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名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大名县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领导小组的通知
大政办„2010‟75号
大名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成立大名县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领导
小组的通知
县政府有关部门:
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工作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公路路产路权,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和公路安全畅通的有效行为。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河北省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规定》(省政府„2010‟第4号令),加强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行为,保护路产、路权,规范交通秩序,优化县域交通发展环境,经县政府研究同意,决定成立大名县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领导小组。
一、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赵志峰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赵现杰县政府信息中心副主任
刘振勇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申雷清县公安局副局长、公安交警大队大队长成员:宋西江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王怀民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
张勇县公安交警大队李茂堤中队中队长
李国勇县交通运输局路政管理站站长
赵新江县交通运输局运输管理站站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地点设在县交通运输局,办公室主任由宋西江同志兼任。
二、主要职责
(一)县交通运输局:组织路政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开展路面执法,查处违法超限运输车辆;派驻运管人员深入货运站、配货场及大型企业等货物集散地,在源头进行运输装载行为监管和检查,防止车辆超限超载;负责治超检测站点及治超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建立货运企业及从业人员信息系统及信誉档案,登记、抄告超限超载运输车辆和企业等信息,并结合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制度,进行源头处罚;将路面执法中发现的非法改装、拼装车辆通报有关部门,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非法改装、拼装车辆查处工作。
(二)县公安局:配合维护治超检测站点的交通及治安秩序;严厉打击车匪路霸及“车托”,阻碍治超执法人员执法等违法犯罪行为。
(三)县公安交警大队:加强车辆登记管理,禁止非法和违规车辆登记使用;不得为违反规定生产改装货运车辆办理登记、发放号牌和行驶证。
县各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依据职责,发挥职能,保障治超工作顺利进行,确保辖区道路安全畅通。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四日
主题词:交通治超机构通知
抄送:县委、县人大、县政协办公室,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各人民团体。
大名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0年8月14日印发
(共印20份)
第二篇:河北省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规定
河北省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规定
(《河北省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规定》河北省人民政府令 ﹝2010第4号已经2010年6月26日省政府第6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8月1日起施行。根据2011年12月3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 ﹝2011﹞第17号第一个次修订
根据2012年5月1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2013﹞第2号第二次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公路路产路权,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和公路安全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对货运车辆非法超限超载及相关违法行为实施治理(以下简称治超),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治超工作应当坚持政府领导、部门监管、企业自律、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治超工作。
交通运输、公安、发展和改革、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水利、国土资源、工业和信息化、财政、物价等部门应当按有关规定,履行各自在治超工作中的职责。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治超工作的领导,完善治超工作机制,落实治超工作人员,安排必要的治超工作经费,对所属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治超工作实施目标任务考核、责任追究和奖惩制度,保障治超工作的有效进行。
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货运车辆为超限超载货运车辆:(一)车货总重超过五十五吨(不含五十五吨);(二)单轴承重超过十吨(不含十吨);(三)由汽车和全挂车组合的汽车列车,被牵引的全挂列车总重超过主车总重的;(四)国务院有关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形。第二章通行管理
第七条 超限超载货运车辆不得擅自在公路上行驶。
除运输重型不可解体物品确需超限超载行驶公路的货运车辆外,公路管理机构不得为其他超限超载货运车辆办理通行许可证件。
第八条 公路管理机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治超检测站对超限超载货运车辆实施治理,也可以根据本省有关规定设立流动检测卸载点。
第九条 治超执法人员在进行治超工作时,可以设置车辆缓冲带和自动路障装置,保障治超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十条 超限超载货运车辆应当经称重检测后方可认定。货运车辆驾驶员拒绝称重检测或者车货总重超过称重设备标定限值等无法用称重设备检测的,可以采用量方测算的方法认定。
第十一条 治超执法人员依法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货运车辆涉嫌超限超载的,应当责令其立即停驶并引导到治超检测站或者流动检测卸载点进行检测。
称重检测结果与当事人之前接受处罚后的法律文书记载的卸载后的车货总重不一致,且超过认定标准的,可视为二次货物拼装。
第十二条 治超执法人员对超限超载的货运车辆,应当责令违法责任人自行卸载。违法责任人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自行卸载的,应当强制卸载,卸载费用由违法责任人承担。
第十三条 公路管理机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将查获的超限超载货运车辆及驾驶员信息及时通报有关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依法查处。
第十四条 农村公路的管养单位或者部门,可以在农村公路的重要出入口以及节点位置设置限高、限宽设施,同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县道上设置限高、限宽设施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五条 对车货总重超过五十五吨(不含五十五吨)或者车货总重超过认定标准百分之百以上的超限超载货运车辆行驶收费公路的,可以利用计重收费系统,加收相应费用。其收费标准,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者方式阻扰、拒绝治超执法人员实施超限超载检查,不得恶意堵车、强行闯关、破坏设施、威胁治超执法人员。
对拒绝检查、车辆妨碍交通通行的,由治超执法人员将车辆强制驶离或者拖至治超检测站、流动检测卸载点实施检测,相关费用由违法责任人承担。
第十七条 治超执法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未取得行政执法资格而上路从事治超执法工作;(二)只罚款、收费,不实施卸载,放行车辆;(三)将罚款、收费据为己有;(四)发现超限超载货运车辆不予查处。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前款规定的治超执法人员向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公路管理机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或者监察机关、政府法制机构等部门投诉、举报。接到投诉、举报的部门应当按职责分工,及时组织核查并依法处理。
第三章源头管理
第十八条 从事砂石料、铁粉、煤炭、钢材、水泥、危险化学品等生产经营的企业和港口经营企业、火车站、道路货物运输站场,以及其他从事道路货物运输装载、配载的经营者(以下统称货运源头单位)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一)明确本单位有关从业人员治超工作职责,建立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二)对货物装载、开票、计重等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三)按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规定,登记货运车辆、驾驶员和货物的信息,并及时报送登记结果;(四)配备装载、配载计重设施、设备;(五)接受治超执法人员的监督检查,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第十九条 货运源头单位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未按规定装载、配载货物,放行超限超载车辆;(二)为没有号牌或者行驶证、道路运输证的货运车辆装载、配载货物;(三)为擅自改变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的货运车辆装载、配载货物;(四)为未出示驾驶证、从业资格证人员驾驶的货运车辆装载、配载货物;(五)为超限超载货运车辆提供虚假证明。
第二十条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合法的货运源头单位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未依法取得行政许可的货运源头单位,不得从事货物装载、配载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十一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监督货运源头单位公布超限超载标准、监督机构名称和监督电话,通过巡查、派驻人员等方式对货运源头单位实施监督管理,制止非法超限超载行为。
第二十二条 货运源头单位的生产经营行政主管部门和行政许可部门应当对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货运源头治理工作予以协助,对其移送的案件依法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及时抄告移送案件的机构。
第二十三条 货运经营者应当加强从业人员车辆安全知识和依法装载、配载的培训学习,确保道路运输安全。
货运经营者不得聘用无从业资格证的货运车辆驾驶员。
第二十四条 货运车辆驾驶员应当向货运源头单位出示行驶证、道路运输证、驾驶证和从业资格证。
货运车辆驾驶员不得驾驶超限超载货运车辆。
第二十五条 货运车辆生产或者改装企业应当按国家《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公告的本企业产品种类和参数生产,加强生产一致性管理,禁止虚假标定。
车辆生产、销售企业不得销售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的车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不得为违反前二款规定生产、改装的货运车辆办理登记、发放号牌和行驶证。
第二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货运车辆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
擅自改变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的货运车辆,禁止在公路上行驶。第二十七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查获的擅自改变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的货运车辆,应当将有关货运车辆生产、改装企业的信息通报工业和信息化、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查处。查处部门应当将查处结果及时抄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通报信息的单位。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公路管理机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监察机关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违反规定为超限超载货运车辆办理通行许可证件的;(二)违反规定放行超限超载车辆或者只罚款、收费,不实施卸载的;(三)乱罚款、乱收费或者将罚款、收费据为己有的;(四)为违反规定生产、改装的货运车辆办理登记、发放号牌和行驶证的;(五)对有关部门移送或者通报的案件不及时查处的;(六)接到投诉、举报后,未及时组织核查并依法处理的;(七)其他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治超职责以及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行为。
前款规定的工作人员是行政执法人员的,由政府法制机构根据情节轻重,依法暂扣或者吊销行政执法证件,取消行政执法资格,并建议所在单位对其进行离岗培训或者调离执法岗位。未取得行政执法资格而上路从事治超执法工作的,除责令其停止执法活动外,追究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责任。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八条规定的,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九条规定的,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按每辆次处一千元的罚款。
危险化学品的货运源头单位装载、配载危险化学品违反本规定第十九条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移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按每辆次处一万元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规定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的,由生产经营的行政许可等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取缔。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货运经营者责令停业整顿直至依法吊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规定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一年内超限超载三次以上(含三次)的货运车辆或者驾驶员,由发证机关依法撤销其道路运输证或者从业资格证。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逐级报请国家有关部门取消该产品《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资格;对已售出的,由货运车辆违规生产、改装企业自行召回处理;拒不召回的,由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召回。
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查处。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公安交通管理等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违反本规定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并责令违法责任人限期按国家强制性标准恢复原状;逾期不改正的,强制恢复原状,其费用由违法责任人承担。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超限超载货运车辆行驶公路的,由公路管理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的规定,对违法责任人予以行政处罚。其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法律规定的幅度内从重处罚:(一)车货总重超过五十五吨(不含五十五吨)的;(二)车货总重超过规定标准百分之百以上的;(三)查处后对货物进行二次拼装的;(四)阻挠、拒绝检查的。
第三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对严重超限超载的货运车辆进行责任倒查。倒查装载、配载的货运源头单位、车辆生产或者改装企业、车辆所属单位、途经治超检测站或者流动治超检测卸载点等单位或者个人。
责任倒查中涉及企业或者个人的,由其行政主管部门追究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涉及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涉及行政执法责任制执行的,由政府法制机构实施责任追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阻碍治超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务,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及时予以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对治超责任不落实,履行职责不认真,超限超载车辆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因超限超载导致重大安全事故的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行政领导,由上级行政机关进行通报批评,予以行政问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四十条 本规定自2010年8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单位】天津市
【发布文号】津政办发〔2006〕031号 【发布日期】2006-06-08 【生效日期】2006-06-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天津市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我市2006年治理车
辆超限超载工作要点的通知
(津政办发〔2006〕031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市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我市2006年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要点》已经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二○○六年六月八日
关于我市2006年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要点
2006年是全国治超工作的第三年。为了巩固和扩大治理成果,建立长效治理机制,把治超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做好我市今年的治超工作,制定2006年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5〕30号)精神,以建立健全治超长效机制为目标,按照巩固成果、力度不减、突出重点、有效推进的工作思路,坚持依法严管、规范行为、标本兼治、立足源头、科学治超的方针,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落实责任,分解任务,狠抓落实,进一步推动我市治超工作向纵深发展并取得明显成效。
(二)工作目标。到2006年底,砂石料运输单车车辆超限超载吨位控制在50%以下,其他车辆超限超载吨位控制在30%以下。取缔无证无照开采、无照经营料场的违法行为,取缔无证无照车辆非法改装企业,遏制汽车非法改装行为。提高依法治超、自主创新治超和综合治超的能力,突出源头治理、路面治超、管控网络的效果。
二、具体任务和要求
(一)依法治超,加强路面治超执法力度。
1.继续坚持路面联合治超。为确保治理成效,遏制反弹,各级公安交管、公路路政、交通运政部门继续实行路面联合执法,确保人员投入,坚持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在已有的固定检测点位,坚持24小时不间断联合治理,始终保持依法严管的态势,坚决遏制反弹。
2.突出重点,延伸治理范围。2006年路面治超工作重点,一是加大对超限超载50%以上的严重超限超载运输行为的治理和处罚力度。二是加大对路上行驶的私自拆改车辆进行治理和处罚的力度。三是形成治超网络化布局。从治超需要出发,增设流动治超执勤点位和临时治超站,防止车辆绕行,确保治超成效。
3.采取综合措施依法严管,有针对性地开展治超工作,形成全市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公路路政部门对超限超载车辆要进行科学认定,同时严格实施卸载,消除违法行为,对超限超载30%以上的要按规定收取公路损害赔(补)偿费。对严重超限超载的违法运输车辆,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从重处罚。
公安交管部门要加强对超限超载车辆拦检,引导车辆至超限站点,并依据超限超载严重程度,在认定幅度内增加处罚额度。对恶意超限超载车辆驾驶员实施交通违法行为累积记分制度,大力推进异地交通违法记分信息的转递工作,对记分超过规定的驾驶员,依法采取扣留驾驶证、组织学习和考试的处理措施,同时依法对私自拆改车辆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督促其恢复原状。
交通运输部门要健全货运经营企业和营运驾驶员的信誉档案管理,各治超检查站要严格执行超限超载违法运输车辆及驾驶员的违法登记和信息抄报制度。对多次超限超载的货运企业和营运驾驶员,定期公布黑名单,并依法予以严厉处罚;对超限超载违法纪录次数超过3次的营运驾驶员,要责令其参加不少于一周的学习培训,并重新考试;对于有超限超载登记的营运货车超过总数的5%的运输企业,要向社会公布,并责令其停业整顿。
(二)严厉打击非法改装车辆行为。
工商部门要进一步开展车辆非法改装企业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查处车辆非法改装企业的违法行为,逐步规范车辆改装市场秩序,严把车辆改装关。对无证无照的非法改装企业坚决予以取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国务院令第406号)和国家八部委《关于印发2005年全国治超工作要点的通知》(交公路发〔2005〕89号)要求,交通运输部门对擅自改装机动车辆的机动车维修经营者,责令其改正,没收违法收入,并处违法收入2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收入或违法收入不足1万元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其经营许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擅自改变车厢长度或栏板高度等改装营运货车行为的道路运输经营者(车主)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并要求限期恢复原貌。从2006年起,工商、公安、经委、交通、质监等部门联合在治超检测站点开展打击非法改装车辆专项活动,特别是利用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的场地条件,配备必要装备,对发现擅自改变车辆外廓尺寸,加栏板、加钢板以及载质量等技术参数明显不实的非法改装车辆,要强制车辆恢复原状。市经委要对全市车辆改装企业进行产品、生产情况检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考核项目和标准审查企业生产条件,不具备条件企业一律不予申报,坚决杜绝违规企业的生产。
(三)进一步加强源头监管。
各区县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对重点货物运输集散地、货运场站等场站的监管,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超限超载车辆不出场站,对货主和场站故意放纵车辆超限超载的,要依照《道路运输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对位于公路沿线的小煤场、砂石料场及各种货物分装场,继续加大整治力度,对为超限超载车辆提供货源的,予以整顿或关闭。2006年是加强货物装载源头管理年,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强化责任,确保运输源头符合国家装载运输标准要求,发现经常放行超限超载运输车辆的,要采取强硬措施责令其停业整顿。运输管理部门要把治超工作关口前移,按照《道路运输条例》的要求,深入到重点货物集散地、货运场站等进行监督,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超限超载运输车辆不出场站,对允许超限超载车辆出场站的道路运输场站,依法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四)加强车辆牌证和运输市场准入管理。
各级公安交管部门,在车辆注册登记时要严格把关,对于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车型技术参数不一致、不符合《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2004)等国家标准要求的车辆,一律不予登记和核发车辆牌证。对目前仍然“大吨小标”以及其他不符合GB1589-2004标准的车辆,各级交通运输部门不得准许其进入运输市场。
(五)严厉打击暴力抗法行为,确保执法人员人身安全。
各级公安部门要保证治超检测站点的警力,负责维护治超检测站点交通、治安秩序,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的警力要相对固定,确保24小时驻守岗位,对阻碍执法管理和对执法人员实施人身侵犯、恶势力带车、破坏治超站点设施的,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对容易出现聚众闯卡、拒不接受检查、强行冲卡、带车绕行的重点地区和点位,要加强巡逻,加强应急处置管理,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执法人员人身安全,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六)积极稳妥地推进收费公路计重收费工作。
要认真总结津蓟高速公路试行计重收费的经验做法,对具备条件的跨区域高速公路,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周边省市的沟通协作,在确保突出治理效果的前提下,推进收费公路计重收费工作。通过经济手段,消除超限超载车辆的非法利润。同时,要正确处理好计重收费与治超执法的关系,确保计重收费与治超执法工作相互促进,互动互补,通过经济和行政手段对超限超载车辆实施全路网监控。
(七)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保障物资的正常运输。
各区县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鼓励多轴大型运输车辆发展,优化道路运输结构,提高道路运输效能,降低运输成本,在治超工作中要坚持保畅优先的原则,保障整车且合法装载的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运输畅通。但要将超限超载的违法信息通报给车辆注册地有关部门,由车辆注册地公安、交通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地的规定进行处罚。
(八)加强治超长效机制建设。
超限超载车辆治理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决定了加快建立治超长效机制的必要性。从我市治超工作实际需要出发,必须强化六项工作。
一是强化对治超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考核,市政府督查室会同市纠风办、市政府法制办、市治超办按照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治超办关于落实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目标责任制实施意见的通知》(津政办发〔2005〕48号)要求,对治超工作中领导不重视、不理解、不支持,只看眼前利益、不顾大局的思想和行为要实行督查,对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进行规范和督查,对在治超中以罚代纠、只罚不纠和以治超为名谋取私利的行为及出现公路“三乱”等问题进行督查,严格实施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并将督查情况及时报市政府。
二是强化治超信息网建设力度,尽快实现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计算机联网,为信息传输创造条件,提升规范管理水平。
三是强化治超站点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改建公路时要结合治超站点布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营,上半年要建成津围公路大型超限超载检测站。
四是强化联合执法力度,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必须坚持联合执法人员不减、力度不减、时间不断、紧密配合,使治超检测站功能得到发挥。
五是强化依法严管、标本兼治、立足源头、科学治超的工作力度,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治超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巩固和扩大治超成果。
六是强化治超工作机制,加强两级治超工作机构,坚持例会制度,总结治超工作经验做法,分析研究问题,及时调整对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组织协调治超工作的能力。要理顺经费渠道,支持对治超工作的投入,要切实体现认真筹划、精心组织、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态势,确保我市治超工作深入推进。
(九)加强执法督查,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
各区县政府、各有关部门对路面执法、车辆生产与改装、车辆牌证管理、道路运输市场管理等工作,加强明查暗访和监督检查,对工作不作为,徇私舞弊的违法违纪行为要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一线执法人员要继续执行治超“五不准”规定和“十条禁令”等有关纪律,要认真贯彻和提倡“八荣八耻”的道德规范,坚持依法治超,切实规范行为。对于违法乱纪的执法人员,一经发现,坚决予以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十)继续加强治超宣传工作,营造舆论氛围。
要切实将宣传工作贯穿于治超工作的各个环节。随着治超工作的深入开展,要围绕建立治超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及时调整宣传重点,继续保持舆论声势,在坚持现有宣传方式的同时,还可通过制作专题片、举办成果展等活动,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宣传工作。宣传内容要注重针对性,宣传方式要注重时效性,要集中展现治超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先进事迹和突出的成效等。同时,还要对超限超载的典型案例进行曝光。
天津市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六年五月二十三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宁夏回族自治区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办法(2010年)
宁夏回族自治区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办法(2010年)
《宁夏回族自治区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办法》已经2010年12月7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第8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4月1日起施行。
宁夏回族自治区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道路运输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保护国家财产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维护道路货物运输市场秩序,确保公路完好畅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农村公路以及货物运输源头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以下简称治超工作),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是指超过国家公路车辆通行限定值或者超过货运车辆核定载质量的违法运输行为。
第四条治超工作遵循全区统一领导、各级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原则。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治超工作,建立健全治超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治超工作机制,落实治超工作人员,并将治超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交通运输、公安、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质监、安监、工商等相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履行各自在治超工作中的职责。
第二章工作职责
第六条交通运输部门在治超工作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开展路面执法,依法查处超限超载违法车辆;
(二)组织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以下简称运管机构)执法人员在货物装载现场和集散地对运输装载行为进行监管,防止车辆超限超载;
(三)负责治超检测站点及治超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管理;
(四)建立货运企业及从业人员信息系统和信誉档案,登记、抄告超限超载运输车辆和企业等信息,建立完善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制度;
(五)引导运力结构调整,采取措施鼓励道路货物运输实行集约化、网络化经营,鼓励采用集装箱、封闭箱式货车和多轴重型车运输;
(六)对执法中发现的非法改装、拼装车辆违法行为通报有关部门,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查处工作。
第七条公安部门负责车辆登记管理,维护治超站点的交通和治安秩序,组织依法查处超限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和阻碍执行公务等违法犯罪行为。
第八条发展改革(含物价部门)、经济和信息化部门负责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监督、检查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查处违规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指导和监督超限超载治理相关收费政策的执行,制定超限超载车辆卸载、货物保管、停车管理等收费标准。
第九条质监部门负责对治超工作中所需的检测设备依法实施计量检定,定期公布经整治验收合格的承压类汽车罐车充装站单位名单,实施缺陷汽车召回制度,检查从事拼装、改装车辆生产企业的生产场所及标准执行情况,杜绝无标生产行为,查处不符合产品认证要求的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
第十条工商部门负责查处非法拼装、改装汽车及非法买卖拼装、改装汽车行为,依法取缔非法拼装、改装汽车企业。
第十一条安监部门负责对危险化学品充装单位实施安全监管,会同有关部门对因超限超载发生的特别重大伤亡事故进行调查处理,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三章源头治理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依法许可、注册登记的货运源头单位向社会公示,建立货运源头治超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行政执法联动工作制度。
前款所称货运源头单位,是指依法取得行政许可或者注册登记,从事矿产品、建材、机械、农副产品等生产加工企业、物流站场和其他道路货物运输装载现场的经营者。
第十三条运管机构应当对货运源头单位采用进驻、巡查等方式实施货运源头治超。
第十四条货运源头单位的生产、经营许可机关或者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货运源头单位信誉考核档案,对货运源头单位发生的超限超载行为,列入信誉考核范围,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对运管机构移交的案件应当及时查处,并将处理结果反馈运管机构。
运管机构应当每月将货运源头单位违法案件移交相关部门的情况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运管机构。
第十五条货运源头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二)对货物装载、开票、计重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三)对货运车辆驾驶员出示的道路运输证和从业资格证进行登记;
(四)配置相应的货物称重和计量设备;
(五)建立健全货运源头治超登记、统计制度和档案,并按规定向运管机构报送相关资料信息;
(六)接受货运源头治超执法人员实施的监督检查,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
第十六条货运源头单位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为无牌无证或证照不全的车辆装载、配载;
(二)为非法改装的车辆装载、配载;
(三)违反超限超载标准,为车辆装载、配载;
(四)为超限超载车辆提供虚假装载证明。
第十七条货运源头单位工作人员应当按规定装载、计重、开票,不得放行超限超载车辆。从事货物运输的车辆驾驶员,在装载货物时应当向货运源头单位出示道路运输证和从业资格证,不得驾驶超限超载车辆。
第十八条运管机构执法人员依法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货运源头单位建立的治超制度及其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对货运源头单位的治超登记、统计制度、档案进行检查;
(三)发现违法行为应当及时纠正,依法予以处罚;
(四)不属于本部门处理的,及时移交有关行政机关。
第四章路面治理
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货运车辆为超限超载车辆:
(一)二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二十吨(不含本数,下同)的;
(二)三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三十吨的(双联轴按照二个轴计算,三联轴按照三个轴计算,下同);
(三)四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四十吨的;
(四)五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五十吨的;
(五)六轴及六轴以上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五十五吨的;
(六)虽未超过上述五种标准,但车辆装载质量超过行驶证核定载质量的;
(七)行驶农村公路,车货总重超过二十吨的。
第二十条禁止超限超载货运车辆行驶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
运输不可解体的大件货物并超过国家公路车辆通行限定值的超限运输车辆,应当经自治区交通运输部门批准后方可上路行驶。
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交通运输、公安部门联合开展路面执法工作。路面执法工作应当在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固定治超检测站和流动治超检测站范围内开展。
第二十二条交通运输、公安部门应当建立全路网的治超监控网络,按照国家统一的超限超载认定标准和处理标准,在治超检测站联合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治理;对超限超载车辆避站绕行、短途驳载等违法行为,应当以治超检测站为依托,以固定检测和流动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查处。
第二十三条治超执法人员依法对货运车辆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涉嫌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应当立即责令停驶,引导车辆到治超检测站进行检测。
第二十四条违法超限超载货运车辆应当经称重设备检测后方可认定。对经检测确定的违法车辆,依法对其进行处理。
第二十五条治超执法人员对查处的违法超限超载车辆,应当责令违法责任人对超限超载部分的货物自行卸载。拒不服从的,由执法人员依法强制卸载,费用由违法责任人承担。治超执法单位为卸载货物提供不超过三天的免费保管时间,超过保管期限经通知仍不运走的按规定变卖,扣除相关费用后通知当事人领取。
第二十六条设区的市、县(市、区)交通运输部门应当在农村公路重要出入口及节点位置设置限宽、限高设施,在流量大、超限超载严重的公路入口,安排专人把守,控制超限超载车辆驶入。
第二十七条交通运输、公安部门在路面执法工作中应当制定交通疏导应急预案,出现道
路拥堵情况时,应当快速疏导交通,确保公路畅通。
第五章责任追究
第二十八条承担治超职责的部门和单位,应当对查获的超限超载的货运车辆进行责任倒查。倒查装载、配载的货运源头单位、车辆生产或者改装企业、车辆所属单位、途经治超检测站或者流动检测点等单位或者个人的过错责任,提取相关证据,形成初步核实报告,报本级人民政府治超工作机构。
过错责任的初步核实工作,应当在七个工作日内完成,案情复杂的,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可延长五个工作日。
第二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治超工作机构负责治超责任事实、责任主体的调查和初步认定,对查实的相关情况抄告行政监察部门。行政监察部门负责对责任人的过错责任进行审核认定,作出监察决定或者监察建议。
第三十条责任倒查中涉及企业或者个人的,由行政监察部门监督其主管部门追究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涉及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部门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对治超工作不落实,不履行治超工作职责,超限超载车辆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因超限超载导致重大安全事故的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由其上级行政机关予以行政问责。
第六章罚则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的,由县以上运管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由县以上运管机构给予警告,并对货运源头单位按照每辆次处以一千元罚款;同一货运源头单位一个月以内违规装载、配载达到五辆次以上的,由县以上运管机构移送工商、质监等部门依法处理,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县以上运管机构对货运源头单位按照每辆次处以一千元罚款。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县以上运管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按照每辆次处以二百元罚款。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交通运输部门依法实施卸载,并按以下规定进行处罚:
(一)超过认定标准百分之五十以下的,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二)超过认定标准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三)超过认定标准百分之一百以上百分之一百五十以下的,处一万元以上一万五千元以下罚款;
(四)超过认定标准百分之一百五十以上的,处一万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交通运输、公安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
所在单位或者监察部门给予处分,并调离工作岗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规定为超限超载货运车辆办理通行许可证件的;
(二)违反规定放行超限超载车辆的;
(三)乱罚款、乱收费或者将罚款、收费据为已有的;
(四)为违反规定生产、改装的货运车辆办理登记、发放号牌和行驶证的;
(五)对有关部门移交或者通报的案件不及时查处的;
(六)接到投诉、举报后,未及时组织核查并依法处理的;
(七)其他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治超职责以及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
第三十八条阻碍治超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务,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当事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条专用公路的治超工作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一条本办法自二o一一年四月一日施行。
第五篇:车辆超载超限治理实施方案
附件1
治理车辆超载超限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完善我省治理车辆超载超限工作机制,着力解决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保护公路基础设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研究,决定从2014年1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加强车辆超载超限治理(以下简称“治超”)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1年时间的集中治理,有效遏制严重超载超限违法行为,“大吨小标”和非法改装车辆基本杜绝,进一步规范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行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公路设施完好。
二、工作任务
(一)严把车辆生产、准入和审验源头关
由经济和信息化部门牵头,工商、质监等部门配合,全面排查省内货车生产企业,公布合法生产企业名单,严厉查处违规生产企业。对“大吨小标”等不符合国家公告标准的车型,一律禁止在省内销售,并依法申请工业和信息化部更正或撤销其相关产品《公告》。(2014年2月底前完成)
由工商部门牵头,经济和信息化等部门配合,全面排查省内货车销售企业,凡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非整车出厂货车一律禁止销售,对违规销售行为进行严肃查处。(2014年2月底前完成)
公安部门要严格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公告办理车辆注册登记,对非法改装等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货车不得进行注册登记和审验,审验发现非法改装等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货车要责令进行纠正,交通运输部门不得办理道路运输证和定期审验。(即时执行)
(二)严把车辆改装的源头关
由工商部门牵头,公安、经济和信息化、交通运输等部门配合,对改装机动车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非法改装、拼装机动车的企业或场所,依法予以取缔。由交通运输部门牵头,工商、公安等部门配合,对机动车维修企业进行全面排查,企业非法改装货车行为一经查实,吊销其维修生产许可。(2014年2月底前完成)
(三)严把货物装载源头关
各地人民政府要组织安监、公安、交通运输和农业(农机)等部门,加强对容易发生超载超限的矿山、水泥厂、沙石料场等货物集散地的监管,以政府名义向社会公布重点货运源头单位。建立健全交通运输、公安部门联合驻点或巡查监管制度,坚决制止超载超限车辆出场、出站。(2014年1月底前完成)
各地交通运输、公安部门从即日起迅速摸清辖区底数,建立基础台账,一对一与当地货运企业和业主签订一律不得超限超载的安全责任书和承诺书。凡核发了“运输许可证”的企业、业主和货场由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签订,运输型拖拉机由农业(农机)部门负责签订,其他由公安部门负责签订。(2014年2月底前完成)
(四)严把高速公路入口关
由公安部门牵头,当地人民政府、交通运输部门、高速公路营运公司配合,2013年12月14日至16日排查并确定辖区内高速公路入口管控点,拟定并分批公布高速公路货车可通行入口名单(2013年12月18日前公布第一批名单,2014年1月20日公布第二批名单,2014年3月底前公布第三批名单)。高速公路营运公司按照时间进度安排在相关高速公路入口前提前配备称重设施设备、设置限高门架和警示标志标牌,有条件的要设置渠化货车专用通道、劝返专用通道等。高速公路入口以外的疏导、劝返及有关维稳工作由辖区地方人民政府负责。
由公安部门牵头,当地人民政府、交通运输部门、高速公路营运公司配合,在高速公路省界入口加强对入川货车的管控。有条件的,要在站前收费广场渠化货车专用通道、设置移动称重设备,在货运车辆进站前实施检测,对检测出的超载超限货运车辆直接劝返;无条件的,公安、交通运输部门要设点联合执法,高速公路营运公司配备移动称重设备、设置治超警示标志,提示进入的违法超载超限车辆就近驶离高速公路。加强省际间治超信息沟通,对违法超载超限车辆实施有效管控。(即时执行)
由交通运输部门牵头,公安部门、高速公路营运公司配合,合理统筹规划、调整完善治超监控网络,形成源头监管点、治超检测站、卸货场、流动检测车互联互动、相互补充的治超监控网络体系。(即时执行)
(五)严把路面管控关
公安、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在省政府批准的固定超载超限检测站、高速公路入口管控点,实行公安、交通运输部门联合治超,落实抄告制度。公安部门要在检测站设立警务室并常驻警务人员。公安、交通运输部门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各自职责,对车辆超载超限、非法改装等违法行为实行一站式查处,禁止以罚款或收费代替卸载。加强高速公路路面巡逻,发现超载超限货车引导就近驶离高速公路,并按照车籍地原则对货运车辆违法情况抄告相关部门。(即时执行)
地方人民政府及其交通运输部门负责落实超载超限检测站称重、卸载机具设备和卸载场地等及配套政策。对经检测确认严重超载超限的车辆,交通运输部门要依法严格实施卸载,违法状态未消除的,不得放行或准予继续行驶公路。对发现的非法改装车辆,公安部门要依法顶格处罚,并现场予以切割。要加大对违法超载超限驾驶人员的处罚力度,严格执行违法记分制度。(即时执行)
(六)强化施工、应急救援路段交通安全管理 由公安部门牵头,高速公路营运公司、交通运输部门配合,加强高速公路维护和事故现场安全管理。可能影响通行安全时,由公安部门实施交通管制,封闭施救路段,实施对面道路半幅双向方式通行,确保不发生二次事故。(即时执行)
交通运输、公安部门要严格施工审批和过程监管,督促建设单位严格按照许可的施工方案施工,规范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公安部门负责施工路段的交通安全监管。(即时执行)
高速公路营运公司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配足应急救援人员和设备,落实应急保障措施,确保快速、有效处置突发状况;配合公安部门加强清排障服务,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提高事故应急救援效率,尽可能减少对道路通行安全的影响。(即时执行)
(七)加强政策引导,推进长效治理
由财政部门牵头,国税、交通运输等部门配合,研究起草交通运输企业补贴政策并报省政府审批,鼓励交通运输企业做大做强。
由交通运输部门牵头,发展改革、国土资源、财政、税务等部门配合,研究起草货运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实施方案并报省政府审批,筛选出一批基础条件较好、辐射能力较强、管理较为规范的货运企业予以重点指导并予以相关政策扶持,引导道路货物运输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经营。(2014年3月底前完成)
由交通运输部门牵头,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配合,研究起草货运车辆公路通行费优惠政策并报省政府审批。(2014年3月底前完成)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一是各地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车辆超载超限治理工作的领导,市(州)长、县(市、区)长是第一责任人,把治超工作列入各级政府工作目标,制定治超责任考核管理办法,严格责任追究。二是进一步落实有关部门的责任,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是行业监管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部门间、区域间的沟通、协作,重点强化源头管理和路面联合执法工作机制。三是2014年2月底前各地要落实治超工作机构、编制、人员及经费。
(二)强化监督检查,规范执法行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坚持依法治超,提高执法效率。坚持明查暗访,对典型的违纪违法问题要严肃处理。对货运车辆拒检逃逸、聚众闯卡、故意滞留阻塞交通等影响和破坏治超工作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要组织力量开展专项整治,依法予以打击。
(三)逗硬考核,严格责任追究。省政府将把治超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并由交通运输厅、公安厅、省政府督查室进行督查督办,对治超工作不力、违法超载超限运输未能得到有效遏止的市(州)及有关单位将严肃追究责任。各地也要将治超工作纳入目标绩效考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