰40调整为40︰60;同时,下决心把玉米从25度以上的坡耕地上退下来,着力打造生态畜牧业、蔬菜、马铃薯、茶叶、核桃、精品水果、中药材、特色水产等特色优势产业,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到2015年,全省蔬菜面积要达到1500万亩,果树500万亩,中药材350万亩,核桃1000万亩,油菜800万亩,油茶300万亩,牛、羊存栏数分别达到1000万头。

尽快使工业经济发展快起来、规模大起来,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到2015年,力争全省县域工业增加值比2010年增长1.5倍以上,一半以上的县域经济实现“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建成和完善100个左右具有一定规模、产业优势突出的产业园区,创建5到10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并出台“3个15万元”政策,大力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即由个人出资10万元,政府补助5万元,银行给予15万元以下的额度贷款,营业后返还税收15万元,政府补助资金由省市县按7︰1︰2的比例分担,以工业化致富农民。

加快城镇化进程,发挥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带动农村。到2015年,力争使州政府所在地的县级市加快培育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建设一批交通枢纽型、旅游服务型、绿色产业型、工矿园区型、商贸集散型等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同时,把城镇化建设与扶贫生态移民搬迁结合起来,目前,贵州有35万户150万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进行生态移民。今年省财政安排支出8亿元,以三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集中安置搬迁10万人,并使其居住地逐步发展成为移民安置型城镇,统筹考虑群众的长远生计。

栗战书说,贵州将用好用活中央全面支持贵州发展的政策机遇,在“三化同步”中推进县域经济提速转型。以壮大县域经济为总抓手,以农民增收为核心,走出一条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特色产业为主导、以中小企业为主角、以城乡协调发展为主线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

根据发展目标,到2015年,贵州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翻1.5番以上,明显提高经济强县占全省经济的比重,明显提高68个县的县域经济占全省经济的比重,贫困人口数量比2010年减少一半,实现3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减贫摘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多数县成为工业主导县,部分县成为现代特色农业县或特色旅游县;县域基础条件明显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均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明显提升。

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得到根本扭转,贵州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第五篇:2012.1.29 国务院助力,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国务院助力,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近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就新阶段贵州的跨越式发展进行了充分的部署,贵州经济将迎来有一个高峰。

近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发〔2012〕2号文件。《意见》明确了贵州发展战略定位: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特色工业基地、以航空航天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和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等。《意见》确定了贵州经济发展空间布局:按照“黔中带动、黔北提升、两翼跨越、协调推进”的原则,构建黔中经济区,加快建设黔北经济协作区,积极推进毕水兴(毕节、六盘水、兴义)能源资源富集区,大力支持“三州”(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等民族地区跨越发展,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专家认为,《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批准下发,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贵州的亲切关怀和国家有关部门对贵州的鼎力支持,对贵州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予了更明确的指导和规划,必将促进贵州省的跨越式发展。另外,这也是1990年以来首个从国家层面系统支持贵州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将对贵州省的发展起到划时代的作用。

专家认为,当前困扰贵州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除了交通、生态脆弱等因素,最关键的还是人才,尤其是信息化和数字化的高科技人才。专家表示,贵州省近年来,大力承办大规模的IT赛事和活动,就是为了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吸引人才。为此,贵州省还在贵阳市和遵义市新建了产值高达数千亿元的动漫产业园,就是为了留住本土和吸引外地的IT人才,为贵州省的经济助力。

专家认为,当前,随着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加速,互联网产业、房地产业、城市规划等都将呈现巨大的人才缺口现状,抓住时机,掌握一门前沿的IT技术,是实现人生转变的重要拐点。贵州新华电脑学院作为贵州省最专业的电脑教育院校,开设的环境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动漫影视设计和电子商务等专业都是最前沿的IT专业,就业前景良好。

专家建议,在贵州省高速发展的当前,高科技人才的缺口将不断扩大,能否抓住时机,掌握扎实电脑技能,实现人生新转变,就在当下。

下载国务院2号文件促进贵州加速发展(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务院2号文件促进贵州加速发展(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发2号文件新闻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发2号文件新闻发布会 赵克志杜鹰等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文件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贵州工作和全省各族人民的关心,为我省加快发展提供了重......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发2号文件新闻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发2号文件新闻发布会 赵克志 杜鹰等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金黔在线讯 2月1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

    2011年2号文件

    辽宁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辽农改办„2011‟2号关于做好2011年全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通知各市、绥中县农村综改办,组织部,发展改革委、民政......

    解读国发2号文件对贵州意义解读之5

    解读国发2号文件对贵州意义解读之五为国发2号文件的实施保驾护航 1月12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文件准......

    解读国发2号文件对贵州意义解读之3

    解读国发2号文件对贵州意义解读之三 抢抓政策机遇 积极争取项目 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使水......

    国务院关于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学习心得

    国务院关于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学习心 得 2012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发〔2012〕2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贵州教师学习国发[2012]2号文件心得体会(最终定稿)

    学习国发[2012]2号文件心得体会 《国务院关于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是根据党中央的要求,去年9月份,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会同41个部门,赴贵州......

    国法2号文件心得体会

    国法2号文件心得体会 二、服务园区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 国发〔2012〕2号文件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序发展产业园区的要求。贵阳高新区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区和铝及铝加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