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经纪业务的风险表现及其风险管理指标

时间:2019-05-15 12:25: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证券经纪业务的风险表现及其风险管理指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证券经纪业务的风险表现及其风险管理指标》。

第一篇:证券经纪业务的风险表现及其风险管理指标

证券经纪业务是指证券公司接受客户委托,为其代理股票和其他有价证券交易的中介业务。无论是综合类还是经纪类券商,经纪业务都是其主要业务和利润收入的重要来源。经纪业务涉及的主体比较多,环节复杂,因而风险来源多、发生频繁。经纪业务风险主要是操作风险,具体风险如下:

一、交易风险

1.开户风险。此种风险常见的是非本人(代理)办理开户手续并设置交易密码,开户证件模糊不清或系伪造、开户手续不齐全,造成风险隐患。

2.委托风险。外部自动委托缺乏必要的委托凭证及非本人的委托指令;无委托记录或委托手续记录不全;营业部向客户融资或融券。

3.清算交割风险。清算不及时;公司未对下属营业部实现法人集中清算;客户的交易结算资金未全额存入指定银行等。

二、资金风险

1.资金存入风险。一般意义上的资金存入风险是资金存入错帐造成的风险。

2.资金取出风险。取款证件伪造或辨认不清、客户加密清密程序不严密,容易造成他人冒领。

3.银证联网风险。目前我国银行开立存款账户和存取款尚未实行“实名制”,个别股民保密意识淡薄,给不法分子调用他人资金以可乘之机。

三、内部人员行为风险

为满足资金大户的需求,变相融资违规操作;挪用客户保证金用于自营业务;挪用客户债券用于回购;将客户证券借于他人或用于做担保等。

针对上述的经纪业务操作风险,在实际的运作中,可以设计以下的风险管理指标体系来指导经纪业务的操作风险监控。

一、账户管理

1.客户资料不完整:开户的客户资料或证件不完整,假借他人名义开户。

2.客户关键资料变更异常:客户(资金帐户、股东账户)的关键资料变更异常(频率异常或证券公司柜员进行操作)。

3.帐户一致性:证券和资金帐户不一致,对应关系不清晰,使挪用客户资产有可乘之机。

4.一对多帐户:一个资金帐户对应多个股东账户或一个股东账户对应多个资金账户。

5.股东帐户迁移检查:股东账户在不同的资金账户间迁移,间接挪用客户资产。

二、交易环节

1.交易差错风险:人为造成(代理关系、权限设置)、交易系统故障、客户交易身份认证错误。

2.向客户融资交易风险:变相向客户透支资金,无法及时平仓,公司无法收回资金。

3.三方监管交易:证券公司分支机构实行三方监管,监管协议不受法律保障,监管行为不受法规认可。

4.国债回购:超额融资或挪用他人债券融资,标准券不足而发生席位欠库。

5.国债回购放大交易:由于国债回购业务规则的缺陷,存在国债回购放大交易和套利的机会,最后客户无法交收的损失会全部转嫁给证券公司。

6.债券回购交易:标准券欠库,挪用其它客户的标准券,影响正常的交收。

7.新股集合配售:利用客户放弃配售的市值,证券公司进行集中配售。

三、结算环节

1.成交清算股东异常:营业部通过修改结算数据或者直接修改清算结果的方式,在客户间挪用资金。

2.资金凭证非连续性:修改清算结果的资金凭证,造成一段时间内指定币种的资金凭证不连续。

3.利息积数非连续性:修改利息积数,造成一段时间内指定币种的利息积数不连续。

4.一、二、三级清算结果未及时核对:存在挪用客户资金的隐患。

5.非法返俑:对佣金参数管理不规范,返佣比例制定亦有较大的随意性。

6.ETF交收风险:证券公司在结算备付金账户内没有存入足额资金;交易结束后未能核算当日的交收净额。

7.买断式回购:卖断式回购二次交收(既不履约申报又无足够的资金),造成资金透支。

四、存管环节

1.客户标准券余额错误:证券公司没有建立二级托管体系,托管在证券公司客户证券与登记公司不一致。

2.标准券余额挪用:托管的客户标准券余额不一致。

3.保证金帐款未有效核对:托管在证券公司的客户资金明细与托管在存管银行的客户资金总额不一致。

五、划付环节

1.权限管理不健全或失控:存在一个人拥有互斥的权限;资金划拨可以不按照既定的流程进行审核等。

2.银行账户管理不合规:存在正在使用的存管银行的客户资金专用存管账户没有报备、营业部的保证金专户超过5个。

3.结算资金划拨风险:总部和登记公司以及分支机构的结算资金划拨未在保证金专户之间和登记公司的结算备付金账户之间进行。

4.大额资金存取风险:客户资金存取时候出现异常大额资金存取(总额、频率异常、存取对方账户不是系统预留收款银行账户等),没有有效凭证或审批手续。此外,证券公司更需要建立一套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内控机制。大部分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委员会都是由总经理和各部门经理组成的,缺乏独立性,很难做出独立的风险管理决策。因此,证券公司需要建立和完善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在组织架构上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同时,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人员素质,健全奖罚制度。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和防范风险

第二篇:经纪业务风险管理调研发言材料

证券经纪业务部风险管理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一、经纪业务发展概况

二、风险管理概况

证券经纪业务部和营业部是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在业务风险控制中遵循“全面性、独立性、有效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全员参与”的原则,各岗位相关人员均为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根据岗位职责要求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

按照监管要求,证券公司应建立健全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制度,对证券经纪业务实施集中统一管理。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制度的主要分类有:客户管理与客户服务制度(包含客户账户管理制度、客户适当性管理制度、客户交易安全监控制度、客户回访制度、客户投诉处理制度和客户资料管理制度等);人员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证券营业部管理制度(包含印章管理制度、营业场所安全保障制度等);各项业务流程、业务系统管理和使用办法等。公司通过建立集中统一的经纪业务客户账户管理、客户资金存管、代理交易、代理清算交收、证券托管、交易风险监控等信息系统,以及集中存放各项业务数据,对营业部业务运作实施集中统一管理。

通过实施集中统一管理,建立统一规范的业务管理制度和业务管理系统,证券经纪业务部和营业部主动识别、控制和处理风险,实现自我监控、自我约束,有效防范和化解业务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公司建立董事会所属风险管理与审计委员会、业务决策委员会、风控部门、业务部门等多个层次的风险

防范体系,对经纪业务实施事前防范、事中监督和事后检查。

公司在经纪业务部和营业部分设风控岗(专职或兼职的风控经理)。证券经纪业务部风控经理是公司经纪业务风险管理的直接责任人,营业部的风控经理是营业部风险管理的直接责任人,接受公司风险管理部和合规管理部的指导和监督,负责制订业务管理制度、标准化业务流程进行风险控制,通过风险监控管理平台系统进行风险的识别、处理、报告,对于高风险业务按照管理权限进行审核,对于突发性事件建立应急预案,及时化解风险。

三、风险管控手段

除了众所周知的市场风险,证券经纪业务主要面临多样性、易发性的经营风险。针对经纪业务经营风险构成的主要环节,建立健全规范的经营管理体系,能有效地防范和避免风险,使得经纪业务健康发展。

(一)风险特征分析

证券经纪业务的个性化风险特征主要体现在:业务操作环节繁多,对于网络通讯设备和技术保障有较高的要求;客户有广泛性的不同需求,需要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对于从业人员素质和行为规范有较高要求。

(二)经纪业务主要经营风险

1、分支机构(营业部)管理风险。营业部未经公司授权批准开展其它业务、违规经营,开展融资业务、自营业务,对外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擅自开设银行账户等。营业部管理失控将产生各类风险事件、法律纠纷事件,给客户造成损失的需赔偿客户损失,影响公司声誉。

2、交易系统风险。实施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必须通过交易系统才能实现买卖。主要业务环节有:一是开户环节,如开户证件资料不全或虚假,或指定交易、转托管发生差错所引致的风险;二是柜台委托环节,如不合规定的委托人,委托单内容审查不严或申报差错所带来的风险;三是面对业务竞争,为了扩展经纪业务采取违规手法来吸引客户,如允许客户透支、融资、融券,接受客户全权委托和对客户承诺盈利,以及非现场开户、非法延伸远程网点等所引发的风险。

3、信息技术系统风险。对于证券经纪业务而言,证券公司信息技术系统发生技术故障,导致行情中断、交易停滞、银证转账不畅,或在容量、运作等方面不能保障交易业务正常、有序、高效、顺利地进行,会给客户造成损失,证券公司将因承担赔偿责任而带来经济或声誉损失。

4、清算、财务系统风险。清算、财务系统是关系交易业务是否正确实施和核算的依据,其主要风险有清算差错和资金调度不及时引致的风险;客户存取款发生的风险;结算差错或不及时带来的风险;挪用客户保证金或违规自营带来的风险等。

5、员工、证券经纪人行为风险。员工及经纪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风险和风险的大小。特别是证券经纪人与公司为委托代理关系,可能因其责任心不强,或对规范运作和岗位的风险认识不足,或个人品德欠佳(道德风险),产生代客理财、违规荐股等风险。

(三)风险管控手段

证券经纪业务部针对经纪业务的各个环节制订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业务流程,建立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内控制度,形

成健全的自我制约和互相制约机制。

证券营业部的整体布局、规模发展和技术更新,以及新设营业部的选址及原有营业部的迁址改造等由经纪业务部门进行统一规划,提出可行性论证,经公司批准后执行。公司对营业部的日常经营管理予以授权,营业部依据公司的授权进行业务经营和管理活动,严禁营业部从事公司授权以外的业务。

营业部按规定的业务操作流程为客户办理相关业务;营业部按要求妥善保管客户资料及业务档案;营业部按要求做好投资者教育和咨询服务;营业部员工不得私下接受或代理客户办理相关业务。

在营业部采取前、后台分离和岗位分离运作模式,重要岗位专人负责,部门和岗位的设置权责分明、相互制衡;对营业部负责人定期实施现场检查;对财务、电脑主管采用派出制;对于重要岗位和容易产生风险的环节,实施临柜复核、双人复核或多级复核(最高为五级复核)。

建立集中交易系统、法人集中清算系统,对交易、资金、股份实施集中管理和及时监控,并严格管理岗位操作权限。

建立风险监控信息系统,实施动态监管、实时预警,保证公司通过及时掌握各营业部的交易风险、资金风险、柜员业务操作预警情况,形成一个完整的监督和应急处理体系,及时发现违规、违纪及风险苗头,把风险化解在萌芽之中。

建立相对独立的合规、风险、审计稽核机构,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稽核、审计,做到事前有防范、事中有监控、事后有检查。

四、日常风险管理工作

经纪业务部风控经理及各营业部风控经理的日常风险管理工作内容如下:

1、按照规定严格管理风险事项

风控经理需要按《经纪业务风险管理办法》、《证券经纪人风险管理办法》、《营业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营业部重大风险事项责任处理暂行办法》等制度的规定,落实公司各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

2、进行实时监控

按照《证券风险监控管理平台系统使用暂行办法》进行资金业务、交易业务、柜员业务操作的实时监控,以及按照《经纪人风险监控系统使用办法》进行经纪人风险的实时监控。

3、制定本营业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主要有交易系统故障应急预案、消防安全工作应急预案、治安案件应急预案、其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4、测量、监督本营业部业务运作的风险情况,向部门负责人及风险管理部报告,对于重大风险事项和风险隐患,应及时报告公司风险管理部。

5、配合风险管理部、合规管理部和审计稽核部的实时监控及事后审计等工作。

第三篇:税收风险管理指标

税收风险管理指标

目 录

一、A级风险指标也称特级风险指标(6个)2 A1、应收账款大于销售收入:虚假交易,虚开隐患。2 A2、应付帐款大于销售收入:虚假交易,虚开隐患。2 A3、新认定一般纳税人3个月销售收入超过1个亿或6个月超过3个亿:虚开隐患。2 A4、期间费用总额大于销售收入的30%:虚抵,虚开隐患。3 A5、增值税超高税负企业:所得税隐患,虚开隐患。3 A6、存货与留抵税金不匹配:虚开隐患,虚抵隐患。3

二、B级风险指标也称高级风险指标(10个)4 B1、存在“理论少缴税款”现象:偷税风险。4 B2、存货为负数:多转成本等偷税风险。5 B3、既有预收账款又有存货:隐瞒收入,偷税风险。5 B4、存货大于销售收入的30%:隐瞒收入,偷税风险。6 B5、销售成本大于销售收入:虚转成本,价格倒挂,偷税风险。7 B6、全年有销售收入无增值税企业:虚抵,隐瞒收入,偷税风险。7 B7、应收账款为负数:隐瞒收入,偷税风险。8 B8、应付账款为负数:隐瞒收入,偷税风险。8 B9、预付账款为负数:隐瞒收入,偷税风险。8 B10、商业零售企业无票收入低于总收入30%:隐瞒收入,偷税风险。8

三、C级风险指标也称中级风险指标(10个)9 C1、其他应收款大于收入:可能存在隐瞒收入、虚假交易、偷税的风险。9 C2、其他应付款大于销售收入:可能存在隐瞒收入、虚假交易、偷税的风险。9 C3、流转税申报收入与所得税申报收入及损益表收入不一致:可能存在隐瞒收入、偷税的风险。9 C4、增值税超低税负企业:可能存在虚抵、隐瞒收入、偷税的风险。10 C5、所得税超低贡献率企业:可能存在多列支出、少列收入、偷税的风险。11 C6、运费抵扣异常:可能存在虚抵运费、偷税的风险。11 C7、有在建工程又有留抵税金:可能存在多抵进项、偷税的风险。11 C8、固定资产大额抵扣,导致当期不实现增值税:可能存在超范围抵扣、偷税的风险。12 C9、农产品抵扣异常:农产品收购企业的农产品抵扣超过总进项的98%,其他企业农产品抵扣超过总进项的10%,可能存在虚抵农产品、偷税的风险。12 C10、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金额达到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超过50万元以上:可能存在真销售、虚假损失、不转进项税等偷税风险。12

四、D类风险指标也称一般风险指标(9个)13 D1、营业外收入超过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超过50万元:可能存在隐瞒应税收入、偷税的风险。13 D2、补贴收入超过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超过50万元:可能存在隐瞒应税收入、偷税的风险。13 D3、预提费用超过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在50万元以上:可能存在多列费用、偷税的风险。14 D4、待摊费用超过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在50万元以上:可能存在多列费用、偷税的风险。14 D5、营业外支出超过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超过50万元:可能存在多列费用、偷税的风险。15 D6、有长期投资或短期投资但无投资收益:可能存在帐外经营或隐瞒分红、分息,偷税的风险。15 D7、其他应收款为负数:可能存在隐瞒应税收入、偷税的风险。15 D8、其他应付款为负数:可能存在隐瞒应税收入、偷税的风险。15 D9、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抵扣超过总进项40%:可能存在虚抵进项,偷税的风险。15

税收风险管理指标

税收风险管理主要是针对纳税人少缴税款,虚开发票等税收违法行为进行的管理,其主要管理手段是通过税收风险指标对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然后采取纳税辅导、风险提醒、管理员核查、纳税评估、税务稽查、专项整治等应对措施消除风险,以达到提高征管质量的目的。

风险指标设计主要遵循三项原则。一是企业财务报表反映的相关数据违背经营常规的要求。如往来金额过大,库存过大,成本费用过大等。二是申报税款低于当期各项税收平均指标或最低指标。如企业存在理论少缴税款,增值税低税负,所得税低贡献率,长期有收入无税款等。三是风险指标数据的取得要有征管信息系统的支持,即能通过征管信息系统提取到该数据。

根据上述原则选取的风险指标按照企业经营过程和申报结果可分为:资金往来异常,货物异常,收入异常,成本费用异常,税负异常,抵扣异常等六大类,三十五个指标,基本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以后,随着对各种风险指标的研究,成熟一个添加一个,以满足风险监控的需要。现将六大类三十五项指标详细分述如下:

一、A级风险指标也称特级风险指标(6个)

A级风险指标主要是对可能存在虚假交易和虚开虚抵隐患的行为进行监控的指标,这些指标出现异常是最高级别的税收风险。

A1、应收账款大于销售收入:虚假交易,虚开隐患。

应收账款是核算企业销售后未收回的货款,出现应收账款大于销售收入,说明除本期销售没收回货款外,上期销售也有大量没收回的货款,这就是只销售货物不收回货款(或基本不收回货款)的情况。一个没有经营性现金流的交易行为我们有理由怀疑其交易的真实性。如果其交易存在虚假或部分虚假,则虚开的风险是巨大的。

另外,应收账款大于销售收入现象也可能是企业乱记账,乱对应科目造成。例如,企业销售的未开票货物(以后还要开票),正确的应记应收账款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而企业错误地记为应收账款的增加和库存商品(产成品、在途商品)的减少等。

A2、应付帐款大于销售收入:虚假交易,虚开隐患。

应付账款是核算企业购进货物应付未付的货款。应付账款大于销售收入说明企业销售的货物购进时都没有(或绝大部分没有)付款,购货长期不用付款使交易的虚假成分增大,虚开的风险也很大。A3、新认定一般纳税人3个月销售收入超过1个亿或6个月超过3个亿:虚开隐患。

按正常规律,新认定一般纳税人经营初期由于资金、市场营销经验、客户忠诚度等原因短期内销售收入一般不会很大。对在短期内销售暴增的新开业户应注意其经营业务的真实性,防止虚开和突然注销。A4、期间费用总额大于销售收入的30%:虚抵,虚开隐患。

企业毛利率一般不会超过30%(个别企业除外),如果期间费用大于销售收入的30%,则企业经营根本无利可图,是不能正常运转的。企业期间费用大于30%一般是由于非正常费用挤入造成的,最常见的一是多列运费,二是多列成品油,三是多列过桥过路费,四是虚构工资津补贴等,五是多列其他各项杂费等。其中许多项目既多抵进项税又多列支费用。

A5、增值税超高税负企业:所得税隐患,虚开隐患。

商贸企业税负超过2%(即企业有11.76%的毛利),从增值税负的角度反算,企业的毛利均超过了正常水平,但在实际经营中,这些企业税负高并不是因为毛利高造成,而是由于不能取得合法有效的进项发票所致。即这部分企业入账的成本费用中有很多发票的取得是与实际经营不符的,即有的是找来的假票,有的是与经营无关的其他发票,有的是代开的其他发票,还有一些是白条入账,这些不合理、不规范的进货发票和费用发票在计算所得税时是不能列支的,那么企业在所得税方面就存在很大的隐患。由于这些企业进项发票无法正常取得,使我们对其业务的真实性很难判断。因此这些企业中极易存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隐患。

A6、存货与留抵税金不匹配:虚开隐患,虚抵隐患。企业留抵税金是反映存货中所含的税金,其最大数额不应大于存货×17%。造成留抵税金大于存货×17%的原因一是企业销售价格低于进货成本,即成本大于收入。二是有非成本因素的税金抵扣过大,如固定资产、运费、成品油、农产品等。三是进项票取得不及时,即估价入库的货物已销售,但进项发票滞后取得。以上无论哪种情况,税收上都存在明显疑点

二、B级风险指标也称高级风险指标(10个)

B级风险指标主要是针对企业可能存在十分明显的偷税行为,而且数额可能较大的行为进行监控的指标。这些指标出现异常是高级别税收风险,绝大部分存在明显的偷税疑点。B1、存在“理论少缴税款”现象:偷税风险。

所谓“存在理论少缴税款”就是根据我国增值税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用一个相对准确的公式计算出每个企业理论上应纳的增值税额,用这个理论应纳税额减去实际缴纳的税额就是存在的理论少缴税额。根据增值税设计原理,企业应纳增值税=企业毛利额(增值额)×17%,但中国的增值税实行扣税法计算,一些费用项目固定资产的进项是可以抵扣的,主要包括运费、汽油费、固定资产等。同时,我国增值税是按月计算的,所以还应考虑到期初期末留抵税金的影响,其中工业企业生产成本中还包括一些活劳动(非抵扣项目),经测算,一般工业成本中的非抵扣项目占5%以上。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我们得出商业企业和工业企业理论少缴税款的公式:

商业企业理论少缴税款=(销售收入-销售成本)×17%-申报应纳税额-运费抵扣-固定资产抵扣-|(期初留抵-期末留抵)| 工业企业理论少缴税款=(销售收入-销售成本×95%)×17%-申报应纳税额-运费抵扣-固定资产抵扣-|(期初留抵-期末留抵)| 对每户企业理论少缴税款的计算解决了用行业平均税负进行监控导致的疑点不准确和操作性不强的问题,例如某企业毛利率是20%,税负应达到3.4%(20%×17%),但该企业通过各种作弊手段使自己的税负始终在2.1%左右,而税务机关对该企业所在行业的平均税负监控值为1.8%,虽然该企业实际税负较低,但税务机关始终监控不到,实际上该企业的偷税率仍在38.24%((3.4-2.1)÷3.4×100%),对这类企业,通过理论少缴税额的计算就使其暴露在税务监管之下。

对存在理论少缴税款的企业,虽然指明了其存在的问题,但存在问题的具体环节和科目还需要进一步检查评估才能找到,但至少给我们提供了其纳税额与所挣毛利额差距很大的线索,这类企业容易存在虚抵、延压收入等税收问题。

B2、存货为负数:多转成本等偷税风险。

存货是不应该为负数的,存货负数反映为企业多结转了成本,造成这种的原因一是人为抬高结转成本价格,二是人为多转数量,三是销售产品与实际结转产品的品种不对,如销售了5个水杯,结转了5个轮胎等,税收疑点相当明显。

B3、既有预收账款又有存货: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预收账款是核算企业销售货物时先收货款但没有发货的款项。预收账款一般是在企业销售的货物比较紧俏的情况下发生的,即购货需要先付款预定,否则买不到货。因此,有预收账款的货物凭其紧俏程度一般不应有大额存货。如果企业既有预收账款又有存货则可能存在货物已经发出但没有记销售的情况。B4、存货大于销售收入的30%: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商业企业存货是库存商品,工业企业存货是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按照存货周转率的要求,企业的存货一年至少要周转5圈以上,即存货为销售成本的20%。在企业存货周转率考核中,低于3(圈)的为不达标,即存货为销售成本的33%以上为不达标,反映为存货太大。存货周转率=当期累计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平均存货=当期累计销售成本/存货周转率

假定当期累计销售成本为100,若周转率最低为3,则平均存货=100/3=33.33。

假定企业销售毛利为10%,则存货最高(剔除个别特殊企业)应占销售收入的30%,超过30%则为异常状况。另外,从实际经营情况看,存货达到销售收入30%,则意味着存货够3.6个月销售,已经超出企业一般备货2-3个月储量的要求。

企业超大库存往往是货物已经销售,但不记销售、不转成本、不申报纳税而长期趴在库存中隐藏,使账面库存与实际库存不符,形成库存虚数。有的企业库存商品明细账记载某商品进货后几年都不动,实际早已无货,且数额巨大,动辄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元库存,税收疑点十分明显。B5、销售成本大于销售收入:虚转成本,价格倒挂,偷税风险。

销售成本大于销售收入就是低于成本价销售的行为。由于市场行情原因,有时企业可能短期或个别交易存在低于成本价销售的情况,但如果某企业长期存在低于成本价销售则存在较大异常。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企业售价没问题,是人为多转成本造成了成本大于收入。二是企业成本没问题,是人为压低开票价格,使开票价低于实际交易价格,从而逃避纳税。三是企业低价销售是为了促进销售数量吃厂家的返利,这部分返利最少应能抵消企业低价销售部分的损失,但这部分返利企业往往不记账。B6、全年有销售收入无增值税企业:虚抵,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对有销售收入但没实现增值税的企业,这显然是异常状况,但出现这种状况的企业往往用以下理由应对税务机关:一是开业初期进货量大,所以一直没抵扣完,或是为了完成销售任务进货多,全年也没抵扣完,一直有留抵。这种情况多存在于各种地区代理商、总经销等企业,但实际上企业存在着定期返利或实际销售后人为不记账仍在库存商品账户中趴着等状况。二是长年低于进价销售导致不实现税款,主要是经营公用事业产品的企业,如水、电、热力、煤气、天然气、汽柴油等国家控制价格的单位,但实际上国家对这些单位都留有一定的利润空间,或给予一定的补贴。三是对区域总代理企业低价销售产品造成长期不实现税款,主要是区域总代理和生产厂家之间存在关联交易,实际购买价与开票价格不符,厂家通过对总代理考核,在月底或季度末对代理商价格进行调整或让利。四是其他人为压低产品售价,造成购销倒挂或人为虚抵进项等也是造成长年不实现税款的原因。因此无论什么情况,全年不实现税款都存在着较大的隐患,应彻底查清。

B7、应收账款为负数: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应收账款为负数就是实际收回的货款多于应收的货款,即多收回了货款。正常情况下是不应出现的,这种情况一般是企业将收回的货款记在应收货款的反方以隐瞒收入造成。另外,导致应收账款为负数的还可能是企业乱用错用科目,隐瞒其他事项造成。B8、应付账款为负数: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应付账款负数反映的是没有应付的货款,而有收回的货款。这种情况可能存在企业将收回的货款隐瞒在该科目逃避纳税的行为。

B9、预付账款为负数: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预付账款负数反映的是没有预付的货款而有收回的货款,这种情况可能存在企业将收回的货款隐瞒在该科目逃避纳税的行为。

B10、商业零售企业无票收入低于总收入30%: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对商业零售企业特别是经营终端消费品的烟酒、食品、手机、家电、服装、汽车修理等企业一般应该有无票收入,因为这些企业100%地开票纳税是很难做到的,根据过去已发案件统计和省局纳税服务处对个体零售纳税人调查及国有商业零售企业无票收入占总销售收入比例绝大部分高于30%的事实等,其无票收入一般在总收入的30%--70%之间。

三、C级风险指标也称中级风险指标(10个)

C级风险指标是对不直接涉税项目异常进行的监控,这些项目虽然异常但是不能直接确定其是否存在偷税,还需要结合账簿和企业经营情况检查后确定。这些指标异常,涉及偷税风险较大,但须进一步核实,是中级风险。

C1、其他应收款大于收入:可能存在隐瞒收入、虚假交易、偷税的风险。

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是核算不涉及货物交易的应收应付款项。按正常说其应是不涉税科目,但有的企业就是钻这样的空子,将有货物交易的本应计入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款项专门混入其他应收、其他应付科目,这样就要求将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比照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要求进行异常监控,当然,也可能是股权交易、资金拆借、分红分息、返利等形成的。

C2、其他应付款大于销售收入:可能存在隐瞒收入、虚假交易、偷税的风险。参照“应付账款大于销售收入”的说明。

C3、流转税申报收入与所得税申报收入及损益表收入不一致:可能存在隐瞒收入、偷税的风险。

流转税申报收入与所得税申报收入及损益表收入不一致一般是由以下情况造成。一是企业是兼营单位,有营业税项目,如交通运输、建筑安装收入等,这样导致申报收入不一致。出现这种情况要注意企业财务核算上是否将增值税项目和非增值税项目的核算严格分开,是否存在两个项目在一个帐内核算,营业税业务的抵扣税金在增值税项目抵扣;所得税方面,两项业务的成本计算和结转截然不同,有无乱转、多转成本费用现象。二是税务机关评估、稽查中查出的少计收入部分只补充申报了流转税,没有补充申报所得税,或只补充申报了所得税没有补充申报流转税,或者只调整了损益表的收入没进行纳税申报表调整,导致三者收入不一致和少缴税款。三是人为故意或计算错误造成。有的企业将销售材料收入、下脚料收入、废品收入等故意不申报增值税,只申报所得税等,造成三者不一致和少缴税款。C4、增值税超低税负企业:可能存在虚抵、隐瞒收入、偷税的风险。

我们对工业、商业零售、商业批发三大类上市公司的公开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得出,95%的工业和商业零售企业的毛利率在7%以上,95%的商业批发企业毛利率在0.8%以上。因此,正常经营的工业和商业零售企业的税负应在1.19%以上(毛利率7%×税率17%),商业批发企业税负应在0.136%以上(毛利率0.8%×税率17%),当然对非正常经营和亏损企业则另当别论。

对低税负企业应加强日常监控管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真实情况,掌握单个商品的销售毛利率,测算其合理税负应该是多少;对超低税负企业,要通过评估和稽查手段进行检查剖析,每查一户要彻底解决一户存在的问题。

要注意超低税负企业和低于行业平均税负企业的区别,超低税负企业存在税收问题的概率很高,而低于行业平均税负企业存在税收问题的概率相对较低。

C5、所得税超低贡献率企业:可能存在多列支出、少列收入、偷税的风险。

工业和商业零售企业最低毛利率为7%,商业批发最低毛利率为0.8%,企业费用率占毛利率的比例一般为30%-40%之间,我们按高费用率40%计算,毛利中最低应有60%是纯利,即工业的纯利率为4.2%(7%×60%),商业的纯利率0.48%(0.8%×60%),那么,工业和商业零售企业的所得税贡献率最低应为1.05%(4.2%×25%),商业批发企业的所得税贡献率最低应为0.12%(0.48%×25%),对毛利率数值的采用只是按一般正常情况下大多数企业的取值,个别特例企业不足以影响指标的实用性。

对低贡献率企业检查和低税负企业的检查基本相同,一要靠日常对企业毛利和纯利情况的掌握和监控,二要靠账实结合的评估检查。

C6、运费抵扣异常:可能存在虚抵运费、偷税的风险。

运费抵扣税额占到总进项税额1%以上的视为异常,应予以检查,主要是防止虚抵运费,既影响增值税又影响所得税。

C7、有在建工程又有留抵税金:可能存在多抵进项、偷税的风险。

凡有在建工程的,其工程材料往往与生产经营的原材料、商品货物等容易混淆,在建工程进项税予以抵扣,部分生产材料被在建工程领用但仍摊入生产成本,还有基建运费、利息等混转现象。因此,凡有在建工程的单位均应对其详细检查。

C8、固定资产大额抵扣,导致当期不实现增值税:可能存在超范围抵扣、偷税的风险。

要查看固定资产是否本单位应抵扣的项目,有无将土建部分抵扣,或将关联单位的固定资产抵扣等。查看大的项目中固定资产的抵扣范围是否正确等。防止多抵和虚抵固定资产。

C9、农产品抵扣异常:农产品收购企业的农产品抵扣超过总进项的98%,其他企业农产品抵扣超过总进项的10%,可能存在虚抵农产品、偷税的风险。

对使用农产品收购发票的农产品初加工企业和经销企业,主要包括棉花、花生、粮食、油菜籽等,如果农产品抵扣税额超过98%或经营额过大,要结合实际分析其购销存数量的真实性,以防止虚开收购发票多抵进项和向下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对使用农产品作为原辅材料的企业,如酿酒、食品加工等,农产品抵扣比例超过全部进项税额的10%(不含面粉加工)的要进行详细检查,看是否真实需要那么多的农产品,有无从农产品收购企业接受虚开的现象。

C10、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金额达到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超过50万元以上:可能存在真销售、虚假损失、不转进项税等偷税风险。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是核算流动资产盘亏、报废、损毁但还未经批准转销处理的损失。该项损失中既涉及已抵扣税金的进项转出,又涉及批准核销后减少应税所得,因此该项损失应查清具体形成原因和处理是否正确。

该项损失在税收上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是企业将已销售的货物不记销售,长期在库存中趴着,库存较大无法掩盖时,通过盘亏、报废、损毁等各种理由计入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并分期或一次转入损失处理,冲减利润,但对其所涉及的进项税金往往不予进项转出,能蒙混过去就蒙过去。

四、D类风险指标也称一般风险指标(9个)

D类风险指标是指对间接涉税的科目、项目出现数据异常可能导致税收问题进行监控的指标,该类指标异常一般可能出现少缴税款的问题,但不是恶性行为,是一般性税收风险。

D1、营业外收入超过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超过50万元:可能存在隐瞒应税收入、偷税的风险。营业外收入是核算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收入。企业营业外收入数额较大时,就需要弄清该部分收入到底是什么收入,是否应该纳税,防止有的企业将应税收入故意计入营业外收入以逃避纳税。如有的企业将下脚料收入和销售废品收入,违约金收入等计入营业外收入。

D2、补贴收入超过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超过50万元:可能存在隐瞒应税收入、偷税的风险。补贴收入主要核算税费返还和财政补贴款,这部分收入中财政补贴是免税的,但返还的税费是要合并缴纳所得税的,如福利企业退还的增值税及有的企业把上级部门各种费用性返还等都计入补贴收入,这都是要合并纳税的。因此应查清补贴收入的具体项目和内容。

D3、预提费用超过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在50万元以上:可能存在多列费用、偷税的风险。

预提费用主要核算预提的租金、保险费、利息、修理费等。但有的企业为了扩大当期费用或对不同属期的费用进行人为调节,故意多提预提费用;还有的企业将不属于预提范围的事项进行预提,如预提运费,预提工资等造成核算期预提费用较大。因此,如果预提费用超过销售收入的1%,则仅预提费用就消耗1%的利润,应详细查清预提的费用是否合理,是否影响当期所得税。

D4、待摊费用超过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在50万元以上:可能存在多列费用、偷税的风险。

待摊费用主要核算各种预先支付但不能一次摊入成本费用的支出。主要包括开办费、预付的租金、保险费、修理费等。如果待摊费用金额过大,则很可能企业将不属于待摊费用的项目混入了待摊费用。如将基建支出、与生产经营无关的摊派、集资款、捐献,以及运费、上级管理费、统筹费、违约金等各种杂费列入待摊项目。因此,待摊费用较大时就有扩大成本费用挤占利润之嫌。应查明每笔待摊费用的真实性质。D5、营业外支出超过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超过50万元:可能存在多列费用、偷税的风险。

营业外支出金额较大时主要是查企业是否将应由税后列支的与生产经营无关的各种罚款、滞纳金、违约金、赞助、捐赠等列入营业外支出;同时对应列入营业外支出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净损失、各种减值准备等要查看其计算是否正确,是否存在多列支出的现象。

D6、有长期投资或短期投资但无投资收益:可能存在帐外经营或隐瞒分红、分息,偷税的风险。对有长期投资或短期投资但没有投资收益的要查看其投资项目的性质、座落地点、机构级次、股份比例、及分配方案、纳税方式等;看是否有应分配所得、是否按规定纳税,有无帐外经营等。D7、其他应收款为负数:可能存在隐瞒应税收入、偷税的风险。参照“应收账款为负数”的说明。

D8、其他应付款为负数:可能存在隐瞒应税收入、偷税的风险。参照“应付账款为负数”的说明。

D9、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抵扣超过总进项40%:可能存在虚抵进项,偷税的风险。

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抵扣额超过总进项40%说明该企业经营的商品或消耗的原料从国外进口占比较大,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看其从国外进口的货物是否企业必须的,查看其生产经营现场是否真正有国外进口货物及消耗比例是否正常,查看其进口完税凭证手续是否齐全,交易是否真实。

第四篇:证券经纪业务营销

证券经纪业务营销

证券经纪业务营销实务

第一节 客户招揽

第二节 客户服务

第三节 证券公司营销管理

客户招揽是证券公司通过营销渠道,采取多种促销方式,与客户建立关系并促成交易的过程,是证券经纪业务营销的第一个环节。

一、确定目标市场

(一)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的概念是由美国营销学家温德尔.斯密于1956年提出的。

1.市场细分的步骤。

2.市场细分的主要依据。

(1)地理因素

(2)人口因素

(3)心理因素

(4)行为因素

3、有效市场细分的条件:

(1)可度量性。主要指细分的特征可以度量,如购买力、人口等。

(2)有价值。细分市场的规模要大到足以获得利润的程度。

(3)可接近性。在确定细分市场后,就可以有效地接触市场人群并为之服务。

(4)差异性。细分市场在观念上要能够区别,并且对不同的营销组合因素和方案应有不同的反应。

(二)确定目标市场

目标市场是指具有共同需求或特征的投资的集合。

1.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是指不考虑各细分市场的差异性,仅强调它们的共性,而将它们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市场。

2.集中性市场营销策略。

(1)地区集中策略

(2)品种集中策略

(3)客户集中策略

3.差异性市场营销策略。

差异性市场营销策略也称“多重细分市场策略”是指公司根据不同的营销策略,甚至设计不同的产品来满足不同目标市场上的不同需求。

二、选择营销渠道

(一)证券公司营销渠道含义

营销渠道是促使产品或服务顺利地被使用或者消费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组织,它由各种营销中介机构组成。也称“分销渠道”。

(二)证券公司营销渠道类型

1.直接营销渠道。直销营销渠道是指产品在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直接流通和销售,即由证券公司直接产品和服务销售或提供客户,如传统证券公司营业部的直接销售、通过直接邮寄宣传单、证券公司的营销人员直接销售等。

2.间接营销渠道。间接营销渠道是指产品通过中间商或中介机构来流通。

三、建立客户关系

(一)寻找潜在客户

根据客户与证券经纪业务营销人员的关系来划分,客户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直接关系型、间接关系型和陌生关系型。

1.缘故法(直接关系型)。就是利用营销人员个人的生活与工作经历所建立的人际关系进行客户开发。

2.介绍法(间接关系型)。介绍法就是通地现有客户介绍新客户的方法。

3.陌生拜访法(陌生关系型)陌生拜访是营销人员通过主动自我介绍与陌生人认识、交流、把陌生人发展成为潜在的客户的方法,是营销人员在开发客户中运用最多的一种方法。

(二)客户沟通

客户沟通是证券公司营销人员在招揽客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三)了解客户及客户分析

1.了解客户及客户分析的目标与意义。

2.了解客户的基础内容。

3.客户分析的主要内客。

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结合客户的资产状况,可将客户类型分为保守型人、稳健型和积极型。

(1)保守型。此类客户的首要目标是保护本金不受损失和保持资产流动性。

(2)稳健型。此类客户的投资目的主要是在风险较小的情况下获得一定的收益。

(3)积极型。此类客户通常专注于投资的长期增值。并愿意为此承受较大的风险。

四、客户促成客户促成是客户招揽的最后一个环节。

客户服务

一、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客户服务

(一)服务产品的层次

现代营销学的产品观不再单纯是某种具体的物品或某项具体的服务,而是内涵和外延统一的整体。

(二)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客户服务的三个主要层次

1.核心服务。证券公司在开展经纪业务时,为客户提供核心服务是证券交易通道,满足的是客户完成证券交易的核心需求。

2.有形服务。有形商品以物质形态存在,可以自我展示,而服务产品以行为方式存在,客户对于证券公司所提供的有形服务产品可以通过服务工具、设备、员工信息资料等感知到。

3.附加服务。附加服务是证券公司为了核心服务提高竞争力,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的有形或无形服务。对于证券经纪业务而言,其附加服务主要包括证券投咨询服务。

(1)证券投资咨询服务。证券投资咨询服务是指证券公司依托公司或其他证券公司、证券研究机构的研分析成果,利用公司网络平台、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电话咨询及投资刊物等方式向客户提供研究报告及投资咨询服务。

(2)理财顾问服务。理财顾问服务是指证券公司向客户提供财务分析与规划、投资建议、个人投资产品推介等综合性理财专来化服务。

二、证券经纪业务营销人员客户服务内容

证券经纪业务营销人员是证券公司客户服务的实施主体一,他们所提供的客户服务是在所属证券公司的客户服务体系下进行的。

1.售前服务。

2.售中服务

3.售后服务

三、证券公司客户的服务方式

(一)电话服务中心

电话服务中心通常以电脑软、硬件设备为后援,同进开辟人工坐席和处动语音系统。

(二)邮寄服务

向客户邮寄交易对帐单、季度对帐单、投资策略报告、理财月刊等定期和不定期材料,使投资者尽快了解其投资变动情况。理性对待市场行情的波动。

(三)自动传真、电子信箱与手机短信服务

(四)“一对一”专人服务

(五)互联网的应用

(六)媒体和宣传手册的应用

(七)讲座、推介会和座谈会

四.客户关系管理与客户服务

(一)客户关系的组成发展和维护客户关系的过程有很多影响因素

(二)服务质量与客户关系管理

高水平的客户服务是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手段。

1.过程质理。过程质量指在给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传递过程的质量。

2.输出质量。输出质量是在服务结束之后的判断。

3.物理质量。物理质理是指产品或服务的使用或支持功能。

4.相互接触质量。相互接触质量是指客户和服务提供之间的相互接触。

5.合作质理。合作质理是指客户对证券公司的整体印象和感受。

(三)客户投诉管理

1.客户投诉的目的和原因。一般客户投诉的目的是希望他们的问题得到重视和解决、损失得到补偿或得到更好的服务等。

2.客户投诉的分类

(1)有效投诉

(2)无效投诉

证券公司营销管理

一、证券公司营销业务管理

证券公司营销包括目标确立、市场调研、营销战略与策略制定、营销计划制定以及对营销活动的控制与评估等。

(一)营销目标

证券公司在组织营销活动前需要确定一个明确的营销目标。

(二)营销战略

为了确保证券公司营销的成功,证券公司必须根据自身的业务许可范围、自身资源状况和面临经营环境状况,系统地制定经营战略,以达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的目的。

(三)营销组合策略

制定和实施营销策略是证券公司市场营销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1.产品

2.定价

3.渠道

4.促销

5.人员

6.有形展示

7.过程

四)营销计划

一份市场营销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1.当前营销现状。

2.内外部环境分析。

3.营销目标。

4.营销策略

5.行动方案和预算

6.营销控制

(五)营销控制与评估

营销管理就是具体组织、执行、控制和评估营销计划的过程,并通过市场信息的反鐀对营销计及营销战略进行调整,以便公司更有效的参与竟争.1.营销活动的控制。

(1)业务增长额分析

(2)市场份额分析

(3)营销纲用-业务增长分析

(4)财务分析

(5)以市场为基础的评分卡分析

2.营销评估。营销活动的内、外部环境因素是动态的,经常会发生营销计划无法适应变化的情况,因此,必须定期对营销活动的进行实际评价。从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行为或计划。

二、证券经纪业营销人员管理

(一)营销人员的组织管理

(二)营销人员行为的监督管理

(三)营销人员培训管理

1.岗前培训。

2.组织后续职业培训

(四)证券公司对证券经纪人管理的特别规定

三、证券公司营销风险管理

(一)合规风险

证券公司营销的合规风险主要是指证券公司在从事营销活动时发生违反法律的行为可以使公司遭受法律制裁导致损失。

(二)营销人员风险

证券公司营销人员风险主要是道德风险。

(三)其他风险

1.营销责任风险

2.营销管理风险

3.营销渠道风险

4.产品风险

5.定价风险

6.促销风险

第五篇:风险控制人员(证券、基金业务)

风险控制人员(证券、基金业务)

职位名称

险控制部

职系

薪金标准

职位概要:

风险控制人员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运用有效的制度手段对金融公司或机构的整体交易运做实施监督以规避风险。一般风险控制人员不直接参与交易活动,但具体职责会根据不同的机构和公司性质有所差异。例如部分证券咨询机构的风险控制官可以提出中长线交易机会及构想,但无权下达操作指令,随后风险控制人员会对所有的交易计划和交易过程完整记录并提交讨论。

工作内容:

1、负责日常监控平台的运作,建立风险信息数据库

2、负责业务和管理部门风险限额、风险控制情况的定期评估工作

3、对异常情况及潜在的风险提出质疑和核查,向风险控制委员会和管理层履行风险报告职能 任职资格:

教育背景:

◆经济、金融工程、计算机、统计及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限理科专业

培训经历:

◆具有期货等相关金融业从业人员资格

经验:

◆律师、CPA或基金行业同类岗位从业经验

◆国内证券期货从业经历

技能技巧:

◆熟悉国内证券期货市场运行状况,对上市公司有较深入的研究

◆熟悉基金、证券的相关法律法规

◆职业英语六级以上

胜任能力:

◆为人正直,原则性强

◆较强的投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晋升方向:

◆首席风险控制官职等职级中、高级 直属上级 首席风险控制风险控制人员(证券、基金业务)职位代码所属部门 风

下载证券经纪业务的风险表现及其风险管理指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证券经纪业务的风险表现及其风险管理指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5年上海证券从业资格《证券交易》:证券经纪业务的风险考试试卷

    2015年上海证券从业资格《证券交易》:证券经纪业务的风险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下列事项须由股东大会以特别决议通......

    证券经纪业务主要业务流程

    操作流程图: 资金账户开户流程营业部经办人员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揭示投资者(代理人)持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及相关凭证,提出开户申请营业部复核人员审核投资者的证件、凭证,并进行投资......

    证券经纪业务的发展趋势

    证券经纪业务的发展趋势:1、混合经营趋势下的金融综合服务部模式2、大集中交易下的连锁化3、服务特色化,规模小型化4、经纪与服务职能分化5、经纪牌照多元化6、经纪咨询服务终......

    证券经纪业务营销策划方案

    证券经纪业务营销策划方案 证券经纪业务跟保险业务,直销业务都是相类似的,均属于点对点的销售模式。在这套模式下进行业务发展有三大要点:第1如何进行信息扩散,宣传推广;第2如何......

    西方证券经纪业务经验

    西方证券经纪业务经验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证券经纪业务发展历程看,证券经纪行业的市场竞争基本可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价格竞争阶段,证券公司主要是通过降低佣金来争夺客户,力图取......

    表外业务风险表现及防范

    表外业务风险表现及防范 2012-2-3 10:36:05 来源:《中国金融》2011年第24期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及风险表现 在商业银行的发展中,从传统业务向表外业务扩散是一种趋势,......

    商业银行债券业务风险管理

    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的发展是建立有效利率体系、合理的投融资秩序、开展金融创新的基础。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发展速度仍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银行间债......

    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

    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 姓名:金旭辉班级:08金融(2)学号:08103237摘要:银行信用卡作为一种盈利产品,已经成为国外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银行传统业务获利空间不断压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