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绿色贺卡”让书信文化添魅力
“绿色贺卡”
让书信文化添魅力
张龙平本报记者 张龙平
通讯员 张钟
10月28日,2009年中国邮政贺卡正式开始在万州发售。今年众多的贺卡产品中,能够长草的植物贺卡和展现中国传统民间技艺的刺绣贺卡突破了常规贺卡的表现手法,在目前贺卡市场上绝无仅有,具有较高的鉴赏、收藏价值。
记者了解到,2009年中国邮政贺卡10月9日开始在全国发行,共有普卡、信卡、贺卡型、自创卡等六种类型共161个图稿,分为植物、刺绣、屏风、立体、芳香等种类,系列时尚诱人的贺卡开创了书信文化的新纪元。
据悉,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已正式授予中国邮政贺卡“绿色之星”环境保护标识,因此“绿色贺卡”是2009年邮政贺卡的一大特色。其设计将文化与环保有机融合在一起,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气息,充分体现了书信文化在传统贺卡民俗中的独特魅力。据了解,2009年的邮政贺卡中,植物贺卡、刺绣贺卡、立体贺卡、屏风贺卡、芳香贺卡是今年推出的创新型贺卡。植物贺卡体现了亲近自然、关注环保的理念,刺绣贺卡传承了刺绣这一传统技艺,立体贺卡、屏风贺卡、芳香贺卡则突破了贺卡的传统形式。
第二篇:让课堂更有魅力——新型课堂文化的建设
让课堂更有魅力——新型课堂文化的建设
【主要内容】:
本书从多个角度和纬度描绘了现阶段我们在新教育形式下的行方式、新方法。创文明课堂,创优质课堂,创高效课堂。新教育体制改革是我们一大改革契机,他更好的为促进教师教学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旨在打造特色课堂,魅力课堂,和谐课堂等。这本书,可作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学习、培训所用。
【作者介绍】
毕泗建,教育硕士,山东省教育厅远程研修特聘专家。钟情于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在知名教学杂志发表论文七十多篇。多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复印中心全文转载或索引,部分文章如《语文教师的“力”与“气”》等被多家教育网站转载或被收入语文教育研究综述。曾获得市区教学能手、优秀教师、市课程与教学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是山东省“十二·五”重大课题《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核心成员。在《当代教育科学》《中学语文》《山东教育》等发表的多篇论文在语文教学界有较强的影响力。
《让课堂更有魅力》目录节选
第一章:课堂要有文化追求
一、课堂上要充分解放学生
二、倡导学生的主体性参与
„„
第二章:课堂要摒弃不良的社会文现象
一、远离低俗文化的侵袭
二、请对“恐怖文化”说“不” „„
第三章:新型课堂文化的建构
一、构建富有深度的课堂教学文化
二、构建熔铸生命的课堂教学文化
第四章新型课堂的生态文化理念
一、“世界意识”的确立
二、基于建构主义理念的课堂 „„
第五章课堂魅力的源泉
一、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
二、打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第六章让每个学生都能融入到课堂中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
二、课堂提问需要讲究技巧
第三篇:让激情溢满校园 让文化彰显魅力
让激情溢满校园
让文化彰显魅力
爱迪生曾说过“没有激情就不会有任何伟大的成就”。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人在激情的支配下常能调动身心的巨大潜力。
2011年9月,随着泗洪县机关建设作风建设大会的召开,“点燃激情,提升效能”,成为全县人民心中的工作座右铭。
2012年2月,古徐广场飘荡的《激情泗洪之歌》唱响了全县人民的激情号角。……
2015年9月,随着新学期的铃声敲响,界集中学的激情文化建设拉开了新一轮的序幕。
培育激情文化 打造激情校园
生活需要激情创造,工作需要激情点燃,学习需要激情推动。一个学校的发展同样离不开领导的激情创造,离不开教师的激情工作,更离不开学生的激情学习。开学初,学校就把“激情文化”的建设当作了学校工作的重点,确定了“书以启智,文以化人”的核心理念。旨在打造阅读特色,让书香溢满校园,让读书引领激情。在阅读中感受文化魅力,让优秀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开学动员,到工作展开;从领导带头,到老师示范:从学校引导,到学生投入。“激情文化”的建设如火如荼。目标的确定,制度的出台,任务的分解……工作雷厉风行,高效迅捷。界集中学的领导用自己的激情工作燃起了第一把
责任。但任何一个行业做久了,刚工作时的那份热情也会慢慢消退。如何点燃教师的工作激情,并让这份激情持续燃烧转化成工作的不竭动力。是学校工作长久思考的问题,每一位校长都深知教师的工作激情对学校工作推动的重要性。为此,界集中学采用了一系列的改革来点燃教师的工作激情。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让教师转变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完善学校考绩制度,让教师在公平公正的制度下努力工作;拓宽教师学习途径,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提高自己;丰富教师业余生活,让教师在学校的生活充满阳光;创造更多交流机会,让教师走出去接受新思想;建立有效激励机制,让教师的付出得到肯定……
一系列的动作,让全校教师的工作风貌焕然一新。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应付工作了,年轻人更有朝气,年长者再焕活力。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教学手段丰富多彩;课外学习更富激情;对个人的知识汲取更为迫切,对个人的要求更为严格。“自臻博广,育才德深”的教风融入了每一位教师的灵魂。
远大抱负源于激情 伟大理想始于激情 远大的抱负是激情成长的基石,“激情成就梦想”,梦想的实现需要激情投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梦想又是激情存在的理由。学生是一所学校的主体,学校的中心工作不仅在于传授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生活、做人。培养有理想、有追求、有激情的学生,是界集中学的追求。如何点燃学生的生活激情、学习激情、人生激情,界集中学领
来塑造自己,用激情照亮生活,用激情绘就教育的美好蓝图!
作者单位:界集中学
作 者: 佟洪泽
联系方式:-5-
***
第四篇:魅力贺卡 教案(共)
七年级信息技术——魅力贺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掌握在word中运用绘图工具、艺术字、文本框进行综合处理问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在文档中插入各种不同的对象,如制作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等,实现用Word软件来制作电子贺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获得用WORD制作电子贺卡知识的同时,体会在word中综合文字、图片等的处理效果,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教材分析
《魅力贺卡》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二册)中第四章的内容。教学重点、难点
1.贺卡中图片、艺术字、文本框之间的位置关系;
2、插入对象(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的格式(色彩搭配、位置摆放)设置。教学方法
演示法,练习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中西方都有很多传统节日,那么大家能说出多少个节日呢?每逢节日,我们都会为亲朋好友送去精挑细选的贺卡,以表达美好的祝福。这些贺卡来自那儿?(小摊上、花样百出的网站上),如果是我们亲手制作的是不是更能表达真诚的祝愿?母亲节刚过,今天我们就用WORD软件以“母亲节”为主题,制作一张电子贺卡。
(二)、新课讲授
1、页面的设置:
贺卡的大小、方向是由“文件|页面设置”来完成,这是我们制作贺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2、图画的制作:
制作图画的方法?(学生讨论讲解教师演示)3.艺术字的插入:
如何插入“艺术字”并让其置于图片上方呢?(教师演示)4.文本框的使用(教师演示):
问题1:如何在图片上写寄语并将文字加以修饰? 问题2:文字添加上去了,但图片上方的白色区域及边线如何去消?
『方法』通过改变文本框的格式(“无线条颜色”和“无填充颜色”)来完成。(教师边讲边演示)课堂练习
现在同学们想不想亲自动手制作一张贺卡?那么大家就以母亲节为主题,按照课本上的框架制作一掌属于自己的贺卡。(学生练习,教师个别辅导)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我们学会了运用WORD制作贺卡来表达心愿。希望同学们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使我们的生活也能丰富多彩。板书设计
魅力贺卡
一、插入图片
二、插图艺术字
三、出入文本框
第五篇:让每一节课都体现“数学文化”的魅力
让每一节课都体现“数学文化”的魅力
——以《向量的概念及表示》一课为例
江苏省赣榆县赣马高级中学 王 翔 222124 题记:
不断提高我们的综合文化素养,让数学的文化品位与人文精神不再是“阳春白雪”,而是真正渗透到日常原生态的数学课堂中,让每一节课都体现“数学文化”的魅力。
笔者2010年12月被评为市数学学科带头人,依县教育局安排面向全县开一节名师展示课。在确定课题时,我没有选取那些教师容易出彩的内容,而是反其道行之,将课堂主动权让位于学生。最后选定的课题是《向量的概念及表示》,该课内容简单,概念繁多,采用常规教学方式,教师不易驾驭,更不易出彩。课题确定后,经过缜密的思考,决定将本节课的主攻方向定位在两个方面:数学文化和互动生成,力求通过师生的互动生成中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在数学文化学习氛围中互动生成。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已把“数学文化”作为一个模块而单独设立,并提出:“通过在高中阶段数学文化的学习,学生将初步了解数学学科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开阔视野,寻求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激发对于数学创新原动力的认识,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体会数学的美学价值,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
很多青年教师谈起数学文化,总认为在课堂上能给学生介绍一点数学家、数学史就能体现出数学文化的教学模式。其实不然。张奠宙教授说:“不要把数学文化等同于数学史,应该从
文学、语言、科学、哲学等诸多方面进行揭示。”本文通过选取课堂教学中几个案例折射出原生态课堂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案例1(猫追老鼠、龟兔赛跑)
师:如图所示,老鼠由A向西北逃窜,猫在B处向正东追去。问:猫能否追到老鼠?为什么?
生1:不能。师:原因是?
众学生异口同声:因为方向错了。
师:很好,请问当方向相同时,猫能否追到老鼠? 生2:不一定,视具体情况而定。
师:哈哈,你很聪明,你把“龟兔赛跑”的典故也考虑进去了,那么在正常的情况下呢?
生2:那猫一定能追到老鼠,因为猫的速度比老鼠快多了。
评析:巧妙构设“猫追老鼠”这一情境,通过该情境的创设,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性,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方向错了”隐含向量的方向性。学生能说出这个原因,已经初步揭示了向量的方向性特征,达到了课前预设的目的。更为可贵的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引出的“龟兔赛跑”典故,一方面彰显出学生的发散思维的活跃性,同时要体现了教师灵活应对突发事情的课堂驾驭能力。
案例2(拔河比赛)
简述:我们班与2班进行拔河比赛,我们班胜,试分析取胜的原因。提示:力的大小与方向两个方面。
师:透过上面“猫追老鼠”及“拔河比赛”的表象,同学们能看出什么本质的东西吗? 生3:速度与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师:正确,在现实生活中,像速度和力这样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很多,而在数学中,我们将这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命名为向量。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学习的内容。(师板书课题)
评析:上述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引课方式便于在激趣中引思,在互动中生成。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唤醒学生的思维,使之初步感受到数学之美,从而在内心情感上接受数学课,喜欢数学课,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用数学的方法可以解决生活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学数学的价值,最终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乐学、会学、学会数学,在获取知识传承的同时,培养提高学习能力。
案例3(诗--我的向量)
给你一个方向/你就成为我的向量/给你一个坐标系/你就在我心空飞翔/给你一个基底/带着我,征途启航/繁复的几何关系/变成纯代数的情殇/优美的动态结构/没有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哪怕山高路远,哪怕风雨苍茫/不管起点在哪里,你始终在水一方/啊,我的向量,你是一股力量/溶进了我的身体,在我的血管里,静静地流淌!
师:读完本诗后,请结合教学内容同学畅所欲言,谈所思、所想、所悟!(学生回答过程略)
师:仔细研读诗文,诗中包含了“向量”、“基底”、“自由向量”的概念,点明了“方向”和“大小”这两个作为向量基本特征的因子。特别是她强调 “向量”数形结合的特性。现行的教材在编写时,将“向量”放在了代数中,因而会被习惯性的认为就是代数的内容。事实上:
向量既可以看作是代数的内容,也可以看作几何的内容。只是“向量是几何对象”这一点常常容易被忽视。我们知道:向量可以用来表示空间中的点、线、面。例如:如果以坐标系的原点为起点,向量就与空间中的点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一点和一个非零向量可以唯一确定一条直线,它通过这个点且与给定向量平行;同样,一个点和一个非零向量,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平面,它过这个点且与给定向量垂直。在高维空间中,这种表示十分有用,用向量还可以表示曲线,曲面。由此可见,向量可以描述、刻画和替代几何中的基本研究对象——点、线、面,从这方面来看,它是几何研究的对象。因此,向量是连接几何和代数的一座天然“桥梁”,它进一步地体现了解析几何的思想,是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载体,在以后的学习中,这座“桥”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评析:数学概念具有理论性、抽象性的特点,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许多教师会加大讲解的力度,多方进行阐释,甚至是引经据典,结果却是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听的莫名其妙。本课的概念更是典型的基础性的元概念,传统的方式效果很不理想。但是本节课借助诗歌这一特殊的载体,采用融情入理的方式,使得枯燥乏味的的数学凸现“情趣横溢,诗意盎然。”这种特殊的诗意情境蕴含着高雅有趣、出人意料、富含高度技巧的文化特点,可以诱发学生的内驱力,从而使数学的教育功能得到更高的升华。同时也表明,数学文化将在数学教学中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案例4(一则寓言)从前,有一个魏国人要到楚国去。路上有人问他往哪儿去,他大声回答说:“去楚国!”路人说:“到楚国去应往南方走,你这是在往北走,方向不对。”魏国人满不在乎:“没关系,我的马快着呢!”路人说:“方向错了,你的马再快,也到不了楚国呀!”魏国人依然毫不醒
悟:“不打紧,我带的路费多着呢!”路人极力劝阻:“虽说你路费多,可是你走的不是那个方向,你路费多也只能白花呀!”那人有些不耐烦地说:“这有什么难的,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着呢!”
师:读完这则寓言后,请同学们做两件事情:知道的同学到黑板前写下这则寓言的名字;然后再谈谈本寓言主要的寓意是什么?(学生答题过程略)
师析:南辕北辙寓言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行动方向要与目的保持一致,不可反向而行。只有确立了准确的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达到成功的彼岸;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无论怎样优越的条件,都不会帮助你实现预期目的,进而取得成功的。真诚地希望全体同学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能把握好人生的方向,创造灿烂辉煌的明天!(结束本课)
评析:这是本节课的结束环节,依据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的结束就是回顾课堂重点,提示下节课预习,单纯作为教学环节没有什么否定的地方。可是,教学目的的实现就很值得商榷。然而,本节课通过“南辕北辙”的寓言,用向量的方向性类比生活中的方向性,将数学知识与生活人生联系起来,将德育渗透在智育中,将数学文化贯穿在数学课堂上,在把本节课推向高潮的同时,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数学的美学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实现文化育人的目的。
因此,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文化素养,将数学文化走进课堂,渗入实际数学教学,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体察社会文化和数学文化之间的互动。让数学的文化品位与人文精神渗透到日常数学课堂中,最终让每一节课都体现“数学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单土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4》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6)3.大罕.我的向量.高中数理化(高二版)2007.2.北京师范大学.●作者简介:王翔,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连云港市数学学科带头人,连云港市教学能手,连云港市优秀教育园丁,市教科研先进个人,连云港市基教课改 “优秀教师”,市高中数学调研考试命题组成员,赣榆县首批名师,从1998.9至2010.9连续12年执教高三数学,主持省课题一项,发表与获奖论文120多篇,现任赣马高级中学教科室主任兼高一年级主任。
●个人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通讯地址:江苏首赣榆县赣马高级中学 ●邮编: 222124 ●联系电话:*** ●QQ:40774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