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第六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的预通知

时间:2019-05-15 12:54: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举办第六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的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举办第六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的预通知》。

第一篇:关于举办第六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的预通知

关于举办第六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的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理事单位:

经研究,拟定于2013年五月中旬举办第六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论坛组织

指导单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主办单位: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

二、论坛主题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提升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

三、参会人员

1.教育部及教育部思政司领导;

2.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领导;

3.相关省市及教育工委领导;

4.“2012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获得者和年度人物提名奖获得者;

5.各省推荐的辅导员骨干;

6.“以文入会”的辅导员。

四、以文入会论文征集

1.论文要求

论文须围绕论坛主题,5000字左右。主标题用小二号方正小标宋简体,主标题下单位名称用小三号楷体,正文用小三号仿宋体,行间距29磅,正文中的一级标题用小三号黑体,二级标题用小三号楷体。

2.选送数量

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理事单位每单位推荐论文1篇;非理事单位由研究会秘书处商请各省地教育工作部门推荐,每省(自治区、直辖市)在非理事单位高校中推荐论文5篇。

3.报送方式

论文电子版请于4月30日前发送至fdycxlt@126.com。邮件主题设置为“××省、区、市(××高校)论文作者及题目”。

4.论文评审

请各地各高校认真组织推荐参会论文,论文第一作者为参会候选人。届时研究会将组织专家对推荐论文进行评选,确定参会人员。

五、联系方式

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秘书处:

田丹丹:0531—88366713,***

王玉平:0531—88361028,***

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

2013年4月2日

第二篇:第六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创新论坛会议精神

第六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会议精神总结

第一部分 辅导员创新论坛

2013年5月8、9日,第六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和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现场会在上海交大举行。

创新论坛于5月8日举行,会上举行了第二届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博客评选活动颁奖典礼,教育部思政司网络处处长李永智做了精彩发言,他介绍了本次博客大赛的基本情况,全国共有31个省份309所高校1295名辅导员260个博客1800篇博文参加,50位专家通过通信评审、大会评审共评选出100个“优秀博文奖”,10个“优秀博客奖”,10个“优秀博客奖”提名,并指出博客将成为网络工作平台、空间的历史代名词,要由平台向空间转变、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由传达通知、叙述具体的事向交流心灵、触及灵魂转变,本次博客的优秀作品已汇编成册《立德树人 “博”导人生》出版,这是一本凝聚了高校辅导员辛勤工作和思考的案例集,是一线辅导员工作思想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

5月8日上午,来自北京科技大学、南开大学等10所高校的辅导员分别进行了工作交流和分享。

5月8日下午,全体与会代表分成四个小组进行了分组分主题的讨论,四个主题分别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发挥辅导员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的有效途径”、“认真学习贯彻‘五四’座谈会精神,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成才报国”、“提升专业能力和工作水平,促进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5月8日下午4点,教育部司政司司长冯刚同志为全体辅导员做了重要报告。他强调辅导员工作是一门专业、是一门艺术、是一份事业。分三个部分进行了讲话:

一、近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

1、数量有所壮大、结构进行了优化。目前全国专兼职辅导员共有16万,专职12万,学历以本科、硕士为主,硕士以上学历为40.6%,正科以上点24%,中级职称以上占39.7%。

2、政策体系、机制基本完善。

3、培训、研修力度有所加强。

4、作用更加凸显。

以上四点成绩的取得是源于中央高度重视,注重加强完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注重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交流平台的建设。

二、专业化、职业化实现路径

16号文件下发近10年,24号令下发近7年,但仍存在职业认同度不强等问题,队伍流动过快容易影响科学化、影响质量培养。

1、深入研究,准确把握职业化、专业化的内涵。目前有一些研究,但还不权威,从人才领域如何理解。专业化要通过培训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素养,达到工作科学化(科学的知识体系、专业的工作技能)、理念专家化(研究型、学术型、有素养)、管理的专门化(资格准入门槛);职业化就是要明确岗位职责和职业标准,使之成为愿意从事的长期事业,需要不断丰富理论和学科内涵,不断凝练和规范工作领域,不断强化辅导员自身职业素养、职业理念、职业道德、职业能力。

2、进一步明确辅导员专业化角色定位和努力方向。要努力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人才,(动机太强往入会导致思维能力的失误),努力成为日常事务管理的专门人才,努力成为职业发展指导的专门人才,努力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人才,努力成为突发事件处理和应对处置的专门人才。

3、着力加强当前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薄弱环节。要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开展有计划的专门培训;要着力增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荣誉感和职业理想(辅导员是双重身份,要特别强调其教师身份,用多种形式来展现辅导员工作,今年会开展辅导员工作精品研究项目);要着力完善辅导员队伍准入、认证、评价、退出机制,要建立激励和退出机制。

三、几点希望和要求

1、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2、加强学习,深入研究,努力成为开展工作的行家里手;

3、勇于实践、擅于创新,努力破解思政队伍中的难点。

第二部分 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现场会

5月9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现场会,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紧紧围绕进一步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回顾总结了中央16号文件下发以来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情况,深入研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成果和经验,隆重表彰第五届全国高校辅导员人物的获得者,发布“高校辅导员誓词”,部署下一阶段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工作。

杜玉波副部长的讲话全稿 辅导员朋友们,同志们: 很高兴参加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现场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回顾总结中央16号文件下发以来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交流经验,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谋划和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进一步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

刚才,听了几位优秀辅导员敬业爱生、倾心育人的动人故事,被同志们勤奋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之后,我们又共同颂读了辅导员誓词,再次感受了辅导员的崇高使命和神圣职责,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首先,我代表教育部向荣获第五届全国高校辅导员人物的辅导员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在你们身上,充分体现了高校辅导员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情系学生的高尚师德、甘于奉献的思想境界。从你们身上,我们看到高校辅导员不愧是一支让党放心、受学生欢迎的队伍,借此机会向你们及所有辛勤奋斗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辅导员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中央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仅去年一年,习近平、胡锦涛、李长春、刘云山、刘延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就多次就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今年五四青年节,10位辅导员人物作为优秀青年代表受到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总书记同大家合影留念,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青年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是今后开展青年工作和青年健康成长的行动指南,对于进一步深化理解党的十八大精神,强化对中国梦的认同,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对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谋划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要求,用中国梦打牢辅导员的共同思想基础,用中国梦激发辅导员的历史责任感,把十几万高校辅导员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来。回顾中央16号文件下发的近十年来,中央各部门、各地各高校深刻认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组织领导,制定政策措施,落实责任分工,建立起一套辅导员选拔、培养、激励、保障的体制机制,使辅导员工作条件、发展空间、待遇保障不断改善,辅导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日趋合理,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决贯彻中央精神,在一系列重点时期、重大活动、重要事件中,表现出良好的政治素质、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成为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维护高校和谐稳定的中坚力量。广大辅导员用心求索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用爱助力学生健康成长,辛勤耕耘、无怨无悔,赢得了广大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育人先育己。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校辅导员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借此机会,我向广大辅导员提五点希望。

第一,希望你们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广大辅导员要牢固树立中国梦的远大理想,牢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生信念,永远紧跟党,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要深入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在一起,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始终做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坚力量。

第二,希望你们刻苦学习钻研,与学生一道练就过硬本领,增强开展工作的能力。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是提高本领的根本途径。广大辅导员要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善学,努力掌握做好辅导员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要与学生一起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西部、深入农村、深入一线,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中掌握真才实学,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

第三,希望你们创新方式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当前,提高质量、内涵发展是高等教育的主题,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面对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大学生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勤于和善于思考,努力研究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广大辅导员要勇于创新创造,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带着对青年学生的爱去做工作,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新方式开展工作。要通过与课堂教学、实践育人、文化建设、就业教育、典型选树等日常教育教学各方面相结合,不断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进一步创新主题教育的方式和载体。要尊重创新、注重创造、包容多样,鼓励青年学生以敢为人先的锐气、敢于求索的勇气攀登知识高峰,努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第四,希望你们发扬优良作风,教育引导学生矢志艰苦奋斗。实现中国梦需要广大青年锲而不舍地艰苦奋斗。广大辅导员要以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用恪尽职守来诠释责任,用奋发有为来回应期望。要以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感染青年学生,教育引导学生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不怕困难,不畏艰辛,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到国家建设的一线,到项目攻关的前沿去经受磨练,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第五,希望你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引导学生锤炼高尚品格的榜样与楷模。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面貌上。广大辅导员要带头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争当诚实守信的模范、奉献社会的模范、促进和谐的模范。要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感染学生,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前列,用实际行动让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更好引领社会风尚。

同志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是党中央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中央16号文件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放到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坚持质量导向和内涵发展,努力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保证。具体来说,就是要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加强培养培训,在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上下功夫。培训是提升辅导员素质的主要途径。教育部党组已经印发《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对今后五年的辅导员培训工作作出总体部署,提出明确要求。要加强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建设,完善培训体系,加大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规模,丰富培训方式,加强培训保障,健全国家、省级、学校的三级培训网络,构建融教学、科研、实践交流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建立岗前培训、日常培训、专题培训、职业化培训有机结合的培训流程,完善学历培养机制,支持推动理论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教育部已经明确将全国高校辅导员国家级骨干培训所需经费列入全国教师培训专项经费计划,在安排全国教育干部培训专项经费时对辅导员培训给予支持。各地各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规划》,加紧研究制定相应的经费和政策保障机制,把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与推进培训工作的主要思路结合起来,把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与专业素养提升结合起来,把培训整体质量提升与重点培育优秀辅导员结合起来,更加突出培训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要加强形成合力,在完善队伍建设长效机制上下功夫。队伍建设要注意形成合力,尤其要注重建立健全制度化的长效机制。各地各高校要从辅导员最关心、同辅导员利益最密切的问题入手,制定政策措施,推进校内资源、校际资源、社会资源的有机整合,形成有利于政府、学校和社会积极联动的工作机制。要整合校内资源,充分集成学校教育、管理、服务部门的资源,形成辅导员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内生动力。要整合校际资源,充分借鉴兄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经验做法,推进高校之间辅导员队伍建设资源优势的有效互补。要整合社会资源,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宏观指导、资源投入,真正形成各部门、全社会共同关心辅导员队伍、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要建立辅导员职业准入制度,研究制定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完善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使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可评估、可检测、可衡量,让辅导员干有所依、考有所据、劳有所得、优有所用。

三是要加强典型选树,在塑造队伍职业理想上下功夫。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善于挖掘、大力选树辅导员先进典型,广泛开展“高校辅导员人物”评选活动,组织优秀辅导员先进事迹报告团巡讲,大力弘扬辅导员价值追求。要积极宣传普及“辅导员誓词”,加强辅导员职业内涵挖掘和职业道德建设,凝炼和培育辅导员职业理想和职业精神,引导辅导员在岗位上奉献、在岗位上成才、在岗位上发展。要善于与媒体协作,通过媒体大力宣传优秀辅导员的精神风貌、感人事迹,通过媒体广泛宣传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工作成效,为辅导员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社会认可度。四是要加强工作督查,在狠抓政策落实上下功夫。中央16号文件颁发近10年,个别地区和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仍然存在重视不够和“忽冷忽热”等问题。各地各高校要真正把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作为办学质量、教学评估、教师队伍建设、文明单位创建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考核指标,制定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划,在选聘、管理、培养和发展等方面拿出更为有效,针对性、操作性更强的措施。教育部将适时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重点督查,推动编制、组织、人社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高校辅导员岗位设置、待遇保障、职业发展等问题,真正让广大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更好地发挥育人的作用。

五是要加强理论研究,在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上下功夫。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把握工作规律,是提高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必由之路。要根据新形势新变化,深入开展规律性问题研究,不断深化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特点、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运用规律的本领,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和主动性。要注重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力量,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其它社会科学学科的知识,围绕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从跨学科的视角形成一批重大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要发挥高校思政研究会、辅导员工作研究会等学术团体的作用,汇聚有关专家学者,针对辅导员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联合攻关。要实施“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建设计划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库”,重点培育和资助一批具有决策咨询价值和推广示范意义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进一步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同志们,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同心协力,奋发进取,再接再厉,努力为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国梦宏伟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LOGO解读

一个微笑 一颗爱心 一团火焰

——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LOGO解读

2008-03-07

论坛LOGO由“辅导员”拼音的首字母F、D、Y相拥而成,它们幻化成优美流畅的线条,完美地融为一体,象征着辅导员队伍紧密团结、孜孜以求、不断进取的精神。

LOGO的主体色为红色,充分体现了辅导员工作的政治属性。它仿佛一个灿烂的微笑,给人以温暖,象征着辅导员的亲和力与乐观向上的工作态度;它犹如一颗爱心,无私地为学生送上温暖和关爱,是大学生最知心的老师和朋友;它更似一团燃烧的火焰,迸发出光芒与激情,象征着辅导员的热情与活力。

一个微笑、一颗爱心、一团火焰,它们共同演绎与诠释着辅导员的工作!

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达成共识 创新方式方法 实现学生自我成长

2008-03-07

作为辅导员,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党中央和各级教育部门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对辅导员成长成才的关心爱护。胡锦涛总书记的亲笔批示,让我们豪情万丈;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的召开,让我们备感振奋;《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出台,让我们备受鼓舞;各级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制定的大好政策,让我们斗志昂扬;师长的期望和学生的信任,让我们意气风发。

我们深知,要进一步传承辅导员队伍的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倍感使命的崇高,倍感事业的神圣,倍感责任的重大。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我们要以创新方式方法为目标,不断拓展教育平台,培养发挥学生骨干力量,实现学生自我成长;我们要以教育、管理与育人为有效途径,帮助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我们要以和谐校园建设为保障,积极构建学生的良好成长环境。

我们深知,辅导员岗位上,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勇攀科学高峰的学术大师,共和国建设事业中发挥骨干作用的兴业之将、治国之才,以至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作为新时期的辅导员,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像前辈那样,勇于开拓创新,努力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能手;善于总结提升,努力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坚定育人理念,努力成为学生信赖的知心朋友;完善综合素质,努力成为学生信服的人生导师。

我们深知,2008年对祖国的发展意义何其特殊,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做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更是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年。借此次论坛契机,我们向全体辅导员,郑重发出倡议:我们辅导员将以“一颗心”,做大学生的良师益友,给学生以关爱;将如“一团火”,展现我们的激情和活力,给学生以热情;将用“一个微笑”,以我们的亲和力与积极乐观的态度,给学生以温暖。我们一定将不辱使命、不负众望,以出色的工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复旦大学大力提升辅导员队伍学术研究水平

2008-03-07

通讯员 李莹 本报记者 周凯

2月26日,在复旦大学举行的首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上,与会代表指出,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基层的实施者,要建立高标准、重素质的培养机制,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上新台阶,研究型辅导员的培养再次成为讨论的焦点。

去年1月18日,根据中央、教育部及上海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的精神,上海市教委发布了《上海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职务聘任办法》(试行),其中规定,上海市高校从事学生德育工作的教师设置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职务,其编制总数不低于其他专业教师。也就是说,今后从事辅导员工作也能成为教授了。

培养研究型、创新型的辅导员,是复旦大学10年前就开始坚持的理念。近年来,复旦大学对辅导员开展学术研究给予机制保障,主要在加强激励和培训上重点“着墨”。学校设立了“青年精英培养基金”,专门用于辅导员队伍培养,尤其是研究型辅导员培养。同时,构建科学培训体系,为提升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提供保障,通过开展“双周学习沙龙”、建立“德育研究课题申报资助机制”以及专题讲座、学工征文等方式,引导辅导员开展学生事务研究,鼓励辅导员探索德育前沿,开阔工作思路。

此外,复旦大学在《辅导员工作职责条例》中还明确规定,专职辅导员每年至少撰写1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兼职辅导员每两年至少撰写1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制度保障让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投身学生工作研究。

近10年来,复旦大学党委学工部不断加大调查研究的力度,深入研究学生特点,调研机制不断成熟:1998年,青年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学工系统的重要研究平台;2003年,开始选拔高年级本科生担任调研员;2004年,学工部在部内工作人员中启动双周学习沙龙制度;2005年,沙龙向院系开放,成为研究成果发布和经验交流的重要平台;2007年,学工组长成为中心的重要研究力量。

同时,调研内容不断深化:围绕“大学生群体”研究,中心相继在1999年~2003年编撰大学生发展报告,2003年~2006年开展成才观、政治参与、学习观等重点调研,2006年至今对不同生源地、不同家庭背景等学生进行了深入研究。

2007年12月,首次设立的教育部辅导员骨干支持研究课题公布立项项目,复旦大学辅导员榜上有名。全国仅有47所高校获此资助。

据悉,2006年~2007年,复旦大学辅导员队伍先后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1个、上海市德育决策咨询重大课题两个、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1个、上海市德育决策咨询重点课题1个、复旦大学金苗课题3个、亚洲研究中心课题1个。辅导员最近两年内撰写论文129篇,连续4年获上海市高校辅导员论坛征文一等奖。

2007年至今,辅导员们出版了《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翻译出版了西方学生事务经典著作《学生服务》,前者已成为新上岗辅导员必备培训教材;2007年,连续编译刊发通识教育研究论文;曾引起社会媒体高度关注的复旦大学学生人才培养创举——博学计划、笃志计划等一系列举措,都是在对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学习、研究、深化认识的基础上做出的。

山西大学一项调查显示:

“品德高尚勇于创新”辅导员是大学生最爱

2008-03-07

本报讯(记者周凯)为充分了解辅导员工作现状,山西大学学工部曾在大一新生中广泛展开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对辅导员有更高、更具体、更人性化的细节要求,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标准和高度。在主观问卷部分,“品德高尚、勇于创新”成为大学生心目中最理想辅导员的首选。

这项调查选取了山西大学15个院系的新生,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96份,有效率为99.7%。问卷内容分为工作能力与工作绩效两大部分,包括辅导员工作的态度、表现,工作的方式、方法,工作的成效、结果以及学生对辅导员的期望等几个方面。

结果显示,辅导员们具有较高的工作热情,工作态度积极认真,基本上能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肯定和支持。

但另一方面,问卷也反映出一些问题,有的同学认为自己的辅导员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能快速、有效地实施新方法;有的同学认为个别辅导员的工作方法死板,办事效率和质量不高;还有的同学提出希望辅导员能够加强理论修养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对于“理想中的辅导员应该具有哪些品质和能力”一题,大学生们的回答不一,归纳起来有十点:品德高尚,勇于创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乐观、开朗,对同学们坦诚相待;了解每一位同学的特长和优、缺点,能够因材施教,尤其是对待内向的同学,应多表扬鼓励;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信;为学生着想,关心学生,与学生关系融洽;在生活、学习、感情方面都能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打破常规,做一个不传统的老师。

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思想上要开放化,能够贴近学生生活,拥有与学生尽情交流的话语权;第二,态度上要人性化,要求辅导员在工作时能够多一些人文关怀,为学生着想;第三,方法上要多样化,因材施教;第四,能力上要专业化,要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沟通技能、心理辅导能力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高校辅导员探讨职业化发展

2008-03-07 本报记者 周凯 樊未晨

2月26日~27日,首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如何推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和职业化发展,成为参会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辅导员成了几乎事事都要关心的“保姆”

“两眼一睁,干到天黑”,是高校许多辅导员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

一位辅导员介绍,一次,他正在帮学生换灯泡,另一个宿舍的同学跑过来说:“电工师傅帮我们也换个灯泡吧。”上海某高校领导就曾列举了辅导员工作的108项内容,辅导员成了几乎事事都要关心的“保姆”,好像任何一项与学生有关的工作都可以交给辅导员完成。

不少辅导员很难在自己的岗位上找到成就感,也就渐渐淡化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意识。北京科技大学高校学生事务研究中心的彭庆红介绍,他们对601名辅导员所做的调查显示,相当多的辅导员缺乏方向感和目标,关于“个人事业发展前途是否迷茫”的选项中,只有15.14%的辅导员选择“没有困扰”,选择“困扰较大”和“困扰很大”的人数比例合计为44.76%。

再加上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标准,无论是辅导员自己还是学生、其他教职工对辅导员职业的认同度都较低。

北京科技大学所做的调查也设计了相关的题目。当被问及是否愿意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时,选择“不愿长期从事,但会干完一个任期”的比例为51.91%,还有3.49%选择“不愿长期从事,希望马上调离”,也就是近六成的辅导员不愿意长期从事这个职业。

不少大学对专职辅导员任期的规定为4~5年,不少辅导员一有机会马上就改行,一名大四学生反映,他的大学四年生活中共换了3个辅导员。

频繁的人员流动,更加强化了在岗辅导员对前途的迷茫,他们无法从前任同行和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和可能“实现自我”的价值,所以,不少人把辅导员作为职业生涯的过渡。

没有认同的职业标准制约辅导员的职业发展

“高校办学指导思想功利性太强是造成目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问题的主要原因”,北京科技大学高校事务研究中的彭庆红说,虽然教育部规定高校一线辅导员的配备比例是1:200,但许多高校达不到这个比例,有的甚至达到1:500。专职辅导员职称晋升、职业培训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目前辅导员平均接受业务培训的时间仅为40.5小时(5个工作日),明显不充足,而由辅导员行业组织的辅导员培训仅仅占所有比例的2.50%,行业性协会并没有在辅导员职业发展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另外,一些辅导员本身也存在着一种“自我轻视”现象。一些高校辅导员选择这一工作时把上研究生作为附加条件,有的把辅导员工作作为进入学校管理层的第一个踏板,还有的把它作为转成专职教师的曲线上讲台的方式。正是由于这样一些辅导员的存在才“容易导致社会其他人群对辅导员职业地位认同度的降低”,彭庆红说。

贵州大学学工部部长金春雷认为,就整体而言,由于始终没有形成完备的知识系统,没有人们认同的职业标准,没有公认的评价体系,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一直处于边缘化、离散型的非职业化、非专业性状态,具体表现为,工作周期短,敬业意识淡薄;社会认同感低,职业归属感不强;专业素质欠缺,工作胜任力低;理论素养较低,专业研究基础薄弱等。而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学生教育管理事务的专业化和职业化也明显滞后。

上海大学物理系团总支书记卢吉超则认为,辅导员职称偏低、兼职比例偏大、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多、年龄结构不合理、工作强度大等等原因也都使得他们无法在科研道路上继续前进,从而影响了他们的职业发展。

“提升”+“退出”建立辅导员职业发展良性机制

与会的辅导员、学生工作专家也为如何加强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和职业化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设立严格的准入制度,是大多数与会代表的共识。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辅导员陈军涛就发现,美国有近百所大学设有培养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同时将学生事务作为一门科学加以研究。结果,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管理岗位被视作有竞争力的职业,有一大批专业人员不仅选择学生事务为职业且作为事业追求,学生事务管理队伍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他认为,在具体选拔的过程中,应侧重于专业结构优化和学生工作经历,尤其要把热爱教育事业、专心学生工作、具有奉献意识、能吃苦耐劳等因素放在首位。

“稳定是相对的,变化才是绝对的”,福建师范大学党委的郭绍生认为有了准入制度之后,还要给辅导员两条出路,一条是“提升”,一条是“退出”。

“提升”是所有辅导员都能接受到专业化的培训,同时对辅导员的培训应该是“通识教育”,注重素质和能力的培训。

“退出”也可以分成两条路,一条是辅导员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特点自愿转到行政管理或教学岗位,“另外一条是,对那些考核不合格的辅导员就要进行调岗、离职培训和解雇”,郭绍生说。

教育部思政司司长杨振斌介绍,目前国内各高校已经进一步完善了辅导员选拔机制,坚持高标准,严把入口关,以公开招聘为主要方式,把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人员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基本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有战斗力的辅导员队伍。

据悉,教育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2008年工作要点中就有多项涉及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和职业化发展,其中包括加强辅导员骨干示范培训,加强首批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组织专家编写辅导员培训参考教材,指导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开展多层次培训,开展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博士学位工作等。

链接

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高校共有本专科生专职辅导员69198人,与2005年年底相比增加了20506人,师生比为1∶238,与2005年底的1∶266相比有了较大提高;研究生专职辅导员2721人,师生比为1∶374。另外,有本专科生兼职辅导员36819人,研究生兼职辅导员3682人;从政治面貌看,辅导员中,党员比例为77%,团员比例为13%,其他为10%,其中党员比例比2005年年底的74%有所提升,教育部直属高校辅导员党员比例已近97%;从年龄分布看,辅导员中,21~30岁的占65%,31~40岁的占21%,40~50岁的占10%,20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占4%;从行政职级看,辅导员中,副科级以下占83.2%,正科级占10.2%,正处级占1.3%;从专业技术职务看,辅导员中,初级及以下占68%,中级占23%,副高级占8%,正高级占1%;从学历构成看,辅导员中,大学专科及以下学历占9%,本科学历占62%,硕士学历占27%,博士学历占2%,硕士以上学历辅导员比2005年年底的12%提高了17个百分点;从从事辅导员工作时间看,辅导员中,从事辅导员工作时间4年以下占68%,4~10年占23%,11~20年占7%,20年以上占2%;从培训交流情况看,每位辅导员2006年平均参加校级培训3.5次,另有32%的辅导员参加了省级培训,12%的辅导员参加了各类专项培训。

第四篇:第六届全国高校辅导员人物风采录

第六届全国高校辅导员人物风采录

重视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4年4月23日,由教育部思政司组织的“第六届全国高校辅导员人物”评选揭晓,一批在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优秀辅导员脱颖而出。他们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学生工作,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新载体,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自觉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本版今日刊登10位人物的事迹、40位人物提名奖名单,以期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更好地调动和激励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徐冶琼:为学生“私人订制”服务

徐冶琼,女,中共党员,1986年生,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本科生辅导员、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院团委书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资助情况动态表”“毕业生求职状态动态表”„„在徐冶琼的办公电脑里,有定期更新、细化到每位学生的动态表格,以便为学生提供“私人订制”服务。新生入校时,徐冶琼在学长学姐选拔和结对宿舍安排上可谓是别具匠心:“不挂科”“跨专业”“爱好特长相似”“老乡”„„最大程度地实现人性化。如今,学院已形成了低年级有“学长制”、高年级有“学术导师制”的全程导学、导行的“导航服务”体系。她将校史与党史相结合,将珞珈红色资源转变为独特的育人优势,带领学生党员循着历史的脉络,探寻校园革命旧址,查阅校史档案,走访老教授和老党员,历经半年编写出《珞珈风云》。正因为充分调动了学生已具备的历史知识、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历史思维,历史学院的学生活动也形成了品牌效应和历史气派,“历史文化节”已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20余所高校,首创全国高校历史文化联盟,参与超过50000人次。

宋晓东:“有温度”地助学生远航

宋晓东,男,汉族,1984年生,中国共产党员,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团委书记。他始终努力践行专业化、科学化的学生工作理念,真正做到了“常规工作有新思路,重复工作有新点子,自选动作有新成效”。他坚持将“爱祖国、爱航天、爱航空、爱北航”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他构建了“课堂讨论—讲座报告—参观实践”三个模块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围绕美债危机、产业升级等主题,引导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展开学习讨论。他开展了一系列的特色活动,“小班日志”活动让每位同学轮流记录班级生活的点滴趣事,学生们说“这一本本的日志都是我们美好的回忆”。“有温度”是宋晓东始终坚持的工作理念,多年来他矢志打造经管学院学生工作的“家文化”,通过朋辈辅导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他逐渐形成了“面向工作实践提炼理论问题,再用理论研究指导工作实践”的工作理念。比如他从频率、时长、对学业影响等维度,构建了学生网络游戏沉迷度模型,建立了一套心理危机识别的指标体系,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排查并给予帮助。

陈诗诗:成长路上的“知音人”

陈诗诗,女,中共党员,1983年生,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书记,2010级、2011级本科生辅导员。她寓教于“乐”,首创中山大学学院一级合唱团“天籁之音”合唱团,以合唱为教育的纽带,让学生在单调的实验之余更好地体会人生的快乐精彩。她“以音乐会友”,用爱和音乐感染他们。她结合环境学科的优势,指导开展“南粤环保行”公益活动,每年暑假带着学生志愿者走进农村,深入社区开展环境生态调研,同时以科普讲座、绿色传承教育、环保公益晚会等形式与学生一同传播环境保护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环保实践全过程。她积极探索科技创业及社会企业创业的教育路径、方式,帮助学生联系院内外资源,邀请本专业领域的教师和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团队,为学生科技创业项目的孵化提供技术指导与资金支持,积极拓展学生多元化的实习模式。这些年,诗诗坚持24小时为学生开机,随时接听电话,学生们都开玩笑称她是“7—11”老师。

赵力蓥:同学口中的能人“赵妈”

赵力蓥,男,汉族,1987年生,中共党员,清华大学法学院法九年级带班辅导员、法学院学生工作组组长。他带班四年如一日,是法九年级同学口中亲切和蔼的“赵妈”;他团结同志,以身作则,是学生组辅导员们眼里统筹全局的“大当家”;他学业成绩优异,同时思想政治过硬,是学弟学妹们仰望的“双肩挑”。他坚持关心“每个人”的成长,同时更注重根据集体成长的规律,以党建工作和集体建设、学风建设为重点,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将个人发展同集体建设联系起来,成就了“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的法九集体:校级素质拓展活动优秀集体奖、校级“优良学风班”、校甲级团支部等。他鼓励辅导员“一个肩膀挑业务学习、一个肩膀挑思想政治工作”,先后为后备辅导员组织了在岗辅导员复习司法考试心得交流等一系列交流培训,引导大家以“为同学成长成才服务”的意识和平等姿态来面对同学„„使后备辅导员“上岗前不紧张、上岗初不慌张、在岗时不困惑”。

李兴华:心里装着每一位学生

李兴华,女,1982年生,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思想政治教师、院团委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李兴华完善“三困学生”帮扶机制,建立学生个性化就业辅助档案,实现高层次高质量就业,建立网上家委会QQ群,为学校家长搭建沟通之桥。她一方面依靠自己的学科背景和专业优势,策划“辅导员沙龙”“师友漫谈”“化学人漫谈”等活动丰富学生第二课堂;另一方面坚持参加各类辅导员实务培训,获取国家人保部高级职业指导师、GCDF全球职业规划师等证书,提升辅导员的职业技能。她为每位学生建立了《学生个性化就业辅助档案》,以职业规划师的眼光开展职业咨询服务,对求职、出国、读研的同学进行分类指导。她采取点对点双向推荐的方式将学生与用人单位一一对接,档案中黑色的“待就业”名单越来越少,红色的“已就业”名单越来越多,直到最后插满小红旗。她所带的学生每个人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学生初次就业率达到100%。

王敬国:七尺男儿慈母心

王敬国,男,汉族,中共党员,1980年生,哈尔滨师范大学学院团委书记,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负责人。十年间,他充分利用网络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QQ到Email到飞信到微信„„坚持利用双休日的4个小时举行飞信家长会,与学生建立谈心室,超过3200个小时的倾心交流使他的爱无处不在。2008年春天,特困生小薇没有按时返校并失去联系,他几经辗转见到了一心想要“暴富”给母亲治病的小薇,机智地带她脱离传销组织,帮助小薇设计勤工助学计划。深受鼓舞的小薇两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和专业一等奖学金,考取了研究生并出国深造。他深知施教之功,先在激趣,巧在授法,重在练化,贵在养习。他综合运用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研究励志教育,将团体操、社会实践、科技创新有机结合打造精神激励的利器。从2006年至今,他连续七年组织编排大型团体操,获七个大型团体操表演一等奖,数学学院的团体操已成为全校公认的励志教育品牌,5000名学生的励志记忆。李 睿:同心砥砺与学生一起成长

李睿,男,汉族,1980年生,中共党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本科生党总支副书记、学工办副主任。12年来,他从调解纷繁复杂的矛盾、应对突发状况入手,逐步总结出以“213”为要诀的工作方法:像120急救医生一样,在第一时间,出现在工作第一线;始终坚定一个信念——一切为了学生;始终把握三个关键——信息渠道通畅、处置措施适当、原则立场公正。他注重了解学生的新期待、新需求,尊重个体差异。他在服务学生全面成长的过程中,系统地划分学生不同需求和不同发展阶段,体现“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挖掘优势潜能,开展分类指导。他重点关注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学生中不断涌现出获得全国挑战杯特等奖、参军入伍投身国防建设、志愿服务西部等先进典型。最值得自豪的是,他入职后指导的首届学生中有三位毕业后放弃设计行业令人欣羡的高薪,毅然选择辅导员工作,并同时入选“青年英才计划”。

杨 建:“亦师亦友”呵护学生

杨建,男,汉族,中共党员,1981年生,担任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学生第三党支部书记、学生社团指导老师、创新创业班班主任。他创办学院创新创业培训班,建立“一年级培养兴趣打基础、二年级集中培训提能力、三年级重点组队练实战、四年级服务社会谋就业”教育模式,自己获12项专利。他每周都坚持去课堂听课,把学生对于课程的意见等信息反馈给授课教师。他在年级、班级、宿舍中引入激励机制,在学生当中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氛围。近三年来,学院创新创业培训班的学员获准专利160余项,11人获“挑战杯”、英语演讲、数学竞赛等赛事的国家级奖项,32人获省级奖项。学生感觉杨建一直站在与他们一样的高度上,时而在前方“高呼呐喊”,时而在后面“推波助澜”。他带过的三届毕业生一次性全部就业,其中,25%升学攻读研究生,60%进入宝钢、马钢等冶金行业企业,5%左右毕业生选择选调生、选聘生、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项目。

牙森·伊沙克:给学生最好的舞台

牙森·伊沙克,男,维吾尔族,1967年生,中共党员,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学生党总支书记。无论作为普通的学生工作干部,还是作为学院辅导员的带头人,他始终以“用真心关爱学生,用真爱温暖学生,用真诚感动学生”。他结合实际,总结出“发现、教育、感化、转化”的学生思想转化工作的“四步法”,有效利用重大节点、主题团日、主题班会等政治学习时间,对各族学生广泛深入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我们要用耐心和真诚真正地走入学生的内心。”他指导学生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学风建设活动,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和展示自我的舞台。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他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公共选修课,积极做好选调生、村干部、特岗教师、毕业生入伍等方面的宣传、推荐工作,所在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毕业生考研升学率居全校各学院之首。

蒲清平:“读懂”:做专业化辅导员

蒲清平,男,1969年生,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博士研究生辅导员。他坚持“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在工作的基础上研究,走专业化道路”的工作理念。他矢志“读懂”学生,做学生品德的引导者;“读懂”时代,做学生创新创业的启迪者;“读懂”专业,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者。他把思政专业和学生工作相融合,带领学生在近40摄氏度高温下历时一个月对重庆市10多个区县的村镇开展居民用水和生活情况调查,在汶川地震后率领学生到灾区服务和调研,在三峡水库蓄水后关心农民收入与环境保护,实现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专业学习的有机结合。他提出了构建理论、实践、网络三合一的改革思路,并专注于感恩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业受挫学生的教育管理研究等,将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他的价值目标,实现研究生和本科生科研创新和能力培养互动;以项目资助代替物质奖励,积极争取企业资助100万余元,设立学生科研项目、公益项目、实践能力提升项目20余个。

第五篇:关于举办第六届“武汉法治论坛”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六届“武汉法治论坛”的通知

武汉市法学会各会员单位、各学科研究会、法学院系及相关单位:

今年市法学会将会同有关实务部门联合举办以“幸 根据武汉市法学会会长办公会议精神,福城市建设中社会管理创新法律问题研究”为主题的武汉法治论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论坛的总要求

第六届“武汉法治论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三级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意见》,着力深化“三项重点工作”,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服务“幸福城市”建设,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提供法学理论支持和对策支持。

二、选题与论文的组织

市法学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拟定了论坛参考题(附后)。请各单位接此通知后,积极组织,定人定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撰写,按时报送论文。作者可从参考题中选定题目,亦可围绕主题自定课题。

三、时间安排

请将论文通过电子邮件报送市法学会(请在邮件主题及论文左上角注明“武 9月10日前,汉法治论坛•2011 征文”)。

第四季度,举办论坛,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四、论坛成果的转化和运用

论坛结束后,由市法学会撰写综述,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的文章将通过《武汉法学要报》专报有关领导和中国法学会;优

秀论文将通过《法学前沿》、《武汉法学》等予以登载。

联系人:熊音 孙剑华

联系电话:85790363 85790366 电子邮箱:wuhanfaxue@126.com 传真:85793910 地址:汉口建设大道903号

邮编:430015

武汉市法学会 2011年5月17日

论坛参考题

1、幸福城市的法律评价指标

2、网络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3、微博问政对社会管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4、武汉危机管理和社会稳定研究

5、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研究

6、幸福城市建设视野下依法行政的思考——以社会管理创新视角切入

7、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行政执法正当程序及其限度

8、行政指导在社会管理中的运用

9、行政管理中的协调和解

10、“两型社会”建设与地方政府管理创新

11、社会中介机构管理体制创新的法律探析

12、幸福城市建设中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执法服务效率和执法办案质量,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13、如何构建和谐的公共关系

14、幸福城市建设中的交通秩序管理创新

15、幸福城市建设中创新治安管理工作的法律思考

16、依法拆迁过程中管理创新相关问题研究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背景下地方立法的重点问题研究

18、地方立法与建设“和谐武汉”、“创新武汉”、“幸福武汉”、“两型武汉”的关系问题研究

19、地方立法如何推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 20、如何实现地方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

21、立法工作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22、地方性法规的地方特色问题研究

23、地方性法规中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的设定问题研究

24、如何完善地方立法选项、公开征求意见、听证、审议、质量评估等机制研究

25、非诉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中相关问题研究

26、进一步深化量刑规范化改革相关问题研究

27、涉诉信访定性定量问题研究

28、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帮教矫治制度研究

29、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速裁工作研究 30、防范与惩治恶意诉讼相关问题研究

31、医疗纠纷中罪与非罪的界限研究

32、刑事政策运行中的社会参与研究——兼论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化

33、劳动者权益的刑法保护问题研究

34、强化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助推幸福城市建设

35、幸福城市建设中的群众利益维护问题研究

36、幸福城市建设中弱势群体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37、检察机关在公民安全感建设中的价值意义

38、对建设幸福城市法治秩序的思考

39、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问题研究

下载关于举办第六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的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举办第六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的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举办“2011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的通知

    关于举办“2011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的通知粤教思处函〔2012〕6号各普通高等学校: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草稿——关于举办首届辅导员论坛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 乐职院学【2010】号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举办第二届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的通知 院属各系,相关处(室): 为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

    关于举办2011年山东省高校辅导员工作论坛的预备通知

    各位科长好,今天中午接到的文,时间紧,任务重,烦请抓紧时间落实,谢谢。按照院领导要求,每系需交一篇论文,交稿时间为10月2日,过期不候。邮箱地址:xsc.gf@163.com。高峰二〇一一年九月......

    生科院第六届博士生论坛通知

    生科院第六届博士生学术论坛通知 生科院第六届博士生学术论坛将于2014年1月4日在生科院举行。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1.时间、地点 时间:2014年1月4日(星期六)上午 8:00 地点:华中......

    第五届全国辅导员创新论坛通知(套红)5篇

    黑龙江省教育厅 黑教学函„2012‟83号转发第五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预通知的通知各普通高等学校: 近日,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决定举办第五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

    关于举办公司第六届 “企业发展 青年论坛”主题活动的通知

    建一三团发〔2011〕20 号关于举办公司第六届 "企业发展青年论坛"主题活动的通知各团总支、直属团支部:为进一步落实“创先争优”工作,引导公司广大青年密切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创......

    外语系举办第六届英语演讲的通知final

    关于举行衡水学院第六届英语演讲比赛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学院决定举行“衡水学院第六届英语演讲比赛”,比赛分为英语专业组和大学英语组......

    辅导员工作论坛经验交流发言稿

    辅导员工作论坛经验交流发言稿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与大家一样,我也是一名普通的辅导员,每天在繁琐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