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风险自查常见指标
一、企业所得税风险自查:
说明:比率偏高一般是与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较,变动异常一般是与本企业上一纳税年度相比。
资产负债表项目:
1、应收账款占收入比偏高(高于同行业水平),应收账款占收入比变动异常(与本企业上一年度指标相比)。
应收账款占收入比=应收账款期末余额/营业收入
2、应付账款占收入比偏高,应付账款占收入比变动异常。
3、其他应收款占收入比偏高,其他应收款占收入比变动异常。
4、其他应付款占收入比偏高,其他应付款占收入比变动异常。
如果发现上述指标偏高或变动异常,自查中请说明具体原因。参考标准: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占比超过50%,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占比超过10%;变动异常一般指变化超过30%。
5、本期在建工程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无变化,可能存在未将在建工程及时转为固定资产,可能存在少缴房产税的风险。
利润表项目:
1、营业费用率偏高(高于同行业水平),营业费用率变动异常(与上一年度指标相比)。营业费用率=营业费用/营业收入
2、管理费用率偏高,管理费用率变动异常。
3、财务费用率偏高,财务费用率变动异常。
如果发现上述指标偏高或变动异常,自查中请说明具体原因。参考标准:营业费用不高于3%(商贸企业、五金行业等行业除外),管理费用不高于8%,财务费用不高于5%;变动异常一般指变化超过30%。
4、毛利率水平偏低(低于同行业水平),毛利率变动异常(与上一年度相比)。纳税人本期毛利率和上期相比的变动率明显小于同行业的预警值,意味着纳税人本期毛利率水平相比同行业明显下降,应当对纳税人当期发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进行重点核实,评估是否存在多结转成本的,达到少交企业所得税的情况。
5、企业税负率偏低,税负率变动异常。税负率=应纳企业所得税额/营业收入。参考指标:制造业0.81%;建筑业1.05%,批发零售业0.68%,运输业1.7%,餐饮1.74%,住宿业2.02%,商业服务3%。
企业所得税申报表项目:
1、检查主表项目有没有存在错报的情况,重点关注减免所得税额计算是否正确(小微企业减免、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
2、检查附表一(收入表)、附表二(成本费用表),是否存在少计营业收入、视同销售收入、营业外收入,是否存在多结转成本、虚列期间费用的情况。
3、重点检查附表三纳税调整表,计算一下纳税调整的金额是否正确,招待费支出计算是否正确,罚款滞纳金支出是否已经纳税调增,大额资产损失是否已经办理备案手续等。
4、需要弥补亏损的企业还要检查附表四填写是否正确,是否有亏损认定报告。
5、有免税收入、加计扣除、减免税优惠的企业,要检查减免税备案手续是否齐全,减免税额计算是否正确。
6、检查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表,资产折旧是否按照税法折旧摊销年限计算。
7、检查附表十资产减值准备表,计提的资产减值是否已经调增。我们在检查中发现的常见问题:
1、收入不入账,通过往来科目隐藏帐外收入;废料收入、保险赔款收入不入账;
2、不需要支付的款项长期挂账,没有及时转入收入;
3、虚列人工工资、多计算工时增加成本,将与企业无关支出(例如老板私人支出)计入费用;
4、有纳税人存在通过预提项目调节利润的情况,或者预提项目没有实际支出的情况;
5、关联公司借款,利息费用没有按实际情况结算,由盈利的单位承担;
6、政府拆迁补偿款不入账,或者挂在其他应付款科目,没有按照相关政策进行处理。
二、个人所得税风险自查:
1、检查发放给职工的现金伙食补贴、实物福利、节假日福利费等应并入职工工资总额。
2、检查是否存在同一年度采用多次年终奖计税方法,核实是否通过虚构人员、费用报销的形式变相增加管理层工资的情况。
3、企业是否有职工个人集资,核查企业支付集资利息费用,对于支付的集资利息是否按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4、帮职工个人缴纳的商业性保险、超过标准的“三险一金”要并并入职工总额,且不允许扣除。
5、核实企业是否将留存收益和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股权转让、股息分红是否代扣个人所得税。
三、营业税风险自查:
1、检查有无房屋土地租赁收入、代理收入、佣金收入、境外佣金支出等营业税应税项目。
2、建筑企业申报营业税按照工程进度及时结转工程收入和成本,注意甲供材、工程分包等情况。
3、检查企业“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短期借款”等科目明细账、银行借款合同、分拨借款明细表,确认企业是否存在统借统还借款,其利率是否超过金融机构的同期借款利率水平。企业是否对不符合统借统还的利息收入全额缴纳了营业税。
四、城建税风险自查:
检查年度申报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税额,是否已经足额申报城建税。重点检查国税稽查查补增值税、消费税、出口免、抵增值税额以及增值税门临开票金额、营业税网上申报金额,是否足额申报城建税。
五、房产税、土地使用税风险自查:
1、检查所有房产土地是否进行网上登记,房产计税原值是否计算准确、是否及时申报房产税、土地税。
2、新购置的土地、新建成的房屋是否进行登记。新建房屋应在竣工之日、实际使用之日、领取房产证之日,按照较早的日期之次月产生房产税纳税义务。
3、房屋装修、按照电梯中央空调等设备都会增加房产原值,房屋主要设施更换用新购设备价款减去原设备残值计入房屋原值。日常简单房屋维修,更换可移动设备不增加房屋原值。
4、是否存在房屋租赁的时候,将房租收入分解成房屋租金和土地租金分别开票的情况。
六、印花税自查:
1、建筑、装修合同是否申报印花税;
2、财产保险合同,租赁合同,企业车辆使用情况(保险印花税);
3、企业运费支出相关印花税,4、借款合同等是否申报印花税:
5、广告制作、设计合同是否申报印花税;
6、是否存在出租房产、土地及设备,是否按照规定申报缴纳租赁合同印花税。
七、基金税费自查:
1、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按照城建税自查方法进行;
2、检查防洪金、职教经费、工会经费、残保金的缴纳情况。
八、生产经营个人所得税(查账征收):
1、注意投资者的工资是否计入成本费用,年度申报时投资者费用扣除是否正确;
2、检查成本费用中有无投资者个人或家庭支出;
3、检查有无收入不入账,赔款收入等。
第二篇:常见风湿病化验指标
常见风湿病化验指标:
常见风湿病化验指标:
血沉(ESR)(红细胞沉降率)一般来说,风湿病患者特别当病情活动时,ESR是增高的,但反过来,ESR增高并不等于就得了风湿病。目前,在个别非专科医生的诊疗思路上仍存在误区,即只要一发现患者ESR高,马上说是风湿病。其实,ESR在多种情况下都可以增高,如贫血、感染或肿瘤等等。其次,血沉可随着风湿病病情缓解而下降,因此可作为药物疗效判断指标之一。但血沉不是活动的特异性指标,有时血沉与病情活动并不一致。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类风湿因子(RF)RF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很有意义,阳性率为60%~80%。但RF不是类风湿关节炎特异性指标,RF阴性不能排除类风湿关节炎诊断,而RF阳性也不等于就是类风湿关节炎,例如在正常老年人约有5%阳性率。此外,其他风湿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血管炎等也常有RF阳性。另外,一些慢性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心内膜炎、结核等也可阳性。
C-反应蛋白(CRP)CRP是炎性反应性蛋白之一。风湿病活动时C-反应蛋白普遍升高,与病情密切相关。但要记住CRP也不是风湿病的特异指标,其他炎症如感染或外伤等CRP也明显升高。
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ASO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抗O,很多患者以为抗O增高就是风湿,其实不然。抗O升高仅仅提示近期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至于有无风湿还需根据患者年龄和其他临床表现来判断。此外,高脂血症、巨球蛋白血症等也可发现抗O增高。
HLA-B27 HLA-B27是一个遗传标志物,90% 以上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存在HLA-B27 阳性。但要注意的是HLA-B27阳性并不意味着病人就是强直性脊柱炎。目前一般认为,HLA-B27阳性有利于使我们更多地考虑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然而,因为普通人群HLA-B27阳性率达5%左右,而强直性脊柱炎的患病率仅0.3%,即100名HLA-B27阳性的个体中,只有3名左右可能是AS。况且AS病人中,还有10%左右为HLA-B27阴性。因此,单凭HLA-B27阳性不能诊断AS,而HLA-B27阴性也不能除外AS。
抗核抗体(ANA)ANA是风湿性疾病的初步筛选试验,对风湿病的诊断极为重要。因为,大部分风湿病人可出现ANA阳性,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90%~98%阳性。然而ANA阳性也可见于少数正常人(尤其老年人)、慢性感染、肝病以及使用某些药物。临床上有很多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虽然症状缓解,但ANA始终阳性或滴度没有下降,使其中部分病人一直担心疾病没控制,其实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应该认识到ANA与病情波动无关,ANA阳性或高滴度并不意味疾病严重。
抗可抽提核抗原抗体(ENA抗体)ENA抗体包括抗Sm,RNP,SSA,SSB,Scl-70,Jo-1及抗核糖体抗体等自身抗体,主要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亚急性皮肤型狼疮(SCLE),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硬皮病(SSc),干燥综合征(SS)和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等自身免疫性风湿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其中:
抗Sm是SLE的标志性抗体;
抗RNP可出现在MCTD、SLE、SSc等患者血清中;
抗SSA阳性则可能提示SS或SCLE;
抗SSB是SS的标志性抗体;
抗Jo-1是PM/DM的标志性抗体;
抗Scl-70是SSc的标志抗体;
抗核糖体抗体阳性则提示SLE。
患者应该切记虽然某种抗体阳性可能提示某种疾病,但不是绝对的,临床诊断更重要的依据是临床表现。
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dsDNA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特征性抗体,但由于测定技术和实验室条件不同,对于正常人和SLE的界限因不同单位而异,所以抗dsDNA轻度增高不一定有临床意义,还是那句老话,诊断仍需要结合临床表现。
抗心磷脂抗体(ACL)ACL作为抗磷脂综合征中的重要自身抗体,ACL阳性往往提示易发生动、静脉血栓形成,脑血管意外发生率高达56%。抗心磷脂抗体与SLE密切相关,ACL阳性的SLE 病人易出现血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性贫血等症状。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女性患者易发生习惯性流产。但由于实验技术所限,ACL可出现假阳性,某些疾病如感染也可以导致暂时ACL的升高。
补体补体的检测项目包括CH50、C4、C3和B因子,在SLE患者中补体水平降低一般意味着SLE活动,而补体升高往往提示感染。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ANCA是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的血清标记物,对于血管炎疾病的鉴别诊断及预后估计均有价值,而且是疾病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病人发病(复发)时,ANCA滴度均升
高。ANCA可出现二类抗体:①胞浆型(c-ANCA)或PR3-ANCA:主要与韦格纳肉芽肿血管炎有关;②核周型(P-ANCA)或MPO-ANCA可在Churg-Strass 综合征及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中产生。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医疗单位由于使用的方法、实验条件等存在差异,各项指标的正常值可能不完全相同,但一般情况下,在化验单上都标有正常参考值,可自己对比测定的各项指标是否超过了正常范围。
免疫学检查:病毒感染、风湿及内分泌检测
检测名称
备注
检测目的
抗O试验(ASO)血沉(ESR)检查活动性风湿、类风湿病红风湿三项
类风湿因子(RF)
抗sm、抗Rnp抗SSA、抗风湿七项 SSB、抗Rib、抗jo-
1、抗Sc1-70
乙肝两对半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乙肝病毒DNA 甲型肝炎 丙型肝炎
甲肝抗体 丙肝抗体 HBV-DNA定量
HBV-IgM 乙肝病毒5项指标
斑狼疮、强直性脊椎炎等 诊断类风湿病、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皮肌炎等各种结缔组织病和自身免疫性病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携带和复制指标
是鉴别乙肝过去感染还是现在感染的指标
定量检测乙肝病毒、是判断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指标
检测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指标
检测丙型肝炎感染的指标
贫血三项 Hp检测 疱疹病毒1型
疱疹病毒2型
人乳头瘤病毒 女性激素VitB12、叶酸、铁蛋白
诊断各种营养不良性贫血
幽门螺杆菌
HSV1-IgM
检查胃幽门螺杆菌感染 检测1型疱疹病毒感染
HSV2-IgM 检测2型疱疹病毒感染
Anti-HPV 检测HPV病毒抗体
诊断月经失调、闭经、男女不LH+ FSH + PRL +E2 +P+T
六项
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甲状腺功能三项 T3 + T4+ TSH
一般检查甲状腺功能诊断或排除甲亢和甲低
甲状腺功T3+ T4 + TSH +fT3+ fT4 全面反映甲状腺功能诊断各型 能五项
甲亢和甲低
第三篇:监管风险指标达标
监管风险指标达标
一、抓观念转变,完善工作机制,夯实达标工作基础
我们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指标达标的紧迫性、重要性,把达标提升工作作为经营发展的核心任务。一是落实领导机制,建立由一把手负责的达标工作组织机构,层层明确专人负责达标工作,把每个岗位人员工作都与达标提升有机联系起来,形成全员参与、共同促进的工作格局。二是落实责任制,按照各项风险管理指标规划目标细化各项目标任务,及时分解落实到各层级的单位,明确时限要求、责任,逐级监督落实。三是落实奖惩机制,并与干部任用、薪酬分配等挂钩,做到奖罚分明,切实增强各级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达标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快消化历史包袱,为完成达标工作铺平道路
近年来,我县农村信用社经营改革发展,有效消化了大量历史包袱,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县农村信用社任务还较重,必须加快消化历史包袱,才能轻装上阵。一是突出重点,周密安排,实现消化历史包袱最佳效果。要进行全面清理摸底,深入分析,做好归类及统计,合理确定消化各类历史包袱的顺序,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安排,认真落实,扎实推进消化历史包袱工作。二
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大贷款投放、指导加强资金管理等多种途径有效增加收入,加快消化历史包袱进程。
三、努力清收盘活各类不良贷款,提高资产质量
不良贷款是农村信用社最主要的风险资产,也是制约风险管理指标达标的最重要的因素,必须在严控新增不良贷款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消化处理。一是要加大清收不良贷款工作考核和奖励力度,调动每一位干部员工的积极性,使清收不良贷款成为全员性的工作,提高清收成效。二是要进一步加大依法清收工作力度,切实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以及司法机关的沟通联系,为依法清收创造良好条件,解决赖帐户、针子户欠款问题。三是要进一步拓宽清收不良贷款的思路和渠道,按照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逐笔分析,采取公告催收、风险代理、债权拍卖等方式方法,探索不良贷款清收的新途径,务求实效。同时,要积极处置抵债资产,对现有的抵债资产进行排序和分析,以竞价拍卖处置变现方式为主,辅以租赁、折价入股等方式盘活资产,实现资产处置收益最大化的目标。四是组织好贷款核销工作。要加强成本核算,努力增加效益,用足用好呆账核销政策,做到符合核呆政策的应核尽核,尽可能多核销呆账贷款,推动不良贷款“双降”,提高资产质量。五是严格控制新增不良贷款,坚决遏制不良贷款反弹。六是加大隐性不良贷款清收盘活。要真正摸清隐性不良贷款底数,逐笔建立台帐,明确责任人,落实责任清收措施,多措并举抓好清收盘活。逐步把不良贷款占用形态调实。
四、加快业务发展,把经营规模做大、业务做强,提高经营效益和质量
一是要按照“增加总量、调优结构、降低成本”的原则发动全员广泛吸收各类存款,特别是要着力营销扩大农民和社区居民储蓄存款,着力营销增加工商企业存款和涉农财政性存款、拆迁补偿资金和国土、交通、社保、房管、供电等行政事业法人单位的存款,降低存款综合成本,并提高存款的稳定性、效益性,扩大市场份额,夯实发展基础。二是要在坚持“效益优先、风险可控”的原则下积极投放贷款,确保农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正常发展资金需要,重点支持县域优质中小企业扩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适时参与支持优势重点企业和项目建设发展,提高资产质量,增强营业收入的稳定性。三是要坚持“统筹考虑、合理安排、及时调度”的原则加强非信贷资金管理,合理核定库存现金限额,压缩无息低息资金占用,及时清理处置闲置资产,努力提高资金营运效益,增加收入。四是要按照“扩大范围、稳步推进、效益覆盖风险”原则抓好中间业务市场的开拓,积极完善信用卡服务功能,扩大使用范围,稳妥开办银行汇票承兑和担保类、承诺类、保理类、理财类、咨询顾问类等业务,在防控风险的前提下努力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第四篇:主要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推荐)
主要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
(一)流动性比例
流动性风险指标是指银行一个月内到期的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负债的比例。流动性比例要求不低于25%。
流动性比例=一个月内到期流动性资产余额/一个月内到期的流动性负债余额×100% 其中:流动性资产包括:现金、黄金、超额准备金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往来轧差后资产方净额、一个月内到期的应收利息及其他应收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合格贷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债券投资、国内外二级市场上可随时变现的证券投资和其他一个月内到期的可变现资产。
流动性负债包括:活期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定期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应付利息和各项应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中央银行借款和其他一个月内到期负债。
(二)流动性覆盖率
流动性覆盖率是指银行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除以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量。流动性覆盖率要求不低于100%。
流动性覆盖率=流动性资产/未来30日内资金净流出×100% 其中:流动性资产=∑各类流动性资产金额×折算率 未来30日内净现金流出=现金流出量-min(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的75%)。
(三)净稳定资金比例
净稳定资金比例是计算银行一年以内可用的稳定资金与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之比。净稳定资金比例要求不低于100%。
净稳定资金比例=可用的稳定资金/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100% 其中:可用稳定资金=∑各类权益和负债×相应的稳定资金比例系数
所需的稳定资金=各类资产和表外风险暴露×相应的所需稳定资金系数。
(四)流动性缺口率
流动性缺口率是指银行90天内到期的资产负债间缺口与同期到期的资产余额之比。流动性缺口率要求不低于-10%。
流动性缺口率=90天内到期的期限缺口/90天内到期表内资产和表外收入×100% 其中:90天内到期期限缺口为90天内到期的表内资产和表外收入减去90天内到期的表内负债和表外支出。
(五)核心负债依存度
核心负债依存度是指银行的核心负债与负债总额的比率。核心负债依存度要求不低于60%。
核心负债依存度=核心负债/总负债×100%。
其中:核心负债包括剩余期限在3个月以上的定期存款和发行债券加上过去12个月活期存款的最低值。
(六)存贷款比例
存贷款比例是指银行各项贷款余额与各项存款余额之间的比例。存贷款比例要求不高于75%。
存贷款比例=各项贷款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
(七)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
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是指银行为适应资金营运的需要,用于保证存款支付和资金清算的货币资金占存款总额的比率。
超额备付金率=(在人民银行超额准备金存款+库存现金)/人民币各项存款期末余额×100% 超额准备金存款是指在人民银行准备金存款中高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
库存现金是指现金或现金业务收支活动中的结余款,不含内部各部门周转使用的备付金。
三级流动性突发事件分级
(一)Ⅰ级流动性事件
Ⅰ级流动性事件指在系统内发生的,造成一个以上旗县级法人机构(不含)无法以合理成本满足对外支付和业务发展流动性需求的事件。主要包括:
1、因市场大幅震荡、流动性枯竭,或发生区域性挤兑事件、金融风险波及农村信用社,或节假日前后的资金支付高峰等原因,造成日间可用头寸不足,无法依靠自身和同业融资满足所有的支付需求,并且造成人民银行超额准备金账户日终出现透支,短期内未能有效控制事态的;
2、因业务中断,如突然运作故障、支付清算系统出现问题或重大自然灾害、意外事件导致客户提款困难,发生挤兑事件,短期内未能有效控制事态的;
3、受宏观经济形势、市场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大量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资产质量持续恶化,造成本机构流动性缺口持续增加,备付金持续匮乏,通过落实其他资金补充渠道,仍不能有效满足正常业务资金需求,并长期处于流动性危机状态,随时有可能引发支付风险。
4、因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造成流动性缺口不断扩大,且在短期内无法依靠自身和同业融资弥补流动性缺口的;
5、存款连续大幅下降或者最大10个存款人短期内有3个以上撤销全部存款账户,导致资金头寸不足。
(二)Ⅱ级流动性事件
Ⅱ级流动性事件指在一个旗县级法人机构范围内因上述原因(参照Ⅰ级流动性事件情形)发生的,造成该机构辖内多个分支机构(两个以上,含)无法以合理成本满足对外支付和业务发展流动性需求的事件,短期内内未能有效控制事态。
(三)III级流动性事件
III级流动性事件指在旗县级法人机构辖内分支机构范围内发生的,造成一个分支机构无法以合理成本满足对外支付和业务发展流动性需求的事件。
(四)除上述三级流动性应急事件外,当满足下列条件时,各旗县级法人机构要启动特殊时期流动性管理应急计划
1、元旦、春节、五一和十一等重大节假日的前后10个工作日;
2、在人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在一周内存在3个以上工作日低于限额的;
3、辖内存、贷款业务出现异常波动。存款下降或贷款增长额超过正常波动值,并且持续波动造成日间头寸严重不足,有可能影响正常支付的;
4、辖内存、贷款余额排名靠前的客户出现重大突发事件或经营危机,有可能短期内撤销全部存款账户或形成大量不良信贷资产。
第五篇:税收风险管理指标
税收风险管理指标
目 录
一、A级风险指标也称特级风险指标(6个)2 A1、应收账款大于销售收入:虚假交易,虚开隐患。2 A2、应付帐款大于销售收入:虚假交易,虚开隐患。2 A3、新认定一般纳税人3个月销售收入超过1个亿或6个月超过3个亿:虚开隐患。2 A4、期间费用总额大于销售收入的30%:虚抵,虚开隐患。3 A5、增值税超高税负企业:所得税隐患,虚开隐患。3 A6、存货与留抵税金不匹配:虚开隐患,虚抵隐患。3
二、B级风险指标也称高级风险指标(10个)4 B1、存在“理论少缴税款”现象:偷税风险。4 B2、存货为负数:多转成本等偷税风险。5 B3、既有预收账款又有存货:隐瞒收入,偷税风险。5 B4、存货大于销售收入的30%:隐瞒收入,偷税风险。6 B5、销售成本大于销售收入:虚转成本,价格倒挂,偷税风险。7 B6、全年有销售收入无增值税企业:虚抵,隐瞒收入,偷税风险。7 B7、应收账款为负数:隐瞒收入,偷税风险。8 B8、应付账款为负数:隐瞒收入,偷税风险。8 B9、预付账款为负数:隐瞒收入,偷税风险。8 B10、商业零售企业无票收入低于总收入30%:隐瞒收入,偷税风险。8
三、C级风险指标也称中级风险指标(10个)9 C1、其他应收款大于收入:可能存在隐瞒收入、虚假交易、偷税的风险。9 C2、其他应付款大于销售收入:可能存在隐瞒收入、虚假交易、偷税的风险。9 C3、流转税申报收入与所得税申报收入及损益表收入不一致:可能存在隐瞒收入、偷税的风险。9 C4、增值税超低税负企业:可能存在虚抵、隐瞒收入、偷税的风险。10 C5、所得税超低贡献率企业:可能存在多列支出、少列收入、偷税的风险。11 C6、运费抵扣异常:可能存在虚抵运费、偷税的风险。11 C7、有在建工程又有留抵税金:可能存在多抵进项、偷税的风险。11 C8、固定资产大额抵扣,导致当期不实现增值税:可能存在超范围抵扣、偷税的风险。12 C9、农产品抵扣异常:农产品收购企业的农产品抵扣超过总进项的98%,其他企业农产品抵扣超过总进项的10%,可能存在虚抵农产品、偷税的风险。12 C10、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金额达到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超过50万元以上:可能存在真销售、虚假损失、不转进项税等偷税风险。12
四、D类风险指标也称一般风险指标(9个)13 D1、营业外收入超过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超过50万元:可能存在隐瞒应税收入、偷税的风险。13 D2、补贴收入超过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超过50万元:可能存在隐瞒应税收入、偷税的风险。13 D3、预提费用超过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在50万元以上:可能存在多列费用、偷税的风险。14 D4、待摊费用超过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在50万元以上:可能存在多列费用、偷税的风险。14 D5、营业外支出超过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超过50万元:可能存在多列费用、偷税的风险。15 D6、有长期投资或短期投资但无投资收益:可能存在帐外经营或隐瞒分红、分息,偷税的风险。15 D7、其他应收款为负数:可能存在隐瞒应税收入、偷税的风险。15 D8、其他应付款为负数:可能存在隐瞒应税收入、偷税的风险。15 D9、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抵扣超过总进项40%:可能存在虚抵进项,偷税的风险。15
税收风险管理指标
税收风险管理主要是针对纳税人少缴税款,虚开发票等税收违法行为进行的管理,其主要管理手段是通过税收风险指标对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然后采取纳税辅导、风险提醒、管理员核查、纳税评估、税务稽查、专项整治等应对措施消除风险,以达到提高征管质量的目的。
风险指标设计主要遵循三项原则。一是企业财务报表反映的相关数据违背经营常规的要求。如往来金额过大,库存过大,成本费用过大等。二是申报税款低于当期各项税收平均指标或最低指标。如企业存在理论少缴税款,增值税低税负,所得税低贡献率,长期有收入无税款等。三是风险指标数据的取得要有征管信息系统的支持,即能通过征管信息系统提取到该数据。
根据上述原则选取的风险指标按照企业经营过程和申报结果可分为:资金往来异常,货物异常,收入异常,成本费用异常,税负异常,抵扣异常等六大类,三十五个指标,基本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以后,随着对各种风险指标的研究,成熟一个添加一个,以满足风险监控的需要。现将六大类三十五项指标详细分述如下:
一、A级风险指标也称特级风险指标(6个)
A级风险指标主要是对可能存在虚假交易和虚开虚抵隐患的行为进行监控的指标,这些指标出现异常是最高级别的税收风险。
A1、应收账款大于销售收入:虚假交易,虚开隐患。
应收账款是核算企业销售后未收回的货款,出现应收账款大于销售收入,说明除本期销售没收回货款外,上期销售也有大量没收回的货款,这就是只销售货物不收回货款(或基本不收回货款)的情况。一个没有经营性现金流的交易行为我们有理由怀疑其交易的真实性。如果其交易存在虚假或部分虚假,则虚开的风险是巨大的。
另外,应收账款大于销售收入现象也可能是企业乱记账,乱对应科目造成。例如,企业销售的未开票货物(以后还要开票),正确的应记应收账款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而企业错误地记为应收账款的增加和库存商品(产成品、在途商品)的减少等。
A2、应付帐款大于销售收入:虚假交易,虚开隐患。
应付账款是核算企业购进货物应付未付的货款。应付账款大于销售收入说明企业销售的货物购进时都没有(或绝大部分没有)付款,购货长期不用付款使交易的虚假成分增大,虚开的风险也很大。A3、新认定一般纳税人3个月销售收入超过1个亿或6个月超过3个亿:虚开隐患。
按正常规律,新认定一般纳税人经营初期由于资金、市场营销经验、客户忠诚度等原因短期内销售收入一般不会很大。对在短期内销售暴增的新开业户应注意其经营业务的真实性,防止虚开和突然注销。A4、期间费用总额大于销售收入的30%:虚抵,虚开隐患。
企业毛利率一般不会超过30%(个别企业除外),如果期间费用大于销售收入的30%,则企业经营根本无利可图,是不能正常运转的。企业期间费用大于30%一般是由于非正常费用挤入造成的,最常见的一是多列运费,二是多列成品油,三是多列过桥过路费,四是虚构工资津补贴等,五是多列其他各项杂费等。其中许多项目既多抵进项税又多列支费用。
A5、增值税超高税负企业:所得税隐患,虚开隐患。
商贸企业税负超过2%(即企业有11.76%的毛利),从增值税负的角度反算,企业的毛利均超过了正常水平,但在实际经营中,这些企业税负高并不是因为毛利高造成,而是由于不能取得合法有效的进项发票所致。即这部分企业入账的成本费用中有很多发票的取得是与实际经营不符的,即有的是找来的假票,有的是与经营无关的其他发票,有的是代开的其他发票,还有一些是白条入账,这些不合理、不规范的进货发票和费用发票在计算所得税时是不能列支的,那么企业在所得税方面就存在很大的隐患。由于这些企业进项发票无法正常取得,使我们对其业务的真实性很难判断。因此这些企业中极易存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隐患。
A6、存货与留抵税金不匹配:虚开隐患,虚抵隐患。企业留抵税金是反映存货中所含的税金,其最大数额不应大于存货×17%。造成留抵税金大于存货×17%的原因一是企业销售价格低于进货成本,即成本大于收入。二是有非成本因素的税金抵扣过大,如固定资产、运费、成品油、农产品等。三是进项票取得不及时,即估价入库的货物已销售,但进项发票滞后取得。以上无论哪种情况,税收上都存在明显疑点
二、B级风险指标也称高级风险指标(10个)
B级风险指标主要是针对企业可能存在十分明显的偷税行为,而且数额可能较大的行为进行监控的指标。这些指标出现异常是高级别税收风险,绝大部分存在明显的偷税疑点。B1、存在“理论少缴税款”现象:偷税风险。
所谓“存在理论少缴税款”就是根据我国增值税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用一个相对准确的公式计算出每个企业理论上应纳的增值税额,用这个理论应纳税额减去实际缴纳的税额就是存在的理论少缴税额。根据增值税设计原理,企业应纳增值税=企业毛利额(增值额)×17%,但中国的增值税实行扣税法计算,一些费用项目固定资产的进项是可以抵扣的,主要包括运费、汽油费、固定资产等。同时,我国增值税是按月计算的,所以还应考虑到期初期末留抵税金的影响,其中工业企业生产成本中还包括一些活劳动(非抵扣项目),经测算,一般工业成本中的非抵扣项目占5%以上。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我们得出商业企业和工业企业理论少缴税款的公式:
商业企业理论少缴税款=(销售收入-销售成本)×17%-申报应纳税额-运费抵扣-固定资产抵扣-|(期初留抵-期末留抵)| 工业企业理论少缴税款=(销售收入-销售成本×95%)×17%-申报应纳税额-运费抵扣-固定资产抵扣-|(期初留抵-期末留抵)| 对每户企业理论少缴税款的计算解决了用行业平均税负进行监控导致的疑点不准确和操作性不强的问题,例如某企业毛利率是20%,税负应达到3.4%(20%×17%),但该企业通过各种作弊手段使自己的税负始终在2.1%左右,而税务机关对该企业所在行业的平均税负监控值为1.8%,虽然该企业实际税负较低,但税务机关始终监控不到,实际上该企业的偷税率仍在38.24%((3.4-2.1)÷3.4×100%),对这类企业,通过理论少缴税额的计算就使其暴露在税务监管之下。
对存在理论少缴税款的企业,虽然指明了其存在的问题,但存在问题的具体环节和科目还需要进一步检查评估才能找到,但至少给我们提供了其纳税额与所挣毛利额差距很大的线索,这类企业容易存在虚抵、延压收入等税收问题。
B2、存货为负数:多转成本等偷税风险。
存货是不应该为负数的,存货负数反映为企业多结转了成本,造成这种的原因一是人为抬高结转成本价格,二是人为多转数量,三是销售产品与实际结转产品的品种不对,如销售了5个水杯,结转了5个轮胎等,税收疑点相当明显。
B3、既有预收账款又有存货: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预收账款是核算企业销售货物时先收货款但没有发货的款项。预收账款一般是在企业销售的货物比较紧俏的情况下发生的,即购货需要先付款预定,否则买不到货。因此,有预收账款的货物凭其紧俏程度一般不应有大额存货。如果企业既有预收账款又有存货则可能存在货物已经发出但没有记销售的情况。B4、存货大于销售收入的30%: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商业企业存货是库存商品,工业企业存货是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按照存货周转率的要求,企业的存货一年至少要周转5圈以上,即存货为销售成本的20%。在企业存货周转率考核中,低于3(圈)的为不达标,即存货为销售成本的33%以上为不达标,反映为存货太大。存货周转率=当期累计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平均存货=当期累计销售成本/存货周转率
假定当期累计销售成本为100,若周转率最低为3,则平均存货=100/3=33.33。
假定企业销售毛利为10%,则存货最高(剔除个别特殊企业)应占销售收入的30%,超过30%则为异常状况。另外,从实际经营情况看,存货达到销售收入30%,则意味着存货够3.6个月销售,已经超出企业一般备货2-3个月储量的要求。
企业超大库存往往是货物已经销售,但不记销售、不转成本、不申报纳税而长期趴在库存中隐藏,使账面库存与实际库存不符,形成库存虚数。有的企业库存商品明细账记载某商品进货后几年都不动,实际早已无货,且数额巨大,动辄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元库存,税收疑点十分明显。B5、销售成本大于销售收入:虚转成本,价格倒挂,偷税风险。
销售成本大于销售收入就是低于成本价销售的行为。由于市场行情原因,有时企业可能短期或个别交易存在低于成本价销售的情况,但如果某企业长期存在低于成本价销售则存在较大异常。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企业售价没问题,是人为多转成本造成了成本大于收入。二是企业成本没问题,是人为压低开票价格,使开票价低于实际交易价格,从而逃避纳税。三是企业低价销售是为了促进销售数量吃厂家的返利,这部分返利最少应能抵消企业低价销售部分的损失,但这部分返利企业往往不记账。B6、全年有销售收入无增值税企业:虚抵,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对有销售收入但没实现增值税的企业,这显然是异常状况,但出现这种状况的企业往往用以下理由应对税务机关:一是开业初期进货量大,所以一直没抵扣完,或是为了完成销售任务进货多,全年也没抵扣完,一直有留抵。这种情况多存在于各种地区代理商、总经销等企业,但实际上企业存在着定期返利或实际销售后人为不记账仍在库存商品账户中趴着等状况。二是长年低于进价销售导致不实现税款,主要是经营公用事业产品的企业,如水、电、热力、煤气、天然气、汽柴油等国家控制价格的单位,但实际上国家对这些单位都留有一定的利润空间,或给予一定的补贴。三是对区域总代理企业低价销售产品造成长期不实现税款,主要是区域总代理和生产厂家之间存在关联交易,实际购买价与开票价格不符,厂家通过对总代理考核,在月底或季度末对代理商价格进行调整或让利。四是其他人为压低产品售价,造成购销倒挂或人为虚抵进项等也是造成长年不实现税款的原因。因此无论什么情况,全年不实现税款都存在着较大的隐患,应彻底查清。
B7、应收账款为负数: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应收账款为负数就是实际收回的货款多于应收的货款,即多收回了货款。正常情况下是不应出现的,这种情况一般是企业将收回的货款记在应收货款的反方以隐瞒收入造成。另外,导致应收账款为负数的还可能是企业乱用错用科目,隐瞒其他事项造成。B8、应付账款为负数: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应付账款负数反映的是没有应付的货款,而有收回的货款。这种情况可能存在企业将收回的货款隐瞒在该科目逃避纳税的行为。
B9、预付账款为负数: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预付账款负数反映的是没有预付的货款而有收回的货款,这种情况可能存在企业将收回的货款隐瞒在该科目逃避纳税的行为。
B10、商业零售企业无票收入低于总收入30%: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对商业零售企业特别是经营终端消费品的烟酒、食品、手机、家电、服装、汽车修理等企业一般应该有无票收入,因为这些企业100%地开票纳税是很难做到的,根据过去已发案件统计和省局纳税服务处对个体零售纳税人调查及国有商业零售企业无票收入占总销售收入比例绝大部分高于30%的事实等,其无票收入一般在总收入的30%--70%之间。
三、C级风险指标也称中级风险指标(10个)
C级风险指标是对不直接涉税项目异常进行的监控,这些项目虽然异常但是不能直接确定其是否存在偷税,还需要结合账簿和企业经营情况检查后确定。这些指标异常,涉及偷税风险较大,但须进一步核实,是中级风险。
C1、其他应收款大于收入:可能存在隐瞒收入、虚假交易、偷税的风险。
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是核算不涉及货物交易的应收应付款项。按正常说其应是不涉税科目,但有的企业就是钻这样的空子,将有货物交易的本应计入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款项专门混入其他应收、其他应付科目,这样就要求将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比照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要求进行异常监控,当然,也可能是股权交易、资金拆借、分红分息、返利等形成的。
C2、其他应付款大于销售收入:可能存在隐瞒收入、虚假交易、偷税的风险。参照“应付账款大于销售收入”的说明。
C3、流转税申报收入与所得税申报收入及损益表收入不一致:可能存在隐瞒收入、偷税的风险。
流转税申报收入与所得税申报收入及损益表收入不一致一般是由以下情况造成。一是企业是兼营单位,有营业税项目,如交通运输、建筑安装收入等,这样导致申报收入不一致。出现这种情况要注意企业财务核算上是否将增值税项目和非增值税项目的核算严格分开,是否存在两个项目在一个帐内核算,营业税业务的抵扣税金在增值税项目抵扣;所得税方面,两项业务的成本计算和结转截然不同,有无乱转、多转成本费用现象。二是税务机关评估、稽查中查出的少计收入部分只补充申报了流转税,没有补充申报所得税,或只补充申报了所得税没有补充申报流转税,或者只调整了损益表的收入没进行纳税申报表调整,导致三者收入不一致和少缴税款。三是人为故意或计算错误造成。有的企业将销售材料收入、下脚料收入、废品收入等故意不申报增值税,只申报所得税等,造成三者不一致和少缴税款。C4、增值税超低税负企业:可能存在虚抵、隐瞒收入、偷税的风险。
我们对工业、商业零售、商业批发三大类上市公司的公开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得出,95%的工业和商业零售企业的毛利率在7%以上,95%的商业批发企业毛利率在0.8%以上。因此,正常经营的工业和商业零售企业的税负应在1.19%以上(毛利率7%×税率17%),商业批发企业税负应在0.136%以上(毛利率0.8%×税率17%),当然对非正常经营和亏损企业则另当别论。
对低税负企业应加强日常监控管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真实情况,掌握单个商品的销售毛利率,测算其合理税负应该是多少;对超低税负企业,要通过评估和稽查手段进行检查剖析,每查一户要彻底解决一户存在的问题。
要注意超低税负企业和低于行业平均税负企业的区别,超低税负企业存在税收问题的概率很高,而低于行业平均税负企业存在税收问题的概率相对较低。
C5、所得税超低贡献率企业:可能存在多列支出、少列收入、偷税的风险。
工业和商业零售企业最低毛利率为7%,商业批发最低毛利率为0.8%,企业费用率占毛利率的比例一般为30%-40%之间,我们按高费用率40%计算,毛利中最低应有60%是纯利,即工业的纯利率为4.2%(7%×60%),商业的纯利率0.48%(0.8%×60%),那么,工业和商业零售企业的所得税贡献率最低应为1.05%(4.2%×25%),商业批发企业的所得税贡献率最低应为0.12%(0.48%×25%),对毛利率数值的采用只是按一般正常情况下大多数企业的取值,个别特例企业不足以影响指标的实用性。
对低贡献率企业检查和低税负企业的检查基本相同,一要靠日常对企业毛利和纯利情况的掌握和监控,二要靠账实结合的评估检查。
C6、运费抵扣异常:可能存在虚抵运费、偷税的风险。
运费抵扣税额占到总进项税额1%以上的视为异常,应予以检查,主要是防止虚抵运费,既影响增值税又影响所得税。
C7、有在建工程又有留抵税金:可能存在多抵进项、偷税的风险。
凡有在建工程的,其工程材料往往与生产经营的原材料、商品货物等容易混淆,在建工程进项税予以抵扣,部分生产材料被在建工程领用但仍摊入生产成本,还有基建运费、利息等混转现象。因此,凡有在建工程的单位均应对其详细检查。
C8、固定资产大额抵扣,导致当期不实现增值税:可能存在超范围抵扣、偷税的风险。
要查看固定资产是否本单位应抵扣的项目,有无将土建部分抵扣,或将关联单位的固定资产抵扣等。查看大的项目中固定资产的抵扣范围是否正确等。防止多抵和虚抵固定资产。
C9、农产品抵扣异常:农产品收购企业的农产品抵扣超过总进项的98%,其他企业农产品抵扣超过总进项的10%,可能存在虚抵农产品、偷税的风险。
对使用农产品收购发票的农产品初加工企业和经销企业,主要包括棉花、花生、粮食、油菜籽等,如果农产品抵扣税额超过98%或经营额过大,要结合实际分析其购销存数量的真实性,以防止虚开收购发票多抵进项和向下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对使用农产品作为原辅材料的企业,如酿酒、食品加工等,农产品抵扣比例超过全部进项税额的10%(不含面粉加工)的要进行详细检查,看是否真实需要那么多的农产品,有无从农产品收购企业接受虚开的现象。
C10、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金额达到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超过50万元以上:可能存在真销售、虚假损失、不转进项税等偷税风险。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是核算流动资产盘亏、报废、损毁但还未经批准转销处理的损失。该项损失中既涉及已抵扣税金的进项转出,又涉及批准核销后减少应税所得,因此该项损失应查清具体形成原因和处理是否正确。
该项损失在税收上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是企业将已销售的货物不记销售,长期在库存中趴着,库存较大无法掩盖时,通过盘亏、报废、损毁等各种理由计入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并分期或一次转入损失处理,冲减利润,但对其所涉及的进项税金往往不予进项转出,能蒙混过去就蒙过去。
四、D类风险指标也称一般风险指标(9个)
D类风险指标是指对间接涉税的科目、项目出现数据异常可能导致税收问题进行监控的指标,该类指标异常一般可能出现少缴税款的问题,但不是恶性行为,是一般性税收风险。
D1、营业外收入超过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超过50万元:可能存在隐瞒应税收入、偷税的风险。营业外收入是核算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收入。企业营业外收入数额较大时,就需要弄清该部分收入到底是什么收入,是否应该纳税,防止有的企业将应税收入故意计入营业外收入以逃避纳税。如有的企业将下脚料收入和销售废品收入,违约金收入等计入营业外收入。
D2、补贴收入超过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超过50万元:可能存在隐瞒应税收入、偷税的风险。补贴收入主要核算税费返还和财政补贴款,这部分收入中财政补贴是免税的,但返还的税费是要合并缴纳所得税的,如福利企业退还的增值税及有的企业把上级部门各种费用性返还等都计入补贴收入,这都是要合并纳税的。因此应查清补贴收入的具体项目和内容。
D3、预提费用超过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在50万元以上:可能存在多列费用、偷税的风险。
预提费用主要核算预提的租金、保险费、利息、修理费等。但有的企业为了扩大当期费用或对不同属期的费用进行人为调节,故意多提预提费用;还有的企业将不属于预提范围的事项进行预提,如预提运费,预提工资等造成核算期预提费用较大。因此,如果预提费用超过销售收入的1%,则仅预提费用就消耗1%的利润,应详细查清预提的费用是否合理,是否影响当期所得税。
D4、待摊费用超过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在50万元以上:可能存在多列费用、偷税的风险。
待摊费用主要核算各种预先支付但不能一次摊入成本费用的支出。主要包括开办费、预付的租金、保险费、修理费等。如果待摊费用金额过大,则很可能企业将不属于待摊费用的项目混入了待摊费用。如将基建支出、与生产经营无关的摊派、集资款、捐献,以及运费、上级管理费、统筹费、违约金等各种杂费列入待摊项目。因此,待摊费用较大时就有扩大成本费用挤占利润之嫌。应查明每笔待摊费用的真实性质。D5、营业外支出超过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超过50万元:可能存在多列费用、偷税的风险。
营业外支出金额较大时主要是查企业是否将应由税后列支的与生产经营无关的各种罚款、滞纳金、违约金、赞助、捐赠等列入营业外支出;同时对应列入营业外支出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净损失、各种减值准备等要查看其计算是否正确,是否存在多列支出的现象。
D6、有长期投资或短期投资但无投资收益:可能存在帐外经营或隐瞒分红、分息,偷税的风险。对有长期投资或短期投资但没有投资收益的要查看其投资项目的性质、座落地点、机构级次、股份比例、及分配方案、纳税方式等;看是否有应分配所得、是否按规定纳税,有无帐外经营等。D7、其他应收款为负数:可能存在隐瞒应税收入、偷税的风险。参照“应收账款为负数”的说明。
D8、其他应付款为负数:可能存在隐瞒应税收入、偷税的风险。参照“应付账款为负数”的说明。
D9、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抵扣超过总进项40%:可能存在虚抵进项,偷税的风险。
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抵扣额超过总进项40%说明该企业经营的商品或消耗的原料从国外进口占比较大,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看其从国外进口的货物是否企业必须的,查看其生产经营现场是否真正有国外进口货物及消耗比例是否正常,查看其进口完税凭证手续是否齐全,交易是否真实。