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生辩论赛总结(非正式)
“明诚杯”新生辩论赛 总结
活动全称:第二届“明诚杯”新生辩论赛
活动时间:10月7 日~9日初赛电机馆
10月13日复赛电机馆
11月16日半决赛5上
12月2 日决赛5上
活动简介:
由于校“晨光杯”新生辩论赛的历届成功举办,以及辩论赛本身作为一种丰富课外生活、增强思维与素质修养的活动,在新生群体中收到广泛好评。“晨光杯”不仅体现了新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而且可以发掘和培养辩论人才,本着“公平竞争,力争第一”的精神,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视听,演讲和其他能力,团队的组织和团结协作能力。
电气系“明诚杯”新生辩论赛作为电气系为“晨光杯”选拔优秀辩论人才的活动,经过上届举办,获得广大电气系新生的热衷和喜爱。它不仅调动了电气系各班级新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锻炼了同学们的口才与思辨能力,同时培养了同学们团体意识的能力。
由于“晨光杯”的赛程冲突,本届辩论赛历时一个多月,分为初赛、复赛、半决赛、决赛,共有电气工程系2010级的10个班级参赛。赛程采取淘汰制,初赛与复赛在电机馆举办,半决赛和决赛在5上举办。
初赛时,各班辩论队早已经是胸有成竹蓄势待发,五场比赛中,场上场下弥漫了浓浓的火药味,最后五支队伍脱颖而出,还有一支失利队伍凭实力复活。
复赛时,凭借第一轮比赛的经验以及后续的充分准备,三场比赛战况都非常激烈,角逐出的三支队伍也仅以微弱优势取胜。
半决赛时,脱颖而出的四支队伍在两场比赛中攻防兼备,各自就自己的论点展开战线,辩手们精彩的争辩获得了场下观众阵阵喝彩,高潮不断鹊起。
决赛时,走到最后的两支实力强劲的队伍,在决赛中为胜利的桂冠全力以赴。比赛中,反方形成了以二辩选手为核心,其他三位辩手打辅助的情形,实力超群的二辩防守反攻,成为当晚当之无愧的最佳辩手。而正方四位辩手则凭借团队的力量,收放自如,攻防兼备,取得“明诚杯”的最后胜利。
本届辩论赛也得到了广大同学的好评与支持。
负责人:罗明、赵芳、林让
关于活动的宣传及赛程安排
活动宣传:
1、9月20日晚上召集2010级各班班长和团支书开会,交代新生辩论赛相关事宜,发放报名表,并要求他们负责组织出各班的班级辩论队。2、9月24号晚上召集各班辩论队召开动员大会,详细介绍辩论赛相关事宜,并为各班分配一名系辩论队成员对大家进行辅导。同时各辩论队为初赛抽签,决定比赛辩题、场次及分组。观看辩论赛经典视频。
3、9月25日了解大致报名情况,9月26日截至收取报名表。
4、9月30号在各电气系新生住宿楼下张贴初赛的宣传海报。
5、每次比赛前另行张贴相应宣传海报。
赛程安排:
初赛: 10月7日晚上进行三场比赛(淘汰三支队伍,晋级三支队伍,每场比赛各产生一位优秀辩手)
10月9日晚上进行两场比赛(淘汰两支队伍,晋级两支队伍,每场比赛各产生一位优秀辩手)
并于当晚由评委投票从五支被淘汰的队伍中直接复活一支。
复赛: 10月13号进行三场比赛(淘汰三支队伍,晋级三支队伍,每场比赛各产生一位优秀辩手)
并于当晚由评委投票从三支被淘汰的队伍中直接复活一支。
半决赛:11月16号在系辩论队参加完晨光杯后举行。(淘汰两支队伍,晋级两支队伍,每场比赛各产生一位优秀辩手)
(胜利的两支队伍在决赛中进行班级第一名争夺,另两只第三名。)决赛: 12月2号 在宿舍装欢大赛与新生晚会后举行。
(产生班级一二三名及最佳辩手一名,优秀辩手一名,并颁发班级奖,优秀辩手奖、最佳辩手奖。)
一、赛前:
1、拟定部分策划及预案(详见部分策划、预案)
2、相关表格的准备:报名表、评分表、计分表、统分表、签到表、赛程周期时间安排表等
3、相关材料的准备:选手须知、比赛规程、评分细则、比赛题目、动员大会视频、计时器、计时软件等
4、相关物品的准备:水、饮水机、纸杯、红布(决赛)、位牌、花、奖品、奖状、小礼品、工作牌、横幅、铃声工具、礼花(决赛)、各种打印、以及相关电器设备(如电脑、连接线、话筒等)
5、技术指导安排(辩论队)
⑴、赛前联系、确定带队人数、人员、联系方式
⑵、赛时评委
⑶、赛时主席
6、动员大会(详见动员大会预案)
7、各班组队、准备比赛
⑴、学习部监督各班准备辩论赛
⑵、技术支持
⑶、及时解决各班问题(人不够、没准备好等)
二、赛时:
1、做好相关宣传工作:通知选手与学生,张贴海报
2、现场准备:
硬件:计时、统分、评委、主席、记者、后勤端水维护秩序、桌椅搬放等
3、联系到场辩手:辩手提前20min~30min辩手签到。确定选手、评委、嘉宾、主席及工作人员是否到齐。
4、辩论赛开始,按照流程进行
三、赛后:
1、清理会场、归还东西
2、对辩论的场次和最佳辩手等做好记录
3、为校“明诚杯”辩论赛提供支持
本届辩论赛在电气系学生会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新同学的积极参与中圆满结束。在这过程中,尽管顺利完成了每一轮比赛,但问题较多,由于比赛赛程较长,下面将分部列出。
动员大会:
1、第一次动员大会对象是班长和团支书,目的是动员他们,再让他们去动员班上同学参与。当时因为没有和辩论队协商好用什么方式宣传。所以,在大会当场也就由学习部和辩论队各说各的,宣传效果不是很好。
2、第二次动员大会,现场秩序做得不好,没有和组织部的干事说好哪些情况需要招呼,也由于他们作为干事,初期做事经验不足。
3、第二次动员大会的所有流程计划得还不是那么周全,导致在大会结束前的最后一个抽辩题、场次的环节有些混乱。
4、本次动员大会效果没有达到理想状况,主要是宣传没有到位,除了两次动员大会的现场宣传,没有海报等另外的宣传形式。
初赛:
1、第一轮的三场比赛没有请信息宣传中心派人照相。
2、计时器提前审了,但是没有全部审,导致最后有个环节铃声出错,混杂在了一起。
3、除了操作计时器的人员,旁边没有安排手动计时人员。
4、比赛主席由于是第一次,没有什么经验,导致辩论中途有辩手环节出错、场下观众持续喧哗、观众提问时间久等问题。
5、辩手进场次序、礼仪等没有提前审,导致当晚有些太不专业,尴尬场面不少。
6、第二轮的两场比赛中,送水出现严重问题,临近开始比赛水才送到,没有提前审过。
7、当天没有再次提醒主席提前到场,以至于第一场比赛开始前15分钟主席才到。
8、维护秩序的人员太过于专注于比赛,导致现场秩序有些混乱,没有时时提醒。
9、由于第一轮比赛观众较多,赛场引导的人员没有做好观众的接待和引导。
复赛:
1、没有协调好学习部与组织部的工作,导致维护秩序上出现工作冲突和遗漏的地方。
2、没有合理安排好生活部干事的分工,以至于有的干事显得手忙脚乱。
3、给评委倒水、发放评分表不及时。
4、发放小礼品的工作人员没有注意现场情况,以至于有位观众提问重复了2次辩手才听清。
5、没有严格监督算分人员计算分数,导致有位辩手的个人得分出错。半决赛:
1、赛前没有了解到当晚各参赛班级情况,以至于有2个班同学有安排,导致当晚观众较少。
2、赛场布置时由于没有提前审过,连接多媒体设备出现问题,采用工作人员台上操作及时,稍显不妥。
3、赛场布置时没有考虑到嘉宾、评委席也要铺红布。
4、收评分表过早,以至于有些评委匆匆打分。
5、两场比赛间隔时间稍长,以至于现场少许混乱。
决赛:
1、赛前预案没有打印出来,以至于当晚会场布置稍显错乱。
2、会场布置的正反方的方形大字缺乏视觉效果,稍显突兀,应该改为圆形。
3、在主楼借桌凳时事先没有找其管理主任签字,仅凭系公章没有借到,后经多番解释才做好。
4、最后的辩论赛横幅没有排好版,两个引号做成了同样的,影响视觉美观。
5、没有提前到现场查看,以至于在头一天晚上多媒体坏了,导致换了一个小型多媒体,并且不能链接笔记本电脑,最后由工作人员上台隐蔽操作。
6、辩论赛赛前回顾的PPT没有提前审声音,以至于当晚PPT没有结束,声音已经结束了。
7、没有和主席商量好最后合影的具体流程,以至于退场合影时有些乱。
8、没有在合影时和照相的人员商量好,导致礼花的喷放不及时。
9、最后发奖金时没有装红包。
关于活动问题与不足的解决办法
1、动员大会应该和辩论队做详细的商量,动员宣传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2、海报等宣传应该宣传出去,不要只在3、5号楼及6板张贴。
3、赛前做好人员具体安排的预案,不至于现场工作人员分工错乱导致混乱。
4、前几次活动最好多指点组织部干事,由于其才作为干事,经验不足,维护秩序难免做的不好。
5、每次活动前都要联系信息宣传中心安排照相人员,并给他们详细说明相片要求。
6、计时器、音乐等软件设施应该提前就审好,桌凳等硬件设施应该挑选好一点的,一面影给选手带来心理影响。
7、对于新的主席要提前审其是否完全掌握比赛流程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8、送水的细节应该提前分配好并提前审过。
9、对于积分与算分,应该在旁严格审查与监督。
10、每次比赛前都要再次提醒和通知到场班级的相关负责人,并嘱咐其组织好人
员参加。
11、注意提前提醒干事在发放小礼品、收评分表等把时机掌握好。
12、会场布置的预案,特别是决赛的布置预案,应该提前确定好并打印出来,审
查各个环节是否还有问题。
13、注意比赛与比赛之间的时间掌握与现场积分的维持,可以参杂一些小节目。
14、决赛等的PPT应提前审好,包括背景音乐等在内。
15、决赛流程最好单独做预案后给主席一份,手写容易出错。
16、关于比赛和颁奖的各个环节应该和主席商量好,包括具体细节在内,以免出
现突发问题。
第二篇:新生辩论赛总结
新生辩论赛总结
复赛总结
辩题:善行是真善还是善心是真善
正方观点:善行是真善
反方观点:善心是真善
1·立论环节。
正反双方对于破题和论点的确立,都很明确,没有明显的偏题或歪论的出现。反方在立论开头,先反驳了正方观点,再引出己方观点,先声夺人,值得肯定。
2·质询环节。
正方双方没有很好的设置问题,几乎都是在阐述问题,质询方或被质询方没有很好的交流,呈现“个打个”的状态。
正方提出“行不等于外表”,提出真善的本质,以及运用马哲立论证明己方观点。将善行列为社会主流,易引起观众共鸣。
反方避过回答正方“伪善”的问题,转而攻善心不是一时的想法,而是内在本质的存在。
但在质询环节,反方渐渐偏离一辩立论稿的论点。提出“伪善行不是善行”的观点,开始偏离辩题。
正方发现反方这一漏洞,提出对于善行的种种表现和对社会的作用,将辩题升华。二辩在质询环节,出现一些规则上的运用错误,显得咄咄逼人,太过强势。
3·质询小结。
在这一阶段,双方的总结都有就对方在立论以及质询时出现的漏洞给予提出并反驳,但对于辩题的升华还存在不足。攻守不平衡,出现只攻不守的局面。
4·自由辩论。
在这一阶段,双方都出现相当的漏洞。正方能比较及时抓住反方出现的漏洞,也能很好的守住己方的立场。
不过双方对于时间的把握都不是很理想。每位辩手起身发言时间几乎都超过30秒。这对于自由辩论环节显得过于长篇大论了。而且,反方在起身回答问题之后,没有很好的继续抛出问题,进行攻辩。对于“伪善行”这一观点,也没有做出很好的解释。
5·总结陈词。
双方都很好的再述了己方论点,也举出相当数量的名人名言和事例证明己方观点。正方四辩的辩风更为落落大方且抑扬顿挫的朗读了四辩稿。反方四辩则显得在复述一辩稿,升华不足,声音较响亮,举止较僵硬。
6·胜负:正方胜出
7·总体:双方材料准备过多,没有进行材料的塞选。以至于在比赛过程中对于材料的不熟
悉,导致出现多次停滞和冷场。起身发言时,材料太大张,影响美观,也不便于寻找有用资料。
双方成员没有服装的统一。
对于海峡赛制的规则依旧存在一定程度的理解不足,导致时间的掌握和规则的运用不是很熟练。
双方成员整场比赛的语速偏快。和评委、观众的交流偏少。
决赛总结
辩题:维系人际关系主要靠互信还是互利。
正方观点:维系人际关系主要靠互信
反方观点:维系人际关系主要靠互利
1·立论环节。
正方提出互信是维系人际关系的基础,具有稳定和长期性且符合社会发展观。
反方提出人之本性趋利避害,互利为客观存在易弥补的特性,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第一轮立论环节,正方时间把握更为自如。反方剩余时间过多。
2·质询环节。
正方就一辩立论稿提出的长期性特征进行很好的攻守。不过正方在质询时,由于材料准备不熟悉,出现临场找不到资料的冷场时间。且对于设置好的问题,没有进行比较深入的攻辩。
质询环节双方都出现阐述问题,而没有问问题的状况。反方没有很好的抓住己方一辩立论稿进行攻辩,出现较大漏洞。承认小部分人际关系靠互信的理论。
3·质询小结。
质询小结阶段,双方都没有就对方主线的漏洞进行有效的总结,正方出现剩余时长超过30秒的场面。
不过反方在小结阶段对于正方提出的“拜金主义”等论点予以反击。时间掌握较好。4·自由辩论。
自由辩环节并不精彩。反方浪费过多时间用于阐述己方观点,陈述累赘,并无重点。只守不攻,给正方留下可乘之机。
正方在本环节攻守自如,即使发现反方将互信划入互利范围的偷换概念并指出,对于互信的稳定性和长期性特征都进行很好的解释,对于反方提出的除知己这类亲密关系外的人际关系主要靠互利的概念即使反攻,并距离反驳了反方的互利长期性的观点。
最后剩余98秒之多的时间,正方四位辩手轮番上阵、,字字珠玑,环环紧扣,毫不留情的攻打反方阵营。
5·总结陈词。
陈词阶段,反方的时间掌握剩余过多,四辩与观众交流良好,笑容可掬。虽然再次论述了一辩立论中的论点,但还是提出“除知己这类亲密关系外的人际关系主要靠互利的概念”,出现较严重的偏题现象。
正方四辩在陈词阶段,一个个提出反方在自由辩时出现的漏洞。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并将辩题很好的上升到了人际关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更高层面,使得本场辩论辩题有所升华。
6·胜负:正方胜出
7·总体:双方都做到了服装的统一及端正坐姿。也都与评委观众有适当的交流。对于规则的掌握和时间的把握有所进步。
不足之处在于,质询环节问题设置不够简洁,自由辩环节问题准备不充足。
第三篇:新生辩论赛总结
新生辩论赛
主题:为促进大一新生的发展,为了配合全院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的学风建设;锻炼同学们的应变、表达能力;活跃学院人文气氛,提高同学们的人文素质,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同学们之间的交流。
时间:2009年9月17日——2009年9月25日 地点:理科楼
进入大学已有一个月了,理学院新生辩论赛开始了
此次辩论赛每个专业出两支队伍,1,2队。当我们拿到命题“男生比女生跟需要关怀”时,我们毕竟都以前没干过这事,所以不免有点心慌,于是乎,我们班的辩手多经常在一起讨论,商量。并且请到了08光信苏伟学长来帮我们作指导
终于到我们上场的时刻,心中的不安,但也硬着头皮上,第一轮结束,我们班1队出线,参加复赛“美丽是福不是祸“和半决赛”代沟的主要责任在于长辈“。决赛!我们的对手是09光信代表队。这次辩题是“天灾比人祸更可怕”,大家场上,唇枪舌剑,再没当初的羞涩和紧张这是我们新生辩手的风采
。看我们班的辩手多厉害
最终我们班获得第二名
我们班的其他同学都没闲着,看:
这是我们班的余曼同学在作为主席参与辩论赛
我是小小计时员!
我们看辩论赛多认真,虽然没上…
辩论赛多有意思!
09信计
4月10号
第四篇:新生辩论赛总结
湖南科技大学法学院2010
大一新生辩论赛策划
一、活动目的:
通过举办此次辩论赛,用以提升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活跃学院文化,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增强学问思辨气氛,也提高广大同学的思辨能力与口才。为广大同学全面展现自我才能,体现自我知识底蕴,实现自我风采提供一个相应的平台。并且在这样一群同学中择优选入学院辩论队,为我院优秀辩论选手的选拔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二、活动时间:2010年3月
三、活动地点::主教(决赛条件允许可在北活进行)
四、主办单位:湖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学生会
承办单位:湖南科技大学学生会科技部
五、参赛对象:湖南科技大学法学院09级各班
六、活动具体安排:
(一)前期工作 1.宣传工作
(1)由法学院学生会及科技部向各班下发比赛通知(2)由法学院学生会广告部出海报; 2.其他工作
(1)组织辩论队成员制定赛制、赛规、评分细则及相关规则,确定本次比赛所用辩题;(2)联系评委:每场比赛前邀请评委;
(3)辩题由院科技部及辩论队成员进行收集,汇总和筛选;(4)进行场地的占用和布置;
(5)选取6名同学担任各场比赛的主席以及计时员,并准备好计时器具
(6)购置奖状以及奖品
(7)在每场比赛前准备茶水或者购置矿泉水供评委、主席以及比赛选手饮用
(8)为各参赛代表队选配比赛指导
(二)赛程安排及说明
本次辩论赛总共有3场比赛,由各班级选取代表队伍各2支,共六个班12支队伍
预
赛:各班根据抽签分两个周末下午进行预赛,12支参赛队伍共计6场比赛,每天3场
复
赛:预赛6支获胜队伍抽签进行复赛,决出进入预决赛的三只队伍
此次比赛过后,由预赛及初赛中各班级已失败的代表队中选取优秀辩手组成一支复活队进入预决赛
预决赛:由复活队以及复赛获胜的共4支队伍抽签后进行预决赛,决出最终进入决赛的两支队伍
决
赛:进入决赛的两支队伍进行比赛并颁发此次新生辩论赛各场比赛优秀辩手等奖项
(三)赛后工作:
1. 选取09级辩论队成员
2.优秀辩手留档
3、科技部成员作活动总结
七、活动预算: 奖状 茶水
新生辩论赛总结
通过举办此次辩论赛,用以提升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活跃学院文化,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增强学问思辨气氛,也提高广大同学的思辨能力与口才。为广大同学全面展现自我才能,体现自我知识底蕴,实现自我风采提供一个相应的平台。并且在这样一群同学中择优选入学院辩论队,为我院优秀辩论选手的选拔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一,活动效果
3月27日法学院新生辩论赛已圆满落下帷幕。该活动由法学院科技部主办,由于活动性质广受好评,因此展开伊始就受到了本院师生的广泛关注。全体同学都积极参与其中。各个09级班级都推出了优秀同学作为辩手,他们在一次次唇枪舌战、你来我往。经过初赛、复赛、决赛考验,其表达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可谓舌灿莲花,出口不凡!而09级哲学班的新生们表现极为突出,最终舌战群儒,摘得桂冠!
比赛期间,非常感谢学生会团委其他部的学生干部,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是本次比赛在公正的良好环境下得以有序进行,并取得了成功。辩论双方具有极高的综合素质,对本方辩题准备充足,论述做到了有理有据,使用语言准确。观众积极配合场上辩手,秩序井然.。
二,活动意义
1.通过本场比赛,同学们详细的了解了辩论赛,这项活动的详细内容,拓展了同学们的知识面。
2.在收集与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大大提升了同学们对既有知识的领悟与吸纳能力.3.针对本方辩题,大家认真的查阅各种文献,典籍,法律条文,做到了论之有理,从而也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储备。
4.通过辩手间的唇枪舌战,极大的锻炼了大家的表达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三、此次活动中的不足
1,因为时间较为紧凑,因此不能举办循环赛,未能使所有选手充分发挥
2,决赛在北活举行,由于话筒数量有限,使得选手们在传递话筒的过程中影响了整个比赛的进程。
总之通过本次比赛的开展,对我们科技部的考验也使我们认识到了我们自身的一些欠缺,在与其它学院配合时,很难达成一致,使得整场比赛双方都存在很多误解,希望以后能多加强合作,也可更好的锻炼的我们组织能力,资源共享,也使自己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
素质拓展部
2010年3月
第五篇:2011新生辩论赛总结
2011新生辩论赛总结
为了丰富11届新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同学们的应变、表达能力,活跃学院人文气氛,由我们飞扬辩论社组织举办的“2011新生辩论赛”在10月12日拉开了帷幕。本次比赛共有22支队伍参加,在近一个月的比赛中,选手们积极备战,努力寻找、组织材料,为了能打好每一场比赛而奋斗着,在初赛,复赛,半决赛等几场比赛中,同学们唇枪舌剑,在比赛中进步着,成长着,最终11应用心理班与11日语2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
11月9日晚6点,比赛在F202拉开帷幕。由辩论社大三大四优秀辩手组成的评委席,各社团负责人组成的嘉宾席以及两方声势浩大的拉拉队,为还未开始的比赛增添了不少气氛。本次决赛辩题是“在校大学生是积累知识更重要还是塑造人格更重要”。由正方一辩开始的 开场立论一下就显示出其清晰的条理,而脱稿的方式更是增加了其气势,而反方一辩与之相比较,由于紧张而发挥不畅,略逊一筹,不过在接下来环节反方很快就调整了过来。攻辩环节中,双方你来我往,十分精彩。而自由辩论更是把比赛带入高潮。双方争锋相对,敏捷的洞察力,严密的答辩,无不尽显选手风采。而不失风趣的答辩更赢得观众阵阵喝彩与掌声。最后的总结陈词双方四辩针对对方漏洞与本方观点做了多方面总结,为比赛划下完美句号。最后经评委们慎重考虑,11日语2班一举夺冠,至此比赛终于完美落幕。
这次比赛由于每场开始前的到位安排,得以顺利进行,这都得感谢社团成员间的密切配合与辛苦工作。当然从比赛中也总结了很多经验,相信在此基础上,辩论比赛一定能办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