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重要历史文献

时间:2019-05-15 12:59: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设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重要历史文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设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重要历史文献》。

第一篇:建设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重要历史文献

建设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重要历史文献

--介绍《关于晋察冀边区党的工作和具体政策报告》

王秀鑫

《关于晋察冀边区党的工作和具体政策报告》(以下称《报告》)一书,已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彭真同志一九四一年春向中共中央政治局汇报晋察冀边区工作后,于同年九月根据党中央批转各根据地党委的这个汇报的要点补充整理写成的。当时,这个《报告》曾作为党内文件发表。这次公开出版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还将一九四○年八月三十日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公布的《关于晋察冀边区目前施政纲领》(即“双十纲领”)作为附录刊印。“双十纲领”是北方分局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结合晋察冀边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具体行动纲领。这个纲领也是当时彭真同志向中共中央政治局汇报的一部分重要内容。

抗日战争爆发后,一九三七年八月,中国共产党的洛川会议确定了在敌人后方发动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使游击战争担负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根据洛川会议决定的方针,一九三七年九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开赴以恒山为依托的晋东北地区。平型关伏击战告捷后,遵照中共中央决定,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南下,开辟新的战场,聂荣臻同志率一一五师独立团、骑兵营和两个步兵连共约两千余人留驻五台山区,深入到山西、察哈尔、河北三省边界地区,与地方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游击队会合,在东、南、西、北四个地区着手进行创立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从日伪手中收复了十几座县城,解放了成百万同胞,我军主力扩大了七千六百多人。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七日,成立了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同志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的成立,标志着平绥路以南,正太路以北,同蒲路以东,平汉路以西的晋察冀北岳区(初称五台山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初步形成。十一月下旬至十二月中旬,晋察冀军民粉碎了日寇的八路围攻,为晋察冀抗日民主根据地奠定了巩固的基础。一九三八年一月十日至十五日,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在河北省西部阜平县城召开了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敌后第一个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机关--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同年三月二十六日,中共中央决定北方局组织部长彭真同志驻晋察冀,以北方局代表名义协同聂荣臻同志指导晋察冀、平汉路以东及平津党组织的工作。一九三八年四月,在山西五台县的金刚库召开了晋察冀边区党第一次代表会议,彭真同志作了《关于全国抗战形势和争取抗战胜利方针的报告》,聂荣臻同志作了《几个月来支持华北抗战的总结与我们今后的任务的报告》,会议总结了边区自创立以来的重大成就。此后,晋察冀边区进入了以巩固和建设为主,并继续扩大的时期。

这时,冀中和冀东地区抗日民主根据地也在逐渐形成。一九三七年十月,吕正操等同志遵照党的指示,开辟冀中抗日根据地。同年秋冬,平西地区开展了抗日游击战争。一九三八年六月初,宋(时轮)邓(华)支队以平(北平)西抗日根据地为依托,挺进平北冀东。随后,留下一个大队,坚持和发展平(北平)北抗日游击战争,主力于六月下旬进抵冀东地区,七月初,协同地方党领导了冀东二十一县和唐山矿区工农群众二十余万人的武装暴动,开辟了冀东抗日根据地。一九三九年一月,根据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在晋察冀边区正式成立,彭真、聂荣臻、关向应、程子华四同志为委员,彭真同志任书记。北方分局下辖四个区党委,即:北岳区党委、冀中区党委、平西区党委和冀东区党委。北方分局代表党中央和北方局对晋察冀边区党、军队、政权和群众工作实行全面的领导,在建设和发展敌后根据地的工作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到一九四○年,晋察冀抗日民主根据地扩大到同蒲路以东,正太、德石路以北,张家口、沽源、承德以南,山海关以西,包括山西、河北省的大部,察哈尔、热河和辽宁省的一部,划分为北岳、冀中、平西和冀东四个行政区。

《关于晋察冀边区党的工作和具体政策报告》总结了从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到一九四一年二月,约三年零三个月的时间,晋察冀边区贯彻执行党中央政策的情况和经验。

《报告》首先详细地分析了晋察冀边区各个阶级和阶层在抗战中的政治动向,说明了中共中央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正确性。晋察冀边区建设的经验证明,要建设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各项政策。边区党在确定具体政策时,应当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第一,抓住中日民族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团结全民族共同抗日;第二,由于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阶段,因此,对于资本主义生产和富农经济,应该允许存在和一定范围的发展,党与资产阶级和富农的斗争,主要的是争取领导权的斗争,而不是根本反对或削弱资本主义经济的斗争;第三,由于中日矛盾是主要矛盾和争取地主阶级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在抗日根据地内,对于封建制度只能采取逐渐削弱的政策,而不能采取直接推翻消灭的政策;第四,在实行民主的问题上,由于地主阶级与中等资产阶级、富农的态度不同,因而在政策上对他们应当严格加以区别。

《报告》总结了晋察冀边区政权建设的经验。政权建设是建设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首要问题,它是党发动群众,团结同盟者,开展民族斗争和正确处理阶级矛盾的有力武器。敌后根据地政权的性质,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是抗日各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权,这个政权对一切抗日人民实行民主,对一切汉奸、反动派实行专政。要建设这样的政权,必须建立人民武装和专政机关,用逐步改革的办法摧毁旧的封建政权组织机构,建立新的民意和行政机关。在政权组织成分上,既要保持共产党的领导和工农基本群众的优势地位,又必须实行三三制,以争取和巩固与资产阶级、地主等的抗日团结。

晋察冀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国民党旧政权残存的情况下,建立半政权性质的战地动员委员会(或叫抗日救国会、抗日自卫会),它是组织武装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日机关,也是实行党的政策的权力机关,这时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党对国民党残存的政权,采取了又联合又斗争,争取他们一道抗日的方针。第二阶段,召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取消动委会,成立边区政府,实现边区政令、财政制度和各项政策的完全统一。基层村政权,则采用民选的办法产生村长。第三阶段,改革政权组织机构,从边区政府到村政府,建立民政、财政、教育、实业和司法等五个工作部门,从上到下建立完整的工作系统,各级政府建立公安局,取消旧警察,依靠广大人民,清除汉奸,维护革命秩序,保障抗日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第四阶段,开展普选运动,进一步改革政权组织机构。由普选产生边区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边区参议会,再由边区参议会选举边区政权的最高行政机关--边区行政委员会(即边区政府)及其负责人。边区参议会和边区行政委员会,都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定期改选。经过四个阶段的政权建设,晋察冀边区政府成为了千百万民众拥护的坚持敌后抗战的坚强堡垒。

《报告》总结了晋察冀边区贯彻执行土地政策的经验。减租减息是建设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政策。抗日的主力是农民,没有广大农民自觉地积极地参加敌后抗战,任何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立与坚持都是不可能的。为了发动农民起来抗战,同时又联合愿意抗日的地主,实行减租减息政策是十分必要的。晋察冀边区在贯彻执行减租减息斗争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政府及群众团体的领导机关,利用行政方式发动减租减息,此时,地主态度抗拒,阳奉阴违,农民畏首畏尾,顾虑重重,甚至出现“明减暗不减”的现象;第二阶段是群众发动起来后,广大农民自下而上开展反顽斗争,声势浩大,土豪劣绅震恐,此时,一部分农民开始不交租不还债,甚至无偿收地;

第三阶段是颁布“双十纲领”,规定实行二五减租,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地主、债主须减租减息,佃户债户须依约交租还债,提出保障一切抗日人民的人权及缔结与解除契约的自由。

边区贯彻党的土地政策的实践证明,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初创时期,主要危险是右的倾向,忽视农民生活的改善,忽视对农民的动员与组织,强调地主与农民的联合,否认农民对地主的斗争。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巩固之后,主要危险是“左”倾:怀疑地主阶级参加抗日的可能性;把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共高潮,看成整个地主阶级将叛变投敌,不区别地主阶级中有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利害关系与政治动向;违背党的保障一切抗日人民的人权、财权的政策,甚至以对付汉奸的政策对付地主;混淆地主与富农的界限,对富农经济采取限制削弱政策等等。因此,在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贯彻执行土地政策中,必须坚持两条战线的斗争,注意预防和及时纠正右的和“左”的错误倾向。

《报告》总结了晋察冀边区经济工作的经验。经济建设是建设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物质条件。晋察冀边区经济建设的目的,是以各种形式和不同的速度摧毁或削弱旧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制度,创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制度。要实现这个目的是有可能的:日寇在华北沦陷区只能占领城市,无法占领乡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乡村,不仅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而且逐步走上经济独立自主的道路;在减租减息后,敌后根据地的封建经济制度已经大大被削弱,贫农和中农的生活日益改善,边区经济走上了发展的新方向;由于敌后根据地摆脱了帝国主义和封建经济的束缚,小手工业和农民家庭副业日益恢复和发展;随之,商品经济的比重也日益增长。

为了晋察冀边区创建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北方分局制定了以下经济政策:

(一)发展生产,增加财力物力,充裕民生和军需,是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基础。其中,发展农业又是中心环节。

(二)由于战争环境和生产力水平低下,在发展生产中,除了军事工业外,公营企业只占较小的比重,主要是激发小生产者和企业资本家的生产积极性,只要他们不投机、操纵、囤积居奇,就应鼓励其自由自主地从事生产和贸易。

(三)在劳动政策上,实行劳资契约自由,即资本家有雇佣工人的自由,工人有出卖劳动力或“告退”的自由。这既能使资本家有利可图,促其发展生产,又能强制资本家改善工人的待遇;既可以使工人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又不妨碍工人争取应有的生活改善。

(四)在金融工作中,努力建立和健全敌后根据地的银行,普遍发展各种合作社,构成完备的金融网,使根据地发行的钞票--边币的币值及金融稳定。

(五)在财政工作中,必须坚持统筹统支;先量出为入,后力求量入为出;鼓励生产,调节金融,繁荣贸易,蓄养民力,保证军需,照顾民生;实行统一累进税,使根据地百分之八十的人共同合理负担抗日经费。

《报告》总结了党的建设的经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根本保证。在敌后根据地创建初期,党的组织迅速发展。但是,新党员缺乏实际斗争的锻炼,思想上也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同时,在党组织的大发展中,混入少数阶级异己分子和奸细。在这种情况下,党的建设就更加重要。晋察冀边区党的建设,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第一,巩固党的组织。为此,必须抓住审查干部、整理支部和健全领导三个重要环节。审查干部和整理支部主要是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同时也将少数阶级异己分子、敌探、奸细、投机分子清洗出党,目的是提高党员、干部质量,提高党的战斗力。经过审查干部和整理支部后,应立即实行民主选举,健全党的领导,要求各级组织坚决按党的政策办事,建立党的各种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正确处理突击工作和日常工作。第二,培养宏大的干部队伍。为此,必须基本上依靠本地干部,并使本地干部与外来干部之间互帮互学;必须大胆地适当地按级逐渐提拔优秀干部到领导岗位;必须防止野心分子、投机分子和个人第一的人窃取党的领导职务。第三,大力加强党内教育。鉴于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党员的成分,绝大多数是农民、手工业工人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因而严重的任务是加强党内教育,在思想上政治上巩固党。党内教育的内容是:

(一)人生观教育,使广大党员以不畏艰苦,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最后实现共产主义奋斗到底;

(二)政策教育,使广大党员懂得党的路线和具体政策,了解并实行对国民党顽固派又团结又斗争的方针;

(三)党的组织原则教育和文化教育,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文化水平,掌握党的基本知识,成为真正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党内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办党校,办短期训练班,召开活动分子会议,坚持在职干部每天学习制度等。晋察冀边区党组织由于巩固了各级组织,培养了大量干部,加强了党内教育,因而极大地提高了党的战斗力。

彭真同志撰写的《关于晋察冀边区党的工作和具体政策报告》一书,全面地系统地总结了一九四一年二月以前晋察冀边区建设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具有普遍的意义。这本书是建设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重要历史文献,它为我们研究抗日战争的历史,特别是研究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中共党史研究》198302

第二篇: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导游词

各位团友,大家好,大青山是阴山山脉的中段,东西绵延700余里,南北宽百余里。我们即将前往大青山革命根据地参观游览,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大青山革命根据地位于阴山腹地的崇山峻岭之间,在这里为我国抗日战争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大青山根据地的革命历史是中共党史重要而特殊的一笔。它把党的理想、主张开始较早地传播在内蒙古的中西部地区,包括今天的包头市、土右旗、固阳县,包括呼和浩特市的土左旗,武川县以及乌兰察布市的卓资县、四子王旗等地。大青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不仅在抗日战争期间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而且鼓舞了内蒙古地区各民族的抗日豪情。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党的民族政策和党的民族干部在这里得到了实践的历练和培养。今天各民族团结进步,和睦相处的大好局面都应该与大青山的红色火种有关。走进大青山根据地的中心地带武川县,“革命老区人民欢迎您”的县门横标雄伟耀眼。老区人民发扬吃苦耐劳、勇敢献身的“老区”精神,正在进行新一次的“绿色革命”——退耕还林还草,封围转移,保护生态,建设秀美山川;并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建设中国的马铃薯基地。现在,我们沿过去游击队伏击日寇的山区公路进山,过去的战场现在已经是宽畅的一等级柏油公路,两边过去光秃秃的山坡现在已草木繁茂。从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老区人民以“暂时牺牲收入,增加、换取长远山川秀美”的奉献精神进行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生态移民。他们少养羊、少种地、多种树、多种草,发展生态种植业和养殖业。目前,全县60%的耕地已退出来种草、种树。武川现在是中国第一大无公害绿色马铃薯基地。今年全县的马铃薯种植面积达66万亩,产量达8亿公斤。“塞外高原”牌的无公害马铃薯畅销全国大中型城市的超市、批发市场。武川还是保健粮种莜麦(裸燕麦)的主要产地之一。〔建立根据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了全面的军事进攻。中共中央于8月下旬在陕北洛川召开了扩大会议,确定在敌后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使游击战争担负起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随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115、120、129三个师。其中120师开辟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38年5月14日,毛泽东给在晋西北的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发出电报:在平绥铁路以北沿大青山脉建立游击根据地甚关重要,请你们迅即考虑此事。于是贺龙同志认真地调查了大青山区的情况。当时曾有人说“山西是八路军的根据地,吕梁山、太行山如人之双臂,紧揽中原,而阴山如人之颈背”,真是一语中的。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决策和部署,八路军120师于1938年6月下旬组建了大青山支队,这支部队由精锐358旅的715团和师直属的一个骑兵连组成。由李井泉任支队司令兼政委,姚喆(zhé)任参谋长,彭德大任政治部主任。支队多数指战员经历过红军长征锻炼,共产党员约占三分之一,是一支具有较高政治和军事素质的部队,可以说是大浪淘沙、千锤百炼的钢铁之师。因为支队长姓李,所以这支部队又称李支队。1938年8月,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和有关抗日组织工作人员约2300多人,从山西五寨出发,突破敌人重重封锁和堵截,经过两次北上,于9月1日越过平绥铁路,胜利挺进大青山,在面铺窑子与在那里坚持武装抗日的蒙汉抗日游击队胜利会师。从此,中国共产党在此建立了抗日根据地,把红色革命的种子播撒在大青山南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掀起了伟大的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在归绥一带坚持地下斗争的杨植霖、刘洪雄、高凤英等蒙汉共产党员,毅然组织起一支“蒙汉抗日游击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进攻,鼓舞了绥远敌占区蒙汉各族人民的抗日信心。八路军挺进大青山后,在敌强我弱,环境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迅即开展了灵活多变、机智勇敢的游击战争。在蒙汉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仅用3个多月的时间,就开辟了绥中、绥西和绥南三块游击区组成的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与此同时,绥远地区匪盗猖獗,象日寇一样蹂躏百姓,李井泉作出“剿灭土匪、为民除害”的决定,对恶贯满盈的土匪采取主动出击,解救了被掠来的妇女数百人。老百姓对此感恩不尽,有的人家甚至供起“八路军神位”。1938年12月,八路军大青山支队主力部队转向冀中,只留下一个营在大青山坚持游击战争。根据大青山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对敌斗争的需要,大青山支队逐步由步兵改进装备而成为骑兵,建成了八路军第一支铁的骑兵部队。在敌强我弱、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多次粉碎了日军的大“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摩擦”。到1940年2月,部队共与敌人进行战斗120余次,击毙日伪军1500多人,俘虏500余人,兵力逐步扩大到了三个团,创造了开展敌后骑兵游击战争的丰富经验。1940年,李井泉同志回延安汇报工作,姚喆担任代支队司令,开始领

导根据地党政军全面工作。姚喆以英勇善战著称,人称“姚一刀”。1945年,党中央为加强大青山地区的抗日力量,派奎璧、白成铭、郑天翔、杨植霖等大批蒙汉干部北上。7月,派乌兰夫回到绥远,成立了中共绥蒙区委员会。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保卫了陕甘宁边区的北门户,扩展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外翼,为保卫晋西北根据地,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自由、解放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同时,游击队发动当地各族群众,传播革命理想,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和党的优秀民族工作干部。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干部献身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与巩固,绥远敌占区党的组织和政权建设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为大青山抗日游击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了组织保证和政权基础。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牵制和粉碎了日本侵略军南下、西进,以形成对陕甘宁边区包围的计划,点燃了大青山地区蒙汉各族人民抗日斗争的烽火;同时为打通国际红色交通线创造了条件,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烽火遍燃〕 在领导大青山抗日游击战争的同时,党还继续领导了内蒙古其他地区的抗日武装斗争。党领导的内蒙古地区的抗日武装,就其规模来说并不算大,力量也不算强,但它在牵制和阻击日本侵略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对组织蒙汉各族人民团结抗日,坚定人民群众的抗日信心,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位于武川县境内大青山深处的得胜沟,曾是当年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司令部驻地,被人们亲切地称作“小延安”、“老根据地”。这里的父老乡亲曾与八路军相依为命,并肩战斗,经历了战火硝烟的洗礼,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据了解,在地理环境上,得胜沟群山紧抱,流水环围;沟深谷险,峰回路转,是难得的天然屏障。西南端的“钻天沟”林木参天,是当年李井泉政委和无线电的隐蔽处,通过这红色电波可直接与延安的党中央取得联系,布署战略,执行指挥。而东西两头能与红色据点井儿沟和八区政府相通。这里是大青山的心腹地带,是易守难攻的理想战略要地。1964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把得胜沟列为全区重要革命文物纪念地。先后修复了大青山支队司令部驻地、八路军讲堂、警卫连、卫生队、炊事班伙房、后勤部等旧址,李井泉司令员故居、姚喆的窑洞、电台、“郝区(武归县某区郝秀山为区长)政府”等革命历史遗址、遗迹,还有八路军办公、作战使用过的珍贵历史文物。并树大理石碑铭文纪念,新建了“革命斗争陈列室”,收藏着当年斗争的遗物及照片史料等。在这里可供人们观仰遗迹实物,再现当年老一辈革命者在大青山区浴血奋战的战斗历程。整个景区可谓集历史、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融教育、观光、休闲、游乐于共享。随着全县珍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不断加深,建设的步伐也逐步加快。自1998年开发建设以来,得胜沟、李齐沟两地的革命遗址、遗迹修复重建,恢复了原貌:距得胜沟司令部十公里的蘑菇窑村建成了呼和浩特市爱国主义革命教育基地。让大家在工作、学习、休闲之余,来这里凭吊先烈、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2005年初,大青山抗日根据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100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结束语〕“忆往昔峥嵘岁月我们踌躇满志,展未来光辉前景我们任重而道远”,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在向人们昭示历史,同时也在鞭策着人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保卫和建设好我们来之不易的家园,通过全民族的不断努力,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相信朋友们这次大青山抗日根据地之游,一定受益匪浅吧。

第三篇:抗日战争史敌后6(简版)

1941年起至1942年,为配合日军南进,开辟太平洋战场,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华北地区抽调重兵开展了大规模所谓“治安强化运动”。对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敌后根据地进行重点封锁与扫荡。当年,就在北平西南方向一百多公里的白洋淀,敌人疯狂地沿着这一华北最大的淡水湖水域,修建碉堡和岗楼,妄图用所谓“囚笼政策”,阻断我抗日军民的联系,打通平津一带的水上交通运输线。一时间,秀丽的水乡狼烟四起。然而,就在不远处的湖面上,有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眉头紧锁,头戴草帽,穿着渔民的衣服,划着小船来到赵北口十二座连桥附近,紧盯着侵华日军岗楼里的一举一动。

这个孩子究竟是谁,他为何会出现在,日寇的岗楼附近呢?他的名字叫赵波,就是《小兵张嘎》里 嘎子 的原型。

1938年秋,侵华日军入侵白洋淀,为镇压白洋淀人民的反抗,日寇以“献铜 献铁”为由,强迫白洋淀猎户交出土枪土炮。针对这种情况,中共安新县三区区委书记和区长赶到猎户集中的大张庄村,召集猎户开会,揭露日寇收缴猎枪的阴谋,号召组织抗日武装,当场有22名猎户报名参加,并自带枪排、大抬杆、火枪,组成了抗日武装“雁翎队”。

河北 安新县 白洋淀,小兵张嘎的故乡,流传着多少“雁翎”奇兵神出鬼没、杀得敌人魂飞胆丧的故事。但 您可知,就是这样一支被誉为“水上飞将军”的抗日游击队,曾经遭遇过那样艰难,那样危险的局面。

1939年2月25日,侵华日军攻占安新城,一小撮汉奸、叛徒投靠了日本侵略者。为了消灭抗日有生力量,日伪军先后在端村、马堡、关城等村庄实行血腥屠杀,制造骇人惨案,当五百余日伪军突袭端村时,威逼利诱,软硬兼施,希望能从老百姓口中得知雁翎队的消息,结果老百姓宁死不屈,被残害致死80余人,奸污妇女多人,烧毁房屋5000余间。

在日寇 烧光、杀光、抢光 的“三光政策”下,短短一年的时间,美丽的白洋淀,就沦为了“人间地狱”。侵华日军为分割和蚕食我根据地,还在根据地周围修筑碉堡、挖封锁沟。据侵华日军1942年10月公布的数字,仅在华北就新修筑碉堡7700余个,挖封锁沟11800多公里。

由于敌人的严密封锁,雁翎队队员们有时几天才能吃上一顿饭,饿了就靠挖芦苇根来充饥。在这最艰难的时期,白洋淀人民全力支持雁翎队,当地村民用芦苇为战士们在芦苇荡深处修建临时住所,队员们有的在作战中受了伤,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到芦苇丛中送药、送饭,他们还为八路军、雁翎队缝制棉衣。

白洋淀雁翎队的水上游击战无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武装,对毛泽东革命理论的伟大实践,其他敌后根据地党组织,也根据自身的地理条件和环境,带领群众创造性地发展出很多种对付侵华日军“围剿”的游击战术。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麻雀战等战术打破了侵华日军的“围剿”和“封锁”。

1942年5月27日拂晓,侵华日军集中日伪军500多人,分路包抄定南县委后方机关所在地北疃(tuan)村。虽然抗日军民进行了英勇反击,但终因敌强我弱被迫撤入地道,日军发现地道后即堵塞出口,将毒气弹投进洞内,并在洞口点燃柴草、盖上棉被,毒气与浓烟致使北疃村24户被杀光,烧毁民宅36处,杀害中国军民800多人。面对如此残忍的杀害,一位农家汉强忍着悲痛,擦干眼泪,带领党员、民兵,发动全村老少,修筑能藏、能打的地道,开展地道战,坚决粉碎侵华日军的“蚕食”和进攻。那么这位农家汉是谁呢?他就是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广阔的冀中平原的抗日勇士 张森林,1909年他出生于河北省冉庄一个贫农家庭。1938年,他目睹日寇侵入华北国土,杀害我骨肉同胞的累累罪行,义愤填膺,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冉庄第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并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和民兵连指导员,领导乡亲们和日伪军展开斗争。

到1944年冬,冀中抗战地道已经超过了1.25万公里,整个地道战从冀中迅速推广到晋绥,乃至整个华北敌后。除了张森林,还有被晋察冀边区司令部授予“晋察冀边区爆炸英雄称号”的 爆炸大王 李勇。抗日战争期间,他带领民兵大摆地雷阵,威震敌胆。

还有被誉为“飞毛腿”的铁道游击队队长洪振海。从1938年到1945年,短短的7年时间,侵华日军从枣庄煤矿开采原煤1300多万吨,这些原煤经津浦铁路、陇海铁路,直接连到连云港,最终被运往日本。洪振海就是带领铁道队员截军列、扒铁轨,配合主力部队作战,让侵华日军的铁路运输线受到重创。他们原来只是普普通通的农民、老老实实的庄稼汉,但侵华日军的到来,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说:“日本敢于欺侮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能团结起来,共同对敌。”这就是为什么尽管侵华日军凭借先进的武器、训练有素的军队,控制了正面战场,但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以游击战为主、运动战为辅,却牵制了大量的侵华日军,使得侵华日军进退失据、难以自拔,最终丢掉了战略主动权,深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1941年12月8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向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发出突袭,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创,美国政府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

就在珍珠港事件爆发的同一天,一万五千多名日军,在海空联合掩护下,跨过深圳河,向香港的新界和九龙半岛同时发起突然袭击,驻扎在香港的英军进行了短暂抵抗后,于12月25日宣告投降,香港沦陷,一百六十万香港人民陷入恐惧、饥饿和灾难之中。香港沦陷前期,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负责人,廖承志收到一份急电,落款署名是时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电文中,周恩来指示廖承志等人不惜一切代价突破侵华日军封锁,冒险执行一项特殊的任务。战祸从天而降,香港瞬间成为一座遍地狼烟的孤岛,众多爱国民主人士和各界名流来不及撤退,性命危在旦夕。这些进步人士、作家、艺术家,在抗战爆发后移居香港,在这里继续从事抗日救亡的宣传鼓动工作。他们中间,有国民党元老何香凝、柳亚子,有领导《华商报》的范长江,有《大众生活》的编委邹韬奋、茅盾,有领导香港中国通讯社的乔冠华。这些文化界人士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号,他们旗帜鲜明的立场,为日本法西斯和汉奸走狗所嫉恨,日军占领香港后,立即发布告示,点名要香港的各界知名人士前往侵华日军和汉奸政权处报到,否则格杀勿论。这些名人此刻最好的选择无疑是尽快撤回大陆,保障人身安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及南方局紧急指示八路军、新四军驻香港办事处和广东抗日游击队营救在香港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

日军攻入香港之初,曾生司令就根据城市作战的特点,抽调原本家住香港的武工队队员,尾随日军进入九龙半岛,建立水陆交通线以及游击区。曾生从交通员那里得到消息,游击队很可能要护送民主人士、文化名人从香港转移。他深知这一任务的分量,爱国民主人士和各界文化精英是中国共产党值得信赖的朋友,是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一定要保护好他们的安全。曾生与干部们开会商议,决定由政委林平亲自潜入香港打前站,摸清岛内的情况。

1942年1月初的一天下午,游击队政委林平,拖着满是泥水的双腿,急匆匆地赶到了会议室,他刚刚疾行两昼夜,从香港带回了廖承志转自中央的营救命令,心急如焚的曾生,已经在这儿等候多时了。油灯下,曾生反复地推演,与游击队指挥员们讨论了整整一夜。

营救路线初步设定是两条,一条是走水路,护送营救对象到达坪山抗日根据地。第二条走山路,他们将会越过香港的最高山大帽山,之后渡过深圳河,前往阳台山革命根据地。

香港眼下兵荒马乱,要想联系到这些分散避难的文化名人,就很不容易。曾生派出武工队,避开了日军的岗哨。首先,他们找到进步人士柳亚子先生,借助他的人脉迅速联络到了不少名人。接下来香港地下党通过“白皮红心”的伪乡长,拿到了一批回乡证,游击队帮助这些名人扮作难民,趁着侵华日军立足未稳,护送他们混在逃难的老百姓队伍里。偷渡过海,还要想办法应付敌军盘查,土匪挡道,艰险可想而知,游击队员如何才能够保障营救行动的安全呢? 战士回忆:(文化人士)同我们一般游击队员不一样的,穿旗袍、穿高跟鞋,我说不要化妆,穿草鞋。我们到哪里去都有战士,你带到一个站,那个站又有人带,一个交通网。要通过敌人封锁线的话,专门是走小路,都是披荆斩棘,通过高山密林,通过封锁线。

至1942年大营救行动结束,曾生司令员和他率领的东江游击队,共营救出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等800余人。这可谓是当年战争岁月的一个奇迹。经历了那场史无前例的大营救,各界名流纷纷感叹,如果没有曾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那么中国整个的文学史、艺术史都将被改写。

华侨中还有一位特殊的人物,他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他就是陈嘉庚,1874年,陈嘉庚先生出生于福建泉州的华侨世家,早年经商创业,被誉为东南亚的“橡胶大王”,他曾热情投身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成为同盟会会员。

全国抗战爆发后,陈嘉庚先生积极奔走,在新加坡组织成立(南侨总会)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被推选为主席。每逢南侨总会组织募捐活动,陈嘉庚先生总是带头慷慨捐献。仅1939年一年,南洋华侨就向国内汇款3.6亿多元。从卢沟桥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4年半期间,共计捐款约15亿元,极大地支援了中国国内的抗日力量。除此之外,抗战历史上有名的滇缅公路、南侨机工,也和这位华侨领袖的爱国义举密不可分。

1938年底,国内沿海重要港口相继失陷,中国云南到缅甸的滇缅公路一度成为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线,应国民政府请求,陈嘉庚先生领导南侨总会,在南洋招募、动员了大批司机和修理工回国,并筹款购买大量汽车和军需物品同往助战,于危机时刻维系着祖国抗战物资运输的生命线。陈先生曾说:“不当亡国奴 就要打到底

如富人有钱不出 于祖国为不忠

救亡图存 匹夫有责”。陈嘉庚先生相信,只要海内外华人团结一心,驱逐外侮定然指日可待。

然而1940年初,陈先生回国期间的一次慰问考察,给他的爱国思想带来了新的发现。当时,年近七旬的陈嘉庚先生率领南侨总会组织的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考察团,回国慰劳抗日前线将士与后方军民。为了劝说国共两党团结抗战,陈先生克服了来自蒋介石方面的阻力,冒着侵华日军轰炸的危险,毅然前往延安。大约一周的时间,陈先生亲眼看到了延安 军民一致、官兵一致的新气象。在简陋的窑洞中,他和毛泽东主席彻夜长谈,了解了延安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现状,和中国共产党人 团结抗战的决心。此前,陈嘉庚先生到过重庆,和延安相比让他感觉最鲜明的区别就体现在“两顿饭”上。在重庆,蒋介石花八百块银元,在最好的酒店为陈先生摆了一桌“接风宴”。在延安,毛泽东用自己亲手种的菜,招待这位华侨领袖,只花了一块五毛钱,陈嘉庚对此深有感慨地说:“得天下者,共产党也,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1939年2月,侵华日军侵占海南岛,国民党守军略加抵抗后,便节节败退。由冯白驹等领导的琼崖纵队与黎族群众同舟共济,建立起抗日民主政权,开辟了五指山抗日根据地,直至携手赶走日本侵略者,解放海南岛。

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感召下,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致对敌。在东北,朝鲜族、满族、鄂伦春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兄弟和汉族群众一起组成东北抗日联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在内蒙古地区,八路军得到蒙古族人民大力支持,创建了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在贵州,抗战期间直接参军入伍的人数超过50万,其中很多都是少数民族。在云南,彝族、白族、傣族、苗族等20多个民族的群众联合一处,修筑滇缅公路、兴建机场,保障着抗战期间的国际运输线。在西藏,藏族领袖深明大义,通电声讨日本帝国主义,捐款捐物,支持抗战。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同汉族群众一起架桥修路,输送来自苏联的援华物资,全力支援抗战。

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以各种方式参加抗日斗争。这场抗日战争牵动全中国,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正义之战。

第四篇: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导游词

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

【四明山山门】 各位团友: 前面那个高大雄伟的建筑物是四明山的山门,让我们在此停留片刻。这儿是梁弄镇湖东村,四明湖水库东侧畔。山门横跨的是66省道。

四明山山门作为四明山的主要出入口,其造型突破了传统牌坊的局限性,揉和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山门高22米,宽10米,长56.2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外挂贴花岗岩,局部点缀河姆渡文化为主题的浮雕。表明四明山的博大和包容性。这个山门从正面看,四个洞就像四个明亮的窗户,蕴含了“四明”这个概念;从侧面看是六个门洞,象征“六六大顺”;七根巨大的石柱拔地而起,包含了宁波方言“七上八下”,步步高升的内涵。

如今,四明山山门已成为余姚市地标性的艺术景观。【梁弄简介】

梁弄是八百里四明山上一块最大的盆地,四周有七十二峰环抱,中间有四明湖镶嵌,山川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这里是一个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现代文明于一体的山乡重镇。物产丰富、民风淳朴、交通便捷,省道浒溪线从北至南贯穿全境。出十余公路便是杭甬高速公路。

2005年2月, 梁弄被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旅游局等联合列入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成为对年轻一代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和重要场所。2006年5月,它们作为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群,被公布为国家级文保单位。同年,又被评为全国十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浙东行政公署】

这里是浙东行政公署和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旧址。我们前面的这个院落,原系梁弄横坎头村黄氏家族的一座民居大院,解放后一直是黄氏后裔的居住之所,也一直是余姚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初,在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列为全国一百个重点建设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投入了大量精力财力,完成了居民搬迁、房屋整修、文物资料收集、以及陈列布展等大量工作。于2006年5月正式开放。开放不久,它作为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群之一,被列为国家级文保单位。现请大家随我入内参观。

这里陈列的主要内容是“浙东抗日民主政权史迹”。

抗日战争后期,浙东根据地的势力范围已发展至杭州湾两岸,东濒东海,南迄东阳、义乌,西跨浙赣线金萧段两侧,北至黄浦江两岸的广大地区,拥有人口四百多万,面积三万平方公里。遵照共产主义导师列宁关于“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和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于1945年1月在梁弄正蒙学堂召开了浙东敌后各界临时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浙东行政公署,由连柏生、吴山民同志分别任正副主任,这里便是公署的办公场所。

……

这里是浙东行政公署的主办公楼。中间堂屋摆设的是会议室场景,是公署议事和行政决策的地方,墙壁上的照片是当时浙东地区的各界人士,他们都是浙东抗日民主政权的议政者或参政者,有相当的社会声望。行政公署是按“三三制”原则组建的,即共产党人三分之一,民主人士三分之一,群众代表三分之一。这里摆设的每件物品,包括一桌一凳或一盏小小马灯、一只小小茶盏,都体现了真实确切的历史氛围。

【浙东抗日军政干校】

浙东抗日军政干校和浙东行政公署在同一个大院里。这个天井便是军政干校的露天课堂。在这个讲台上,时任浙东区党委书记的谭启龙曾向军政干校的学员们讲课、作报告……

请大家到室内参观——

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成立于1944年,是在原新四军教导大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和延安的“抗大” 属同一种模式,如同现在的中央党校和地方党校一样。校长何克希,即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这是当年朱德总司令送给何司令的书,上面题有“你们要学习列宁的工作”。浙东抗日军政干校在极其艰苦、简陋的战争环境中,同样具有十分规范的招生简章。干校开设有政治课军事课文化课等,为浙东部队和地方培养和输送了一批具有良好素质和理论水平的党政军干部。

这是军政干校的军事教室,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当年新四军使用过的武器装备。讲台上放着的这挺机关枪叫“歪把子”,它的枪管与枪托只有一个支点,射击时枪把子可以左右摇摆,杀伤面积较大,别看这枪并不起眼,但在当时属于先进武器,当兵的人如能拥有这样一挺机枪便会神气十足。那时候,新四军的武器装备很差,大家看墙上挂的这些,也不是统一的“三八枪”,有的是从敌人那里缴获来的美国步枪,干校学员就在这里学习各种兵器的构造和性能,以及其它军事知识。

通讯设备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年,这里还举办过电讯培训班,桌上摆放的这种电台,就是当年使用的电讯设备。它又称步话机,可在一定间距内作无线电呼叫通话,我军使用的这种装备,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换装。

浙东行政公署和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是一个特定历史产物,它在中国人民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中诞生,又随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而结束。这是历史的偶然现象,又是历史的必然结果。它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它却是中国人民特别是浙东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

【浙东区党委旧址】

各位团友:

我们所在的这座清代民居建筑是浙东区党委旧址。为纪念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浙东革命根据地人民的历史功绩,1981年在这里建立了四明山革命纪念馆,1992年更名为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陈列展出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文物和图片资料。

1943年4月梁弄战斗胜利后不久,浙东区党委就进驻梁弄,区党委机关就设在这座大院里。从此,梁弄成为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浙东区党委在这里运筹帷幄,领导浙东军民团结奋斗,英勇抗战。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凯歌。

现请大家入内参观。这个展览共分六个部分,有录音讲解伴随大家参观,大家可以边看边听。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 各位游客: 这里是梁弄晓岭街103号,这幢清代四合院,素称“小源和”。抗日战争时期,是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所在地。现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纪念馆和史料陈列室。

在这个陈列室里,展示了新四军浙东纵队历次重要战斗的有关史料,展示了这支部队从建立到成长和归宿的历史过程。

从1941年5月至1945年9月,新四军浙东纵队共与日、伪、顽进行大小战斗643次,收复上虞、南汇县城二座,攻克敌伪据点110余个,收复国土3万平方公里,毙俘日军600余人,毙俘伪军8566人,解放同胞四百万人,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一起去瞻仰余姚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在风光旖旎的四明湖畔,建于海拔102米的狮子山上,是为纪念浙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先烈而建造的。碑园占地85亩,建筑面积7780平方米,于1973年动工兴建,历时五年竣工。1995年,被国家民政部列为全国一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1996年由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停车场北侧是通往纪念碑的阶梯,驻足仰望,“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竖立在第一层阶梯平台的两旁。这阶梯气势雄伟,共七层319级,大家可以慢慢走。

走上二层阶梯,这里是烈士事迹陈列室的广场。我们还要拾级而上。这台阶建筑构思别具匠心,第三层21级,象征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成立;第四层共49级,蕴含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卓越的斗争在1949年解放了全中国。

在第二层阶梯两旁,有两组雕塑,这位男的是新四军战士,那位女的是浙东刘胡兰──李敏,是浙东人民英勇不屈的象征。再看第二、三层阶梯之间的平台中间,竖着一块长方。形碑牌,是著名书法家沙孟海题写的碑词,上面写着“成千上万的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字字遒劲,气势非凡,默念着这些句子,让我们永远牢记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继承革命烈士的遗志。

在第五层平台两侧,分别放置着两组群体雕塑,这一组五人组雕,刻划的是抗日军民的群像;另一组雕像,是根据鹿亭中村的被敌人活埋的四位革命烈士形象雕塑的。

第六层阶梯西侧,有一条林荫小道一直通到碑园外测,那儿有两座普通而不平凡的坟墓。分别安葬着当年曾在四明山威震日寇的何克希司令和谭启龙政委,按照将军的意愿,死后他们将永远陪伴为抗击日寇和争取民族解放而献身的烈士们。

登上平台,纪念碑就矗立在我们眼前。整块碑由汉白玉、大理石砌成,碑高18.5米,碑正面有郭沫若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碑座以下有宽敞的两层平台,面积有3600平方米。整座纪念碑建筑气势雄伟,与连绵的群山遥相呼应。

各位游客:这儿纪念碑广场,也是梁弄狮子山战斗战场旧址。1943年4月,为开创四明山抗日新局面,浙东区党委作出了解放梁弄的重大决策。梁弄是姚南大镇,地处余姚、上虞、嵊县、奉化、鄞县、慈溪六县边境,四面环山,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当时盘踞梁弄的是伪军第十师第三十七团一营,拥有二百余人,配有轻机枪八挺。伪军还在梁弄狮子山苦心营筑了所谓“浙东的马其诺防线”,妄想凭借完整坚固的设防阻止我军的进攻。面对强大的敌人,我军指战员与敌人斗志斗勇,经过两昼夜的激战,终于突破了敌人的防线,于4月23日解放了梁弄。梁弄的解放,意义重大,使我军在四明山腹地拥有了一处重要的战略据点,为巩固和扩大根据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各位游客,纪念碑广场旁有500平方米的休息长廊,供瞻仰者小憩。大家在瞻仰之余,还可以凭栏远眺,领略四明湖的秀丽景色。

【余姚市四明山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

余姚市四明山烈士事迹陈列馆一楼大厅中央放置的是“浙东革命根据地”的模型,是按实际地形缩小的,运用声、光、电多媒体信息技术同步展示当年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大厅左右侧墙各镶嵌有一块紫铜壁雕,画面组合与概括了在创建根据地过程中,浙东军民同心协力,百折不挠,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开展武装斗争的一个个生动场面。

一楼东西两侧房间分别放置有一组雕塑像,西边一组是根据浙东英雄儿女袁春妍、胡公民、李敏等人可歌可泣的悲壮事迹塑造的;东边一组描写的是万民欢腾 共庆解放的场面。

【革命烈士事迹陈列厅】

二楼革命烈士事迹展厅。余姚人民富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在漫长的革命战争年代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余姚人民与来自五湖四海的革命志士,为了反对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战斗。

余姚革命的胜利,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里陈列的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烈士英名及部分著名烈士的感人事迹。他们的丰功伟绩,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陈列室分四个部分,分别展出了土地革命时期(1921-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年以后)中具有代表性的69位烈士的照片或简介。

这边墙上是烈士英名录,列有922位烈士的名单。

为了弘扬民族精神,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展现老一辈革命先烈英勇风采和不怕牺牲的精神,依据当年抗日题材的相公殿战斗和反顽题材的狮子山战斗,在二楼东西两侧房间分别安装了多媒体演示系统,真实、形象、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激烈战斗场景。

第五篇: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导游词与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导游词

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导游词与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导游词合集

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导游词

各位团友,大家好,大青山是阴山山脉的中段,东西绵延700余里,南北宽百余里。我们即将前往大青山革命根据地参观游览,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大青山革命根据地位于阴山腹地的崇山峻岭之间,在这里为我国抗日战争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青山根据地的革命历史是中共党史重要而特殊的一笔。它把党的理想、主张开始较早地传播在内蒙古的中西部地区,包括今天的包头市、土右旗、固阳县,包括呼和浩特市的土左旗,武川县以及乌兰察布市的卓资县、四子王旗等地。大青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不仅在抗日战争期间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而且鼓舞了内蒙古地区各民族的抗日豪情。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党的民族政策和党的民族干部在这里得到了实践的历练和培养。今天各民族团结进步,和睦相处的大好局面都应该与大青山的红色火种有关。走进大青山根据地的中心地带武川县,“革命老区人民欢迎您”的县门横标雄伟耀眼。老区人民发扬吃苦耐劳、勇敢献身的“老区”精神,正在进行新一次的“绿色革命”——退耕还林还草,封围转移,保护生态,建设秀美山川;并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建设中国的马铃薯基地。现在,我们沿过去游击队伏击日寇的山区公路进山,过去的战场现在已经是宽畅的一等级柏油公路,两边过去光秃秃的山坡现在已草木繁茂。从XX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老区人民以“暂时牺牲收入,增加、换取长远山川秀美”的奉献精神进行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生态移民。他们少养羊、少种地、多种树、多种草,发展生态种植业和养殖业。目前,全县60%

的耕地已退出来种草、种树。武川现在是中国 抗日的蒙汉抗日游击队胜利会师。从此,中国共产党在此建立了抗日根据地,把红色革命的种子播撒在大青山南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掀起了伟大的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在归绥一带坚持地下斗争的杨植霖、刘洪雄、高凤英等蒙汉共产党员,毅然组织起一支“蒙汉抗日游击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进攻,鼓舞了绥远敌占区蒙汉各族人民的抗日信心。

八路军挺进大青山后,在敌强我弱,环境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迅即开展了灵活多变、机智勇敢的游击战争。在蒙汉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仅用3个多月的时间,就开辟了绥中、绥西和绥南三块游击区组成的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与此同时,绥远地区匪盗猖獗,象日寇一样蹂躏百姓,李井泉作出“剿灭土匪、为民除害”的决定,对恶贯满盈的土匪采取主动出击,解救了被掠来的妇女数百人。老百姓对此感恩不尽,有的人家甚至供起“八路军神位”。1938年12月,八路军大青山支队主力部队转向冀中,只留下一个营在大青山坚持游击战争。

根据大青山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对敌斗争的需要,大青山支队逐步由步兵改进装备而成为骑兵,建成了八路军 卫了陕甘宁边区的北门户,扩展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外翼,为保卫晋西北根据地,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自由、解放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同时,游击队发动当地各族群众,传播革命理想,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和党的优秀民族工作干部。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干部献身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与巩固,绥远敌占区党的组织和政权建设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为大青山抗日游击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了组织保证和政权基础。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牵制和粉碎了日本侵略军南下、西进,以形成对陕甘宁边区包围的计划,点燃了大青山地区蒙汉各族人民抗日斗争的烽火;同时为打通国际红色交通线创造了条件,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烽火遍燃〕

在领导大青山抗日游击战争的同时,党还继续领导了内蒙古其他地区的抗日武装斗争。党领导的内蒙古地区的抗日武装,就其规模来说并不算大,力量也不算强,但它在牵制和阻击日本侵略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对组织蒙汉各族人民团结抗日,坚定人民群众的抗日信心,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位于武川县境内大青山深处的得胜沟,曾是当年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司令部驻地,被人们亲切地称作“小延安”、“老根据地”。这里的父老乡亲曾与八路军相依为命,并肩战斗,经历了战火硝烟的洗礼,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了解,在地理环境上,得胜沟群山紧抱,流水环围;沟深谷险,峰回路转,是难得的天然屏障。西南端的“钻天沟”林木参天,是当年李井泉政委和无线电的隐蔽处,通过这红色电波可直接与延安的党中央取得联系,布署战略,执行指挥。而东西两头能与红色据点井儿沟和八区政府相通。这里是大青山的心腹地带,是易守难攻的理想战略要 地。

1964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把得胜沟列为全区重要革命文物纪念地。先后修复了大青山支队司令部驻地、八路军讲堂、警卫连、卫生队、炊事班伙房、后勤部等旧址,李井泉司令员故居、姚喆的窑洞、电台、“郝区(武归县某区郝秀山为区长)政府”等革命历史遗址、遗迹,还有八路军办公、作战使用过的珍贵历史文物。并树大理石碑铭文纪念,新建了“革命斗争陈列室”,收藏着当年斗争的遗物及照片史料等。在这里可供人们观仰遗迹实物,再现当年老一辈革命者在大青山区浴血奋战的战斗历程。整个景区可谓集历史、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融教育、观光、休闲、游乐于共享。随着全县珍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不断加深,建设的步伐也逐步加快。自1998年开发建设以来,得胜沟、李齐沟两地的革命遗址、遗迹修复重建,恢复了原貌:距得胜沟司令部十公里的蘑菇窑村建成了呼和浩特市爱国主义革命教育基地。让大家在工作、学习、休闲之余,来这里凭吊先烈、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XX年初,大青山抗日根据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100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结束语〕“忆往昔峥嵘岁月我们踌躇满志,展未来光辉前景我们任重而道远”,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在向人们昭示历史,同时也在鞭策着人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保卫和建设好我们来之不易的家园,通过全民族的不断努力,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相信朋友们这次大青山抗日根据地之游,一定受益匪浅吧。

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您光临大青山野生动物园,非常高兴能与您共度这段难忘的时光。在这里,您将体会到远离都市喧嚣,亲近大自然的乐趣。特别提醒大家,这里是一级防火区,请您不要吸烟,谢谢您的合作!

大青山野生动物园的建设从园区的选址、建设,都是本着建设生态园区、发展生态园区的思路进行的。大青山野生动物园位于呼和浩特市北郊,北靠大青山,南临呼包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捷。它总体规划占地面积约12300亩,合819.4公顷;投资4亿多的一期工程于XX年9月底完成,绿化建设面积约9100亩,合607公顷;引进动物12大类94个品种、XX余头(只);购置观光车、投食车等41辆。大青山野生动物园于XX年国庆节开园营业。节假日期间游人如织,半年多就迎来了数以万计的游客。园内拥有平原、丘陵、山地等独特而丰富的地形、地貌,这些不同而连绵的地形不仅为动物的半野生饲养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园区的景色和可观赏性。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共分为四大景区:入口广场景区、青葱雨晨景区、人与自然景区、狂野之旅景区。入口广场景区包括景观大道、障景叠水、休闲广场等;青葱雨晨景区包括鹿苑、驴马园等食草动物区和走禽园、水禽湖、小动物园区和灵长类动物区;人与自然景区包括小型鸟类及食肉动物区、亭廊休息区;狂野之旅景区包括苍狼峪、狮子岭、踞虎山、跳豹台、鸟语林等。四大景区共拥有62个景点。

下面是草食动物区和走禽园。草食动物区饲养有:白唇鹿、马鹿、梅花鹿、黇鹿、矮马,还有只在内蒙古和西藏才有的野驴等。在这4万余平米的园中怡然生活着近15种近300头只的食草动物。食草动物一般都十分警觉,也可以说是胆小,这也体现在它们的睡眠上。睡觉时间最多的是食肉动物,而生活在草原的 食草动物睡眠时间最短。意大利科研人员发现,动物的睡眠习惯与它们居住的环境和饮食有关,草食动物的睡眠时间相对较短是为了随时提高警惕,以免被凶猛的动物吃掉。在隔壁的走禽园里饲养着陆地上奔跑最快的禽类——驼鸟,它的奔跑速度每小时近50公里;和它相近的澳洲驼鸟——鸸鹋,体型稍小,同样善于奔跑。

接着就是小动物园,里面有精致的木雕、可爱的小动物。在此大家可以观赏到来自各地一些常见的小型动物,如狐狸、鹦鹉、貉、豪猪等十余种。您可以和您的家人在这里享受一下宁静恬适的环境,另外这里还安排有紧张刺激的马戏团动物表演。

听,这热闹的嘻叫声,便知道是灵动的猴子了。这里是灵长类动物区,里边有三座猴山,其中分别饲养着几种不同的灵长类动物,有暴躁的狒狒、活泼可爱的广西猴等。灵长类动物多为群居,一般30—50只为一群,善于攀援跳跃,会游泳和模仿人的动作,有喜怒哀乐的表现,取食植物的花、果、枝、叶及树皮,偶尔也吃鸟卵和小型无脊椎动物;群体一般由一只经过艰苦征战的王者统领。大家可以仔细观察,试着找寻哪个是猴王。猴王都是有特权的,例如: 在这里您将体验与狼共舞、与虎为伴和欣赏狮王傲立的奇妙旅程。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观赏草原的骄者——狼。它处在草原生物链的顶端,人们常常用狡猾、凶残来形容它,其实不然。正是因为它聪明,才被说成狡猾;正是由于环境所迫,才被形容成凶残。它是草原的魂——是生存在这美丽与危险并存的草原上的王者。狼是群居动物,有极为森严的等级制度。狼王是通过殊死搏杀才获得王位,并维持之不失。大家可以仔细观察,只有头狼的尾巴是翘着的。俗话说“前怕狼,后怕虎”。接下来是老虎乐园,不过大家不必前怕、后怕。虎是亚洲独有的动物,世界上曾经有八个亚种,现存于世上的只有五种。我国是拥有虎的种类最多的国家。您看到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虎——东北虎。在它的额头上有个明显的“王”字标志,被称为是“森林之王”。东北虎是十大濒危物种之首。虎是山林动物,没有固定的巢穴,是独行侠,它们利用尿的气味和爪痕来确定自己的势力范围。1只虎在野外一次最多可食肉35公斤,一次饱餐后可几天不进食。它们有时还要吃些树叶和野草,就像人吃了主食之后还要吃果蔬副食一样,以此

来调节肠胃的不适。虎还有善于游泳这一特点,就是不会上树,据说是猫师傅没敢向它传授这一特技,留了一手,才未被这凶暴“叛徒”吃掉。非洲草原的绝对霸主狮子就在前方。狮子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动物,自古以来就被当做威武和权势的象征。它们大部分栖息在非洲大草原上。我国虽未有过狮子的分布,但通过“丝绸之路"的交往,狮子的形象早为人们所熟悉。狮子喜欢群体生活,在采用围捕方式捕猎时,更是齐心合力,共同作战。狮群中雌雄较容易区分,雄狮头部长有长而浓密的鬃毛,使它威风凛凛,不怒而威。狮子的尊卑观念非常强,雄狮主要保护家族的领地,维系种群的繁衍与稳定,捕猎与育儿均由雌狮负责。猎物先由雄狮享用,等它吃饱了才轮到雌狮和幼狮 去分享,即使是病弱的雄狮,地位也是很高的。现在大家所处的位置是山顶观景平台——古韵台。它的南面是悦青廊,背面是凌云阁。在这里,可以看到记录着古代游牧民族日常生活及信仰的阴山岩画。在这个景点,还有分别代表28个星宿的中国古代四灵:青龙、白虎、玄武、朱雀的特别造型,分别按东、西、北、南方向就位。接下来您将观赏到体形较大的棕熊和黑熊。熊遍布于亚、美、欧三洲的大部分地区,在我国主产于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熊能直立行走,足印像人,所以又称“人熊’。当它站立时,体高1.7—1.8米左右。熊平均体重200—300公斤,最大的可达500公斤。野生状态下的熊,有冬眠现象;而在动物园中的它们,则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每天饲养员供给它们所需的食物。它们以素食为主,偶尔也动荤,又最喜蜜类甜食。我们即将进入人与自然景区。前方是“弯月明珠”阁楼,它临山而立,主体共两层,是乘荫纳凉的好去处。在这里,不仅可以眺望远景,还可以看到高原食草动物散养区,那里饲养着的众多动物,如高原之舟牦牛、沙漠之舟骆驼等。

再向前行就是猛禽区。这里饲养着有隼、金雕、鹫、草原鹰等近十种猛禽。钩状的喙、锋利的爪,及敏锐的视觉,使它们成为空中最强悍的猎手。比较特别的就是鹫了。鹫与其它猛禽的区别在于鹫的头顶及脖颈的上部是裸露的,没有羽毛,故称“秃鹫”。这是由于长期觅食时将头探进动物的内脏,受到磨擦,又被血水粘连,久而久之,变化成现在这个样子。由于长期食用动物的腐烂肉体,使秃鹫的体内已产生了对毒素的抗体,所以在自然界里是最不容易得病动物之一,又被誉为“环保卫士”、“清道夫”。顺路下来,我们可以看到随山势层叠的“清波湖”,里面饲养野鸭等常见水禽100余只。这里的湖水是通过汇集多条山泉涧流而成的。清波湖不仅是园区景点,同时也是园区防洪、防火的重要设施。这样设计,可谓是一湖多用。之后便是本园最高的建筑——望月楼,相信您登上它并在上面远眺呼和浩特市区并俯瞰园区景色会别有感触。在它下方是大型动物表演场,这里会集了众多惊险和让人捧腹的动物表演,无疑它将是游人驻足欢娱的好去处。再向前行就是象馆和长颈鹿馆。象的耳朵和长牙都长得很大,四条腿看上去像柱子,耳朵披在头颈的两侧,还有一条长鼻子。它的鼻子功能很多,除了嗅觉以外,如拔起地上的青草与大树,驱赶蚊蝇,吸水后向身体洒水,为自己在炎热天气中降温等。象还有一对威武的长牙,是防御和攻击的最佳武器。长颈鹿是非洲的一种特有动物,是陆地上最高的动物,最高的长颈鹿身高可达6米。长颈鹿胆小而善良,每当遇到天敌狮、豹时,就立即逃跑。当跑不掉时,它那铁锤似的巨蹄就是很有力的武器。长颈鹿除了眼睛是监视敌人天生的“了望哨”外,还会不停地转动耳朵寻找声源,直到断定平安无事,才继续吃食。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在整体规划上坚持以尊重动植物对环境的要求和景观的需求及生态环境 生活水平与质量的提高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对促进呼和浩特地区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促进呼和浩特旅游业发展,为中外游人提供新颖奇特的旅游休闲佳境,有积极而良好的作用。大青山野生动物园景区面貌日日新,欢迎各位朋友再次光临揽胜。谢谢大家,再见!

下载建设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重要历史文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设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重要历史文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小汪清抗日根据地遗址解说词

    东满特委所在地——小汪清抗日根据地遗址 解 说 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欢迎来到革命老区汪清参观学习。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东北抗战时期的东满特委所在地,是吉林省党......

    参观鲁家裕抗日根据地纪念碑心得体会(含五篇)

    参观鲁家裕抗日根据地纪念碑心得体会 曹志彬 烈士—— 一个让人敬佩又振奋的词语。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似乎已经遗忘了这个词语。美好而安逸的生活让我们心中很少再有澎湃的......

    民主法治建设

    中国共产党民主法制的演变进程: 1、民主革命时期: ①中共一大召开——中共诞生 ②中共七大,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反对国民党***,主张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

    民主法治与建设

    编号: 0012009 -2010 学年 冬季学期上 海 大 学 本科生课程(选修)论文论文题目:发展基层民主建设的思考课程名称:姓名: 学号:2010年3 月 1日[内容提要]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题中之意,社......

    民主法治村建设

    坚持依法治村、促进民主法治建设 —记xx镇xx村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 一、村情基本概况 xx村地处xx镇西部山区,村委会所在地海拔1800米,为典型的半山区。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辖区......

    农村民主法治建设

    切实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我国虽然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但总体上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基本国情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5%以上。因此,强化农村基层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攘外”与“安内”——谈白酒根据地市场与重点市场建设

    让智慧无处不在 “攘外”与“安内” ——谈白酒根据地市场与重点市场建设 一提到“攘外”“安内”这四个字眼,一些朋友一定会想起曾经的蒋先生和他的论断。这是他面对当时......

    界别协商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

    界别协商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 政协界别不是一种固定的组织形态,它是政协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是政协履行职能、开展活动的基本单元。 政治协商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