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贷类 - 副本
信贷业务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自营贷款最长一般不得超过()年,超过的报银监部门。
A、8年B、10年C、15年D、20年
2.4年期的贷款展期不得超过()年;
A、1年B、2年C、3年D4年
3.逾期贷款利率应按合同规定的利率上浮()之间执行
A.10%--30%B.20%--50%C.30%--50%D.50%--100%
4.按贷款到期逾期时间划分,()不属于不良贷款。
A.正常B.逾期C.呆滞D.呆账
5、()不属于贷款必须坚持的三大原则。
A、安全性B、流动性C、合理性D、效益性
6.对新增的贷款不良率要控制在()%的范围内。
A.2B、5C、6D、10
7.下列()贷款方式不属于担保贷款
A.保证贷款B、抵押贷款C、质押贷款D、自营贷款
8、贷款期限为2年的贷款,属于()贷款
A、短期B、中期C、长期
9.按我社信贷制度规定,抵押贷款的抵押率最高不得高于()
A.60%B.70%C.80%D.90%
10.按我社信贷制度规定,定期存单质押率不得超过()
A.60%B.70%C.80%D.90%
11.借款人未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借款的罚息利率,按在借款合同载明的贷款利率水平上加收()
A.10%--30%B.20%--50%C.30%--50%D.50%--100%
12.工资担保贷款最高贷款金额为()万元。
A.5万元B.10万元C.20万元D.50万元
13.工资担保贷款最长期限为()年。
A. 5B.10C.15D.20
14.信用社社员(股东)有贷款需求的,可获得不超过自有股金额度()%的贷款。
A.60%B.70%C.80%D.90%
15.下列关于我国计算利息传统标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计算利息传统标准是分、毫、厘
B.每10毫为1分
C.月息几厘用千分之几表示
D.日息几毫用万分之几表示
二、多项选择题
1.我省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对象包括()
A.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业法人
B.经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
C.个体工商户
D.中国国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18至60周岁自然人
2.信贷员对借款人提交的贷款资料需做好如下事宜()。
A.检查必备资料齐全;
B.对有时效性的证件要核对年检记录,确认有效;
C.借款人所提供资料的复印件要由提供人签名(企业的还要加盖公章);
D.必须对借款人所提供的资料进行原件复印件的逐一核对,无误后在复印件上签署“与原件相符”和签名。
3.个人工资担保贷款管理表述正确的有()
A.贷款发放时必须先收取借款人或担保人的工资存折及工资卡,并入库管理。
B.信贷员将工资存折(卡)和密码统一管理。
C.工资担保贷款最高限额为10万元。
D.工资担保贷款最长期限为5年。
4.对个人“一抵通”贷款描述正确的有()
A.个人“一抵通”贷款指借款申请人以个人住房、商用房、其他不动产抵押。
B,可用于符合《贷款通则》规定的一切合法个人消费支出和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贷款。
C. 为“一次审批、余额控制、分次立据、循环使用”。即贷款按权限审批后,借款人与信用社一次性签订借款合同、最高额抵押合同,在确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循环使用,随用随贷,随时偿还。
D.贷款只能一次或分次用款,不能循环使用。
5、企业“一抵通”贷款是指在分析、预测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的基础上,主要依据提供()的抵(质)押担保而办理的贷款业务。
A.有效B.足值C.可靠D.易变现
6.对贷款流程中表述正确的有()。
A.超市(县)联社贷款权限的贷款要报省联社进行风险提示。
B.审批通过的贷款要签贷款管理责任书。
C.通过审批的贷款原则上需在约定的期限内发放,没有约定的原则上应在3个月内发放,超过有效期限的则需重新申报审批。
D.贷款办妥抵(质)押登记后签订借据发放贷款。
7.对贷款合同签订环节表述正确的有()。
A.凭借款申请审批表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
B.合同填写必须钢笔书写或打印,内容填制必须完整,不得涂改。
C.借款合同的贷款业务种类、金额、期限(合同上的期限应使用汉字标注)、利率、还款方式须与贷款审批的内容一致;
D.合同主体的名称可填写全称或别名。
8.对贷款档案管理表述正确的有()。
A.专人管理,B.设保管登记簿。
C.移交要设交接清单,明确责任。
D.贷款的调阅、外借实行审批登记制度。
9.下列哪些财产不能作为抵押物的财产()
A.房产和土地使用权。
B.以公益为目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公益设施。
C.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D.违法、违章建筑物。
10、按照信贷资产五级分类划分,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包括()。
A.次级贷款、B、可疑贷款C、逾期贷款D、损失贷款
11.《担保法》规定,贷款保证的方式有()。
A、一般保证; B、终生保证; C、连带责任保证; D、人格保证
12.借款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
A.产品有市场、生产经营有效益
B.具有偿还贷款的经济能力
C.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不挪用信贷资金
D.按贷款合同期限归还贷款本息
E.恪守信用等基本条件
13.影响客户还贷能力的因素有()。
A.现金流量构成B.经济效益
C.还款资金来源
D.贷款用途
E.担保人的经济实力
14.下列财产中,不得抵押的是()。
A.抵押人所有的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
B.土地所有权
C.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D.抵押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
E.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
15.对于房屋建筑的估价,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房屋和建筑物的用途
B.房屋和建筑物的经济效益
C.新旧程度
D.使用人的核定
E.原来的造价
16.根据《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下列关于利率的说法,正确的有()。
A.逾期贷款从逾期之日起,按罚息利率计收罚息,直到清偿本息为止
B.短期贷款合同期内,遇利率调整分段计息
C.中长期贷款利率实行半年一定 考试用书
D.贷款展期,期限累计计箅,累计期限达到新的利率档次时,自展期之日起,按展期日挂牌的同档次利率计息
E.借款人在借款合同到期日之前归还借款时,银行不得再按原贷款合同向借款人收取利息
二、判断题
1.不能按期归还贷款的,借款人在贷款到期日后,向贷款人申请贷款展期,是否展期由贷款人决定。()
2.借款可用于企业注册资本金、股本金。()
3.贷款责任收回人的贷款奖励、赔偿准备金在所管理的贷款本息未还清之前,可以提前支取。(错)
4.借款人提前或按时结清贷款本息的,在贷款结清后,将借款人交纳的贷款诚信保证金返给借款人。反之,贷款到期后,将借款人交纳的贷款诚信保证金全部转入营业外收入。(对)
5.不得向贷款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借款人为农户的除外),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
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
6.贷款按贷款风险分类管理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个类别,其中后四类为不良贷款。()
7.发放贷款除按规定计收利息外,不得收取任何不合理的费用。()
8.贷款管理人员违法发放贷款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9.诚信保证金是指借款人按一定的比率在每次支付利息时向贷款人支付的作为按约定期限还本付息的履约定金。()
10.合同填写可用圆珠笔、钢笔书写或打印,内容填制必须完整,不得涂改。()
11.贷款展期最多能办理3次。()
12.贷款人根据贷款条件和贷款程序自主审查和决定贷款,有权拒绝任何单位和个人强令其发放贷款或者提供担保。()
13.借款人未能履行借款合同规定义务的,贷款人有权依合同约定要求借款人提前归还贷款或停止支付借款人尚未使用的贷款。()
14.贷款用途通常是用于建造一个或一组大型生产装置、基础设施、房地产项目或其他项目,是流动资金贷款。()
15.贷款人提供项目融资的项目,应当符合国家产业、土地、环保和投资管理等相关政策。()
16.贷款人应当按照国家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有关规定,综合考虑项目风险水平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项目贷款金额。()
17.贷款人应当根据项目预测现金流和投资回收期等因素,合理确定项目贷款的期限和还款计划。()
18.贷款人应与借款人及其他相关当事人签订书面借款合同、担保合同等相关合同。合同中应详细规定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避免对重要事项未约定、约定不明或约定无效。()
19.贷款实行审贷分离制度。()
20.申请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展期还应由贷款保证人、抵押人、出质人出具同意展期并继续担保的书面承诺意见,然后到原登记机关办理抵、质押延期登记手续。()
21.担保贷款必须办理抵(质)押物入库保管后方能办理贷款。()
22.贷款可通过转账方式转入借款人在贷款社开立的存款账户,也可直接支付现金。()
23.贷款未还清之前,客户打借条并在抵(质)押物保管登记簿上签名,可将抵(质)押物借给客户。()
24.信用社不得超权限发放贷款,超权限发放贷款是指信用社超越上级管理部门确定的贷款权限而发放的贷款。()
25.信用社贷款经办人员必须当场见证借款人和担保人在合同上签字、盖章、核对印鉴、盖手指模,确保签订的合同真实、有效。()
26.国家机关,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也能做为担保贷款的保证人。()
27.押品权证在存放保管时视同有价单证管理,办理出、入库手续。坚持“先发放贷款后入库和先出库后结清贷款本息”的原则,在贷款本息尚未结清前,原则上不得借阅。()
28.个人“一抵通”贷款遵循“一次审批、余额控制、分次立据、循环使用”原则。即贷款按权限审批后,借款人与信用社一次性签订借款合同、最高额抵押合同,在确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循环使用,随用随贷,随时偿还。()
29.个人工资担保贷款是指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放发的以个人固定的工资作为偿还来源的贷款。()
30.企业客户在信用社申请信贷业务不需开立基本帐户或者一般帐户。()
31.为便于结算,借款利息可以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三、填空题
1.短期贷款,系指贷款期限在年以内(含)的贷款。
2.中期贷款,系指贷款期限在年以上(不含)年以下(含)的贷款。
3.长期贷款,系指贷款期限在年(不含)以上的贷款。
4. 担保贷款包括贷款、贷款、贷款。
5.短期贷款展期期限不得超过。
6.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
7.长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年。
8.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参与同一项目融资的,原则上应当采用方式。
9.单笔金额超过项目总投资%或超过万元人民币的贷款资金支付,应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
10.由两家或两家以上县(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采用同一贷款合同,共同向同一借款人发放的贷款称为。
11.贷款必须坚持、、相统一的原则。
12.除自然人外的借款人,须持有人民银行核准发放并经过年检的。
13.办理抵押贷款时,应当对抵押物的权属、有效性和变现能力以及实现抵押权的合法性进行严格审查,要客观公正地评估抵押物的价值,贷款额不得超过贷款时抵押物评估价值的%。
14.动产质押贷款额不得超过贷款时质物评估价值的%;
15.国库券、定期存单质押贷款额不得超过权利质押凭证面值的%;16.其他权利凭证质押贷款额不得超过贷款时其权利凭证评估值的%。
17.短期贷款到期前20天,中、长期贷款到期前30天,贷款信用社要向借款人发出贷款,担保贷款要同时通知担保人。
18.对不能按期收回的贷款,贷款责任管理人应在诉讼时效期届满前向借款人签发贷款,并收回借款人签名的回执,担保贷款的要同时要求担保人签署回执,或者采取其他保全方式使信用社贷款置于法律保护之下。
19.贷款风险分类管理分为、、、、五个类别,其中后类为不良贷款。
20.贷款期限分类管理分为、、、四类,其中后类为不良贷款。
21.借款合同的内容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期限、还款方式和违约责任等条款。
第二篇:“类信贷”的前世今生
“类信贷”的前世今生
信贷经验 | 审贷感悟 | 案例解析 | 行业宏观 | PPP专栏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免费订阅
作者 | 王尔帝类信贷之迷——缘起 作为近些年国内银行业最大的创新之一,类信贷业务用辉煌的业绩,开启了诸多银行趋之若鹜的疯狂盛宴。应该说,类信贷业务是资本与监管之间反复缠斗后的特殊形态,具有极高的隐蔽性。然而从2015年末开始,其庞大的规模伴随着深刻的隐患开始逐渐浮出水面。一什么是类信贷
(一)疯狂出表
从形式上来看,类信贷是银行信贷资产的疯狂出表。银监会首次引用“类信贷”的概念是在《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严守风险底线工作的意见》(银监办发[2016]27号),其范围主要包括银行体系表内外最终底层资产为信贷资产的业务总称。区别于传统银行信贷业务,“类信贷”是利用了表外的资金和资产大做文章。从影子银行,到信贷资产转让,再到非标债权,实现了业务的大量出表,并且创造了极高的收益。
(二)次级贷
从内容上来看,类信贷就是次级贷。如果拨开眼花缭乱、芜杂不清的千种形态,穿透到最终的底层资产,我们将发现,类信贷投向的客户,往往都是银行由于各种政策限制,正在从表内退出或无法接纳的产能过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等等行业客户。由于这些不符合银行内部风险偏好,或者外部监管要求的“次级资产”,无法从银行表内获取常规的信贷资源,而商业银行又迫切追求信贷扩张,便滋生出了类信贷的资产出表。二类信贷的发展
(一)从表内到表外
为了看懂类信贷业务,我们不妨简单回顾一下它的发展过程。说来也巧,提到次级贷,人们自然会想到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而正是在次贷危机之后,中国的次贷业务却迅速逆市发展起来。
从2010年起我国的影子银行迅速扩张,大大小小的信托公司遍地开花,热闹非凡。其主要的业务模式就是银信合作,由银行设计和发行信托产品募集资金,信托公司再将资金对接到有资金需求并愿承担高利率的客户中。这些客户其实就是银行由于各种政策限制,正在退出或无法介入的客户。在与信托公司的合作中,影子银行9%-15%的资产价格不断撩拨着银行的心弦,但囿于监管,银行表内的信贷业务无法接纳这些资产。于是银行开始尝试利用信贷资产转让,或者信贷资产理财——即后来的非标债权,用理财资金对接资产,从而将资产出表。
银监会随即出台文件,不允许理财资金直接购买信贷资产(银监发[2010]102号)。其本意是希望银行引入第三方进行风险隔离,但是后来银行仅是在产品组合中加了一层通道,让资金稍兜了一个弯,并没有将风险转移。
同时银监会在多份文件中,强调了一系列的“应当如何”、“不得如何”,对信贷资产出表业务制定了复杂的细节、繁多的禁忌,试图延长业务流程,提高交易成本,从而不断抬高业务门槛,进而挤压业务规模。但是遗憾的是这些文件并没有对出表的模式做出清晰的规范和引导。而且更致命的是,缺乏有效的监督执行的手段。
而银行通过引入信托、券商、基金子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机构合作创新,混业经营,由于银行在资金和资产方面都有绝对话语权,所以各种模式都能轻易打通。通过这些模式,银行将监管要求逐步压降的资产,在表外用高价格承接回来,从而极大提高了收益水平。
(二)从表外到表表外
针对银行表外业务的大量扩张,监管层进一步展开了各种围追堵截。比如要求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必须全额计提拨备,占用经济资本等等。但逐利的资本从不会坐以待毙,银行紧接着创新出了各种方法夹缝求生。利用买入返售、远期回购协议,以及自有资金池的灵活错配,银行将表外的类信贷业务彻底从资产负债表中挪走了,或者称之为表表外业务。通过类似于反担保的抽屉协议,使信贷结构中的出资人变成了名义出资人,但实质出资人却又并不是真实的风险承担主体,而最终为风险兜底的机构,表面上已经与这笔业务没有关系,也就根本不会计入其资产负债表中。
最终,类信贷业务再一次躲过了监管层的视线,开始疯狂扩张,变成了冲出牢笼的洪水猛兽,还未成熟,却已泛滥。类信贷之痛——执迷 三类信贷的风险暴露
(一)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国内银行业在几十年间逐步构建起来的风险防线,在类信贷业务中几乎被摧毁殆尽。类信贷虽然在躲避内外部的监管中屡建奇功,但在应对各种风险时却直如飞蛾扑火一般彻底迷失。
为了追逐高回报,类信贷业务可以抛弃掉银行业本该有的审慎理念和严谨流程,抛弃掉尽职调查、风险评审、贷后管理等等各种风控手段,取而代之的是浩浩荡荡的资金,轰轰烈烈的项目,和表面上红红火火的业绩。但是所有的繁华都孕育着毁灭的种子。迅速提升的业绩和巨大的利润让人们变得膨胀和短视,也让类信贷业务欲罢不能,欲壑难填,从而使金融市场的整体风险迅速提升。
首先是类信贷的资产大部分都是“两高一剩”等限制性行业,或者原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行业整体的违约风险极高,而过度授信又加大了其泡沫,当其项目收益率不足以偿付类信贷利率时,整个游戏就变成了庞氏骗局;其次是类信贷业务的行业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极高,实体经济的风险极易放大倍数地传递到金融系统当中;最后是类信贷业务的风险缓释基本为零,由于类信贷的资金池中错配了大量不同期限、不同收益的结构化产品,根本无法将风险有效隔离,所有风险都由银行兜底,即使有个别银行能够侥幸将风险传递到了下一家手中,但对于系统整体而言,风险却越累越高,一旦潮水落下,便会空降成表内不良,甚至有可能引发系统性的风险。
(二)宏观经济的泡沫化
银行信贷对于企业来讲是一种财务杠杆,通过负债经营,加大杠杆,可以借鸡下蛋,在利润率不变的情况下,提升利润总量。而类信贷业务对于银行来讲,本质上也是一种杠杆,同样是利用非权益的体外资金池,对接表外和表表外的资产,来提升利润水平。所以这种模式对于供求双方,对于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都是一种加杠杆的经营活动,进而加速了双方泡沫的形成。
更重要的是,类信贷使企业过度的负债经营,加大了财务杠杆,并开始极度膨胀。由于近些年我国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许多授信客户通过年年倒贷,使银行借款几乎变成了自有资本。不知从何时起,贷款挪用、借新还旧、短贷长用等等手段,已经成为了部分银行与客户间公开的秘密。而一些规模庞大,银企合作密切的客户,通过多家银行的类信贷资金,已经能够组成自己期限错配的资金池,玩起资本游戏,甚至搞起地下钱庄,或者干脆变成庞氏骗局,把银行绑架成了过河的卒子,只能陪人家一条路走到黑。
这类客户往往都是旧经济中的贵族,比如钢铁、煤炭、房地产,或者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他们利用高利率吸纳了大量的类信贷资金,但是一方面该行业整体的下行趋势是无法逆转的,短期的输血只是饮鸩止渴,而且过高的财务成本又加重了企业负担,造成更大的隐患;另一方面这些行业对类信贷的掠夺,客观上抢占了新经济的金融资源,哄抬了市场上的资金价格,使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极大降低。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短期内充裕的类信贷资金客观上推迟了去产能、去杠杆和产业升级等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类信贷之殇——轮回 四类信贷的风险分析
(一)反复的创新博弈
在IT领域有一个著名的“诺威格”定律,是由Google研究院的主任,诺威格博士提出来的。他指出“当一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以后,就无法再使市场占有率翻番了”。表面上看这是谁都明白的大白话,但却道破了许多企业,甚至行业的兴衰命运。
一家企业在发展上升期,可以通过抢占同行业的市场份额来实现自己的利润。当企业业务较少时,他可以保持每年20%、50%,甚至100%的利润增速,而当他的市场份额达到50%以后,或者整体行业的市场空间迅速收窄的时候,他就再也无法重现昔日的增长步伐。可这时,他如何向投资人交代?如何向管理层交代?如何向“追逐增量”的绩效考核交代?于是“创新”,“转型”,“跨界”就成为必然的选择。这就解释了IT行业的巨头们,在纵向发展触顶后,便纷纷开始马不停蹄地横向跨界。
国内商业银行在2012年前,利润飞速增长,凯歌高奏,笑傲江湖。但在利率市场化、存款理财化、经济下行资产质量恶化之后,利润迅速收窄。这时摆在商业银行面前的局面是,负债成本连年上升,资产业务每况愈下,中间业务难当大任。但从上到下的考核导向仍旧是“增量考核”,利润只能增长,不能下降。逼得大家必须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要业绩、要创新、要寻找新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这是特定阶段下,摆在每一家银行面前的新课题。
(二)宽松的货币政策
类信贷业务发展的又一个背景,是我国近年来持续推行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双重力量交织的经济格局。我国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工具发展较慢,主板市场融资的闸门时断时续,而且效率较低。原本为了补充和完善主板市场功能的新三板,由于缺乏有效的二级市场流动性,始终不温不火,并没有发挥预想的作用。对于真正符合条件的融资主体,其实相对缺乏融资渠道,从而形成了“场外融资”的大量需求。民间融资、影子银行、非标债权等模式应运而生。但这些种野蛮模式只看收益,对风险控制过于宽松,导致了“劣币驱逐良币”,接纳的资产鱼龙混杂,甚至风险颇高,积累了极大的风险隐患。
国内广义货币供应量M2,从2012年的97万亿,增长到了2015年的139万亿,年均增长14%,而同期的GDP年均增长仅有9%。近四年间,广义货币供应量不但显著高于GDP,而且其增速也显著高于GDP增速,使M2/GDP的比值持续扩大。
积极的财政政策带动了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也吹大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钢铁等部分产业的泡沫。
地方政府强烈的投资欲望,成为类信贷快速发展的主体力量。近年来各地方政府纷纷建立表外工具借款,为开发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在实体经济增速放缓的过程中,大量的资本通过各种形式又被吸纳回了过热的泡沫中来,使尾大不掉,终成大患。
(三)原始的逐利冲动
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资金的价格在同业和跨界的竞争中迅速提高,银行的利差迅速收窄,只有通过扩大规模来维持利润水平。但是,国内银行业的信贷规模要受到存款准备金、贷存比(今年已取消)、资本充足率等指标的限制,同时表内信贷资产还要受到经济资本占用等指标的约束,最后表内的利差收入还要受到贷款减值准备等项目的调剂,所有这些使得传统的表内信贷几乎毫无利润可言。于是,银行与监管层之间便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缠斗,衍生出了天量的类信贷。
其实金融行业天生就有一种脱离监管、脱离实体经济的冲动。金融本身并不直接创造价值和财富,它的价值本应是通过实体经济来实现的。如果把实体经济看做一个企业的话,资本的利润其实夹在企业的财务成本中,要受限于企业的毛利率。如果企业的毛利率不高,承担不起过高的财务成本,便支撑不起金融行业的增速要求。但是金融又是一个资本逐利的竞技场,永远在贪婪地追逐利润。所以纵观历史,每当实体经济遭遇下行周期,资本市场都会经历一场泡沫破灭的危机。从郁金香泡沫到伊利运河泡沫,从1929年大崩盘到滞涨危机,从互联网泡沫到次贷危机,屡试不爽。无论是混业还是分业,无论是巴塞尔协议还是存款保险制,无论是表内还是表外,难以克制的其实是人性的贪婪和恐惧。五类信贷的风控建议
(一)更灵活的风控 在商业银行的这场击鼓传花游戏中,很难有人能独善其身,也永远不会有办法能一劳永逸。风险的形态始终都在运动变化当中,也许未来对银行风控的要求,不是谁能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而是谁能更及时地对变化做出反应,谁能更深刻地对现象进行洞察,谁能更灵活地对问题进行纠偏。
风控已经不能仅仅局限在业务流中的一个环节和一个阶段,那样只会被轻巧地越过或是蒙蔽。正由于逐利的冲动无处不在,所以风控需要不断地拓展更全面的视野和体系,不断地探索更灵活的角度和手段。
(二)更全面的监管
为了摆脱银监会的围堵,类信贷融合了信托、券商、甚至保险等各种通道的产品,从而变成了地道的混业经营。但分业的监管显然还没有做好准备。
以“非标债”为例,银监会的定义是“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银监发[2013]8号),其内涵主要指信贷资产类理财和信托等“债权”,证监会的定义是所有场外交易产品,包含了股权、债权和其他权利,保监会的定义基本采纳银监会,但三会对“非标”的风险偏好和管理措施是大相径庭的。类似的,“资金池”这一形态,三会也同样存在不同口径、不同偏好的问题。
当混业经营遭遇分业监管,就会产生监管套利的空间。尤其是在各自为战又屡屡失利之后,显然需要一种更为全面的监管体系。
(三)更健康的模式
客观地讲,类信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产物,无论是需求方,还是供给方,都实实在在拥有庞大的市场。这种模式正是市场在多方博弈后,对以商业银行为中心,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秩序的挑战。而这一金融秩序已经运行了三十年。从这一角度理解,剑走偏锋的类信贷,其实也是对新模式、新秩序的迫切呼声。
在去库存、稳增长、去产能的宏观经济目标中,实体经济的发展更需要一个完善、健康的金融环境。无论是规范的直接融资渠道、灵活的资金定价机制,还是高效的退出机制,都是一个健康的金融模式的基本前提。本文作者:王尔帝
第三篇:信贷
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也是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信贷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能否实现价值最大化,信贷资产质量优劣更是影响着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近几年,随着金融监管的力度不断加深,各商业银行在强化信贷管理、防范化解信贷风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不良贷款有了明显下降,资产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策因素、社会经济转型因素、经济周期因素、社会信用环境因素等,但一个重要因素不能忽略,就是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管理中内部控制的缺失。因此,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探寻商业银行如何加强内部管理,防范贷款风险,是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的主要表现
(一)受理环节控制不严,未严格审查客户资格及贷款的基本条件。如向“四证”不齐且不具备房地产开发资质的企业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向没有注册资金的空壳公司贷款、向营业执照已到期的客户或亏损企业贷款等。由于在贷款受理方面控制措施不到位,使一些先天不良的客户获得准入,致使贷款在一开始就面临较大风险。
(二)调查评价报告或申报材料不真实。如未真实反映借款人资信及项目风险、对客户的不良记录没有披露、项目评估报告数据不准确、没有识别客户资料真实性的欠缺、对虚假信息识别不够等,甚至有隐瞒贷款客户真实的经营状况,在调查评价报告中弄虚作假的情况。某商业银行2003年对某食品有限公司5000万元的贷款中,客户评价报告隐瞒了借款人及担保人真实的经营信息,即借款人资产质量差,报表不真实,内部管理混乱,担保企业生产经营处于半停产状态,已不具备担保能力等,致使4000多万元的贷款形成不良。由于商业银行个别客户经理尽职程度不够,贷前调查及评估不深入、不仔细,对客户提交的材料未深入分析,甚至出现道德风险,加大了贷款损失的可能。
(三)审批环节把关不严。如贷款审批程序不合规、超授权审批,向不具备贷款资格及已退出的客户、有不良记录或已提示风险的客户审批发放贷款,审批同意以流动资金贷款用于固定资产建设等。某商业银行2003年向某有限公司发放固定资产贷款3000万元,由于贷款用于限制发展的高档文化娱乐场所建设,贷款第一次审批会议上被否决,但两个月后复议时放宽条件通过,形成了不良贷款。商业银行审批人员未严格执行审批制度,放松审批条件,向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或资金用途不符合用途的客户发放贷款,使审批环节的内部控制执行失效,加大了贷款的风险。
(四)贷款发放环节不合规。如减程序逆程序发放贷款、贷款审批条件不落实、抵(质)押担保有效性不足、抵(质)押手续不完备等。某商业银行2004年对某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7000万元,以土地使用权抵押,但未办理抵押登记,后因该土地涉及其他债务被法院查封,抵押悬空,丧失了第二还款来源,形成了不良贷款。商业银行在办理贷款担保的过程中,担保不足值,抵(质)押手续不完备,无法对贷款进行全额保证,甚至造成抵押悬空,已成为信贷业务管理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五)贷后管理不严。如缺少对贷款资金用途的控制,贷款资金被挪用投资固定资产建设或房地产开发项目、贷款资金被关联企业占用或用于归还他行借款、房地产开发贷款销售收入没有归还到期贷款、贷后检查报告不真实、对贷款抵押物疏于管理,未中断诉讼时效等。某商业银行2002年向某市政发展有限公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9000万元。贷款被挪用于市大街拓宽改造项目,由于没有归还贷款的收入来源,造成贷款无法按期收回。信贷资金的用途直接关系到贷款的安全,商业银行对企业使用贷款缺乏应有的警惕及监督措施,直接影响到贷款的质量。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体制方面
1.经营思想出现偏差。由于内部考核机制的利益驱动以及日趋激烈的同业竞争,致使商业银行部分基层行经营指导思想出现偏差,过多强调市场份额和经营绩效,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长期风险,重经营而轻管理,重发展而轻风险。为抢占市场份额而降低贷款准入标准,对某些贷款的发放不是建立在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未来的还款能力上,而是盲目迁就客户,对已发现的贷款风险视而不见。
2.信贷业务流程部分环节制约失衡。在信贷业务管理中,存在贷款的受理、调查、审批、发放、贷后管理各环节制约失衡,相互之间制约力度不够。如信贷客户营销、调查评价及贷后管理主要均由信贷经营一个部门完成,客观上形成了客户经理在贷款经营的三个环节中存在“一手清”的问题。此种机制和操作办法,虽方便了信贷营销工作,但缺乏必要的部门制约和岗位制衡,易导致贷款的安全性过分地依赖于经营部门、客户经理的尽职能力和尽职程度。同时由于信贷经营管理的前后台之间信息不对称,前一环节出现的问题,不能通过有效的岗位和部门间制约得以发现并纠正,使贷款的风险隐患无法及时消除。
3.缺乏对信贷风险的识别与评估科学的方法和创新手段。一是信贷评估中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通常在一些贷款评价报告中,对贷款的可行性定性分析占有相当的篇幅。如对借款企业的发展前景、产品的市场表现、借款人的资信度等往往有较多的文字描述,其中不乏掺杂一些主观判断,甚至有些定性分析几乎未加分析地照搬借款企业贷款申请报告中的有关内容或企业提供的材料,缺乏银行信贷员本身的职业判断分析。但对贷款可行性的定量分析却显得薄弱。如对贷款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现金流分析、产品市场交易状况分析、效益分析等定量的分析判断则往往轻描淡写,功夫下得不够。二是对信贷风险的识别手段缺乏创新。现阶段企业提供的财务报告等相关资料,由于法制经济环境、道德观念等因素影响,一些借款企业的数据并不能真实地反映情况,一些企业通过关联企业制造虚假的交易数据或现金流,虚假注资,刻意制造税费、财务数据等,部分会计事务所及评估机构受利益驱动,也配合贷款企业提供不真实的报告,客观上使银行信贷员难以做出贷款风险的合理判断。
4.部分经办行决策层缺乏风险防范意识。一是贷前调查不充分、不真实,评价分析缺乏审慎,对影响借款人偿债能力的重大事件敏感性不够,不重视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机构或系统内其他机构已出现的借款风险,甚至只就贷款的有利因素进行分析,为发放贷款而撰写贷前评估报告,对借款人存在的风险揭示不足。二是对企业时时监控的意识不够,未按规定对企业生产经营、资金财务变化情况及时跟进并监控,未能掌握客户的企业结构和关联关系,对随意划转信贷资金的资金交易等存在的风险认识程度不够。三是在贷后的管理过程中,对企业发出的资金周转不灵、财务指标出现逆转等风险预警信号缺乏敏感性,在企业出现风险之后,应变能力不强,不能拿出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失去信贷退出和资产保全的机会。
(二)操作方面
1.客户经理业务不熟,综合素质不高。一些公司业务人员业务素质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业务需要。部分信贷人员的财务知识匮乏,对企业财务报表无法进行有效的分析,客户评价报告质量有待提高,对财务报表中相关指标出现的异常变动,未能够有效识别并进行风险提示。
2.工作责任心差,不负责、不尽职。一是贷前调查评价工作不到位,对企业的经营情况、产品市场定位、产业政策了解得不深不透,对市场的预期过于乐观,未能及时有效地识别风险,导致客户评价、业务评价、担保评价风险提示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贷款的经营决策。二是贷中管理工作缺乏深度,未能严格监控贷款的流向,对所设定抵押物的有效性未能进行监控,对借款人信息资料收集不完整且相对滞后,致使企业潜在风险不能及时发现。三是贷后风险预警提示滞后, 没有抓住关键事项和风险环节进行针对性检查,对发现有风险的贷款后未能及时采取有力补救措施。
(三)道德方面
个别信贷经营管理人员存在以贷谋私,在明知借款人不符合贷款条件的情况下,仍上报虚假申报材料,使得贷款得以审批发放,从中收受贿赂。
三、改善内部管理的几点建议
资产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商业银行的经营与发展,建立确保资产质量的长效机制,从源头清除不良资产滋生的土壤,是商业银行获得持续发展、提升竞争力的有效保证。商业银行应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入手,形成良好的自我免疫机制,不断防范和化解贷款风险。
(一)提高思想认识,把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摆在同等重要地位。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准确把握发展定位,树立符合商业银行持续发展的经营管理理念,坚持以风险控制和资本约束为前提,统筹业务发展与风险监控的关系,在重视业务开拓的同时,注重风险的防范,对于有风险隐患的贷款审慎行事,逐步培育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商业信贷文化。
(二)建立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首先在内部控制上必须要实行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制度,形成相互牵制、相互约束的制衡机制。分离客户经理和信贷经理岗位,从体制上完善信贷基础管理和贷后管理工作机制。将客户经理全面负责贷款营销、贷款评估评价、贷款管理的对公信贷业务流程,改造为客户经理、风险经理、信贷经理分别专业运作的流程,提高市场营销和贷款管理的专业运作水平。这样就有利于信贷审批人员、信贷人员、风险管理部门多角度揭示贷款风险点。二是各职能部门各岗位人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履行相应的权限,它们相互之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能越职越权。
(三)改进现行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一是加强贷款的贷前调查环节的定量分析,重视对项目风险、客户风险和担保风险的评价,为审批环节提供真实有效的决策依据,避免贷前调查表面化。二是建立甄别财务报表真实性的制度及手段,建立抵押物评估复核制度,防范各类虚假信息对贷款决策造成的不良影响。三是不同所有制企业,其信贷风险的识别与评估方法也应区别对待、各有侧重。如对民营(私营)企业,应重点评估其信贷资金的用途、资金使用情况、市场交易及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借款人的诚信记录等方面,使风险识别具有针对性和准确性。
(四)建立健全信贷管理全过程控制考核体系。信贷业务内控缺陷在贷前调查、决策审批、贷款发放和贷后管理的各环节均不同程度存在,目前对信贷业务风险往往是在贷款已出现风险损失后才对有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未在信贷业务经营过程中及时采取处罚措施,及时制止控制不力行为,因此建立和完善信贷管理的过程控制考核体系十分必要。
(五)完善问责制度,建立信贷责任人管理办法。责任追究不落实、处罚力度不够、缺乏足够的政策威慑力、违规成本低,是贷款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信贷员工作不尽职、玩忽职守的行为必须严惩,使信贷岗位责任人认真自觉地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同时,应建立信贷经营责任人离岗收贷办法,强化“责任连续、贷款全程负责、收贷与责任追究挂钩”等信贷经营理念,增强信贷经营责任人对贷款投放和回收全过程管理中的责任。
(六)加强信贷人员的管理,建设具有高素质的信贷经营管理专业化队伍。一是要建立信贷人员从业准入标准,选拔具有现代信贷经营管理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较好的人员充实到信贷岗位;二是提高客户经理与审批人的专业知识、市场敏感度、职业判断能力,为正确的贷款决策提供依据。三是加强基层客户经理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防止出现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第四篇:信贷
1、信贷是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特殊价值运动,是债务人与债权人由借贷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体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从属于商品货币关系的一种经济范畴。(√)
2、农村信用社利用自身资金或信誉为客户提供资金融通或代客户承担债务责任的行为属于信贷。(√)
3、以下行为属于狭义信贷定义的是(AB)
A、农信社利用自身资金为客户提供资金融通
B、农信社利用自身信誉代客户承担债务责任
C、农信社吸收客户存款
D、农信社代客户发行债券。
4、按贷款性质划分,贷款种类可分为(AB)
A、自营贷款 B、委托贷款 C、质押贷款 D、中期贷款
5、按贷款期限划分,贷款种类可分为(ABD)
A、短期贷款、B、中期贷款 C、中长期贷款 D、长期贷款
6、中期贷款是指贷款期限(C)的贷款
A、1年以内 B、1-2年 C、1-5年(含5年)D、2-5(含5年)
7、中期贷款是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3年以下(含3年)的贷款。(╳)
8、长期贷款是指贷款期限在5年以上(含5年)的贷款。(╳)
9、按贷款保障方式划分,贷款种类可分为(ABC)。
A、信用 B、担保 C、票据贴现 D、自营贷款
10、担保贷款包括(BCD)
A、委托贷款 B、保证贷款 C、抵押贷款 D、质押贷款。
11、按贷款的到期逾期时间,将贷款分为(ABCD)
A、正常贷款 B、逾期贷款 C、呆滞贷款 D、呆账贷款
12、按贷款五级分类划分,下列贷款属于不良贷款的为(BCD)
A、关注 B、次级 C、可疑 D、损失
13、按贷款周转性质划分,贷款可分为(AB)
A、流动资金贷款 B、固定资金贷款 C、可循环贷款 D、不可循环贷款
14、农村信用社实质是经营风险的机构。(√)
15、农村信用社信贷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简称为“三性”原则,具体是指(ABC)
A、安全性 B、效益性 C、流动性 D、持续性 E、利润性
16、农村信用社对贷款的严格审查和管理是紧紧围绕贷款(A)而展开的。
A、安全性 B、效益性 C、流动性 D、持续性 E、利润性
17、效益性原则是指农村信用社在贷款发放上要追求(A)。
A、最佳效益 B、最佳利润 C、借款人效益 D、社会效益
18、安全性、效益性、流动性是农村信用社信贷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简称“三性”原则,这三者的关系是统一不矛盾的。(╳)
19、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中,首先追求的应是贷款的_____,其次才是_____和______。(D)
A、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
B、安全性、利润性、流动性
C、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
D、安全性、效益性、流动性
20、信贷营销主要包括如下(ABCDE)步骤。
A、市场机会研究 B、选择目标市场 C、设计营销策略 D、规划营销方案 E、营销的组织、执行和控制。
21、农村信用社对目标市场的进入方式包括(ABC)。
A、主导式进入 B、追随式进入 C、补缺式进入 D、引导式进入
22、农村信用社信贷营销组织机构设立的原则主要有(ABC)
A、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合 B、权责对等
C、执行统一 D、垂直领导和横向领导相结合
23、营销机构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概括地说有(BCD)
A、重叠制 B、直线职能制 C、矩阵制 D、事业部制
24、农村信用社信贷岗位的设置应根据审贷分离、岗位制约、分级管理和权责统一等原则,按照信贷业务流程分别设置(ABCD)。
A、调查评估岗 B、审查核准岗 C、审批决策岗 D、贷后管理岗
25、农村信用社信贷岗位的设置的原则包括(ABCD)。
A、审贷分离 B、岗位制约 C、分级管理 D、权责统一
26、农村信用社设置的信贷岗位包括(ABCD)
A、调查评估岗 B、审查核准岗 C、审批决策岗 D、贷后管理岗
27、农村信用社信贷专业委员会包括(ABC)。
A、信贷风险管理咨询委员会 B、信贷风险管理委员会
C、贷款审批委员会 D、职工薪筹委员会
28、联社理事长、联社主任、信用社主任应该是所在层级信贷审批机构成员,并具有一票否决权。(╳)
29、贷款审批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对信贷资产分类结果进行认定。(╳)
30、信贷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对信贷资产分类结果进行认定。(√)
31、信贷审批机构由符合规定人数组成,成员人数为双数。(╳)
32、贷款“三查”制度是指(ABC)
A、贷前调查 B、贷时审查 C、贷后检查 D、书面审查
33、审贷分离制度包括如下()重要内容。(AB)
A、集体审议制度 B、分级审批制度 C、委员会负责制 D、联社主任负责制
34、风险定价是指对风险负债的价格确定,它反映的是负债所带来的未来收益与风险的一种关系。(╳)
35、贷款风险定价应遵循的原则为(ABCD)。
A、成本、效益和风险匹配原则 B、市场化定价原则 C、差别化原则 D、依法合规原则。
36、信贷业务基本操作流程包括受理、调查、审查(批)、发放、贷后管理等五个阶段(√)
37、信贷业务基本操作流程包括(ABCDE)等阶段。
A、受理 B、调查 C、审查(批)D、发放 E、贷后管理
38、信贷业务受理阶段主要包括(ABCD)
A、客户申请 B、资格初审 C、提交材料 D、初步审查
39、信贷业务调查阶段主要包括客户评价、业务评价和担保评价,在调查评价基础上,出具书面调查报告,并报有权审查(批)人。贷前调查工作应遵循双人调查、实地查看、真实反映的原则。(√)
40、信贷业务调查阶段主要包括(ABC)。
A、客户评价 B、业务评价 C、担保评价 D、风险评价
41、贷前调查工作应遵循(ABC)的原则。
A、双人调查 B、实地查看 C、真实反映 D、效益最大化
42、审查人在贷款审查时应遵循客观公正、独立审贷、依法审贷的原则,就贷款的合法合规性、安全性、可行性进行审查,准确揭示业务风险,提出降低风险的对策,并按规定提交有权审批人予以审批。(√)
43、贷款审查时应遵循(ABC)的原则。
A、客观公正 B、独立审贷 C、依法审贷 D、集体审贷
44、贷款审查主要是就贷款的(ABC)进行审查。
A、合法合规性 B、安全性 C、可行性 D、流动性
45、贷后检查必须遵循双人交叉、现场检查,预警报告、适时处理以及综合评价的原则。(√)
46、贷后检查必须遵循(ABCDE)的原则。
A、双人交叉 B、现场检查 C、预警报告 D、适时处理 E、综合评价
47、贷后检查必须遵循的原则包括双人检查原则。(╳)
48、社团贷款的筹组原则上应坚持“谁营销、谁牵头、谁评审、谁管理”原则。(√)
49、社团贷款,是指由广东省内多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农村信用社或联社,采用各自签定贷款合同,按照约定的期限和条件向同一借款人提供资金的贷款方式。(╳)
50、订单农业,又称合同、契约型农业,是指农户与农产品的购买者之间签订订单,然后组织安排农产品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
51、订单农业贷款,是指农村信用社向从事订单农业生产的农户发放的,并由农产品收购企业提供担保的贷款。(√)
52、应对订单农业贷款风险措施包括坚持专款专用、封闭运作原则。(√)
53、个人购房贷款,是指农村信用社用信贷资金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购买各类型住宅用房或商业用房的贷款,按贷款的交易形态可划分为(ABC)。
A、个人首次交易购房贷款 B、个人再交易购房贷款 C、个人购房转让贷款 D、个人建房贷款
54、农民公寓按揭贷款是指贷款人向农民发放的用于购买所属集体经济组织主办开发的农村安居房,并分期还本付息的贷款。(√)
55、目前人民银行开发的征信系统包括(AB)
A、个人征信系统 B、企业征信系统 C、海关征信系统 D、工商征信系统
56、目前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主要使用者是(C)
A、政府 B、公司企业 C、金融机构 D、个人
57、五级分类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ABCD)
A、客户信息功能 B、信贷台帐功能 C、风险分类功能 D、风险分析功能
58、省联社对各联社进行信贷能力等级初评,原则上按不良贷款比例从高到低依次分为A、B、C、D级。(╳)
59、信贷业务授权,是指联社对其所辖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审批权限的授权,包括直接授权和转授权。(√)
60、信贷业务授权以各农村信用社所确定的(A)为基础。
A、信贷经营管理等级 B、业务规模 C、资产质量 D、贷款效益
61、信贷业务授权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62、我省农村信用社的授权原则为(ABC)
A、基本授权和分类授权相结合的原则。
B、低风险业务适度授权、高风险业务适度集中原则。
C、弹性授权原则。
D、一级授权原则
63、省联社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原则,对大额及特殊行业贷款实施报备制度,并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加大对贷款风险的管理和指导力度。(√)
64、省联社实施报备制度的贷款范围包括(AB)
A、大额贷款 B、特殊行业贷款 C、不良贷款 D、个人购房贷款
65、省联社实行信贷报备制度的原则包括(AB)
A、分类管理 B、区别对待 C、集体审议 D、分级审批
66、省联社报备制度对大额贷款和特殊行业贷款作必要的风险警告和提示,并提出改进建议,有关贷款的风险管理责任由省联社和发放该贷款的联社共同承担。(╳)
67、目前农信社的客户等级评定包括(ABC)。
A、企业客户等级评定 B、自然人其他贷款客户及微型企业等级评定 C、农户等级评定 D、事业单位客户等级评定
68、自然人其他贷款客户及微型企业等级评定结果分为(ABCD)
A、优秀 B、较好 C、一般 D、不予评级
69、农户等级评定分为(ABCD)
A、优秀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70、非珠三角地区一般等级农户的基本要求包括(ABCD)。
A、自有资产5万元以上 B、经营规模5万元以上 C、家庭纯收入1万元以上 D、自有资金占生产所需资金的30%以上
71、授信是指农村信用社向客户直接提供资金支持,或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的新颖向第三方做出保证的行为。(╳)
72、授信额度可以分为单项授信额度和综合授信额度。按使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不可循环使用和可循环使用。(√)
73、授信额度按使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AB)。
A、单项授信额度 B、综合授信额度 C、不可循环使用额度 D、可循环使用额度
74、综合授信业务或可循环使用授信可有效防范和控制(A)风险。
A、系统性 B、整体性 C、分散性 D、弥散性
75、授信管理通过对信贷资产在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不同业务品种、不同期限等多个角度设置控制线,以实现(ABC)目的。
A、支持有度 B、限额有数 C、分散风险 D、营销贷款
76、非珠三角地区一般等级农户可循环使用信用贷款的最高额度原则上不超过(D)
A、5万元 B、3万元 C、2万元 D、1万元
77、目前我省农信社允许授予可循环单项授信额度或可循环综合授信额度的客户包括(AB)。
A、一般等级以上农户 B、优质客户 C、抵押客户 D、关注类以下客户
78、集团客户授信业务中必须坚持(ABC)的原则,统一控制集团授信总量。
A、区别对待 B、分类指导 C、事前风险防范 D、单一授信
79、对集团客户和关联企业的授信管理,要求实行集团关联企业的(ABCD)。
A、统一授信 B、集中审查 C、集中管理 D、彻实强化集团关联客户的贷后管理
80、建立集团关联客户监控责任制度要求按照(ABC)原则建立。
A、统一管理 B、协同配合 C、分工负责 D、效益第一
81、农村信用社是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依据巴塞尔协议,银行的风险主要包括(BCD)
A、信用风险 B、操作风险 C、市场风险 D、监管风险
82、操作风险主要分为(ABCD)所引发的风险。
A、人员 B、系统 C、流程 D、外部事件
83、市场风险是指因为利率、汇率、资产价格等市场价格波动而引起的、金融产品价值或收益的不确定性导致的风险。(√)
84、正是因为有了市场风险,才会出现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存在于每一种衍生产品交易之中。(√)
85、正是因为有了信用风险,才会出现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存在于每一种衍生产品交易之中。(╳)
86、相对于信用风险而言,市场风险具有数据优势和易于计算的特点,而且可选择的金融产品种类丰富,因此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加以规避。(√)
87、市场风险具有数据优势和易于计算的特点,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加以规避。(√)
88、信用风险具有数据优势和易于计算的特点,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加以规避。(╳)
89、由于市场风险主要来自所属经济体系,因此具有明显的系统风险特征,难以通过分散化完全解决,只能通过投资组合来降低或规避。(√)
90、由于市场风险主要来自所属经济体系,因此具有明显的系统风险特征,可以通过分散化完全解决。(╳)
91、农村信用社目前采用的是以风险为基础的分类方法,把信贷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其中(AB)为正常信贷资产。
A、正常 B、关注 C、次级 D、可疑
92、正常类贷款的基本特征就是“一切正常”。(√)
93、关注类贷款的基本特征就是“潜在缺陷”。(√)
94、次级类贷款的基本特征是“缺陷明显,可能损失”。(√)
95、可疑类贷款的基本特征就是“肯定损失”。(√)
96、损失类贷款的基本特征是“损失严重”。(√)
97、关注类贷款的基本特征就是“缺陷明显,可能损失”。(╳)
98、可疑类贷款的基本特征就是“缺陷明显,可能损失”。(╳)
99、损失类贷款的基本特征是“肯定损失”。(╳)
100、风险分类是风险识别与风险预警的基础,风险分类属于贷后管理的范畴。(√)
101、风险识别与风险预警的基础是风险分类。(√)
102、信贷风险预警具有(ABC)的特点。
A、主动防范性 B、持续性 C、系统性 D、原则性
103、信贷风险预警信号包括(ABCD)
A、借款人的各类信息;B、与借款人相关的第三方的重要信息(担保人以及借款人的竞争对手、上下游客户、监管部门等);C、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各类外部环境信息;D、系统内的各类制度文件、信贷政策、信贷档案等信贷管理信息。
104、获取信贷风险预警信息的途径包括(ABCD)
A、全面收集借款人的有关信息。
B、收集与借款人相关的第三方的重要信息。
C、密切关注宏观调控等外部环境信息。
D、认真学习信贷政策,定期整理分析档案资料。
105、信贷检查工作流程,要严格按照准备、实施、报告、处理(整改)、归档和后续检查等六个方面操作,确保信贷监督检查工作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
106、信贷检查工作流程,要严格按照(ABCDEF)等方面操作,确保信贷监督检查工作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
A、准备 B、实施 C、报告 D、处理(整改)E、归档 F、后续检查
107、信贷监督检查工作准备阶段包括(ABCD)。
A、确定项目;B、确定人员;C、收集资料;D、制定和审定方案
108、信贷监督检查要求做到(ABCD)。
A、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相结合;B、专项检查与综合性检查相结合;C、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D、检查与奖惩相结合。
109、信贷资产质量考核的意义包括(ABC)。
A、综合评判 B、分析诊断 C、行为引导 D、奖勤罚赖
110、各级农村信用社要按“责、权、利”原则建立信贷质量考核的激励机制。(√)
第五篇:信贷
处 置完毕,最长处置期不能超过(1)年。20、债务人的偿还能力,包括债务人的()、()、影响还款 能力的非财务因素等。答案:现金流量、财务状况
21、对信贷资产进行分类时,要以债务人正常的(正常营业收入)作为主要还款来源,以(担 保)作为第二偿还来源,判断债务人及时足额偿还债务的可能性。
22、抵债资产接收主要有(裁定和(协议)两种方式;抵债资产的接受、处置、实行(授权 审批、咨询)制度。
23、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采取()、()、()、()的管理办法。答案: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
24、票据贴现,是指以购买借款人(未到期商 业汇票)的方式,向持票人融通资金的一种行为。农村信用社票据贴现期限自
贴现之日期到票据到期日止,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25、借款合同由(信贷业务)合同和(担保)合同组成。(信贷业务)合同 是主合同,(担保)合同是从合同,两个合同必须相互衔接。
26、信贷档案不齐全,主要法律性文件遗失,并且对还款构成实质性影响的贷款,一般划入(次级)类。
27、按照我省有关规定,单户金额(100 万元)以上的自然人贷款、(2000 万元)以上的企事业法人贷款,如果记入损失类,由省联社最终认定。
28、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按照(按季认定),(适时调整)的 原则,每(季度)对所有信贷资产进行一次分类。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15 分)1.企业 客户在信用社申请信贷业务不需开立基本帐户或者一般帐户。(╳)2.为便 于结算,借款利息可以预先在本金中扣除。(╳)3.贷款质押和贷款抵押的 共同之处是二者都属于物权担保,从属于主债权。(√)4.质押贷款额度必须 控制在权利质押凭证面值的 90%以内,贷款抵押额不得超过抵押物评估变现值的 75%。(╳)5.贷款展期期限加上原期限达到新的利率期限档次时,从贷款之 日起,贷款利息按新的期限档次利率计收。(╳)6.贷款本息未还清前,任何 人不得更换、转借,提前支用质押权利凭证。(√)7.贷款人应将贷款发放给 联保小组的借款者本人,或由联保小组组长统一办理借款手续。.(╳)8.具 有直系亲属关系的借款人可以组成同一联保小组。(╳)9.按照省联社有关规 定,2005 年 1 月 1 日以后新发放贷款不良率应控制在 5%以内,信用社超过此比 例的,由县联社对信用社主任、主管副主任集体问责。(╳)10.借款人资产负 债率指资产总额与负债总额的比率,该比率越高越好,企业偿债有保障
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 响的因素。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 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2.简述借新还旧贷款的条件以及如何对其风险进行分类。答:条件:1 借款人活动经营正常,能够按时支付利息; 2 重新办理了贷款手续; 3 贷款担保有效; 4 属于周转性贷款。符合上述条件的借新还旧贷款,一般至少划分为关注类。对于不符合借新还旧条 件办理了借新还旧的贷款,应按照违规贷款进行分类,下调一级。五.论述题(30 分)1.从加强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和提升农村信用社社会形象出发,谈谈开展“阳光 信贷、承诺服务”活动的必要性。
农村信用社信贷员持证上岗资格考试试题 单位: 县(市、区)信用社 姓名: 一.填空题(25 分)
1、借款人与贷款人的借贷活动应当遵循()、()、()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答案:平等、自愿、公平
2、按照信贷资产五级分类划分,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包括()、()、()。答案:次 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
3、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担保方式为()、()、()留置和定金。答案:保证、抵押、质押
4、质押担保中债务人或者第 三人为出质人,债权人为(),移交的动产为()。答案:质 权人、质物
5、农村信用社要逐步规范客户信用等级制度,对应授信客户必须遵 循(先授信,后用信)的原则,做到授信主体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对 象统一。
6、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答案:债务人
7、财产所有权 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和处 分的权利。答案:占有、使用、收益
8、商业银行经营范围由商业银行章程 规定,报()批准。答案:银监机构
9、借款合同的内容包括借款种 类、币种、用途、()、()、期限、还款方式和违约责任等条款。答案:金额、利率
10、企业法人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解散、被撤 销、被宣告破产后,擅自处理财产的,除法人承担责任外,对法定代表人可以 给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答案:行政处分、罚款
11、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改后)自(1995 年 7 月 1 日)起执行。
12、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内行使。自债务人的 行为发生之日起()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答案:一年、五年
13、商业银行应当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侵犯。
14、商业银行开展业务,应当()、()的有关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 共利益。答案:遵守法律、行政法规
15、设立农村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 额为()元人民币,注册资本应当是实缴资本。答案:五千万
16、商业银行分支 机构不具有()资格,在总行授权范围内依法开展业务,其民事责任由总行承担。答案:法人
17、农村信用社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的原则。对个人储蓄存款,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冻结、扣划,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答案: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 款人
18、农村信用社贷款发放,应当实行()、()的制度。审贷分离、分级审 批
19、按照省联社规定,接收的抵债资产原则上应当在接收后(8)个月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